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代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关键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消解对策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正如洛克的“白板说”中提到,儿童就如一张白纸,正处于一片空白的儿童正是进行教育的关键时刻,但对于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来说,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了很多教育机会,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首先,家庭教育的缺位。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所接受的教育基本属于单亲式、隔代式、委托式或兄长式。这些教育形式都体现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隔代教育的老人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与当代有一定的差别,他们大都关注于吃饱穿暖的问题上,因此无法在孩子的学业上给与帮助。其次,学校教育针对性欠缺。相对于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缺少了父母的及时教育,认知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相对较低,但是学校教育也是一个群体教育,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不能根据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的帮助,更没有设立相应的心理课程帮助疏导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教育与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另外,辍学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如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不断发展,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农村儿童辍学的现象。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离得太远,过于注重满足孩子生活上的需要而忽视孩子的学习,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不可能有效监督他们的学习情况,导致其学习跟不上、厌学,辍学现象屡见不鲜。
1.2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问题
儿童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和精神方面发展,包括个体体质的正常发展、体质的增强、认知和意向方面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比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龄儿童的问题多得多。1.2.1心理失衡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外出的时期是他们成长的最关键时期,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一必要的外在条件,对于他们的人生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相隔两地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性格发展不健全,比如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缺乏爱心、情感冷漠。有研究显示,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六方面,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1.2.2德行失范问题儿童时期也是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和教育指导以及父母亲的支持,在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受到一些影响。据统计,留守儿童的操行得分往往低于非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监护人在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中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年纪偏大的监护人与儿童之间存在巨大的“代沟”,其他类型的监护人也不可能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毫无顾忌的管教孩子,最后出现“不好管,管不住”的现象。孩子的自控能力都比较差,没有父母监管,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男生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缺乏道德感、责任感,没有爱心,染上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教育问题的成因
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各个因素共同促成的。家庭方面,亲子监护责任恩德放弃和监护的失效造成了父母教育的缺失,这种父母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方面,农村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有限,再加上受教育理念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始终是不够的,没有设置对留守儿童有针对性的课程,学校老师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社会方面,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文化向农村渗透,学校周围到处充斥着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课光顾这些地方,痴迷凶杀游戏,观看黄色内容,这些都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2.2心理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在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缺席导致的。父母不在身边,儿童会缺乏安全感,遇事表现出焦虑、胆小、自卑的消极心理,而遇到困难时无法找人寻求帮助也会使他们感到害怕,长期心里有事却没有父母倾听,压抑自己的情绪会使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人际关系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神经质和社会性低等个性特征。当然,除了家庭因素外,学校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3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3.1加大政府对农村的经济支持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即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懈的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但如今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应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不仅使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多,而且也使城市人口数量、就业压力增大,但农民工通过在外打工实践,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眼界,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了一定的资本,很多农民工有着饱满的创业激情,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或者是回乡自己创业,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国家减少一定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让父母回到家乡陪伴子女的成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根据当地的特色,开发旅游区,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各类经济共同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完善,才能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3.2增强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对于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临时监护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大部分临时监护人都存在“重养轻教”的现象,只关心儿童是否吃饱穿暖,是否安全,而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与人格的教育,因此造成了大部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缺少道德品质的问题。为此,应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指导,首先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儿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明确临时监护人的职责不仅是“养孩子”,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要言传身教,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次,要指导临时监护人运用科学、恰当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儿童受教育是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就应该从学校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农村中小学大都实行寄宿制管理教学,但普遍寄宿条件较差,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寄宿条件,政府应加强学校的寄宿设施建设,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寄宿制管理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而且寄宿在学校能够让留守儿童在老师与同学群体中成长,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3.4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帮助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除了发挥政府、家庭、学校的作用之外,还需要发挥社会的作用,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社会,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我国能够帮助留守儿童的社会组织太少,其发挥的作用也不明显,尤其是在农村,所以帮助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组织,多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支持活动,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看病、上学等问题。也可以在农村建立生产和互助小组,帮助监护人减轻劳动压力。可以在农村设立爱心站,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引导教育,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强化家庭观念,转变家长重视给孩子提供物质需要而忽略精神需要的错误观念,给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留守儿童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村社区应设立相应的组织,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对监护人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也可以直接对儿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治安方面,需要结合政府与农村社区组织的力量,加强对农村治安管理,保证青少年儿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M].北京:人口出版社,2010.
[2]刘霞,张跃兵,宋爱芹,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68-70.
[3]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29-33.
[4]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55-64.
[5]李振堂.农村社区建设要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天中学刊,2011,26(1):56-58.
[6]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69-72.
[7]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41-43.
关键词:新时期;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出生率有所下降,2017年新生儿数量约为1723万,在二胎政策的鼓励下,出生率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同时,受到少子化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家庭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我国社会为学龄前儿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构建了庞大的教学体系。另外,社会对于学前教师的期待也不断增强。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一、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学生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学生职业技能的集中体现。在针对学前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其需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技能、基础的文化知识等。首先,学前儿童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掌握儿童可以理解的表达的方式,是向其输出知识的基础[1]。其次,学前儿童对于歌、舞等艺术形式较为喜爱,通过此类学习学生也可理解到团队合作的基本逻辑。再有,当下的教育机构通常会在早期教育中融入一部分语文、数学教学,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较为重要。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首先,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其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该领域的教师应当具备更为专业的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的讲解。其次,该领域的教师应当对儿童心理认真揣摩。学龄前儿童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其思维逻辑与成年人具有较大的差异。掌握儿童的思维逻辑是对其进行教育的基础条件。再有,儿童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其肢体比例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歌、舞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变形处理,以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责任感
责任感是教师理应具备的基础素质。首先,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难以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不具备责任感的教师,通常会以教学进度为借口,忽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其次,部分学前儿童的课堂纪律较差,在纠正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天性。再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认为,学前教育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遇到耐心负责的教师,会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增强[2]。
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沟通能力
学前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其具体可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与家长的沟通。学龄前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并且对于家长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儿童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其次,在与儿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可被其理解的语言与动作,这一技能是开展教学管理的基础条件。再有,教师应当与同事、领导共同营造出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学前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与2—3位同事共同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良好的同事关系与有效的配合,是搭建教学平台的重要因素。
5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必备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遇到诸多困难,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绪,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当下的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帮助儿童理解这一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读,是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重要工作。受到少子化政策的影响,我国家庭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于学龄前儿童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个别教师的恶劣行为也为社会所谴责。我国师范类院校应当牢牢把握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将心理健康作为本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现状
1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得较为普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中部分高职院校将艺术类课程作为学生的主修课程,因此学生的艺术技能普遍较强。但我国院校的教育方法普遍较为僵化,部分课堂的学习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缺乏必要的关注,并认为学生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文化知识较为牢固,因此无须加强此类教学。但教学与掌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儿童提供知识输出,必然需要其以教学的视角更为熟练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2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
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至学生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首先,多数的学校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其教学重点,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但教学活动应被理解为知识输出的过程,因此学校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知识输出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学生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课程的关注度不足。这一问题,将使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难以与幼儿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其教学工作也将受到影响。
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现状
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于学生的责任感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部分学校缺乏此项内容的教学手段。责任感是较难量化的心理状态,学校难以对其进行评估,因此相应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其次,部分教育观念,将责任感与经济收入相挂钩,并认为在高收入的情况下,学生的责任感自然会得到激励,而在低收入的工作中,其工作付出也当对等。再有,部分学校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过于依赖理论教育,并将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奉献精神,与责任感相混淆,而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4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
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通常较为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但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其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达机会。这一问题是制约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言机会普遍较少[3]。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于课堂纪律较为关注,因此课堂气氛相对沉闷,部分学生的表达意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其语言组织也不够规范。
5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现状
我国师范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个别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轨,部分学校甚至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一问题将严重降低该教育的有效性。其次,部分学校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部分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份理想的心理模型,并要求学生主动靠拢。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淡化了成长路径的重要性。同时,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人格发展的局限性。在人类社会中,心理完全健康的个体极为罕见。多数的居民处在相对健康的范围内。因此,以理想化模型规范学生的心理活动,难以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三、新时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策略
1新时期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各学校较为重视的工作,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利用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学校可利用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在实践中,艺术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同组建歌、舞类的学生社团。通过该社团,学生的课余时间将得到更好的利用,其学习效率也将得到提升。同时,学校应当为社团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艺术技能将得到锻炼。其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负责运营的组织,日常的排练、演出等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调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对组织管理工作更为了解,并对各成员在团队活动中的心理变化产生清晰的理解。同时,教师可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各类表演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因此提升。在新时期,儿童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在多方面体现,因此教学活动需要采用更为平衡的教学理念[4]。
2新时期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新时期的学前教育较为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并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儿童的日常生活普遍较为充实,因此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这一观念不仅是教育机构的要求,也是学生家长的主要诉求。因此,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应当加强儿童心理学的应用,并为学生提供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出与实践工作相近似的教学场景。通过该场景,学生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效链接。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可邀请部分学生模拟学前儿童,并依据儿童心理学推断出儿童的思维与行为。同时,部分学生可模拟现实工作中的教学过程,并与模拟儿童的学生开展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内营造出了现实工作的场景,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可更为清晰地理解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从而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此类教学,教师也可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省,并以学生的视角调整教学模式。
3新时期加强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措施
在新时期,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较为关注,此类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岗位认可度,这一观念影响了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付出意愿。其次是教师内心的责任范围,教师的责任较难考核,因此教师需对自身的行为加以约束。再有是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教师会产生诸多的负面情绪,当教师真心热爱本职工作并喜爱自己的学生时,其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也将得到提升。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到孤儿院开展探望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怜悯心将被激发,并可了解到失去父母关怀的儿童,将逐渐偏离生活的正确轨道。同时,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并将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这样的讲解,学前教育教师将承担起家长的托付、社会的责任以及儿童的信任等诸多责任,其责任意识也将因此得到提升。
4新时期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达机会,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促进其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学校可在该专业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在该模式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教材规定的内容,制作教学短视频并将其公布在学校的信息平台中。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邀请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将得到提升。其次,学校可定期组织讲演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可根据本专业的特色以及学习心得进行选题并写出讲演稿。同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讲演稿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其讲演内容更加精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将得到加强,并养成认真思考后再进行发言的良好习惯。之后教师可针对学生讲演过程的仪态与语言进行纠正,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方式更加规范。
5新时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的有效措施
在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周哈里之窗”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周哈里之窗”将人类的内心世界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在隐秘区与未知区,存在一定的阴暗成分。由于隐藏得较为隐秘,因此该部分内容难以被及时发现,其改进过程也较为艰难。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将隐藏区的问题调整到开放区,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暴露。同时,教师应当邀请学生组建互助小组,通过相互扶助,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得到纠正。其次,学校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相关内容严格保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开放区将逐渐扩大。同时,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得到提升。例如,学校可为学生定期举办户外拓展训练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身心都将经历一定的磨炼,其抗压能力以及自控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心理发展 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界定
对于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有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1964)划分为接受(温暖)―拒绝(敌视)和允许―限制两个维度。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又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
(三)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进行了研究。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他对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国,13至16岁的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身心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初中生这个时期叫做心理断乳期,即中学生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认识能力虽然尖锐但是片面,随着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独立意识表现明显,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自我认识还不深刻。
国内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当高。广州市(1995)1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时建朴(1998)调查表明,28.4%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焦虑。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作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别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攻击与父母的严厉惩罚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强迫行为、过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是相关的。以上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对子女采取过渡保护、干涉、惩罚、严厉或是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
三、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应引起所有有关人士的关注,呼吁积极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
[3]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梁家国,朱玉英.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学杂志,1995,9.
[5]阳德华.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教育导刊,2000,6.
[6]刘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未成年人;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33-01
一、当前中小学家庭教育环境的状况分析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家庭教育环境的现状,参阅国内外多种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选取了相关因素作为家庭教育的评估指标。
评估结果见表一,反映出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精神投入”普遍不足。当前中小学生家长懂得时展对于年轻一代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起以往的学生家长更能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在支持学校教育和开展家庭教育上都比较自觉。根据笔者对几所学校的调查反映,现在学生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的到会率一般在85%左右,家长对班主任发出的征询意见通知书的回复率在95%左右,70%的家长经常同班主任保持联系。虽然大多数家长认识到了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但是不少家长教育子女的时间没有保证,精力、感情投入不足。据我们调查,约25%的家长还做不到每月同孩子“深入交谈”一次,只有48%的家长能够做到“随时同孩子交谈”。
(二)家庭教育内容不尽合理。在当今的应试教育及望子成龙等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很难产生比较科学的内容。其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之处:
1.偏重孩子的物质营养,忽视其身心健康的教育。现在的家长大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物质营养的投入,而忽略了一些必要的体育锻炼、家务活等内容,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少之又少。据一项对武汉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除初中一年级某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65%之外,其他各班都在80%以上,这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2.普遍以智力教育为主题,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据调查显示,近90%的家长认为升学是孩子们唯一的成功渠道。虽然教育界一再提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绝大多数家长仍过分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子女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调查表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根据有关方面的报道,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中,家庭中父母管教不当为主要因素。目前,父母比较普遍的教育方式是溺爱型、拒绝型和严格型,其中严格型和拒绝型的教育方式最易引发未成年人的违规行为。另外,在“发展”与“限制”、“纵容”与“专制”等一系列矛盾化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孩子们必然呈现出多重人格特点,这不仅影响着他们人格健全健康的成长,更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
二、家庭教育环境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
无数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及教育方式,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因素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子女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75%的受调查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赋予过高的期望值,不能正确对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忽视基本的德才兼备的培养,片面追求所谓成才而不肯先从成人做起,陷入不顾客观实际的好高骛远和空想中,使得未成年人缺少正常的成人成长和受教育的机会,将会造成子女的成长中的重大损失。
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所反馈的现状,本着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笔者对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作为孩子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人生理想和文明行为。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父母必须转变观念,培养自身的良好素质。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道德品格,美丑评价,以及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对人生的看法与态度等极易对子女的立场、感情、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终生印象,从而对子女的社会化成长起到重大作用。
(二)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管理的功能作用。家长要经常与子女开展“平等式”的谈话、交心,密切并关注其思想行为变化,根据其心理、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一旦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倾向,要及时配合学校、社区和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管束。有关部门可与未成年人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家长要注意日常言行对子女的熏陶和影响,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综上,家庭教育涉及到千万个家庭,涉及到无数个家长和未成年人,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发展,是不容被忽视的大事。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重新认识、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问题,努力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敏. 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 (2)
[2] 桑标.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