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的总和,有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之说,狭义文化就是指人类物质过程中的所得,而广义文化就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留下的所有。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人民崇拜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传统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八卦等之中,在古代中国封闭的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抽象、注重中庸中和的价值理念、看重精神修养,少有竞赛意识。而西方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希腊文化,地处希腊半岛,属于海洋性文化,人民常年在海洋上狩猎、贸易、战争,“以西方体育为核心的奥林匹克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斗争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崇尚精确、注重规则,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求不断超越,重阳刚、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奥林匹克文化传入中国之初即与中国传统文学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
二、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学的冲撞
(一)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通常认为个体是群体的一分子,是群体的一部分,人人应该与群体保持紧密联系。个人的利益以不破坏群体的利益为前提。但西方文明认为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性是人是一个个具有理智和情感的独立个体,事事应以个体为先。这种东西价值观的不同在体育题材电影中有非常好的诠释。中国百年百部优秀电影代表作《沙鸥》就体现了这种儒学思想。整部电影体现出来的是时代特色,人物的群体特色,基本上没有体育竞技本身的个体性表述,缺乏西方价值观里的个人动作、技艺和冲突。可能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中国的体育电影承载了大多的社会使命,缺乏了真正反映体育本质的东西。相反,西方以展现体育精神的故事影片,强调的是艺术和体育的本质,让无数观众印入脑海,强调的是个体的英雄主义。
(二)东西方哲学基础的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基础来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化和意大利罗马体育文化。这些文化都是近代历史上工业革命的产物。西方当时正处理飞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时代,哲学理论上由新基督教掌握,强调的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崇尚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追求一种竞争意识,不断超越自己的状态。反映到体育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技术水平的发挥,强调个人战术和训练方法,更注重身体机能的训练。相反,中国传统哲学强调“阴阳理论”、“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不强调个体,更在意群体利益的表现,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反映到体育文化中,大多数都以赞美以大局观为重,强调正义和英雄风范。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礼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整个电影里不是去强调刘长春的个人精湛的技术水平,表达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概。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
三、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学的交融
随着社会的不断往前发展,东西方文化差异越来越小,西方现代文化也逐步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学中来,逐渐交融。也正因为这样的交融,东西方文化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互补
奥林匹克文化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价值,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以及互助友爱的人性精神,尤其是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奥林精神就是要通过我们的体育竞技表现出人类文明的进步,表达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是竞技意识的过程中,突出整体利益,强调协调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东西文化的一座桥梁,是就我国而言,奥林匹克文化成为中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种补充。当然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竞争意识、民主精神、开放态度和科学观念,同时缺乏培养和发展个性的环境和条件。奥林匹克文化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二)奥运会文化推动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
人类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挑战自我体能、心理、精神的极限,正是人类得以保持蓬勃生命力,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人的精神、肉体和道义得到协调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文学是反映人类的理论,沟通人的心灵,与奥林匹克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样的。从这点上来说,奥林匹克无疑会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
随着世界大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国与国外的交往和交流将更加频繁和多样,而交流的载体就是语言,语言在交流和交往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和世界接轨就不能不学习外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在国际事务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早已将英语学习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全民英语热一直没有降温,这也为英语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怎样融合两种语言的文化元素,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初中英语教学文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从初中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看,应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一种语言。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的记录和传承,就没有文化的流传。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了解文化也离不开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外语文化的敏感度,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是远离文化的。这主要是来自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没有意识到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记住单词、记住句型就可以了。殊不知,没有文化基础的语言学习,就会是空中楼阁,没有生命力。教师在教学中以讲述知识为主,至于语言的运用,也因为没有具体的环境而被忽视。这就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渗透得少,没有实现文化与语言的充分融合。
二、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文化深含在语言中,语言又体现文化的厚重,二者互为一体。语言的交流是需要一定的环境的,也就是说,交流是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下进行的。尤其是对外语的学习,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语言文化的融入度,融入的越深,其语言的学习越成功,学习者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决定其语言的学习程度。所以重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重视对中西方文化因素的融合是做好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西方国家的和中国的有很大的区别,民族的习俗也具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用汉语的习惯和民族习俗去理解英语的内容,那么就会闹出笑话,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
三、营造一定的语言文化氛围
语言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环境的,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学习营造一定的氛围。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播放英语电影,让学生感受英语对白中的文化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文章,阅读英语著作。
风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传递着不同的风俗文化。例如,在中国,红色代表吉祥喜庆,好运胜利。“事业红火”“开门红”“走红运”“大红人”,在文学作品中“红”指年轻女性“,红颜”“红妆”。英语中“red”表示颜色,和汉语中的“红”不同。在英语中,“seered”是“大发雷霆”,“gointored”是“出现赤字”,“paintitred”“把某事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此外,动作、表情、目光等交际途径,起着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法也有很大差别。例如,西方人朋友见面喜欢拥抱,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则习惯握手。在西方人们交际中眼光的接触是专注和信任,在中国,眼睛盯住对方被认为不礼貌。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影响着人们鉴赏和翻译优秀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的表层是语言的转换,翻译的实质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和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中,王佐良先生提倡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指出“翻译理论的研究,包含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在翻译中要同时重视语言和文化,认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将翻译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研究,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就不能真正掌握语言。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本身的影响。文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翻译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真正领悟西方文学作品的思想蕴涵。
三、英美文学作品英汉译策略
1、翻译最常用的策略是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概念,是一九九五年美国学者率先提出的,他的思想是受德国哲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的观点影响“,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拢读者”“看一个翻译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完全取决于文化形态的重构,翻译在这一形态中得到生产和销售;什么是归化或异化只有在考虑到改变译入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得到界定。”葛校琴指出:“当前在对‘归化’问题的认识上,译界同仁应该区分归化法的两种前提:一是忠实原则下的归化;二是非忠实前提下的归化。前者总体上是规定性的,后者则是描述性的;前者是原语中心论的,后者则是译语和译语文化取向的。”归化和异化不是对立得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是不存在的。归化和异化是相对的,无论归化或异化,翻译方法都会出现相互的覆盖,归化和异化只是两种方向,他们的具体程度随着翻译方法不同所占的比重也不同,策略倾向不同。归化的手法是省译、替换、解释等,异化的手法是音译、直译和注释等。归化和异化不是对立的,他们相互补充,为不同的翻译目的服务。例如,张谷若先生对《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为了增进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用直译的方法,又用脚注介绍了英国的风俗习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很多学者采用归化异化互补的多元译法,异化与归化在文化翻译过程中要适度。适度的归化增强译文的可读性,适度的异化增加读者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加强文化交流,文学翻译的关键是多元互补。
2、译文应当把读者反应放在第—位。
翻译要突出原文与译文在文化上的区别。在异化与归化问题上,区别对待语言和文化的翻译,在句式和语法上,英汉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应避免词汇和句式的生硬,而尽可能地向读者介绍英美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英国翻译家有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文化是一个有机体,而语言是这个有机体的心脏,强调了文化和语言的不可分割,语言内容的翻译要采取归化手段,避免欧化,茅盾先生指出:“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语法和语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者“以本国语言思索和想象”来理解原文,翻译遇到障碍时,尽可能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在保持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把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祖国语言。英汉翻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符合汉语习惯。
四、结语
[关键词] 中国传统伦理 家庭 西方个体本位 自由 责任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活在当下,人们都无可避免的经历着社会转型这一特殊阶段。这也是目前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客观外部条件。台湾著名电影研究专家黄仁就说过:“在社会转型期,亲情日益淡薄,亲人之间的疏离日益加深之际,亲情正是‘国片’的好题材,俯仰皆是,取之不尽,而且拍摄上既无时空的限制,也不必花大本钱,只要肯向现代人性的深处挖掘,必然会有所得,亲情题材可以适合任何种族,任何社会放映,也适应于进军国际市场”。
以李安的为例,他个人既谙熟中国传统伦理又通晓西方传统伦理,可以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中西文化之中,可以在影片中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作为背景,考察家庭,反映人性。家庭不仅是社会最小的组织单位,也是家庭成员生活的最初环境。家庭对于人的精神成长有着直接、广泛的影响,以及深远的延伸意义。别林斯基讲过:“要忠实的描写任何一个社会,认识一个民族,就必须首先研究它日常的、家庭的、习见的哲理。”由此可见家庭、家庭伦理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所以以下本文的伦理范畴将着眼于家庭伦理的视野。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伦理,受传统社会伦理的渗透和滋养,表现为“三纲五常”,利他主义,孝悌,爱有差等,礼让。利他主义,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排斥个性,强调家国等群体概念,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集中体现了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孝悌,儒家伦理认为孝悌之道是最符合人性也是实践“仁”道最为直接的方法,应由自身最切近的家庭做起;爱有差等,是儒家伦理区别于他家伦理的主要特征,认为爱是有轻重内外分别的,强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仁的一种体现。礼、让,礼是实践伦理道德的基本条件,而让则为人生美德,礼节与谦让是相辅相成的行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持续了几千年,逐渐形成了家庭私有制,而家庭私有制极其注重家庭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一切要以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家庭整体利益,在物质和精神上牢牢依附于家庭。于是,在中国形成了强调家庭本位、宗法人伦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伦理文化特征。
影片《推手》中,一对父子虽被置于美利坚星条旗之下,但仍虔诚诠释着东方伦理。父亲中年丧偶,儿子与美国人玛莎组成跨国家庭,儿子念念不忘一人孤守在家的父亲,于是将父亲接到美国以尽反哺之责。而玛莎却很不理解丈夫中国式的孝行,朱小生告诉她:在我的教养里,一个人关心父母,应像父母关心你一样,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家庭伦理的精髓,血缘关系使父母和子女融为一体。
《喜宴》讲述了一对中国父母和同性恋儿子在美国所发生的悲喜交织的故事。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与同性恋人同居于一起,远在台湾的父母始终挂念儿子的婚姻,儿子为达成父母之愿,同意与华裔女子假结婚。片中集中反映了中国的“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传宗接代是孝的最高纲领。强调子必从父,弟必恭兄,妻必顺夫的关系。儿子认为结婚是个人私事,母亲认为结婚是晚辈对长辈的一个“交代”,子女在婚姻上必须服从父母,中国传统宗法人伦把掌控子女婚姻作为父权的体现。
《饮食男女》将中国家庭伦理“家庭本位”的思想阐释得淋漓尽致。父亲朱师傅是名厨,每周末都要通过一顿丰盛的夜宴来联络父女、姐妹的感情。为了维护家庭秩序的稳定,父女各自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大姐身为长女,按照伦理“长女如母”的观念,挑起家族重担,为了父亲和这个家,多年来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不敢谈婚论嫁。二姐个性耿直刚烈,表面与父亲、姐妹格格不入,实际上深爱着这个家。当她意外在医院发现父亲在做心脏检查时,感到无比愧疚,毅然放弃去国外的机会。朱师傅自妻子去世后既当爹又当妈,养育三个女儿尽职尽责,不敢再婚,直到女儿们都找到了归宿。
西方在冲破了封建神权的枷锁后,挽伴着文艺复兴一同走来的是对于个体存在的肯定和对自由的追求。这无不对西方文化、社会乃至伦理道德标准留下深深的烙印。西方社会以人性为前提,强调尊重自然的人性。反照于家庭,西方家庭伦理以个体为本位,所谓个人本位指的是在家庭和个人关系中更关注个人的生存和意志,家庭要服从于个人。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不同,西方家庭以夫妻关系为主轴。
同样是李安执导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就通过两段感情纠葛,折射出西方家庭个人本位和契约人伦的伦理精神。片中父亲死后,哥哥继承遗产,他不顾父亲的遗愿,只给继母、异母姐妹微薄生活费,他和妻子冷漠、自私,完全不顾母子、兄妹之情,将他们赶出家门,而且对他们的艰难处境冷嘲热讽。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思想对亲情的侵蚀导致了家庭的解体、亲情的冷漠。个人利益成为了维系家庭的主线,为了自己可以毫不顾忌血缘亲情。
在将东西方伦理形态典型化,以一种难得的视角来再次客观审视两种文化的利弊,并呈现于影片中,李安凭借自己对于两种文化的了解,在电影中采用双重文化视角的策略以西方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伦理,又以东方文化批判西方伦理,为构建一种理想化、高度和谐完善的文化伦理范式提供了蓝图。李安自己在概括“父亲三部曲”时也说过,使传统上以父亲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
家本位的伦理精神虽有效保证了家庭的稳定,培育了血浓于水的家庭情感,但过于强调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忽视个人自由,造成个体压抑,家庭成员成为家庭的附属品,导致家庭生活僵化、虚伪。西方个人本位的理念强调个体自由与权利,虽实现了家庭内的民主与个人的自由,但同样削弱了个体的家庭责任感与协作精神,使家庭结构缺乏依靠与温暖。
于是李安在其“父亲三部曲”中将其对于家庭伦理的完善与构想寓于其中,对于现代东西方伦理的发展,不失为一剂良方。他试图在扬弃中西家庭伦理的基础上,去除中国家庭伦理的糟粕取其精华,借助东方文化视角摒弃西方伦理的负面因素。将自由与责任相统一,构建一种个人与家庭同构、和谐的伦理概念。“父亲三部曲”中都以中西伦理的碰撞、冲突再到相互协调与妥协,最终走向融合。《推手》中美国儿媳玛莎买了大房子并准备好房间接中国父亲同住,说明她已认同或接受了中国“父慈子孝”的伦理观念;父亲也主动离开儿子,开始自己的生活,表明他也接受了夫妻为主轴的西方家庭观念;《喜宴》中,父母接受了儿子的同性恋人,并感谢他对儿子的照顾,同性恋人也答应愿作孩子的另一个爸爸;《饮食男女》中,小女儿、大女儿相继结婚离开了父亲,二女儿有了新恋情,父亲也有了新的归宿。《理智与情感》中有情人终成眷属。
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一湾静水,哪怕石子再小也将会有涟漪。
参考文献
1.李安: 《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世界电影思潮》,范志忠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3.《中国当代家庭伦理电影探析》 福建艺术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