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体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经济体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经济体制

城市经济体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精细; 成本; 管理; 经济运行; 质量

近几年来,胜利油田立足于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不断调整财务管理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以服务于勘探开发、保障生产为目标,以“预算管理到过程、经营管理到区块、精细管理到节点、作业管理到单井、分析考核到主体”为内容,强化油藏经营管理理念,加大管理创新力度,规范管理秩序,积极稳妥地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难题,财务状况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成本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不断克服勘探开发难度增大、投资成本紧张、社会环境复杂等多种不利因素,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指标,实现了开发管理与成本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精细管理水平也日益提高。从油田财务管理工作来看,油田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促进生产与经营的有机结合,提高精细管理水平

坚持从创新理念、理顺体制、完善手段、强化运行等方面入手,服务勘探开发生产,扎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了预算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一整套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并完善了运行机构和管理制度

为确保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胜利油田分公司及时出台了《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业务预算管理办法》等制度,成立了以分公司经理为主任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设立了由勘探、开发、生产管理、计划、财务等部门组成的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二级单位全面预算工作的指导。在对二级预算进行审核、优化、平衡的基础上,形成分公司全面预算方案。21个二级单位相应成立了全面预算组织机构,负责对三级预算进行优化、审核、控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优化平衡的预算管理体制。与此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调研、专家讲座、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启动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注重短期投入向中长期投入转变;由注重生产向产量与成本并重转变;由先干后算向先算后干转变。

(二)分级配置产量、分类核定成本,实现生产任务、工作量、价值量的相互匹配

坚持工作量和价值量优化配比原则,年中按照“所有成本费用都要纳入财务预算,所有预算支出都要落实责任部门和单位”的原则,对年初预算安排进行优化调整。将年度预算细化形成二级承包预算、部门单项预算、部门控制预算、部门经费预算。把该下拨给二级单位的资金全部下拨,使各单位预算指标基本可以“跳起来、摸得着”,有效传递了成本压力,初步扭转了二级单位“等、靠、要”的思想,改变了各单位专题报告不断和年底认账的想法和做法,为严考核、硬兑现打下了基础。

(三)细化预算项目,最大限度地实施以业务工作量为基础的零基预算思路

按照预算做细的总体思路,根据各单位、部门生产费用的分类和投向,拟定了各项费用的预算方法和依据,形成了包括作业、电费、稠油热采劳务、维修、运输等38大项和97小项的精细业务预算标准体系。对其中34大项和75小项实行了零基预算。在股份公司规定的折旧、人工、作业、用电等项目基础上,还扩展到了维修费、运输费、常规材料、三采药剂、三防药剂、破乳剂、燃料等项目。通过编制合理、有效、量价分离的业务预算、消耗标准和财务预算,实现工作量与价值量双向管理。

(四)持续进行优化调整和决策平衡

在分项优化确定各系统、单位的投入后,组织经济开发研究院、开发单位、机关处室的相关人员,研究成本配置与产量配置的内在规律,遵从“注重投入效果、体现效益优先”的原则,建立了经济数学模型,对预算做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按照成本与产量的对应关系,将成本逐项预算到油气产量的各个构成部分,并依据油气产量各构成部分的成本水平进行效益评价和产量配置,力求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办公室的作用,将分公司的各种资源和工作目标任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机关职能部门在预算分解下达与运行考核中持续对生产任务、方案设计和工作量进行优化调整,对各采油厂液量、注水量、作业工作量等指标进行反复平衡优化,努力减少无功低效支出和设计决策浪费。

二、以油藏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推广区块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精细科学管理

在32个区块(油藏经营管理单元)成本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精细管理工作,以区块成本核算为抓手,优化和完善区块预算标准、核算归集方法、效益评价体系的区块成本管理方案,建立“分公司、采油厂、区块”三级成本核算体系,全面推行“以区块储量作为管理对象、以储量寿命作为管理周期、以单位生产成本作为评判标准”的区块成本管理工作,力争实现“预算优化、过程控制、核算管理、经营分析、考核评价”五大区块的目的。促进由开发油藏向经营油藏转变、由行政生产单位管理向油藏开发单元管理转变、由投资成本分段管理向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转变、由单纯成本总量控制向经营成本控制转变,实现油田开发的经济开采。

(一)预算优化到区块

按照“以核定业务指标为前提、以预算条件为基础、以历史数据为参照、以管理优化为手段、以政策配套为辅助”为总体预算原则,以“保障急需、以费养费、体现效益、改善管理、激励约束”为安排思路,通过“油藏经营管理单元-业务部门-采油厂-分公司”、“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优化过程,紧密结合实际业务量需求,规范预算编制依据和程序,对预算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二)过程控制到区块

通过对月度预算、预警控制和专项控制三个方面的控制,确保区块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月度预算以优化量价运行,将管理控制点前移,做好生产开发计划、业务工作量、价值量匹配运行的控制。预警控制按照一定的方法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的标准值和预警区间,确定不同指标的区间上限和下限。当预警指标超出预警区间时,便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专项控制针对电费、作业费等重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各项措施的投入的合理性与预期效益性,控制不合理支出。

(三)核算管理到区块

以油藏经营管理单元为核算主体,以生产指标为依据,根据经济业务属性和原始凭证记录确定会计科目,核算到各油藏经营管理单元,为后续开展经营分析、考核评价等工作打下基础。

(四)经营分析到区块

完善区块的成本分析制度,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立足区块生产实际,剖析成本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将分析结果与经营考核相结合,确保预算的严肃性、约束力,同时为月度滚动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

(五)考核评价到区块

通过对区块的剩余可采储量经营水平、开发管理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及财务指标管理水平分别进行单项评价、综合评价,突出投入与产出的配比关系,细化产量结构及成本考核,强化开发管理指标、长效管理指标的考核,充分考虑产量结构的影响,完善投入产出配比机制。

三、以经济活动分析为载体,通过项目组的运作和四道防线的建立,提升精细管理效益

(一)建章立制全面推行经济活动分析

制定并严格执行在每月的5日业务预算安排会和在15日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制度。通过业务预算和经济活动分析会,及时了解、掌握和发现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落实整改。经理办公室负责督查,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在下次会议上说清楚、讲明白。根据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结果,对预算超支单位,采取分层次分别由公司经理专门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总会计师组织财务、开发、生产等部门重点解剖,财务部门专门督促等办法,督促和帮助二级单位制定措施、严格控制,同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制。各单位成本控制意识普遍加强,杜绝了不良做法的发生,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大额成本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细化成本过程控制

分公司层面上对1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二级单位层面上对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打开分析,对成本费用项目细化分析,认真审查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必要性,制定措施,优化改进。对重大、重点项目,包括稳产基础投入、节能技改、安全隐患治理、河道维护、油地共建、基础设施维修、设施迁建等项目等实施成本费用的大额管理制度。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设计优化、预算核定、招投标、现场施工进度及质量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结算付款、效益评价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现场落实。通过规范项目立项审批、细化施工节点管理、落实管理制度、跟踪管理现场、掌握运行进度、追究管理责任,做到项目施工不走样、资金落实不挪用、结算资料不做假,确保资金投入有效果、见成效。

(三)拓宽成本管理思路,积极推行项目组管理

胜利油田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稠油、三采产量比例不断提高,使得成本上升、生产与成本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显现出来。完善对重点费用管理与控制,组织成立相关成本项目管理组和技术支撑的专家组,形成上下联动、技术管理与资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单纯地控制成本向有效实施成本管理转变。用电治理项目组积极开展电网整治与优化、电泵和电加热治理、节电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在开井数上升、稠油井、深井比例增加的情况下,2006年抑制住了用电大幅上涨的趋势,2007年同比减少用电量1亿千瓦时,2008年继续实现了用电量的负增长。作业项目组强化作业监督过程管理,完善作业指标考核体系,多轮次作业井次从2006年的1 983口降低到2009年的1 374口,共降低了609口,减少无功低效投入5 398万元,提高了作业质量。

(四)全面应用“成本节点”管理模式

全面推广应用“成本节点管理”,针对每个成本项目及相应生产开发管理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成本动因,以关键节点作为管理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效益增长点,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操作程序、落实管理措施、严格考核兑现,建立“分公司―采油厂―三级单位―四级单位―基层班组”五层次系统成本节点管理模式;构建起“目标、运行、责任、考核”四个体系,做到目标分解到节点、运行管理到节点、责任落实到节点、考核兑现到节点,真正实现“成本节点”的设置精细化、控制立体化、运行一体化、精细常态化的目标。

(五)设立四道防线,逐步完善成本预警机制

为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管理指标的完成,需严把预算管理的四道防线,形成成本预警机制。一是现金流防线,通过加强资金预算的管理和分析,对预算超支单位,暂停相关资金的拨付,从源头上把好资金支出关;二是ERP防线,坚持月度预算审批制度,逐项设定预算限额并在TR模块中进行设置,实行月度预算执行的适时控制;三是内控审批防线,对预算超支单位,在确保正常生产性费用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内控审批,有效控制了行政办公费、维修费、材料费等项目的支出;四是考核兑现防线,严格执行考核兑现政策及分析汇报制度。通过四道防线的设立,层层传递了成本压力,形成了上下联动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局面。

四、以ERP为平台、内控管理为手段,夯实精细管理基础

(一)狠抓内控制度建设,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突出抓好财务预算审批、投资项目决策、物资采购管理、货币资金支付、关联交易结算“五条主线”,建立资金预算、TR控制、内部控制、考核兑现“四道防线”,强化招投标、合同签订、结算付款“三个环节”,抓住质量和价格“两个节点”,努力做到关口前移、过程控制,严把内控风险点和控制点,管理秩序得到转变。

(二)充分发挥协调、督导职能,加强关联交易结算

加大对制约结算速度症结的督导力度,督促计划部门及时下达、分解、释放计划投资,督促生产管理部门限期解决工程质量、土方等争议问题,严控无计划、无设计、无合同开工现象。实时监督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的到位率,动态监督完工未结算工程的进度。确保各结算环节的顺畅,保障关联交易结算率维持在正常水平。

城市经济体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问题;控制措施

所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积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并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筑企业也是如此,期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投资、质量等方方面面,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当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建设单位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一、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现存问题

(一)缺乏全过程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普遍存在全过程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三者之间的沟通严重不足,未能统一造价管理目标,导致后期工程建设中存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例如设计单位,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虽然做出了详细的工程预算,但是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指标进行限制,使建筑工程投资大大增加。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则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施工阶段,着重管理施工进度及质量,忽略了投资决策等环节的参与,缺乏全过程管理意识。

(二)工程投资管理方法陈旧

目前,建设工程经济管理的投资环节中,很多管理者仍然以定额为明确工程投资的依据。定额单价主要以几年前的人员、设备、材料价格的统计为基础。虽然当前造价管理部门已经以定期对相关的价格信息进行了公布,但是这些信息与实际市场信息并不相符,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也导致预算编制、工程造价存在不准确的情况,难以明确不同承包单位的优势。

(三)初步设计概算存在误差

概算是投资管理中的重要依据,能够呈现初步设计内容。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实际情况与初步设计不相符的问题。首先,初步设计概算中,通常存在未能考虑价格上涨等情况,也导致初步设计概算中存在一定的误差。现阶段,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从项目的审批到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间需要经历一段十分漫长的时间,又难以在设计概算中准确预估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因而,时设计概算的准确性受到的一定影响。并且,设计概算中对前期拆迁等情况的预测也略有不足,使征地费有所提升,建设工程的投资难免会有所增加。同时,一些主观上的因素也是造成初步审计概算存在误差的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能够通过审批,要求设计单位降低标准以控制投资,在通过审批后,再自行提高标准。或是要求设计单位在未修改设计的情况下调低概算,导致设计概算与实际并不相符。

(四)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问题显著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问题频繁出现,且变更随意性较大,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工程正式开展前,应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度进行合理设置,并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投资额度进行施工。但是一些设计单位为了争取施工进度,未能对投资额度、建筑标准等进行合理设置和严格审查,导致施工阶段存在众多变更内容,且在未获得批准的情况下随意变更,也并没有对变更损失责任、损失范围进行限制,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大大增加。

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控制措施

(一)设计阶段经济管理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应增强全过程管理意识,充分考虑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阶段存在的所有问题,并尤为注重设计阶段的经济管理工作。据调查表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通常只占有1%的费用,但是这一阶段的经济管理却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成本及质量。因而,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加强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结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详细分析造价成本,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好投资成本。

(二)应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

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及时为管理人眼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避免超资超额问题。同时,利用造价信息系统获取实时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动态,从工程环境、招标方式等多个方面考虑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还需要及时从施工单位处获取相关信息,做好工程变更记录,制定月工程结算书,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管理。

(三)强化设计变更管理

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问题上,建设单位应制定健全的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程序,大型变更问题,应要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一同进行商议,达成一致后才能够通过变更。同时,经济管理人员也应对造价变更中产生的费用、变更可行性、对工程后续的影响、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等进行分析,保证其合理性才可以准许变更。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作,针对当前现有问题,管理人员应树立全过程管理意识,应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对工程设计阶段、投资阶段、施工阶段等进行全面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质量。

作者:段惠霞 张世梅 单位:青海油田基建工程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原鹏.浅谈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0):418-419

城市经济体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一体化;辩证统一;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5-00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48 [本刊网址]hbxb.com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对一切生产关系的变化起着最基础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变化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但是它的或快或慢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促进或者阻碍作用。洛阳市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其根源在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随着政治制度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当前洛阳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2006年,洛阳市生产总值达13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17400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8%。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6万人,市域总人口为680万人,城镇人口326万人,城镇化水平48%。《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进一步确立了未来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立足豫西,辐射中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携手周边,合力发展的中部制造业基地;展现历史,传承文化的国际旅游城市;山水城园,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城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洛阳市加快城市化步伐,进一步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更加重视。

    另外,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点,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所以,当前洛阳市的“三农”问题,不能局限于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路,必须站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把“城”、“乡”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当前洛阳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点

    (一)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制定科学的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县(市、区)和重点中心镇规划等各项规划衔接协调;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

    (二)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快新型工业集约化、园区化进程,在产业聚集发展和城镇有序扩张中营造生产、生活空间,促进城乡资本对流,大量创造就业岗位,为人口转移提供载体;在中心城市和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科学优化种、养产业布局,探索长远有效的机制。

    (三)重视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突破农民工制度建设关键问题,逐步过渡构建起城乡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四)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城乡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市域1小时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积极推进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信息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起农村商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民享受网络浏览、查询、采集、,以及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平台。

    (五)重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县(市、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六)重视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积极创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加快通道绿化工程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三、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觉分析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洛阳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同时,随着洛阳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二)洛阳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逐步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洛阳市劳动力要素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

    (四)洛阳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四、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政治保障

    (一)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村人口“进城安居”、城镇资源要素“下乡扶农”双向对进,形成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良好机制。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二)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市、县工业集中发展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政府可给予补贴,并可享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优惠政策。

    (三)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制度。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乡(镇),要适时实施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并相应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凡成建制的“农转非”且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实行村委会转居委会,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实施;凡不是成建制的“农转非”,但“农转非”后居住比较集中且达到1000户以上的,可单独建立社区。新建社区应配套完善的水、电、气、通讯和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高。

    (四)农村土地保护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农民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可以依法成片集中流转承包地,并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兴建产业基地;对依法收回的承包地和农民自愿放弃的承包地,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流转,也可以发包给农户进行规模经营。

城市经济体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低碳经济;制度治理体系;温室气体减排法;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5-0013-04

一、引言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框架协议(UNFccc)在1992年被采纳了。随后,京都协议在1997年12月11日被采纳,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实施。其主要特征是,它赋予了附录1中38个成员国家和欧盟温室气体(GHG)减少排放的义务。在2008―2012年间,相对于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3%(1997年第三条)。它们又可分为发达的经济和技术的国家和正在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前者为附录2国家,比如英国与德国;后者如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六种温室气体包含在京都协议中。澳大利亚由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相对于1990年,排放目标为108%。中国台湾没有京都协议的义务,但它每年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达到了全球的1%。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资本密集阶段,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变成“世界工厂”,其投资规模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其它地方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贡献了世界GDP的5%,按照购买力平价是14.5%。国际能源署的参考大纲指出。中国的主要能源需求到2030年将达到3819Mtoe。2010年以后将超过美国,因此,虽然中国有较低的人均能源使用率和CO2排放量,但中国的能源政策对于国际能源的供求有重大的影响。

二、四类不同治理机制比较

在产业与公司的转型中,有两种理论与研究:一是战略管理文献,二是政治经济文献。前者大体上以公司为中心,将产业结构和公司特征的相对影响作为公司业绩的驱动力,对竞争力结果的解释集中在公司的能力与策略上。而后者是以国家为中心,国家和制度在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研究集中于解释东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奇迹。两类文献均被认为是产业和企业在应对竞争性压力的活动转型的有力解释。这两类文献是互为补充的,用来管理气候变化的决策制定与塑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体系。由此形成四种不同的治理机制,如图1所示,横轴右边是通过价值链整合的维度,左边是通过市场力量的合作。纵轴上边表示通过国家干预的合作,下边表示通过市场力量的合作。第一象限是联合治理,第二象限是国家治理,第三象限是市场治理,第四象限是公司治理。

这四种治理制度的特点分述如下:

第一,联合治理,以德国为典型。特点是:(1)依赖大小公司的混合,采纳创新实践,减少生态足迹,但也发展创新技术、服务与产品。(2)公共或私人部门的研究首创,集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为这些组织寻求改变气候变化机会。(3)政府规制部门加强这些活动的合作。依赖目标综合、规制服从,使用动态反馈,寻求创造气候变化机会。(4)跨政府和产业部门的组织间结构的发展。鼓励信息流动,在国家内促进气候变化创新的扩散,作为更新成熟经济部门,向“碳约束世界”变迁的手段。

第二,国家治理,以荷兰与瑞典为典型。特点是:(1)国家用来支持讨论和达到一定的目标,把主要的相关利益人集中一起决定和工作,达到气候变化目标。比如,贸易机制和碳税。(2)各个产业规制目标的建立和设定,单个公司报告要求的实施。(3)依靠国家层面的污染控制、废物处理、回收与非物质化的政策,实现产业和社会的生态现代化。(4)鼓励产业从污染活动中退出,把这些污染活动转移到其它国家或地区。

第三,市场治理,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典型。特点是:(1)依靠最低的服从标准,公司被鼓励达到这些标准,因而公司会将这些可持续活动作为成本。气候变化主题和温室气体减少被忽略。(2)假如公司追求各自的公司气候变化活动,这些是管理选择的结果,就是说,通常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少的能力依靠经理和公司的发展特权。(3)公司与产业从事气候变化活动是其自愿参加政府或产业资助的活动结果。(4)公司与产业的主要活动焦点是游说和影响政府结果和保护获得资源。

第四,公司治理,以美国为典型。(1)总体上依靠公司在影响气候变化和承担社会责任上,通过其经济活动,起主导作用。这种活动的动力来自市场、名誉损失和股东积极主义等。(2)焦点在于,通过使用供应链和能力创造来自气候变化的动态竞争优势和能力。(3)通过公司活动影响和决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实践,包括最小标准、获得资源、污染、能源减少和污染控制,就是说:公司将转移污染活动到规则与标准不太严格的地区。(4)正如市场治理方法,把围绕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和更加广泛的持续发展问题留给各个公司选择。(5)气候变化和减轻方式上的知识扩散留给了公司,并建立在可持续创新的竞争性的公平上。

三、澳大利亚与中国台湾的经验

京都议定书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机制系列,使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治理体系,通过公共政策的混合、产业创新、公司层面的策略变化和碳市场价值的创造,以此管理气候变化活动。

澳大利亚是一个采用市场治理体系的例子,澳大利亚在1992年12月30号批准了UNFCCC,但在1997年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原因在于它认为美国、中国和印度没有参加,该协议是不完整的。取代京都议定书,联邦政府于1998年制定了《国家温室战略》(NGS),它强调了气候变化的一体化方式,要依靠国家、各州、当地政府和促进产业、社区的参与来考虑气候变化问题。政府倡议的自愿项目有《绿色挑战》(1995―2005年),新的项目《绿色挑战附加》(2005年至今)。但这些自愿的和市场导向的活动并没有明显减少全球变暖的严重影响。在2006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内阁宣布采纳《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但仍然没有迹象表明采用国家单一的规制体制在短期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传统的游说集团不同,出现了一些新集团,为产业调整考虑气候变化。这些大公司取代了绿色或其它环境组织,寻求影响任何碳税或排放贸易机制

的制定与构建,保持竞争力。联邦政府不设定排放目标,而依靠产业和公司的行动,政府对研究进行支持,并设立了一个组织准备在2011年建立碳排放贸易市场。澳大利亚愿意为选择性的协定谈判,它是《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关系》的成员。

中国台湾是采用国家治理体系的例子。从1989―2004年,中国台湾影响碳排放的主要产业是高速公路、钢铁和石油化学工业。中国台湾的温室气体(GHG)减排法案规制的温室气体与京都议定书相同。但是,与能源相联系的气体占中国台湾GHG排放的85%,该法案主要集中在CO2排放减少上,它包括六章共28条,各章分别是总则、政府的责任、减排测量、教育与促进、惩罚等。各章内容包括:(1)目标、术语和胜任的当局。(2)形成人之间的减排任务力量;发展GHG减排和促进计划;建立GHG排放目录,帮助有目录、注册和自愿减排的产业;能源、产业和结构政策的回顾与修正;当地胜任的官方。(3)注册和指定来源的报告;建立GHG排放绩效标准;实施上限贸易的条件;新来源或现存来源扩张的规制;检查。(4)教育和公众参与;绿色可获得;能源供应量的责任;公民的责任。(5)没有目录和报告的惩罚;错误报告的惩罚;对上限与排放标准不服从的惩罚;宣传后一年起作用。法案刺激了部委间实施减排努力的工具应用与机制实施,它作为岛内一体化和决策机制,也是连接国际组织间活动的桥梁,减少了国际压力,从而减少了在减排政策的相对不确定性,健全了岛内的GHG的政策机制。

四、中国的低碳经济治理进程与借鉴

提高城市化是中国的一项优先政策,城市化被决策者们认为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将城市化率在2010提高到47%。中国在国际上积极获取能源资源已经超过美国,成为CO2最大排放国(2008年)。因此,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减缓已经成为中国的关键优先政策。而且,污染是中国城市区域的另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在中国,能源考虑在城市的规划中一直都受到较少关心。中国有两种形式的规划影响城市能源:一是在所有政府层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五年计划体现出来;二是与建设部相关的实际发展。纵向看,一些其它关键的变化在城市能源和C02排放中出现了,一是工业部门份额下降和商业、交通部门份额的增长;二是直接烧煤份额的下降,而电力和石油份额增长了;三是较清洁燃料的增长、主要是天然气,这些转换对于许多城市都较慢。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在提高和加深CO2排放中起着关键作用。过去的几年,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放慢,过分依赖燃煤经济,CO2强度的改善明显下降或在一些城市变成负数。为了减少碳排放,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制定碳减排法规,指导国内经济活动

法律议案的提出与发展完善是碳减排迈出的成功一步,未来的碳减排应集中于电力工厂中,减少煤的使用和相关的排放;能源安全问题应该被包含在法案中,法案也应该与其它现有的法律整合,达到互补的效果。

2.负的外部性内部化,建立激励机制

污染与环境破坏具有一定外部性,结果是市场机制不能使商品供求达到社会最优。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支付污染成本的后果,以及污染出现的时间框架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如果替代产品存在,那么将会导致污染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减少,从中期来看,厂商看到了与这些污染较少商品的赢利机会,将会投资于这些物品和技术的开发。因此,促进生产和消费类型向低污染商品的转型。这不是成本恶化,对环境破坏的正确定价可能是竞争优势的基础,这种优势通过创新产品、过程和技术,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并有可能产生新兴部门和集聚。

3.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公共碳基金和公共研究,促进技术突破与转移

技术在应对可持续能源未来的需求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减少C02的目标需要技术的突破。中短期的解决方案在有充分的实施政策和激励时可以做到,但长期巨大的变化涉及高度不确定性和大量的投资,由此,公共研究和融资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公共融资应该剔除扭曲的政策和壁垒,提供智能建筑,覆盖这些投资的风险。发展新的融资机制,加强现有技术的部署,提升对具有大的减排潜力技术的论证。利用通讯工具,加强社会参与,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扩散。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城市经济体制范文第5篇

纠正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过度干预

近年来居民消费率逐步下降,主因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急剧下降,其次是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相当一部分人因担心社会保障的不稳定,有积蓄却不敢消费。

在农村,主要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本应全部归属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被政府与企业所获。2001年~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由0.13万亿元增长到2.7万亿元,增长了19.9倍。但农民通过征地拆迁补助和失地补助两项,仅获得土地出让收入的37%。2010年,辽宁、浙江、河南三省征地补偿费占土地收入的比重,分别低到不可想像的10.37%、2.91%和12.99%。

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的主因,是薪酬收入偏低、财产收入在下降。过去几年快速发展的传统制造业,资本有机构成高。国企垄断问题严重,分红制度又不健全,且资源税等要素价格便宜,刺激了第二产业的不断扩大。而能促进就业、普遍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在各种行政管制及扭曲制度下受到明显抑制。要扭转此局面,问题直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国企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等。

过去几年,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增加,并以此为杠杆,高倍撬动了金融资源,加快了第二产业投资。特别是垄断性央企,更有条件以独占的优势,积累大量利润和巨额资本,撬动巨额的信贷资金,并实施多元化经营,形成了产业结构的重大扭曲。而对民营投资服务经济的限制过多、门槛过高,资金难以进入。利率、汇率、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滞后,再遇上前几年不可忽视的外部需求繁荣的刺激,一拍即合,助推了垄断性、资源性企业更有条件以较低的成本加快扩张。要想彻底扭转此局面,应直指税收改革、国退民进、落实新非公36条、利率汇率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改革。

要纠正扭曲的结构,仅靠经济体自身的运行解决不了,必须要纠正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过度干预,要重新讨论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合理边界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启动了国内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恢复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而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健康发展,也会促进中国经济收窄“结构失衡”的缺口。

土地出让金减少倒逼财税体制大改革

在全国城乡,应尽快出台以“提低、控高、扩中”为主要内容的缩小收入差距改革方案。方案应包括:第一,未来八年中,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最低养老标准、贫困救助线等。第二,逐年缩小城乡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量化目标。第三,为解决居民预防性储蓄而制定全面、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量化目标。这必然会造成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由此,可进一步倒逼财税部门通盘考虑财税体制的改革,制定中长期改革预算。为了解决因长期负利率而形成的居民财产损失,也倒逼金融部门制订利率逐年市场化的改革方案。

在农村,要想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依法改革土地征地制度,把土地级差收入和长期增值收益真正归还给农民。实际上只是在农村经营性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领证”的基础上,真正回归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两大原则。改革政府垄断经营土地制度,允许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租、出让、入股、信托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国家应强调“合法补偿”,而不是“公平补偿”。

财政可在规范、统一契税、房产税等税种改革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房产税制度增加财政收入。需要引起警觉的是,今后若土地长期增值收益真正回归农民后,中国经济马上会暴露更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出让金的骤然减少,使原城镇化建设计划中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捉襟见肘。目前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土地出让金仅占20%,绝大部分资金是通过土地抵押从银行融资,占70%~80%。若土地出让金减少,不仅会影响地方城市建设,还将严重影响农村的教育、农业、水利建设等。绝大多数的地方财政将难以生存。最终必将会要求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的重新划分。

如果此时中央政府需统筹考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新增的财政支出以及多年累积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等因素,国家财政必然难以维持下去,会不得不倒逼财税体制进行大改革,打破因循守旧,制定中长期的改革预算。当财税改革进行到一定的地步,现实严峻的收支缺口困境决定,会从国企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和出售部分国企股权为内容的“国退民进”改革中寻找出路。

土地征地制度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因此在着手这项改革的同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关系上,必须有相应配套的财税改革。伴随改革的推行,全国农民将新增千万亿元的收入,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及进城变成市民的农民工,在其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安排与内容标准上,应配合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财税改革,准备政策预案。

用政府资源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在我国下一轮的改革中,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历时最长、最需要在短期急处理,中期有安排,长期有预期的改革,是财税体制大改革。特别是在全国地方财政自给率下降到55%左右的情况下,要改革土地征地制度,任务相当严峻。

政府应该认真研究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经验与教训,适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合理测算中长期国家财政的收支缺口及动态变化,全面制订中长期财税体制渐进改革方案,并在上述各项改革的动态过程中,及时修正方案。未来的国家财政出现相当大的收支缺口难以避免,而要真正解决此问题,最有可能实施的制度调整是动用政府手中掌握的现存资源,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