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农林种植业废弃物包括农业产生的秸秆,经济作物生产和利用利用过程产生的固废;林业产生的树叶、树枝、树头等等,如处理不当本来的“资源”变为“污染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农林种植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处理现状问题

湛江市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口密集,农林种植业规模化发展迅速,每年生产大量农作物秆秸和林业产生的树叶、树枝、树头等农林种植业废弃物,随着农林种植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原来用作燃料和肥料的农业废弃物的利用越来越少,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多。目前农作物秸秆或加工利用后固体废物以及林业产生的树叶、树枝、树头等有60%未被有效利用,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

农林种植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作物秆秸和林业产生的树叶、树枝、树头等农林种植业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据测定,很多农作物的副产品的化学能不亚于其主产品。因此,农林种植业废弃物利用蕴藏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业废弃物是数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发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科学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将废弃秸秆等变废为宝,成为生产资源,既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循环再生”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必然选择

3.1 循环农业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需求。农业发展方式的改革与升级已成为必然。循环农业广泛吸收国内外可持续农业的成功经验,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循环融为一体,注重农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减轻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2循环农业技术已日臻成熟。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就是通过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减轻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成本大幅度下降而生产力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新型农业技术,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例如本地区主要经济农作物甘蔗的生产及其废物综合利用模式及经济林桉树的固体废物的利用模式。

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抓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应主要从农林种植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来发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现代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模式

(1)生物质能源利用已成为我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而随着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装备的发展,秸秆发电技术装备也日趋成熟,积极引导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提高农林种植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湛江市遂溪县于2011年底建成了生物质发电项目,主要收集整个湛江及周边地区农林种植业固体废弃物加以发电利用。同时,农作物固体废弃物经破碎后发展沼气技术,积极研发与示范推广农村沼气利用模式。

(2)利用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基质生产单细胞蛋白质是当今利用纤维素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食用菌,可改变资源浪费型传统农业,实现“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是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一条最为有效、持久的捷径。沼气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以食用菌工程技术、沼气工程技术为纽带,按照“循环再生”理论,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沼气—种植业循环链,是农业废弃资源多层次环保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

总之,农林种植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提高农业综合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应当给予农民示范引导,并加大宣传力度与财政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把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张颖,王晓辉.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任仲杰,顾孟迪.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05-2106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糊优化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颖(1980—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不确定规划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 保定 071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型模糊理论及其在工程优化中的应用”(项目编号:60974134)、2011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第三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平衡规划的算法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2011201007)、2010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二批)项目“不确定环境下的供应链问题及应用”(项目编号:10ZG012)和2010年河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年项目)“模糊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问题”(项目编号:2010Q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34—01

一、“模糊优化”课程的特点与现状

优化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应用面广的特点,我们一般将优化课程分为确定优化问题和不确定优化问题两类。确定优化问题是指针对清晰定义的机构或行为的系统,通过建立清晰数学模型,借助精确数学方法来求解的问题。而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系统的处理问题则都属于不确定优化问题的范畴。根据不确定性的不同分类,不确定优化又可分为随机优化和模糊优化。模糊优化是优化课程在模糊方向的发展,是一门研究如何用模糊理论去处理各类优化问题的学科。如在早期的投资组合问题中,我们将股票收益确定为某个确定的数值来进行投资回报的计算。而现实情况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股票收益是不能预知的,此时用模糊变量表示收益计算出的投资回报更符合实际。

“模糊优化”课程是一门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近年来,随着一些院校本科特色教学的探索,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面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属于应用数学众多模块课中的一个方向。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模块课中的一些基础课程,但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模糊数学、运筹学和优化理论等多个学科;应用面广,包含经济、管理和工程方面的众多应用问题,在有限的学时内引导学生对“模糊优化”课程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模糊优化的核心思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对课程的多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事实表明这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模糊优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进行教改探索之前,“模糊优化”课程教学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传统授课方式的优点是知识讲述系统完整,不足是对于这种理论性强、内容高度抽象的课程,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对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融入课堂的教学作了几方面的尝试:

1.实验教学——对“模糊优化”课程的整个教学进行学时划分。我们将8学时(两周)的内容改为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中,提供设备选址问题、库存管理问题、投资组合问题等众多涉及经济、管理或工程方面的实际问题,供学生选择。学生选取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应用“模糊优化”课程所讲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网络教学——借助网络教学的特有资源。Blackbord网络平台,为学生建立一个虚拟的课堂环境。在平台建设时,要参照课堂的教学进度,上传教案、讲义、课堂作业等教学资料,确保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教学内容完整,与课堂教学同步。为学生创造一个第二课堂,随时学习“模糊优化”课程。同时开辟交流区,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大学里课下教师学生接触时间少造成的沟通问题,让网络平台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一个新的方式。

3.实践教学——让学生验证理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课程不同,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一个竞赛平台,加强“模糊优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事实证明,每年度的竞赛都有多名学生获得多个级别奖励。这一实践活动既完成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又为学生建立进一步深造的信心和决心。

4.双语教学——引入大量优秀的外文资料。基于模糊优化方向的研究现状,要想了解众多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大量外文文献。所以,我们尝试在介绍具体应用领域时,采用优秀的英文新教材,提供适量丰富的外文参考资料,选派外语水平程度好的教师开展“模糊优化”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三、“模糊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

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我们不断更新相关的教学内容,避免出现学习内容老化、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的情况。

1.理论内容方面。“模糊优化”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问题通常是在模糊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讨论的。而现实情况中,复杂的决策问题通常处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混合的环境中,这时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单一呈现主观不确定性或客观不确定性,而是模糊性和随机性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一个复杂体系。模糊随机优化理论和随机模糊优化理论就是可以处理这种含有模糊和随机的双重不确定决策问题的理论依据。另外,处理高维模糊环境的2—型模糊优化理论也有了重大的进展,都是模糊优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模糊优化课程要向前沿理论领域进行拓展。

2.求解方法方面。结合相关的模糊理论知识,一些模糊规划模型中的目标和约束可以转化为对应的确定等价形式,或得到近似的确定清晰优化模型,最后借助确定规划的成熟算法进行求解。对于不能转化的模型,我们采用或设计恰当的优化算法求解。如经典的启发式算法或智能优化算法,要求我们随着算法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再如,除了常用的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等外,新兴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蚁群优化算法也可以求解模糊规划问题。针对某些大规模的复杂问题,我们还需结合逼近方法和智能算法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混合智能算法来进行求解。

四、“模糊优化”课程教学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成模糊优化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还需要关注教学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

1.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推选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掌控“模糊优化”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合理的课程团队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课程教师梯队结构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我们选取优秀的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的高水平教材作为主导,提供适量、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国内外著名大学提供的相关公开课课程作为辅助,让学生参考。同时,配合网络教学,注重课程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在网络资源建设时,做到课程网站内容齐全,资源丰富,内容及时更新,能吸引学生浏览,保证一定访问数量,发挥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

五、结束语

采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模糊优化”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是“模糊优化”课程教学的目标。我们将本着这一目标,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为动力,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争取让“模糊优化”课程教学进一步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Z].2001—08—28.

[2]张菊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J].科技资讯,2006(31).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木制家具 废旧 回收设计

我国是个木材消费大国,但又是个森林资源十分匾乏的“穷”国。每年都从国外进口1亿立方米木质材料在家具工业被广泛使用。废弃家具中木质家具占的比重最大。木质家具寿命一般都在60年以上,但是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加快了更新换代的步伐,淘汰率大幅增长。每年都产生数量惊人的旧家具,如:橱柜、木沙发、桌椅等;另外,居民购房和搬迁,往往都要淘汰旧家具,产生了丰富的废旧木材资源,但我国目前对于这部分的资源回收利用率不高,因而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一、现今行业背景

我国每年产生的以废旧家具为主的各类木材制品抛弃物大约6000万吨,约8500万m3,如能加以的利用,将是一个既可以节约木材资源又可以创造利润的好途径。废弃家具是城市垃圾中回收最简便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它具有体积大、清洁、好运输等特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大都随同其它垃圾一起焚烧或填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部分资源的可再利用性,开始加强对废弃木质材料的回收。

江西省在上饶市新建了木材回收站,将废旧木材回收,按市场需求,加工成各种可用木料。安徽合肥也新建了一个30万吨木塑新材料项目,以废旧木材、塑料为主要原料,制成木塑产品。而在人造板行业中,浙江丽人集团首开先例,与上海环卫系统合作,有序地收罗上海的废旧木材资源,并以此为原材料生产环保型人造板,首期工程己竣工投产。

二、废旧家具处理存在的问题

1.丢弃的家具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不同的家具则因为其中不同的化学成分,在物理或化学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变化,长期以后,家具材料则会老化、腐朽,变质而不能最优质的利用,甚至不能被回收利用,从而造成了对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加速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如实木家具则会因为其中发生腐朽,造成霉变等,从而使木材利用率降低或不能利用;人造板家具则因为其中含有不同的化学工业填料,在光照、酸雨等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释放出有害物质,从而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或者达不到材料的使用要求而不能被利用。

2.进入旧家具市场的家具处理存在的问题

低档的人造板家具比收购的旧家具价格更为低廉,所以来买旧家具的人越来越少,回收也比较挑剔, 而旧货家具市场中,知道和愿意购买旧家具的人较少。而随着家具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购买旧家具的人也会随之减少,所以进入旧货家具市场的家具也会越来越少,而大多数家具会面临被回收再利用的局面。同时部分家具同样会因为在放置中会变化,和丢弃的家具同样不能再利用。也正因为旧家具价格低廉,形成了旧家具不能很好的收购而不能满足供应和少部分人群愿意使用而不能满足的选购的需求的矛盾,即不愿出售家具,让旧家具闲置于家中,不但减小了居室的使用空间,同时节得不到即时的使用。

3.当作燃料烧的家具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实木家具和人造板家具的燃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木材的浪费,木材和人造板的燃烧生成的CO2、SO2等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在对家具燃烧处理时,应选择性的将家具分类,对无法利用,或者利用率较低的家具才选择燃烧处理方法;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目前无法利用的家具的再利用研究,加强这部分家具的除燃烧方式的其它利用方式,同时可以减轻燃烧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能源的节约。

家具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不是因为原有功能丧失,而是因为被更新更流行的家具所取代。这种消费方式的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家具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量,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

(2)家具的生产过程也会造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3)废弃淘汰家具的剧增造成大量固体废弃物,而人类处理固体废弃物的能力几乎到了极限。

三、家具的回收设计

笔者认为造就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要求,也是工业设计师的职业道德。产品的回收设计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品生产、使用及达到使用寿命后的再利用、再生和回收处理问题。家具产品的回收设计是实现废旧家具有效回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1.选用绿色可再生材料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尽可能选用具有良好性能和环境有好协调性的材料。如易再生的速生材、人造板、竹材、藤材等材料。另外,在同一件家具产品中尽量限制材料的种类,最好不要超过2种,特别少用那种多相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往往增加了回收再利用的难度。

2.设置回收识别标志

设计师在家具设计初期就材料和零部件的回收可能性,产品结构工艺等问题进行探讨,设置不同的回收标志进行区分。如注明材料的品种、环境危险成分、添加剂成分说明,结构说明等,以便于之后的回收分类,提高回收效率,减少回收难度。

3.便于拆卸的结构设计

在家具的回收再利用的难题中拆卸是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实木家具。为了便于回收再利用,家具产品的工艺结构应该尽可能的简洁化,部件结构的设计应尽可能的保障方便或者是毫无损伤的拆卸。可以通过对家具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配备简单方便的连接件来实现。

4.直接加工利用回收

废旧木质家具的直接加工再利用,主要是对废旧家具中保存较好的板材直接经过机械加工后的再利用。对于这些保存较好的家具,除去五金、塑料配件后,再经过除污、去缺、修补等处理即可再次运用于家具制作。这些废旧家具采用以大改小,以厚改薄的方式进行改制、整修后完全可以再利用。

废弃的实木家具中的木材是制作沙发等家具内部支撑结构很好的材料,此外,这些废旧木材也可制成拼板用于桌、椅等家具中主要受力部件,起支撑作用。板式家具大多都较容易通过拆卸得到幅面较大的板材。这些保存较好的板材经过一定的修补后即可直接运用于家具生产。此外,也可以通过机械加工锯成一定规格的板材,用于家具内部的搁板、档板以及沙发的内部的结构件等。

5.表面处理再利用

表面处理后再利用是指对废旧家具在去除五金、塑料配件后,通过一定的化学和物理手段除去表面油漆及饰面材料后,再经过机械加工成一定规格的材料,再次运用于家具制造以及人造板生产。

废弃的实木家具通过去除表面油漆之后能得到原有形状的木材,对于那些去除油漆后仍然完好的木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即可再次用于家具制造。这些木材经再次油漆或贴面装饰能达到与新的一样的效果,此外,这些木材还可以锯成小木条用于细木工板的制造,也可以锯成一定形状的木方用于集成材生产。

四、总结

近几年,绿色,生态,低碳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理念。设计在工业中被看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市场竞争及产生经济效益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满足几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包括生态平衡的持续性。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要素,正如瓦茨贵兹先生指出的:“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捷径。”

长久以来,废旧家具处理就是一个让消费者和环保部门头疼而又被家具行业忽略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设计是环保家具的关键,环保家具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它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方面。

当我们不顾一切追求提高工业国家本己乌托邦式的高生活水平时,我们正在耗尽全球的资源。家具设计观念不得不向着这样一个方向转变:必须从尽情满足人对物欲望的商品化设计转向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化设计,这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需要牢固树立家具的绿色设计理念和思想,创建出一条设计的生态链,实现家具材料的再循环与利用。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并强调“环境意识”的今天,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室内外环境,走出一条尽量使用无毒、无污染、可持续再生的“绿色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于丽英等.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循环经济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组报告 地学基础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43038):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规范教育平台课程的实践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9-02

一、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学的学科特点

地学是指有关地球科学的所有学科的统称。除具有与其他基础自然学科的相同之处外,地学还具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1)地学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既包括物质的复杂性,从基本离子到地球构成,从有机分子合成到生命演化的物质运动;也包括四维的时―空性,从毫秒到十亿年,从纳米到星系的大跨度时―空纬度;(2)既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地学原理的普适性,又有各地域演化的独特性;(3)由于人类日益强大的改造能力,人―地关系已经不再是一城一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成为威胁到整个地球环境的全球问题,如碳循环与全球变暖。

地学基础课是包含地球科学内容的基础学科。在笔者所工作的教研室把《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等作为地质基础学科(以下所致地学基础课均为上述课程)。除地学课程的上述特点外,现存的部分问题也使地学基础课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存在的问题

地学是以整个地球为研究内容的学科,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必需经过对描述对象进行哲学意义的抽象剥离和数理分析,才能获得有效认识。而目前的中学教学体系既没有基础哲学的讲授,也缺少科学思维训练。这使得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各种地质现象时,即使经过适度引导,也无法形成知识框架体系,疲于堆叠扑面而至的海量信息。

现有的中、小学教育方式,形成了以家庭和校园等人造建筑为主要环境的生活模式。这种成长于人造环境的圈养式生活方式从情感上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带着对自然的陌生和恐惧感,参加本来就不多的实地考察,不能放松体验和形成直接感受,因此也无法获得应有的感性认识,这为进一步提升为理性认识造成了先天的障碍。

以高考为目的的高中教育体系中,地理被划归为文科,而在高等教育中与地学相关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接受理科高中毕业生。根据笔者的部分学生讲述,在其高中阶段,除会考内容外其余内容基本不做讲授。这使得相当部分学生缺乏基础地学知识,如不能阅读地图,甚至不能理解方向。

此外,在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号召下,如何在上述条件下和基础课程总学时降低的趋势下改善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把小组报告引入课堂的尝试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笔者及同事们进行了把小组报告引入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在此简要介绍。

本文中的小组报告是指,由学生自由成组、自由选择与课程相关的题目,主动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信息,分析整理后形成文字报告或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和问答的学习形式。笔者及同事们在所讲授的《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水文地质学》等地学基础课上,进行了学生小组报告的教学改革尝试。

1.时间上的保证

在所讲授的三门课总学时超过120学时的条件下,每次大课第二节课的前5分钟为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时间。短时多次,既保证了更多小组的参与机会,也由不同面孔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从学生表现来看,小组报告形式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

2.在机会上的保证

每个小组一般可分为4-5人。较小的组员人数,给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语言表达和逻辑训练的尝试,也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能力基础。

3.题目选择的自由

关于题目选择,只要求和本课程相关即可,一般要求为以讲过内容为基础,以便同学们能够理解。从学生的题目选择来看,如在《普通地质学》中,内容大多为孤立的知识点,随着课程深入,学生题目选择逐渐趋于更高综合性或更深的描述和解释。题目难度的提升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对知识消化后,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步提高的表现。给予学生题目选择的自主性后,对个别兴趣点的深入挖掘,不仅在内容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在形式上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4.本课程的综合报告

此外,在课程期末考试前后,另要求学生进行一次综合小组报告。要求以小组某一成员的家乡为对象,以课程内容为分析工具,描述和分析其地质现象的形成和演化。综合小组报告与课间小组汇报不同,人数更少,一般以3-4人分组,时间延长为10分钟,并安排问答环节。由于该次综合报告被计入课程总成绩,学生参与较为积极,取得效果也较好。因要求和形式的安排,学生们称之为模拟答辩。

三、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和同事们自2011年开始在课堂中引入各种形式的小组报告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发现了一定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1.针对地质学原理理解不足,缺少足够的野外实习时间

小组报告以学生的家乡为研究对象,这既为作报告的学生提供了研究自己家乡的机会,也给其他同学学习了解其它地域提供了窗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学原理的普适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2.根据学生信息收集能力较低,对网络信息不能有效甄别的现状

课堂上下补充讲授学术搜索引擎的使用,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讲授图书分类体系和电子数据库的使用,如本大类图书编号,和CNKI和维普等电子资料的利用,既提高小组报告中的科学水准,也为高年级撰写论文提供基础训练,同时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3.针对学生良莠不齐的计算机水平,要求在小组报告中使用Word、PowerPoint等常用的办公软件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和他人的错误中(课堂小组报告后进行的约1分钟点评)吸取经验,不断提高软件水平。同事反馈在历届毕业答辩中,经过小组报告训练的学生无论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和幻灯片的设计制作,都表现出了质的提升。事实上,这在小组报告的进程中亦可见提高的迹象。

4.由老师主动的知识灌输,变为学生参与的主动学习

改变以往以体系完整为重的知识传授模式,强调学生参与感受的主动学习模式。强调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引入小组报告教学方式,目前还只是教学尝试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了一些问题:

(1)小组间差异较大。有的小组内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同时个别小组中,也存在“搭车现象”,即坐享其成,完全交由同组组员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在报告中,可见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和对于网资源的利用不加标注的剽窃。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承认这是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模仿阶段;但同时也严厉指出尊重他人劳动的必要性,剽窃的违法性。并注意在不同阶段中鼓励和告诫的引导比例,既鼓励其主动性,又不挫伤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余成.结合地方特色改进地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4(9). P5.

[2]侯沛勇.厚基础 宽口径 强能力 高素质.科技・人才:市场.1997(1). p25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态经济价值 政府生态管制 生态技术 生态经济系统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一种新的理性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成为未来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所谓生态经济,就是指以生态价值理念为指导,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构建经济系统,使经济的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从而取得生态与经济双重发展的生态化经济。生态经济又称环境经济,它要求经济主体“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科学统筹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一、生态经济价值与行为方式

(一)生态经济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不仅强调经济发展价值,更强调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指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或人类生存系统的价值,或称为生存价值(existence value)。生态价值是自然界和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它涉及自然界以及人类的消遣价值、美学价值、生命价值、科学价值以及伦理价值等。生态价值是生态资源价值的组成部分,生态资源价值包括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两个方面。资源价值是指被人们直接利用的经济价值,如森林的个体价值;而生态价值是指资源总体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它间接地服务于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各种自然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对于生态平衡的形成、发展和维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自然界中的一切自然物对维持人类生存系统来说都具有价值,这就是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是一种整体价值和综合价值。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在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生态平衡的破坏,会殃及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个地区或国家不顾世界性的生态危机,而孤立地发展本地或本国的经济,最终都难逃灭亡的命运。人类的全部活动都是在地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的,都在享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在生态系统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人类必须站在共同的立场上进行协调与合作。

生态价值在人类的价值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它是人类的最高价值。根据日本专家的研究与预测,森林木材的经济效益与森林的生态效益比例大致为1:6-1:20,表明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远高于它对人类的其他价值。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价值被严重地忽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围湖造田、填海种植,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植物无法生存。在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地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在城市建设方面: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在资源产业方面:矿业盲目开采,森林乱采滥伐,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专家统计,过去20年间,我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60.5%的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

(二)生态经济的行为方式

生态价值的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它就意味着破坏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不能为了经济价值去破坏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必须服从于生态价值。人类必须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从事自然生产活动,这个“生态系统的限度”就是生态平衡。但是,人类经济价值高于一切以及经济发展的疯狂正在破坏着这种平衡,这就必须寻求一种生态经济价值发展的模式即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目的在于在经济决策以及经济活动过程中确立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其行为方式主要是:

1、在经济活动中适应、尊重和有限利用自然资源

传统的经济决策以及经济活动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需求,导致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生态经济正是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为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保护主义决策。强调不仅要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同时要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要尽可能地考虑到非人类的动植物的“利益”,减少对自然界生命的伤害,让这些自然物充分享受自己的生命。人类不能单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要从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出发,即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2、在经济活动中寻求“发展”而非“增长”

自古典经济学以来,自然资源通常被看作是国家财富及其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受到土地供应的制约和支配,关系到生活水平的长期发展前景。”基于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这种经济价值认识,长期形成了“富裕的增长是通过对资本禀赋的开采和耗竭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模式。但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表现在经济模式上,绝非不断的增长,而是要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如果说在以前“增长”与“发展”是两个意义相同的概念的话,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成为两个语义有明显差异的概念。增长指的是除去物价上涨因素的货币收入的增加,而发展的概念却包含着生存、自尊和自由这样的基本因素。“发展的状况不仅是一种可用经济指标衡量的物质状况,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3、在经济活动中实现“代内”与“代际”的正义与公共

正义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生态问题所以成为正义范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在于

环境资源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凸现了公平分配的分量。环境资源问题上的正义、公平是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环境正义主要包括:代内正义、代际正义、社会正义。“代内正义”关注的是“共时性”的问题,而“代际正义”关注了“历时性”的问题。“共时性”是指现代的法律体系和伦理体系本质上是“共时”的,人们只对现存的活着的人负责,对后代没有什么义务。“历时性”就是把现代人与未来人联系起来,当代人不仅要对当代人负责,而且要担负起对未来人的历史责任。

4、在经济活动中致力于生态的社会经济制度设计

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经济制度的设计,要建设一个不破坏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或者说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绿色社会经济结构,设计绿色经济制度的各种方案以及实现的途径。

二、传统的政府生态管制方式存在着缺陷

政府管制又称为政府规制(government alregulation)、政府监管,它是政府治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面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政法律制度,即政府依据法律授权,通过制定规章及设定行政许可等手段,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依法进行限制、监督和控制的活动。生态管制是社会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生态经济下政府通过监管、控制以及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达到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

现代社会政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管制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它依靠国家强有力的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代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政府生态管制,以保证生态价值的实现。但传统的管制方式,即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官僚制”管制行为方式往往出现“管制失灵”现象,使生态环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传统的生态管制方式其主要缺陷是:

(一)传统的生态管制是政府限制个体和经济组织自由选择的强制,是建立在“命令与控制”理念基础之上的一套消极管制制度

传统的政府生态管制的组织形式是政府在职能专业化的基础上,按权力自上而下形成严格规定的层级和环境保护职能结构体系,每一个下级机关或企业在上一级机关的控制之下,或者在各级政府层级控制之下,同时,通过法律的威慑力形成对整个社会及生态问题上的强制性的控制与限制。例如对污染的强制限制主要包括对污染排放的种类、数量、方式等污染指标限制,并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其被执行。对于不达标者,政府可采取强令关闭、限产限量及罚款等处罚,以便将其排出的污染物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同时政府直接管制生产过程,对企业所使用的原料、燃料等做出具体规定,要求其必须达到某种质量要求;或强令企业安装废物废水的回收或处理设备,以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违反者同样将受到相应的制裁。这些管制与限制措施显然是必要的,它规范了管制对象的行为,抑制了市场的盲目性,减少了其对生态破坏的可能性,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市场条件下,企业会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这就必须加强管制。但这种命令与强制往往没有被管制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管制与生态政策缺位的情况下,例如“循环发展”的资源利用、资源分配等,往往难以奏效,且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同时有可能引发社会对抗与矛盾。因此,这种管制,是一种消极的管制行为而非积极的管制行为。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污染作为外部性问题,其解决从根本上讲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问题,对企业来说,只有当生态环境管制政策获得的效益大于企业所产生的成本时,才能使这一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当生态管制政策损害或者降低企业效率,增加企业成本时,就会受到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的抵制。而我国目前在“命令与控制”之下,主要采取政府收取污染费的政策,由于排污费用过低,根本不能发挥控制的目的。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排污收费仅为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成本的50%,某些项目的收费甚至还达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企业缺乏治理的积极性,这样,生态管制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角力战,企业想尽各种办法规避政府管制,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屡禁不止;而政府尽管投入大量资源对企业进行监管,但却往往事倍功半。正如有关学者所说,“政府规制扩张的过程,也就是政府行动扩张的过程。政府行动的扩张,为政府实现自己的目标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无节制的行动又往往使政府作茧自缚,失去有效性价值。”

(二)传统的生态管制只有对企业与社会进行的管制,而缺乏对政府自身的制约机制,政府自身往往成为生态问题的始作俑者

政府是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政府行为,由于其固有的“非竞争性”,显然政府的生态管制对政府本身没有制约性。但政府在提品的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非理,所以同样也存在着生态的破坏问题,特别是一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诸如城市公共交通、公共建筑、市政建设、港口、码头、娱乐设施以及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供电、供水、铁路、电信等基础设施等等。这些虽然有对掺杂着企业经营部分的生态制约,但由于政府的垄断,往往放松管制。特别是政府的“私利”性,或者为节约成本导致政府往往为单纯的经济利益而对相关企业放松管制,或者政府为追求经济效益,对有关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程项目大开“绿灯”,例如在浙江某地,曾经为经济效益,在总面积20.2平方公里的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除保留原有4家农业企业的910.2亩农用地以外,其他被整体“易地”外移,大量引进工业企业,先后有130多家企业来此“落户”,涉及化工、纺织、印刷包装、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医药、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其中易燃易爆的化工企业就有24家,当地居民怨声载道。据有关资料统计,20.2平方公里范围内,工业用地7987.9亩,商住用地2312.9亩,农业用地910.2亩。农业技术开发区有名无实,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面对各种环保压力,所在地方政府也曾于2006年成立了“农发区”治污小组,打算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转”或“搬迁”,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各种利害关系难以厘清,政府成为生态问题的始作俑者。

(三)传统的生态管制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政府单一主体的管制基础之上的,其方法手段呈现单一性的缺陷

传统的生态管制模式、方法手段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生态管制模式在方法手段上单纯依靠政府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执法部门,而缺乏社会机制。政府生态管制决不意味着政府单纯的管理,它需要广大社会的参与,生态环境涉及千家万户,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单纯依靠政府执法部门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特别在市场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生态管制的缺位不可避免。在“顾此失彼”和“缺位”的情况下,要么形成政府不作为,要么扩大机

构和队伍。但不作为形成渎职、失职行为;扩大机构队伍的结果又会造成机构膨胀臃肿、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问题。

二是方式手段上的结构性缺陷。所谓结构性缺陷主要是政府生态管制主要实行层级管制与职能管制相结合的形式,但由于层级的利益矛盾,形成了上级政府管制,而下级政府保护,即所谓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一方面不得不进行生态管制,但另一方面又阳奉阴违,甚至出现政府为“形象工程”、“绩效工程”对必须管制的生态问题及管制对象大放“绿灯”,丧失管制效率(像上述“农发区”的问题,显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特别是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严重,有些政府或者政府管制人员成了被管制者的“俘虏”。目前,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管制政策的“失灵”。

(四)传统的生态管制模式是高成本低效率的模式,而非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

传统的生态管制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政府单一主体的管制基础之上的,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加之生态管制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管制复杂化,这种单一管制势必导致管制机构的膨胀和管制成本的提高。但政府是“聪明”的,他会经常将一部分管制成本转嫁到管制对象的头上,他们向管制对象收取“管制费”,以弥补“管制经费”的不足。由此,乱收费又成为一个不可治愈的社会毒瘤。管制的过多过滥、管制的僵化、“管制费用”的随意收取等等,使企业(市场)与管制之间必然地发生了冲突,管制发生了异化。特别是作为生态管制工具,命令型管制政策虽然生态环境效益明显,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命令控制在改进环境质量状况的同时,也导致大量的交易成本和造成效率损失。正如美国生态经济学家汤姆・泰坦伯格在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一书中所指出:要实现同样程度的污染控制,命令控制型手段的成本相当于最小费用手段的2-22倍。就环境污染而言,其污染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调整要求政府必须掌握大量而准确的信息,任何信息上的差错都会削弱管制措施的有效性。但事实上政府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制定的标准往往与理想的标准存在较大偏差,因而,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同时就企业污染源方对政府管制政策的执行而言,也会导致较高的服从成本和经济效益损失。

三、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政府是一个关键性的行为主体,政府生态管制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保证生态价值目标的实现。

(一)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模式手段的创新完善

生态价值下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要实现四个转变:

1、从政府主导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政府与社会互动的管制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管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即政府在主观断定需要加强生态管制的地方和问题上采取措施,但政府受大量技术成本的制约,不免带有主观性,而缺乏客观性,为了使管制更具客观性,政府应该依靠社会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政府一方面要强化控制管制功能,另一方面要减少指令性控制,而代之市场调控机制,来达到政府管制的目的。例如,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兴办“生态企业”,即生态治理企业,由生态企业按照生态市场规律进行运转,提供生态服务,政府只是制定生态政策标准,检查其他企业与社会执行标准的状况与违规行为,并加大处罚力度,使其处罚费用高于向“生态企业”缴纳的治理费用,并逐步形成按照市场规律运转的良性生态管制方式。“生态企业”还包括从事各种生态环境保护用具、用品的各种企业,政府应采取优惠政策扶持这类企业的发展,使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政府对生态的管制绝不是政府单枪匹马的管理行为,而是要依靠社会的监督,要完善人民群众监督的具体政策规定,赋予其监督的权力与监督程序,形成政府与社会相互互动、共同监督的“双向”监管机制与管制模式。

(二)从单纯政府控制模式逐渐转变为提高管制对象自觉精神的激励型模式

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完善的另一个方向就是管制方式由传统的行政管制向激励型管制转变。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指出:“一切政府的活动,只要不是妨碍而是帮助和鼓舞个人的努力与发展,都是不厌其多的。”。激励性管制的实质就是管制者利用被管制者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设计一种特定的程序和可以选择的合同菜单,激励当事人采取与管制者目标一致的最优行动,提高经济和社会管制效率。政府生态管制实际上是立法者、管制者和被管制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互动的合约关系,其中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合约关系决定了整个管制的效率。激励型管制就是利用合约关系刺激被管制者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以达到管制的效果。同时,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行动能力的无限增长而导致社会自主管理能力的萎缩。政府的生态管制激励,主要是政府与企业在生态环境法律的基础上共同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合同,激励政府与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其做法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对容易造成生态问题的企业,规定必须签订生态保护合同;二是一般性企业可以采取自愿性合同形式。目前,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一种自愿性生态环境协议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基于双赢理念,通过引入政企之间的技术与信息共享、谈判协商机制等方式,使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充分反映政府与企业双方的要求,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低效问题,减少政企对抗关系所导致的较高交易成本。企业有可能也有动力通过承诺合同以换取政府在某些方面管制的放宽和信息、技术、资金和信贷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激励性管制的实质在于调动被管制者的积极性,变政府的强制管制为被管制对象具有自觉精神的自我管制,既降低了管制成本,又提高了管制效率。

(三)从单方的政府政策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协商型政策管制模式

政府生态管制的主要工具是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而如何进行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过去,生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是一个单方的政府行为,这里不说有关政策的脱离实际,单就行为主体而言,很容易产生与管制对象之间的不协调和对立性情绪。而协商型管制(negotiated regulation)是基于管制者和被管制者就如何管制进行充分协商的前提下,共同制定管制政策的一种互动性管制方式。它是组织协调模式与政府协调模式的组合,政府通过与被管理者组织之间的协商以实现有效管制“政府主导的协调模式”。在这种管制模式下,被管制者的地位可以由纯粹的被管制者转化为可以参与生态管制政策制定的具有一定决策权的主动角色。这样,由于被管制者能够参与生态管制政策的制定,使得被管制者有机会充分表达自我信息,解决传统管制方式所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这种协商型管制体现了政府干预与被管制者利益的兼顾,为被管制者树立服从管制的“自觉精神”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政府生态管制政策的施行。协商性管

制模式还使得政府和被管制者具有直接的、正常的途径协商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生态管制的效率。当然,面对众多的管制对象,面对社会公众,如何解决协商的途径和方式问题是需要认真讨论的,社会不同利益集团在公共利益中的简单映射不能说是公共利益。正如西方学者奥尔森所指出的:“不存在这样的国家:其中所有共同利益的人群,都可能组成平等的集团并通过全面协商而获得最优的结果。”但目前,至少可以通过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以及有关第三部门等组成协商团体,就有关生态政策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各种听证会等进行广泛的政策协商,鼓励社会公众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生态管制法规的制定,使生态管制政策制定的过程成为宣传生态价值理念的过程,从而提高被管制者主动实现生态价值的自觉性。

(四)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管制模式转变为社会参与的多管制主体型(如委托管制)模式

目前,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的多元化现象已经使得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管制显得越来越力不不从心,特别是我国目前主要依靠归口的环保职能部门行使管制权力,由于种种限制,管制效率大打折扣,使管制价值缺失。因此,政府生态管制必须寻求多元化的管制方式。目前,社会广泛参与已经成为“良治”的核心,作为政府生态管制,必须积极鼓励社会参与,使政府不再成为唯一的管制主体。政府管制必须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管制模式转变为社会参与的多管制主体型模式,要在实现监管机构独立的同时,大力推行委托型管制,即委托或者授权有关社会主体,并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责任,分行业或者一定地域的进行有效管制,以弥补政府管制的力不从心和不足。同时,要解决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管制协调问题,政府要建立信任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管制主体的作用;社会管制主体必须切实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切实代表社会的公共生态价值利益。要建立政府与社会管制主体受法律严格约束的、有固定的范围、程序,明确的责任机制的管制体制,形成政府管制机构的有效监管、社会管制主体的主动配合、人民群众的积极广泛参与、传媒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的新型管制机制。社会参与管制,一定要解决整个参与过程信息流通问题,没有足够信息的获得,就不会有真正的参与管制。信息流通是理性参与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社会参与的社会生态管制主体在赋予职权的情况下,亦可对政府在生态问题上实行监督和制约。目前,解决政府在生态上的“始作俑”问题除了继续强化“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以及采取各种“听证制度”以外,就是要靠这种社会参与的生态管制主体形成制约压力,使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保证生态价值的实现。

(五)政府生态管制政策内容的完善

生态价值的实现往往是在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决策过程中人们对经济利益价值及其他各种价值的权衡与比较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生态价值表现在经济活动与决策中更多的是一个价值冲突问题,经济活动主体很多情况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忽视生态价值。因此,政府生态管制的许多配套政策内容需要进一步增加和完善。

第一,强化生态价值“必须”政策。所谓生态价值“必须”,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到生态价值,至少不能有生态负价值的产生。“必须”政策要求政府生态管制一方面要靠提高经济活动主体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生态价值的重大意义,自觉地实现生态价值。另一方面主要是靠制度约束。在制度方面,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制定、宣传与实施,从法律上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其管制措施在“必须”上一定要有具体的要求。

第二,生态“补偿”政策。所谓生态补偿,主要是指在价值冲突的情况下,为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由受益者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损害部分进行物质或者经济补偿,以开展生态的重建。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对于生态损害部分必须给予补偿;二是补偿的物质或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的重建。生态补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理论与许多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例如补偿的责任主体是谁、谁来补偿、如何补偿、补偿的标准如何确定、补偿的资金如何用于生态的保护与重新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地研究,但补偿的原则必须确定。目前,西方国家在这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充分论证与计算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环境税的征收,借以进行生态补偿。

第三,生态“隐性化”问题控制政策。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例如一项经济决策对生态的影响,有些可以表现为显性化,但更多的是表现为隐性化、潜在性。因此,政府在生态管制过程中不能只顾显性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对“隐性化”问题的控制与防范。政府生态管制要加大对隐性化、潜在性问题的预控管制措施。

第四,生态技术使用的相关政策。生态技术包括所有有利于生态价值的各种技术改进与技术措施,例如清洁生产和各种循环经济技术等。清洁生产就是“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产生于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技术改进与研究,遵循生态规律建立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动的经济系统。人类只有不断地的进行技术改进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因此必须增加与完善鼓励采用生态技术措施政策。

第五,生态管制的恶性竞争防控政策。在生态环境管制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各种管制的差异性(例如:不同地区管制强度高低的差异性;不同企业类别管制标准的差异性;管制措施可及性的差异性等),就会出现两种竞争,一是良性竞争,即不同地区、行业实行较为严格的强有力的管制,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以及人才谋求发展,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发展环境。二是恶性竞争,即不同地区、行业等为单纯或者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放松管制措施,降低管制标准,使不合生态环境标准的企业发生异地转移,形成管制差异的恶性竞争。生态管制一方面要鼓励良性竞争,另一方面要控制恶性竞争,形成一种公平的管制环境。这样,就必须完善与强化生态管制的恶性竞争防控政策,例如对不合环境标准的企业跟踪,对异地转移的,取消其项目生产等政策措施。

第六,生态经济系统的合理配置政策。人类的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类各项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进行,并且依赖生态资源的供给。由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价值流循环与转换,因而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混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结构机能和自身运动(物质运转、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价值转移)的规律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形成生态经济合力,产生生态经济功能和效益。生态系统的基本矛盾是具有增长性机制的经济系统对

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其矛盾解决的关键在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配置,即人类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作用效应,以及由此给社会经济系统或环境系统所带来的后果,通过人类自觉的生态平衡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利用科学技术、上层建筑(主要是行政干预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等)、技术措施等手段,围绕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对生态经济系统所进行重新安排、设计和布局。因此政府生态管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合理配置的政策原则,以保证生态价值的实现。

注释:

①梁山等编:《生态经济学》,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②沈满洪主编:《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页。

③罗杰・伯曼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李刚:《生态政治学:历史、范式与学科定位》,当代西方学术前研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2页。

⑤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⑥潘伟杰:《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9页。

⑦柯丽生:《一个省级农业开发区的“夭折”》,中国经济网,2009年4月13日。

⑧政府管制俘虏理论:就公共利益理论看来,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守护者,政府通过规制对实现公共利益的障碍进行控制。但俘虏理论认为,确立政府规制的立法机关或政府规制机构及代表某一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非一般公众。换句话说,政府规制与其说是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毋宁说是特殊利益集团寻租的结果,也许在某些时候,政府会给一般公众带来一些有益的因素,但这并非政府规制实施的初衷,它充其量不过是规制的意外结果而已。管制俘虏理论论证和说明了政府管制寻租和管制机会主义的问题(潘伟杰:《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6页)。俘虏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的:一是政府的基本资源是权力,利益集团能够说服政府运用其权力为本集团的利益服务;二是规制者也是经济人,能理性的选择可使效用最大化的行动;三是政府规制是为了适应利益集团实现收入最大化所需要的产物。这些假设,虽然很难经得起检验,经济人假设过于绝对,其结论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让人们反思,政府规制一定就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吗?(王俊豪:《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页)。

⑨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5页。

⑩潘伟杰:《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指出:“当政府规制范围的扩大使得相对方只能在规制中亦步亦趋的时候,当政府规制将社会作为工具而束缚相对方自身成长的时候,政府行动的扩展和政府规制范围的扩大就会给相对方和社会带来危害,相对方的自觉能力降低,社会自治管理能力萎缩。”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3页。

(11)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2页。

参考文献:

①魏彦杰:《基于生态经济价值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倪瑞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⑧赵映诚主编:《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④梁山等编:《生态经济学》,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⑤沈满洪主编:《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罗杰・伯曼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⑦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⑨潘伟杰:《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⑩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1)金培:《资源环境管制与工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3期。

(12)Herman E.Daly、Joshua Farley:《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版。

(13)韩立新:《环境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5)唐建荣主编:《生态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