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哲学

农业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哲学

农业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栏目内容策划;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23-02

目前有一种思维定势,似乎名学报只能出在名校,这是有害的误解,扼杀了许多学报的创造精神。事实是普通农业院校学报,只要充分发扬编辑的创造精神,能动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肯定可以逐渐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学报就是办学校”,而栏目是学报的骨架,应致力于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发挥它与学校学科建设的互动作用,使农业院校学报真正体现出“办学校”的宗旨。在自然科学氛围浓厚的农业院校,如果只关注科学,忽视人文,会让师生的视野变得狭隘。打个比方,科学好比河岸边的树,人文好比水里树的倒影,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树,而不知道有水里树的倒影,由此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简单、片面和单一的价值判断。故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作为综合性期刊,内容丰富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肩负传播人文思想,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应该持续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展,展示最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和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

一、文史哲类栏目内容策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适应时展,不断更新编辑理念,整合多种媒体,积极探索各自的特色发展之路,但是在栏目内容策划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文史哲类栏目内容庞杂,缺少针对性。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大多设有文史哲类的栏目,虽然发稿数量有所控制,但栏目一直保留,刊发的文章涉及多个人文学科,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可谓“大杂烩”,其大多没有针对农业院校自身的特点、现实和农业学科发展进程去组织来稿,也没有对文史哲类栏目进行统一策划,没有有效的约稿机制,大多刊发的是自然来稿,缺少涉及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章,如农史、农法、农业信息推广传播等。

其次,文史哲类栏目重视程度低,发文质量普通偏低,缺乏高质量稿件。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农业经济管理类稿件上,像有些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在综合性期刊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进入核心期刊队伍,为了迅速进入核心期刊行列,往往另辟捷径,想尽办法,不再刊发文史哲类稿件,去掉文史哲类栏目,只保留农林经济相关栏目,整个学报内容全是农林经济管理的文章,已经演变成了专业性期刊,瞄准核心期刊农业经济分类,认为这样可以迅捷地进入核心行列,和学报社科版的综合性定位越离越远,文史哲类栏目越来越边缘化,有些甚至处于凑版面的目的不得不刊发文史哲类文章,稿件质量可见一斑。

再次,文史哲类栏目策划缺少创意,缺乏持续性。创出品牌的栏目往往离不开强有力的、富有创意的策划,好的策划是栏目成功的先导,现在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虽然开设文史哲类栏目,但没有认真研究栏目,缺少富有创意的策划,从栏目名称的确立到栏目内容的界定再到栏目在整个期刊中的定位和创办的目的都是模糊不清的,这样办栏目很难出精品,也吸引不了读者的关注,有时随着自然来稿量的降低甚至出现暂停栏目或者隔期再出的问题,没有持续的办栏目的动力,自然无法达到形成精品栏目的目的。

最后,文史哲类栏目编辑素质亟待提高,缺少创新能力。编辑素质的高低与否是办好一本期刊的关键。编辑素质高,掌握较高的编辑技能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其在众多的来稿中发现高质量的文章,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当前,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编辑应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栏目创新思路,创造品牌栏目,研究如何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去提高刊物质量和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很多编辑疲于应付日常事务,不关心业界发展动态和最新进展,缩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闭门造车,不了解文史哲类研究的最新方向,自然刊发的稿件质量也是堪忧。

二、文史哲类栏目内容策划具体定位

人文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文”“史”“哲”几个大方向。农业院校学报哲学令人们的视野与思维开阔。科学要求专业性,哲学则鼓励综合性。对人类充分性和完整性的认识恰恰是科技工作者忽略的东西。因此,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应关注哲学研究与发展动态。当前所处的社会,尤其是近些年来的社会现状,价值观多元混乱,好似处在一个历史的迷宫里。农业院校社科学报可以通过设立哲学类栏目重点关注哲学研究,引导农业大学里从事自然科学的师生多用哲学的眼光考察人生,认真思考行动背后的原则和理由。而对哲学经典的研究不是因为好奇新鲜,也不仅仅为推动文化多样性,而是因为哲学可以使人们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便采纳更好的观点,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龙应台曾说,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来的天问。例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刊发清华大学张和合的论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要内容的存疑与释疑》,对剑桥大学出版《斐多篇》中关于灵魂问题的论述提出一些疑问并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哲学著作。

文学有很多所谓的“功能”,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文史哲栏目选择的是一种最重要的,即:德文有一个说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就是文学语言最重要、最实质和最核心的一个作用。农业院校社科学报选择“文”是因为文学语言使人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既有深刻的理性,更有人们对“美”的体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例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刊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汉英移就的心理动因与修辞效应》探讨“移就”这一特殊的、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并指出恰当使用“移就”修辞格,增加了语言的情趣,增强了描述的形象性,创造出奇妙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成果《大连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思考》指出大连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切实对策,研究城市语言环境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具有创新性。刊登的王恩全《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友谊关系辨正》,针对学术界在评价李白与杜甫友谊时始终存在的一些传统偏见,对李、杜的友谊关系给予了新的界定与评价。另外,文化研究重点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对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农村信息需求与传播的最新动态给予关注,可以多组稿刊发有关乡村传播学研究论文。

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非常之大。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这是历史的独特价值所在。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对历史的探索势必要加强原典的研究,刊发用比较成熟的、参考系比较广阔的眼光探究历史的学术论文,特别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学术论文,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刊登吉林省“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中国辽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鉴往知来,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这对于高等农业院校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实践中,法学研究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法的本质,有助于国家的立法活动,有助于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有助于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法律和法学的经验。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应该重点刊发涉农法律研究论文,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刊发了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成果《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议。

三、结 语

其实,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文史哲类栏目涉猎文、史、哲、法等,要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长期以来,在农业院校里教职员工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影响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科学文化整体素养的提高,因此,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应该通过长期的编辑实践,探讨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不仅为扩大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传播与社会影响作出重要贡献,也直接地推动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强化了农业院校人文氛围形成和文学品位提升,社会科学不断浸透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使教职员工的人文素养在教学、科研、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广大作者、读者和编者人文素质的逐步提升,不断提高农业院校学报社科版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兰,吴守凤.栏目策划:彰显期刊的特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 陈北宁.理工类大学学报栏目策划的约束条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4).

[3] 李艳.高校学报栏目策划研究[J].中国出版,2009(z3).

[4] 吴天德.浅议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与创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6).

[5] 焦薇缜.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策划的意义及作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6] 王树槐.期刊栏目如何策划成市场卖点[J].编辑之友,2015(6).

农业哲学范文第2篇

资料与方法

8年月~1年1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例男56例女6例年龄~8岁平均56岁。置管时间最短7天透析次置管时间最长年透析1次。按所用肝素液浓度将患者分为A、B两组。在透析结束后其中A组封管液浓度5(u/ml);A 1.mlV 1.1ml。患者51例次。B组封管液浓度5(U/ml);A 1.mlV 1.1ml患者51例次。

封管方法:在血液透析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双腔导管内冲净残余血液然后用肝素钠封管液分别注入双腔导管内A 1.mlV 1.1ml最后用夹子夹闭导管上肝素帽拧紧在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5)。

材料: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透析导管及附件规格型号:双腔置入长度1cm流量5~ml。

结果

两组不同浓度肝素钠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见表1。

结果显示:两组堵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1P>.5)。

讨论

对肝素钠封管液浓度的探讨:肝素钠口服不易吸收静脉注射几乎立即发生抗凝作用肝素钠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在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治疗量时半衰期~9分钟平均1.5小时可随剂量增加而延长。用量过量可致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等自发性出血等。本研究两组均未出现自发性出血和过敏反应。说明肝素钠封管液用量少半衰期很短绝大部分封管液留在管道内进入体内的肝素钠极少。本研究通过对1例次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观察结果:A组(5U/ml)堵管发生率与B组(5U/ml)的堵管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在使用劲内静脉置管期间可用低浓度(5u/ml)既可避免因局部封管液浓度过低而产生堵管又可避免因局部肝素钠封管液浓度过高而导致出血。

堵管原因分析:①两组的相关分析结果说明堵管发生与APTT比率呈正关系。APTT比率是影响静脉留置堵管的相关因素之一说明堵管发生与患者血凝状态有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堵管易发生。②置管后避免过度活动和局部受压因其可引起静脉压力高导致血液反流容易引起血栓形成。静脉内置管刺入并在血管内随患者活动而来回移动机械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在受损部位及管尖部聚集使血栓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形成及管壁周围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包裹造成堵塞。

参考文献

1何长民,张训,等.肾脏替代治疗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5.

农业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浙江共保体

农业保险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农业经济补偿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是个农业大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同时,浙江也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洪涝、台风、风暴、霜冻等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多项指标都排在全国受灾第一位。自然灾害的大量存在和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探索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农业保险模式十分必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农业保险的经济属性分析,结合浙江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一、经济学视角下农业保险的属性

(一)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政府参与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相对应的。那些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物品称为私人物品,而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我们都称为公共物品。农业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保险产品在效用上不可分割性。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险种,体现了政府的行为,它不仅可以分担农业风险,还可以以政府的信用带动全社会分担。2、农业保险产品的经营需要规模。农业保险根据大树法则进行经营,如果经营规模不够大,不能在时间和空间分散风险,一旦发生灾害,赔付率过高,导致农业保险的成本过高。3、农业保险在本质上具有排他性。一旦农民购买了农业保险就能获得保障,农业保险的消费是非排他性的,不购买这种保险就不可能获得发生灾害损失后的经济补偿。4、农业保险产品的取得方式不存在竞争。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生产生活和收入稳定,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使全体社会成员受益。因而,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它的正外部性体现在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消费”(或需求)与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生产”(或供给)两方面。对于农民而言,购买农业保险所得的个人利益小于其为整个社会所提供的利益总量;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提供农业保险所得的个人利益小于其供给成本。农业保险出现了消费和生产的双重正外部性。

(二)保险信息不对称性:多方支持

在农业保险中,由于保险人无法观察到风险程度不同的农民之间的差别,保险人就不会对不同的风险征收统一水平的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逆选择,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分成以下二种情况:(1)假定在产量分布中存在不对称,投保人则偏向于那些具有较高赔款预期的农民。(2)如果投保每年更新,投保人则偏向于有临时性损失预期的农民,如前一年刚经历过较大的虫灾,或降雪量较大可能会影响出芽率等。(3)潜在投保人可能会利用熟悉十地肥力的优越性,投保那些产量风险较高的十地。投保农民比保险公司具有更多的有关保险标的(土地、气候、作物、畜禽状况等)风险和损失信息,它们也比保险公司更确切知道什么水平的保险费率是公平的。因此,费率过高他就不买,费率低了他就买。这样一来,赔款必然超过保费收入,逼得保险公司提高所有潜在保户的保险费,这必然又创造了一个更大的逆选择市场。

(三).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在制度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同样遵循所有制度变迁的一般演变过程,从低效的制度向高效的制度变迁。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和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性决定农业保险制度的特殊变迁路径:政府运用权力或法律手段实施强制性农业保险制度变迁,政府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激励商业保险、农户的互助合作参与农业保险,在适当的时候,政府机构逐步推出原保险的经营,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制度环境支持。即:商业单轨制 -- 国家主导,商业、互助共营 -- 商业主导、互助共营,国家渐出。

二、浙江农业保险模式-“共保体”的发展及现状

浙江农业保险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承保的业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2006年4月,

浙江省政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采取“政府推动+共保经营”的试点模式,提出了一条新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一)浙江省共保体的发展

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由浙江省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太平洋产险等10 家商业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共同参与组建,其中首席承保的省人保公司承担具体业务经营;共保体经营范围为农险、以险养险、涉农险三类,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盈利共享、风险共担”。 2008年,浙江省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品种扩大到了能繁母猪、油菜、奶牛、水稻、大棚蔬菜、露地西瓜、柑橘树、林木、生猪、鸡、鸭、鹅、淡水养鱼等13种。浙江政策性农险试点,实行全省范围内农险风险责任在当年全省农险保费5 倍以内的封顶方案,承担在此以内的保险赔付责任。

(二)浙江共保体的经营现状

1.保费收入逐年增高

浙江农业共保体从2006年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截至2007年6月30日,浙江省共保和互保两种模式共有27415户农户参加了农业保险。累计保额14.9万元。2006年累计保额6.56亿元,实收保费1315.01万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472.9%, 2007年上半年累计保额8.34亿元,实收保费1796.09万元。农业保险业务结束了前几年的萎缩状态,逐步显出成效(见图1)。

2.农户的参保率进一步扩大

两年试点工作的展开,全省的农户参保率进一步扩大。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全省参保农户达.59万户,投保金额为16.9亿元,大户参保率达67%。2006年,通过农业保险理赔已使1555户农户受益,占参保农户的9%。2007年上半年农业保险理赔中有956户受益,占参保农户的9.6%。

3.农业保险赔付率过高

从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来看,浙江1991-2006年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高达118%,有些年份甚至高达145%(见图),而70%的赔付率是保险业界供认的盈利临界点,农业险的赔付率远远高于临界点,做得多就亏的多。从2006年3月,浙江省开始启动“共保体”,总体赔付率有所下降。但是如此高的赔付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4.道德风险、逆选择现象

浙江省南北地理环境差异大,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也很大,高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并存,而高风险地区参与共保体的积极性显然高于低风险地区,这样就极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比如试点之一的台州市温岭的大棚西瓜全国闻名,因为地理位置沿海,每年7、8月份的汛期常常遭遇大的台风,该地区的保险需求较大,2006年曾出现过农民排队买“露地西瓜”保险的景象,主要原因在于看好共保体能够给这样的高风险产品提供保障。可见,在试点新型模式之初,必然无法回避高风险地区、高风险产品比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产品投保积极性更高的倾向。二是保户之间的逆向选择。目前共保体对投保农户产业经营规模和保额的要求起点较高,但是只保大户并不能完全回避风险,因为大户也有良莠之分,有靠技术吃饭,经营风险比较稳定的大户,也有“靠天吃饭”的大户,这些大户很有可能在年景不好的时候沦为小户。当这些保户面对的是同一费率,统一赔付条件时,风险越高的大户参与共保体的积极性就越高,而风险较小的大户参保的可能性则比较小。三是险种之间的逆向选择。农保户按“1+X”模式对参保险种自主选择,“X”给了各地投保户自主选择投保险种的自由,但是也容易导致高风险险种集合和高风险客户集合的趋势。

5.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属灾害频繁地区,巨灾风险频繁,实现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化解巨灾风险,而浙江省的共保体设定的保证金制度只是为了促使各成员遵守章程、履行合约、承担责任。共保体设定5倍赔付封顶方案限制了赔付范围,也使得共保体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考虑大灾因素。真正发生大灾时,风险基本上只是落在政府和首席承包人的肩上,最终由财政兜底,这是由于共保体成员的份额悬殊造成的。风险分散的能力受打很大局限。一旦发生了巨灾风险,保险公司难以承受。

三、浙江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选择

基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比较合理和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就是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供给和宏观调控力方面的优势,构建农业保险运行的基本制度、规则,由企业来直接从事农业保险的经营,并受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因此,本文分析认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政府提供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或其它保险机构代营或自营,遵循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调动政府、企业、农民三方积极性的有效的农业保险组织发展模式(图3)。

这种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国家根据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农业保险的发展规划、政策制订、宏观调控管理、基木险种设计、费率厘定和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支持。由商业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相互会社等市场组织经营农业保险。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第一,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部单独设立“农业保险管理局”,该管理机构隶属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事业性机构,不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其经费由财政拨款。

第二,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主要是财产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由政府提供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政府补贴可分为保险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补贴,具体补贴比例和数额根据政府的财力状况和不同险种而有异。获准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商业性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业保险管理机构会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规定的农业保险业务,除补贴外不承担其他责任。

第三,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主要经营农业保险管理局设计的基本险种,采用规定的费率规章,也可以自行开发自愿投保的农业保险险种,但必须经农业保险管理机构审查和批准后,才可以出售。商业保险公司可直接向农户提供农业保险,也可通过其人进行展业、核保、厘赔向农户提供保险。

第四,这种制度下的农业保险项目要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根据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关系计民生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并且经营规模达到一定规模的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料:油菜籽、大豆,生猪、生鸡、糖料:甘蔗、甜菜等)生产经营实行法定强制保险,其他一些商品率高、价值大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实行自愿保险。对有农业生产借贷的农业保险标的,即使属于自愿保险项目也应依法强制投保。政府对法定保险项目的投保农户直接给予保费补贴,对自愿保险的项目投保农户可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可给予适当补贴或暂时不给予补贴。

第五,农业保险管理局会对商业保险公司所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还应该给予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这种支持和优惠可以通过减少公司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或低息贷款的间接方式,也可以通过对其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给予直接补贴的方式进行。但是对保险公司所经营的法定保险项目应免除其一切税赋,自愿保险项目也应该免除大部分税赋,以利其健康经营。

第六,农业保险管理局要为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其他国内外商业性保险、再保险公司也可以向其提供再保险,以便使一地的风险能在更大的空间上和更长的时间内分散,减少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责任,提高其承保的能力。再保险可以采取自愿方式,必要时也可以采取一定范围的法定分保方式。

参考文献

[1]茅临生,2006:《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农业保险新路》,《浙江经济》,第6期

[2]胡军辉、卢衍,2006:《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境及出路》,《浙江金融》,第11期

[3]龙文军,2007:《我国农业保险试点现状》,《中国保险》,第1期

[4]关伟,郑适,马进,2005:《论农业保险的政府支持、产品及制度创新》管理世界

[5]冯文丽,2004:《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农业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可调钠浓度;心理干预;血液透析;低血压

Adjustable sodium concentration joi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uremia hemodialysis patients. Application of hypotension

WuRiuhe1 ZhouShuyan1 ZhouSuling1 ZhouLei2【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adjustable joi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hypotens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adjustable sodium concentration dialysis hypotension in 36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12 weeks. Finally, observe the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lood pressure drop during dialys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treatment (P

【Key words】sodium adjustabl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hemodialysis, hypotension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22-02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1],部分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常规措施难以纠正,加重心、脑等重要脏器低灌注,影响透析充分性。改善透析中低血压可提高透析疗效,延长内瘘使用时间,防止血管通路闭塞,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课题研究了可调钠浓度与心理干预联合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本院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性顽固性低血压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4~70岁,透析龄1.5~6年,出现透析低血压平均(40±3.5)个月。其中IgA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损害5例,多囊肾4例,痛风肾3例,其他7例,肾移植慢排1例,随机分为A和B(可调钠与心理干预联合应用组),每组1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使用机器、材料 使用费森B008透析机,采用F6透析器,透析液为河北紫薇山制药厂的碳酸氢盐透析液。

1.3 透析方法 均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为200~260ml/min,透析液温度均为36.5~37.00C,透析时间为4~4.5小时,36例病人均避免在透析时进食。A组采用一般透析。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38mmol/L,超滤率恒定。B组的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分为10个时段,从高到低呈斜线分配,一般设定最高值为150mmol/L,最低值为135mmol/L。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其心理干预包括: ①社会支持。我们争取家属的配合,劝导家属在患者面前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还要经常安慰鼓励患者,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②沟通交流。透析中多与患者交谈,尊重和关心患者,给予热情耐心的开导,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消除紧张的心理,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③激发患者的生活热情。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讲一些有启发性的事例,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④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目的、原理、全过程及其必要性和血液透析过程中严密的监护措施,减轻患者恐惧和抗拒的心理。不用其他药物,个别适量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记录透析前、透析中2小时,透析结束前3次血压。

1.4 低血压判定标准:①血压突然下降,伴有症状;②收缩压下降大于40mmHg(1 mmHg=0.133kp),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mmHg;③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较透前下降30 mm Hg或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伴有头晕、乏力、出汗、视物模糊、肌肉痉挛、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常规措施(吸氧,降低血流量,调整超滤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及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难以纠正。

1.5 疗效判断:显效:收缩压比治疗前升高超过20 mmHg ,无临床症状;有效:收缩压比治疗前升高超过10~20 mmHg,无临床症状;进步:收缩压比治疗前升高超过5~10 mmHg,但仍有头晕、出汗,需少量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无效:收缩压比治疗前比较升高

1.6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透析中血压比较:两组的透析前、透析2小时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透析结束前B组血压明显高于A组(P<0.05)。(表一)。

2.2 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症状的频次比较 B组头晕、出汗、恶心、呕吐、心悸甚至晕厥等低血压症状的频次为17例次(4.18%),A组为97例次(26.11%),B组明显低于A组(P<0.05)。

2.3 透析前后血钠浓度比较A组和B组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均无明显差异 (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高达15% 一50%[3],最常见原因是超滤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4]。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甚至死亡,临床上观察大多见①血容量过度下降;②血管张力下降;③透析中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5]。血容量过度下降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它是引起透析中低血压的首要诱发因素。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身体出现许多不适的感觉,工作能力、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单位增添了许多生活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出现焦虑、恐惧、自责、抗拒等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穿刺等侵袭性操作会令病人有疼痛的感觉,严重的疼痛可加重病人的病情,增加其对疼痛的敏感性[6]。并且,血液透析中可出现以下常见并发症: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胸痛和背痛、皮肤瘙痒、发热寒颤。因此,血液透析实施心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通过倾听与交谈,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及进行心理评估,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心理状况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加以护士耐心细致的讲解,大大减轻了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心理和对家庭、单位的负罪感及对治疗和护理的抗拒心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可调钠透析是指透析液中钠浓度从透析开始时到透析结束时呈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或高低反复变化,而透析后血钠浓度恢复正常的透析方法。我们采用的可调钠透析方法是线性递减可变钠模式。血液透析中应用钠曲线模型旨在找到一个适合患者的血浆钠浓度,从而达到对脱水的最大耐受程度,高钠透析时,透析液钠离子向血液弥散,使血清钠离子浓度增高,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有利于细胞内及组织间的水分向血管移动,保持血浆容量,有利于超滤脱水,透析液开始钠离子浓度最高,为150 mmol/L,每2个时段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下调3mmol/L,这样,透析结束前48分钟至下机时的透析液钠离子浓度最低,为135 mmol/L,使透析后血钠浓度正常,不会引起体内钠潴留,减少透析后的相关并发症,对于高度浮肿的病人应用此方法更为优越。有研究表明可调钠与标准钠透析时透析液钠总量相等,从患者体内清除钠量相同,表明可调钠透析不增加患者钠负荷,不增加患者透析间期体重[7]。

本课题研究表明,可调钠浓度联合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治疗观察,为透析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临床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Perazella MA.Pharmacologic options available to treat symptomatic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Am J kidney Dis,2001,38(4 suppl 4):26_36

[2] 徐树人,励益,卢明.盐酸米多君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中国血液净化,2004,9(3):490

[3] 王梅主译.牛津临床透析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

[4] 蔡砺,左力.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防治.中国血液净化,2008,(1):3~5

[5] 王海燕,主编.肾脏病临床概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499

[6] 宫振翠,刘春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90

[7] 周亦伦,刘惠兰,等.钠与超滤模式对血液透析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3,11(2):617

农业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血液净化;钠浓度;尿毒症;血压;心脏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b)-00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sodium concentration in dialysis solu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uremic patients. Methods The 108 cases of uremic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3 to June 2015 admitt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odium ion concentrations were based on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135mol/L, 143mol/L with the same ingredients, 3 times/week, 4 h/times. Two months later, observe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dium ion concentr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function. Results After dialysis, the blood pressure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169.5 ± 11.6) mmHg;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92.7 ± 6.1) mmHg], body weight (52.4 ± 5.1) kg, LAD (41.3 ± 2.8) mm, LVDd (42.6 ± 4.1) mm, LVDs (33.8 ± 2.5) mm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55.2 ± 4.8)%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LVEF. Hemoglobin (85.4 ± 10.3) g / L, prior to serum albumin (37.9 ± 6.2) g / L, BUN (25.4 ± 4.2) mmol / L, SCr (823.3 ± 82.6) umol / L, Kt / V (1.47 ± 0.09 ) ratio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indicat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in which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hypotension and dialysis disequilibrium occurred more significant observation group hypotension and dialysis disequilibrium rate of 4.26% and 4.36%,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81% and 3.51%. Conclusion Sodium ion concentratio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uremic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function, low sodium in favor of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heart function, but increase the risk of hypotension and dialysis disequilibrium, therefore should be rationally used.

[Key words] Blood purification; Sodium concentration; Uremia; Blood pressure; Heart function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概率约为80%[1],而且高血压的发生不易控制[2]。尿毒症属于终末期肾脏疾病,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较高,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高血压和慢性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3]。该研究拟对该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8例因尿毒症而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调节透析液中不同钠离子浓度,分析钠离子浓度对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8例合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在26~75岁。透析时间6个月以上。

1.2 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1.3±4.8)岁,平均透析时间(2.2±1.1)年,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0.7±5.1)岁,平均透析时间(2.1±1.3)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采用Fresenius4008B透析机、FreseniusF6透析器,在血流量200~23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37℃液温的条件下进行透析。透析液成分及其浓度除钠离子外均相同。观察组和对照组钠离子浓度分别为135 mol/L和143 mol/L。透析3次/周,4 h/次,透析2个月。过程中患者需禁食。透析前患者需平卧10 min/次后进行基础血压的测量,透析过程中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呼吸、脉搏等,注意观察记录有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收集透析前患者的血压值、体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BUN、SCr、Kt/V比、LAD、LVDd、LVDs、LVEF,血压值为患者静息10 min后3次测得的平均值。2个月后,观察比较各指标,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体重、LAD、LVDd、LVD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而血红蛋白、血白蛋白、BUN、SCr、Kt/V比等均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有不良反应出现,其中低血压和透析失衡较治疗前出现次数比较显著,高血压、血糖异常、心率异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经积极治疗症状均得到迅速缓解,均无因不能耐受中途退出透析者。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原因包括失衡综合征、过多的超滤脱水、系统激活过快、精神过度紧张、透析液中抑制高血压的药物浓度降低等[4]。而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对于透析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5]。浓度过低会造成钠的负平衡,导致心力衰竭、低血压、等异常表现;浓度过高则会引起钠的正平衡,导致高血压、肺水肿、心肌病等的出现。因此合理调节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对于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脏功能有很大的必要性[6-9]。该研究将108例尿毒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液透析,钠离子浓度分别为135 mol/L和143 mol/L,每周透析3次,4 h/次,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体重、LAD、LVDd、LVDs等较治疗前均显著低,而LVEF明显增加,血红蛋白、血白蛋白、BUN、SCr、Kt/V比等均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低钠更有利于尿毒症患者血压的降低和心脏功能的改善。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现,两组患者主要出现低血压、透析失衡、高血压、血糖异常、心率异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其中低血压和透析失衡发生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压和透析失衡发生率分别为4.26%和4.36%,对照组分别为1.81%和3.51%。赵茜芸[10]等研究发现,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40 mmol/L的患者透析后收缩压(21.00±1.81)kPa、舒张压(13.34±1.24)kPa显著高于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mmol/L的患者收缩压(19.70±1.66)kPa,舒张压(11.73±1.20)kPa,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 mmol/L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钠离子浓度直接影响尿毒症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低钠更有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但加大了低血压和透析失衡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立存.相对低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20):81-82.

[2] Takeda A,Toda T,Fujii T,et al.Discordance of influence of hypertension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car risk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Am J Kidney Dis,2005,45(1):112-118.

[3] 陈月梅,李大玺,徐斌,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因素的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17(2):128-134.

[4] 夏运风,史伟,马建超,等.透析液钠浓度对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 18(2):106-109.

[5] 何映琴,陈惠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1,9(6):725-726.

[6] 冯敏坚,刘新,王文凤.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1-4.

[7] 杨韬.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43-44.

[8] 韦一和.不同透析方法对尿毒症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 (27):22-23.

[9] 苏文祥.低钠透析对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