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建设
1.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服务的迫切性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各学科的科研人员、教师、准专业人员(大学生及研究生),学校发展要求图书馆深化服务内容,愈来愈多用户希望图书馆馆员成为科研伙伴,形成事业发展合力,这是实施学科馆员服务外部原因。图书馆承担着为教学科研服务任务,支持着学校高水平科研活动,众所周知发挥院系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专业发展,是学校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头等大事,随着图书馆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快速发展,给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出挑战,以前简单参考咨询服务与用户专业性、前沿性、交叉性需求不相适应,为了配合学校发展图书馆积级推出全新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从文献服务提升到知识服务,服务地点从用户来到馆员深入用户中,服务特点从借借还还简单服务改变为个性化特色服务,服务手段从手工发展到计算机网络平台。图书馆为参考咨询人员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平台,咨询馆员可利用自己图书情报学及学科方面的知识结构,主动深入各院系,深入到教学、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及成果推广中,为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尽责尽力,促进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这是实施学科馆员服务内部原因。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又称为联络馆员、学科专家馆员、学科咨询馆员,最早意思是以人作为图书的方式出借,学科馆员设立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引入国内,率先提出了“学科馆员”概念,随后其他高校图书馆纷纷推行。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是图书馆委派面向指定院系、为用户提供学科个性化服务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它是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者传播者,是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服务者参与者,是用户与图书馆交互的枢纽。学科馆员熟知图书馆馆藏结构及资源利用方法,具备敏锐信息意识、有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为对口院系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
2.学科馆员服务内容
学校发展除了提供一流设备,更重要是加强内涵建设,学科是学校组织教学科研基本单元,是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基础,学科建设本质核心就是学术性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地,是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及学科建设方向加强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合理布局,突出资源特色,逐步形成完整学科文献体系,学校发展进步为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服务创造机遇也提出挑战。学科馆员服务对象多为学校教学骨干、学术精英,为他们科研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的不可缺少重要部分,通过学科馆员努力构建机构知识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工作中履行职责发挥桥梁枢纽作用。学科馆员对学校学科建设方向、目标、成果、动态往往心中有数,主要职责是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专业化服务、将繁杂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分析、整理,开发,提供学术层面上知识服务,为对口院系用户利用学科资源提供指导,解答科研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提供增值服务等。具体工作内容:
2.1 联络各学院
学科馆员主动走出图书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直接访问、发放科研成果调查表等方式,与院系领导、学科带头人、项目主持人及师生建立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学科发展动态、科研情况、科研成果。首先设置学校重点学科中重点用户登记卡,内容包括学院名称、姓名、职称、所授课程、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例我校省级重点学科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公共心理学,电动力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其次:向重点用户印发用户需求调查表。第三,提供有效个性化服务。例选出与用户教学科研相关新书新刊,有针对性填写新书新刊通知单,送到读者手中。最后把服务内容、方式、效果及遗留问题记录下来,形成重点读者服务档案。通过建立重点读者档案为学科建设服务,可大大提高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人员中的声誉,淡化图书馆与各学院研究所割裂现状,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开拓创新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2.2 宣传优化馆藏文献资源
学科馆员利用对图书馆馆藏资源订购使用熟知,对学科研究重点、信息需求熟悉优势,在与用户联系中可针对性宣传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学科馆员服务,逐步形成需要信息问学科馆员共识,使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三者之间建立起畅通信息需求与供应渠道。同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优化馆藏文献资源,包括对纸质电子资源的选择、定购、试用、评价,使馆藏结构科学合理,提高文献利用率。收集对口学科重要文献及教学参考文献目录,跟踪对口学科文献出版动态,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参考依据。在试用数据库过程中,收集读者意见反馈到采编部门。收集、鉴别和整理对口学科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学科资源导航服务。彻底改变目前一方面图书馆馆藏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面教学科研由于信息资源不足进展缓慢现状,围绕重点学科全面系统的收集文献资源,把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作为藏书建设重点和馆藏体系的核心,形成图书馆藏书特色。
2.3 科研项目参与式服务
科研项目代表着学校学术水平,学科馆员服务可贯穿项目始终,表现为查新检索和学科信息开发,与科技处和有关院系联合,针对学校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在课题立项阶段,对项目内容进行科技查新,收集该专业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热点焦点,该专业领域权威人士的分布,科研过程形成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帮助科研人员找到项目切入点创新点,提供选题服务,利于项目成功申报;在研究创造阶段,对科研课题进行定期定人定向跟踪服务,与项目负责人交流,在大量查阅文献基础上为课题提供科研方法。接受检索提问,解答科研中提出各种问题,与专家共同分析问题,利用网页动态生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推送技术、门户技术等服务工具为科研项目提供新信息;在总结评价阶段,分析研究成果阐明其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为课题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完成后尽快纳入学术机构知识库,把握项目技术,全面推广发挥效益。
2.4 对教学支持
学科馆员对教学支持,第一是教学方法创新的推动者。如面对社会实践问题,以问题为纲安排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法尝试,鼓励学生主动学,图书馆提供学生老师讨论空间。第二新技术应用的推动者。学科馆员参与网络课件开发,为课件用户解答咨询,组织网络资源形成嵌入课件的超级链接,承担课件开发中的版权申请和管理任务,设计图书馆电子资源检索界面,学科馆员真正成为推动教学新技术应用的生力军。
2.5 组织讲座培训用户
关键词:学科馆员;专业技能;学科知识;制度建设
馆学科馆员概述
1.1 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定义
上世纪80年代初,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出现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中,在发展初期称之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网络化馆员导读”(network librarian and guide)。发展至今,对学科馆员的称法也各不相同,如学术联络员(Academic Liaison Librarian),学科专家(Subject Specialists),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Faculty Librarian),研究支持馆员(Research Sport Librarian),学科咨询馆员(Subject Reference Librarians)等。但其职能和工作内容具有统一性,都是通过自身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专业学科的知识来为特定的用户选择、推荐专业文献资料,或为用户提供某一主题领域或学术专业(或学科分支)的书目参考服务的图书馆员。要求图书馆学科馆员不仅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对一门以上的专业学科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以此来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1.2 学科馆员与图书馆咨询部门工作人员的区别分析
在大学图书馆中,咨询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到馆用户,指引这些用户查找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分布的位置,帮助用户排除利用图书馆过程的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咨询部门的工作人员馆员不分学科,只限于对馆内资源提供被动的引导和查找作用,一般都解决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出现的程序问题,并不涉及专业学科知识,属于一种技术型的咨询导航服务。
学科馆员提供的是更高层次的服务,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检索、编辑、整理、撰写报告等形式提供给用户信息资源。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学科背景,从而为特定学科领域内的研究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提供更具体、全面的文献信息。由此可见,图书馆学科馆员提供的服务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全面性,这种服务不仅具有连续性,贯穿用户整个研究或教学过程,而且所提供的文献资源是经过再分类和加工、整理后的具有一定智力劳动的成果。
通过上述对二者的介绍可见: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图书馆在不断发张的背景下,满足用户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而产生的;他们在图书馆日常工作和创新服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其人员组成也都有着相当高的知识和素质要求。他们的职责范围也存有一些重合,包括联通图书馆与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指导用户利用图书馆等。不同点在于,咨询工作人员是对图书馆设施和资源应用过程中的“引航员”具有被动型和程式性,而学科馆员对定向的用户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对其科研和所要解答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对提供的图书信息资源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图书馆员为特定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含有一定智力成果的主动服务。
2 许昌学院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
许昌学院图书馆作为一所河南省直属的高校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壮大,目前图书馆的馆藏纸质文献达到了150多万册,电子图书约48.9万册,另外购买了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等十几个常用数据库,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图书馆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提升了服务层次和水平,从被动的图书借阅服务模式转变为了主动上门送信息资源的主动服务。许昌学院图书馆于2012年9月份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订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办法以及工作职责,由图书馆直接对此项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学科馆员有熟悉馆藏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的业务骨干组成,其中有7名学科馆员具有不同学科的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背景,他们分别来自流通部、采编部和技术咨询部等不同部门,6名学科馆员具有研究生学历、1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3名具有中级专业职称。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要求每个学科馆员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和可获得的其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对对口院系的教师进行服务,可分为常规,如馆藏文献资源的宣传、培训和图书荐购等;个性化服务,如对学科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学术进展中的资料保障服务等。
一年多来,我校学科馆员根据自身的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的开展对口服务工作,主动与所分配的院系加强沟通和联系,其中课题查新服务和文献传递等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深受各院系教师的欢迎,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多方位的文献信息抚慰,也保障了高层次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今后完善学科馆员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在人员的组成方面、工作绩效方面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性上都还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对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完善建议
3.1 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任职现状及完善
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任职是通过指定的方式确立的,由馆领导根据现有馆员的学历背景、业务水平及职称等级,在不同的业务部门挑选馆员组成,对口服务院系的确定也是根据馆员专业学科背景相同或相似的专业来确定。学科馆员直接受馆长领导,通过集体会议的形式对学科馆员进行业务领导和工作安排。目前这种学科任命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人员分配不合理,不是按专业分,是直接分到院系,学科针对性不强、缺乏学科馆员工作业务培训等,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学科馆员聘任制度,结合许昌学院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建议完善如下:
内部选拔学科馆员从其任职资格来看,基本上需要两种素养,一是对图书馆专业知识的要求;二是对相关学科的掌握。大学图书馆在内部人员的培养中,有一部分人是具备此二种素养的,对于相关学科知识培养,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其提高或完善,比如参加研究生阶段教育,聘请学科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等。(2)人才储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规定:高等学校应加强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建设,按照合理的结构比例,有计划地聘任多学科的专业人员。高等学校鼓励图书馆专业人员同时掌握图书馆学和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鼓励专业人员通过脱产或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根据目前的就业现状,图书馆作为比较稳定的一种职业对于部分学科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这种大好的机会,吸收各学科人才,在相当的一段周期内加以重点培养,.使之逐步具备图书馆专业服务素养,成为学科馆员的后备力量,待时机成熟时,使其成为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主要力量。(3)外部(院系)聘任为了弥补学科馆员相关学科知识的不足,可以聘任术业有专攻的院系教师或者学术带头人或专职或兼职成为图情教授,协助学科馆员完成部分工作,由图书馆负责对其进行图书馆专业课程与技能的培训。学科馆员负责建设学科信息资源,为院系师生组织、管理和传递所需信息;负责向学科馆员介绍学科知识、学科发展规律,通报院系的重点研究对象、科研课题开展情况、新增专业等。两者协同合作,互补增强,形成符合我校情况的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2.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考核及绩效措施现状及完善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馆员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这不仅可以保障学科馆员制度的有效运行.还是对学科馆员服务工作运行情况进行检验的手段。学科馆员考核制度也是对学科馆员工作的认可和激励,保证此项工作不断的发展改进。目前,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还没有对涉及考核和绩效办法。现对学科馆员的考核绩效措施完善如下:
首先,在考核制度当中要明确规定考核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对学科馆员绩效考核的方法、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考核指标和标准体系做出简要确切的说明和解释,使学科馆员明确考核的指标及内容。在考核制度中要详细规定学科馆员考核的类别、层次和考核期限,以及配套制度,如:晋升培训、人事调整、薪酬奖励等和相关奖惩政策贯彻实施的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和处罚的依据,与学科馆员的奖惩直接挂钩。
其次,设立福利制度。一方面,图书馆要根据学科馆员考核评估的最终结果,给予工作业绩突出的学科馆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另一方面,学科馆员的工作作为绩效工资考核的一项内容,最大限度地提供与学科馆员工作相匹配的福利,。
最后,设立惩处和罢免制度。对于不能胜任的学科馆员,应将其从学科馆员岗位上辞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可以再重新评聘,否则予以免职。有奖就有惩,制定合理的惩处制度,不仅使学科馆员对此项工作更加的重视,产生危机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不断的创新发展。还能培养和增强学科馆员的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促使他们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在知识服务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许昌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推荐和选定对口学科所需各种载体形式文献资源及电子资源,不断优化馆藏质量;将图书馆引进的最新的学科文献信息及时推送给相关用户,使其对新馆藏尽快掌握和利用;针对对口院系研究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针对性的用户信息能力培训,提高用户信息素质;针对有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针对院系教师正在进行的课题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综上,目前我校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上,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信息服务上,缺乏深层次的服务,如:对专题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时,由于缺乏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了解,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差等。对这一现状,完善措施如下:
首先,加强知识培训,选拔优秀的学科馆员。服务提供者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其难以及时且准确定位用户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用户需求特点。此外,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户独立获取信息能力不断增长,在这些环境下,要求学科馆员具备更高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专业知识。在图书专业技术方面的提高上,可以通过图书馆对信息检索技术和检索工具的使用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在专业学科知识方面,除了自身具有专业学科知识外,还要不断的学习,通过进修、访学等途径不断的了解专业学科的新知识,能与此学科的发展保持同步。
其次,加强定题服务宣传。对提供的定题服务没有进行扩大性宣传,使有信息需求的教师不知道可以从学科馆员那里获取什么信息,同时部分馆员因为技术或者能力原因,并未对此项工作积极参与和推广。其结果就是,即使用户具有信息利用需求也很可能由于缺少对定题服务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放弃或根本不会想起此项服务,最终使大学图书馆定题服务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许昌学院图书馆目前也开展的有定题服务项目,但宣传力度不够。对此项工作的完善建议是:第一,加强对学科馆员的知识培训,使学科馆员能够熟练获取各项信息,只有学科馆员的熟练操作和深入了解学科知识才能更好的为院系教师服务;第二,加大宣传,使院系教师了解定题服务可能给他们带来的信息便利。
最后,加强自身的资源建设。资源问题是制约当前诸多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图书馆若无法满足用户对最新最全的文献资料的需要,则无法在信息提供服务中发挥作用。针对许昌学院图书馆而言,目前电子资源的建设还不完善,常用的资源数据库购买不全面;纸质文献的馆藏不合理,学术性、专业性的图书不能满足科研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大个院系在图书荐购方面的力度外,还应对图书馆采编人员和学科馆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文祥.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历史任务和研究思路.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2):27
[2]王俊俐 张建国.大学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服务模式的思考.现代情报,2007,10:30―34
[3]论学科馆员的创新素质[2007-03-31]http:///yan/forum/forum_display.asp?keyno=20770
[4]定题情报服务工作[2008-03-19]http:///20020610/3058180.shtml
一、工商管理科研必须忠实地为教学服务
工商管理科研应与工商管理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变“死科研”为“活科研”。牢固树立工商管理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基本思想,不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科研真正围绕教学而展开。克服以往科研的盲目性,注重科研选题,明确科研方向,使工商管理科研回归教学,忠实地为教学服务。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教学是否有后劲,关键在于科研。这便要求工商管理科研必须针对性强、方向性强、实用性强。工商管理科研成果应是能回归教学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范围十分广泛的应用性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其研究主题具有广泛性特征。注重的是实践与成就,正如彼得杜拉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1](P2)在科研选题与科研过程中,应强化的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性。在应用于教学时,应紧扣教学主题,科研成果与教学主题相辅相承、协调一致,这样便可明确工商管理科研的方向一为教学服务。
二、工商管理科研与教学要适应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需要
目前高等学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完全实用主义课程比重偏大,而人文科学课程极其薄弱,所谓“左脑巨人,右脑矮子”,导致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脱离。如果使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有效对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加大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2(P12)。然而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陈旧,急需重组、改造、更新,不论是企业管理学、领导科学,还是管理哲学、管理伦理学,都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尤其是管理伦理学,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己经认识到管理伦理学的重要性,并在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素质教育上看,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我国将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体现科学人文观与伦理观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将占主导地位。因此须加强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内容,加强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一整套科学性、可行性俱强的系列教改训练方案,这些方案的研制均须工商管理科研来完成,并不断应用于教学之中,以适应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要求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专业的重组与改造。这便需要对工商管理教育专业进行大胆改革,强化工商管理科研,强化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标准是能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接轨;能否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以适应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原则
工商管理科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更离不开哲学。正因为如此,才应该铭记大卫。哈维的话:“没有方法论我们将躺着不动,没有哲学我们会无目的乱转出处。[4(P5)因此,若使科研与教学合二而一,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就必须建立哲学原则。若使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工商管理科研选题。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P3)通过工商管理科研实践,深感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的好坏或方向直接影响科研成果,进而影响科研成果的应用。科研初期往往带有一种盲目性,追新求奇,缺少辩证思维。随着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渐渐形成工商管理科研选题的基本思路,即工商管理科研为教学服务,且将科研成果全面准确地应用于教学。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原则。即:服务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应用性原则。工商管理科研的应用性极其广泛,尤其管理伦理科研和深层管理科研,能够研制经济发展规划、工商管理策划、诚信经营模型、企业联盟、环境治理等等,这是为地方经济、企业发展服务。但突出工商管理科研的应用性要强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将大量工商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这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科研的根本。因此遵循应用性原则,就是遵循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2.服务性原则。工商管理科研紧紧围绕教学而进行。为教学服务是工商管理科研的终极关怀。工商管理教学从哪些方面加深改造,工商管理科研的触角就该伸向哪些方面。虽然普通高等学校科类不同,如理工、农林、医师等,虽然科研的目的目标不同,但科研为教学服务却是一致的。不管哪类院校都在从事高等教育,因此都该遵循服务性原则。坚持服务性原则,就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科研回归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3.需要性原则。科研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需要。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要适应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工商管理科研能够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但更重要的是为教学服务。因为只有明确科研服务于教学,才能明确科研方向。坚持需要性原则,必须确定社会需要什么,工商管理科研优势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使科研服务于教学以及如何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4.创新性原则。只有工商管理科研选题具有创新性,才能使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工商管理教学具有创新性。所以创新性是工商管理科研与教学的灵魂。不同科类的科研均需遵循创新性原则,这种创新可以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也可以是新发现、新理论、新思维。对工商管理科研而言,就是在工商管理科学的边缘地带领域开展研究,因为在边缘地带领域很多是空白地带,可以提炼很多新思想。如在管理科学边缘领域的“深层管理学”便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题有无为管理、不伤害原则、中庸管理、简单管理、整合管理、负熵管理、分形管理、周期管理等等,其研究价值巨大,应用性也强。将研究成果充实教学中,这样既坚持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创新性原则,又坚持了应用性原则。
四、工商管理科研的成果分类与服务渠道
科研成果分类可以有教师单体、院级群体、校级与省级等。在各级成果中教师单体成果分类十分重要,因为教师单体是最基本的单元,是组成群体成果的基础。在分类过程中,要坚持为教学服务,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作为教师单体笔者将己取得的能够应用于教学的科研成果分类,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管理伦理科研成果。如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表转载的管理论文,“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阐释与计算方法”、“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一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后结构主义’思维框架下的企业生命有机体理论研究”,涉及到人地关系、人伦关系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
第二类是深层管理科研成果。如完成的专著(〈深层管理学》、《周期地理学》,大量的规划文本!〈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规划》、《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扶贫规划》、《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区规划》,还有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管理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优秀管理论文以及由科研地图转绘成的大量的商贸教学挂图、幻灯片等等。
第三类是工商教改科研成果。如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发表的教改论文,“让学生从'面具’后面走出来一'多元交流评价式’小论文教学的行动方案”、“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研究”等等,主编的全国高校教改教材《新概念人文地理学》。
依照三类科研成果,建立起3条服务渠道,即深层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管理伦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工商教改科研服务于教学六、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n”基本范式
普通高等学校科类众多,包括理科、工科、商科、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等。无论哪类院校,都有科研为教学服务的职能。一些高校忽视科研为教学服务,这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以适应通才教育的需要。同时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中心任务是职业教育,培养跨世纪专业人才,因此要面向21世纪,适应专才教育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各具特色,应对教学有利的科研成果进行筛选、分类,确定为科研1、科研2、科研3……科研建立n条为教学服务的渠道。
通过上述分析,便可拟建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n”基本范式。即1个服务,2个需要,n条渠道的应用模式。
《有机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基础知识为起步,涉及有机化学操作技术的实用型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能够满足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为此,课程组结合《有机化学》课程建设,对课程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贯彻“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的“三赢思想”,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培养为依托,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优化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建立了企业技术服务机制,为社会培养了学以致用的实用人才,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产学结合,优化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课程的基点应该是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课程组依据企业生产需要,确定教学内容;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进行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生)产(教)学结合,优化了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实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1依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课程内容
在不同类型的化工企业就业,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1.2模拟企业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
课程组在课程建设顾问的指导下,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开发《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以知识应用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贯穿,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项目,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进行一体化教学,探索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的一致性,课堂与车间的一致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1.3坚持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很重视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以化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为学习氛围,以真实产品生产过程为学习内容,由学校指导教师、外聘企业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以新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全过程,企业把学生当员工来管理,实现课堂与车间、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学研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培养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组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积极进行学(习)研(究)结合探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技前沿知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十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课程组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前沿知识渗透进日常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革新,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将研究型实验引入实践教学
通过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工艺性、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的能力。特别是将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实验,这种近距离对接,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从科研精神方面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在自主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社会培养勇于探索、不畏失败、追求真理的实践型人才。
2.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负责的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申报国家专利;鼓励学生参与由教师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自主创新完成小发明、小创造,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产研结合,促进企业发展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高校教师的科技研发可以有力的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提升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课程组响应学校号召,与区域化工企业开展技术对接,进行(生)产(科)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1将企业生产难题转化为教师科研项目
与地方小型化工企业相比,化工行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院校在智力资源、科研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为地方小型化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可以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对小型企业来说,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独立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可以委托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借助高职院校教师联合攻关来完成。同时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文献查找、样品分析测试、专利申报、技术资料撰写等服务。
3.2利用教师研究成果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来自企业实际需求的横向课题,通过教师攻关研发,获得研究成果,进而又应用于企业生产,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对学校来说,通过教师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扩大了学校影响,锻炼了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有效的培养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4、产学研合作取得的成效
转贴于
通过产、学、研结合,课程组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企业机制得到完善,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的良性循环。
4.1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渭南海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伟高级工程师这样评价,近年来,我公司每年暑假都接收来自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的生产实习学生45-90人,并且每年都留下部分优秀实习学生在我公司就业。这些学生动手能力强,来公司后很快就能承担起有机合成操作等岗位工作,说明了学校教学和就业岗位的对接良好。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或班组长,正在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有机化学》课程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很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4.2教师队伍的实力不断增强
课程组教师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申报教研、科研课题,进行学术研究,参加企业技术改造,进行产学研结合。近年来,主持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完成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延长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北采油厂横向委托技术改造项目2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得授权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1项。研究制作的部分教学模型、仪器产品投入教学使用,提高了教学效果,推广至附近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孙宾宾老师的部分科研成果被收录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中的螺共轭效应和异头效应》一书中,转化为教学资料。孙宾宾老师为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横向开发的部分技术成果被企业采用,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4.3产学研结合实现良性循环
如何能够与企业建立稳定、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众多合作企业中,课程组与西安凯洁精细化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该公司距离我校2公里左右,是一家地方小型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各种精细有机化学产品的生产。2007年初课程组和该企业合作开始,目前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课程组为企业提供无偿技术咨询、无偿方案设计、有偿产品研发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无偿短期见习、无偿生产实习等服务。双方通过为对方提供服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创新系统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支撑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截至2008年末,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了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到位、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其创新环境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公共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备,从而使服务水平低,孵化效率低。
近年来,针对如何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与科学发展问题,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案和建议,其中,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就是一种创新性方案。因此,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置于大学科技园环境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理论基础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为解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问题而建立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研究,需要以产业集群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来完成。因此,相关的产业集群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是开展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1以产业集群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术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MichaeI 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产业集群有时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干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愿意投资于包括公共实验室和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以及技术培训等无形的技术服务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可以被集群内的企业所共享,而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降低单个企业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而一般开支的降低又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能够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共享的创新资源的优势必将成为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以共性技术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的概念最初出现在产业技术的合作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基础科学研究属纯公共物品,其供给是政府的责任;产业技术研究是私人物品,政府不必干预和支持。事实上,共性技术是包含私人和公共因素的混合物品,兼有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界面特性,必须准确把握其共性特质。
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的跟踪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而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则取决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和配套服务网络的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和集群的行业协会应该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建设具有集群公共产品特性的共享数据库、公共实验室,公共测试平台,以便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充分信息,降低开发成本。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的基础,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创新需要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官产学研联盟是产业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组织载体。
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共性技术供给的有效途径,由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为了使其长效运行,需要坚持官产学研合作的原则来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1.3 以技术创新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最早从技术角度研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且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的新的组合。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未具体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做出界定,也没有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及机制,他始终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并没有对创新本身进行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捷径。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应分两层进行,一要鼓励和促进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量,加强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与合作,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推进实现产业层级的提升:二要在产业集群内,以多种方式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依托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也可利用产业集群内的骨干企业的技术力量,解决集群内广大中小企业现实的技术需求,开展实用型技术服务。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成果和相关实践证明,创新必然会产生扩散,从而引起产业空间分布的重大变化。作为建立在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具有技术创新理论概括的一般规律。
2 大学科技园及其创新系统
由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已成为当今整个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而大学科技园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且在当今高科技竞争与产业化中显露出日
趋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中外学者,尤其是我国学者对大学科技园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与功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体系等。
2.1大学科技园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享有”硅谷之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教授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创意,造就了神话般的硅谷奇迹,标志着大学科技园这种将教育,科研与工业紧密结合的新的社会经济组织的产生。
自科技园区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技术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网络组织理论、三元参与理论及五元驱动与互动理论。但由于科技园区在各国的发展模式、形态和作用不同,使得研究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国内外对科技园区及其创新的研究呈现理论多元化和对现实指导作用的薄弱化。
2.2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
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以生产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互动,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社会系统,强调制度因素以及治理安排的作用。
3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的关系
近年来,包括大学科技园在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繁荣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能力,缺少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障碍之一,所以要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纳入孵化器基本建设内容。鼓励和倡导每个孵化器,根据在孵企业技术领域的不同,探索“孵化器+在孵企业+外部机构(对技术平台具有共同需求的社会企业,学校、研究单位)”共同出资及政府资助的方式,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之一,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包括孵化场地和通讯网络等在内的,设备齐全的良好硬件环境。
由此可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孵化环境与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
伴随着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和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均模糊地提出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概念,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有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