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数民族意识形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国家认同;长效机制;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08 ― 02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认同概念的界定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的认同。就公民个体而言,国家认同指的是个体在主观思想上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之内,从心理上认同自己具有该国一员的身份资格。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认同是政治客体塑造、维持和保障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增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从功能维度来看,国家认同就是指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从内容维度看,国家认同是一种主观信仰,表现为政治主张或政治立场。它可分为偏重公民的认同和偏重民族国家的认同两种。〔1〕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文化多元主义”是公民文化认同的典型。而苏联将国家认同高度的制度化、政治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典型。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发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国家认同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
概括来讲,民族国家的构建都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民族国家制度建构,另一方面是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由于每一个人从身份上来讲首先是属于某一个民族,所以,民族认同是自然的,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民族认同从理论和现实生活上都先于国家认同。但另一方面,国家又是保护民族认同的最佳共同体,民族的生存安全、利益发展、价值、理想等都需要国家的保障,离开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最终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实践困境:中国国家认同建构历程及其现实挑战
1.地理困境: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基础和现实条件都清楚地表明:中国从历史上看一直是一个疆域辽阔的“超大规模社会”,中国国情非常复杂,既是一个人口大国、文明古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小国、人均收入穷国;既是一个历史穷国,又是一个近代弱国。中国在建设国家认同方面面临多民族整合、多元文化并存等诸多挑战。人口基数大、疆域范围广、民族数量多等使得国家认同面临地理及地域挑战。“因此,国家必须重视边疆地区的认同问题,加强认同整合的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认同整合的有效路径,妥善地解决国家尤其是边疆地区面临的认同问题,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2〕
2.历史困境: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的国家认同是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而曲折发展的一个产物。帝国主义的入侵侵犯了国家的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唤醒了中国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郑永年认为:中国自秦始皇以来表现为帝国体制。尽管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体系,但这一官僚体系仅仅用来维持王朝的生存,国家权力渗透社会的能力极其低下。老百姓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一种政治冷漠心态。老百姓没有任何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感。〔3〕最典型的要算是白鲁洵(LucianPye),他认为中国只是一个“伪民族国家”的文明共同体。可以说,传统上中国人没有国家认同感,老百姓认同的是皇帝个人,而非国家。中国更像一个缺乏国家认同意识的“文化共同体”。可见,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又是面临入侵和压迫下的被动行为,长期的封建专制帝国的统治、广大公民的政治素养低下等构成了历史认同基础薄弱的挑战。
3.一国两制下的政治制度整合困境:在香港,尽管回归已经有十多年,但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仍面临挑战。在台湾,问题更为严重。近年来,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运动,企图从各层面割断台湾和大陆的血肉关系。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具有现代民族的形态,但海峡两岸民族间的融合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现代国家需要不断引导民族认同上升和达到国家认同,使得国内少数民族成员在其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超民族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寻求统一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在对中国国家认同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政治整合面临五种危机: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行政贯彻危机、分配危机。〔4〕
可见,中国要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是离不开各民族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这一根本前提的。可见,国家认同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国家认同关乎中国的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其必要性、从制度建设上增强其有效性,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国家认同的实效性建设。
三、新路径: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认同的长效机制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社会建设进程加快,我党建立在以政治动员和政治宣传手段上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变得“效果失灵”;党报党刊等权威“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也有被“弱化”的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政府控制、垄断和封杀某些消息变得更加困难。“政治学与政治传播学认为,在民主社会,大众传媒是实现政治互动的主要机构,它既是沟通通道,又承担着传播政治信息的任务。”〔5〕因此,它在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也非常适合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双向沟通”。这种传播方式对于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对于提高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增强多元市场主体形势下的国家认同感而言,都可以发挥直观的、互动的、富有实效的传播效果。“政治传播研究为政治活动提供方向、原则、技巧和手段,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在广义上,任何一种政治活动都是政治传播活动,都是表达和传递某个政治信息。”〔6〕那么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呢?
第一,借助现代的传播手段,激发起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热情。通过问题讨论、对话交流、发表群众来信、民意测验等传媒给公民以表达自己政治见解和思想的机会,是现代社会政治沟通、政治中参与和信息传播的普遍手段。“政治新闻传达党派或国家的宣言,告诉人们政治动向,激发人民的政治觉醒,使其卷入政治生活。”〔7〕当重大政策措施出台时,应尽可能让人民知道决策的过程,应采取种种积极的措施,增强人民群众对决策的认同感与执行的自觉性。这样,既传播了国家观念,又强化了公民身份和政治参与效度。塑造公民人格,提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认同感。
第二,完善和细化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为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国家认同意识创造体制保障。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顺利运行多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要求政府及时完善这项制度,并从法律法规方面加以巩固和落实,使少数民族代表不仅仅只具有少数民族的族别身份特征,而真正是少数民族群体利益和意见的代表。正如所说:“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合适,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8〕
第三,通过对各民族利益诉求的回应来增强国家认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利益不平等所产生的心理极易诱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那些民族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逐渐从原来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进入一种开放状态。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格局,如果依然采取缺乏柔性和变通的行政处理方式,易带来冲突。客观上容易使少数民族产生剥夺感,从而导致国家认同的弱化。“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境内不同民族对苏联这个国家行为体的不认同、不合作……因此国家认同意识的欠缺,是国家解体的主要思想及政治根源。”因此,必须要通过合理措施调整民族间的利益关系,有意识地强化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依存关系。
第四,要在宣传和管理中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地位和身份都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利益应该得到保护。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政治宣传、社会管理中,总是要强调社会成员的民族身份。而应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传播国家观念,强调少数民族的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多元”,讲的就是民族平等;“一体”则是作为公民的同一性的“中国人”认同。国民身份和国民身份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因此应通过政治传播的各种媒介,强化民族地区居民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如果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就会得得到巩固。
总之,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社会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式化、边缘化、教条化、书本化、符号化等倾向严重,主流意识形态受损,必然会影响到政策认同、政党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往往成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则是对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实现国家认同就必须更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机制,走政治传播学的路径,实现二者的“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吴鲁平,等.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人大复印资料)〔J〕.政治学,2011,(05):48―49.
〔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国家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01):15.
〔3〕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N〕.环球时报,2004-08-16.
〔4〕Lucian W.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 Brown,1966:62.
〔5〕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宁骚.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30.
【关键词】高职院校 民族文化 意义 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70-02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较好的起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我国各个民族,由此而形成的多元民族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族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信仰、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我国民族文化现象,既要保持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要坚持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既要勇于吸收非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民族虚无主义思想。高职院校的民族文化建设要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塑造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一 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
1.民族文化建设是响应党号召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党的十七大的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同志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是以文化贡献为基本使命的文明存在。”学校日益成为文化传递的中心,日益影响着民族的进化和进程。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党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祖国培育优秀人才。
2.民族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和谐相互融洽的美好社会。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实现民族和谐,需要弘扬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既包括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也包括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文化,如中华民族文化。狭义的民族文化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如藏族或回族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和谐共处、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共构的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都有相互借鉴和吸收的文化内容,同时也都有接纳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来自于不同的民族,民族文化建设有利于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高职院校院校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民族文化建设是抵抗西方文化渗透的需要
国际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他们所谓的“优势文化”,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甚至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在民族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校园文化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有效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到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去,以有效抵抗西方文化渗透。
4.民族文化建设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和资金大力扶持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取得了喜人的进步,促进了社会民族经济向前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城乡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而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在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培育技术型人才,同时也应该注重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 民族文化建设的目标
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了解不足。校训、校徽、校歌是学校精神的浓缩,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传统,对校训、校徽、校歌的掌握是对学校文化内涵最基本的了解。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知道学校有校训、校徽和校歌的学生占比分别为90.1%、83.4%和51.0%。对所在学校校训、校徽、校歌意义了解一些的占到71.1%,完全了解的占21.8%,完全不了解的占7.2%。在对校史的了解程度调查中,完全了解所在学校校史的占13.7%,了解一些的占78.9%,而完全不了解的占7.4%。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了解不足,不利于学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利于学校的“化人”过程。2.校园文化活动收效甚微。新疆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学术讲座和社团活动。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经常举办一些学术讲座活动。数据显示,28.4%的被调查者认为该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37.7%的人认为帮助不是很大,21.8%的人认为没什么帮助,还有3.5%的人从来不参与该类活动。可见,校园学术活动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学生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的学生占29.3%,偶尔参加的占48.4%,很少参加的占17.6%,而从没参加的占4.7%。各种社团活动可以有效传递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经常参加的人数不到学生总人数的1/3,说明新疆各高校社团活动还需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
(二)价值取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社团组织活动单一化、同质化。学校中的各类社团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锻炼学生组织、策划、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冲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促使大学生及时吸纳和更新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社团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美育、文学、哲学和历史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升华学生的精神文化。调查数据显示,新疆各高校的社团组织活动以体育健身、文学艺术和志愿服务为主,由于社团活动的内容没有新意,未充分体现本校校园文化的特色,致使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师生间缺乏交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传递。“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光荣职责,学生也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6]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4%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跟教师进行交流并且经常讨论问题,65.1%的学生不经常与教师交谈,而12.5%的学生从不与教师交谈。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容易导致二者之间产生隔阂,既不利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以致当学生出现某些问题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的文化品格与“校园人”的人格紧密相连。只有大文化,才能培养出大品格、大人格;只有在特殊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才能培养出众多各具特殊优良品质的人才。这种“大文化”指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大学校园的价值文化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追求与创造建设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调查中,63.1%的人选择了“很有必要”,28.4%的人认为“有一定必要”,6.7%的人选择“没有必要”,还有1.7%的人选择“不清楚”。大多数人选择了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园人”在其“大文化”上存在的缺陷。“你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如何选择”的调查数据(见表6、表7)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结论。2.民族意识相对较强,政治意识相对较弱。由于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眼界和见识都只局限于本民族事物,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其政治意识也往往比较薄弱。少数民族由于受外来文化干扰少、分布范围小,民族成员大都有一种文化危机感,因此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就显得较为强烈。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拥护,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对其他民族的成员难以吸收和接纳,这也阻碍了本民族与其他群体或者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新疆高校50%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之中,因而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保护和认同意识;同时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汉族文化或者现代文化对本民族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同化”,因而就更加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阵地。这突出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不容半点非议和争论,坚持本民族的信仰,保持民族的风俗以及生活习惯;在校期间,一些学生只与本民族同学进行交往,形成一个封闭的小集体,等等。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弘扬进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建设;弘扬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更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建设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视。
一、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发明去探索,“五位一体”总布局便应运而生。民族是通过文化关系进行不断的凝聚不断的确立的,民族的凝聚、形成过程,在其本质上便是文化的凝聚与融合,而这种文化的凝聚、融合又是通过民族精神来核心凝聚、融合起来的,由此可知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形成、凝聚是非常重要的。①以下几个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其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逐渐沉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等不同的文化内容。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而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对各自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建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的公民道德文化素质的到全面的提高,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时刻注重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文化内容的保护与尊重,同时及时吸纳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确保我国56个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亲近的前提与基础。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文化特质如西南少数民族各自对自然的崇拜使得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成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要把“多元的文化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本,让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舞台上都承担自己的积极角色”②。
二、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上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呢?
第一,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必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坚持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指出,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我们在吸纳、弘扬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多样性养料时,一定要保证被吸收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又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等等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
第二,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就必须要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意识的不断培养以及提升其对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56个民族一体的基础之上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基础之上,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一体格局的民族意识的培养。
第三,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各个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必须要不断的吸收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化内容及其文化内涵。作为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一般具有:(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2)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文化;(3)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群众转变其观念,解放其思想,促进其不断脱贫致富的文化;(4)有利于各个少数民族打破其保守观念,促进学习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5)富有民族形式及具有各自的特色,为少数民族群众逐渐接受的文化。③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各个少数民族都拥有颇具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不同的民族节日、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语言表达以及不同的等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对其文化进行解读可以从中吸取优秀的进行传承研究。
第四,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十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开展各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各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强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整理及其出版工作的安排,推进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科教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有巨大的作用。科教素养与科技创新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水平。”④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如前不久拍摄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展现了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
此外,要加强少数民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十报告指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乡土文化能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群体中涌现出的各种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少数民族传承人的健康成长并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壮大愿意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鼓励各界人士的参与。(作者单位:民族学院)
该文章为民族学院2013级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班资助完成。
注解:
①邵和平,《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
②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③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④闫国辉,《世界第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第17期。
参考文献:
[1]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陈家才,《发展新时期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民族,2003年第5期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叶南客,《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关键词】现代化 公民观 民族观 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概念源自西方社会,是当今时代的热议话题。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现象,反映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他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①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实现广泛、深刻的社会转型的主流趋势,任何一个国家,人的现代化水平和各区域的现代化进展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和制约国家现代化的总体状况。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要妥善处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问题,稳步推进我国现代化整体进程。
民族地区现代化之公民观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学者指出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意识上的现代化过程”,②也有学者甚至指出“人自身的现代化比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更为重要,”③“人的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层次。”④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无论是民族政治制度、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类型的深度调整或转型,还是人们整体生产生活面貌的翻新和变化,都离不开其主导力量―人。现代化以人为依托。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财富和文化成果的极大积累,大量的现代化成果最终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因此,相对于国家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现人的现代化对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是各民族的现代化,”⑤国内各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各地区和民族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的潜在因素。民族地区只有认清自身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迫切形势和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迁潮流,才能实现从民族个体到民族群体的共同发展。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地区,都应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首先实现公民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指出“现代化仅依赖于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是不够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经历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现代人格、现代品质,那么这个国家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⑥因此促进人的现代化必须重视提高人的素质,要求人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人的观念的转变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最基本要求。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人作为社会人的最重要身份的归属和认同的转变,即人首先将自己归入哪一类共同体。这种身份观同时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方式,即人在这个共同体中如何表达。
现代意义的公民理论起源于西方社会,它的诞生标志人的身份观的重大转变。公民身份有别于其他群体身份,以某一特定属性如民族、地域、职业、等划定的群体成员的身份具有文化属性,哈贝马斯说公民是“以宪法为象征的政治共同体内的成员”,公民身份更多的与政治相关。公民身份体现一个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反映了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公民观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主要因为其能有效地指导公民的现代、文明、规范的社会行为方式。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后来历次修改的宪法中,“公民”一词才出现,可以说公民观意识在我国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中没有非常牢固的社会基础。伴随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以及势不可挡的现代化发展潮流,新时期人的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必须与社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变革相适应,强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任务面临国民素质与物质发展不平衡、社会公德信仰体系滑坡、整体文明程度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等严峻问题,不可否认与国民现代公民意识淡薄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的公民不仅仅是政治上具有本国国籍和享有公民权的人,更是在思想观念上不愚昧、不封建、不落后的公民,还是在个人素质上文化素质高、文明程度高、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强的公民。现代公民观是一种先进、文明的思想观念,对个人而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个人文明程度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促进个人发展从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对国家而言,有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和构建精神文明社会,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民族地区现代化相对落后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针对民族地区公民意识基础相对薄弱、多元文化并存等特殊原因,通过树立和推广现代公民观,把身份认同作为首要切入点,加强民族地区的“四个认同”,重点应把握民族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和现代文明、规范行为教育,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首先,各民族成员应提升公民意识,增强对国家的归属和认同,以及对国家的信任和感情。其次,各民族成员应做好主观努力,逐步实现公民意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具体来说,应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解放本民族的旧思想,摒弃封建落后思想,秉持开放先进的新思想,尤其防止产生狭隘偏颇的民族观;应主动学习、吸收外来的优秀现代文化成果,抛弃本民族不合时宜的遗风陋俗和糟粕文化,学习践行规范、文明的社会行为。最后,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往往依靠民族的、国家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因此依照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脱离群众,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民族地区的公民也应积极拥护本地现代化发展前景,紧密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靠拢,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
民族地区现代化之民族观现代化
民族观是另一种表现自然人对自我身份归属和认同的观念,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表达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重要标志。民族是拥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人群共同体,民族意识是维护民族成员之间感情的纽带,是关于如何传承本民族文化、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的情感认同和心理主张。
民族内部成员对民族群体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归属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强或变弱。当一种民族意识过度的强化以后,就会导致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形成不健康的民族偏见和歧视,造成对本族文化的鼓吹和对异族文化的非理性评价,从而影响跨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影响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民族地区由于民族成分众多,文化差异性大,容易产生不良民族意识和狭隘民族观。膨胀的民族意识还会导致本民族局限于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封建落后的思想不予摒弃,对先进文明的思想不予采纳,而严重阻碍民族现代化主流趋势。如果一个人首先将自己的身份归属划归为某个民族的成员,也就是民族观较强,公民观和国家观较弱,那么这对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是不利的。笔者认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观念现代化,因此必须强调相对于公民观的民族观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强化公民身份,淡化民族身份。不可否认,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公民观意识普遍比较淡,民族观念强,两种身份观念本质上虽不存在冲突,但这种现象客观上不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目前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在于观念的转变,针对民族地区公民意识薄弱、民族成员多的实际状况,观念的转变应首先鼓励民族成员主动从传统的民族身份观向现代公民观的转变,也就是要强化公民身份,淡化民族身份,逐步实现向现代公民的平稳过渡。
民族地区公民观的推广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前提应该是从思想上不伤害少数民族的心理和感情,从行动上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和不破坏其传统文化。应在做好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从民族心理和情感入手,逐步向少数民族成员灌输公民观意识,现代思想教育,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爱国教育,提升其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狭隘的民族意识使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实施与进展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淡化民族身份是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公民意识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享受人人平等原则提供必要前提,使不同民族群体的成员都能以共同的公民身份享受社会转型时期快速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一致的身份认同还有利于消除民族地区各民族成员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增进民族之间的日常交往和团结互助,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各民族齐心协议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
在现代化大背景下构建地域性认同。当今世界讲求文化多元性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共同发展繁荣。当现代化的潮流迅猛地涌向民族地区时,现代化与本地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类型之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碰撞和火花。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现代化的接受和消化能力和水平都是存在差异的。鉴于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任何一个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都会由于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民族意识而处于排他性与容纳性的矛盾统一体中,因此在现代化背景下构建一种地域性认同不失为一种选择。这种地域性认同将公民身份认同与民族身份认同很好地结合统一,与民族地区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相协调适应。
构建地域性认同主要强调各民族成员对本地区的认同和归属,对本地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的拥护和支持。具体而言,在确立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共同奋斗目标下,绘制民族地区统一的现代化发展工作蓝图,宣扬民族地区统一的文化精神内核,开展民族地区统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施民族地区统一的现代文化引领。构建地域性认同的目的在于使民族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认识到他们不仅拥有共同的生活家园与历史情感,还拥有共同的奋斗理想和目标,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共同的现代文化理念,最终他们将共同分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化主要指以西欧及北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的价值思想为目标,探索新出路,实现西方化的过程。但在我国,现代化绝不等同于照搬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得坚持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本地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主要方式是依靠现代教育,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才能实现人的思维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事实成为培养和提升民族成员现代思维和文化素质的主要阻碍因素,而导致民族成员局限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模式与思维模式之中,无法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通过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增加教育基础资源力量,改善教育落后的整体局面,实现民族优秀人才的社会流动和自主分层,我们就能逐步将较落后的民族同胞从其传统文化的格局中拉出来,使其逐渐摆脱狭隘的民族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公民观,帮助他们逐步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重视教育的公平正义符合少数民族群体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特权阶层的存在是社会变革和转型的主要障碍。只有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个体和各民族成员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教育对调适民族地区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两种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人的观念转型的主要力量。
深化民族地区的对内开放。与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历史上自然条件相对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多民族文化并存等特殊问题,现代化进程仍面临诸多较为复杂的特殊情况和实际困难,现代化的挑战更大,任务也更艰巨。
现代化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系统中表现一种开放、文明、先进、发展的特点。当前,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更加要求本地民族要持有开放、包容的理念,积极接受优秀的现代文化成果,融入现代化的时代环境,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横向联合,加强与兄弟民族的开放交流与现代化合作,建立起一种先进、开放的经济体系。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吸引内地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把本地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努力实现经济文化成果走出本地,走向全国。
坚持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民族地区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民族地区多地处边疆,便于进行跨国贸易;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同样有着互补性;民族地区一般都存在着跨国民族,语言相通并且文化习惯类似。比如新疆特殊的地理条件,地处我国西北,与8个国家为邻,当地主要少数民族都是跨国民族,历史丝绸之路奠定了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深厚根基,建立了与中亚经济文化交往的沟通桥梁,这些对于新疆的现代化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比拟的可利用资源和宝贵财富。新疆对外交往的历史成果更加激发了我们要重视对外交往,重视与国际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身不断融入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提升现代化的整体理念和全面实践。
总之,我国的现代化需要民族地区的参与,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稳定团结的现代化建设环境需要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民族地区自身也迫切需要现代化,以改变当前相对落后的局面。
(作者分别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17页。
②付蓓:“民生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思考”,《人民论坛》,2012年总第377期。
③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④甘伟铭:“把握社会主义民族法学特殊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天府新论》,2000年(增刊)。
⑤祖力亚提・司马义:“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现代化进程”,《新疆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