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第1篇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是以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各院系同学为调查对象开展的问卷调查活动,自行设计的《关于高校公益文化建设情况问卷调查》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包括十二道单选和三道多选,着重调查同学们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男女比例、主要原因等,并得出结论。700位同学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有效问卷680份,回收率达97%,符合统计学标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

由图一分析可见,有5%的同学做过交通协管员,13%的同学做过义卖和支教活动,19%的同学献过血,20%的同学义务植过树,29%的同学宣传过公益理念,44%的同学慰问过老人、残疾人,49%的同学打扫过社区街道,53%的同学捐过款物;而捐款捐物是仅有过半数的同学参加过的公益活动。

经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园里,仅有12%的同学在空余是想去做公益活动。经统计同学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得出以下结论:6%的同学一周参加一次公益活动,9%的同学一个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37%的同学一学期参加公益活动2-3次,35%的同学一年参加公益活动一次,13%的同学表示从没参加过公益活动。这样的数据并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公益文化的领域里,大学生是个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但数据显示还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并没有被公益文化吸纳。有44%的同学甚至认为自己不算是公益爱好者,近半数的人从思想上并没有收到公益文化的鼓舞,我认为,在大学这样的教育殿堂里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向同学们宣传公益文化,推动公益文化的建设,为社会做贡献。

2.2大学生感兴趣的公益设施

由图二的数据分析可得:有约49%的同学喜欢公益图书馆,45%的同学喜欢去福利院看望小孩,41%的同学喜欢去敬老院关心老人,美术馆,博物馆,40%的同学喜欢参观科技馆。要想调动起大学生热爱公益的积极性,须得投其所好,这样的公益设施能帮助大学生们加深对公益的了解和对公益带来的社会福利感同身受。

2.3大学生接触公益的途径调查

由图三看出:有61%同学通过公益标语了解到公益,有59%的同学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更了解公益,54%的同学通过平时看到的宣传海报接触到公益文化,31%的同学通过课余时的校园广播了解到公益的讯息,有15%的同学通过关注明星商业公益活动对公益有所了解,将这些途径由人数多到少排序为:公益标语、志愿活动、宣传海报、校园广播、明星商业公益活动。

由统计数据分析可得:有26%的同学知道校园公益活动或设施,仅有3%的同学比较清楚了解其相关情况,有71%的同学不了解,可见我校对公益活动的推广宣传还不够到位;仅有不到半数(40%)的同学对我校公益活动感到满意,有25%的同学感到不满意,35%的同学不清楚校园有哪些公益活动;综合同学们给出的意见,有14%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与社会焦点并不吻合呼应,略微有些脱节,24%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太少,且商业广告太多,28%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公益活动主题缺乏创意不吸引人,34%的同学认为校园内公益活动的宣传也不新颖。因此,我们面向同学们对校园公益文化的改进进行意见征集,得出以下结论:13%的同学认为可以在文字上进行创新,17%的同学认为校园的公益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们的互动交流,以期有意想不到的点子产生,13%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可以在宣传方式上有所改变,47%的同学认为校园的公益文化可以有效的组织多一点的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公益文化的印象。

3调查结果小结

通过综合分析可得:大多数同学并不了解校园的公益文化,且有不少人对学校内开展的公益活动并不满意,原因如下:校园公益的主题与社会焦点脱节且不够新颖,其活动太少,植入商业广告太多,校园公益文化的宣传方式也没有创意,因此,同学们给出以下建议:文字上尽量创新,增加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宣传环节可以更有创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加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4可行性建议

由以上调查可知校园公益存在一些问题,经系统的统计分析,我们在此从两方面提出一下建议来鼓励大学生多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做贡献。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公益活动

前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军事、政治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提高,但是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也日益显现。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先进和完善的背景之下,积极推行、实施公益事业,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精英群体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的基地,理应科学合理的开展公益活动,在公益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以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因此,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迅速成为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1.服务质量不稳定

自从我国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实施以来,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很多公益领域进行了活动,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环境保护宣传、地区扶贫等,并且在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有很多高校公益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但是所得到的实际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造成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实际服务效果不高、形式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以及缺乏有关公益活动的系统培训等[1]。

2.资金支持不到位

公益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无偿性,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也是不计报酬、没有物质吸引,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在开展公益互动时不需要任何有关物质条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开展公益活动室,有很多必要的基本开销,这些开销所需的资金貌似并不多,但是长期让学校和学生自己来承担,是不切实际的。学校的首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是如此,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其次才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因此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学生更是没有经济来源,让学校和学生承担公益活动中过多的花销,必然会影响学校开展公益互动的积极性和学生参加公益互动的热情。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绝大多数是依靠于政府的支持,社会给予的支持相对较少,然而政府对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进行行政划拨的资金毕竟是有限度的,很难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导致学校在日渐丰富的公益活动中自己缺口变大。

3.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很多省、市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向全国的、具有权威性的公益事业立法还没有正式出台。因此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无法充分保障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制的落后,使得很多高校和学生对开展及参加公益活动产生很多顾虑,望而却步。虽然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但是对于公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切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人身赔偿和医疗保障。高校及学生满怀热情的开展并参与公益活动,但一方面在遇到危险时却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对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而且,法律的滞后,对公益机构的规范化和科学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公益活动走向制度化进程[2]。

二、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高校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的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校园内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亲身接触和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显而易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时,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时间项目,从而能够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时间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会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而且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也会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接认识社会现状、丰富自身经验,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结语:经过高校合理开展公益活动,大学生群体这支公益力量,在我国公益事业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未来高校学生必然会引领新的社会公益潮流,促进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李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12):25-27.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29-02

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平台,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希望工程到青年志愿者,从扶贫支教到社区建设,从赛会服务到抢险救灾,大学生始终是中国公益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

一、我国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产生

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的国际援助,内容包括军事、经济等。伴随着这些援助活动,中国政府曾经派遣了大量的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

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当时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向中国派遣了包括地理、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志愿者来中国工作。后来国外的其他组织也陆续派遣志愿者到中国来。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动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建设,90年代开始发起“中国志愿者行动”。1993年12月,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提出了“青年志愿者”的称号,作为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志愿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利用和各级共青团的地方组织开展活动,具有非常大的组织力量,可以动员全国的青年参加志愿活动。

随后,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型学生社团也逐步建立起来。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主体的一部分,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加公益活动也是广大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奉献中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丰富[1]。由于大学生热情高涨,社会和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型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又吸引了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2]。这样,我国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逐渐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二、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社会对公益事业积极的倡导与宣传和互联网正面舆论的推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肯定和支持公益活动的开展,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前沿群体的大学生更是怀着满腔热血,广泛地投身于公益性活动。2008年堪称志愿者年,全体中国人见证了数百万志愿者前赴后继奔赴灾区参与重建家园的工作,也见证了数十万大学生奥运志愿者用微笑和行动为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们活跃在公益服务的各条战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数量达到3 124万人,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层出不穷,推陈出新,志愿者服务的价值及内涵得到一定的展示和体现。但是,在高校公益性社团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对高校学生社团公益化缺乏正确认识

目前社会对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认识不足。一些服务单位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纯粹是走形式、是完成任务,把大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或者怕麻烦而不积极给予支持,从而使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缺乏服务信息资源,难以确定合适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难以实实在在地开展各项公益性活动。

有些高校对学生公益性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物质和资金,从而不提倡大学生多开展此类活动,对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建设缺乏长远考虑和系统规划。

(二)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服务水平不高

第一,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成员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成员数量上,以及成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情况与社会对志愿服务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志愿组织一般会遇到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一种是新的志愿人员管理者普遍担心招募不到足够的志愿者,另外一种是非常难以捉摸也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难以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经常的情况是,应聘者往往不符合项目需要或组织目标。所以,一个招募活动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招募到一定数量合适的志愿者。由此可见,学生公益性社团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社团的服务水平。

第二,高校学生公益性活动内容和形式趋同化。目前,高校学生公益性型社团的活动形式大多集中在帮扶、支教、宣讲以及志愿活动等,较为单一,重复封闭,创新乏力,这样导致公益性活动服务面窄,社会影响小。如何形成学生公益活动的创新机制和打造新的公益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可以联合开展大学生公益创新发展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倡大学生把公益活动做实,做新,做远。但是光创新是不行的,创新本身要可持续。可持续是时间上的,不能创新三天就一命呜呼,创新了的公益项目要能活下去。可复制就是在空间可推广,别人要能学习你的项目。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创新。

第三,学生公益性社团成员流动性大,流失率较高,组织发展不稳定,缺乏管理制度,一些好的理念、管理模式和行为规范不能固定和传承下来,很多好的项目都会随着社团人员变化而中断,活动层次难以提高。

(三)缺乏学生公益性社团骨干培养机制

公益社会性活动涉及面广、牵涉人群多,需要负责人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学生公益性社团骨干的领导能力对高校的社团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大多数学生公益性社团缺乏系统的骨干培养机制,又缺乏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只能通过经验传授的方式培养社团骨干,使得社团骨干的能力和现实要求有一定差异,导致有些公益性活动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

三、构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平台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积极倡导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

提高社会与高校对公益性社团的认识,营造有利于公益性活动开展的氛围。

第一,社会对大学生的公益活动给予肯定和支持,并倡导各服务单位与大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合作机制,有效开展各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

第二,高校要充分认识公益性社团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社会视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公益性社团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体系[3],指导扶持优秀大学生公益性社团开展社会公益项目。通过开展各项公益性活动,给予大学生公益性社团项目实践技能、组织管理上的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成为有责任的行动者和公益文化的倡导者。

(二)加强管理,提高公益性社团的服务水平

第一,加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可以对社团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一般包括讲座、阅读、研讨、实地考察、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角色扮演、示范等等。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保障、社会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使之达到公益的要求,以此更好地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第二,加强建设服务渠道,不断拓展服务内容。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应巧妙地借助新媒体资源,在微博、微信、飞信,人人网等网络信息平台上传达服务信息,开放性地拓展社会志愿行动,使得公益性活动内容呈现多样化。比如,腾讯微活动就是一个很好做展示的应用,可以利用腾讯的应用开展微博公益性活动,先在线上发起活动,然后再在线下组织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志愿者之间的黏稠性,达到引流宣传的作用。

第三,在开展公益活动中,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逐步实行服务登记制度、培训制度和内部协调机制等,加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以及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公益活动的操作,有利于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可持续发展[4]。这方面我们应借鉴社会实践制度较为完备国家的经验,如美国的社会实践制度提出处理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策略和手段,这样减少了盲目性,保证了实践效果[5]。

(三)培养骨干,推动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可持续发展

第一,依托专业力量制定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骨干人才培养科学化、专业化课程,与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的内容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校园,指导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向专业化、项目化、社会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实现贡献社会的自身价值。

第二,构建市、高校及院系三级培训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各高校院级团学组织可以每年对本校主要社团骨干进行不少于20人次的轮训,校级团学组织可以每年对本校主要社团骨干进行不少于100人次的轮训,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社团骨干人才参加市级社团工作深化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集中面授、素质拓展、实地观摩、交流经验等多种形式。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是志愿者服务精神和社团文化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它有效地把学生、社团和社会相互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价值实现提供了途径,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做了有益补充,为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提供了有效模式[5]。因此,社会和学校需要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良好发展,为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平台,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于公益活动,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方琴,孔璇,袁玥,陈圆.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2,(4).

[2]邓迎迎,刘江宁.公益性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1).

[3]卢榕炜.浅析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困境和解决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第4篇

对于刚到国外的我来说,这种体验听起来新鲜好玩,同时又能认识很多人,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立刻报名注册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此次分到的任务很简单,首先组成10人一组的小分队,领取垃圾桶和垃圾袋,用来分放不同种类的垃圾,除此之外还有胶皮手套、垃圾拾取器等可能会用到的辅助清理工具。整装待发之后,头顶着加州激情火辣的海滩阳光,我们一行人便开始了此次垃圾大搜捕行动。

因为所有队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印有Volunteer字样的超大蓝色T恤衫),与沙滩上玩的很High的比基尼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到之处都会引得其他人投来好奇的目光。还好是跟队伍一起行动,要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话,肯定没走两步就想退缩了。

整个行动下来,我们小组收获了满满2大袋的垃圾,有饮料瓶子、各种纸屑和残留食物等。更让我们有成就感的,是这一路走来获得的声声谢语和鼓励,我们每个人都倍感自豪和骄傲。对于第一次参与这样活动的我而言,更是对公益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公益,做公益的前提是什么。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公益两个字离我很遥远,似乎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够实现的一种行为,比如慈善、捐助等等。现在,我对公益有了更通俗的理解,公益就是一种自动自发做好事的行为,没有大小高低之分,捐100万建一座希望小学是公益,为街头流浪的老人做一顿免费的午餐也是公益。

其实我们没必要太纠结公益的含义和范围,也没必要太过考虑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公益。不管是怎样的表现形式,只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帮助别人,这就够了。我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参与公益,有的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老人读报聊天;有的捐钱捐物给贫困地区的儿童们;有的甚至建起一对一的长期对接资助……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自己更加具有责任感,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一点点影响他人,让这个社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点滴努力而日臻完善,越来越好。我想,这就是公益的内涵吧。

其次,我学会了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公益,面对不理解的目光时如何应对。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分配的时间刚好是海滩人最多、各种娱乐活动进行到最的时候。干活的时候,跟纯粹玩乐享受时整个人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一开始,我感觉自己十分放不开,甚至感觉到别人好像在笑话我:好傻的人,放着这么好的阳光、大海、沙滩不好好享受,捡什么垃圾啊!我会很不好意思地去问正在晒太阳的人是不是有垃圾需要丢,或者旁边的矿泉水瓶是不是可以不要了之类的问题,生怕打扰到人家的休息和娱乐。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遇到的所有人都很热情,很多时候我一句谨慎细微的询问,换来的则是一大帮人回头去找自己旁边的瓶子、纸袋和需要丢掉的东西,当把这些垃圾统统收入袋子中的时候,我的内心也会涌上一股感激之情,和他们互相道谢,说上一句辛苦了,然后再向下一个地点转移。当我回头再次向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群充满肯定的笑脸,于是,我立刻就不觉得脚下的沙子有多么烫热难耐了。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企业 公益责任 社会责任 机制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责任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存在的价值只在于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现代社会经济学提出企业应承担其社会责任。按照利益相关人理论解释: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对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负有社会责任。Freeman(1984)将“利益相关人”定义为:“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个人或团体,或者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利益相关人具体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政府、当地社区、环境、及整个社会关系等。

利益相关人理论虽然清楚的解释了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不是独立创造利润,而是依赖于利益相关人),但是其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非常宽泛的,有必要分类认识。Carroll(1979)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经济责任指企业必须进行经营活动,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等创造财富,获得利润以获得市场生存;法律责任指企业必须遵守法律、制度的约束;伦理责任指企业在法律责任之外,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企业的期望;Carroll 解释的公益责任是社会对企业“酌情而定的期望”,可以理解企业承担公益责任是一种量力而行的自发行为。本文探讨的公益责任即是企业按照自身意愿,主动承担超出外部的要求的社会责任。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主要行为是以慈善捐助、设立基金、义务工作等方式从事有利于大众的公益事业。

比较公益责任同其它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征:

1.公益责任是企业的主动意愿。企业承担“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时都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经济责任”本身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来自市场压力;“法律责任”的压力来自政府监管的强制力;“伦理责任”的压力来自社会舆论、消费者选择等方面。而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应属于一种主动意愿,来自外部的压力较小。

2.公益责任的内容不确定,具有差异性。公益事业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涉及教育、医疗、救灾、扶贫、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同其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比,公益责任的内容同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的关联性不大。应该说任何一项公益事业都不可能由单一的企业完成,也不可能对应为哪个具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众多公益事业中,企业一般是根据自身的价值观,选择投入一些自己比较关注的社会公益事业。既使在同一项公益事业的投入中,企业选择的方式、投入的多少也是各自不同。因此,承担公益责任,一家企业可以选择为零,也可以是无穷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二、企业负担公益责任的逻辑性

由于公益责任是自愿性和差异性的,那么“要不要承担公益责任,承担多少公益责任”便成为企业伦理思考的问题。Friedman认为企业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而这些成本又带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的损失,既违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又降低整体经济效率。国内学者张维迎也认为“在一个完美无缺的制度下追求利润就是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如果要划分一个企业基本社会责任的边界,公益责任显然可以不在其列。增加企业成本,不能产出利润,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负担公益责任呢?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具有层次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存的物质需要,高层次的需求是社会关系、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从两个方面看,这个理论可以借鉴为企业行为的分析。第一,企业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决策,如果企业家个人的需求层次符合马斯洛的理论,那么企业行为应该具有相似性。第二,如果企业行为被理解为群体共同决策的行为,可以认为企业的需求是内部个体需求意愿的累加,同样也可以认为需求层次理论对企业适用。

借用马斯洛的理论分析,企业在已经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后,其对单一经济利润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弱,而对获得社会尊重,社会地位,赢得社会权力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戴维斯(1960)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同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致社会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可见,自愿负担公益责任,正是企业满足社会尊重、社会地位、社会权力等高层需要的基本途径。

另外,企业负担公益责任能够提高公众形象,对企业品牌具有潜在的价值。受儒家思想中:“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观点影响,社会价值观念中都认同强者承担更多责任的道理。一方面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应该普遍承担的,比如纳税、保护劳动者权益、诚信等。另一方面,各个企业发展程度不同,生存难易不同,在市场中所处的强弱地位也有差异,优秀企业自愿承担更多的公益责任更符合大众的道德伦理。优秀企业在资金、人力、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对公益活动也能发挥较好效率,不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还可以改善公共关系。“现代公关之父”艾维・李就提出:“凡是有利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可见,投入公益对企业长远发展也是有利的。

三、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产生了一批的优秀的企业,据《财富》杂志2008年的统计,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已经有26家(不含港台地区),而最新的中国500强企业的年营业都已达到70亿元以上。企业在经营上成功的同时承担公益责任的状况如何?

1.企业负担公益责任数量增加。根据2006年对企业作的抽样调查显示,83.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本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77.7%的受调查企业捐助了慈善事业,90%以上的企业在最近一年里不同程度参加了社会公益行动。这个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已经具有公益责任意识,并且已经有实际的行为。从内容上看,企业对承担公益责任内容的认同度不同,依次为“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救助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捐助慈善事业”,这说明企业认识公益责任也是由身边向社会逐渐渗透的。不同类型和经营状况的企业,在进行社会捐赠上也存在差异,大型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盈利企业、处于成熟的企业捐赠相对较多。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性质对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存在影响,而企业经营依然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

2.企业公益事业提升空间很大。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广泛地开始承担公益责任,但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还很小。《胡润2006中国慈善企业榜》共有50家上榜企业和基金,共捐赠4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8000万。上榜企业平均将其年销售收入的0.15%用作了慈善事业,而根据胡润百富介绍,国外前十大企业将其年销售收入的0.5%捐献给公益事业。美国富裕阶层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提供慈善公益捐助达6700多亿美元,亦即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到了美国GDP的9%,而我国只占到0.1%。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传统,在5.12汶川地震后,一个月内民政部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超过了290亿元,一些企业的捐赠额甚至接近企业一年的利润。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公益事业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企业对公益责任管理不成熟。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公益活动还属于临时性的,没有纳入计划性的管理,没有考虑到承担公益责任与公司的长远目标相结合,一些企业公益活动效率很低甚至适得其反。现代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一项企业、政府、非盈利组织、公众多方协作的系统性工作,企业必须学习掌握其中的运作方法。部分企业认为公益活动只要捐赠或赞助了财物就完成了,对于财物的去向、使用和管理情况并不了解。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只关注公益活动的新闻效应,甚至出现承诺之后不作为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

四、完善机制,提升企业公益责任

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更多的支持社会公益,这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现实需要。提升企业公益责任,不仅仅是企业或者企业家的意识提高的问题,而在于整个社会相应机制的完善,就此而言,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1.社会对企业公益责任的激励机制。公益责任基本的特点是出于自愿,没有人会喜欢“被迫的捐款”,对于公益责任不能以法律、行政、舆论的压力来要求,而应该以激励的方式来引导鼓励。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在社会公众中有些潜在的“仇富”心态,认为企业有钱就应该多捐款,否则就是为富不仁。一些舆论也迎合公众的心态,对企业负面的报道比较多,比如:“我国企业99%没有参加过慈善捐款”“社会捐款70%来自港台地区,国内捐款仅占15%”等。不论这些数据是否准确,但是这样的批评反而造成了企业以及企业家不敢露富,更加不愿从事公益活动,制约了企业承担公益责任。心理行为学上认为赞美比批评更能改变行为,企业从事公益是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美誉,只要强化激励,企业自然会做得更好。

企业公益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平衡。如果一个企业投入过多,必然会影响企业再生产,从而影响就业、税收和社会福利的增长。企业的公益责任不能是按照公益需要期望而增长的,必须保留企业自主决策的空间,社会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适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是鞭笞少数企业捐赠数量。

税收鼓励政策是提升公益责任的重要激励机制。在美国,税收制度就是公益事业的重要推手,一方面美国的税收制度极为完善,逃税几乎是不可能;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个人的公益投入都予以免税和抵税,这样大大加强了企业个人参与公益的意愿。

2.建立有效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完成公益事业根本上是社会的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具有财力、物力、人力等条件,我们希望企业负担部分的公益责任。公益事业产生的效果如何,是企业选择公益责任的重要考虑,只有整个社会建立有效的公益事业运作机制,企业的公益投入才能产生切实的成果。

在我国,公益事业基本上还是政府工作的延伸部分。从一定角度上看,这样做十分有效,可以借用到一些政府资源和行政手段,也有利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但另一方面,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和其它组织参与从事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一些发达国家公益事业运作比较成熟,其机制值得我们借鉴。非营利组织是一些国家公益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其受大企业或者大企业家的资助,从事众多社会公益事业,扮演着捐助方同受助者之间的桥梁作用。非营利组织在公益事业中优势在于,它与企业捐赠方的委托关系使得其更加关心企业在捐赠时的要求,另一方面,其专业的定位使其在公益工作中的效率比企业和政府更高。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需要建立相应的立法、监督等管理机制。

3.建立企业自身的公益管理机制。伴随公益责任的提升,企业自身对公益事业的管理机制也必须完善。从宏观上看,企业公益意识源自企业对自身使命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负担公益责任关系到企业的公共关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对此波特提出过企业战略慈善行为的观点,按照这个观点企业要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选择慈善项目,对负担公益责任要结合自身情况做长期计划性的安排。从微观上看,具体公益工作中要提高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需要建立起管理机制。现代公益事业管理已经日趋繁琐复杂,包括筛选项目、筹集资金、制定方案、追踪效果等等环节。企业要利用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还需要对开展公益活动时对传播的范围、媒介的选择、受众的特点等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国明姚青:非盈利组织: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J].广西社会科学,2007,(6)

[2]郑若娟: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06,(2)

[3]刘文彬:基于效率内涵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假说[J].科技对策与进步,2007,(11)

[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看社会责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Carroll,A.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