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学专业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158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规划”)专业。开设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还有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专业由地理学、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学科转化而来,而规划专业主要由地理学相关专业转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背景的影响,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各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宽而不专等问题。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体系除了与相应理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课程,还设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地图、遥感、gis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一、注重“形势教育”。让事业燃起激情
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渴望机遇、勇于挑战,显然,处于复杂地质环境的西部开发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专业思想教育素材。诚如国际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界专家们所言,21世纪全球的重大地质工程与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中国,这给我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已从开发型转为消费型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国际著名岩石力学专家石根华博士感慨地喊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如今,密西西比河畔的工程地质圣地(注:原文为“计算圣地,笔者改)已经人去楼空,而踞守东方的中国(注:原文为长江的武汉,笔者改)将会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注:原文为“工程计算界”,笔者改)的新希望。身为美籍华人,但在祖国做短暂客座研究的老一辈岩石力学专家石根华博士由衷写出“当今中国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空前的,有的工程甚至可能是绝后的。作为一个工程计算专业人员,我为能够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荣幸,为能够参与这个伟大的实践而倍感自豪”。这句话笔者深受鼓舞,也相信西部大开发能极大地焕发大家学好专业,献身事业的激情。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适当地融人西部大开发的素材:西部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和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什么是西部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西部的地质环境特点和西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以及个例分析等。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西部的地质环境,更深人地体会西部重大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难点,上述素材均取自著名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尤其是由笔者承担或参加的项目,如“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973项目)的立项答辩系列电子文件、小湾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含评审会汇报电子文件,小湾工程坝高292m,属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拱坝,坝址区基本烈度高达8度)、龙滩施工图设计文件(具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洞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世界上最长的深埋隧洞)的前期勘察成果,苏通大桥(世界第一大斜拉桥)地基基础(世界第一大深水桩基础)稳定与安全监控项目的立项汇报电子文件以及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等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地质研究成果等。实践证明,寓教于重大工程建设,必将充分地焕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自豪感。
二、加重地质环境章节,突出复杂地质环境对
工程建设的影响第四纪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与挤压,由此衍生出最强烈的现代地壳活动和高地应力场,造成青藏地区快速隆升,从而构架西部的高原和高山峡谷地貌以及恶劣气候环境。相对于以往重大工程、尤其是东部地区的重大工程而言,西部大开发必然面临更恶劣的建设条件、更复杂的地质环境,突出表现在:
1.活动断裂发育、区域稳定问题突出,许多重大工程不可避免地处于强震、近震环境,有些工程甚至需要穿越活动断裂带,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青藏铁路工程等。
2.普遍存在高地应力和高地温问题,而由于西部地区的山高谷深,所以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深埋地下洞室。显然,对于高地应力和高地温环境中的深埋洞室,其应力重分布、岩爆、多场耦合和施工安全等问题均十分突出。
3.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十分强烈。对高山、高寒的西部地区,冻融、风化作用(尤其是物理风化)以及冲刷侵蚀和坡积作用的强度高、速度块,往往形成巨厚的坡积物和不稳定岩堆。当处于高地应力环境时,谷坡卸荷回弹和应力重分布问题极为突出。
三、结合工程难点,引进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
在高山、雪山,地形险峻,高寒、高地应力、高地温、强活动性,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和脆弱的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特点可概括为:工程规模特别巨大,地质环境极为恶劣,地质活动非常强烈,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它必将面临若干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为此,科技部于2002年批准了面向西部开发和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重点基础研究立项。借此机会和研究平台,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及时地吸收了最新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成果,如:
1.将地质灾害融入地质环境和自然演化的大系统中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克服独立的、局部的、就事论事的研究思路。
2.树立地学、力学和工程科学在深层次交叉结合的研究理念,引出一些需要深入关注的问题,如数据不完备的复杂地质系统与理论严密的力学模型之间以及地学描述的大尺度定性方法与力学分析的精细定量方法之间的相互脱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结构和岩土体稳定性评价时,既要考虑工程体与地质体的共同作用,更应关注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地质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强度很高的大范围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将更加复杂而多样。虽然由于课时限制而只能以个例(如水库蓄水和库水位骤降与高陡库岸的相互作用、开挖和锚固与高地应力边坡的相互作用等)做定性的剖析,但却能很好地拓宽视野和启发思维。
一、《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内容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该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测绘工程的专业补充标准中,课程设置分为四类,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自然科学课程。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的各圈层在不断地演化与相互作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通常,《地球科学概论》的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球的形成和组成,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行星地球简史、地球的物质组成三个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地球表部圈层的相互作用四个部分;(3)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和性质、岩石圈内部物质的转化、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重力地磁与核幔作用四个部分;(4)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包括地球系统科学、人与资源、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三个部分。
二、《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的涵盖
在2013年版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该课程可以很好地涵盖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但在之前版本的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对于2011级、2012级同学来说,该课程的知识点需要由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涵盖;具体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第3学期《环境科学概论》、第4学期《煤矿地质学》、第5学期《采煤概论》以及第7学期的《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环境科学概论》的知识点,通常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环境管理、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
通常,可以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四方面内容(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同时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可以部分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
《煤矿地质学》的知识点,通常包括:基础地质理论部分,地球概况、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煤与煤系等,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矿井水文地质与防治水、煤矿环境地质、地质勘探、主要地质图件、储量管理、地质编录、地质报告与说明书、煤矿地质信息技术等;可以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一方面内容(地球的形成和组成),同时,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采煤概论》的内容主要是煤矿生产建设的基础知识,知识点通常包括:煤矿地质、煤田开发、井田开拓、采煤方法、井巷掘进与支护、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生产系统等;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
《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主要内容是: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地表及岩层移动的观测工作、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开采损害及其防护措施、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监测、下沉与变形监测新技术;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主要内容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四方面内容(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以及可以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
所以,虽然在之前版本的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但《地球科学概论》的知识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涵盖。
三、《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特点
通常认为,《地球科学概论》不同于《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入门性的课程,解决的是专业入门教育问题,以今后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在后续课程中将深入学习《普通地质学》中每一章的内容,是相对较纯的地质学的研究内容。而《地球科学概论》是由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拓宽、发展而来的,课程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的学科更多,体系更加庞大,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中比较成熟的地学知识,而且要面对当代技术发展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它的主要对象是非地质类专业但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它不以今后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没有相应的后续课程,主要任务是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地质思维的教育,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地球观,具有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通常来说,《地球科学概论》具有内容多、课时少、程度浅的特点。内容多体现在:地球科学是六大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空间跨度大、时间跨度长、地质过程复杂的特征,不仅要介绍地球的形成和组成,而且要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阐述地球系统的整体作用和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基础上,还要介绍人类对全球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灾害防治等当今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课时少体现在:通常该课程仅仅为32学时或40学时,相对于庞大的教学内容而言,课时显得十分的有限。程度浅体现在:《地球科学概论》是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通识性课程,不以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在讲授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复杂的地质现象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释。以上的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要上好这门课,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十分熟悉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凝练,教学过程中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理论性的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思想性。
四、《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对专业认证的支撑
自2006年起,由教育部牵头,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机械、化工等行业开展了试点工作;随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序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对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质量保障文化、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从2012年开始,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中国测绘学会进行认证工作。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在毕业要求方面应覆盖12方面的内容: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5.使用现代工具;6.工程与社会;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贡献,首先是课程设置的需要,《地球科学概论》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自然科学课程。其次是教学内容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后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地球形状的知识是投影带划分的基础,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和分层的知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知识是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的基础等。最后是对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12个方面中的几个方面有一定的支撑;在“6.工程与社会”方面:例如,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通过观测整体的微小变形量,构造统计分析模型,能够及时有效地预测变形体的变化趋势,为防治灾害提供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而且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的社会问题。
在“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地球是养育着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为人类提供了空间、环境、资源等一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历程中,对地球的索取远远超过对她的关爱与保护,这种人地关系的失衡导致了资源、环境、生态和人口等问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正如郝诒纯院士在为《地球科学概论》作序中指出的:地质科学已成为保障人类生存的科学,发展和普及地球科学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和繁荣昌盛的意义深远的战略。在“8.职业规范”方面:在地球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如水成论与火成论的争论、灾变论与渐变论的争论、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争论等,这些不同学说之间的争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理解,丰富和完善了地球科学的理论。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同学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很好的帮助。《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还可以促进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关注人类与资源、环境、灾害、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而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键词: 英语第二专业 学生需求调查 课程设置改革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知识经济日趋明显,文化交流日渐多元化,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1983年,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就开始试验,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初始阶段,复合型外语人才只在英语专业内试行,开设了经贸、新闻等课程,英语系充当了复合专业的“孵化器”(胡文仲,2008)。随着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求知欲不断增强,从1984年开始,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下叫“英语二专”),培养出一批批比较强的有英语实践能力的经贸、法律、建筑等专业毕业生和掌握双语的毕业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过去高校由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强化了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社会客观需求。然而,目前英语二专教育仍没有一个稳定的培养计划、培养模式和要求等,特别是英语二专课程设置仍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许多高校的英语二专课程设置与实施均参照本科英语专业课程。那么,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本身是否存在问题?据了解,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1998,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指出:外语教育存在的5个不适应,其中有一个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对许多课程满意程度低,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现有的课程更是不满”(转引自郑玉琪,2006)。那么这种课程设置又是否能适合英语二专学生呢?因此,对英语二专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审视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看它的课程设置能否满足英语二专学生和社会需求,有没有必要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重庆大学英语二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英语二专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对目前课程设置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对改进和规范英语二专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
2.调查
2.1研究对象和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重庆大学英语二专2006级和2007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来自软件、环境工程、影视、经贸、文新等21个学院,共计141人,他们均具有2年或2年以上的大学英语学习基础,96%以上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30%的学生过了大学英语六级,部分学生还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之所以选择06和07级学生,是因为让即将结束课程和正在选读的同学都参与其中,成为课程设置评价的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这些学生在二专学习期间拟修完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口译技巧、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及答辩,共计65个学分,修课形式均为必修。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主要包括1份对学生的问卷和对学生20余名进行了访谈。学生调查问卷包括了10个问题(其中封闭式问题9个,开放式问题1个),发放问卷141份,收回139份,有效问卷135份。调查内容涵盖了英语第二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评价、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就业意愿等方面。整个问卷调查过程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所得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和客观性。本文所讨论的是以上所有问卷调查或访谈结果的部分典型结果。
2.2调查问卷的来源。
在问卷设计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英语课程设置的论文和著作,分析了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等6所大学的英语二专课程设置,并针对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二专设置现状和学生实际情况,访谈了20余名英语二专学生,经过多次预测和讨论,修改、综合设计了本调查问卷。
2.3数据结果与分析。
课程设置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袁振国,2005)。我们针对英语二专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表1),存在主要问题分别是培养目标不明确(60.1%)、课程设置不合理(54.4%)、人才培养质量下降(38.6%)、教育资源不充足(30.6%)和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26%)。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培养目标是否明确对课程设置具有巨大影响,成正态分布曲线。作为教育实质性阶段的课程设置来说,它的合理性也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人才培养质量高与低等问题。由此可见,培养目标不明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是目前英语二专存在问题的主要源头(本文主要谈课程设置问题,培养目标问题不加分析)。
那么,英语二专课程设置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卷,内容包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3.1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和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李秉德,2000)。我们对课程结构合理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表2),约一半学生认为英语二专的课程结构不合理(48.2%),主要表现在(表3)选修课少(87.4%)、课程间复合性差(84.2%)和学时、学分分配不均。访谈中,我们也发现,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课和复合型课程比例失调,课程形式单一,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基础课多专业课少是其主要问题。它片面强调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性,未能充分体现英语二专教育的特色。这与新时期要求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目标显然不合。
问及“你认为哪些课程应是必修课?”时,数据表明(表4),大部分学生主要选择了基础技能课程作为必修课,前5项都囊括了听说读写四项基础知识和技能,综合英语是这四项技能的大综合,更是受到了学生的青睐。从数据中可分析出,学生选择必修课别重视输出性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英语口语(81.5%)、英语语音(71.6%)和英语写作(79%)等。这与我们访谈结果是一致的,不少学生表示,虽然自己通过英语四、六级,但有时候在交际中总感觉力不从心,表达不出来。
2.3.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我认为,“课程内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内容是指科目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课程的具体内容。为此,我们针对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性展开了调查。当被问及:“你认为英语二专课程内容设置是否合理?”65.8%的学生选择了不合理或不很合理,它反映了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性。访谈中,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比较陈旧落后,内容存在繁、难、偏、废现象,过分注重理论,实用性不强,与市场需求有些脱节等。
问及“在课程设置中,你最想学到哪方面的知识?”时,结果显示(表5),选择商务英语人数最多,占57.9%,其次是英语教育(32.2%)和英语语言学(27.3%)。商务英语课程选择人数之多是我们预料之中的。究其原因主要有:(1)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的交叉进程促成了我国较高的经济外向度,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经贸类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增加。(2)被调查学生中有28.5%的学生来自与经贸相关专业,将经贸与英语复合起来,他们愿意接受,也容易懂。(3)从就业意向来看,调查显示(表6),62.6%的学生意愿去企业工作,商务英语课程实用性很强,选择它主要是为了以后工作打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由于目前国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家长和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从事比较稳定的职业,比如英语教师(表6调查显示19.6%),这就难怪有32.3%的学生选择学英语教育知识了。而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的基础性科目,是英语学科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王守仁,2001)。从结果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已经既意识到了像英语语言学这样理论性课程的重要性,又注意到像商务英语这样实用性课程。因此,在问及:“你认为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哪些课程?(开放式题)”商务英语、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等课程排在最前面就不足为怪了。
3.对英语第二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3.1明确英语二专的培养目标,为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2000年4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下发执行,明确提出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很显然,较之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二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时间偏短,专业重点侧重不同,就业方向不同,等等,要达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英语二专应有属于自己的培养目标。它既应突出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特点,又应充分发挥其学科之间复合型的优势,能成为运用英语处理与专业或专业相关行业一般事务的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只有科学合理地定位,才能对课程设置发挥引领性作用,为科学课程设置决策奠定扎实的基础。
3.2改革英语二专课程设置,突出英语二专课程特色。
3.2.1增加英语二专课程的种类,凸显英语“专业”性。
一般来说,文学、文化、语言学是外语专业课程的主体(王守仁,2001;胡文仲,2008)。英语专业课程的重点最终在于语言与文学,这是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最根本内涵(何其莘等,2008)。从样本数据来看,学校开设了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化等与文学文化相关课程,但忽视了开设英语语言学课程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从英语语言学课程本身来说,它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科学体系中的关系学科,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丰硕成果,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科技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英语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实际掌握语言、有效使用语言和从事语言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仇伟、张法科,2008)。从学生需求角度看(表5、7),学生对英语语言学课程开设的愿望要求强烈。因此在英语二专课程设置中,英语语言学课程是不容忽视的。
3.2.2凸显英语二专课程的基础性和复合性。
英语二专学生有别于英语本科专业学生,主要表现为高考入学时英语入学起点低,培养目标、主修专业方向不同,认知结构不同和就业后英语要求的高度和侧重点不同(宋敏等,2005)。
鉴于此,我认为英语二专的课程设置上应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和复合性。
所谓“基础性”就是指课程以学生夯实专业基本技能为前提,着眼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为其他英语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内有些专家也指出增强学生竞争力的途径是依靠提高学生基本功,加强英语基础教学(陈科芳,2008)。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像“综合英语”这样基础性课程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认为它有利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二专注重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基础课程设立是有必要的。只有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才能迎合动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施良方,1996)。
所谓“复合性”课程是指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之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它并不是指在原有课程上增加几门应用性课程或强化性训练,而是根据其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一种课程有机的优化组合,注重课程之间的交融性(王金洛,2005)。
3.2.3调整和优化英语二专课程结构。
针对英语二专课程结构中选修课少、课程形式单一、课程间渗透力差等弊端,综合考虑英语二专培养目标、社会对二专学生需求和我校二专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课程设置结构应包括以下部分:基础技能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社会活动课程(见图1)。其中,基础技能课主要是包括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我们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分成六个模块:英语语言模块、英语文学模块、英语文化模块、经贸模块、英语教育模块和其他复合模块,这样划分一是可以体现英语专业特点,二是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架构和合理地进行选课。之所以将社会活动课单列,是为了引起大家对英语二专专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的高度重视,而不是让它流于形式,走过场,送学分。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种课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四者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际操作中,应努力把握好四者之间在课时、学分等方面的比例,使它们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做到既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又满足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客观需求。
与现有课程设置相比,本课程设置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1)增加了英语语言类课程,整体上更彰显了英语专业性特点;(2)选修课程明显增多,学生选课方向强,空间大;(3)增加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比例,突出社会活动课的重要性。
课程设置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各校可根据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学术传统、学生实际情况等差异有所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上模式仅供参考。
4.结语
英语二专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完全照搬照抄本科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在设置中既要考虑市场短时的、长期的、潜在的社会需求,考虑社会整体健康协调发展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二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专业为基础、为优势,以英语为工具,将专业和英语融合起来,实现一体化培养,真正实现1+1>2的目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英语二专的课程设置很难满足学生的英语求知欲和社会客观需求,社会和市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要求二专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课程设置应更多注重基础性、实用性和复合性。我们的问卷设计、调查范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调查结果也有可能有不足之处,但从总体上看,本次调查研究还是能反映当前英语二专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需求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广大课程设置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英语二专课程设置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规范二专教育秩序、优化英语教育资源、培养合格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推动英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仇伟,张法科.建构主义与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8,(1).
[2]陈科芳.从翻译专业的设立反思英语专业教学[J].外语界,2008,(6).
[3]何其莘,黄源深,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6).
[4]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外语界,2008,(6).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宋敏.“专业+英语”双学位培养模式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4).
[9]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5).
[10]王守仁.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1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地方高校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新专业
一、目前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确立科学的理念为先导。然而,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内涵的把握不够准确,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只关心课程科目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确定等问题,较少关注课程的理念,对将通识教育理念应用于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还很不够,致使通识课程的设置随意, “想开则开,说停就停”。通识课程的随意设置,造成通识教育课程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课程稳定性、连贯性不够,高质量课程不多等问题,最终导致通识课程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二)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设置的课程结构失衡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科学的课程规划为主导。然而,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关注较多,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重视不够。结果导致开设的通识课程覆盖面窄、内容单一、结构失衡。这种缺乏规划和设计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的逻辑性、连贯性、相关性不强,难以形成合力,达成教育目标。
(三)课程设置模式僵化,设置的课程体系缺乏个性
各地方、各高校均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其自身的实际、资源优势与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然而,从目前国内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难看出,许多地方高校通识课程名称虽然各异,其设置的学分及比例也不尽相同,但它们设置的课程模式几乎相同:都是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且设置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几乎都是由“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构成,设置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也几乎都是按学科将之划分为‘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类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特色,也没有考虑到地方特色,按照这种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出来的课程体系,缺乏个性,致使通识教育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有效推进地方高校新专业建设的思考
(一)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本质与内涵,不断加强通识教育理念建设
各地方高校要深入思考通识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本质,不断加强通识教育理念建设,在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现状以及学生自身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理念来规划、设计通识课程的结构,并对设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结构进行严格科学的论证,对已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结构进行合目的性改造,以使通识教育课程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二)切实做好通识课程规划,构建个性化课程体系
各地方高校要在清晰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与定位、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整体设计。规划和设计要依据素质教育理念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从多方面开展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各校自身的实际、办学特色与优势,要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契合学生的多元需求。
(三)正确设定通识课程目标,合理划分通识课程领域
各地方高校要在清晰的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研究,正确设定通识课程目标,并使师生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设置通识课程的意义和目标。课程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又要重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和资源特点;设定的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科学划分通识课程领域,精选通识教育课程。各地方高校要切实研究并确定划分通识课程领域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与地方的实际和特点以及传统设立具有特色的课程领域,并科学设定不同领域的课程比例;要精心筛选通识教育课程,使筛选出的课程涵盖主要的学科知识领域。
(四)科学设置通识课程内容,采取多样化的课程形式
各地方高校在通识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贯彻古今结合、中西贯通、科技与人文交融、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等原则。所设内容只有古今结合,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中汲取营养成分;只有实行中西结合,使设置的课程同时兼顾东、西方文化,才能使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熏陶,形成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相互贯通,才能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机统一,才能培养高层次人才;只有使设置的课程涵盖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主要领域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学科的基本观点、研究与思维方式以及发展趋势。此外,通识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优势和地方特色,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及特色。通识课程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一要积极开发综合性课程。各地方高校在重视单科性课程的同时,要把力量集中在综合性课程的开发上来,开发一批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能体现中、西方文化精华和核心价值、反映人类科学和知识整体性、融合人类社会发展重大主题的综合性课程,使其成为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二要有效设置体验性课程。要将体验性课程和知识性课程、课堂教学与第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知、情、意协同发展的目标;三要高度重视通识隐性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五)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健全课程设置评估体系
各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系列制度: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等,让学生弹性地选科、选课、选师、选时,为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要建立健全通识课程设置的审核与评审制度和通识教育课程的阶段更新制度,适时调整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培训制度,改革通识课程考核制度;要创新通识课程评估制度,完善通识课程评估机制,把通识课程设置纳入学校评估体系,开展适时、全面、全过程的监控评价,动态、全方位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及社会效用:一是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考评制度,对授课教师实行有效考评,监控所设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二是实施学生满意度调查制度,对在校学生进行监控,充分了解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三是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和毕业生适应岗位情况。
各地方高校要加强设计和规划,适当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比例,特别是要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府合作和国际合作,聘请企业、政府、兄弟院校优秀教师来校开设通识课程或讲座,要调动学校优秀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不断充足优质通识课程资源;要适时升级选课管理系统,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要不断加强通识精品课程、通识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材和优质教学资料库建设,并做好优势资源共享工作,以满足学生选读的需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要不断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使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理性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于淑文.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王燕华.大学教学与通识教育述论—美国萨吉诺州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07(4)
[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9
[6]刘楚佳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讨[J]. 广州大学学报,2009(3)
[7]李泽民等.我国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设计探析[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6)
作者简介:
李波:(1974—),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