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44-01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而老年人是脑梗塞的易患人群,所以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该病致死率、致残率极高,为了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健康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护理内容,本文就脑梗塞的健康教育作一简述。
1 注重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由于极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年事已高,脑功能退化,认知水平降低,且记忆力差,所以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较强责任心、爱心、耐心等,反复多次讲解,强化他们的记忆,保持长效性。在内容上采用一些简单易懂,容易记取的话语,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此外对其家属的宣教也不可忽视,因为大多数患者是由其子女照料的,所以对其家属的宣教更为重要,有助患者的康复。
2 保持患者的愉快心情和稳定的情绪
患者由于肢体瘫痪、面瘫、舌瘫失语、认知障碍、定向障碍等,往往情绪悲观、伤感、苦闷、易激惹,我们应该尊重、同情、关心病人,给予心理疏导,给他们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说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他们克服悲观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
3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根据不同的临床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1]及健康教育内容,如在急性期病人取平卧位,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协助患者做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应及早下床活动,从起床、站立、行走进行锻炼指导,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其活动量,促进患肢康复,很多研究证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较好的发挥脑的可塑性。
出院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的走步、做操、太极拳等,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紧张和焦虑,合理安排膳食,选择清淡食物,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粗杂粮等,丰富维生素饮食,多饮水,适量饮茶,禁烟酒,坚持康复锻炼,每天2~3次,每次45min。
4 加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关键词:脑卒中;肌痉挛;解痉合剂;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 3 R255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18-02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70%,其中偏瘫病人约80%-90%有某种程度的肌痉挛,严重影响了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了缓解这部分病人肌张力增高,减少或减轻中风病人的致残率,采用柔肝熄风解痉之解痉合剂配合康复对脑卒中肌痉挛病人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我院脑利及康复科的脑卒中病人,共60例。选择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急性脑卒中首次发作;无听、理解障碍以及认知障碍,能配合训练;病程(1-3)个月,生命体征稳定,已进入恢复期,年龄50岁-70岁。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和解痉合剂组。两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两组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均接受同样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方法则根据病人的功能障碍情况而定,包括上下肢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解痉合剂组加用解痉合剂(白芍60g,甘草10g,望江南15g,木瓜15g,全蝎6g,丹参10g等。上药浸入500mL黄酒中泡5d后煎取药液300mL。由温州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日30mI口服,每日3次,并用本品涂搽痉挛肌群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评定指标
1.3.1 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每项按完成程度评分,上肢功能正常66分,下肢34分,满分100分。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采用Barthel指数(BI),包括进食、修饰、穿衣、转移、入厕、洗澡、大小便控制、行走以及上下楼梯10个项目,每项按需要帮助程度评分,完全独立100分。所有评定均由同一位康复医师完成。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用药前后各检查1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1.5 统计学处 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α±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FMA,BI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经1个月治疗后,解痉合剂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康复组改善明显(P<0.01),解痉合剂组治疗前后比较改善明显(P<0.01)。
3 讨 论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是以牵张反射亢进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紊乱所致。脑卒中病人在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瘫痪肢体的肌张力逐渐恢复,一部分病人肌张力会异常增高。一定的肌张力是维持和肢体运动必需的,但过高的肌张力则影响肢体运动。同时由于痉挛常使病人感觉疼痛、关节活动减少、影响行走和保持姿势的能力、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从而严重干扰病人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效果。因此对病人过高的肌张力应采取干预治疗。
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属中医筋病、痉证等范畴,其病机主要责之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痉项强,皆属于风。平肝熄风、镇肝熄风、养阴熄风等是常用之法。取仲景的柔肝舒筋之义,运用芍药甘草化裁的解痉合剂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病人临床可取得较理想效果。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最常见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其致死率呈下降趋势,继而致残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与治疗,以增进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最大限度的恢复、改善躯体、心理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一种技术和方法。它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作业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患者参与作业治疗活动,改善和维持生理、心理两大方面的功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立,最终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可以说作业治疗是一座桥梁,是偏瘫患者从医院回归家庭正常生活,重的桥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通过对部分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强化作业治疗,观察强化作业治疗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探讨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进行康复治疗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36例,脑出血24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28例,年龄在40~80岁,无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平均治疗时间为60 d。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确诊的初次发病者。脑卒中病程超过1年、2次或多次脑卒中及合并有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均除外。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只是在作业治疗时间上有所区别。作业训练以功能性作业训练、认知综合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娱乐活动、再就业训练为主。治疗组采用5.5 d/周,2次/d,40 min/次的作业训练;对照组5.5 d/周,1次/d,40 min/次的作业训练。
1.2.2 评定方法 每位患者于入院当天和治疗2个月后各进行1次ADL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给每位患者评分,满分100分。评定工作均由同1名康复治疗师完成。
2 结果
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2个月时,两组在M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更明显。
入组时治疗组重度依赖21例,完全依赖9例,对照组中度依赖2例,重度依赖21例,完全依赖7例;经治疗后2个月时,治疗组重度依赖3例,中度依赖12例,轻度依赖15例,对照组重度依赖7例,中度依赖16例,轻度依赖7例。Barthel指数(MBI),满分100分。100分为正常;>60分为轻度依赖但尚能独立;60~41分为中度依赖;40~20分为重度依赖;
3 讨论
对于脑卒中作业治疗的时间,有的治疗师认为是5次/周,20 min/次,而有的又认为是5次/周,40 min/次。笔者认为虽然40 min/次或20 min/次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增加作业治疗时间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故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临床对照试验,以便对这两种作业治疗方法的疗效作对比分析。在患者适当疲劳的情况下,疗效与疗次的关系:治疗次数多者疗效好,反之则疗效差。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及可塑性。自然恢复是由于大脑病变区域水肿的消退、血肿吸收和部分坏死区边缘神经细胞休克期的结束。大脑功能重组具有充足的潜力,在真实生活的作业中反复的练习和训练会是一种关键的刺激,以使剩余脑组织产生新的或更有效的功能性连接,练习越多,重组就更多。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功能训练;重复训练可以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或新形成的通路和/或突触的效率,运用越多,效率越高;要求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没有反复多次的训练是不可能的;外因刺激的感觉反馈,在促进功能恢复和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生存中,有重要的意义。反复的作业治疗可能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和代偿,极大的发挥了脑的可塑性。然而,除非病极轻,否则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是有限的,为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反复多次的功能训练是不可少的。
反复的作业训练对促进大脑可塑性有好处,而训练不足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重新获得作业能力是一个运动再学习的过程。具体的作业最好通过反复练习该作业来获得,并能适应各种环境进行操作。作业难度应合理,不要太简单,但也不能太复杂,训练时注意力要集中,训练方法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
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观点来看就不难发现,适当的增加作业训练次数,可以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加快重获作业运动能力;增加反馈信息量,强化正确的运动,使患者功能更好的恢复,提高ADL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韩瑞,倪朝民,李厥宝,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37-39.
[3] 南登昆.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4.
[4] 陈炳,MatteoPaci,章国伟,等.强化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与临床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51-52.
[5] 王刚,王彤.临床作业疗法学.华夏出版社,2005:4-6.
[6]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83-184.
[7] (澳)卡尔,(澳)谢泼德,著.脑卒中康复-优化运动技巧的练习与训练指南.王宁华,黄永禧,黄真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