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惠农工程信息

惠农工程信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惠农工程信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惠农工程信息

惠农工程信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心理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4-0081-04

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已经有2亿多农民进城务工。郑杭生认为:“农民与市民这两个概念相互界定对方,从而相互体现对方的特征与自身存在的价值。从理想型的农民到理想型的市民是一个连续统一的两个端点,而从农民走向市民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进程,更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对城市社会的心理认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社会有效转移的基础,是农民告别乡土走出自己生活劳动习惯,进入一个新空间变更职业身份和意识的维系纽带。它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对自身新职业身份和城市社会生活特性的认识和肯定,享受新职业身份所带来的角色行为和心理变化,并自觉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中。而在实际生活中,农民工在城市里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但他们的社会身份、法律权利、生活习惯、心理归属依旧。最初抱着巨大的希冀,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生存状况、改变人生而来到异乡的城市社会;在经历了城市社会的种种失落及诸多情感的冲突后,他们可能的理性选择是回归,成为未完成市民化的城市候鸟。

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和个别访谈法。选择江苏省吴江市作为抽样调查点,一是其位处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属于新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迅速;二是近年来,在各地显现民工荒的现象之际,这里的外来民工仍然持续增加,2005年末外来民工已超过了40万人,占当地户籍人口数的50%以上,各工厂企业的主要劳动力为外来农民工承当;其三,2007年外来农民工邮汇回家的款项达3亿多元。说明这里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待遇并不属于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认识意义。本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回收有效卷496份。

一、农民工进入城市社会的心理动因

中国农民之所以离乡背井并坚持在城市工作的原因乃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促成,其中包括:

1 中国农村社会过密化的现状特点。这是先生在1936年的《江村经济》研究中就已经发现并指出的基本现象。其基本特征是土地资源稀缺,单位面积的土地难以养活该土地上必须承载的人口量。这种过密化的特征,必须要让一大部分的中国农民脱离对土地的依赖以减少土地的压力,从而改变农村的生存条件,使广大农民走上比较富裕的道路。

2 中国社会“位差”现象的驱动作用。在中国不仅已经形成了城乡二元格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位差严重;而且还呈示较强的东西差别、行业差别等,这些差别一旦有了流动条件许可,人们会像流水一样自然流动以改变这种差别,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是一种正常的流动习惯。经济学解释为“推拉理论”: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农村土地的边际生产效益递减,从而对剩余劳动力产生一种“推力”;而城市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相对有利,从而产生一种“拉力”。就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政治学则解释“压力型模式”:由于行政化村治对村庄经济资源的过度汲取,对农民产生一种“压力”,从而使农民不得不到社区以外去寻求生存,而城市是最好的选择。

3 青年农民的自身发展需要。一些刚刚进入成年的青年人往往抱着见识社会扩展眼界积累经验之目的,所以,不畏惧生活之艰辛,他们进城务工的目标不仅是能够让自己在城市社会生存下来即可;一些已婚的有一定见识的青年则为子女的教育成长着想,要让自己的子女延续自己改变身份地位的梦想,在人生的起点上让自己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同样良好的教育,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发展条件。本研究的调查也表明了这样的状况。

问题:你出来打工的第一原因是什么?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的答案把①和②③均排列在上。

从这里看,农民工到城市务工的最大原因在于经济。支持他们进城务工的原因最大为家庭及其经济因素,是维系他们在外吃苦耐劳的最大动因;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他们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个人发展的需求也占同样的比重:以“见识一下外面世界”+“为以后发展作准备”+“为子女的教育成长”占47.5%。此外,从农民工的个体来看,每个个体还有自身的特殊原因。而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因素,农民工对于进城务工的选择点是基于对城市社会的基本认同,甚至认为这是改变自己乃至自己家庭命运的一种有效选择。

二、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可能和生活方式

1 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报酬和基本生活成本

吴江市执行江苏省月最低工资一类标准,原为620元,2006年开始为690元。调查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者超过2成。在高收入层中几乎完全与其文化程度相对应。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合同工资最高为1400元,平均为559元。以620元为线,以下的占39.1%,600~700元的占50.3%,800元以上的只占23.72%。

农民工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不同的收入。在吴江市以常规劳动时间的报酬看,一般企业新生员工的工资为600元,餐饮服务业为500元(不含配给的吃住),建筑装修业为每天35~70元。实际上各人的收入还与他们的工作成效挂钩,以及可能的工时来计量支付工资,而企业中也常常以产量的产出来计酬,一般装修业和驾驶员、三轮车夫每月整月工作的话可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此外,一些技术工人,他们作为企业中不可或缺者,收入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而他们要在吴江生存一般月生活费计820元。其预算清单:①三餐饮食:15×30=450元(以最低快餐价格为例)②住宿费:100元(2人以上合租农民房,不包含水电费)③交通通讯费:70元④服装费100元⑤生活其它杂费100元(水电煤、日常生活用品等)

如果以他们的可能收入看,基本上是收入和支出相抵,甚至是入不敷出。

虽然农民工大多尚未结婚成亲,但他们依然是家庭经济的支柱,只有18.22%的外出农民工无须承担家庭的责任,57.95%为家庭责任的次要承担者,23.83%为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人。其中最高负担为2个老人2个孩子的生活,对家庭的负担责任平均每人每月要负担557.76元。如果计算上个人打工中必须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吴江市居民生活最低要求,即他们在城市年收入至少要达到1.5万元才能满足他们在异乡务工的希望收支平衡。我们的问卷调查表

明,事实上,只有12.25%的务工人员基本达到这一收入水平,而这些人又往往是高学历者,或从事劳动力市场紧缺的技术工种,从事强体能劳动的工种,如建筑、装修、手工艺等。显然,这里存在着期待和实际满足可能的较大落差。

2 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取向

(1)位差的生存法则

我们的问卷调查表明,这些农民工的实际生活成本一般在300~600元之间,占自己所有收入的40~60%左右,其生活的方式则是尽量减缩生活开支,如在饮食上,以蔬菜粗粮为主,这样在饮食成本上又可压缩100元左右,平均为248元。在衣着服饰上,整体着装不超过200元。问卷调查也表明被调查对象年人均服装支出为117元。在住宿上,75.24%住集体宿舍,7.43%与朋友合租房,合租人均为不足100元的村民居,17.33%为单独租房,基本为已婚人员,其基本费用也不超过150元。至于白领阶层的租房则起码为700元以上的套房。而在小型企业务工和建筑装修业、服务业务工者,他们的住宿基本与工作地合一。关于通讯交通费用,20%的人表示无固定月费用,13.39%的人为5~30元,40~50元的占24.27%,60~100元的占25.10%,100元以上者为37.24%。回家探亲的可能主要取决于家乡的路途距离和婚姻状况,一般已婚、家乡在省内的年回家约3~5次,已婚、家乡在省外的年回家约1次;未婚、家在省内的年回家次数0~1次,未婚、家在省外距离遥远的基本不回家。我们的问卷对象30.11%的农民工表示已多年未回过家;而每年1次的为52.72%,2次为12.68%,3次的为2.03%,4~20次的为2.51%。年人均回家路费支出为250元。生活其它支出:平均为43.70元。综合起来,他们的平均生活支出为336.63元/月,每月的生活节余为287元,人均年节余为2565元。虽然远不能达到家庭所期望的经济支持力度,但毕竟这笔收入对于他们的家庭而言是一笔绝对收入的增加,所以,即使工作生活再艰难,他们还是在坚持着。

(2)枯索的闲暇方式

休闲时间支配。问卷调查表明,他们中的75%以上者有加班情况,周加班工作时间高达30~40多小时,平均加班收入为237元/月,最高加班时间为62小时。由于业余时间基本要用于加班,他们平均每周的自由支配时间(去除必要的睡眠饮食起居时间)仅为10.88小时。

休闲方式。从调查表看,农民工的休闲生活方式十分单调,这一方面在于他们来自比较贫穷落后的农村,不会休闲也不敢休闲,表示无娱乐方式的占38.54%;有时间主要做家务和补睡眠的占9.27%,休闲方式为逛街,看电视为12.55%,而他们能够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人均每周为0.68小时;余下的是看书和听音乐;对于锻炼身体,无心理意识,无身体锻炼计划,占68.20%。

娱乐消费费用。无娱乐消费的占40.60%,5~50元的为21.34%,60元以上的为38.06%。娱乐费用年人均支出66.07元,项目主要为看电影、交友,也有朋友问的小赌博。

个人发展计划和投资。利用于个人发展不足20%,其中3.92%为学历,15.69%为职业培训计划;54.41%的人无打算。学习费用零付出的占47.80%,平均学习费用支出43.85元/年。

从这里看,农民工为了生存,勉力缩减着自己的生活开支,并尽力通过加班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劳动边际收入;正是这种劳动生活方式,挤压了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并使他们游离为城市社会的孤岛。

三、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基本心态

1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每个离开家乡在外闯荡的人在最初的时间里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初次就业者,首先是资金问题,从贫困地区出来的年轻人往往都没有多少资金作预备,而一时又不知道如何找寻工作如何饮食安居,以致流落街头。其次是对所在城市的认知力较弱,表现为对该地的地理、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知之甚少,甚至是连城市和乡村的具体差别也难以分辨。再次则为个人的适应力的薄弱,表现为个人的技术水平、思想行为习惯与所在市的工作生活的融合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的调查对象也表示:在城市碰到最困难的事情:前五位分别是生病(22%)、没有钱(18%)、没有亲人(15%)、工作太劳累(12%)、生活不习惯(11%)。在城市碰到最痛苦的事情:前五位分别是没有钱(19%)、生活条件不好(16%)、工作太劳累(15%)和没有亲人(15%)、生病(11%)。

2 当地社会对农民工的容纳状况

(1)社会制度安排

吴江市对于外来农民工持积极容纳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当地政府在引进项目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广泛的招工、努力做好农民工安置工作,做好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工作检查、扶持民工子弟学校、安排民工子弟就近入学,组织与民工子弟“手牵手”活动,给民工提供职业再教育的帮助等。但这些仍然难以彻底解决农民工的低收入低职业地位而造成的低心理位置。尤其是对于低学历低技术的农民工,社会提供的职业地位升迁流动性也比较固化,易造成他们心灵的固化和麻木。大专以下只有3.92%的打工者能够晋升到企业的管理或技术层,以4.41%进入管理层的调查对象为主要追踪对象,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11.11%。这是农民工最希望突破也最难以突破的壁垒;而他们又没有资本创业,当地的贷款政策也对他们的发展做了限制。

(2)当地市民与农民工的融合状况

从个别访谈看,农民工自身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陋习也影响了市民对他们的良好的社会知觉,并构成了一定的社会错觉。如从吴江市民角度看社会安全感,近年来几乎吴江市民家庭每家每年有一辆自行车被盗,在大街上被人抢包、被盗钱包、家中被撬窃事件经常发生,几乎覆盖全部家庭。据吴江市公安局统计,2004年共抓获的作案人员为1117人,其中外来人口1012人,占犯罪总数的86%,2005年上半年共抓获作案人员为666名,其中外来人口601人,占犯罪总数的90.2%。至于在流动的人群中也有专门干“偷盗抢”的团伙,严重地侵损了外来农民工的形象。而造成了当地民众对外来民工的排斥的心态。虽然普通民众认为外来民工和外来的偷盗集团群体并不是等同的概念,但由于几方面的因素,他们对外来民工持戒备的心理愈越加重:

农民工的社交状况也可以看出他们与当地居民的交往为两个不相交的圆圈,农民工来到城市后即陷入了自闭的社会交往圈。在被调查者中,发现低学历的农民工人际交往对象基本是同乡圈、务工伙伴圈,由此,他们的婚恋对象也基本是这两个圈内人;当地城市青年一般不嫁娶外来务工农民。

3 农民工对务工城市社会和自身发展前景的认

同状况

一些媒体的报道和我们的个案访谈表明,初到一地,农民工大多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处在生活极不稳定状态,要找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大致要3~5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其中在实际打工生涯中感受到的最大的快乐项目是:当然,这里的收获与他们初始打工的动机目标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这里的快乐因素是基于了他们在克服种种困难后放大了的情感感受。他们对于打工地的消极情感方面还有很多:

关于对现工作职业,不喜欢的原因:收入低62.86%,工作劳累程度大27.14%,要求太高17.14%,工作环境太差8.57%,制度不好7.14%,福利差12.86%,加班时间太长5.71%。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希冀是:希望成为老板的有17.65%的人,表示要作白领工作的有15.97%,倾向于技术工种的33.91%,不要再做现在的流水线工作的32.42%。从这里看,他们不愿意永远以简单劳动为打工目的,打工的真正目的在于求发展。

如果家里收入提高了你的打算是什么?回答:回家乡发展的71.08%;回去务农的1.96%;无打算的5.88%;继续打工的21.57%。

从这里看,他们进城务工的期望不仅仅是获得家庭经济的改善,他们敢于从底层社会做起,去面对生活给予他们的重重困难,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向上发展的基础。而现实展示给他们的是:期望与实际满足可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且他们这种在城市底层社会生活打工状况将是一种无望的长期的状态。经历一段时间后,其面对自身处境的心理承受力也必然接近边缘,一旦时机成熟,回归将是他们无奈也是必然的选择。

惠农工程信息范文第2篇

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由18家涉农网站共同发起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农博网等48家涉农互联网企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开展村通工程把电信和互联网服务送到农村偏远地区,参与和支持该委员会的成立。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表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促进互联网在农村更广泛普及和应用的重要举措。

中国互联网协会表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维护农民的网络权益,反映涉农企业、媒体和农村农民对网络的合理要求,表达农业网站团结互助并加强自律的意愿和行动,发挥沟通农业网站与政府主管部门和涉农企业及广大农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赢的服务“三农”模式,通过互联网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推广带进农村,也使网络走进更多农民的生活,推动信息化普及,缩小数字鸿沟,让更多的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益处。

附:中国互联网协会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首批成员单位名单

序号

单位名称网址

网站性质1

北京农博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农博网)私营企业6

河南省民权县金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特色农业信息网)私营企业31

中国村村通网事业单位32

鹤壁市农业局(绿洲农网)事业单位33

江西省农业厅(江西农业信息网)政府部门34

黑龙江中现信息有限公司

(中现农业经济网)私营单位35

温州市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温州农网)政府部门36

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新疆兴农网) 事业单位37

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星火计划网)事业单位38

大庆市农业信息中心(北国农网)事业单位40

武汉农业信息中心(武汉农业信息网)事业单位41

河北中美科技有限公司(农村网)私营企业42

中盛粮油集团公司(中盛粮油网)私营企业44

武汉三石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花生网)事业单位46

广西北海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惠农工程信息范文第3篇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在全县农村推进“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通过有效的平台,充分调动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快建立广覆盖、多模式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通过有效降低农村信息化产品使用门槛,向农民提供优惠资讯产品,充分发掘信息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改善农村通讯基础设施,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助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将村级组织作为向农民提供信息惠农产品的落地机构,由中国移动等通讯企业向村级组织支付一定的奖励费用,有助于解决村级组织的办公经费、人力资源问题;同时,通过惠农网降低内部通讯费用支出、借助农信通平台丰富群众沟通手段,有效增强村级组织对村民的整体服务能力。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将本着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宗旨,有效降低农民信息化产品使用门槛,向农民提供优惠的资费产品,促进

农业信息传播,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二、总体目标

三年内,力争实现手机入户率、宽带进村率、农村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接入率三个100%。其中:2011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无线信号全覆盖并设立“移动惠农服务站”,提升农村通信基础和服务能力;所有乡镇实现移动宽带接入,优化乡镇互联网水平;建立“信息惠农村”、“信息化乡(镇)”评优的长效性建设机制,搭建综合信息服务的示范平台。

三、建设内容

1、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移动通信网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全县广大农民提供包括基础通信、宽带网络、农业信息服务在内的一揽子信息惠农服务。

2、开展农户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县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基础通信网络覆盖情况、农民群众信息化产品使用情况、从事农业或非农职业情况、从事农业主导产业情况、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等。在此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移动手机“惠农网”,提供优惠的通信服务。同时根据农户基础信息,借助“农信通”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服务。

3、加强村级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在全县所有行政村组建“移动惠农服务站”,通过信息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化产品,普及信息化技术,开展相关培训等,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轻松享受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保障信息服务站的正常运转,移动公司将按月向农村信息服务站支付一定的维护费用。

4、开展创评活动。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对“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实施过程中,重视程度高、工作落实到位、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行政村进行评选和奖励。重点对各乡(镇、场)农户的信息化产品运用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由移动公司根据摸底调查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网络质量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惠农产品,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拓宽农村信息获取渠道,改变农村信息闭塞的现状,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当行政村或乡(镇、场)信息化普及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县有关部门将联合移动公司对行政村或乡(镇、场)授予“信息惠农村”或“信息化乡(镇、场)”称号,并由移动公司对村委会(分场)或乡(镇、场)提供相应奖励。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8月)。各地要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逐级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项目实施的意义,使广大农民群众乐意接受。

2、摸底调查阶段(2011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摸底调查工作。摸底调查时,由移动公司提供相应摸底调查表,由各乡(镇、场)安排村委会(分场)、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协助移动公司进行全面调查,认真填写摸底调查表并反馈给移动公司各农村区域中心。

3、信息普及阶段(2011年10-12月)。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信息惠农产品普及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网络质量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惠农产品,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此阶段各乡(镇、场)必须全力协助移动公司开展相应信息化产品提供、培训、普及工作。

4、授牌奖励阶段(2012年元月)。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带动后进,每年由县委农工部对“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一批“信息惠农村”、“信息惠农示范村”、“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和“信息化乡镇”、“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乡村干部分别授予“信息化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和“信息惠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对信息化产品普及达到一定程度的乡(镇)、行政村进行评选、授牌及奖励,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一步部署“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持续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对获得全县“信息化乡(镇、场)”前三名的将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进行单项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乡(镇、场)和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此次农村信息惠农工程的实施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任务精心安排,统筹部署。

惠农工程信息范文第4篇

山西省科普惠农计划自2005年8月实施以来,“五大工程”齐头并进,为全省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信息、技术、人才、物资服务,让农民真正从中受益得到实惠。去年,全省建设市级科普惠农服务中心6家,旗舰店10个,标准店118个,新培训农民43.5万人次,农科110服务体系全年共解决农民咨询3.3万人次,下乡现场服务100余次。

2011年,山西省科协大力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全省有59个农村专业技术、1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2个农村科普带头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选为2011年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得奖补资金1 540万元。17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名农村科普带头人获省级表彰,共获奖补资金229万元。全省科普惠农服务站服务手段更加齐全,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山西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和省科协在全省拉开了“科普惠三老”活动的热潮,为全省14 250名在乡老、老八路、建国前老党员提供系列科普服务,成为新时期科普惠农的创新和延伸,并和山西农大联合组织1 060名学生,利用暑期分赴全省10个地市18个县区看望“三老”人员,开展红色寻访活动,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山西省科协还将科普惠农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去年组织各地市科协,开展面向全省贫困户摸底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贫困户的具体需求,针对共性问题编制并印发了《山西科技扶贫农业致富实用技术手册(一)》3 000册,对660户贫困户提供了科普惠农的相关服务。在对定点包扶村方山县麻地会乡郝家庄村的扶贫中,省科协为全村303户村民加入科普惠农会员,让科普惠农的优惠政策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与此同时,山西省科协加强大联合大协作,科普惠农社会化格局正逐步形成。2011年7月,省科协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山西科普惠农数字图书馆”,之后赴全省各市进行了9期面对面的辅导培训,与其它培训方式有机整合惠及35 000名农民。9月,省科协与省邮政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原有科普报刊发行、科普惠农专供物资配送、科普惠农绿色通道会员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品牌融合、渠道共建、项目互促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将用3年的时间,共同打造服务“三农”科普惠农绿色通道,探索“农资产品下乡,优质农产品返城”双向服务的新模式。11月,省科协与长庚耳鼻喉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展“健康科普三晋行•耳鼻喉311援助计划”,由省科协聘请100位长庚医院耳鼻喉专家为健康365专家开展义诊,预计为1万名科普惠农会员及其家庭成员、家庭困难的农民朋友减免治疗费用300万。此项计划已开始试运行,并于近期正式启动。

惠农工程信息范文第5篇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广西来宾市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让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科教文卫体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难、学科技种养知识难、看戏难、打球难、看书难、看病难、看电影难等问题,为改善村容村貌、营造文明的乡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使广大农村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载体。

一、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来宾市从2008年11月起,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以村级灯光篮球场、文艺舞台建设为突破口,启动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找到了建设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最佳切入点。计划用3年时间(2009―2011年)在全市每一个行政村各建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灯光篮球场、一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同时,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通过整合散落在各部门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资金,突出资金的整合效益和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完善农村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策划农民文化体育活动,真正做到投入最少,效益最大。“一项工程,多部门受益”,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也为各级各部门有效开展支农惠农服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求乐、求知、求技”的愿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在实施以“三求”工程为载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前,广西来宾市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724个行政村仅有篮球场134个、文艺舞台42个、科技文化活动室100个,且这些设施大都破败简陋、面积不足、标准很低、功能不全,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全面启动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后,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724个行政村已建成文艺舞台732个,建成灯光篮球场755个,135个村完成了综合楼改造与建设,其中新建有53个,整合资源建设82个;已组建农民篮球队1211支、农民文艺队828支。共开展农民篮球赛5370场,举行农民文艺队演出活动2249场。如今,一个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一个个设计风格各异的文艺舞台和综合楼如明珠镶嵌在桂中大地上,农村文体卫生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各行政村已逐步形成集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娱乐、卫生计生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于一体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市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完善和加强,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面貌。

二、实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广西来宾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一)工作成效

一是整合资源,突出整体效益,探索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各个部门都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出要求并予以支持。来宾市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基础上,协调各部门建设内容,统筹各部门建设资金,对篮球场、文艺舞台、科技文化卫生综合室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整体推进,确保设施能够建得起来,突出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

二是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来宾市在实施“三求”工程之后,农村文体设施多了起来,农民群众喜爱文体活动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各村屯纷纷成立文艺队、舞狮队、篮球队,广大农村自编自演的文体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农村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广大农村树立讲文明、讲科学、讲致富、讲发展的新风尚,文明和谐之气蔚然成风,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改善了农村人际关系,村际关系友好、邻里关系和睦,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治安形势好转,2009年全市农村发生“三大纠纷”、治安案件数以及非法上访人次比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三是帮助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实现了增收。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农民群众通过农家书屋、科技文化活动室学到了实用技术,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2009年,全市共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504次,培训农民47万人次,新培养农村种养大户3202户,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58个。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0.5%。

四是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效模式和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了来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在凝聚群众力量大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建设热情不减,迅速掀起了村庄净化、美化、绿化热潮,加快村级道路建设、村屯巷道硬化、房屋改造、改水改厕、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有100个村实现了村中巷道硬化,有1万户建设了统一设计的新房。许多以前的“垃圾村”变成了“富裕文明村”。

(二)主要做法

一是政府主导,统一实施。由政府出面牵头,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并按照“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一点、市县财政解决一点、帮扶联系部门解决一点、社会捐助和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同时抓好分类指导,抓好建设质量。

二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根据农民群众喜爱文体活动的实际需要,以文艺舞台、篮球场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农家书屋、卫生室、科技活动室、民政工作站、农村信息服务站、计生服务室、村党校等项目,统筹建设,形成集文化、体育、科技、卫生、民政、计生、党员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建设主体作用。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自愿让出土地,积极捐资捐物,义务投工投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农村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现在,走到农村,听到农民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建好自村的文艺舞台、球场、文化活动室等。

四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来宾市采取“分两类四模式”进行建设,确保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即本着“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将行政村划分为示范村、面上村分两类实施,建设模式壮族风格、汉族风格、瑶族风格、整合废弃校舍和养老院等闲置设施改造建设等四种模式进行建设。

五是开展活动,建管并重。一方面大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农民文艺队、篮球队伍,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制定全市农村文艺、体育比赛办法,使文化体育在农村常态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项社会服务有生有色组织开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地利用起来。

三、几点建议

(一)把广西来宾市列为全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一是建议把广西来宾市列为全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重点打造。在实践中,来宾市借助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把投入到农村的各项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能用到实处。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综合利用农村原有的闲置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选材,凸显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统筹推进以“三求”惠农工程为载体的全市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各职能部门主导建设存在的各自为战、建设分散、功能单一以及标准、规格不一的现象,有利于形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科教、党员教育等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规模效应。目前,来宾市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广西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效应逐渐显现。

二是建议加大对广西来宾的扶持力度,健全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来宾市计划以创建全国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目标,推进“三求”惠农工程纵深发展。力争达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健康丰富、农民群众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的目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为: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内分科技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民政工作站、农村信息服务站等。有条件的村要求把未成年人活动乐园、老年人活动中心、“万村千乡”服务部等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整合纳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即要完成69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其中2010年实现全市80%的行政村都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即完成556个综合楼的建设,2011年实现全市20%的行政村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即完成138个综合楼的建设。根据初步测算,新建一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需要建设资金20万元,完成全市694个行政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需要资金1.388亿元。由于来宾市建市时间不长,属广西的经济后发展地区,全市2009年财政收入仅为34.14亿元,建设缺口资金达1.1亿元。建议国务院相关部委局给予广西来宾市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相应的项目资金,帮助来宾市实现村村建有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并由国家相关部委局给予工作上的指导,完善相关配套功能,规范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

一是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放在村一级。国家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放在县、乡一级。但是,实践和现实证明,在县、乡的文化设施大多数的农民使用不上,只有把文化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向村一级延伸,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和各项社会事业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大多数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也只有占全国大多数的农村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实现全面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