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95-02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使患者丧失站立及行走功能,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脊髓损伤产生一系列的功能障碍,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家属都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打击。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2]。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了35例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通过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颈椎6例,胸椎11例,腰椎18例。

2.方法

患者入院之初即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语言沟通收集其一般资料,了解其心理及社会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康复护理目标、计划及程序。并采用床边讲解及示范的方法进行护理每天1次,每次30~50min。

3.康复治疗

3.1 心理护理: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常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的心理,术前通过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家庭、心理状况,并根据患者损伤后表现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疏导,做好心理护理,向家属交代患者的病情及可能的预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治疗和护理上要积极配合,病情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鼓励家属在心理和生活上给予患者以帮助,因为家属的支持和鼓励是患者强大的精神支柱,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3.2 的护理:病人早期应卧硬板床休息,变换时应有三个人协助,而颈椎病损者应有四个人协助(其中一人固定头颈部)保持头、躯干成一轴线,防止加重脊髓的损伤。

3.3 饮食的护理:患者于受伤之初大多有腹胀,胃口不开,可采取腹部按揉或肛管排气以减轻腹胀,增进食欲。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增加钙质的摄入量,促进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4 排尿的护理:早期留置尿管,每2~4h一次,以训练膀胱功能,防止膀胱肌肉萎缩。待脊髓损伤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情况予采取间歇导尿法处理排尿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间歇导尿是处理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问题的最安全的方法,可明显降低尿路感染的危险,同时改善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的处理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3]。

3.5 大便的处理:脊髓损伤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制订个体化的肠道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鼓励并训练患者及家属参与肠道训练。刘翠青等报道,肠道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形成规律性排便习惯[4]。

3.6 皮肤护理:患者由于活动不便,长期卧床,稍不注意极易出现压疮。可启用翻身卡,每2h协助轴线翻身一次,轮流采用平卧和侧卧位,避免拖、拉、拽等动作。受压部位可垫水垫,以减轻局部压力。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整无碎屑。

3.7 康复训练:入院后即给予全面的功能评估,根据脊髓损伤水平、类型及残存的运动感觉功能,制订个体化、阶段性的康复目标及康复程序。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进行肢体的功能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

3.8 健康教育:关系到患者终生的健康自我管理,是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根本保障[5]。而康复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使患者的身体水平、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3.8.1 在住院期间教育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培养患者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利用残存的功能去代偿致残部分的功能,尽可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为回归家庭与社会做好准备。

3.8.2 协助患者制定一个长远的康复训练方案,使其出院后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

3.8.3 加强二便管理:包括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两方面的配合,因二便处理得当可提高患者的自尊心,也是回归家庭与社会的基础。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肺部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3.8.4 制定合理膳食食谱,进行维生素、蛋白质、钙的合理摄入需要指导,以增强体能、抗病能力和身体免疫能力。

3.8.5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性康复教育,因性康复是维系一个家庭完整的必要前提,只有家庭完整、稳定,才能给患者提供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

4.结 果

35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从13~210d不等,平均65±9d,经过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均恢复良好,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病人能维持良好的通气状态,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能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掌握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及早稳定脊柱,及早解除脊髓压迫,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内容是护士指导患者本人和家属协助的“自我护理”,这种“自我护理”可使患者终身健康管理受益。对本组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以康复护理人员为主 导,患者本人、家属密切配合相结合,因而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者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从而减轻家庭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残损的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军发,吴毅,胡永善,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5):358.

[2] 杨美惠,陈建珍.健康教育在颈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3,1:77-78.

[3] 吴志文,刘雪梅,刘根林等.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导尿[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91-93.

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目的:分析探讨快速外科康复护理在胃肠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63例胃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外科康复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关键词: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9-01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不断更新变化,快速康复外科在此时应运而生,FTS是目前临床上在围手术期外科护理中一项新的护理措施。所谓快速康复外科(FTS)是指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各种处理措施,以减轻手术创伤后应激反应,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1]。尤其应用在胃肠肿瘤手术治疗中已取得显著性临床疗效。本次就相关内容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63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各项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为胃肠肿瘤。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5±14.31)岁;对照组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5±14.0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1.2.2 观察组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外科康复护理措施干预。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及时沟通,时刻关注患者内心变化,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使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2]。②术前宣教:除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所患疾病一些相关性知识,让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术中护理:术中注意保温,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26℃,湿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心脏病并发症的出现[3]。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可在术中安置镇痛泵,或定时给止痛药,有效的止痛有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加快排气排便的速度,恢复经口饮食,减少输液量及输液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②术后早期活动:鼓励和协助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辅助患者床上翻身和活动,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自主翻身及下床活动,第3天下床活动,在病房和走廊活动及户外活动。③术后饮食护理: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改为半流质或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忌烟酒。注重粗细粮搭配,保持营养均衡,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④引流管护理:术后尽早去除引流管及导管;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1例,吻合口漏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而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尿路感染4例,应激性溃疡2例,吻合口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25%,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FTS护理是在围手术期中系外科、麻醉科等各科室的综合护理手段,通过健康宣传教育、心理护理及通过各种方式介绍所患疾病的相关信息,消除患者顾虑及负面情绪,使患者以最佳心态积极接受治疗,术后进行相应指导,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另一方面,在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取得满意效果[4]。通过本研究结果不难得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满意度67.86%),差异性较为显著(P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皋文君,袁长蓉.女性高发癌症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5):3090―3092.

[2]倪元红,黄小静,江志伟.胃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65-67.

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c)-0178-04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s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YU Miao LUO Ping LUO Jun-biao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Red Cross Hospital of Huangpu in Guangzhou Province,Guangzhou 5107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ethods Altogether 120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number,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and nursing;whil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opt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The changes of lung fun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Post-intervention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FVC,FEV1,FVC/FEV1,PEFand MMEF of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nursing;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function;Quality of lif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因老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其他心肺并发症,且临床研究认为COPD仍然无法治愈[1-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会因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肺功能损害,因此对该疾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气道炎症,以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患者呼吸功能[4-5]。综合性、康复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重点验证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2007年修订版)相关标准[6],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胸片检查确诊,排除严重肺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或肿瘤、肺纤维化、精神疾病、语言沟通障碍、认知能力障碍、长期卧床或不配合治疗者等。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取得其签署的治疗协议。资料显示患者年龄63~82岁;病程2~18年;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12例,脑血管疾病18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8例,初中和高中61例,大专及以上31例。根据入院时间编号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即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纠正酸碱失衡、祛痰等药物治疗,结合一般护理和定期复诊;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危害性及正确防治、急救措施,必要时可采取面对面技巧指导;促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戒烟,以降低外界刺激对疾病的影响。②心理干预:COPD患者长期忍受疾病折磨,易对临床治疗失去信心,而出现不良心理状态,针对上述情况应进行一对一交流,认真解答患者疑虑,为其提供所需信息,以满足心理需求,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分享成功案例,以改善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医患之间的配合。③坚持氧疗:研究认为,长期低流量氧疗(氧流量1~2 L/min,每日>15 h)能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延长其生存期,降低死亡率,临床应给予重视。④用药指导:使患者认识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合理用药,不可擅自更改或停用治疗药物。⑤运动疗法: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并结合其病情选用慢跑、间歇跑、太极拳等训练方法,以提高患者运动耐力,10~30 min/次即可,1次/d。但要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确保训练安全。⑥饮食指导:针对患者不同生活习惯,指导其合理搭配饮食,多食鱼、蛋、奶类以保证蛋白质摄入,忌食生冷、油腻、过咸食物,避免高热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水果、蔬菜以预防便秘,遵循少食多餐原则。⑦呼吸功能训练:训练患者有效呼吸方式,使其熟练掌握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膈肌呼吸,每次重复5~8次,2~3次/d;学习全身性呼吸体操,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动作;进行咳嗽训练,取坐位或立位,缓慢深呼吸后摒气3~5 s,张口咳嗽3声,同时可按压上腹或收缩腹肌以利于咳嗽,之后打开声门,使痰液咳出。⑧家庭支持:鼓励家属探视,取得患者家属合作,通过健康宣传,强化其家庭支持,并使其了解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意义,能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1.3 评价指标

6 min步行距离(6 MWT)测定:患者休息15 min后尽力快速步行,记录6 min内步行距离,用以评价患者运动耐力。

肺功能检测:使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值(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VC/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

生活质量评定采用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SGRO),共包括3个分量表,即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共3个维度,预计值为0~100分,其中0分为对生活完全无影响,100分为对生活极度影响,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及PEF、MMEF,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WT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6 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GRO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GRO问卷调查中呼吸症状、

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等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

少(P

3讨论

COPD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疾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因其呼吸困难导致运动能力有限,影响其正常生活,长期下去不仅会产生经济压力,还会导致心理障碍,而国内对其管理甚为堪忧,治疗效果多不理想[7]。COPD患者会因反复急性发作而导致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以活动能力受损为主要表现,其次为产生的社会能力减退及心理障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社会生活[8]。而急性发作后临床症状会明显缓解,但肺功能损害依然存在,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相对低下,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且会不断加重,因此临床治疗关键和护理重点为改善其肺功能,降低疾病恶化风险[9-10]。

COPD患者除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还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措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通过健康宣传和心理干预,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抵触情绪,调动社会支持力量,提高其自我照顾的能力,同时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进展,减少外界刺激引起的意外风险,改善呼吸肌耐力,稳定或逆转病情,优化功能状态[11-12]。

本研究重点验证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得出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及PEF、MMEF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且患者干预后6 MWT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各项指标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实施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另外,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组患者干预后SGRO问卷调查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等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且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加用康复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分析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能力,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13];饮食指导有利于满足患者营养需求,以保证机体代谢、维持器官功能、调控免疫功能、参与组织修复,减轻呼吸负荷,改善呼吸功能[14];心理疏导可促进情绪发泄,强化心理支持,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用药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15];长期氧疗能纠正患者低氧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能增强呼吸肌,重建呼吸模式,改善憋气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根据老年人特点,同时考虑合理性、安全性,应选择舒缓运动。

综上所术,老年COP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改善其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极重要意义,在临床应用中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建萍,丁淑芳,周志庆,等.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2):1657-1661.

[2]高静.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6,32(14):2013-2015.

[3]李玉明,刘若琳,高磊,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7):737-740.

[4]漆璐,雷春璞.舒m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25-27.

[5]刘海棠,谢丽娟.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0):737-742.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1):8-17.

[7]田银君,刘前桂,赵黎黎,等.呼吸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3):978-983.

[8]王亚勤,郑彩娥.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5-27.

[9]白植琴,费静静,华锋.综合康复教育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97-99.

[10]季惠娟,陈巧兰,汤冬香.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40-41.

[11]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12]乔红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47-948.

[13]刘慧英,周小玲.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40-41.

[14]龙芙蓉,欧璐,苏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 31(13):1160-1162.

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康复性护理措施; 常规临床烧伤护理;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burn.Method:78 cases with large area burn in burn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39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39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clinical burn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iv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total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87%,whic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79%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Large area bur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 Routine clinical burn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0.033

大面积烧伤者在创面愈合后,往往因新生皮肤的颜色变化、瘙痒、创面瘢痕增生以及痉挛等,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文献[1-2]表明,尽早实施正确、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创面瘢痕增生以及挛缩畸形率,从而减少整形手术,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生理和心理进行恢复,使其尽快的融入社会。本研究调查分析2013年

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大面积烧伤后期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旨在探讨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从而为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7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定义为干预组(39例,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临床烧伤护理)。其中干预组男

23例,女16例;年龄20~56岁,平均(35.2±4.2)岁;烧伤面积为33%~92%体表总面积,平均(47.3±8.3)%;烧伤深度:Ⅱ度

15例,Ⅲ度24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8~58岁,平均(36.1±4.5)岁;烧伤面积为35%~92%体表总面积,平均(46.9±8.5)%;烧伤深度:Ⅱ度17例,Ⅲ度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临床烧伤护理,入院后主管护士负责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情,完成入院宣传教育,对用药知识进行讲解。按照医嘱完善相关检查,获取检验样本,配合医生对创面按时进行换药。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基础实施综合康复护理。(1)关节肌力活动护理:由医师对患者进行握力、捏力等测试,针对肌肉情况拟定康复护理方案。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双手抬高患者伤肢,双侧踝关节被动内外翻、屈伸等运动,频率保持在10~20次/min,反复进行15次训练。对臀大肌、腓肠肌、股四头肌等部位按照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的按摩,时间约3 min,反复进行10次。双侧膝关节做屈伸,频率为10~15次/min,反复进行15~20次,双侧交换进行。鼓励患者多进行腕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锻炼,频率为10~20次/min,放松1 min,反复进行10~15次。(2)心理护理:大面积烧伤疼痛剧烈,心理处于焦虑、恐惧、担忧的状态,对病情影响较大,恢复缓慢。故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关心和疏导,提高安全感层次,帮助患者释放压力。(3)健康教育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程度重,用药时间长。患者对病情认知不够,常会引起药物剂量不够或擅自停药,进而造成治疗失败。故护士需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同时告知其需坚持用药,出院后仍需要坚持治疗,消除患者对药物毒副作用的顾虑,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减轻其思想负担。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调查工具采用美国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以及功能性日常生活量表,并根据量表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3]。采用自制问卷实施不记名调查,对于存在功能障碍而无法书写者或不识字者,则由护理人员对问卷进行口述,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78份,全数收回,回收率为100%。本研究中量表包括两部分共14项内容。第一部分为患者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包括梳洗、穿衣、行走、进食、上厕所以及洗澡六项内容;第二部分为工具性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主要包括服药、备餐、洗衣、做家务、购物、打电话、使用交通工具以及自理经济共八项内容。评分标准(1~4分):评分共分为4个等级,1级为完全自理,2级为存在困难,3级为需要帮助,4级为完全无法做。结果评定标准:按照总分、各分量表得分以及单项得分进行判定,其中,高于20分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在单项评分中,0分表示恢复好,1分表示恢复良好,2~3分表示恢复一般;4分表示恢复差[4-5]。总恢复=恢复好+恢复良好+恢复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录入SPSS 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比较

干预组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后共恢复37例,对照组共恢复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中各项因子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病情程度均严重,疗程长,患者承受痛楚大,且费用也高,即便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功能、外貌损毁等严重的后果,因其受伤面积大,极易发生创面感染,对患者的康复极不利,故科学、严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为病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对病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

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住院期间,予以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并由专业医师指导其进行功能康复,在出院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7-8]。本研究中,接受专业护理干预指导者的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自我康复者,表明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专业功能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且干预组生活质量四项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健康、心理、精神、经济、家庭等方面存在的负面问题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利因素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文静.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9):2260-2262.

[2]曾t玮.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93-694.

[3]陈玉.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196-197.

[4]张媛.综合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15(4):150-151.

[5]刘敏希,曾洁梅,侯小妹.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52-154.

[6]魏彩兰.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606-1607.

[7]马桂芹.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44-45.

[8]李莉.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浸浴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7-60.

[9]王慰君.整体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32-33.

康复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脑血管;早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此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中,例如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当疾病发生后则无法根治痊愈,往往采取控制方法,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心脑血管疾病会对机体器官造成严重损伤,致使机能出现下降趋势,并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等。本研究对我院72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4岁~81岁,平均年龄(62.1±5.7)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56岁~82岁,平均年龄(63.4±6.1)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巡视,并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其主要内容如下。1.2.1心理护理心脑血管疾病为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其生理以及心理均受到沉重打击,从而无法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以及治疗,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护理人员应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以此来降低患者的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依从性。除此之外,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固执以及好猜忌的患者来说,应选择迂回的方式实行护理。在他们心中通常对自身病情存在一定的判断标准,当结果出现偏差时,就会认为自身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其自身心理的意向数据,避免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1.2.2康复训练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急性期过后则可以实行早期康复训练。而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训练项目以及训练进度,首先应从轻柔按摩以及被动运动开始,协助患者将其痉挛的肌肉放松,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刺激,减少肌张力,加快患者肌力的恢复速度[2]。在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应以轻柔的动作进行,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力度。早期康复训练还可以进行被动运动,例如在病床上进行举手以及伸腿等,但是在进行被动训练时不应加大力度。当身体机能有所恢复时,可以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行走或者站立,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之后,患者可以自行扶墙或者借助拐杖进行行走练习。

1.3评价方法[3]活动水平评测功能独立性评定(FIM):7分则为患者完全独立,6分则为患者存在独立条件,3~5分则为患者存在依赖,1~2分则为患者完全依赖。Barthel测定:内容包含运动、交流以及社会认勉,按照是否需要帮助以及程度分为0,5,10以及15等级,分数共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独立性越小。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FIM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治疗后的FIM以及Barthel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FIM以及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较为严重,而其康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同时患者具有较为复杂的思想,在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4]。并向患者讲解治疗效果较为良好的病例,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应盲目加大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力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是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对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应多食用动物内脏以及脑髓等具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与此同时还应对脂肪的摄入进行控制,在进食的过程中应少食用含有猪油以及油脂等食物。应多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水果以及蔬菜等。并对患者食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患者每日食用的食盐应不多于5g,而患有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患者其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为1~2g。本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患者的FIM以及Barthel评分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使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85.

[2]叶定凡,毛新花,桂光琼,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6(21):342-343.

[3]刘方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9):2472-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