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刘显凤 龚文平 王振奇 林小云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TS10391);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2011236);石油
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205);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联合资助。
摘要:除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等传统石油工业上游学科外,石油工业学科群亦涵盖了大量的包括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以及化工
炼制等众多的下游学科。针对这些学生《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质学科存在的差异性,笔者深入探讨了其
专业背景及学习目的,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石油工业下游学科《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合理有效的课时分配(包括
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时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实验课程将更好的促进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石油工程学科;本科教学
目前,国内石油类高等院校的数量已近 20 所,为了突出石
油专业特色,常常为一些非石油地质专业的本科生也开设了《石
油地质学》课程,如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等石油工业中下游学科。
这些学生专业背景跨度广泛,求学目的迥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
实践中发现,针对此类人群,必然要采用差异性的授课方案,以
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油气储运
及化工等四个版块,这四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多进入油田从事一
线生产工作。除石油勘探专业外,其他三个学科的学生今后在油
田的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大量与石油地质相关的工作内容。由于
在本科阶段《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等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因此,石工、储运以及化工等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地质学
基础与地学思维方式。此时,通过《石油地质学》的课程学习能
更加充分的了解石油地质工作的框架以及油田勘探工作的整体
流程,将有助于其在油田更好的开展工作。目前,此类学生《石
油地质学》的教学安排为 40 个学时,含 6 学时的实验课程。
二、优化课程结构安排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石油院校地质专业学生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授课模式普遍分布在 60-70 学时左右,对于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授课时间为 30-40 学时。授课学时数由被授课人群的学习目
的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所决定。对于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应合
理安排其授课学时,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学时过少将导致学生
无法充分把握课程的主线,且过少的学时意味着授课内容的压缩
或删减,这将使学生很难对于课程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然
而,过多的学时同样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地质专业学
生的专业基础有限, 无法参照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此时,
过多的授课学时意味着相关知识点的深入,但在专业知识背景相
对薄弱的基础下,这必将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并沉重的打击其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把握学生的需
求并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及课程时间,针对不同授课人群应采用
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探索更适用于每类学生
的教学方法。
针对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石油化工等石油学科,笔者认为
现有的 40 学时教学量是远远不足的,特别是对于石油工程专业。
传统石油工业分为“勘探”(石油地质)和“开发”(石油工程),
但随着油气工业的深入发展,勘探和开发逐渐归为一体,两者之
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新世纪的油气工业已经进入了“勘探-开发
一体化”时代,因此,石油工程专业需要更多的石油地质理论作
为支撑。此时《石油地质学》40 学时的教学设置显然已经无法满
足当前油气工业的发展需要。《石油地质学》课程涵盖了“生、
储、盖、圈、运、保”等多种地质要素,课堂讲授的学科知识包
括:储层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石油构造分析、油气田勘探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类学生,其《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安
排不仅不能少于地质专业,反而应该在地质专业的基础上多增加
16-20 学时,即达到 86 学时左右。由于培养方向的不同,石油工
程专业真正涉及到石油地质领域的课程较少,而《石油地质学》
的各章节内容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地质学领域的所有方向。此时,
对于每个章节适当增加 2 个学时是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用来细
化授课内容,还可以用于普及本章所涉及到的相关课程的教学纲
领。
三、以实践为基础,加大实验改革
地质学,特别是石油地质学科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实践类的学
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其《石油地质学》课程共 6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仅 48 学时,而实验和习题学时为 18 学时,
另外还配合有 3 周的石油地质综合大作业。与之相比,目前长江
大学《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标准实验设置为 10 学时,包括油气
物性观察、干酪根地球化学分析、镜质体反射率观测、圈闭与油
气藏的识别、TTI 的应用等 5 项,且综合大作业(课程设计)仅
为 1 周。事实上,早在 1988 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经对
石油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课的实验教学,从课程设置、
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建立了
集石油地质及石油地化实验于一体的《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课程
[1]。因此,在针对非地质专业学生《石油地质学》的教学中,必
须要进行实验改革,特别是要对于实验学时与实验内容进行合理
有效的分配。
可以将现有的 10 学时增加至 16 学时,用于补充 3 个实验或
习题。考虑到石油工程等专业今后在油田工作的需要,新增加三
部分内容:第一,加入储层观测内容,这一点在某些石油院校已
经开展;第二,加入井位设计习题作业;第三,加入野外生储盖
组合观测。
结语
“因材施教” 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内核。 而能否科学合理的 “因
材施教”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于授课目标求学目的以及未来应用等
多方面的准确把握。为了突出石油院校的特色,针对石油工业的
下游学科,应采取更加优化的课程内容安排,并有针对性的加大
实验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这些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 《石油地质学》
课程的讲授。
参考文献:
[1]宋丽, 胡书毅.改革石油地质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J].
石油教育,1996.9,52(9):60-61.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实地考察 信息技术 构造地质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26-01
1 以实地考察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按照实地考察导向开发课程,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按照编制地质图的实际实地考察设计教学的过程。编制地质图的专业核心能力为熟悉绘制流程,按照过程导向分为读图、编制、细节处理等操作流程。
1.1 基于实地考察,开展情景式教学
开展构造地质学的实地考察包括包括读地质图、构造地质学基本图件编制、极射赤平投影、构造模拟等主要内容。[1]学习情景是基于实地考察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章逐节开展教学的生硬程序,从全局把握考察流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课程设计上以实地考察为认知核心,按照现场认知、知识教学、仿真实训、野外考察等四个过程环节来组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模拟场景和课件展示,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环境中,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步考察法培养学生对实地考察的整体把握和技能掌握。
1.2 根据典型化的考察任务确定课程学习性考察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编制地质图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构造地质学的学习,让学生在技能操作中,将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在实践中积累考察一线经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与考察地点一体化,把传统的枯燥的知识学习变为生动的实践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将实地考察和学习过程进行有机整合。
2 将行动导向贯穿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和指导,行动导向就是指导学生开展正确的学习行动的有效途径。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体现了职业活动导向的理念,注重任务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角色教学,按照学习和项目结合的原则实施项目教学,有效促进教学课程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2.1 结合信息技术开展任务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模拟化的考察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任务竞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锻炼学生的“看”、“做”、“检”、“算”、“记”等基本训练能力[3],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课程各项任务附表如下:(如表1)
通过对以训练员为主体的岗位考察任务进行分析,课程将接受训练任务、查阅图纸资料、现场调查、编写训练方案、训练交底、控制训练动态、调整训练方案、实验检查验收等七项训练任务作为主要的任务教学目标。通过任务课程设计,把典型考察任务转化为课程教学考察任务,通过组织项目化教学,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通过明确任务、丰富资讯、组织实施、对比验证、改进完善等五个环节开展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的安排的动态化与方案调整的机动性,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实现了有机结合。
2.2 多媒体环境下开展项目教学法
实验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活动中让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采用带动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的方法,注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通过小组同学的交往、交流和相互协作,实现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4]
在教学活动中,按照“项目教学法”设计和实际实地考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整体课程分解为多个考察任务,教学过程中遵循专业核心能力实验质量控制和分析、常见质量问题处理的培养目标,教师充分了解教学项目的知识背景,给定一个考察任务,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考察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考察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让学生通过资讯从多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
综上所述,以实地考察为导向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构造地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按照实地考察导向开发课程,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按照编制地质图的实际实地考察设计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模拟化的考察场景,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任务教学,按照“项目教学法”设计和实际实地考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促进知识理论向实践技能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张友辉,肖凤翔.关于行为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J].教育与职业,2007.
关键词: 土木工程;高校; 教学方法
目前, 土木工程专业的地质基础课教学有着一种被逐渐削弱的趋势: 学生囿于专业偏见而忽视地质基础课的学习; 地质基础课及其实践环节在传统地质行业被大幅缩并及注重学生就业的高教大环境下被不断缩减;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因为课时的限制而难于把握各知识点的主次关系等。鉴于此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将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由于地质专业的艰苦性, 传统地质行业带来的公众形象以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伴随的其他行业待遇优厚等问题的负面影响, 致使学生对地质专业乃至地质基础课怀有不正确的认识态度, 学习兴趣不高, 动力不足。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是最终教学效果的内在决定因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地质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总结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强调地质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地质学是几乎所有与地球表层相关部门从业者所必须掌握的背景知识之一, 土木工程专业也是如此。
1.2 经典地质学理论和前沿动态的趣味性讲解及国外地质工作现状介绍。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很多是抽象的, 但是讲解可以是艺术性的, 如何变枯燥为生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所在。许多经典地质学理论的诞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背景和曲折的发展经历, 对其中核心知识点加以趣味性的讲解将有助于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熟悉它们。
1.3 地质学在工程领域具体应用的实例介绍。在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地质学在工程领域具体应用的实例将帮助他们揭开疑惑,从而建立起对地质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课程设置基本满足了学生掌握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但是, 从该专业的自身特点来看,有些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资料来源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地质基础课教材多由地质学专家编著, 教材内容、章节安排等并未过多考虑其他相关专业方向学生的实际教学需要。对于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来说, 地质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并没多少针对性的教材可以选用,。
2.2校内实验问题
目前, 随着地质基础课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总体地位日益滑落, 其课间实验环节也存在着被忽视的趋势,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课时在总课时缩减的背景下也相应地被压缩; 实验室设备不齐全, 标本、仪器种类不齐全、更新不及时且数量不足; 实验室管理不善, 没有配备或缺少专业实验教师, 管理不够规范致使仪器设备及标本的毁损、折旧程度高于正常值。在这种情况下, 实验课作为课堂教学有益补充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 其作用就没有得到正常发挥,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无法实现相互照应、相得益彰的预期目标。
2.3校外实习问题
野外实习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教学手段, 是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方向) 专业基础地质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深化和提高, 也是课堂教学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目前, 许多开设有传统地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都为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及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建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实习基地。条件完善的实习基地、内容丰富的实习素材、经验老到的教学队伍是保证野外实习圆满成功的必要支撑条件。在实习学时和实习经费缩减的背景下, 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 1) 针对本专业的自身特点, 审慎选取实习路线和实习地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方案;( 2) 根据经费和课时的具体情况就近选取和建设具有鲜明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 ( 3) 组建一支具有丰富野外实践经验和扎实地质理论基础的实习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 从完善教师野外实地备课体制及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与后勤保障入手, 解决目前存在于实习环节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并在后续的实习教学工作中逐步处理完善一些尚存的细节问题。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任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确保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任课教师来说, 如何从课程本身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而不是囿于自己的专业出身和研究兴趣来制定教学方案和施用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从事地质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总体上分两类: 一类是地质专业科班出身, 一类是毕业于工程地质或岩土工程专业。对于前者, 他们一方面具有坚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和野外地质工作经验并了解地质学的前沿动态;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实际勘察工程经验且不熟悉野外勘察工作的技术方法, 他们在教学中多强调地质理论的重要性及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而无法将地质学在勘察技术中的具体应用及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带向深入, 易使学生对地质学产生理论深奥但在未来工作中没有太多实际用处的不正确认识, 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后者, 他们在具有丰富实际勘察工程经验、熟悉野外勘察工作技术方法和相关仪器设备的同时, 囿于自身的专业理念和研究方向而对地质学理论研究不多, 不够深入; 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多强调地质学在勘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而忽略地质学理论的深入剖析和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套路。这样一来, 势必造成学生无法掌握地质学的知识精髓, 在未来工作中依然可能面临无法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具体工程问题的尴尬。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基础课的任课教师来说, 提高专业素养关键在于他们对教学工作的认识态度。专业出身固然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在教研活动中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教学方法。不同专业出身和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提高地质基础课的整体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努力, 必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关键词】职业院校 地质学基础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
《地质学基础》是职业院校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石油地质与勘探技术专业,矿山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地质学基础》应作为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有所争论,最终根据《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确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职业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大多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要做好一件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二、《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石油地质与勘探技术专业,矿山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地质教育,应该面向矿产地质与勘查、地质与勘查、石油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理论,重点抓好它们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依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岩石课上,先讲清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资料查阅,可以辅导同学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来辨别其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地点的地质资料。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地质的内容。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三、《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开设《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等教学手段,通过观看地质录像片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就日常所见所闻的地质现象进行图文描述和原理剖析,学以致用,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应增加《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职业院校是不够的,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生产一线积累的经验带进课堂,将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环境工程;特色人才;环境地质;收效
石家庄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在原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属全国专业整理后专业内容调整较大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专业之一。如何搞好这一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专业调整之后的重要任务。作者根据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进行多年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改研究,获得本校重点教改项目资助,本文即依据项目研究报告撰写而成。
一、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1.环境工程专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998年,国家教育部专业整理中将原属地矿、冶金、海洋、农林、交通等一些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专业划归环境工程,不仅大大增加了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更增加了专业方向的多重性。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许多院校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而形成了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多元化。因此如何立足环境工程专业,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成为本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首先,该专业是1999年由原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调整而来的,具有良好的环境地质方面的基础,特别是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教学资源。其次,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的预防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完成。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着发挥自身特长,办特色专业的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本校的资源配置和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建设,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培养既有一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基础,又掌握环境监测、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与技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一方面按传统的专业分工,他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解决涉及交叉学科领域的问题,把地学与环境科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解决诸如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勘查与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问题。
经多次培养方案的调整,该专业现在形成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两个柔性方向,以环境地质为特色,培养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与污染控制,环境评价等方面工作,服务于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等。
二、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第六次会议对该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其起步阶段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会议精神的总体框架制定的,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薄专业”的高校改革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基础课程、人文课程、特色课程及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可以说起步之初就站在了新的人才培养的起点上。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投资不断地加大,环境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基本建设过程中环境地质、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专业队伍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针对这些情况,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习和科研等方面及时调整,注重实践教学和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经过几年调整,逐步形成目前的人才培养框架模式,即适应市场人才需要,占领环境地质市场,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地矿与环保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以环境地质为特色的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既系统地掌握宽厚的工科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又受到良好的环境工程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训练。毕业生掌握资源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面向环境保护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等从事有关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监测、评价、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 培养计划的调整
从1999年到2005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几经修改。其中1999-2000级教学计划,基本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制定的课程框架体系安排课程,其特点是: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占有相当大比例(58.2%),在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只安排环境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少量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不能满足本校多年来形成的就业渠道中(地矿系统)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进行了调整。2001-2002级教学计划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比例(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所占比例为53.7%-53.9%),对专业课进行较大调整,将矿物岩石、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等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扩大选修课专业领域;将专业调整为环境水文地质、水污染控制两个方向,但其反映的专业面偏窄,仍不能完全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对2003-2004级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所占比例调整为55.7%;进一步调整拓宽专业必修课内容,增加土质学与土力学内容,将专业方向确定为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工程。
根据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05年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再次进行调整。其特点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措施;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与学分;明确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调整后的课程具体安排是:公共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37.37%;专业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17.17‰专业必修课按照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两个方向分别设立课程,环境地质方向开设地下水
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等;污染控制方向开设给排水工程、物理性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实验等,专业必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4.65%。专业选修课开设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环境地质与工程、清洁生产、环保设备基础、CAD辅助制图、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实验结合课程讲授进行,约占6.61%的学分。实习环节包括一年级认识实习、二年级教学实习和三年级生产实习,分别占总学分的1.02%、2.50%、3.03%,并且针对实习内容分别建设有相应的实习基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或生产项目,依据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进行论文答辩。该环节约占总学分的7.55%。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环境工程的特点,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验室方面,投资百万元建设了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和环境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进行常规的水污染控制实验和微生物实验;完善了水力学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渗流实验室,可以进行水力学实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规律和净化机理演示实验,可以进行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的水质分析检测。结合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能动手实验的同时,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习方面,为了保证实习的效果,保证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针对三次实习分别建了三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具备完善的生活实施和实习场地,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培养动手能力,了解从事生产工作的方法、思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特色人才培养的效果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到2006年已经有四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教学与实践结合、教育教学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用人单位的办学思路。结果反映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去向、考研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等均取得的良好效果。
1.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当年7月)。1999级(2003届)为86%;2000级(2004届)为95.4%;2001级(2005届)为95.8%;2002级(2006届)为100.0%。
2.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情况。2003届考取16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7.6%,占报名人数的37.2%;2004届考取9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3.9%,占报名人数的34.6%;2005届考取27名,占毕业生总数的28.4%,占报名人数的51.9%;2006届考取16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7.2%,占报名人数的39.0%。
3.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情况。为反映毕业生就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状况,我们对2003届至2006届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单位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以从事地学类及其相关工作为主体,其所在单位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等单位。2003、2004、2005、2006届毕业生在这些单位工作分别为37人、45人、72人、67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0.7%、69.2%、75.8%、72%;从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分别为7人、6人、14人、15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7.7%、9.2%、14.7%、16.1%;从事地热、石化、公务员、高校及其他行业的分别为47人、14人、9人、11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51.6%、21.5%、9.5%、11.8%。
4.考取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专业分布主要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环境地质与矿产资源、水资源与水环境、地质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等为主。其中2003届毕业生考取这些专业的学生分别为2人(占12.5%)、2人(占12.5%)、5人(占31.3%)、0人、4人(占25%)、;2004届分别为0人、4人(占44.4%)、3人(占33.3%)、1人(占11.1%)、1人(占11.1%);2005届分别为4人(占14.8%)、8人(占29.6%)、5人(占18.5%)、2人(占7.4%)、5人(占18.5%);2006届分别为1人(占6.3%)、6人(占37.5%)、6人(占37.5%)、0人、2人(占12.5%)。
5.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在对4年来学生就业单位的信函调查的反馈评价意见中,认为该专业毕业生服从组织领导、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优秀的占88.2%;认为专业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优秀的占23.5%,良好的占64.7%;认为实际工作能力优秀的和良好的各占41.2%;认为开拓创新精神优秀的占29.4%,良好的占52.9%;认为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优秀的占64.7%;认为人际沟通能力优秀的占64.7%。在是否愿意继续招聘本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85.1%的单位作了肯定的回答,4.9%的单位作了否定的回答,10.0%的单位作了不明确的答复。
四、结论
1.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于地矿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源于水、工、环一体的已有地矿系统专业模式,在1998年专业整理后一度按照该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框架进行人才培养。
2.经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关系的实践证明,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不能放弃原有地矿系统对环境地质人员的需求市场,为适应这一市场的需要,必须确立本校环境工程特色人才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家专业目录的框架下培养环境地学特色型人才。
3.特色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使其既贴近生产实践需要,又不脱离专业目录限定的框架,形成宽基础、厚专业、重实践的应用性人才。
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重视实践技能训练,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
5.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本校的毕业生比较满意,认为可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证明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高校学生培养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的要求。
6.为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及时调整与拓宽专业领域,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开设适当的专业方向对专业人才培养致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