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教学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已被广大教学工作者采用。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运用原则 方法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培养创造力的前提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可以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的技艺巧妙地诱导学生去学习。下面就启发式教学的遵循原则及方法,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已被广大教学工作者采用。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经采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一方面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另一可能是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太抽象,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一)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求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环环紧扣,结合多种思维方法,这样才能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及时性原则
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要及时。而要做到启发及时,教师就要注意创设情境。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知识的境界。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和活跃。这时,教师如果能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
(三)实效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及性格爱好等,做到切合实际。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教师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四)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教师要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五)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通过思维来主动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教师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参与学习。
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我们还要更新我们的观念。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的法宝。通过实践,我总结归纳如下常见的方法:
一、创境法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二、激情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生理学上来说,教师的自信、兴奋、惊奇和赞叹,对学生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活动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热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三、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力和兴趣。通过设疑不但启发了学生去思考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研讨法
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共同研究和讨论,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显著,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暗示法
课堂教学时,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种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或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们顺利地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在思维中出现的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如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以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顺序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暗示课文中的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复述。
六、点拨法
点拨法也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引起认知过程中断时给予的指点、启发。所不同的是,暗示启发,教师只做暗示,不明确说出答案;而点拨启发,教师应给出明确的提示。
七、对比法
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去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词、词组或语法概念等。例如,学生往往对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颇感困惑,在授课时把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加以对比,从而使学生在比较中得到较清晰的概念。
八、类比法
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例如,我在给学生们讲the other与another的区别时,我就先在another的“an”与“other”之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启发学生根据冠词the、 an之间的区别去思考the other与 another之间的区别,即通过分析两个冠词与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从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之间的不同迁移归纳出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的区别。这样,不但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法解决了问题而且又教会了学生一种思维方法。
总之,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地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诱引法
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这种思考能力,蛰伏在他们的头脑中,需要诱引,才能积极活动起来。启发就是利用“引子”把学生的思考启动起来。例如,在复习分数问题时,我曾让学生练习这样两道题:
①有两个化肥仓库,甲仓库存化肥吨数的■和乙仓库存化肥吨数的■相等,甲、乙两仓库共存化肥140吨,甲、乙两仓库各存化肥多少吨?
②两袋白糖一共重168千克,从第一袋取出全袋糖的■,从第二袋取出全袋糖的■以后,两袋中剩下的糖一样多,两袋中原来各有白糖多少千克?
这两道题中分别出现两个“分率”,而且单位“1”的量又不相同,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我用“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则乙数相当于甲数的■”作为引子,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用假设法,譬如设甲数为1,根据题意,1×■=乙数×■,乙数=■÷■=■。也就是甲数为1,则乙数相当于甲数的■;或者甲数相当于乙数的1■倍;或者甲、乙两数的比为16:15。同样也可以设乙数为1,找出甲乙两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学生受引子的启发、诱引,会很容易找到第①题中甲仓库化肥吨数的■和乙仓库化肥吨数的■相等。第②题中第一袋白糖的■和第二袋白糖的■相等,进而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用多种方法来解。
另外,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选编一些题目,有意制造一些“陷阱”,让学生在答错后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引发深入思考,这是很有益的反例诱引。例如1000÷300这道题,学生做题时运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做得商3余1。我请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结果,学生发现结果错了,应该是商3余100,从而悟出在做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但余数要扩大相同的倍数的道理。
二、激疑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实践证明,疑问、认知冲突是思维的“启发剂”。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复习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教师设问: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检验后予以否定,教师再设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除了计算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接着师生比一比,看谁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教师获胜,学生产生悬念,急切想悟出其中的奥妙。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又如,教学“通分”,可先出示■和■、■和■两组分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复习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作铺垫,然后教师提问:如果遇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的分数,那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说完板书:比较■和■的大小。用这种设疑、激疑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兴趣很浓,争相发言。有的学生想用画图的方法,有的学生准备将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来比较,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分母转化成一样的分数来比较……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言,然后用将分母转化为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其他方法请同学们课后小组研究。
三、类比法
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教的知识难以理解,产生认知障碍,或者对要解决的问题不理解,可以借助类比、联想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
如:“水池放水管的内直径是6分米,水在管内的流速是每秒1.8米。一秒钟从水管放出的水是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这道题中事实情节是动态的,水从水管流出不定形,学生不易理解。如果用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联想牙膏、火腿肠被挤出来的形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要计算一秒钟水管放出的水,就是求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1.8米的圆柱体水的容量是多少立方米。
又如:“一台压路机滚筒长1.2米,直径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这道题时,教师打了个比方,压路机滚筒在地面上滚动,就像我们喝的饮料罐横倒下来向前滚,也像圆柱形铅笔在桌面上滚动,这样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加以启发,学生就能想到滚筒滚动时与地面接触的是滚筒的侧面,滚动一周正好是滚筒的侧面积,它是一个以底面周长为长边,滚筒长为宽边的长方形。
四、模拟实验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根据问题叙述的事实情节,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就会搞清问题的事理,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一列长300米的火车以每分钟108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一共需要3分钟。这座大桥长多少米?”这是一道列车过桥的问题,要能正确解题,先要懂得列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如果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用文具盒替代一座大桥,一支铅笔表示一列火车,用笔尖接触文具盒,表示车头上桥,然后将铅笔在文具盒上慢慢向前移动,直到笔尾离开文具盒,即车尾离开桥,学生可以看出铅笔向前移动的长,等于铅笔的长加文具盒的长。学生受到启发,推知列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行驶的路程是:桥长+车长。由此可以推出:桥长=列车行驶的路程-车长;车长=列车行驶的路程-桥长。明确了这一道理,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题就迎刃而解了,列式为:1080×3-300=2940(米)。
五、图示法
学生解决问题时,如果思维受阻,有的根据问题的事实情境画图示意,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达到开拓思路的效果。
如:“一个溜冰场长60米,宽45米。扩建后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15米。想一想溜冰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看到溜冰场增加的面积,往往用增加的长乘增加的宽,即20×15=300(平方米)。如果画一个示意图,学生会受到启发,顿开茅塞,而且会用多种方法求出增加的面积。借助示意图,学生可以看出如果用增加的长乘增加了的宽,只得到增加部分中重叠阴影的面积。
六、点拨法
点拨法是启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点”就是指点,给学生某种启发性指示;“拨”就是为学生拨去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希望和目标。点的程度要恰到好处,起着推动学生思维,使其获得成功的作用。而“拨”则是富有启发的引导,在学生感到迷惑不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指给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某人爬济南千佛山,上山的速度每小时3千米,下山的速度每小时5千米,求他上、下山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解这道题学生往往误认为,只要将上山与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就可以求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如果给予点拨提示:能不能用假设的方法,譬如从山下到山顶的路程是10千米,试试看怎样求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学生受到启发,就会先求来回的总路程:10×2=20(千米),再求上山、下山共用的时间:■+■=5■(小时),然后用20÷5■=3■(千米),求出平均速度。
启发是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进行启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掌握启发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和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68-02
启发式教学方式融合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手段。它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它建立起民主和谐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并在一旁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课题。尽管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策略,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注意原则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只有在一定的原则下,才可以提高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效率。总体来讲,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性原则。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往往采用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进行,往往采用填鸭式或者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严重影响着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比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第二,独立思考的原则。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转变为自己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利用生物教材中的丰富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独立思考能力。第三,举一反三原则。生物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实际的生物启发式教学当中,应该努力对生物学科进行拓展,将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同日常生活实践或实验课堂相互结合起来。
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策略探析
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的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唯有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才可以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为此,教师要想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第一,进行直观教学。生物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它具有抽象性的巨大特征,这种抽象性也是造成学生生物学习出现困难的重要原因。为此,加强直观性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第二,注重生物情感教育。学生的内心感情世界往往比较丰富,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呵护,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进行必要的表扬以及情感教育是必要的。第三,开展第二课堂。主要目的是对这些学生进行课下辅导以及指导,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水平。
2.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性。生物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迹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从一定程度上讲,生物课程是一种实验性学科。所以,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发挥生物实验的功能,使得学生在生物实验中提升自身对生物的认知,提高学生生物实验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内环境稳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试验,从而提出研究结论,让学生对于研究结论进行讨论,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内环境稳态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及认识。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启发学生生物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3.语言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是高中生物的关键以及重点,教师的生物语言使用强度以及技巧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显得沉闷单板,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即使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处理,加强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激发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例如,我们在讲解反馈调节这个生物概念时,教师可以对这个概念进行比喻,将反馈调节比喻成工厂,从而做好反馈调节生物概念的讲解。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早已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之中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提高生物教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也同样的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现已经被我国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所接受。生物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出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和科学的思维活动。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进一步开展。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生物启发式教学的现状,创新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策略,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友育.运用启发教学,提高质疑思维[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
[2]何锋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改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8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53
启发式教学法融合了各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手段,它主张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配合教师的适时点拨,为其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目前,启发式教学法已经被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自主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知识灌输法,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有趣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以此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必须学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充当课堂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因此,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嫁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嫁接之后为什么会变异。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时交换想法,完善自身的知识缺陷,拓展思维深度。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学生便会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应与学生和谐相处,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榭翁玫闹鹘恰T谑导实慕萄е校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撷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见微知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现代植物生理学第三章中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将“人类需要摄取食物维持身体运作”引入生物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思考植物时如何摄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此外,由于高中生物以生命活动规律为研究主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实验室或者多媒体展开教学,向学生展示形象直观的生物运动轨迹,以此帮助学生增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让学生自愿进行自主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提前设计问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教材特点设计问题;其二是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依据,要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结合这两个要点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实现内在启发与外在启发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准确住把握生物知识的本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情景巧妙引入知识点。例如,在讲解“酶”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为什么临近中午就会感觉到饿呢,食物是怎么被消化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公布正确的答案,其实是胰蛋白酶和胆盐综合作用促进消化的。然后继续追问:为什么馒头越嚼越甜?待学生回答后引入酶的介绍,这是因为人体唾液中有淀粉酶,随着馒头在口腔中的时间越长,淀粉酶的效力就会越强,淀粉酶分解成低分子糖的数量也会增多,所以会越来越甜。当学生对酶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去证实酶能够促进消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品尝瓜子,然后问学生品尝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说感觉舌头有点麻,嘴唇很干。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说这就是“细胞失水”的现象。利用真实情景创设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原有的认知结构,而且能够让学生将生活经历融入生物学习中,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自然衔接,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内在逻辑和外在知识的完美结合。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而发散思维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教材增加实践操作活动。例如,在讲授“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材进行操作,也可让其与同学积极探讨实验操作细节,结束后让学生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询问他们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达到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连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授“多倍体育种”时,教师可以抛出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秋水仙素为什么能够让染色体加倍?无籽西瓜是通过哪几种植株的父本和母本形成的?然后学生就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学生也能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探索出的结果又可以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教材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启发式教学
我在高职院校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多年的实践,我了解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存在厌学的情绪,也有先天性不足的因素,他们不太虚幻学数学,认为数学在自己一生中没有多大的用处。由于这些原因,给我们在高职院校担任数学课教学的教师出了个很大的难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怎样教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怎样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使学生接受数学这门学科,掌握好“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达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摆在我们任课教师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上狠下功夫,在教改上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提倡启发式,诱导式,问答式,互动式等几种形式的教学。尤其是启发式的教学谈得很多。但是,启发式教学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也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我有这方面的体会。在讲解“高等数学”中的不定积分的第一类换元积分法时,开始我想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其过程中,却不自觉地脱离了这种方法,而按教材的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讲授。结果学生们反映强烈,说老师在讲天书,我们都听不明白。学生的反馈对我触动很大,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应该注重数学课程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特点,不能照本宣科,把容易的内容讲复杂了;而复杂的问题又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讲明白。我体会到教材上的知识,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弄明白,不能存在丝毫的疑点和难点。所讲授的知识,教师应先消化,解析,理解,然后抛开教材用自己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使学生易于接受,听起来才有吸引力和味道。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认真备好课是关键。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说明本章节教学的目的;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第几页;与前一章节知识点的联系;提出问题。做到既不完全照搬教材上的内容,也不完全抛开课本。完整的备课是必要的。要吃透该章节中的知识要点和内涵,还要翻阅有关的参考资料,要找到和掌握与该知识要点的相关联的定理定义和推论。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讲清楚,透彻。学生们就能听懂明白。并引起足够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函数的导数时,我就联系到中学学的直线的斜率。这样一下就使同学们明白了导数的几何意义。感觉很实用。
启发式教学,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上,除了要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联系起来,还要将同学们自己接触的,平日发生的一些事情结合起来讲授。这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也会逐渐淡化数学知识无用,数学知识是“空中楼阁”的想法。懂得数学在大千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数学知识涉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学好数学,也能使我们学会做人,和怎样做人。大学毕业后,大学生们都要走向社会,走进广阔的天地,要干出一番成就来,惟有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认识它,理解它,从而解决它。这也是教书育人,在数学教学上的实践。
(2)课堂上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好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不能满堂灌,夸夸其谈;看起来似乎教师很有激情但学生一定会感觉乏味,很没劲。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佳。我认为每堂课至少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和听课表情,要理解他们,要尊重他们。要循循善诱,要启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给教师出难题,开展讨论和争辩,要督促学生养成听课做笔记的习惯,要请学生上讲台和老师一样的讲解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