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的形态设计

产品的形态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的形态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的形态设计

产品的形态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家具产品 设计形态语义

现代家具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必需品,而且是室内最重要的装饰品,是一种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工业产品,既要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的愿望。现代人们对家具的追求是舒适、自然、方便、安全、环保、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创新,现代家具设计逐渐趋向“个性化”、“即时化”、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家具的形态变化相对较快,设计形态语义学的出现更好的指导现代家具形态变化的方向,因此可以在形态语义上去研究家具形态的变化和规律,包括功能和形态的生成、变化及其感受,探索现代家具设计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形态语义学的含义

“形态语义学”是研究形态的语言含义的理论学科。它研究形态语言的本质、意义、表达、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形体语言表达及使用之间的关系等。可以说,形态语义学是以语言符号的认知观来认识形态、创造形态的一种方法论。

二、现代家具的形态语义分析

形态语义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形态的语义内涵,消除形态设计中由于对词义认识上的含混不清而引起形态表达上的错误,从而引起信息传递上的误导。通过对词语语义的科学分析使形态的语义表达准确、规范。

“家具”解释为以下几层形态语义:市场、功能、情感形态语义含义。

1.家具市场形态语义内容

行业认知习惯与形态关系语义分析;流行性(时尚)的形态语义分析;功能流行趋势与形态语言分析;材料流行趋势与形态语言分析;色彩流行趋势的形态分析;线型的流行性语义分析;消费群的心理需求的形态语义分析;消费群的收入与形态的档次、款式的形态语义分析;企业品牌产品形态特征的语义分析。

2.家具功能形态语义内容

基本功能形态语义分析;操作功能的形态语义分析;现代家具的基本尺度与手的关系的形态语义;操作方式的形态语义;操作环境(家用、工业用、商业用等)的形态语义;制造、安装、维修功能的形态语义。

3.情感形态语义内容

家具基本功能应具有的形态表情特征的语义分析,消费群分类造成的产品档次形态表情特征语义分析,形态的语义修辞分析,综合家具基本功能、市场需求,确定语义表达的修辞方法,形态的形式美感语义分析。

三、设计形态语义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1.材料方面

现代家具材料的质感处理,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质感,如木材、玻璃、金属、藤条、塑料、皮革、织物等,由于其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根据每种材质表达的语义在现代家具设计中进行组合设计和搭配应用;二是指同一种材料的不同加工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机理质感,如对木材不同的切削加工可以得到不同的纹理效果,对玻璃的不同加工可以得到镜面玻璃、毛玻璃、刻花玻璃等不同艺术效果,对竹藤采用不同的缠扎和编织,都可以获得极佳的图案机理效果。

2.造型方面

现代家具是一种通过市场进行流通的商品,它的外观形象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购买行为。而造型能最直觉地传递美的语义,通过视觉语义对形体的感觉,激发人们愉快的情感,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因此现代家具造型设计至关重要。一般老年人偏爱稳重、古典样式的现代家具;青年人喜欢新奇、特异的现代家具;儿童则喜欢纯真、象征性强的现代家具。因此我们要结合立体知觉的形态语义进行现代家具造型方面的设计,通过点、线、面、体的分割、错位、折曲、积聚等形态语义指导现代家具造型设计。

3.结构方面

结构的形态语义特征体现在物体间结构的变化组合中。通常现代家具本身的结构表现出现代家具的形态语义。在现代家具的结构设计中,形态语义传递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现代家具形态所表现出的美感要素中,现代家具结构形式的新颖与独特性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件具有新颖结构的现代家具往往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通过对产品结构的创新,不仅能改善产品的使用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颖美观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形态语义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因此在进行现代家具结构设计时,也要结合语义信息,捕捉美的形态语义,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

4.色彩方面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色彩给人们传达了一定的情感语义,经过时代的变迁,不同的色彩给人了约定俗成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从而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语义,如红色在生理上能使人的血压升高、脉搏加速,在心理上给人温暖、喜庆的感觉;蓝色在生理上能使躯体活动减弱、头脑清醒,在心理上给人宁静、轻柔的感觉等,它们分别向人们传达了不同的语义,根据这一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分析总结所有色彩传达的语义,指导现代家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如高血压病人使用的现代家具不宜采用红色,办公现代家具为了使办公人员头脑清醒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宜采用蓝色。

四、结语

现代家具的体现离不开形态本身视觉信息的传递,也就是说,无论设计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它的本身必须具有激起使用者购买欲望的能力,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家具产品设计时,必须运用设计形态语义的分析, 综合考虑现代家具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色彩等因素,设计出符合不同使用者所处的不同地域文化和环境、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使用者所喜爱的现代家具,根本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邓背阶等:现代家具设计与开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产品的形态设计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产品设计文化 传播文化 形态

一、产品设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今天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首先从其字面意义上来看,指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而今日之“大众”是作为社会消费、娱乐主体的意义被使用的。故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大众、流行于大众,又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它是与都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的,按照市场规律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产品设计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大众文化生产、消费和传播的过程。

首先,从二者服务的对象和流行的范围来看。我们知道,大众文化是兴起于大众、流行于大众,由大众自己积极参与创造,又反过来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形态。而产品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以产品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对话和互动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传达者(客户和产品设计师)通过产品向社会大众发售各类商品的、经济的、文化的、娱乐的信息,并引起受传者互动和反馈的一种活动方式。

其次,从二者的发展进程来看。大众文化和产品设计文化都与现代都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以现代高科技的电子传播媒介为依托,是现代科技水平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

第三,从二者的属性来看。大众文化和产品设计文化一样都是一种可被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消费文化形态。”

现代产品设计文化完全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和性格,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而大众文化也正是产品设计文化所宣扬、传播的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产品设计的一个根本文化属性。

二、产品设计中广告消费文化的繁荣

媒介的广泛性和大众化使商业者看到了商机,商者开始利用媒体广告,在产品设计上吸引大众的目光。按照传统的消费观念,购买一件商品,一定是于人有用的。而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的需求奠定了其效用的基础。但是从现代观念来看,人的需求其实是逐步养成的。现代人的消费行为本身在不断发明着、制造着以及培养着他们自身的需求,特别是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消费本身是一个构筑意义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文化的内化,是文化的生成、发展、固化的过程。

广告主总是在探究消费大众心中那深层次的欲望和潜意识的需求,并使其所制造的广告形象与这种欲望和需求相吻合,从而为大众制定一种理想生活的标准和范式,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虚拟的现实,让人们错误地以为只要拥有了那些被鼓吹的商品或形象,人们就能得到一种特殊的、富有精神内容的有价值的东西, 直接的欲望和深层的无意识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并由此而获得一个崭新的世界。

广告不断制造人们的匮乏感和不平衡心理,人们只有通过购买才能得以消解心理的缺失。广告形象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消费选择的理由,消费者也为自己接受广告制造出各种借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只不过是一种意义双关的哄骗。”

然而,商业广告的意义并非完全消极的,人们面对广告时也并非完全被动的,它在为人们编造一个虚拟现实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活的奋斗目标,为这个社会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其意义并非完全是庸俗的,同时也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广告借助形象符号为人类创造了一种商业的、文化的奇迹,它通过广告形象统辖人类,使原来高雅的事物大众化了,又使原来大众化的事物高雅化了……形象的传播繁荣了广告文化,也进一步活跃了消费文化。”

三、审美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审美文化是指大众在满足基本情况的条件下,对美的更高的追求。伴随着大众文化的要求,审美文化也在当今社会掀起了,日益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和普通大众共同关注的社会主流文化现象。所谓审美文化的兴盛,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两方面。前者指当今人们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的“艺术化”问题,人们努力营造一种风格化、审美化、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后者主要指审美已经从传统的理论思辨和纯文艺领域急剧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此二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作为新型媒介和现代影像技术发展的产物和制造符号商品的主要来源之一,现代产品设计文化便与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兴盛密切相关。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长,对风格化、审美化、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促进了现代产品设计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产品设计师总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不断创作出新颖的、独特的设计作品。

另一方面,现代产品设计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塑造着人们对风格化、审美化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同于以往的精英知识分子,现代的产品设计、广告人等已成为现代消费社会的“新媒介人”和“新型知识分子”。大多数的产品设计师和广告人的设计和创意一般来自生活,所以他们热衷于生活方式的创造。在打造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引导大众进行美化时间的领头者,创建时尚的主导者。

产品文化在现在社会发展中与社会消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产品形象不仅颠倒了各种文化的原则的和审美标准,而且具有全民性。现代文化中,形象的生产和消费者本身有着不同的指向和作用。产品文化有着文化削平功能、民主功能、经济功能,民主化使所有人都接受同样的形象消费,但是形象本身在阶级社会中创造了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于是带动了一切群体追求形象消费,以实现自己的情感满足和优越体验。形象在消费社会中有着霸权主义,所以也有与之相反的形象存在。当然,形象有着独特的经济价值,它可以创造出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尤其是当我国顺利加入WTO以后,世界各国的企业机构、商业产品等纷纷涌入国内。打开国门,使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接触到了全新的事物,但同时也使国内业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要想让我们的设计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就应该克服自身限度,最大可能地参与全球化,以实现跨国的交流与共享。但更为关键的是,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上,才能实现广泛的高质量的文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反倒越容易成为世界的。兼有文化传播责任的产品设计师应有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胸襟和胆略去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本土化是其必然之路,如果一味的追求国际化、全球化,为迎合大众口味而丢掉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精髓,最后只能是毫无特色和意义的随波逐流。就如我国著名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所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趣了。”可见民族的特性影响着产品设计,因此产品设计应当在遵循国际化的基础上重视本土文化的发展,使设计立足于国内、流行于全球。

五、产品设计文化的媒介传播

所谓媒介文化,指的就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媒介不但广泛地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而且使得人们越来越处于一种依赖媒介的情景之中。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通过对人类传播方式历史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从面对面的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而报业作为最早的印刷文化,成为了最早的传播媒介,并以迅猛的速度发展,造就了媒介文化。然后媒介便以一种“遥控”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完全由符号所构筑的世界,而这些符号正是由各类媒介所宣扬、所营造的,在这个由媒介符号所编织的社会中,形象是一种最为基本的组成元素和表征类型。正如美国哲学家凯尔纳所说:“一种媒介文化已经出现,在这种文化中,形象、声音和景观有助于生产出日常生活的构架,它支配着闲暇时间,塑造着种种政治观点和社会行为,提供了人们构造自己身份的种种素材……媒介文化是一种形象的文化,但它往往利用产品和听觉。像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音乐盒卡通画等都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媒介,而这些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要么突出产品,要么突出听觉,或是将两者混合起来,以广泛地作用于各种情三绪、感情和观念。”

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传播形式经历了从原始的视、听媒介到古代的纸媒介,再到近现代的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深刻变换和革命。期间,人类的文化亦在不断地经历着创新和扩展,直到今天,图像文化、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已逐步代替了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报刊业的前进,新闻产业的发展,广告产业的繁荣,电子图书和报刊的相继问世,当今的文化领土正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而呈现出从所未有的扩张姿态。

现在世界是透明的世界,媒体像一面镜子一样监视着社会,而产品设计是五颜六色的水笔,给社会的发展涂上美丽的颜色,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让我国的产品设计行业光彩夺目。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224000450584)

参考文献

[1] 约翰·思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作家出版社,1996

产品的形态设计范文第3篇

人的消费源于人们的需要,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指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并且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的需要由对生存的满足转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需要。那种崇尚节俭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已经转变,消费观念已由“废旧淘汰”转变为“审美淘汰”。在当今社会,消费占据了主要地位,人们处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自觉和不自觉地被消费操纵和引导,不断刺激人的欲望,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符号消费等纷纷出现。这些消费方式最终导致了消费异化,影响人们的消费价值观,使原本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转向向他人表达经济实力、权利、地位等自我满足的消费。同时,这些消费方式也导致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大大降低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设计与消费的关系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设计是为消费服务,并围绕消费展开。消费是产品设计的动力和归宿,消费对产品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定作用,产品设计在开发之前,要对消费者进行调研,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需求,设计和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二,消费是设计的消费。设计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消费的是物化了的设计。全国有12亿消费者,他们的“衣食住行用”无不与设计息息相关。其三,设计创造消费。设计对消费具有引导与促进作用,设计通过不断地改良与创新产品,创造出远远超过实际物质需要的消费,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欲望,唤起隐性的消费欲望,使之成为显性消费。从这方面来看,设计不仅是一种造物行为,又是一种影响和塑造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例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通用公司为刺激汽车消费,使汽车的样式设计至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三到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即“计划废止制”。这种设计方式虽然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但在美国却形成一种“用毕即弃”的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基于消费与设计的相互关系,通过消费教育,对消费者传播消费经验、消费知识、消费技能、消费观念,使消费者认识到旧消费方式的不足,摒弃不健康的消费方式,树立文明、健康、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进而影响设计观念的转变。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导向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但一旦被人们认可接受,就会形成一股持久强大的社会力量。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我的认识都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其动机与行为,这种动机和行为最终会影响产品设计。例如,北欧诸国的消费者提倡平实简朴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排斥奢侈和炫耀消费,因而在产品设计方面,人们非常注重产品的生产方法、废旧处理,以及产品的生态设计、环保设计。

2消费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品设计的绿色制造

设计、生产、消费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品的制造由设计和消费决定,制造原料来自生态环境,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能耗以及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同时产品在废旧之后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全球性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在世界名列第四位,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50%左右。然而,我国并不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这种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如物料废弃物、能源废弃物、产品终结后的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许多产品生产商家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不够,导致资源过度利用,以资源的高消耗换取短期利益,从长远来看,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经营。对生产经营者开展消费知识、生态环境知识以及商业道德、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消费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消费教育,生产商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得到普及,有利于提高生产者依法经营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促进企业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积极开发和运用一些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以及节省能源和环保型的工艺技术,提高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制造质量,以及降低成本,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另一方面,对产品设计而言,设计引导生产,生产则是产品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物质保障和重要过程。企业能够树立绿色生产观念是生态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例如,近几年在汽车行业兴起的“绿色设计”,汽车除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之外,在制造过程与废弃过程中,都会形成较大的环境负荷,如制造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有机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的排放、废旧车体与部件的处理等。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是低消耗、轻量型的新型汽车设计,在制造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新工艺与新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3消费教育有利于规范和提升“山寨”产品设计

产品的形态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学哲理;应用形态;表现原则;设计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形态也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在逐渐接受产品使用功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逐渐在考虑产品形态的美学哲理的体现。美学化的人工塑造是保持现代产品审美形态的重要因素,美学内涵的集中展现是在保持产品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追求多样化形式特征的重要表现特点。

1 美学艺术设计形态的概述

美学设计艺术形态在美学形态展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学设计艺术是根据产品的使用形态来进行勾画和设计,满足产品使用方面的美学形态机制,其目的是保持产品结构的美观,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1.1 美学哲理的塑造内涵

以美学塑造为目的的视觉效果策划是产品设计形态集中展现的过程,对产品形态机制的优化设计,全方位地展现产品形态美感。在产品美学外观的塑造过程中要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的方面进行形态感官策划,使产品的视觉美感充分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设计者在产品形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构架元素和构架机制进行充分理解,对美学塑造形态进行全方位的视觉评判,综合考虑产品的空间功能组织、造型要素处理、色彩材质搭配、灯光与氛围烘托等问题,同时考虑产品设计实施、设计管理、使用需求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这就需要产品设计师对产品的状态进行综合分析,从外观策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针对产品的使用状态进行优化考虑,从美观协调的角度进行机制塑造对比,力求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要。

1.2 美学观点塑造的内涵

产品美学形态塑造的重要方面在于设计者美学观点的塑造,设计者的审美观点决定了产品美学的体现和塑造。因此,美学哲理设计体系的形成依赖于设计者主观意向上对产品形态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认识,通过对产品外观的优化分析,塑造符合时代精神内涵的美学塑造观点,让产品的外观和美学形态符合时代文化的特点,符合美学文化的发展趋势。

2 美学哲理叙述的原则及要求

美学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于美学哲理在美学形态方面的展现,美学哲理是对美学形态的史诗般总结,它来源于美学形态方式的塑造,却又给了美学形态的精神指导。

2.1 产品塑造原则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在使用产品的形态塑造过程中,产品塑造方式中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思想原则。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就需要全面考虑产品形态的设计手法,在满足实用功能的需求上要对产品的使用结构进行优化,满足简约、时尚的同时与使用环境进行统一协调,在符合环境氛围的同时还要满足环境与物体间的和谐,不能高出产品的使用环境氛围。

2.2 设计优化背景下的情态联系

产品设计的灵魂是创意的新颖,没有创意的产品设计也不能成为成功的产品设计。因此,在产品设计优化的背景下根据不同形态的产品制定出符合产品使用功能的创意,在美感与产品形态统一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使用功能的增强与创新。好的产品创意可以决定产品形态的价值定位,满足不同需要的产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外观形态,这是由产品自身功能决定的,但是创新的情态联系是在保留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外观做出优化排列,不仅要在外观上进行协调搭配,还要根据产品内在的文化特点或者是美学特点对产品的美学价值进行最大化的挖掘,让产品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美学潜能,这样才能在外观上最大化地吸引人的注意力。

3 控制美学体现的意义及背景

“控制论”不仅在工程调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产品技术设计形态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满足不同种类的产品设计的需要,需要根据“控制论”中的元素调节理论进行相关的优化和设计,根据产品使用机能的不同对构成产品的组织元素进行优化调节,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元素构造方式的特点对元素的排列进行重新定义,在展现美学内涵的同时也满足于各种使用条件,进行产品外观形态的重塑和保持。

3.1 美术文化内涵的展现

在相对情态控制体系下,美学文化在产品形态的体现方面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产品的艺术形态类别下,美术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同的展现风格,美术风格因不同的文化定位在美术类别的展现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美术文化内涵的重要展现原则就是根据产品外观的设计形态来甄别美术文化的展现方式,通过不同角度的形象对比来凝聚美术文化,展现不同的美术意象元素,在不同的美术结构框架下通过合理设计的手段来进行艺术形象的描述与表达,在艺术分析的原则下,对美术变化的内容进行沥青与沉淀,通过形象化的艺术构造手段来描述艺术意象的具体原则和需求,在进行不同角度刻画的前提下,对美术内涵的塑造机制进行重新勾画,展现形态艺术的时代精神和人文气息。

3.2 情感化情景的融合与提炼

控制化的美术意象塑造是展现产品形态的重要方式,通过美术原则的展现来搭配各种形象并进行背景的优化协调。在美术情感的融合下要对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深刻的把握和形象化的分析,在艺术类别的搭配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色彩进行背景的高度渲染与场景融合。在美术情景搭配中要注意优化原则的运用和体现,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对情感化的艺术描述场景进行分流,通过集中的艺术手段进行艺术构造搭配,合理化地对艺术情感元素进行控制,在进行艺术构造的时候要注意艺术情感与艺术表达方式的密切协作,注重现实情感元素的融合,充分展现情感化艺术特色的风采。

4 美学原则的高度集中与形态塑造的协作配合

在不同艺术原则的构架下有着不同的艺术组织原则对美学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制约,高度集中的艺术表现性与艺术组织形态要相互关联、相互搭配,进而对艺术构架体系进行集中优化。

4.1 景象资源的集中展现

在产品艺术形态的表现方面把艺术资源进行集中的展现,把艺术景象资源集中展现出来。在艺术场景的搭配协调上要把美术理念进行集中与分化,将产品的艺术美感全面地表现出来,把场景事物进行原则上的分化,将艺术场景与艺术表现手法协调,对艺术形态进行集中性的刻画,将物质形态搭配与精神传承集中表达出来,使得产品的艺术景象资源集中展现出来。

4.2 理念与形态的协调

在产品艺术构架体系方面要把设计理念与产品的设计形态进行集中性的刻画,还要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艺术构架方面将艺术设计理念与时代人文精神理念进行融合,根据产品使用形态的需求规划出具体性的产品设计理念,在产品艺术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将和谐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以人文艺术理念为引导,集中性地呈现产品的艺术形态之美。

5 结语

美学哲理是自然形态哲理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了众多的美学形态特征。在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融入美学哲理不仅让产品的形态更加优化,还能集中性地展现出时代气息,根据不同的场景,满足于不同的使用需要,产品的艺术形态设计也要因地因时而变化,满足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1] 龚明华.审美中介:艺术・主体・接受[J].今日中国论坛,2008(07).

产品的形态设计范文第5篇

基础设计是在完成了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

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后,在进行产品设计课程之前安排

的一个着重构成训练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本身基于立体构

成课程内容、目标方向接近产品设计但又与之相区别,是处

于连接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一个特殊纽带。随着工业设

计专业自身的发展,产品设计的功能、形式与审美的要求被

提升到一个全新的设计高度。从纯粹的、无目的的形态构

成到实际可行的产品设计,中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但往

往被忽略。因此,剖析从形态构成到产品设计的过渡环节,

研究两者的关联性,设计训练方案,对基础设计课程进行

构建,对提高形态构成的综合能力和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

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开发设计潜力也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2 构成教学概述

就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而言,基础课程中的构成教

学是教学的重点。自20 世纪初有包豪斯学校研究产生开

始,经日本设计界研究细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

成这三大构成,引入中国以来一直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设

计基础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构成

是将形态本身当做鉴赏对象来研究,探讨形态所具有的共

性特征,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纯粹的形态创造。构成作为

设计基础训练课程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

们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形式法则,被大量地应用于工业设

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各个设计领域中。

3 问题解析

目前,构成课程是将形态本身当做鉴赏对象来研究,探

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纯粹的

形态创造,而产品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构成”,它是从功能

和使用的角度来确定形态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而这两

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体现在产

品的形态上,但这个形态却又带有很强的使用功能目的,并

加入了各种限制性因素。如果仅仅通过纯粹形态创造的构

成训练,直接进入到具体的产品设计课程,就会对产品形态

与产品功能、材料、构造等要素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

训练,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对产品的形态进行合理化

创造。设计的形态就多流于表面,形态与产品本身缺乏联

系,或与各要素间矛盾重重,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

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走上为产品形态而设计形态的道路。

4 基础设计课程构建

4.1 基本思想

任何高级的形态都可以归结为基本形态的组合,基本

形态分为二维和三维,基本形态是一切设计、造型的根本,

对进一步的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认真了解运用

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不仅能够指导设计,也可以使产品本

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着手形态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联性

研究,以形态为切入点,以产品设计的综合技能为最终归

宿,探究其两者间的过渡性和关联性。

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

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通过产品形态体现

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

式。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

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

4.2 研究目标

本课程建设方案从具象和抽象两方面形态入手,一方

面研究对实际物体的观察方法和空间表现方法,理解物体

的空间结构与色彩变化,一方面学习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

解造型规律,培养抽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来

引导学生的造型观念,为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4.3 重点与方法

基础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形态的研究,而形态又

和功能、结构、材料、机构、数理等要素不可分离,所以研究

形态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理

论环节以实例讲授为主,实践环节主要是专题设计训练,培

养学生的观察、感受和把握的能力,着重于从纯粹的无目的

的形态构成到实际产品设计的过渡,系统地训练产品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

4.4 研究思路

从形成产品形态的功能、材料、结构等最基本的要素着

手,并围绕基本目的的某个方面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在基本

要素限制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求产品形态变化

的可能性。从影响产品形态设计的诸多环节中提取几个具

体的专题,在具体的课题训练中,通过感性思维和理性分析

来完成产品设计的雏形,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

铺垫。

4.5 研究过程

我们将形态创造的基本方法可进一步细分,根据造型

的思维过程分为构造与建立、分割与重构、组合与过渡、演

变几个递进的阶段。形态创意方法从平面到立体、形态的从

“破”到“立”、从几何形态到有机形态、从具象形态到抽象形

态,实现这样的四步转换,从平面走向立体,不仅是形态的

表现形式上的重大变化,更是对现实事物认识观念的巨大

飞跃。因此,用立体的方式去观察、分析事物,是产品基础设

计环节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形态构成到产品设计的过渡

环节,我们认为应该着力于这三个递进的层次:通过创造性

思维训练,发掘深度创意,同时激发广泛的思维空间;通过

比例构成的设计训练,致力于设计的形式美认识;介入功能

性初步考虑,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造型处理技巧的广揽博取

和实践过程中的独特创新演绎剖析,为产品设计做好前期

准备。

4.6 实训细则

产品形态基础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对形态的研究,而形

态又和功能、结构、材料、机构、数理等要素不可分离,所以

如何进行形态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实际训练就是课程建

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训内容细分如下:

(1)基本部分

①基础形态训练:形态的构建;形态的分割与重构;形

态的组合与过渡;形态的演变;典型几何形态分析提炼;仿

生形态与有机形态的启发等。

②形态美感训练:形态心理研究;形式美法则;创造美

的形态。

③产品形态训练:形态的目的———功能、形态的载

体———材料、形态的骨骼———结构;抽象形态与实用功能的

结合;抽象形态产品化演变。

④细节造型训练:细节与装饰性;元素配置;色彩方案。

(2)应用部分

由以上基本内容,从局部到整体、由此及彼的方法,结

合案例,逐步探索形态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和这两者的

关联性问题。

具体内容涵盖:基础造型设计;仿生形态观察、提炼与

联想;命题设计;快题设计;结构组合建模、良好形态设计评

定等。

(3)训练题设计

①训练题———“抽象概括能力训练”。要求:运用点、线、

面等构成基本要素,尽量创造一系列的抽象的、几何的形象

来体现经典设计的产品特征,或者几位著名设计师的设计

风格。

②训练课题———“形态表达能力训练”。要求:只用造型

语言,用视觉、触觉表达一系列不同功能(如“旋”、“按”)的

旋钮。尽量不用文字、颜色来表达。

③训练课题———“形态演变训练”。要求:以某一自然界

的动植物为原型设计一系列产品,可以抓住它们的形态特

征,也可从仿生学的角度考虑。不需设计出完善的产品,只

追求有哪些可能性。

④训练课题———“仿生形态训练”,要求:选择某一自然

生物体原型,运用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对其分析与概括,制作

出该原型的纸模型。并将此抽象形态进行产品化应用,以草

图形式表现设计构思。

上述四个训练课题相互关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

现了课程建设的基本研究思想。

4.7 课程设计

基础设计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最后综

合归纳的实践性环节,起到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由于教学时间处于前期阶段,在设计要求和表现方法上有

一定的局限性,作为第一次近似实际课题的设计实践实施

就有相当的难度。

关于设计题的选择,去寻找熟悉的、身边的、与生活密

切相关的产品,既方便又有实用价值;关于设计目标的确

定,应切合实际,立足于改良设计;关于方案的表现,以手绘

草图、效果图和CAD 工程图为主;关于材料选取和实物制

作,要求用简单易加工的材料,如铁丝、木材、泡沫塑料、纸

板等,实物制作只要求反映设计理念、突出形态效果就可以

了。在课程设计中,要始终体现分工、互助、构思、分析、反

馈、修正这样一些基本的设计过程。

5 结语

做好基础设计课程的构建,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设计

构成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独立完成从构思到设计的全过程,

了解抽象造型的观念,锻炼设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抽象能

力,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做出简练生动、实用性强、符合

形式审美法则和形态新颖的产品设计。本课程在教学中应

该针对其特点,努力探求形态的本质和造型的逻辑结构,让

学生通过对形态的认识和意志的表达,学会熟练掌握和灵

活运用构成中的表现要素及其组合规律;及时把握其应用

中的偶然性;训练加强观察、分析、归纳形态的能力,在过程

中掌握造型规律和造型方法。

同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本课程不同于产品设计专

业课程,不是将设计课程内容简化或提前讲授,应在构成的

基础上体现产品化以保持课程的过渡特色和桥梁的作用。

由于同学面对新内容有一个适应过程,应精选案例,充分分

析和引导使同学尽快进入设计者的角色。在时间安排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