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待文物的态度

对待文物的态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待文物的态度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1篇

今天的中国人,经过了一百年来列强的侵凌,深切感受到了国家衰弱的悲哀,国家不幸,文化特别是文物的浩劫。多少我们祖先遗存下来的重器、珍本,被盗、抢、偷、哄、骗、买等带离生地流落他乡。对于这些被非法拿走的应该记住、追索,这是一代代中国人不可忘却的历史责任,但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对待留下来的。不应继续破坏,不论何种理由,而是珍惜、保护,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不断教育下一代如何认识它们。

目前,一些文物遗存场所无视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紧迫性,而是消极地一把铁锁关门大吉,任何人都无法接近。还有一些文物古迹被无节制的商业开发霸占,鼠目寸光的开发商们打着各种名号划地圈钱,不但无益于文物的保护,还会给访客留下恶劣的印象。“保护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正在各地上演,不论理由如何,此所为作不过是消泯我们民族的精神载体,让东方文明原有的内敛、自省、沉静、优雅的气质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拉大旗作虎皮的虚张声势和肤浅庸俗的炒作叫卖。

一些懂文物、研究文物的人士,则是忙于挣钱、出名而无暇顾及文物普及教育和保护。这些专家对于应尽职责的缺席,必然导致新的斯坦因(英国考古学家,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伯希和(法国探险家,从敦煌莫高窟劫走六千余种文书)之流出现。一百年前的敦煌,饱受西方人一次又一次洗劫的时期,中国的学人到哪里去了?除了躲在书斋里翻检故纸堆之外,鲜有真正怀抱负、具远见、有责任感的学者不畏艰险亲临一线,这份历史的责任是否应该在他们头上也记上一笔?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2篇

安徽蚌埠 姚国勇

今年3月份以来,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的“公务自行车”成了镇干部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经近2个月的试用,小蚌埠镇的“公务自行车”每车每日使用超过5公里,估算每年可以节约租车、燃油经费2万余元。

机关工作人员选择自行车的好处还多呢。第一、省去公车调配的麻烦、节约时间、增加效率。第二、节约燃油、低碳节能。第三、锻炼身体,增强抗疾病的能力。第四、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骑自行车去办公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老百姓对此真心叫好!

医保卡岂能变购物卡

山东聊城吴兰友

近日,贵州遵义市有46家医保定点药店被曝存在不规范管理、违规经营,主要问题是部分药店存在生活用品、化妆品等仍未下架或未完全下架,致使在一些药店等医保定点机构,医保卡变成了购物卡。

用医保卡购买生活用品,这种药店和顾客的合谋看似双赢,实则违反医保资金专款专用的规定,降低了医保资金的社会保障功能。一旦医保基金余额不足,要不需要提高缴纳标准,要不只好降低保障水平,无论哪一种选择,后果都将造成百姓利益受损。

为了个人一点蝇头小利,而损害大多数人的权益,甚尔危及社会保障制度,看来,加强监管、给予处罚、杜绝漏洞、维护大众利益,确是形势所迫、势在必行了。

为老年人再婚给力

广西桂林 珍

陕西省高陵县70岁的孙先生再婚刚3天,因为儿女不满,他不得不匆匆办理了离婚手续。孙先生十分伤感:“孩子们真的让我很伤心,再婚还要看儿女脸色。”

老年人再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婚姻自由是每个老年人的权利。作为晚辈,儿女们要敢于向陈规陋习和世俗偏见挑战,为老年人再婚给力,让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加强文物保护

江苏徐州孙曙峦

上月,一场大火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的余庆桥烧毁。余庆桥是世界桥梁建筑历史上的“活化石”,理应受到严格的保护,为何会被大火彻底烧毁呢?据悉,当地政府没有针对余庆桥位处闹市旁的特点,开辟专用消防通道,导致火灾事故后,消防车无法及时赶到最佳灭火位置。

近几年来,我国文物频频被毁。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海寺、霞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牙城天后宫毁于大火。在河南,风电工程未批先建,使楚长城遗址多处遭腰斩……

众所周知,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它们一旦被毁,就再也无法复原。尽管我国早在2007年就颁布并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频频被毁的文物,法律显得分外无力。在一桩桩文物被毁事件后,我们很少看到反省与补救,反而看到了漠视与放任。这,才是最值得悲哀,也更令人警醒之处。

在银行的不同待遇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保护 文物管理数字化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文物是博物馆立足的根本,对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博物馆对文物有着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览,及对社会提供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的责任。然而,目前对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意识的薄弱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保护文物职责的重视不够。尽管《文物保护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正一步步完善,且已相对健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无法发挥应有的约束力。其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的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过少,且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博物馆的投资少,不仅使博物馆没有足够的资金安置文物或是购买保护文物所需的设备,且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很容易造成文物的损坏。

1.2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手段落后的主要表现在管理设备的落后,文物的贮藏和展出对周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若博物馆没有先进的设备来保证文物周边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文物也很容易遭受损毁。

1.3管理水平低

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的欠缺,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非常高的工作。目前,很多的博物馆,特别是小城镇中的小型博物馆,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博物馆是社会公共场所,是非盈利的机构,经济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足,优秀人才容易流失,这对文物工作的保护十分不利。

2.博物馆文物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对策,以便给相关的文物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2.1规范博物馆的基本操作流程,加强管理意识

《文物保护法》对馆藏文物的规定有十一条,但如何来管理这些文物却也只有总体的规定,如 “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对于每个博物馆,都应有一套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并根据各馆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有:藏品来源、移交入馆、馆内清理、入库、库内整理。

在馆内,通过规范这一基本操作流程,使得馆内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加强其管理意识。

2.2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充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改善文物管理的重要途径。

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信息,准确、系统、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这也是博物馆实现自动化办公、现代化管理、高效率工作、建设高素质工作人员的重要举措,是博物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数字化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博物馆的防火、防盗等自动化控制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合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管理体系。此外,还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上传到互联网,建立一个网络数字博物馆,以增强博物馆的管理手段。

2.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

文物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损害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目前人才匮乏的条件下,政府和文物市场开发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如此,还应做到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够留住人才,并积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达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聘用方式,聘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能力强的人才担任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不仅能够缓解文物保护人才匮乏的现状,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还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社会与自然遗产的功能,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从博物馆最根本的基本操作流程的工作抓起,努力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利用文物保护数字化的管理系统来增强博物馆的管理手段,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已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才能在新形势下推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金成光.简析免费开放形势下基层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管理和保护[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1):186-187

[2]张静.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工作[J].档案天地,2011,(4):57-58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街区;设计伦理观;文化消费;文化产品;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历史街区保护理念的产生与沿革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按照文物保护的方法实行。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80处),同年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此后又先后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使总量达到4291处。受国际上普遍重视历史环境的保护观念影响,我国于1982年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在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1986年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此同时,国务院的文件中规定了要保护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历史时期传统风貌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历史地段,依据它们的价值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保护的观念开始显现。2002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中提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2009年,经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了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评选出10条历史文化名街,至今已举办了5届活动,共选出50条历史文化名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活动显示出历史街区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政府、学者和公众的普遍认同。2010年11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要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历史街区改造的时代背景城市化和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时代特征。城市以旧城改造的名义推进住宅商品化进程,老街区急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高楼大厦。由于构成历史街区的单个建筑一般不具备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所以在历史街区保护概念提出前,这些记录城市发展历史,体现世俗文化的街区也被大量拆除。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的消费需求旺盛,而房地产的高收益更是吸引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投资者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商品房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价值不断上涨,拆旧建新无疑是最高效最简便的兑现土地增值利益的方法。 全球化进程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国内城市的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全球流动与传播,加速了国内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类似于西方国家“二战”后的城市建设时期的情景,快速交通体系成为主导城市建设的因素,它们野蛮地切割老城市,清理、吞噬着老街区,以拥堵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于是城市的尺度越来越大,城市的面貌越来越雷同。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初始,对大规模的综合性在开发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分裂开始出现反思,出现诸如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和赫伯特・甘斯的《都市村民》等著作,其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振兴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观念。国内城市近年来也出现了历史街区改造的,继上海新天地项目之后,出现了南京1912、成都宽窄巷等一系列以历史街区建筑风貌为特色的商业消费区,成为城市最时尚的文化消费场所。

对待文物的态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保证文物安全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搞好文物的安全技术防范是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管理理念更新的必然趋势,文博单位采用现代安全技术防范来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为了促进文物事业发展,研究人类历史、传承历史文化搞好安全,保驾护航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

在当代博物馆安全工作中,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重点要害部位一般使用两种或多种报警设备,形成点、线、面、空间报警系统综合网,有条件的还安装电视摄影、录像装置。

而纵观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多是疏于管理,如承德山庄外八庙的文物被盗案,武当山遇真宫的失火案等等,均属于内部安全管理上的缺失和疏忽造成。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被盗案,在安全防护方面报警探测器上千个、监控摄像机上千台,安保人员几百人,应该说技防和人防配备上是齐全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文物被盗呢?究其原因,几乎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有如下共同点:

1.平时管理疲劳

主要表现在日常管理不到位,对平时发现的小问题没有及时进行纠正,长期以往形成了思想上的麻痹大意。

2.技术防范设施没有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问题的作用

这种现象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报警探测器和监控摄像机等防范设施年久失修,缺少基本的日常维护,关键时候没有起到监控作用;另一种可能是监控设施设备本身运行良好,但监控操作人员没有按要求观看监控画面;第三种可能是对报警和监控发生的情况习以为常,有操作技能不熟的因素;也有思想因素。

3.有关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素质

一方面是职业态度,主要表现在工作上不尽心,得过且过,遇事视而不见,该管的不管,该做的不做;另一方面是社会公道,主要表现在没有正义感,有些事情明明是错的,但是管理人员怕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工作人员之间就相互效仿,长期以往就失去了平衡,形成了管理混乱,同时就给安全留下了隐患;第三方面是行为准则,有些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纪律意识淡薄,不论对错,始终把个人荣辱放在第一,换句话说,就是个人面子观念太强,缺乏大局意识,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4.责任心和警惕性缺乏

平时遇到一些安全细节上的小事情,没有深层次的去分析和对待,总认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长期以往管理人员没按要求管理,工作人员没按职责做事,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一旦爆发就酿成了安全事故。

5.目前有些基层单位经费紧张

未按要求设置安全岗位的和配置人员数。不用说重点岗位没有实现双人双岗,甚至单人单岗就未达到,这个方面不能说这些单位不重视安全,而确实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6.安全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比如说不按要求正常值班,特别是安全防范最薄弱的时候,如其它岗位工作人员下班间隙,夜晚等等,一是安全人员认为没有约束了,可以放松一些,甚至脱岗的,造成空岗现象;二是不按要求交接班,总认为天天都一样,就那么回事,没有必要认真,其实这都是安全隐患,只是平常没人在意而已。

综上所述,要保证文物安全,就必须理顺内部日常管理,在现实工作中应着实解决如下问题:

1.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领导。

主管领导要负责协调和解决部门管理人员反映的相关情况,抑制和平衡各项关系;分管领导要支持主管领导的正确决策,配合安全部门负责人对具体工作的落实,起上下协调和督促作用;安全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是实际工作的执行者和正常工作顺利进行的维护者。只要三者思想统一,具体工作就好开展。其次要加强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比如人员管理、重点部位、重要物品、门锁钥匙管理等等。

2.加强安全业务技能操作培训,提高安全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相应素质。

目前从事这个职业的许多安全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现代科技防范方面,实际工作中操作能力较差,要提高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一是组织这些工作人员在行业内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同行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知道自己与同行的差距;二是单位内部可以不定期的抽查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督促其进行相关业务的学习,使其自觉提高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

3.搞好技防设施的维护,充分发挥技术防范的作用。

技术防范是现代安全防范的一种重要手段。由原来的单个报警,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防范区域采取多种报警方式,由单独的报警防范方式发展到现在的视频监控、视频录像、声像复核、报警视频联动等等,由原来的操作程序复杂化,发展到现在报警、视频监控操作运用平台化,人性化。但在现实工作中应如何发挥其作用和功能,还有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再好的技术防范设施也只是一个设备,因为先进的技术防范设施,需要人来操作,所以关键还在人防。

4.落实专项安全经费,建立内部安全机构。

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有些基层文博单位没有专门的安全机构和固定的安全人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要进行协调,帮助基层文博单位落实相关经费,建立内部安全机构,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以保证正常的安全值班。

总之,要搞好文博单位的文物安全防范,应正确理顺人防与技术防范的关系,即人防是主体、技术防范是预防或补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再先进的技术防范设施要靠人来掌握和操作,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的运用,技术防范才能发挥其等功能性作用,才能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的目的,才能达到物防、人防、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多角度、全方位的防范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