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与设计管理

艺术与设计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与设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与设计管理

艺术与设计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设计管理设计设计师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20世纪以来,人们在探讨艺术设计教育时,不能跳过和忽略的就是“包豪斯”,它几乎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代名词。人们不断研究其带给艺术设计教育的广泛指导意义,表现在其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等,而后者才是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大成就的核心和根本。

包豪斯体系强调的是:

1.设计应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如果说,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和从业人员都达到了以上几点的要求,或许今天也就不需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说,艺术设计教育相对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纵观国内的艺术设计行业,社会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艺术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没有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没有建立一套自己满意、社会满意、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正因如此,各个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都存在着较大水平上的差异。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艺术设计教育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都是我们艺术教育过程中宝贵的指导思想。

二、设计和设计师

何谓设计?它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还同时肩负着把制造产业与尖端的软件产业一同吸纳进创造磁场的重任。”①而设计师,则是从事设计这一职业的人的一个统称。

设计师,是特殊的族群,与设计师们的对话有时可显示出更宽广的胸怀,改善环境的渴望,打造更美好的世界,提高大众对艺术、设计的品位,去帮助或改变这个社会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有些设计师们的世界是很“窄”的。

笔者认为这和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弱点是一样的。有些知识分子大多缺乏一种大文化观,他们看问题多只是从专业的、局部的、个人的、地域的角度出发,这对于整件事情和整个层面来说,是相对狭隘的。而有些艺术设计师,将自己圈在一定的小文化背景里,其认识和境界或许就停留在较窄的层面。

设计师以及设计师的创作,应面向社会。对于社会,设计师应积极参与并有责任感,在文化意识上发生作用,并把个人和现实文化联系起来。相应来说,艺术设计教育教会学生一种思考艺术的能力,教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反应的敏感力、认知力、艺术表现力和责任感。推动的不是某一层面的技术载体,而是思想上的变化,这比教技法更重要。

三、设计和设计管理

管理需要设计,设计必须加以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产品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因为他们在设计的应用和行销上经常进行创新,其重要因素就是掌握“设计管理”,强调在设计部门中所进行的管理,以提高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将设计部门的业务体系化进行整理,以组织化、制度化进行管理。

设计管理,很多人对于这个词还是比较陌生的。1965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TheRoyalSocietyofArts,简称RSA)颁发“设计管理最高荣誉奖”。此奖目的在于借以“鼓励企业设计活动,经由广泛性、合理性、计划的步骤,使顾客、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对公司有整体品质的认同”②。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设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顾客、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对公司有整体品质的认同。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是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Farry于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的设计师,并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③他把设计管理视为解决设计问题的一项功能,侧重于设计管理的导向,而非管理的导向。不难看出,MichaelFarry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提出定义的。

设计管理,从企业层面的理解指的是企业领导从企业经营角度,以企业理念和经营方针为依据,对设计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是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本身进行管理,使设计更好地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设计管理,企业的设计管理,在目前看来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企业品牌形象CIS战略的运用,是最典型的设计管理的实例,也是目前企业运用的设计管理。

四、如何进行设计管理

在现代的企业行为中,不管是以设计为背景,还是以管理为背景去理解设计管理,其基本的内涵已渐渐走向统一。那么,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设计管理呢?相信这是很多人目前真正关心的,下面,笔者以多年的教学和从业经验谈一些理解。

第一,设计战略和策略管理。

设计战略和策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企业情况、市场情况、产品情况等)作出的针对设计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方法策略,是对设计部门发展的规划,是设计的准则和方向性要求。它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的总体性规划。企业必须要制定自己的设计战略,并加以良好、有效地管理。

第二,是设计目标的管理。

设计必须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除战略性的目标要求外,企业的设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近期经营目标制定近期的设计目标,这一点很重要。前面在说到设计师们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一般较为感性,在目标的设定、执行等方面最好能有强有力的管理,使之切实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

第三,设计程序管理。

设计,是一个讲究创意、思想的工作,但并不表示设计就不需要流程。设计的流程管理,是为了对设计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确保设计的进度,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和任务。

第四,设计作品的品质管理。

设计作品的品质管理,是使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在生产阶段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有利于设计质量的保证与提高。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集思广益”,即发挥集体的智慧,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一个环节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即设计成果转入生产以后的管理对确保设计的实现至关重要。在生产过程中,设计部门应当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实施监督,才能使设计的效果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第五,知识产权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价值对企业经营有着特殊的意义。对设计工作者来说,首先要保证设计的创造性,避免出现模仿、类似甚至侵犯他人专利的现象。应有专人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在设计的某一阶段进行审查。设计完成后应及时申请专利,对设计专利权进行保护。

结语

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软件、技术和管理”这一大背景下不断发生变化,设计管理的定义和影响也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的最具潜力的工具,设计管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目前以及将来,对设计管理的探讨和发展应当被我们关注和重视。

注释:

①(日)荣久庵宪同等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279页.

②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1页.

③刘和山等.设计管理.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第10页.

参考文献:

[1]陈鸿俊编著.现代设计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日)荣久庵宪同等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陈屹,谢华编著.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和山等.设计管理.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

[5]刘瑞芬著.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艺术与设计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课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艺术设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基地,是学生提高自身艺术设计水平、拓宽知识、增强素质、不断磨砺自己的平台。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新奇的设计想象、构思成为现实,使艺术设计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自己的设计作品有感而发、有规可循。因此艺术设计实验室具有培养学生设计和创作能力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投入不足、设备配置不合理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艺术设计类专业不断发展,原有实验室数量、规模、设备配置等方面适应不了教学需求。实验设备的总投入不足,与其它的实验室相比,艺术设计实验设备的投入相对较高,因此没有足够的经费,实验室的建设根本无从谈起。例如,学校青瓷设计与制作这门专业课程,由于实践场所投入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主设计和动脑构思的安排欠少,教学过程中较少针对设计、制作与成型的实践训练,缺乏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并举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因为“空间”的缺乏,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自主设计、研究等提升能力普遍低的问题。另外,设备配置不合理,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规划缺乏前詹性,建设经费使用不当,实验室之间缺少共享,设备重复购置,设备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

(二)实验室开放不足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及课后练习基本上都是实践训练,且实践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又长,经常会出现实验室不够用的现象。实验室的开放是解决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由于实验室的配备不足,实验室管理人员欠缺,管理制度不建全,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实验室开放不足。平时或课余时间学生想进实验室学习进不了,特别是毕业班学生要常时间在实验室做毕业设计,实验室的使用率很高。由于开放不足,导致不能满足学生使用实验室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不受重视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与学生比例不均衡,缺乏专职实验教师,理论课教师兼职实验课,多数高校一直普遍存在着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地位和待遇上不受重视。对于专职实验员的培养和引入方面同样缺乏正确的认识,实验管理人员以及实验技术人员受到冷落。留不住具有高学历和精技术的管理人才,这样必然制约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发展。

(四)实验室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般地,搞艺术的人都有很强的随意性,个性较自由,在管理方面的严谨性则相对欠缺,在实验资源方面,往往只重视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在科学规范管理方面则存在一定的不足。“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设备管理不当,账目不健全,对价格昂贵的设备没有采取相应的保存措施,随地乱放,造成设备以及工具丢失、损坏和材料浪费,物品随意到处扔, 造成实验室的效益低下”。[1]

二、对策

(一)科学配置实验室资源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不适应教学要求的实验室设备,要进一步整合设备资源,调整一些陈旧实验室,提升实验室规模,提高实验室层次,同时又要避免片面追求设备配置“高、精、尖”贪大求洋的现象,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杜绝实验资金的浪费。配置的实验设备不能作为摆设,购而不用、购非所用,要尽量提高其利用率,使实验室成为开展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创意设计条件较为先进的复合型共享实验教学平台。

(二)建立开放型实验室

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将封闭型实验室转为开放型,坚持面向学生开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利用率的关键,对培养学生创意设计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室合理安排规划, 根据教学需求,实验室开放可以实行定时和预约相结合的开放管理制度,除定时开放时间,学生可以进实验室做实验,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经实验教师安排,进入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室开放可以实行在实验员监督下的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使得整个实验室的使用学生人流量大,开放时间长,周末不间断开放以满足各类教学活动的使用。” [2]形成“全天候”开放,既上午、下午和晚上,人停机不停,充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艺术设计实验室开放不仅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放,还应该对全校学生实行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成为艺术设计爱好学生的教学训练场所,例如,提供摄影、陶艺、美术等实验室作为学生进行创作和艺术社团的活动基地,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素质。

(三)重视艺术专业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艺术设计实验室的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对提高艺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重视艺术专业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十分必要。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应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等做出相应要求,建设一支多层次、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管理队伍。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有计划做好实验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方式,多与外校的交流,学习他们管理经验。鼓励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在完成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的同时,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另外,采取“引进来”方法,引进具有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实验教学管理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样是奋斗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属于教辅人员,但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重任,他们的地位和待遇要受到重视,在执行政策上要和教师一样对待、尊重、肯定他们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做好一切教学辅助工作, 确保实验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室人员考评制度和工作量制度,把实验室工作分为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管理工作,并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计算各部分的工作量,尽可能使实验室工作规范化和数量化。

(四)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机制、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从事艺术设计创作的人员,由于随意性强,不够严谨,不太注重科学规范管理的独特特点,要求艺术设计实验室与理工类实验室一样,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制定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有据可依,按规章办事,实行岗位职任制,明确规定职责范围。规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制定实验设备日常管理制度,认真在仪器设备登记本上做好使用记录。要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对于贵重仪器设备要采取专人负责管理。对于艺术设计实验室使用量较多的耗材,要有相应的使用管理制度;要制定艺术学生实验室使用守则,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制度,爱护仪器设备,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有了管理规章制度就应严格执行,同时要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从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三、结语

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没有像工科类实验室那种模式可参照,需要我们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究和改革,找到适合艺术设计自身特点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应艺术设计特色的实验教学平台,确保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规范、高效运行,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实验设计环境。

参考文献:

艺术与设计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RFID标签、图书馆管理、无线传感器、智能运算

【分类号】:G258.6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中。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到了互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硬件设备的发展,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后来,物联网由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又重新提出,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的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物联网主要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以“InternetofThings”为题该年度的互联网报告,物品的一种互联方式为:通过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组合识别和智能的方式互联。

1物联网概述

1.1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分为五层:感知层、接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

1.1.1感知层

感知层作为底层,它的功能主要就是获取数据信息,包括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以及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的传感器网络。感知设备主要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摄像头、GPS等,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

1.1.2网络层

网络层作为第二层,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传输,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云计算平台等组成,它是在现有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网络层中感知数据的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1.1.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应用支撑平台子层主要用于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类似于数据适配器的作用。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家具、物流、智能电网等行业应用。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软件开发为物联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

1.2物联网核心技术

1.2.1RFID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的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信息采集的主要源头,因此它在整个物联网体系中十分重要。

1.2.2泛在传感技术与纳米嵌入技术

这两项技术是紧密相关的。传感技术的重点是利用各种传感器,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的状态变化进行量化,形成数据,并通过各种传输技术传送到服务器。纳米技术通俗的讲就是用单个分子、原子来制造物质和器件。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纳米技术来制造超微型的传感器,构件看不见的传感网络。

1.2.3智能运算技术

传感器得到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语义的理解、推理和决策,这些需要智能运算技术来完成。智能运算需要泛在计算、普适计算,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就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到所需的信息、进而实现智能控制。

2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2.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有两种角色:读者和图书馆员,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后台主要完成图书编号、贴电子标签和流通、藏书,完成借书证的办理、图书盘点、错架图书整理等功能。前台主要针对读者,实现自助借还书、图书查找以及查找现刊、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管理和门禁检测等功能。

2.2系统组成

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RFID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前台和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安全门禁系统、自助借还书系统、图书自动分拣系统、盘点系统组成,这些功能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

2.3借阅证办理系统

这个子系统主要由借书证管理网站、RFID读写器等构成,主要完成借书证的办理、初始化借阅者信息和管理等工作。

2.4图书盘点子系统

利用RFID读写器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对图书的盘点和错架图书的整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盘点效率。实现应用原理:在每个书架各层的侧面安装RFID天线,通过多路复用器和RFID读写器相连接。RFID读写器读取到每一个书架层的RFID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服务主机,更新并显示当前的图书数据。

2.5自助借书子系统

自助借书子系统由服务主机、液晶触摸显示器、借阅证阅读器、RFID模块、多媒体语音系统构成。读者先把RFID借书证放在借阅证阅读器上,读出借阅者的详细信息,再把欲借图书放在RFID读写器上获得该书的电子标签,通过服务主机的自助借书软件把读者编号和书籍编号发送到后台处理终端进行存储记录,从而完成图书的自助借阅。

2.6自助还书子系统

主要由服务主机、液晶触摸显示器、RFID读写器等构成。自助还书设备放在图书馆内,图书馆开馆时可以自助还书。读者把图书放到还书口,还书口安装有RFID读写器,可以捕捉到归还图书的信息并进行操作。还书完成后,指示灯显示还书成功,该书的RFID标签将会被初始化,否则需要重新还书。

2.7图书查找子系统

图书查找子系统由RFID阅读器、计算机和无线局域网构成。通过RFID阅读器、计算机和无线局域网连接查找图书。通过智能查找子系统能快速显示图书在图书馆的具置,避免因“错架”而找不到该书。

2.8安全门禁防盗子系统

安全门禁系统主要由RFID电路、报警器、安全门型天线和摄影系统等构成,用于对装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监测。系统采用EAS防盗功能,在门上安装天线系统,经过天线转换器连接到一个远距离的RFID读写器上,确保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图书在任何方向都能被成功识别,未经借阅登记的图书被带离图书馆时,将引发声光报警,同时触发摄影系统,极大的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袁源.物联网在智能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硅谷.2011,10.

艺术与设计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艺术招生

1 现状及发展趋势

艺术类招生是高校招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艺术类考生逐年攀升,由于其招生方式的特殊性,招生工作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以往招生学校往往携带纸质报名表,待报完名后,再组织人员录入考生资料。这是一项繁重枯燥的工作,使信息的管理成为了一个复杂繁琐的工作。同时这种方法存在非常大的缺点,人工录入庞大的数据量,极容易出现重复输入考生信息及一些根本没必要的错误,如身份证号码可能输错数字,或者出现多一位少一位,考生省份、报考专业等固定信息输入失误的情况等等,这样,无形中加大高校整理这些错误的工作量。无论是数据录入,查询还是修改都存在着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周期长的缺点。

显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的招生信息操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招生形势发展的需要,招生工作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招生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引进将给人工管理数据库的工作带来变革。高等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高等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是招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目前,各高校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开发一套高质量的招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以往最繁杂、工作量最大、最容易出错的工作能在极短的时问内圆满地完成,使后期艺术类报名资料的输入、核对、划线、上报数据库等繁重的工作都变成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各高校招生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笔者开发了基于c/s架构的高校艺术招生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网上报名采集的信息,使得招生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了过去在招生工作中信息处理效率低、出错率高等问题,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友好的程序界面使得无需掌握专业计算机知识的人也能够准确、快捷、随时有效地查询各类信息。

目前,国内外PC机使用最广的操作系统就是Windows系统。而且还有许多应用软件、管理系统都是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的,其兼容性、扩展性较好,操作界面比较友好、简单,因此,本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也选择Windows。

Visual FoxPro因其安装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视化程度高,编程灵活,并且有其丰富的接口扩展功能,数据兼容格式多,能与其他许多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等优点,是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最为流行、使用非常普遍的数据库软件。鉴于此,本系统后台的开发、应用软件选择使用Visual FoxPro6.0。

2 艺术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要分析与设计

2.1 基本功能的分析与设计

本系统的开发是根据高校艺术招生新形势的要求和招生录取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将考生在每年网上报名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再处理,最后导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得到新生的完整基础信息资料。它的应用能够规范、简化招生环节,完善录取工作流程,提高招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解决招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基础信息。系统设有考场信息管理、考生信息管理、院校信息管理三大模块。

2.2 系统的功能模块分析

该“艺术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Visual FoxPro6.0数据库、数据表及表单的基础上实现的。Visual FoxPro 是近几年在国内最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一直被不同层次的程序员用于设计和开发各种类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者进行数据库的维护。Visual FoxPro 最大的特点是易学、高效、功能强大,特别适用于中小型数据库的管理,Visual FoxPro6.0较具有代表性,它继承了Visual软件的直观好用、功能强大、面向对象等优点,又在兼容FoxPro以前各版本的基础上大大改进了它的功能和特性。它具有严谨的数据库结构,完善的主从结构及面向对象先进的特点,给PC平台关系数据库产品带来了新的朝气。综上种种优势而开发了“艺术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初步设计如下图2-1所示:

2.2.1艺术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简介:

(1)充分利用考生高考报名数据,省却现场填报及照相时间;

(2)各个专业的招生既可分开又可统一管理,可实时查看招生报名的进度情况;

(3)可批量导出招生信息数据;

(4)可把操作员分组,自行设定管理员、招生操作员;

(5)可打印考场存根、准考证等;

(6)可利用形成的数据,统计各种想要的参数报表等;

本招生管理系统模块的上级模块有:权限管理。下级模块有:考生信息管理、院校信息管理。结构方面为纯B/S结构。

2.2.2考场信息模块设计

图2-2:考场信息模块设计

功能简介:

(1)考场初始化:对各个不同高校的考场安排进行初始化,可选择混编(考生报名时随即安排至某教室某位置)或者不混编(考生报名时按照报名顺序,直接按序安排至指定教室及位置);

艺术与设计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雨水利用 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TU823.6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1.1 设计依据

1.1.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的通知;

1.1.2《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有关规定;

1.1.3 《海淀区建设项目雨水利用方案审核办法》(讨论稿)

1.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改扩建及综合楼工程,本次设计为新建综合楼。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12号,中关村医院院区内,医疗科研楼(门诊综合楼)南侧、现高知病房楼北侧的范围内。

中关村医院北侧为中关村南路,是医院现状主要的出入口,出入便利,交通条件良好。院区东侧为中科院小区,西侧为海淀黄庄小区,南侧为北大附中。用地西侧(黄庄东路)和南侧(北大附中北街)均为规划道路。医院现用地总面积约为17746.59㎡,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5404.989㎡。中关村医院院区建设用地内需要拆除办公楼、食堂、礼堂、高知病房楼、采暖锅炉等老楼约6502㎡。保留的建筑物为门诊综合楼、医技科研楼、放射科楼、感染科楼,保留建筑面积约为15081.5㎡。

本次规划中关村医院院区总建筑面积约为49941.5㎡。其中新建综合楼建筑面积约为34860㎡(地上建筑面积:18191㎡,地下建筑面积16669㎡)。新建综合楼地上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23.60m。院区规划容积率为2.06,绿地率为30%,机动车停车位238辆,规划机动车出入口为西侧和南侧。本项目为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一级的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地下车库自动喷水系统按中II危险级。

本新建综合楼项目以老年康复、护理为主要功能。地下三层为局部人防工程、设备用房、太平间、汽车停车库。地下二层为汽车停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中心供应、营养厨房、餐厅等。地上一层为康复护理服务的功能用房、管理用房及部医技用房。建筑南侧二-五层为康复病房,设有床位数200床。北侧二层为康复区,三、四、五层为行政办公、图书阅览、计算机中心、会议室等用房。六层为活动室、设备用房。

1.3工程设计技术指标:

本工程雨水利用设计范围包括中关村医院整个院区红线范围内的设计,具体如下。

规划院区地面绿地面积约为5327 ㎡(包括建筑周边和道路两侧等未计入规划指标的绿地1015㎡),屋顶绿地面积1550 ㎡。透水铺装面积:2034 ㎡。硬化面积为6494㎡(硬化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绿地面积(包括实现绿化的屋顶)-透水铺装用地面积)。硬化面积小于10000 m2,不配建雨水调蓄设施。用地面积小于5公顷直接进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

表1.3.1

项目占地面积 15405 m2

雨水池容积 无

透水铺装面积 2034㎡

下凹绿地面积 3548㎡

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 0.81

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 0.50

水景观面积 无

水景观雨水调蓄容积 无

2 雨水利用原则:

2.1 低碳: 就地入渗,就近利用

2.2 生态:自然净化,改善环境

2.3 安全:采用成熟技术,保证安全

2.4 环保、可持续:采用绿色、可再生材料

2.5 目的:节水、防灾、减灾

3 雨水利用设计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的《海淀区建设项目雨水利用方案审核办法》的有关要求,用地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的外部庭院的透水铺装率不小于70%;绿化率不小于30%,下凹绿地在绿地中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屋面面积按照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提供的规划图纸实际量出。

计算在三年一遇24小时降雨下(100mm),现状及规划地块内雨水设施的控制水量

3.1 本项目建设前用地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现状总用地面积约为15405m2,屋面面积约为5298㎡,绿地面积约为1941㎡,本项目建设前用地内无透水铺装。

3.1.1 根据用地中不同垫面所占的比例,计算得加权平均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为0.81。

3.1.2 雨水外排量为:

m3

l/s

l/s

3.1.3 建设前年雨水综合利用率为9.5%:

3.2 规划设计用地主要技术指标:

本次规划设计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405㎡。屋面面积约为5733㎡;绿地面积约为6877 ㎡(含建筑周边和道路两侧等未计入指标的绿地1015㎡和屋顶绿化面积1550㎡),其中下凹绿地面积为3548㎡(占绿地面积的51.6%);机动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建筑工程的外部庭院及广场等面积约为2795㎡,其中透水铺装面积2034㎡(透水铺装率约为72.8%)。

3.2.1 根据用地中不同垫面所占的比例,计算得加权平均设计综合径流系数为0.50:

3.2.2雨水外排量为:

m3

l/s

l/s

3.2.3 设计年雨水综合利用率为91.56%:

=

3.2.4 结论

按照《海淀区建设项目雨水利用方案审核办法》(讨论稿),海淀区南部地区为建成区,综合径流系数偏大等因素,

海淀区综合径流标准按区域南部地区不高于0.55,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4 控制措施

4.1雨水控制与利用采用雨水入渗系统,绿地雨水就地入渗。

4.2屋面局部采用种植屋面。屋面雨水入渗方式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4.3公共建筑周边绿地与小区绿地、广场绿地,采用下凹绿地。院区内路面应高于绿地7厘米。

4.4综合楼主入口广场采用透水铺装地面。

4.5雨水入渗满足以下要求:

4.6雨水入渗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不应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不应对卫生环境和建筑物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地面入渗场地上的植物配置应为耐水植物。

4.7地下建筑顶面覆土设有渗排片,地下建筑顶面覆土可作为透水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