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经济概念

知识经济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经济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经济概念

知识经济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 知识管理 跨组织知识管理

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值经济转型时期,其市场体制和规则还有待完善,加上传统的文化背景,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成为一种对正式制度的补充(Xin & Pearce,1996)。最近十年间,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社会关系网络逐步扩张到错综复杂,尤其是在知识密集性行业,社会网络已成为组织结构和组织间基础框架的新范式(Miles & Snow,2002),它帮助企业转移风险、获得新市场和新技术、加快产品推进市场,促使企业与网络伙伴技能互补(Gulati & Nohria,2000),为企业提供了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须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如今,面对日益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单个企业更应采取竞合的方式,通过构建动态的关系网络来参与全球竞争。

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急需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创新;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经营也需要更广泛的技术知识、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知识与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当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并被各国普遍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引擎(谢富纪、徐恒敏,2001)。所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生产领域,知识管理早已成为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出于竞争的激烈和创新的要求,企业不能仅靠内部的知识来经营和创新,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知识的广泛整合,而不是单一的知识(De Boer et al.,1999)。社会网络的广泛建立、知识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除了建立内部知识网络和知识库以外,还需要积极有效地建立外部网络以吸收和整合外部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合作伙伴、中介机构等组织的知识,只有综合利用企业内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能力和竞争水平。因此,基于社会网络环境下研究跨组织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概念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

不同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出发来探讨知识管理的含义,从而出现了知识管理研究的百花争鸣现象。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知识管理领域存在两大观点,即对象论和方法论。对象论观点认为,知识是被管理的对象,则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顾敏(2001)提出,知识管理是解决对知识或信息进行创新、组织与扩散问题的过程;方法论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管理方法,则知识管理是一个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彼得・德鲁克(1993)曾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使知识产生作用,即通过系统地、有组织地去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

尽管知识管理存在多种定义,但都离不开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为基本目标。知识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这项活动不会自发地实现,需要组织主动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和软性环境,为知识的采集、整合、应用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本文认同Wiig(1995)的观念,即知识管理为一连串协助组织获取自己及他人知识的活动,透过审慎判断之过程,以达成组织任务。

(二)跨组织知识管理的含义

纵观研究者们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多立足于企业内部,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原子模型假设,即视企业为独立个体而非网络视角。但随着企业社会网络的出现,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多个组织息息相关,并从单一的二元关系发展为与多组织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网络关系,相应地,企业的知识管理也应从关注企业内部的知识活动发展到关注跨组织的知识活动。因此,结合社会网络环境和知识管理的定义,本文将跨组织知识管理定义为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通过一连串的跨组织知识活动以协助企业有效利用组织边界内外的知识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跨组织知识管理活动

Andersen(1996)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收集、创造、组织、分享、应用和适应。Davenport等(1998)认为知识管理包含了四个流程,分别是知识组织和存贮、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陈小让(1998)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Huseman 和 Goodman(1999)将知识管理分为指认并获取知识、评价知识并排列其优先顺序、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四个过程。McAdam(2000)提出知识管理体系可以分为四种括动:知识建构、知识内化集成、知识扩散以及知识应用。王众托(2004)认为知识管理是识别、收集和选择、保存、传播与共享、转化与生成、吸收和使用知识的过程。黄蕴洁和刘冬荣(2010)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活动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知识获得、知识转移、知识分享和知识应用。将以上对知识管理活动的研究整理出来,如表1所示。

综合以上对知识管理活动研究的文献,本文发现学者们对知识管理活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四个方面。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转化与生成的过程(王众托,2004),而知识应用能直接为企业增加价值,因此,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可以被反映在企业的创新绩效当中。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认为跨组织知识管理活动包括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

(二)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

跨组织知识获取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从网络其它组织或个体中收集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跨组织知识获取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资源,知识有存量和流量之分。知识存量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是企业经营生产的基础;知识流量是企业知识的流动部分,它们改善、更新或增强已有的知识。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外部不断获取新知识以补充知识存量的不足(Winter & Zollo,2002;Zott,2003)。

根据以往对知识整合的研究及企业本身需求,本文将跨组织知识整合定义为企业根据战略目标需要,利用自身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关系,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组织中的知识资源进行组合、集成和提炼的一个动态过程,以此形成新的核心知识和知识体系。跨组织知识整合超越单个组织边界涉及到多个组织,要比企业内部知识整合复杂,主要包括知识整合需求确定、合适整合对象选择、整合平台建立、整合冲突解决机制建立等任务。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以Grant(1996)为代表的研究者们不断强调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而言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因为知识经过整合后才能指引企业在快速变动的环境中使产品与市场有效结合,从而快速开发产品以供应市场需求。企业面临着高度的模糊和不确定性(Daft & Lengel,1986),必须坚持不懈地整合和重组各种知识。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测量和检验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问卷参考了Lyles & salk(1996)、Yli-Renko等(2001)学者的研究,共包含10个测量题项,其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测量包含“本企业从外部网络中获得许多有关产品设计的知识”、等5个问项,跨组织知识整合包含“本企业能根据需要把不同企业的专家汇集起来,集中解决某项问题”、“本企业能将不同部门、团队或个人的知识在目标任务层面上进行有效整合”等5个题项。所有问卷都采用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 样本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为77.2%,剔除有残缺项、前后差距太大、同一题项重复评分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16份。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正交旋转观察各特征根的值,运用Kaiser 法作为确定因子数目的标准,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从而得到不同项目的因子载荷,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跨组织知识管理量表通过方差最大法旋转后,有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别对应于本研究的2个变量,这2个变量共解释了方差变异的87.651%,满足Weiss(1970)提出的解释方差的累积比例需大于50%的条件。2个因子的测量项目在其对应的因子上相对于其他因子而言都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并且都大于0.5,这表明所检测的跨组织知识管理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经过软件AMOS6.0运算后,跨组织知识管理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Cronbach'sα值大于最低要求0.7;建构信度值大于最低要求0.6,T值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跨组织管理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量表中,跨组织知识获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标准化系数大于最低要求0.5,并且跨组织知识获取、跨组织知识整合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也大于最低要求0.5,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从模型拟合情况看,x2/df 值小于2,GFI值大于0.9,AGFI值大于0.9,NFI值、CFI值均大于0.9,RMSEA值不大于0.05,量表的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结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

结论

跨组织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它不仅注重在企业内部实施知识管理程序,并且能与外部的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竞争者、研究单位和中介机构等组织有效交流知识,进而形成一个能创造价值的知识网络。但是,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不是一个任意的自发过程,需要一定的因素作为支撑。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间的关系、企业的网络位置、学习意图、领导参与、知识的性质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跨组织知识获取和跨组织知识整合,企业应该能动地将这些因素控制在对其有利的范围,扫清企业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障碍,明确跨组织知识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面对创新的复杂和风险,企业应该加强同竞争对手或研发机构、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开发合作,通过鼓励边界人员对外宣传、组建跨组织团队、加强组织交流和进行跨组织合作。

参考文献:

1.Andersen 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KMAT)[M].London:Arthur Andersen KMAT Study,1996

2.Davenport T., Delong D.W., & Beers M..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4)

3.陈小让.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8(6)

4.Huseman R., Goodman J. .Leading with Knowledge[M].London: Sage,1999

5.McAdam. R.. knowledge management as a catalyst for innov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0, 7(4)

知识经济概念范文第2篇

然而,如果摒弃这些标签的遮蔽,静心感知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在脉动,我们会发现,2006年的重要性在于,她立足于(此前三年)经济高速增长且明显失衡的十字路口,可以说,该年度的政策选择及具体落实,不但直接影响其时,而且间接影响直至当下的经济景象。

诚然,表面看来,2006年的诸多政策举措,不仅延续强化了新一届政府此前三年的经济改革,而且在宏观调控层面亦启动了相对从紧的政策目标——在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扩大内需”列为2006年度我国经济工作任务之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则更是政策频出,该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指标;货币政策继2004年之后,再次执行相对从紧的政策,全年不仅3次提高存准金率,更连续2次加息;房地产调控更貌似重拳出击,全年围绕经济适用房、土地供应、信贷收紧、外资限购以及二手房转让等,出台相关政策近10条。此外,就金融市场而言,2006年我国银行业改革持续深化,继2005年建行上市之后,同为“四大行”之一的工行和中行亦于该年公开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亦取得阶段性成果;A股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之下,上证指数从2005年的一度击穿千点,一跃而为2006年以2675点收盘,A股总市值更是由2005年末的2.3万亿元倍增升至2006年末的8万余亿元。

但是,以事实观之,上述诸多政策举措的实践效果,与预期目标明显偏离过大。“计划赶不上变化”首先体现在2006年的GDP上,年初预定目标为8%左右,年末却创下10.7%的10年来最快增速;在中央(各部委)的轮番整治之下,2006年单位能耗虽然得已降低1.2%,但是与年初预定的单位能耗降低4%相比却相距甚远,全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则更为不彰,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依然过快;货币政策虽然时隔一年之后再次从紧,2006年存准金率和利率亦分别上调3次和2次,但是该年度M2(广义货币量)增速仍高达16.9%为34.6万亿元,而全年新增贷款则更是高达3万亿元,比年初预定目标的2.5万亿元高出20%;而该年度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事实成效过弱,而且有“越控越涨”之嫌,全年一线城市平均涨幅近30%,上海市房价涨幅则更是高达100%。

宏观调控的预期与结果为何偏离至此?是中央本身的调控不够坚决,还是源于其他阻力,抑或两者交织使然?对此进行深度追问,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时至2006年,地方政府已经具备相应的政策博弈能力,源自中央部委的调控政策如与地方政府(及地方国企)利益出现冲突,则其真实成效极可能在某些地方政府的阳奉阴违之下,难以彰显甚至事与愿违。究其根源,对土地财权的相对掌控,则是地方政府取得上述博弈能力的关健钥匙,在既可低价流转高价拍卖、又可随时抵押银行调取资金之下,这把钥匙不仅可以让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丰收,相关利益群体收获暴利,又可据此大建形象工程或所谓重大项目,以便主政官员获取GDP考核的政绩基础。正是通过对土地财权的相对掌控,使得自1994年分税制之后财政一度被动的地方政府,再次获得变相的财政主动权,由此不仅直接推动了房价的持续上涨,2004-2006年我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普遍高达一倍左右(上海涨幅逾两倍),三年内的土地出让金更是超过此前1992-2003年十二年之总和,仅2006年一年的土地出让金即高达7000亿元之巨。而在投资拉动模式所导致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地方政府自发竞争之下,中央政府虽然房地产风暴频刮,但在与地方政府相关利益群体的抵制(或变相)之下,房地产调控只能无奈下调政策预期,由2005年的“稳定住房价格”变为2006年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而在发现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杠杆倍量放大行政投资的苗头时,虽然国务院于2006年底旋即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但在行政透明缺乏、以及审计约束机制不健全之下,该通知可谓形似于无,根本难以遏制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冲动。

除地方政府之外,一些央企亦逐渐成为对宏观调控形成局部阻力的利益群体。经过为期三年整治重组的央企,以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万余亿元、利润年均增加1千余亿元的佳绩,重新获得大幅扩张的能量和理由,纵观2006年逆势而上的重工业项目,除少量民资和外资参与投资外,绝大多数是由央企所主导。姑且不论由央企主导的重工业项目,事实层面是否符合其时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政策,但是客观上却对旨在调结构的宏观调控形成了阻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房价节节攀升之下,一些央企亦无视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开发短期暴利的驱动之下,2006年不仅累累巨资拍下地王,更置2004年6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已然明确的仅5家央企牵头整合房地产资源于不顾,一时间几乎所有央企均投身(或变相)房地产业,直至2010年3月国资委再次强调“仅保留16家央企房地产“正牌军”、其他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必须限期退出”为止,此间一些央企对房地产的惊人热衷、对所谓产业重组的漠然置之以及此后对房地产持续的难分难舍,本文先按下不表。

正是在某些地方政府和央企为主的利益群体的阻碍之下,2006年虽然形式上延续、甚至强化了2005年此前的经济改革,可是该年度相对从紧的宏观调控,其真实效果却乏善可陈。正因为此,本应对此前数年经济过热进行冷却、并夯实本届政府经济改革成果的2006年,相反却走向一个难以叫好的“好年景”——2006年GDP创下的10年来最高经济增速、CPI仅上涨1.5%并相比2005年回落0.3个百分点,而在2006年全年人民币升值3.35%之下,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仍然增长23.8%达1.76万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幅更是高达80%近1800亿美元,工业生产增长快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实现利润更是高达31.0%……

无法遏制的有违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增长,在其时似乎遮盖掉一切隐忧,举国上下均陷入莫名的兴奋之中,因为照此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经济体量将于次年(2007年)超过德国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该年度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出的《大国崛起》纪录片,则更将此种过于乐观的兴奋情绪推向。

但是,滋生于我国经济体内的隐患,并未因经济高速增长而消除,相反却在积累并放大。该年度我国历年未见的大规模“民工荒”,已经昭示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触及临界点,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亦已相对透支。与此同时,该年度加工型外资企业、以及部分民资企业纷纷撤离我国,迁移至要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亦同样表明,我国经济亟须通过深层次改革,为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提供制度环境。而地方政府挟土地财政逆调控而行、以及部分央企尾大不掉的监管失控之势,更表明未来深层次经济改革的真实成效如何,关健不仅在于宏观调控的路径选择正确与否,更在于如何在不同利益群体以及普遍民众之间取得协调平衡。

知识经济概念范文第3篇

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生产一节的开头,这样写道:“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这里就涉及到两点,一个是摆在面前的“对象”,一个是作为首先要考察对象的“物质生产”。在马克思面前其实有很多对象,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生产可以作为“对象”进行考察,而马克思则是首选了“物质生产”作为对象进行考察。物质生产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是可以被人的经验观察到的。这就区别于以往哲学家所关注的“意识”生产或“精神”生产,难以被经验知觉。比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生产运动,虽然在他那里也提到了物质生产,但是仅仅是作为精神生产的物质表现形式而存在的;比如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有关纯粹自然的生产,如今纯粹自然的生产我们已无法直接观察了,纯粹自然对人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还原或观察的未知领域。

那么马克思选择作为第一考察对象的“物质生产”含义是什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出发点呢?马克思紧接着就解释道:“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 这句话也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关于出发点的问题。在《导言》第三节中马克思提到,“例如在经济学上从……人口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察研究起来,这是错误的”,因为“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就算是“阶级”概念,“如果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其实,从“人口”着手,这本身在形式上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我们要意识到此时的“人口”只是一个关于整体的混沌表象。那么如何处理这一“关于整体的混沌表象”呢?在第三节接下来的部分,马克思给出了他认为科学正确的应对方法:我们要通过借助“更切近的规定”来分析这一混沌整体,逐步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从表象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然后在经过一个简单概念的综合过程,这时的“人口”概念已不再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从“表象整体”变成了“思想总体”,在我们的思维里进行了概念式的具体再现。经过以上的分析,由彼及此,同样的思路也可以用来理解“物质生产”是“当然的出发点”的含义了。既然是作为当然的出发点,“物质生产”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整体表象的层面上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个人”、“社会”这些更加“切近”的简单规定作为达到最简单概念的桥梁,从而为“物质生产”最终成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做好准备。只有当“物质生产”不再是关于整体的混沌表象,而是整体在思维上的具体再现时,其才能够被当作是一个“当然的出发点”。

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作为“桥梁”的“切近”概念——“个人”。第一,“个人”是“在一定社会中的进行生产的个人”,物质生产是“人”的一系列现实可感的生产活动。人类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物质生产就是宇宙物质生产某种形式的发展和继续,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阶段,生产才能以人的物质生产这一高级形态展示出来。那么,当下的人的物质生产对于我们理解包括第一生产在内的以往的生产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维科对此有一个观点,历史是由人创造的,那么人当然能够理解他所创造的历史。马克思十分赞同并且对此观点进行了发挥,人们可以在物质生产过程的不断循环创造中理解把握当下的高级阶段的生产形式,并且这种理解对于人们了解和把握以往的生产形式,甚至是终极的第一生产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马克思说:“低级动物身上所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第二,在马克思眼中,“个人”是一个具有历史张力的概念。这个概念从一定的时代中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所指代的意向对象也就有了相应时代的维度和界限,不可轻易跨越。所以,“个人”概念不能够像文化史家那样随意使用,对其理解要遵循其产生的时代的原则和各种细节上的契合。在马克思看来,以往文化史家对于“个人”的理解和运用类似于编造神话,他们的错误在于把“这种个人”当作了“历史的起点”,而不是“历史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文化史家所理解的有关于“人性的观念”,“合乎自然的个人”并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从历史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如此理解个人概念:“个人”,而且是“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只有到18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来说,才表现为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现为外在必然性”。只有明白了产生“孤立个人”的时代条件,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了解“物质生产”的时代规定性,理解到只有“这种”物质生产才是“我们研究的本题”,即“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下的生产——现代资产阶级生产。

二、“生产一般”与各个现实的历史生产阶段的关系

马克思提到的,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的个人”的生产,也就是被特定时代规定的生产。但是生产是从人类出现之后就伴随着的存在,所以在马克思眼中,“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的标志,共同规定”,被称之为“生产一般”。当然那种完满、能够将所有时代的生产的共同点都提取出来的纯粹“生产一般”概念并没有实际出现过。对马克思来说,“生产一般”只要是一个能够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抽象”。而且,这个“生产一般”概念有它的内在结构,它“经过比较而得出的共同点”,有些内容是属于一切时代的,而有些则是几个时代所共有的。虽然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绝对纯粹的“生产一般”,这也是通过归纳法所得到的概念的先天缺陷,但这个缺陷并不妨碍“合理抽象”发挥作用,“没有他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在马克思眼中,像“生产一般”这类合理抽象概念构成了我们设想或表述研究对象的一个基础。

不过,在马克思看来,这个“合理抽象”对于人们认识和把握对象的价值也就止于此。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承认铜矿、铁矿等可以被归纳为一个“合理抽象”——矿石,但是我们不能把“矿石”当作所有具体矿石的“真理”和“原则”。一个渊博的矿物学家的水平肯定不是指他知道对于新发现的矿石都用“矿石”来表达,而是能够比较出具体的差别,哪怕是细小的不同,他们对各种矿物的“特殊性”都有一个充分而具体的认识。再举一个例子,在刚到异国他乡时,我们会感觉外国人的相貌和举止神态都差不多,肤色上要么全白,要么全黑,难以分辨麦克和吉姆。但是待的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越来越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所在,脱离了之前关于他们相貌的混沌表象认识,走向每一个具体的人。人们之所以常说马克思的学说是历史的、现实的,就是因为马克思并没有把历史看作是某种“合理抽象”的展开——一种“非历史”的描述方式,而是表现为“合理抽象”不断地在历史的进程被否定,被充实进更加丰富的规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同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很多同时期或稍前的资产阶级学者就是在追求那个“合理抽象”,并力求这一“合理抽象”契合一切时代。此处那些学者所追求并最终提出的一些“合理抽象”,其实在马克思看来,已经不再那么合理了,他讽刺道,“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忘记这种差别”,并且这些“现代经济学家”在一定程度上致力于把“资产阶级关系”这一“特殊”趁机当作“社会一般的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悄悄塞进“合理抽象”中去,就好像这些资产阶级关系是“与历史无关的永恒自然规律之内的事情”。在马克思看来,大多数“现代经济学家”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生产中提出一些共同的规定来”,从而把一切历史差别“混合或融化在一般人类规律之中”。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那些经济学家到底是如何看待生产,并得出了哪些关于生产的一般的、普遍性的规定。“一切经济学家在这个项目下提出了两个要点:财产,司法、警察等对财产的保护。”马克思对于第一点的反驳是很容易理解的,那些经济学家对财产存在形式的描述在他看来是“一步就跳到财产的一定形式,如私有财产”,但是从人类学所得出的证据表明,私有财产只是人类近来才发展出来的财产存在形式,而财产作为共同财产的形式存在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对于第二点规定,马克思则批评这些经济学家错误地把“有机联系着的东西看成是彼此偶然发生关系的、纯粹反思联系中的东西”。这些对生产来说似乎不可缺少的警察制度其实只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作为历史的结果出现的,经济学者却将它们当作起点。他们忘记了生产在“强权”下进行生产的历史,也看不出他们所推崇的司法警察制度只是“强权”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经过以上两点的批驳,最后对于“生产一般”和现实的、历史上的生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给出了自己的批判性总结,首先他承认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即“合理的抽象”是可以被人们所发现提取出来的,但是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这个“生产一般”,要认识到这些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永远无法帮助我们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生产阶段。

三、结语

知识经济概念范文第4篇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分析与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本文分两部分,在会计理论方面,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和会计原则的影响;在会计实务方面,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重点、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经济发展;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智力成本的重要性凸显,并成为推动时展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对经济增长主体、社会价值创造和分配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会计学科,其内涵与概念随之不断变革,在理论与实务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下文将就此展开详细讨论。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会计的目标从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服务转向为企业主体服务,即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型会计目标模式。

(二)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1.会计主体假设。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使得知识成本的重要性日渐提升,也给会计主体假设带来巨大挑战。知识经济发展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经济不仅创造了有形的物质资源,还拥有更多的无形资产,更多情况下,知识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会计主体和计价方法已经不能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空间或结算方法。

2.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会计进行的假设之一,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随时面临破产和清算,并购步伐加剧,一旦企业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就会惨遭淘汰,会计主体被兼并的可能性加大。加上计算机网络上独立法人随时介入和退出的特点,让持续经营的观点遭到挑战,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

3.会计分析假设。传统的会计分析假设主要基于各种会计数据,以会计记录和相关财务票据为主要来源。而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的发展使企业向着多元化和多层次发展,企业可以将各种原始数据在网络上直接提供,而且很多数据已经逐步电子化、移动化,成为虚拟的分析主体,使会计分析的意义逐渐淡化。

4.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结算和交易以货币为主要方式,这也是传统会计思想的基础之一,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知识含量逐渐升高,加剧了货币风险,冲击了币值不变和稳定的假设。在此背景下,会计计量已经不再仅仅依赖于货币,还存在很多虚拟的计量方法,非货币计量将逐渐增加,货币计量被弱化。

(三)对会计概念的影响

1.对基本会计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会计概念下,企业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是实际存在的单位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相关活动。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推动了基本会计概念的扩展。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下的基本会计概念已经从实体财务扩展到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二者共同存在,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利益。

2.对利润含义的影响。传统的企业利润以能够兑换为货币的衡量方式存在,而知识经济时代,智力成本也能够间接地创造利润,推动企业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假设必须对利润重新给出定义,对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进行重新衡量,对企业利润分智力成本和非智力成本来综合考虑,进行明确划分和重新定义。

3.对资产概念的影响。传统的企业资产均为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发展推动了智力成本的增值,并成为创造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资产已经不能仅仅由各种有形资产来衡量。例如,对于互联网企业,其真正价值在于人力资源中的员工智力成本,与之相比,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厂房、相关用品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小。

4.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传统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基于数据和报表,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更加复杂,对主导知识经济发展的智力资本、人才资本等的计量已经成为会计计量的新领域,如何对这些无形资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计量,更新相应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四)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1.关于相关性。传统技术条件下,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难以兼顾。而知识经济条件下,多元化信息的格局使可靠性与相关性得以共存和实现。

2.关于一致性和可比性。传统会计理论,希望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所使用的方法前后一致并可比。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的公司兼并、破产、清算等,导致企业短期会计方法变更,对一致性原则造成冲击。

3.关于谨慎性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网上签订合约,无法确保收益的确切实现,资本以虚拟化形式进行交易,存在的潜在风险增强,是对传统会计谨慎原则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有力辅助,帮助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从日常结算事务逐渐转移到更加智能化的领域,包括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层面。

(二)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稳步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由单项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应用方向发展;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

(三)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知识经济时代下,计算的繁简程度已不再成为评价一个会计方法是否应该采用的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

知识经济时代下,很多在手工条件下很难或者无法及时提供甚至无法提供的信息,都可以及时提供。比如,只要增加特定的程序,企业可以同时编制出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报表。

知识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给世界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后,在人类创造形式上的又一个崭新经济形式。关注知识经济发展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是新时期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雯.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与对策探究,2013,8.

[2]苏万红.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创新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知识经济概念范文第5篇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知识就是财富,体现在市场就是一种竞争力.目前世界处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力在市场上发挥巨大作用.新经济时代主要是以知识为主的经济时代,也可以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为企业发展带来大量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众多挑战和问题,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风险骤增,营销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即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策略为研究重点,分析研究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可以采取的适宜企业发展成长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知识经济;新经济;市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20-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新的市场秩序和制度也在逐渐完善,通过对成型市场的分析研究发现促进企业和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知识”,拥有知识的企业在发展和成长上具有巨大潜力.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以知识为依靠制定柔性营销策略,形成新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方案,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1 知识经济与市场营销概述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新经济关系密切,其概念主要来源于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众多行业以知识为依靠实现飞速发展,以此为研究起点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概念,并且由于知识是新经济的主要组成因素,因此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为知识经济,并被当作一种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国.

市场营销最简单的解释即商品销售,企业通过特定方式将所生产商品或服务向客户进行出售,并得到与其利润.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被赋予更多知识性色彩,市场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关键,市场营销已经成为沟通企业、中间商及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门重要社会学科.通过市场营销,市场上实现价值与价值的互换,同时人们的欲望和需求得以满足,期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交换行为.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化,日益现代化.

2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特点

2.1 产品广义化,营销范围扩大化

传统营销只承认实物产品,将实物作为能够进行市场销售的唯一事物,这是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的看法.知识经济是基于新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其能销售的产品也突破传统实物的界限,承认一切劳动成果都能成为商品,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价值交换,因此营销方式及范围也在不断多元化.

2.2 销售差异化,消费者否买行为更加理性

传统产品销售促销以产品为主,顾客为辅,企业为了实现销售量的增加会投入大量资金对产品进行大肆宣传,忽视顾客的感受.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需要进行一些改变.新时期人们的需求个性化,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因此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有针对性,追求营销成功率.

2.3 营销网络化,市场双向化

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计算机网络的时代,因此网络将成为简化营销方式实现产品直销的重要方式.同时,利用网络能够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向沟通,摆脱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模式,从而促进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实现营销成功的概率,减少营销与购买成本.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市场营销造成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个给市场营销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营销对象和营销市场的扩大,人类的一切劳动成果都将成为营销对象,世界任何角落都将成为营销的市场.

3.1 市场营销空间、产品概念扩大化

知识经济时代给市场营销带来最大的改变在于市场空间和产品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市场中产品一般指具有实物形态,购买后需要进行运输或者其他行为的物品,但现在产品已经打破这一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即劳动劳动成果,只要经过劳动加工而成并且包含一定价值就能成为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这就使得产品类型增多,造成销售市场的扩大.其次,产品概念扩大化还包括另一方面,主要是新的高科技知识产品的问世.知识产品主要指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或者其他技术创造出的新产品,此类产品的共同点即需包含一定量的知识,该产品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比如互联网的销售平台、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品、科技公司生产的电动平衡车等,他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政治经济学上也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知识经济的虚拟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超过实物所起的作用.所以,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营销对象、营销市场范围扩大.

3.2 消费者认知程度和认知能力受到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前进带来了大批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传统产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和升级,整体质量得到提升,有利于改善我国商品市场的整体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但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所生存的产品对消费者却产生一种认知和使用上的挑战.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提升全民科学教育素质和水平,提升个人知识能力,但是普通大众对于高端技术的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因此当大量高科技知识产品涌入市场时消费者对知识产品的认知程度和认真能力受到极大挑战,产生恐慌感.

3.3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销售渠道增多

新时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现代社会已经处于离开计算机和网络就不能正常运行的时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各种行业和具体企业的经营提供了众多便利,尤其使企业的营销在网络上实现质的改变.传统营销主要通过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进行产品推广和宣传,方式多样但效果不一定好,并且是单向宣传,消费者被动接受信息,无法进行反馈.知识经济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方式,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仍然保留传统宣传方式的,但是在资金分配上已经进行大幅改变,众多公司开始实现网络化宣传,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对话,减少营销环节的资金投入;通过与消费者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为营销提供更多的可用性信息.

4 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策略

4.1 主动扩大销售市场,以整个世界为销售市场

知识经济时期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全球化的率先发展,其他方面的全球化也逐渐发展起来,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更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义和描述,将全球定义为一个大的统一市场.在“世界是平的”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可以将世界定义为自己的销售领域,淡化国界的概念,进行全球化销售.但是,全球化销售也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入侵国际市场,而是需要有策略的进行市场营销.

4.1.1 目标市场扩张策略的转变

企业传统目标市场扩展策略为本国市场-邻国市场-国际市场,从本企业所在区域为基点开始向外扩张,积累营销经验,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进军世界的目的,中间需要较长时间,几年到十几年不等.知识经济时期的市场扩张要更具有策略性和知识性,通过充分的前期调查研究直接将全球范围内的某个区域作为首发市场,再根据市场反应进行战略性策略的调整.

4.1.2 大目标下有小市场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市场销售要以世界为目标市场,追求销售区域最优化,但是在做销售策略时也不能忽视小市场.小市场即追求世界大市场的同时关注某一区域的小区域市场,根据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等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区别对待.

4.1.3 跨文化销售的策略管理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营销提供了可能,但是国际营销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易行,企业在进入市场前需要做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对当地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在全球化经营中,企业需要在当地招聘一定工作人员辅助企业管理层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完善.

4.2 营销策略的创新

4.2.1 产品创新策略

采用产品创新策略首先可以将附赠产品销售所具有的服务当作商品进行销售,摒弃将单一实物产品作为唯一商品的传统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大部分相似产品功能和质量相差无几,企业要想通过营销策略取得成功就必须在销售服务上进行深入研究,在现代商品市场中,服务竞争力将成为主导未来商场战争的标志.

产品创新策略的第二种方式就是拓宽原有商品的使用范围与用途.每件商品都有最基本的基本功能,即商品的预先设计功能,在实现预设计功能的基础上商品其实还有延伸功能.最简单的例子,客户在购买桶装薯片时提醒其薯片食用完后桶还可以用来作为存储罐、笔筒等,从心理上给客户一种购买一种商品得到两种功能的暗示,从而实现意义上的“产品创新”.

4.2.2 价格策略创新

作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供求决定价格在知识经济时代同样适用.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定价策略将更加灵活多变,并不一定按照以成本为基础的传统定价,而是需要建立柔性的定价机制,根据市场和消费者反映灵活制定产品价格,同时分析市场环境,考虑消费者需求,根据其支付能力制造相应质量产品,实现真正的“物美价廉”.知识经济时代的价格策略应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价格围绕产品价值变动,但由顾客总价值确定;第二,利用现达的信息网络严格监控商品市场,从而实现对商品价格和市场行为的时时监控,最终能够快速、直接的实现价格变动;第三,商品价值比趋低.知识经济时代高品质商品供应数量降低,主要供应少数人员,企业会根据市场大多数需求者的意愿提供更多质量较低价格也低的商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价格与竞争优势.

4.2.3 分销渠道的简化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分校渠道需要进创新,以客户为中心,方便客户购买,实现销售渠道的简化,直销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销售方式,网络也将成本销售的主要工具依托.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现代企业的大部分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减少沟通费用的同时节省了时间,方便了当事人工作.网络营销亦是如此,通过信息网络,消费者能够得到消费体验,同时又方便快捷,即节省个人时间也节省企业时间,实现销售行为中的双赢.企业在市场营销上要抓住机会,适时建立网络商店与销售渠道,为未来直销打下良好技术基础.

4.2.4 促销策略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促销策略要更加注重双向性和互动性,摒弃传统企业自身的单向销售,与客户互动较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在选择营销方式时要更加注重客户的感受,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周到完美的服务为宗旨.传统促销多采用电视媒体或海报等与顾客进行单向的信息传输,效果较差,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发达,企业要抓住这一优势与顾客进行网上互动交流,从而能够根据客户购买倾向提供更好的购买服务.

其次,实行个性化营销策略.个性化营销是知识经济时代又一有效的促销策略,通过培养与扶植与客户的关系实现对客户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产品促销的直接性,能够实现产品销售量的提升.

4.3 品牌经营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品牌经营更加方便.品牌经营即企业营销初期为商品制定一个固定概念,目标是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一概念或标志,从而扩大客户群.品牌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对于产品销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提到奢侈品很多人脑中自然浮现路易斯文登、爱马仕、香奈儿等指明品牌,提到房地产可能立马想到万科、恒大等,这对于企业产品的销售量的增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品牌营销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管是国际还是我国国内都能发现品牌营销战略的崛起.通过对长期的市场实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良好的品牌就是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甚至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与市场占有率起到重要作用.

5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经营提供了更多具有柔性的市场经营策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要牢牢把握形式,根据时代要求制定有效市场营销方案,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实时修正.市场营销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企业要顺势而为,根据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随机应变,才能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廉晶晶.才知识经济特征看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1).

〔2〕龚鹏.知识经济时代的消费升级与企业营销理念创新[J].商业时代,2011(28).

〔3〕毛红霞.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