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的前提

文化交流的前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接受[1],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批传统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纷纷转型,成立物流公司。在这些物流公司中,大部分是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它们具备市场需求反映快速、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缺少等因素制约,其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2]。

在企业以核心竞争能力制胜的今天,作为服务行业的物流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其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只有物流企业具备高效的物流信息化处理系统,才能够对市场需求及服务信息进行及时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服务,最大程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创在客户价值。同样对于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话,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目前,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现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在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中,笔者认为关键是企业没有把企业战略和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本文试图从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探讨其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二、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瓶颈

1.信息化目标不清晰

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要有清晰的信息化目标,根据信息化的目标规划信息化建设,否则,信息化工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化目标定位不准,盲目上马,随波逐流的现象。有些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了解信息化的真正作用,只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面子工程”,作为企业争取业务的砝码,盲目上马,那么可行而知,信息化建设的结果与实施情况肯定不会尽如人意;有些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意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但是在真正的建设过程中,可能由于对于信息化建设目标定位不清晰,致使信息化建设成效甚微。

2.业务不规范

物流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业务复杂,信息量大,采集难度大。一方面物流业务复杂,除一般贸易的买、卖方及相关的银行、中介外,还包括实物运输、保险、仓储、装卸、包装及配送等,涉及的主体众多,除企业外,还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另一方面,动态采集难度高,技术涉及面广。现代物流管理趋于要随时掌握实际货物的运输、交付和通关等情况,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据此需求变化对流程做出实时控制和优化。

一方面,由于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尚需完善,另一方面,由于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缺乏规范性。两者共同决定了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采集、处理等工作都存在非标准化的制约,给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三、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中小第三方企业信息化问题绝不仅仅是信息化的孤立问题,它涉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只有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愿景,根据发展战略合理优化业务流程,方可明确企业信息化需求,构建成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笔者认为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信息化建设最终能够为企业战略提供决策支持作用;企业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能够带来企业流程的清晰和优化,而合理的企业流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结果是固化企业流程,最终实现企业流程的优化。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在目前处于激烈竞争的物流市场上,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其受资金、硬件、人才等方面的约束,不可能成为综合物流提供商。因此,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要生存的话,必须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

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一定要建立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现代物流是伴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起来的。当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从产品制造转向产品销售再转向现代营销和客户服务,直至现在“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现代经营理念的时候,人们对于物流的认识已经从企业自身的“功能性活动”上升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储存和配送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制定战略必须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3]。这就要求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变以前以规模效应获得经济效益的观念,而应该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的新服务。

对市场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正是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因此,对于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专业化和差异化路线是可行的选择[4]。“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是不可取的,可行的方案是“小而精”,锁定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的服务,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专业化和差异化战略可以使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特定的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具体制定发展战略时,可以考虑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服务内容、方式以及服务细节上提供差异化服务,甚至为客户进行定制服务。

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确定了其发展战略之后,就为以后企业的业务流程规范以及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围绕企业战略进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开发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人员,企业可以选择自行开发。不过一般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具备这种条件,这样的话,企业可以选择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的软件分析设计人员,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和业务需求,再加上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出来的物流软件系统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需要。

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必须密切结合企业战略,企业信息化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日常事务的信息化,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但是这仅仅是信息化的初级目标,是信息化必须实现的基础目标,仅仅实现这个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必须根据企业战略进行长远规划,除了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外,还要根据企业战略考虑未来的应用需求。

信息化系统的系统设计,要注重信息化的整体性和持久性。对于系统平台的选择,既要考虑平台的稳定性又要考虑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资源约束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系统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方便系统以后的升级和优化。

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的进程中,除了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相应的投资和建设外,要充分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近年来,政府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四、小结

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我国数量巨大,为我国物流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关系每一个中小第三方物流企业日后发展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信息化建设工作只有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顾淑红.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管理,2007,2:8-9.

[2] 傅蓉心,刘海林,傅蓉浣.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需求及发展探讨[J].企业经济,2006,8:177-179.

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英语能力 跨文化交流 交互性

随着科技、交通、通讯等手段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学习并使用英语,也就牵涉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一词是从英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而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更多的民族参与到这个国际大家庭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点、语言技能的学习,还要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善于发现不同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授英语时,要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流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用途。究其原因,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学生只会一味地接受知识点,而没有办法扩大知识面,所以导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学习的被动,学什么都是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从而造成语言上的误解、交流上的困难、文化上的冲突。

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这一单元涉及颜色与文化,而很多颜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是不一样的。例如,green一词在英文中表示“缺乏经验的”,as green as grass意思为无生活经验的;a green hand意为生手,没有经验的人。若一个不了解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单从字面上把这两个习语翻译成“和草一样绿”和“一只绿手”,则恐怕要闹笑话。

上例说明,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注意学生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即使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交流效果也不会理想,甚至导致尴尬与误解。所以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意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功能是不同的,所引起的效能也是不同的,激励学生正确地使用这些跨文化知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二、英语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得以提高

学生的英语能力其实包括交际能力。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熟悉、适应英语思维的方式,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要在跨文化交流的氛围中,提高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如,中国人对“关心”他人的个人问题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而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被问及个人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友好或缺乏教养的做法。如果你具备类似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会贸然地使用: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Where are you going ? (你去哪儿?) 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而会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开始你的交流对话,使你的交际显得更加自然,更加妥帖,从而更加地道。

由于母语的影响及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生在理解和翻译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时候往往只会做简单的字面翻译。如:“狼吞虎咽”,被错误地翻译成“Eat Like a wolf and a tiger”,“吹牛”被错误地翻译成“blow cow”等。当你熟悉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都是与“马”有关系的时候,你就不会受母语的干扰,就会准确无误地把“狼吞虎咽”翻译成“Eat like a horse”,“吹牛”翻译成“talk horse”。只有了解文化背景之后,才会准确地、流畅地表达,从而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维、信仰、习俗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在真正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用“活”,在交流中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引起文化上的分歧、理解上的误差。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可以看做跨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学生又该怎么做呢?

1.教师方面

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必须适应这个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教学理念,把着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1)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对比文化差异、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找到这些文化点,了解这些文化点的差异,并对这些文化点加以解释和说明。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底蕴。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就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各个国家的概况与文化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区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才能从容自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教师应该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对话、表演、竞赛、唱歌、看原版电影、做游戏、学习成语、谚语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开展英语角、圣诞派对等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深刻认识,从而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只是学习的初级目标,最终目标是培养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单单靠教师的培养是不够的,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培养。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过于依赖老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习惯应试教育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余时间很少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而教师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传授的知识也必然有限,这就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不断地接触并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与内涵。

要激励学生积极地拓展各种渠道,积极获取有关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把着眼点放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上。

(2)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中学英语教学中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固然重要,但是它远不是问题的全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口语练习少,书面练习非常大。但大量的书面练习又限制了人的想象力的发展。英语学习者,是听觉类型的学习者,书面练习时间相对少,重视口语表达,学习者才会“轻松愉快”。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两种本领:一是英语的基础知识,二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同时掌握以上两种本领,学生的英语社交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因为只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一旦脱离书本、面向社会,置身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让听者不明白。

因此,为了使交际更顺畅有效,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旅游资源 开发

一、前言

海峡两岸交流20年来,两岸文化交流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两岸的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促进了两岸经贸的合作;而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现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纽带。文化交流不但活跃了两岸关系,同时还给我区的旅游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同时也使我区面临严峻挑战。

二、广西经济发展现状与优势

广西虽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具有发展经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际经济关系优势。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广西推上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给广西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机遇,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国际环境与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

两岸交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以往的经贸活动突破了地区、国家界限,甚至突破意识形态和敌对壁垒的制约。改革开放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11月6日是两岸交流满20年纪念日,两岸文化交流的内容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一些岛内文化界人士和歌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先驱。据统计1991年~2007年,经文化部同意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达5千多项,5万多人次,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教育、文物、民俗等领域。见下表

近年来,文化部所属中华联谊会连续成功举办“情系三峡”“情系黄山”“情系香格里拉”等两岸文化联谊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两岸文化交流成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两岸经贸和政治上的交往。总书记会见连战、宋楚瑜等台湾政党要人是两岸交流深入发展的结果。

四、文化交流和我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其实质是感受、体验一种有别于自己母文化的文化,这样就体现了两种文化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台湾文化源于大陆,在某些方面依然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例如佛教和民间祭祀文化、艺术和书法等。由于两岸长期的隔离,造成同一文化产生了源和流的分歧以及同一民族思想意识上的差异,但这给跨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提供了动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区带来有利发展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任何与外界的交流都可能成为发展我区经济的契机。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形成跨地区旅游经济是可能的、是文化交流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台湾高校和学术团体直接和间接到广西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除学术交流外,更多的是进行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等。台湾年轻一代同胞对了解祖国大陆的需求胜过了对了解学术的需求,这是一个从两岸文化交流发展成为旅游的极好机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澳、台三地的旅游业交往,将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五、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与市场供求关系

目前我区以文化交流为主题品牌的旅游还在酝酿中。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推动广西经济全面发展不仅要依靠资金和科技,更重要的是创新思想观念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分布地域零散,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水平和地域文化的差异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我们要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恰恰这种文化差异,是形成旅游需求的外在动力。目前,我区已经形成较系统的旅游产业结构,其中桂林山水和各种少数民族的风情游等,吸引游客留恋忘返;抗日、、湘江战役等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来追溯历史。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市场虽然还没有系统开发,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并有待进一步开发。

六、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1.广告效应

既然文化旅游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市场开发前期的广告、宣传要依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有序地进行。创新思想观念,摆脱区域性规模发展的思想局限,与全国的大旅游圈密切配合。例如,把“牵手08―情系邕城”、“牵手08―情系漓江”等旅游品牌打出来,使我区的旅游成为全国大旅游圈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结合我区少数民族地处的不同山水风光、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迫切了解的需求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旅游消费。在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宏观指导下,积极地发展台湾各大高校和中学生来我区学校进行相对应的参观访问,加深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同胞来访大陆和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打下长远的基础。

2.开发项目的建设与旅游资源的整合

整体规划上遵循系统的理论,坚持从大旅游观念出发的原则,以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实力及区位条件为依托进行逐步开发。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有机联系。

纵向联系遵循从国家到地区、从中央到地方、从重点到普通的原则。台湾与大陆的文化交流一般都是通过文化部、教育部等级别的单位进行沟通的,往往都是从北京国家各重点大学进行访问后才有选择地到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大学进行访问,因此要保持我区与中央及其重点大学的密切联系,形成从上到下的一个链条式文化交流与旅游结构。横向联系一方面是指加强与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大学或教育、文化等部门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指依托我区已经较为系统发展的旅游产业结构,将以两岸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旅游整合到我区的大旅游圈中,与纵向联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状旅游发展结构,并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

3.开发的预期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注重社会效益。但随着交流规模的扩大,以及旅游产业的规模式发展,逐渐转变为政府办和社会办相结合,并以后者为主体,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良好的社会效益会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发展。只要有隔阂,就会有思想、文化的差异,这是产生交流和形成旅游市场的原动力。以文化交流带动经济、政治方面的交流,是产生效益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自形成“三通”以来,两岸的交流不断增加,层次从平民百姓发展到政府和政党要人,发展规模的扩大促使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形成,目前,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台商的投资已遍及我区各地,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给两岸交往树立了榜样,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学的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他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加强在两岸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中组织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旅游产业乃至整个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我区特殊的地理及国际经济关系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再次腾飞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茆雷磊:文化部:两岸文化交流20年来从无到有、不断深化[EB/OL].省略/jrzg/2007-11/06/content_797820.htm.2007-11-06

[2]韦耀莹钟燕莫理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广西经济发展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8(4):4~50

[3]李祥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0(2):61~64

[4]李玫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经济发展对策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6):5~6

[5]杜文宏龙:创新区域文化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J].广西经贸2003,(8):16~18

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出土钱币 断代 社会现实 文化交流

钱币,在考古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论是考古学界还是钱币学界,对出土钱币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研究都不多,尚无专文论及。出土钱币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甚多,但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土钱币在考古断代中的作用

考古学断代的方法在史前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历史时期考古学断代方法,除各时期考古通用之类型学、地层学外,还特别注重文字材料,如简牍、铭文、碑志等等。在我国,钱币用于考古断代,仅适用于历史时期。历史上的钱币均有各自的时代特征,这是利用钱币进行断代的理论前提。宋代以前,有布币、刀币、半两、五铢、开元通宝等钱币,一般无年号,但各种钱币的行用均有时间范围。综上所述,出土钱币为历史时期考古断代带来了极大便利,成为考古学断代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利用出土钱币进行考古断代时的注意事项

虽然利用出土钱币进行考古断代作用巨大,但在具体操作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否则可能得出错误结论。第一要注意的是晚期地层、遗迹、墓葬等单位出土早期钱币的情况。从理论上看,晚期单位(地层遗迹、墓葬等)可以包含早期遗物,而早期单位不可能包含晚期遗物。因此,在晚期单位出土早期钱币的情况是不奇怪的,也是常见的。第二要注意的是钱币的行用时间下限。一种钱币的颁行时间是其行用时间的上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其时代下限却难以确定,因为颁行新币后原来的钱币并没有立即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与新币共同流通,有时流通时间还甚长,这在五铢、开元通宝等长寿钱身上体现特别明显。

三、研究社会现实

钱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支下,不管高下贫富,人们都要往墓中放置一些钱币,这些钱币有的是流通的实用币,也有的是非流通的冥币。从随葬钱币的情况可以窥探当时社会现实,如社会盛衰、贫富分化、丧葬意识等等。钱币是社会盛衰的一面镜子,但利用出土钱币进行社会盛衰研究,需要较多地依赖历史文献、社会背景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多作论述。

一个墓葬是否厚葬,可通过陵墓大小、随葬品多寡精粗等方面体现。钱币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随葬品,也是体现是否厚葬的一面窗口。以洛阳烧沟汉墓为例。该墓地的墓葬全为中小型墓,即便如此,225座墓葬共出土钱币11265枚,平均每墓出土钱币约50枚¨。当然,这只是考古出土的,如考虑到历史上被盗和自然破坏,其数目将更大。为让读者对50枚钱有个明晰的印象,我们可以简单地看看当时人们的赋税和生活状况。西汉的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前者课于成年人,后者是未成年人。算赋在西汉多时每人120钱,少时为40钱,口赋为23钱。东汉时继承了西汉的算赋和口赋。因此,50钱相当于算赋的41.7%-125%,相当于口赋的2倍多。这个数据应该说是比较多的。

四、研究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在历史上多数时间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从未中断。钱币作为支付、贮藏的手段,是贸易时不可或缺之物。因此在中国境内出土了不少外国钱币,如波斯萨珊朝银币、东罗马和阿拉伯的金币以及日本钱币等等,在国外也出土过不少我国古钱币,尤其是唐宋以来的钱币。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异国钱币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出土的异国钱币是研究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丰硕。如夏鼐先生在上世纪50~70年表了一系列文章,收集统计了当时出土和收藏的波斯萨珊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金币等,并对其背景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康柳硕先生《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从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古代外国钱币看丝绸之路上东西方钱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和罗丰先生的《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金币》等文章也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前几年出版的戴建兵、王晓岚《中外货币文化交流研究》是这方面研究的一本专著。

国外学者也有不少研究文章,如法国F·蒂埃里c·莫里森的《简述在中国发现的拜占庭金币及其仿制品》等。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上述外国钱币在新疆出土最多,这跟文献记载相符合。《隋书》卷24“食货志”记载:“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从新疆到关中的丝绸之路沿线均有外国钱币发现,甚至在洛阳也有部分出土。据夏鼐先生统计,萨珊朝银币在中国已经出土2000枚以上,分属十几位王在位时期,时间跨度从4世纪至8世纪。在国外也有不少中国钱币出土,如日本就曾大量出土中国的五铢钱、货泉以及后代的历朝钱币。有的地方出土数量很大,如宝冢市堂坂遗址出土了10万多枚,而山口市大内遗址出土的则有250公斤。另外在越南、朝鲜等地也曾出土过中国的古钱币,散见于国内外的报道中,此不赘述。利用出土的异国钱币固然是研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笔者认为,中外古代由于受他国影响而铸造出的钱币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学术热点,中国境内出土的外国钱币、国外出土的中国钱币以及能体现相互之间货币文化交流的钱币材料都是有力的历史见证,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必将推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钱币研究正方兴未艾,越来越走向深入,与考古学的结合也日益紧密。

参考文献:

[1]蒋若是.秦汉钱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7.

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50-02

从宋元时期开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一方面,以中国瓷器、丝绸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播四海;另一方面,以宗教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也在此慢慢发展起来。由此可见,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是那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基础

(一)泉州奠定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物质基础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以经济交往为依托的社会历史活动。宋元时期,作为海上重要城市,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泉州的经济社会繁荣是分不开的。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交往情况看,中国生产的产品销往海外,海外的产品也进入中国,而从事商贸的主体是以中国生产的产品为主,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的产品主要是丝织品、茶叶、瓷器,其中瓷器处于重要位置。瓷器的供货主要是依靠泉州来完成的,如泉州的“德化陶瓷”。最近几年考古发现在泉州有宋代古窑22处,都出土了精美的瓷器。也就是说,泉州充足的货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外文化的互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文化发展及自由的社会环境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中外文化的自由交流氛围和开放的国际贸易社会环境,也为中外文化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不管是在物质文化方面还是在精神文化方面都有长期的发展,这为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保障。二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最终建立,中世纪一些封建国家发展稳健,封建文化也达到了相对成熟的历史阶段,宗教文化的发展尤为迅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世界三大主要宗教开始形成,逐渐渗透到世界各国,这对社会风俗、思想理念以及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二,“政教合一”国家的出现和教会统治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世界上主要封建国家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封建时期生产力水平发展相对滞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虽然日益频繁,但是并没有建立明确的国际关系概念,也没有真正建立约束机制和强化管理制度,各个国家在物质得到满足以后,就能实现自由交往。这为海上丝绸之路能实现经贸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

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的互动交流

(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活动的文化属性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与资本主义商贸活动有着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的商贸活动,是将赢利作为唯一目的,采用商品倾销的模式,这实际上体现出其掠夺的本质;海上丝绸之路开展的商贸互动,采用自由、平等、尊重的原则,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是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性质的商贸活动。二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中国是主导方,商贸活动主要是瓷器、丝绸与茶叶,海外输入的产品是其辅助。这充分说明了当时中国封建王朝的兴盛,其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和平性质也非常明显,奉行儒家仁、义、礼、让精神的商贸活动,是以商贸为物质载体的文化形态,是地地道道的文化交流活动。

(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海外文化的对内传播

其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倾向,从内容方面来说,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其载体本身决定的。载体本身不仅是商品,而且也是文化。作为商品来讲,能赢利,是商品的有效载体;但是作为文化传播来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商贸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文化方面的特点,重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情况。这一文化特点可以表述为有形的物质文化,是以瓷器、丝绸为代表的高技术实体文化,是集实用型与欣赏型为一体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对外输出的物质文化倾向较为广泛,除了上面谈到的主要代表以外,还包含生活日用品(如漆器)、金属制品(如金银器)、文化艺术品(如笔墨纸砚),这些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除了物质文化之外,还包含其他形式的内容,比如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但是这些内容并没有形成主要倾向,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并没有对其他国家或者民族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在华侨聚集地区传播。再如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的传播也十分有限,道教虽然在少数几个国家得到了传播,比如韩国,但是也没有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其二,海外文化的对内传播。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中,中国是主动方,从交往的经济本质来看,中国必须有强劲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而文化方面的实力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被动方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具备文化实力或者经济实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所以,从主观方面来说,海外从事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国家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虽然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重点是经济交往,但是却呈现出了文化交流为主的形式。从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的实际情况来看,海外文化在我国传播的价值比经济交往产生的价值要多。这是因为进行海外文化交往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交往还没有出现,整体经济实力与中国相比还比较低,也不能像中国那样有许多产品可以进行交流。不管是宝石,还是香料,海外文化都没有实力和中国生产的陶瓷制品、丝绸品等相抗衡。但是,海外国家的文化却非常地丰富与成熟,特别是宗教文化,比我国要发达。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来自南亚与西亚,这些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往国家。所以,海外国家虽然在进行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占据优势,但是在文化交流方面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宗教文化尤其是三大宗教在精神形态上表现出软文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异域文化的传播方向。

三、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长远影响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将大量的经典手工业产品输出到海外,使海外贵族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从社会意义背景层面来看,中国输出的产品不管是在文化形态,还是在经济形态上,在满足了当地贵族的需要后,并没有动摇社会存在的重要基础,也很难影响到历史的进程。从物质形态方面来看,没有精神文化与政治因素,只是一些单纯的艺术品或者是生活用品,缺少产生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另外,虽然具有物质形态,但是不存在蕴含社会变革的内部驱动力,无法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再次,通过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产品,包含文化的输出,都以儒家精神为载体,也没有出现侵略性或者挑战性的趋势。特别是在海上丝绸之路产品输出的过程中,华侨对当地的社会建设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建设性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些静态的历史文化产品,并没有扮演历史变革者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是浅层次的,主要是集中在艺术领域与生活范畴,不能在整个社会产生长期影响,也很难改变人们的思想理念,难以推动科技进步。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海外文化传入我国,虽然未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但是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精神文化对人们的思想理念、社会结构、生活习惯等却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世界宗教文化的传入使人们的信仰空间进一步扩大。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影响到社会大局,因为自由信仰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二是促进了人们包容品格的形成。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外来性的物质文化,特别是珍贵物质的传入,都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对精神文化的传入,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有些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这一情况并没有在泉州出现,而是在泉州自由发展,相互吸收、融合与渗透,形成和睦繁荣的景象。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互动,为泉州包容品格的形成提供了和谐的历史环境。

综上所述,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其经济发展奠定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及自由的社会环境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活动具有文化属性,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是物质文化产品,而国外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则是以宗教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产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玉霞,高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J].兰台世界,2011,(5).

[2]张一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J].新东方,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