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专业

劳动经济学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学专业

劳动经济学专业范文第1篇

为配合市教委在中招工作中推行计算机录取的举措,解决部分专业(工种)无招生体检标准的问题,搞好技工学校的招生工作,经北京市体检站及有关部门共同实地考察调研论证,对原劳动人事部、卫生部《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劳人发〔1984〕7号)文件中未涵盖的部分新专业(工种)、复合型专业(工种)及执行标准有歧义的专业(工种)明确了比照执行的视力、色觉标准(试行),在新的国家标准未实施以前,请各单位参照执行。

北京市技工学校部分专业(工种)

试行的体检标准

-------------------------------------------

                      |  与《技校体检标准》          |

        工种名称      |                              |      试行标准

                      |    相近的工种                |

-----------|---------------

|---------------

                      |彩电修理调试(丙2)           |丙2(色盲不合格)

多媒体系列(监视器)  |                              |

                      |电路器件(丙5)               |丙5(裸视4.8以上)

-----------|---------------

|---------------

                      |无线电技术(丙2)             |丙2(色盲不合格)

微电子技术            |                              |

                      |计算机元件(丙4)             |丙4(裸视4.9以上)

-----------|---------------

|---------------

                      |无线电技术(丙2)             |丙2(色盲不合格)

电子技术应用          |                              |

                      |计算机元件(丙4)             |丙4(裸视4.9以上)

-----------|---------------

|---------------

压电石英晶体          |计算机元件(丙4)             |丙4(裸视4.9以上)

-----------|---------------

|---------------

炼钢、炼铁、轧钢、连  |冶金(丙1)                   |丙1(色弱色盲不合格)

铸、焦化、烧结        |炼钢、炼铁(丙5)             |丙5(裸视4.8以上)

-----------|---------------

|---------------

                      |铁路行车(丙1)               |丙1(色弱色盲不合格)

调车工                |                              |

                      |铁路行车(丙3)               |丙3(裸视5.0以上)

-----------|---------------

|---------------

筑炉工                |(丙5)                       |丙5(裸视4.8以上)

-----------|---------------

|---------------

                      |高空作业(丙4)               |丙4(裸视4.9以上)

维修电工(高空)      |                              |

                      |北京市特种作业体检标准        |色盲不合格(第十一条)

-----------|---------------

|---------------

                      |                              |裸视4.6以上(第十二

条)

电工或维修电工        |北京市特种作业体检标准        |

                      |                              |色盲不合格(第十一条)

-----------|---------------

|---------------

                      |彩色印刷(丙1)               |丙1(色弱色盲不合格)

钞券印制              |                              |

                      |工艺美术(丙4)               |丙4(裸视4.9以上)

-----------|---------------

|---------------

                      |铁路行车(丙1)               |丙1(色弱色盲不合格)

运输作业(铁路)      |                              |

                      |铁路行车(丙3)               |丙3(裸视5.0以上)

-----------|---------------

|---------------

                      |铁路行车(丙1)               |丙1(色弱色盲不合格)

车辆检车员            |                              |

                      |铁路行车(丙3)               |丙3(裸视5.0以上)

-----------|---------------

|---------------

                      |铁路行车(丙1)               |丙1(色弱色盲不合格)

劳动经济学专业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引言

劳动经济是人力资源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有关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的学习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放弃。一方面是由于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而经济学原理比较抽象,主要分析工具如几何图形,数学推理等都不容易理解把握。另一方面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学习流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和理论的死记硬背。要提高教学效果,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

一、《劳动经济学》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在人力资源专业的教学安排中,一般是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劳动经济学》,要求将已经学过的供求规律、企业生产函数、边际效用递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劳动力市场诸多问题的分析中,并拓展有关失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歧视等理论。然而学生的这一学习过程并不顺利,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尽管《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科,主要围绕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工资、劳动时间、失业、歧视、工会等问题进行探讨,但是课程教学中所用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其中抽象、深奥的概念、原理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仍然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往往又是学生所缺乏的。学生一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要在学习生产者行为分析中,接触到应用公式、图形,严格假设前提下的逻辑推理,多数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对此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尽管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在课堂上消化,但他们也不愿花时间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于不能理解的原理、公式他们也不会主动寻求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帮助,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的制约,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辅之于课堂讨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的信息量大,便于教师掌控教学的进度,对于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有一定作用,然而带来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质疑的精神,缺乏思考、缺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学习成了完成课程学分,应付考试的活动。

(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平等,教师常常被视作“权威”,学生只能接受,缺乏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因而,学生无法在“质疑——探讨——思考——再质疑”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也无法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据此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执行。

二、互动式教学在《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价值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深入。这意味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课堂学习和课后延伸相结合,讲授和引导探究相结合,运用案例探讨、学术辩论、自由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兴趣而学,而非为考试而学。做好互动式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案例导入与课后案例分析相结合

每一章都可以应用“案例导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的课程安排。这种教学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课堂,卸下理论学习枯燥的“包袱”。案例可以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于生活,让学生从案例中对即将学习的理论获得感性认识。尽管学生在大一的基础课中已经学过《西方经济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许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大都已经遗忘,另外正是由于在大一就接触非常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使得许多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畏难情绪,从而抵触《劳动经济学》的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前的案例导入,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当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投入,并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参与决策理论的学习前,可以通过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初次婚龄以及初次生子年龄推后的案例引入,引发学生对此劳动力现象的关注,同时激发对此现象解释的兴趣。而课后的案例分析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升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案例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而理论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经济学的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才能使案例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

转贴于

(二)理论教学与现实探讨相结合

由于我国的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较国外滞后,教材的编写大都参考国外的教材,引用较多的如伊兰伯格的《现代劳动经济学》,这些教材大都以国外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作为分析的对象,对我国在转轨时期的劳动领域的各种问题关注较少。因而在《劳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市场运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将劳动市场的发展动态引入到教学中来,无论是使用现成的案例还是自己编撰案例,都应使案例在时间上更贴近现实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够对身边现实世界的诸多现象有所思考。例如“民工荒”、“员工过劳死”、“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等,这些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非常容易了解的劳动力市场的种种现象,他们更有兴趣分析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学习的内容是以现实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便有了探究的兴趣,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发现者,而不是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学生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遇到的诸如工作调整与搜寻、工资增长、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人力资本投资、工会维权等,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理论学习,更是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最佳行为选择。这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如何选择才能符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

(三)课堂学习与课后探究相结合

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在集中的时间,将有限的信息授予所有的学生,然而,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以及课时的有限性,使许多相关理论无法在课堂得以拓展,学生难以完全消化,因此还必须利用课外的时间延伸学习。但是让本来就缺乏经济学理论兴趣的学生,课外再自觉学习有一定难度。这时可以尝试教师引导加团队学习的方法,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团队,让他们通过讨论、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展开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引导他们讨论。

例如在工资理论学习之后,要求学生收集各国各地区有关最低工资的法案,以及经济学家对此的不同看法,然后对劳动力市场作一定的调查,了解最低工资是如何制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等。尽管这些学习任务要花较多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是以现实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分析对象,学生大都表现出兴趣和热情,通过课后材料的收集分析和思考讨论,加强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相结合

《劳动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深浅不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授课,常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希望加深理论学习,了解理论发展前沿,而基础差的学生就课本本身都无法跟上进度,对更深的理论学习望而却步。因此,教学改革必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是实现互动学习的前提,是互动学习顺利展开的保障,互动学习使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得以深化,通过二者的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温习、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尝试通过查资料、探讨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劳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中外文献,并归纳总结其理论思想,在质疑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当然课程的学习还是一个信息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形成良性的互动。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将不懂得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也可以通过邮件或者学校的教学平台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笔者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辟了社区讨论板块,讨论的主题涉及到每一章节的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根据学生回帖的情况,即参与讨论的情况,了解他们对理论的掌握程度,这也可以作为期末考评的依据。

(五)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迅速便捷地传递知识的优势,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缺陷,方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与教师或者其他同学交流,及时解答疑问,同时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上随时添加的资源,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例如笔者利用学校引进的数字化教学平台Blackboard,建立了《劳动经济学》的网络辅助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预先课程准备,带着疑问到课堂学习,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利用上面的各种相关的电子书籍、视频讲座、专业网站链接等资源,加深理论学习,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本课程的专业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讲义,进行测验和调查,开展在线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修改以后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春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劳动经济学专业范文第3篇

俞宪忠(1956.12-),男,山东滕州市人,管理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岗教授,研究生导师,济南大学劳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获得聊城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和河海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人力资源方向)。曾在山东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等高校任教,主讲过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等专业课及基础课,并于2000年晋升为经济学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是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美国剑桥学院兼职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经济论坛首席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山东交通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社科规划办专家库成员,山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生产力学会理事,济南市理论工程人才,新浪网财经和凤凰网财经频道“经济学人”专栏作者等。

二、研究领域

俞宪忠教授主研制度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主要是从制度变迁与人口转变的理论视角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一是制度变迁研究,在此领域主要研究作为市场经济制度核心构件的产权制度,尤其是自由选择性质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二是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研究,在此领域主要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和劳动者自由选择问题,致力于表达国民大众的主体发展诉求;三是劳动就业制度研究,在此领域主要研究农业、乡镇、国企和政府四大充分就业陷阱,并致力于寻求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创新路径问题等。俞宪忠教授的主要研究特色是主张学术自由、学术独立和学术竞争等学术理性,并坚定不移地认为作为思想现代化、人口现代化、就业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包括政府现代化)的“新四化”,远比作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的“老四化”而更加重要,“老四化”只能是“新四化”的发展函数。“新四化”对各种发展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俞宪忠教授的职业精神:做一个独立而有良知的经济学人。

三、研究成果

俞宪忠教授先后共出版经济学著作与教材13部。在《人民日报》、《经济学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口年鉴》、《文史哲》等重要报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CSSCI和全中文核心期刊70余篇,98%以上的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口年鉴》等转载20余篇次。独立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骨干参研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主持人和一般项目执行人)。先后共获得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990、2008、2012、2014)、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014)、山东省第6届精品工程奖(2001)和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2014)等学术奖项10余项。

四、主要论著

1、现代市场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2、流动性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城乡和谐就业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4、自主产权与自由选择,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

5、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文史哲,1999年第4期。

6、可持续性创新分析,光明日报,2000年7月4日。

7、现代化的动力是绝大多数人受益,文史哲,2000年第4期。

8、制度现代化解构,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9、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10、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辨析,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1、充分就业状态及其发展陷阱,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12、繁荣时期政府不作为的宏观政策命题,文史哲,2004年第6期。

13、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14、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

15、中国人口流动的动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6、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力自由流动,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7、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制”,浙江学刊2009年第5期。

18、对劳动密集型战略的理论质疑,财经科学,2010年第4期。

19、劳动发展须超越中国制造,人民日报,2010年6月17日。

20、“包容”是民众发展的制度诉求,人民日报,201010月14日。

21、从科斯定理到劳动力自主产权,浙江学刊,2010年第6期。

22、从正面理解危机的经济成长价值,齐鲁学刊,2010年第4期。

23、专业化分工的经济驱动效应,东岳论丛,2010年第5期。

24、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主体权利诉求,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5、自主产权、物品产权和知识产权背景的制度效能,改革,2011年第4期。

26、优好制度设计:激励与惩罚相兼容,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

27、制度现代化的演进趋向与路径选择,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

28、劳动力产权界定的最优模式与最佳路径,经济问题,2012年第8期。

29、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者自益,东岳论丛,2012年第2期。

30、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和谐发展研究,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

31、市场经济制度与劳动力自主产权,当代财经,2012年第10期。

32、当代人力资源研究的缺陷及其成因,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33、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代际权益配置,浙江学刊,2013年第5期。

劳动经济学专业范文第4篇

英文名称:China Labor Econom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华南师范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劳动经济学》是2004年创办的全国性劳动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劳动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劳动经济学的现代化和现代劳动经济学的本土化。

《中国劳动经济学》采取匿名审稿制度,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特邀编辑,对所有投稿进行审定,确保刊物学术质量。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刊物的选题、内容和学术规范。

劳动经济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分工专业化经济增长

分工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时代有柏拉图论述过分工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古典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开门见山指出分工是财富增长的源泉之一;之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资源配置问题取代了对分工问题的研究,经济学的重心转变为在既定的分工和组织环境下,如何实现最大的效用问题。杨格1928年的演说《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是对斯密关于分工思想的第一次复活,并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斯密的思想进行了模型化的复活,并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建立了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一、分工理论的起点——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在柏拉图看来,劳动分工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要求。上天赋予人们不同的天分,要求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他说,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各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因此,不同的秉赋应该有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个人应该做天然适宜于自己的工作。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的工作,放弃其它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相反,如果他什么都干,一样都干不好,结果一事无成。相应的,适应人的需求以及人作为生产者的不同天赋,生产活动被分为不同的职业。在柏拉图那里,至少已经认识到了分工和专业化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为了使生产单一产品的每个生产者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需要一个协调和组织机制,这就是城邦或国家。“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P58)。”柏拉图的分工思想,是他构建理想国的基石。从分工角度来理解国家的起源是经济思想史上一个天才的创见,它提供了理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可以说柏拉图是经济思想史上分工理论的起点。

二、分工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确立——斯密论分工

熊彼特说过:“无论在斯密以前还是在斯密以后,都没有人意识到如此重视分工”。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以做扣针为例详细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并归纳,“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各种行业之所以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并举例,“农业由于它的性质,不能有象制造业那样细密的分工,各种工作,不能象制造业那样判然分立。所以,农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总跟不上制造业上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的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不能采用完全的分工制度。”(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楠译,商务印书馆,2008,P5-7)

斯密认为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改进,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劳动技能)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分工实施的结果,各劳动者的业务,既然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操作,当然能够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要闲逛一会儿,或者心不在焉、懒惰、随便等习惯,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纵使没有技巧方面的缺陷,仅仅这些习惯也一定会大大减少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那些机械的发明,看来也是起因于分工。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种事物上,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分工的结果,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的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人发现一些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

既然分工有如此好处,那么引起分工的原因是什么呢?斯密认为,分工并非人类智慧的创造,而是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对人类的需要而言,斯密认为,“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楠译,商务印书馆,2008,P14)。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畜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的利益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种武器制造者。同样,第二个人成为建筑师,第三个人成为铁匠或铜匠等。这样一来,人人都一定能够把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各自的业务上,磨练和发挥各自的天赋资质或才能。

关于分工是不是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的结果,斯密并不认同柏拉图的观点,他说,人类天赋的差异并不像我们所成觉的那么大,并以哲学家和挑夫为例加以说明。因此,人类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然而,人类如果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倾向,各个人都须亲自生产自己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而一切人的任务和工作全无分别,那么工作差异所产生的才能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了。

此外,斯密还分析了影响劳动分工的制约因素。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由此可见,斯密的分工理论体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层次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历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二是宏观层次的分工。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

三、对分工理论的发展——杨格对分工理论的理解

杨格的分工思想主要体现在《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一文中。斯密从生产者的角度说明了报酬递增产生的过程,并提出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定理,即生产力的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的扩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

阿林•杨格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和社会收益递增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他指出,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其中某些过程终于导致机器的采用。在使用机器,采用间接过程时,分工进一步发展了,后者从经济角度看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为敲打一个铁钉而制造一把铁锤是浪费的,还不如使用手边任何拙笨的工具。杨格强调了两点,第一点,表现为报酬递增的主要经济是生产的资本化或迂回方法的经济。这些经济又主要与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相等同。第二点,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因此,产业的分化现在和将来仍然是与生产增长相联系的典型。例如,早期印刷者的继承者今天不只是拥有某一企业的印刷者,而且也包括木浆的生产者、各种纸张的生产者、油墨及其不同配料的生产者、字模金属和字模的生产者,制作插图和掌握各种制版技术的产业集团,印刷业及其辅助工业所需工具和机器的制造者。在大部分工业领域中,在原料生产者和最终产品消费者之间所插入的专业化企业的网络越来越复杂。随着产业间劳动分工的扩大,一个企业以及它作为部分构成的产业,失去了其统一性。这个企业内部经济分解成为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各个企业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这种分解是对工业最终产品市场的增长所创造的新形势的调整,因而,产业间的分工是报酬递增的媒介。总之,对于分工问题,杨格的结论是:“首先,通过观察个别产业和个别企业的规模变化效应,是弄不清楚报酬递增机制的,因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过程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次,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主要经济,是以迂回或间接方式使用劳动所取得的经济。接着,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中,人们除了从获取新知识取得进步外,也有取得这种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不论他们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或非经济的利益(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

四、劳动分工水平的演进——杨小凯对分工理论的模型化分析

杨小凯继承并发展了斯密和杨格的分工思想,将消费者——生产者、专业化和交易费用结合起来,并用专业化经济与分工所需的合作可靠性之间的两难冲突重新解释了许多微观、宏观经济现象。

杨小凯认为,交易费用对分工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交易费用越低,分工水平就越高,反之,则分工水平越低。而交易费用有可以分为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前者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那些费用,它不是由于经济决策主体的利益冲突导致经济扭曲的结果,因而外生交易费用对经济主体的决策不会产生超预期的影响;而后者则是由于机会主义行为,比如欺骗、道德风险等而产生的交易费用,这显然与有形的外生交易费用不同。不管内生交易费用还是外生交易费用对分工水平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如上所述,如果交易费用是外生的,劳动分工则是外生演进的;而所谓分工的内生演进是指一种动态机制在外生交易费用既定的情况下分工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自发演进,这个自发演进并不是一种物理或机械的过程,而是每个自利的人动态最优决策交互作用后而产生的一种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的后果。在分工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两难冲突是,分工所产生的加速学习的动态效果与交易费用的冲突。在全能的经济中人们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到许多经济活动中,由于用在每种活动上的时间所限,个人知识的积累十分缓慢;况且每个人都重复着每个人的活动,社会知识的积累也是十分缓慢。如果每个人专于一职,则熟能生巧,个人短时间内就能积累显著知识;况且从总体的角度看又避免了社会大量的重复学习,社会知识的积累也显著增加。但这一过程会增加专业化分工后的交易费用。因而,杨小凯总结出分工自发演进的过程是:“在初始阶段,人们对各种生产活动都没有经验,所以生产率很低,因此他们付不起交易费用,只好选择自给自足。在自给自足生产中,每个人慢慢在每种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生产率就慢慢改进,使得他能负担得起一点交易费用,于是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自由择业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些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会使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提高,市场也就因此出现。由于升高的专业化水过来加速了经验积累和技能改进,使生产率进一步上升,此时每个人在权衡专业化将来的报酬和当前增加的交易费用后,认为可以支付更多交易费用,因此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专业化水平。这样,良性循环过程就会出现。这个过程使分工演进越来越快,产生所谓经济起飞现象。当分工演进的潜力因人口规模或与制度有关的交易条件的限制而耗尽时,分工演进减缓或停止,学习过程不再被分工演进所加速,所以社会进入减速经济增长阶段,人均实际增长率下降(杨小凯等:《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P169;)。”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8.

[3]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英国科学促进协会F分部主席的就职演说,1928.

[4]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