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灵活安排,创造良好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往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往往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进制转换,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往往在理论课讲完后,学生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兴趣。鉴于此,在教学设计上,可先导入实例进行教学,再讲解理论,而不必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如在讲授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时,可选取一个实用或典型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导入到教学内容的开头,至于枯燥的理论,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适时穿行。以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是有实用价值的,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开好头、起好步。

二、课堂授课方法多样,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授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能否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充分注重实践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边讲边示范。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教学,这是一种新型的、直观的、可视化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师通过“教学示范”功能,亲自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详细讲解,使学生能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到真正理解。此外,还可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电子举手、辅导答疑、语音对话、监控管理等功能,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处于共振状态,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重点突出,阐述精辟。教材是实践的基础,重点内容又是教材的根本。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而课堂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面面俱到、面面精讲细讲是不可能的。如何在系统讲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精辟阐述就显得很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属于重点内容的包括:一是模块间相似的内容。如Word、Excel、PowerPoint中对文本的编辑。二是本模块特有的内容。如PowerPoint中超级链接、动画效果的设计等。对这些关键内容,要做到精讲细讲,讲深讲透。

第三,注重启发,抛砖引玉。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说:“给学生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创造性很强,教师在授课时应讲究方法,对学生不要“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要重在点拨、引导学生。如在讲解例子时,可以选择各种题型中有代表性的进行讲解,注重告诉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其他的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自行练习和操作,或共同讨论完成,最后教师再公布答案。

第四,合理分配时间,讲练结合。“计算机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这是计算机教学的一大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如何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使教与学融为一体,靠的就是操作实践这条主线。因此,要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教师演示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应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

三、课后练习充实灵活,娴熟操作技能

“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娴熟的操作技能需要大量的训练作前提,而课堂的练习是宝贵且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用大量的时间来强化训练。由于学生之间程度上存在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需要,教师可结合实际,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的计算机问题入手,挑选一些操作性强的项目。如在完成了Word的基础学习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实验例子,要求学生编辑一张包含文字、图形、表格的小报,并打印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和技巧。

四、采用无纸化考核测试,积极推动教学

考核测试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导向,用什么方式进行考核测试,将引导学生朝哪一个方向努力。实践证明,坚持《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模式,对学生平时上机实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考试模式,不论是理论内容题,还是实践操作题都在计算机上进行,要求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完成考试,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在这种考试模式的导向下,许多学生都能自觉地争取时间积极参与上机实践,为学习计算机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五、结束语

随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实践性教学将凸显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然,任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也应随之而进行调整和变化,是与时俱进的。

参考文献:

1、何鸿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及手段改革的调研[J].计算机教育,2009(12).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阶段的教学改革[D].西安交通大学,2006.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PBL 教学方法 结构不良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Teach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 Xiaon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Chang 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age,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s a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and a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al mode,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al-world. PBL is a special and practical study by making students solve some real problem whose structures are confused and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creativity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re developed.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and rather good instruction effects were obtained and it also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eaching methods of other related courses.

Key word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confused structures; application practice

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培养起不到明显作用。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 PBL教学法简介

1.1 什么是PBL教学法

PBL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生置于混乱的、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一步步的去解决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老师则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简单说就是“学生学,老师帮”。

1.2 PBL与LBL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的LBL教学法,往往有固定的内容,有基本统一的教学程序,以讲授、演示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知识,然后用一些结构良好的问题编成试卷,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简单说就是“老师教,学生学”。

1.3 PBL教学法的基本要件

(1)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2)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3)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较少讲述的教学法。学习者能通过相互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4)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5)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6)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2 PLB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下面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09级采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存斌主编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第三版)“第6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为例,来谈PBL教学法的教学应用实践过程。

本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owerPoint的相关知识及其操作技能,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Windows和Word的基本操作和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本章试图采用PBL教学模式,给学生提出真实、劣构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将Word的相关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解决问题,同时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整体的PBL教学思路设计流程如图1。

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由于09级是新生,相互之间不是太了解,于时便有了让学生自己制作PPT文件进行自我介绍的想法。如何制作PPT?如何在制作PPT中展示自己非同寻常的一面?又如何展示给同学?……这就成了摆在每个同学面前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结构不良问题,提出了如下要求:

(1)个人制作的PPT文件内容中不得少于5张幻灯片。(2)幻灯片内容除了文字外,必须有图片、音频和视频(鼓励用手机自己制作)。(3)幻灯片中必须加入有动画效果。(4)幻灯片的背景、配色方案尽可能的美观协调。

然后给学生展示一个自己制作的PPT文件,使学生对该教学任务有一点感性认识。

2.2 组织小组,分组学习

PBL的第二步是把学习者组织成一个个小组。分组时,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在同一个小组内,学生的认知、性格特点不尽相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来思考、解决问题。

本案例是以寝室为单位(8人)进行分组的,寝室长是组长,负责将每个成员制作成的PPT文件合并成一个大的PPT文件。同时每个寝室再选出一个“代言人”,在下一个环节中给同学们做演示讲解。

2.3 成果展示,合作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任课老师要先制作出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评价量规”,由寝室长(7人)做为“专家评委”,参照评价量规,对“代言人”展示给大家的小组制作成果进行打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环节中,为了加强交流,在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完毕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看到的作品内容提出疑问,应答者为制作者,并将应答结果记入个人成绩。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在制作过程中个别同学找“高手”代劳,又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2.4 总结评价,解决疑难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能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供及时、恰当的反馈,使其及时地调整学习步调与进程。另外,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本案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这些教学难点是任课老师必须要做为专题讲解的。(1)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搭配不当,比如用深色的文字同时配深色的背景。(2)个别同学的音频、视频文件无法插入到幻灯片中。(3)Flas如何插入到幻灯片中?(4)“语音旁白”功能如何使用?(5)如何设置放映时间?

3 PBL教学法的实践体会

3.1 关于“结构不良问题”的内涵

问题是PBL的组织中心,且问题必须是结构不良问题。那么什么是结构不良问题呢?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良好的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另一种是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

所谓结构良好问题,是指该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既定状态、一个清晰的目标状态、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形式化的方法,即这类问题有明确的已知条件与要求达到的目标指向。解决这类问题有现成、确定的方法,结论通常是唯一的、精确的。例如:如何在PPT中插入一个MP3格式的音频?就属于这类结构良好的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具有的是一个未加明确说明的既定状态,一个并不十分明确但希望达到的目标状态,而且不一定有现成的、普遍赞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确定方法;往往有多个可接受的结论。具体地说,结构不良问题有3种情形:或者已知条件明确,目标要求不明确;或者已知条件不明确,目标要求明确;或者已知条件、目标要求都不明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不良结构的,例如:食物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腐败变质,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学生发现所学的东西都是完美无缺的、符合逻辑的,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没有必要对这些东西进行研究了,相反,如果学生发现提供给他们的学习材料是片面的、零碎的、很不完善的,那么他们就会想办法去研究去解决。

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在学习结果上,不良结构问题也有优势。对于结构良好的问题,学生不必自己去收集、组织材料,甚至不必自己去设计方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但在知识获得、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方面大收获有限。不良结构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对整个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然后才能得出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在解决问题后,学生各方面得到的提高也很大。

3.2 PBL教学法对师生的要求

(1)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

(2)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4 结束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培养这类人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探索实践,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也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佳云.浅议LBL、PBL、CPBL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2).

[2] 张长华,李文杰.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J].大众科学,2007(10).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将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结合翻转课堂混合模式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依据教学要素与教学环节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实践的调查与统计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旨在为本校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SPOC;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0-02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该课程形式与MOOC相比限制了课程注册的规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1]而SP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能够为在线学习的学生提供现实课堂环境,促进其协作交流,并有效地解决知识的系统性,进而深化学生在线自学与课堂互动学习,优化教师网络支持与现实课堂的教学。[2]

一、基于SPOC的课程设计

本研究以高职新生入学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将课程内容按照SPOC的课程模式进行规划分解[3],以碎片化的微视频为基本资源,以SPOC网络平台为依托,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

1.专业侧重。针对本校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各自特色,应侧重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点。例如:英语教育、语文教育等师范专业应侧重PPT动画制作的知识点;数理系会计专业应侧重Excel中的公式、函数、图标的应用;计算机类专业应侧重计算C组成原理、网络等方面的知识点。

2.资源设计。本课程中的资源搜集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直接引用MOOC平台与学习网站上的优质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网易云课堂、大学生自学网等[4];二,不符合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的,由教师自己制作符合教学目标的微视频作为资源的补充与完善。

3.基础测评。基于SPOC的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开课前对学习者的网络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风格作大致的了解。可以采取知识前测、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分析、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网络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开展个别化的辅导,提高他们的网络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尽快适应这种混合式的教学形式。

(二)课堂环节

课堂学习环节的任务包括汇报交流、同伴互评、课堂测试、作品评优等部分,课中学习环节是一个“对话”的环节,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又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5]。

(三)课后环节

课后学习环节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对本次教学任务进行反思总结与布置下一个教学任务。反思总结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布置下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在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样学生既能强化之前所学内容,又能自主学习新的知识点。然而,本环节最为关键的要素在于教师及时的答疑指导与有效的监督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多花课余时间上线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二、基于SPOC的课程教学实践

本次教学实践对象为本校2016级的102名专科生,分别来自英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动漫设计三个专业。

(一)课堂学习

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专科非专业学生开设时间为一学年,因此,本学期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与word2010的应用。从知识点来看,本学期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包含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两部分。

1.理论学习。在前两章的理论学习中,教师主要对学生课后自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中相应的重难点进行讲授。例如,数制与运算和信息编码这两个知识点所需的数学逻辑推理性较强,学生在线上观看教师所提供的微视频存在的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讲解和讨论。调查发现,在开课的前两周介绍计算机发展史时,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随着教师开始布置线上任务,学生课后访问教学平台的次数不断增加,访问量也趋于稳定,课堂中的氛围也在慢慢变好。

2.实践学习。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指法训练、PC机硬件配置、常见硬件故障诊断与BIOS设置、Windows7基本操作和Word2010实训。课堂实践教学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积极按照教师的操作示范进行练习,基本能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主要包含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讨论答疑、作业提交与在线测试四个环节。因此,SPOC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通知、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大纲、微视频、课件等)、在线交流、作业提交、在线测试、花名册与站点统计等功能。根据开课前两个月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访问量最高的是课程资源,比例不断升高;其次是作业提交与在线测试,而在线交流的比重较少。在线交流的数据量集中体现在QQ小组群中,说明学生习惯线下手机交流,这样不需要与教师制定讨论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答疑。

三、结果分析

根据期末数据统计得知,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按照教师要求采用SPOC模式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并逐步改变传统课堂“坐着听”的学习方式,课堂表现欲望增强,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开展交流讨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本学期教学试验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1.专业差异性。本次教学试验共选取三个专业,开课前测结果表明动漫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最好,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其次,语文教育专业相对较弱。但教学实践过程中,从期末问卷调查和平台登陆、视频点播、在线交流以及作业提交的总体数据分析来看,动漫专业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相对较差,期末不及格人数最多。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但整个学期学习参与度最高,师生互动情况较好,学习活动完成率较高。这表明,师范生入学时基础知识整体相对薄弱,但教学过程中与教师配合程度更高,因此,对于本次SPOC教学试验的开展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非师范生配合程度不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应更注重对非师范生学习观念转变的引导,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来。

2.交流方式。SPOC教学平台提供论坛与在线交流两种方式,然而,从数据统计的情况来看,学生更倾向于各小组内部的QQ流。这种情况归其原因在于学生已经养成了手机不离身的习惯,相对于登录SPOC网络平台而言,手机更方便随时随地交流,并且与教师的交流也更加方便,无需限定时间。并且,QQ支持视频文件的传输,学生能更自由地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智能手机与教育的结合也符合目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3.教学任务繁重。SPOC课程教学改革在本校是第一次开展,所以100%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参与SPOC学习。因此,前半学期学生和教师在本课程的课后所花时间比重更大,学生需要摸索和适应网络学习的过程,而教师除了设计教学资源与任务以外,还要随时监督学生的进度,并对少数基础薄弱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在后期的问卷调查中,部分学生反映该教学模式耗费的时间较多,学习任务较重,一开始不太适应,但到了中后期适应后就相对容易。相信,等大家都适应了这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在以后的课程中会更轻松。

四、结束语

将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突破。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该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都会有所不同,希望本次课程改革能够为本校其他课程的SPOC教学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1).

[2]沈景凤.SPOC背景下设计方法学教学改革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3]华子荀,蒋舒恬.云环境下SPOC课程与翻转课堂混合模式效果研究[J].高教专区,2016,(17).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应用

实训教学

考试考核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070-0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到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其实训实践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规范实训标准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教学标准的要求。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特点,积极探讨上课内容和方式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原则。虽然同一门基础课在不同专业中讲授内容也应有所侧重于区别。比如外语学院的学生强化:office办公软件和工具软件的使用,浏览Internet,网络知识等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强化: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及其构成,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测览Internet;商学院学生强化: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浏览Internet,网络知识,网页制作等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每位教师要规划出每个学期实训内容,并制订同专业结合的实训标准和考核标准。比如初等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等。更加强调计算机知识与专业领域知识的密切结合,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概念及操作方法,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了解并掌握。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必须加大实训上机环节,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从而学得懂、用得上,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搞好实训教学至关重要,是检查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实训教学作了改进:

(1)改革实训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必须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方式来设计教学,树立“能力本位”思想。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案例。

首先,教师要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特点,对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讲授内容相同,但教学侧重于区别、设计情景不同。比如初等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小学教师的一个师范类专业,定格在“专科”、定向在“小学”的一个专业。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前,首先,需分析此专业相关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见表1,然后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确定课程内容模块及其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景见表2,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按模块组织教学。

其次,在校内教学实践中,除了讲授课本内容外采用了自己编写的电子课件、案例及自编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来进行教学。另外有效利用和技术开发的计算机基本技能试题库管理系统,来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如实训和理论课程结束后,通过设置新任务,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检查并了解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明确考核办法,注重职业教育

教学考核与评价是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反馈。对于进一步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理论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实验作业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占20%(考勤10%+作业10%),实训考核成绩考试占40%(平时实训作业成绩60%+实训综合大作业成绩40%),期终考试成绩40%(理论考试占30%+实训操作70%)。特别注意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认真评议学生实践实训作业和综合大作业。在点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但学会合作,也可分享到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这样做不仅检查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如考核学生的作业完成的过程、程度、设计效果以及创造能力。

基础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项目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采用具体项目,组织学生研究与讨论,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参与具体项目的实现,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技能,锻炼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1 项目教学法的确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学好该课程将为各专业学习后续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该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强,在面临高职学生生源质量较低,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低的情况下,掌握和熟悉课程知识点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不断的结合实际的“案例”(案例教学法)或“课题”(项目教学法)的操作实践中去掌握,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使整个教学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项目教学法则是这种要求下应运而生。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成效关键在于主讲教师。首先,主讲教师必须通揽课程的知识点,针对知识点设计项目。在本课程开始前,主讲教师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设计了若干项目课题。在项目的设计上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项目应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学生容易获得相关项目开发资料;三是学生有能力去开发。其次,主讲教师合理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并自始至终主动掌握整个课程的指导权,从而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2.1 课程项目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授课时间为64课时,运用项目教学法,利用“示范项目”、“练习项目”、“实训项目”三级工程项目贯穿整个教学。

本课程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电子文档、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Frontpage网页制作五大部分,知识点比较杂、多。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打破课本原有的顺序,把课程综合、细化成了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先导开展教学,具体项目安排如图1所示。

2.2 项目教学过程

确立了项目之后,就进入了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在此遵循先学会如何做,再学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从做中学的原则。其具体步骤如下:

1.操作示范:此过程为教师选择合适的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例如演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个人网站,导入项目,引导学生分析、提出项目要求。

2.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

3.确定项目:将学生按照层次分成不同小组,基础好的布置提高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完成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体验成功的乐趣。

4.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5.学习评价: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

3 项目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作好一个教学设计者、指导者、示范者和服务者。

2.重视项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

3.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占40%,同时注重考核方式多样化,由原来的笔试改为上机考试,并且学生通过江苏省计算机一级B考试可以冲抵该课程不及格成绩。

4 结论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在整个选题、分析、检索、设计、演示和交流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效果明显:

1.有利于师生教学互长;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事实上,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有高有低,选择的设计方案也有深有浅,不可能强求学习程度达到完全的统一。只要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围绕它能够去做一些调查与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达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春芬.《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J]. 科技信息,2008第32期.

[2] 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7期.

[3] 王栋松.计算机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4] 曾煌兴.项目开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策略及其应用[J] .教育技术,2005.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