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思维差异

中西方思维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思维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思维差异

中西方思维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中西方思维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85-02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类型诸特征最为集中的体现。由于各个国家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导致了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一直以来我国学界对于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研究非常重视,但对于中印思维方式比较研究却少之又少。中印两国同属亚洲国家,且为邻邦,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交往历史中,两国却鲜有战争和冲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友谊的传播和加深,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

1 从儒家中庸之道和佛教中道观比较中看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完美的品德。“中庸”之意为无“过”与“不及”,“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要信守其“中”,即对立的两端之间的适度状态。《中庸》指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种“执两用中”之说,即为中庸之道。

中国儒家推崇中庸之道,印度佛教倡导中道之说。而在印度佛教中,可以说“中道”思想贯穿了整个佛教思想史。中道一词在许多印度佛教经典中都曾提到,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说到:“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大小乘佛教都对中道做过解释,但二者解释不尽相同。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在其《中论・观因缘品》中讲:“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指出中道就是真正把握一切事物现象的实相的方法和途径,他把中道提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尤其强调了中正不偏的“中道”之理。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从宏观上讲,中道即指,所讲道理,不堕二边。通俗来讲中道就是脱离两边即两个极端的不偏不倚道路或观点。

从字面解释看,佛教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相近,事实上,与中庸之说相比较,中道的内容更为广泛。儒家的中庸,偏重于人道,是一种“用中”与“时中”,讲究的是道在具体的履践过程中,对“时”与“度”的恰到好处地把握。儒家的最终关怀点还是现实人生。而佛家的中道作为一种智慧,却是一种“出世的智慧”。佛家的中道指向就在“心”内,或者说,就是心本身,并不在“心”外。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离二边的极端,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由此可见,孔子的“中庸”与印度佛教中的“中道”在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孔子的“中庸之道”其核心是“过犹不及”,否定两个极端,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而主张采取中间路线。中庸之道一概排斥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排斥矛盾双方的互相对立。可以说在一定条件下中庸之道是一种调和妥协,缓解与消除矛盾冲突的折衷主义。印度文化中的“中道观”,则要求人们“离二边、行中道”。它并不排斥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不要求人们走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而是要求人们在较低层次上对矛盾的两个互相对立方面给以等同视之,并予以合法承认。在最高层次上,要求人们站在宗教佛性的高度去超越矛盾和冲突,以使达到解脱。从“中庸”与“中道”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两国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过分强调均衡调和,强调缓解矛盾冲突,趋于寻求对立面的互相统一。另外中国人也习惯于居安求稳,且努力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均衡。相比之下,印度人的思维习惯却是勇于超越矛盾冲突,“梵我同一”,向内追索,追求永恒,注重理念。

2 从中国传统报应观和佛教果报观比较中看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中国传统报应观与佛教果报观存在不同的特性,中国传统报应观呈现伦理性、现世性、家族性和功利性特征,而恰恰相反,佛教果报观却呈现戒律性、出世性、个体性和精神性的特征。从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印思维方式的差别所在。

中国传统报应观把世俗的伦理规范――从春秋的德礼到儒家的五伦四德以及秦汉以后的三纲五常作为评判善恶的准则,以人们言行的善恶作为报应的“因”,认为凡是符合伦理规范者为善,反之为恶。佛教果报观把佛教教义和戒律作为评判因果报应的善恶标准,这与中国传统报应观评判善恶标准有明显的区别。佛教认为凡是遵守佛教戒律,如五戒、具足戒是善,反之为恶。符合佛教教义者为善,违背则为恶。在中国传统报应观里,报应的世界是本人或其子孙的实实在在的现世人生,报应方式不存在地狱、饿鬼、畜生之类概念。而相比之下,在佛教果报观里,佛教的报应方式是三界、三世、六道之轮回。众生的三世因果报应,都是在三界、六道的生死世界中如车轮般循环不已。如《大般涅磐经》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中国传统报应观的承受者是作为者或者其子孙,认为假如作为者此生未遭报应,则其子孙后代必定有人会遭报应。佛教果报观报应的承受者却是行为者本人,六道轮回,业果相续,只发生在行为者个人身上,其所做善恶不会由子孙代罪受过。“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 由此看来中国传统报应观和佛教果报观的报应承受主体存在家族性和个体性的差别。中国报应观追求善的目的没有脱离现实人生,它鼓励人们积极入世,追求有价值和美满的生活。中国传统报应观关注因是为了报,它的终极关怀是果,企图通过好因获得好报,神秘之中带有显著的世俗色彩。佛教果报论的终极关怀是因果之外的涅磐境界,关注因是为了从因上断尽导致生死轮回的业的果报,最终摆脱因果,得到彻底解脱,带有强烈的出世色彩。

从对以上两种报应观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了中印两国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思维是感悟的,经验型的,中国人常为亲身体验和眼见传闻所局限,缺乏想象力和宏大的思辨力。中国人未曾设想在他们面对的这块天圆地方的空间之外,还有另外的世界。尽管中国原始宗教很早就有灵魂不灭观念,但是,那时人们感官中的天帝居所也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空中境界,那些鬼魂们还更可怜,《左传》中古人们描绘的鬼魂,可以说都居无定所,飘忽不定,其生活的世界不但模糊且没有确切名称,既没有地狱天堂之类的概念,也无具体的可以描绘的宇宙位置和形状构成。相比较之下,印度人的思维却是幻想型的、思辨性的、哲理性的。在从《诗经》和《摩诃婆罗多》的比较中,也使我们看到与中国人关注于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不同,印度人在虚幻世界中展开了无尽的幻想。从《周易》和《奥义书》相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感悟式的思维方式与印度人思辨性、哲理性思维方式的不同。开放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使印度人具有恢弘的想象力,印度诸宗教业报轮回的范围也都打破了人们所居住的现实物质世界。

从中国传统报应观现世性和功利性特征上看,我们还能看到中国人思维意识里执著于追求现实人生,追求实用主义,热衷于人世功利。相反,从佛教果报观出世性和精神性特征上看,印度思维意识里更多体现的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热衷,在印度佛教徒心目中,除了涅磐境界,人世间一切功利,都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宗教激情。

3 从墨辩与因明比较中看中印思维方式差异

墨辩与因明同为世界逻辑的起源,二者都对世界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秦的逻辑成就集中体现在墨派的《墨辩》六篇,墨辩提出了辩、名、说、辞等基本逻辑思维方式,并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辩” 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它还总结了譬、或、侔、假、推、效、援等具体论式,揭示了推理论证中的思维规律。因明是古代印度五明之一,它是古印度的逻辑,由古印度的正理派所创立。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指显明、知识、学问。因明是通过宗、因、喻所组成的三支作法,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三支中,因是主要部分,故称因明。

墨辩与因明在逻辑特征上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墨辩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伦理问题联系过于紧密,因此墨辩具有明显的社会人伦性质。因明最初是为论辩而生的,自从创立后它很快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佛教相结合了起来,很大程度上被作为了佛家的论辩术。墨辩与因明相比较而言,它并没有与宗教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缺乏宗教支持。墨辩与因明二者在逻辑内容的侧重点上也有很大不同。墨家逻辑的内容以名辩为中心,墨家提倡有名,并详细地探讨了辩的对象、性质、作用、方法等许多问题。因此可以说“墨经的逻辑学带有唯名论色彩”,因明在逻辑内容上则偏重于对立和破的研究,它构建了较为规范的三支论式,并讨论了论证的形式。墨辩和因明在逻辑体系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墨家逻辑的成就虽然无可否定,但从总体上来讲其内容比较散乱,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墨辩虽然涉及了很多逻辑问题,但是它却没有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进行考察。与墨家逻辑相比,因明的逻辑体系则完备的多,因明以因三项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的体系,因明中的九句因、比量论、三支论式、名言论等都以因三项为基础形成了联系,这就使得因明在逻辑特征上更具有系统性。

通过对墨辩和因明的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思维模式偏重直觉感性,缺乏分析性的思维,这些导致了《墨辩》著作中所表述的逻辑思想和观点较为笼统,缺乏认真的推理论证和逻辑分析。另外中国的思维模式崇尚实用和功利主义,墨家逻辑就被其创立者们赋予了很多的政治和伦理功能,它的应用性很强。如墨子的逻辑旨在论证非攻兼爱的主张,后期墨家则明确声明了墨辩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处利害、决嫌疑”、“审治乱之纪”。另外墨辩还非常重视对名的研究,所谓名是指作为思维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概念。墨家为何如此重视名呢?这主要与中国思维模式注重整体统一的综合思维有关。因明与墨辩不同,因明较重视对立和破的研究,而这与印度的宗教式的辩证思维模式有关。印度历来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其思维模式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宗教的巨大影响,成为了一种宗教式的思维模式。印度的佛学思维模式是一种否定的思维模式,它认为事物的“实相”不可能由世俗的肯定性认识来把握,而只能在对各种认识的不断否定中去体悟。实际上也即是通过否定事物具有的一般的、个别的性质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而它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就非常具有辩证色彩。与印度思维模式不同的是,中国思维模式注重中庸调和,缺乏批判性,因此我们也可找到因明为何比墨辩体系更加完备的原因了。

参考文献

[1]大般涅磐经・遗教品第一[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中西方思维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会意文字 拼音文字 象形文字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语言反应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其语言差异的深层原因。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不同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哲学家认为语言只是用来交换信息的工具、表达个人观点或与他人交流的符号系统。换句话说,语言不影响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有一些语言学家则有不同看法。例如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认为语言不仅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且塑造了人对世界的感知。这就是著名的“语言决定论”。尽管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此观点过于绝对,但大家都认为语言影响人们思维特点。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语言。另一方面,思维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发展

2.汉语特点

2.1 象形

汉字属于会意文字,具有象形特点。古人将汉字造字方法总结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六种造字法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特征――象形。象形是一种产生最早的造字法。字形是汉字特有的,是区别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标志。与拼音文字相比,象形文字除了表音功能外,同时还具有表意功能。

2.2 内容完整性

汉语强调内容或意思的完整性。汉语句子“以神统形”,“以意统形”。汉语疏松的结构表达清晰完整的意义是凭借句际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来实现的。汉语句子强调意思的完整性,只要表意完整,重要的此项可以人详我略,句子之间逻辑关系是靠直觉顿悟来体察的。

3.英语特点

3.1 抽象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与汉字不同,拼音文字本身只是表音符号,不直接与意义相连,它要通过与声音的连接来间接表示意义。在拼音文字中,拼音首先要知道语音的要素,并创造与之对应的语音符号。因为拼音符号与表意文字不同,它不能形象化(除象声词外),其词义完全是人主观加上去的,因此词义与字形没有直接联系,拼音文字出于清晰地表达意思的需要,形成一套抽象概念。

3.2 结构完整性

英语句子造句原则是主语和谓语缺一不可,因为西方人认为主语和谓语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命题。在英语中占绝对优势的是主谓结构的句型,而且非常注重主语,每个句子都要出现主语,即使在句中不起任何作用的虚位主语和假位主语(it和there)。

4.不同的文字系统反应不同思维方式

4.1 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儒家和道家都认为天道并不是存在人之外的,而是与人或人心相通即人的心灵与天命相通,通过内心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精神境界,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融合。这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必然导致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的形成。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和自然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思维主体不是面向自然,而是面向自我,以自我实现为目的,进行自我反思。

与中国传统哲学相反,西方传统哲学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超越自然,人可以征服自然,对自然界征服之后,再回头审视人生意义和价值。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西方传统哲学形成了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客体思维。其核心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以及如何认识自然界的问题,而不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主。

中国人强调统一,而西方人重视对立,这是中西世界观最大分野。

4.2 整体、直觉思维与个体、分析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有机循环论的整体思维。它认为世界是一个自组织的有力循环整体系统,人和物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换句话说,主体和客体都包含在一个整体之中。每个系统又由不同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裂的有机整体。想了解部分必须了解整体。整体思维方式在认识方法上表现为直觉体悟。

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对宇宙间的一切二分,把主观和客观分开,把统一世界分成截然不同的世界。把具体问题从总体中分离出来,把既复杂的问题划分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和部分,然后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研究。这种“一切之两分”的切割式认识方法是分析思维的产物。

4.3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汉民族擅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即通过大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心理过程。

英民族则偏向抽象思维,又称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思维。它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

总之,语言系统与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系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但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也促进语言的发展。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汉字属于会意文字具有象形特点,这个特点体现了汉语思维方式的特点―形象性。英语属于拼音文字,体现了西方的思维方式特点―抽象性。因此,中西方不同的文字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涂纪亮.语言哲学比较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2] 申小龙.中国的语言结构与人文精神[J].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3] Worf,B.L.Language,Thought,and Reality[M].New York:Wi- ley.1956.

[4]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张岱年,成中英.中西思维偏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3.

[6] 牛保义.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 (2):(54-59).

中西方思维差异范文第4篇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外语学习的整体性。因此,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在英语教育中认识中西两种文化交际差异的必要性。

【关键词】

英语教育中西文化差异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的积淀、丰富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受到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英语教学即语言教学,当然也就离不开文化教育了。英语教学,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西方人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一、中西方文化主要差异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因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发展使得文化也各有不同。首先,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信念。个性,自由,平等,民主,行动,实际性,重时间,不拘礼节等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而中庸,忠孝,容忍,谦逊,重礼仪,谨慎,保守,和谐等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其次,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平衡与和谐、注重人情关系。而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处理问题的对象针对性很强,偏好将分析的对象分解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组成部分,从细节入手分析,这也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的表现。再次,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如果只是一味地对母语词汇简单地从字面附会,没有领悟到在语境中词汇的真实含义,而用英语进行交际会话,就会造成歧义,往往会词不达意。最后,社交习俗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人观念里,长辈或上司询问晚辈或下属的年龄,婚姻,家庭等问题,是很正常的,是关心的表现;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这类问题纯属个人隐私,无论是长辈还是上司,询问这类问题都是不礼貌的表现,这是英文社会的交际礼仪习俗和人们的普遍心理。

二、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文化依靠语言来传播。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结构本身,还需要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觉得课文教学比较枯燥,又缺乏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学生惯用的学习方法无非是记笔记,背笔记,甚至背作文,这种枯燥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使得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而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则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态。例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人文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方式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学英语的思维方式出发去理解英语,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必须要借助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文化差异对于我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打破学生汉语的思维模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第四,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词汇和语法有更好地把握,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使用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结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教学中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必须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也能学到中西方文化的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应向学生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成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萌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中西方思维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差异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广泛地关注。众所周知,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当中,并影响着人的具体行为。价值观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差异容易激发矛盾,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立甚至是剑拨弩张的状态。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缓和国与国之间的紧张态势,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与西方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问题作了详细地阐述。

1.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现实中,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本文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表现作了如下概括:

1.1行为模式差异

众所周知,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不同,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中国,人们提倡“三思而后行”,做事谨慎小心,考虑问题细心周到,对人要以诚相待。而且,中国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不可取的行为。而与此不同,西方人将有野心视为一种积极的行为模式。在西方,孩子从小就接受自信与自立教育,使人们养成了“进攻”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果断、直接、有野心。

1.2家庭观念差异

在现实中,中西方的家庭观念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表现地特别明显。在中国,人们特别重视亲情,自觉地遵守三纲五常。对待父母,人们要孝敬,尽量做到百依百顺;对待兄弟姐妹,人们要同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克服一切困难。在中国的家庭中,亲情的氛围异常浓厚,家庭成员之间缺少隐私。此外,中国人对待客人,视如家人,讲究一团和气。

而在西方国家,家庭观念就稍显淡薄。在西方人的眼中,家是一个私人领域,各自卧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出入。而且,在西方家庭里,长辈与晚辈间可直呼其名。再有,西方家庭的孩子成年以后,就会搬出去自己住,过独立自主的生活。此外,在西方,亲人的概念划分地较为明确,有的家庭在就餐时还会各自付款。

1.3人际关系差异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中西方的人际关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特别重感情;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更重视实际。具体而言,在中国,儒家思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提倡“仁”与“礼”。其中,“仁”是指做人的基本标准,向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而“礼”阐述了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仁”与“礼”的有机结合,实现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进一步讲,“仁”主张尊尊亲亲的人际关系。而且,受封建思维的长期影响,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特别重视社会与情感因素,“长幼有序”与“朋友有信”是他们一贯奉行的人际关系原则。

受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人还养成了自由、独立、直率、冒险的民族性格。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西方人提倡人人平等。即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可以为追求平等而进行竞争。与此同时,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去过多地考虑情感因素。与中国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公事公办。在处理问题上,即使双方存在亲属与朋友关系,也可以不讲任何情面。在物质分配的问题上,他们秉承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不会因为一些特殊关系而偏袒一方。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在这里,我们只是以中国为参照物,相比中国而言,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单纯而已。绝大多数西方人不会拿“人情”去交易,去谋求各种不正当的利益。在西方,他们也爱好交友,对人热情大方,为人处世上重视礼数。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考虑问题要全面。

1.4语言表达差异

语言表达是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主要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两个方面。首先,在口语表达方面,中国人显得既含蓄又排外,而西方人却表现地直接与简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思想观念差异导致的。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儒家思想又以“礼”与“仁”著称。在此影响下,中国人口语表达就表现的谦虚而谨慎。而在西方,人们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更大,再加上自身果断与直爽的文化特性,使得他们的口语表达显得开门见山。例如,同样是获得别人的赞扬,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却说“非常感谢!”这充分说明,直接与含蓄是中西方口语表达的最明显差异。

而在书面表达方面,汉语非常重视用词,强调用词的严谨与含蓄。而相对来说,汉语对句式的要求就显得比较宽松。与此不同,西方语言特别重视句式,强调以形统意。此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喜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汉语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模糊性,这正是这种习惯在语言上的表现。同时,汉语讲究隐性连贯,在造句上少用甚至不用连词。这说明,与西方语言的以形统意不同,汉语注重以神统形。而在西方,人们却喜欢从个体上把握事物。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认识与理解事物的目的。以英语为例,它强调句子的结构。一个句子只有符合主谓结构,才能满足句子的基本结构要求。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句,就是只有主谓语的句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合句,是在主谓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属结构,如连词、介词、副词等等。与英语不同,汉语有些时候可以省略某个主语或谓语。即使如此,它也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1.5知识获取方式差异

在知识获取方式方面,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通过观察事物,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也就是说,中国人是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

而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将事物看成个体,通过对个体联系与区别的分析,实现认识事物的目的。换句话说,西方人是通过分析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此外,在认识过程中,中国人注重整体观察、审美情趣、直观经验。而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伸缩性。而西方人在认知过程中更强调理性,其思维方式则具有直线性分析的特点。总之,演绎与分析是中西方在知识获取方式方面最显著的区别。

2.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成因分析

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是,这种现实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与思维方式是三项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这三项因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

社会经济因素。在现实中,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带来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且也引起了文化观念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西方社会经济还远远落后于中国,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尤其是在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国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成就,并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开始加强文化统治,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统治工具。长此以往,人们逐渐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文化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局面。而与此不同,经过工业改革的洗礼,中西方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这种差距还越拉越大。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影响下,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发展。而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外来侵略带来的文化腐蚀,使得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呈现出严重的落后态势。由此可见,中西方社会经济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历史发展因素。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来说,它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例如,中国人尊崇尊老爱幼,强调安分守己,重视个人身份。在这种文化底蕴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价值观念,并得以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它们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与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在这种历史发展的影响下,它们形成了倡导自由平等与个性解放的价值观念。可见,中西方历史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维方式因素。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思维方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要受到民族哲学基础的影响。在中国,儒学、道学与佛学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或者根本无法消除。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角度看,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重视悟性。在此影响下,中国人在处理问题上显得比较含蓄,需要经过思考才能真正领悟他的本意。而与此截然相反,西方人在处理问题上却显得比较直接,其要表达的意思也是通俗易懂。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奉行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特别是理性主义,其注重形式论证,对西方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之,思维方式是形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结束语

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总体而言,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巨大。中国讲求“利他”精神,注重群体意识;而西方却讲求“利己”思维,重视个体意识。出现这些差异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发展因素、思维方式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尽量避免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我们必须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差异的表现、成因、研究对策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易顶强,艾超.中西方宪法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比较—以近现代中国的立宪运动为视角[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2]周义龙.中西方人格特征差异成因的文化背景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陈静.从冲突走向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价值观[J].新疆大学学报,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