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

EdwardT.Hall是跨文化交流这方面的奠基者,他认为“文化既交际,交际既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密切,两者不可分离,通常,在人本的日常交际当中,彼此之间的文化就会无形的被表达出来,而文化负迁移,在国家之间的交流之间,会到来一定方面的影响,所以,对于这方面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迁移这个词,最早在心理学领域之中被提了出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的概念在语言学中出现,由于在这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在文化领域的方面,也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跨文化交流之中,人们往往习惯按照自己的文化来表达自己所要表现的意思,因此文化迁移的现象随之产生。心理学认为,在学习当中,把起到负面作用的现象定义为负迁移,相反的,起到正面作用的现象定位正迁移。在母语文化与其它语言文化相同或者接近的情况之下,则会产生正迁移,如果不行同,则会产生负迁移。在跨文化负迁移方面来讲,人们往往习惯用自己的母语文化来评判其它语言文化,另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受到阻碍,而文化正迁移则不会带来这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文化负迁移上面进行研究更加具有意义。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文化负迁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母语对目的文化的影响,给目的文化带来理解上的差异;二是被交际者从母语国带入,并且有一定的方向;三是这种现象必然存在,因为在整个文化交流之中,它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产生发的原因

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产生这种文化负迁移的因素诸多,但是,从两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总结。一是客观角度上面分析,造成跨文化之间交流的负迁移是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二是从主观的角度上面来看,这种文化负迁移时跨文化交流之中的一种心理过程。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调查

针对文化负迁移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我们抽取50位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员工,还有100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此来做了一份问卷调研。这次问卷调研的主题就是“是否具有文化交际的经历”,通过对这次问卷的各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些数据;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9.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61%,相反,在在华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当中,表面文化负迁移的平均率为30.5%,深层文化负迁移为40.5%。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负文化迁移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表层文化负迁移和深层文化负迁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另外,从获取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分析到文化负迁移的程度还和人的因素有关系,为了进一步的在这方面做出准确的分析,我们又通过采取面对面和电话访谈的形式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在这次的调研之中,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文化程度高低决定目的语言的理解程度,在文化交流之中,言语之间文化障碍就越小。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之中”,文化适应被分为文化适应和社会适应两点。虽然,在跨文化交流当中,负文化迁移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把负面影响降低。

四、文化交流中的适度文化移情

能否突出母语文化的束缚,接受其它文化,是款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关键所在,同时,在这种文化迁移当中,文化移情则具有必要和可能的两大特性。移情是一个美学概念,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美学家罗勃特.费肖尔,最后经过谷鲁斯的推广,在其它领域也开始出现。国际的跨文化交流当中,彼此之间的不断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同时,在调查之中发现,跨文化交流之中,还应该遵循适度性的原则,不能全都同意别人的看法,而抛弃自身文化特点

五、结束语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2篇

>> 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探索 中韩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英文电影在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方法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启示 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探究 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练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探究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 音乐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提高大学生证券投资能力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阐述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的现状;并以北工大都柏林学院为例,就高校如何提高大学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跨文化交流 培养对策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工作或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得中西方文化不断交织与碰撞。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异不断挑战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通晓世界规则,熟悉中西方沟通方法和技巧,才能满足开放的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校如何切实通过有效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接受世界文化洗礼的同时,冲破文化和语言的局限性,提高包含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内的软实力,成为日益凸现的课题。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成为高校教育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组成部分

人是文化动物,所谓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广义上讲,跨文化交流发生在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中国大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沟通。狭义上讲,跨文化交流还可以发生在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例如大陆大学生与香港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随处都有可能发生。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方式。鉴于人们在交流内容、层次和方式上有所差异,跨文化交流能力一般包含4个方面的内涵:

1、双重意识层面

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跨文化意识等同于接受异国文化,认同异国文化只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国际意识”;另一方面更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跨文化不是“西化和分化”,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是有机统一的。不了解非洲的殖民历史,会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惨烈的悲哀;不学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无法对当今的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走向国际,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又要辨别是非,捍卫民族利益与国家尊严,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世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放交流。高科技、新技术、大资本,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泥土――文化、历史、信仰和语言。国际化是手段,保护传统、共同发展才是目的。

2、文化知识层面

当外来文化震荡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价值观融入东方人的血液,我们走出封闭和僵化,不可避免地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欧美强势文化的挤压下生存和发展。大学是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前沿阵地。文化的多元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但与此同时,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方式需要知识和文化。只有熟悉自己的文化,才能将其兼容并蓄、传承发扬。同时,知识的掌握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层次与实践水平。因此,大学生应当了解世界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涉外礼仪、日常交往准则等通用知识,学习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常识。

3、语言技能层面

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变化离不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传承又要靠语言交流来进行。掌握不同的外语工具,了解自己和其它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目的语习得与异国文化紧密相连,大学生必须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将其与文化同步结合。

4、情感因素层面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大学生不适应交流方的文化,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大前提。包容、开放、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跨文化交流要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大学生要在情感上互相尊重,;要在日常交往中避免心理排斥力和对抗力,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寻求合作,增强对外交流的情感纽带。

二、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

1、片面理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仍旧是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第二外语,这导致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掌握得比较好,而对其他国家不甚了解,甚至出现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倾向。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好就是掌握了较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忽视了语言背后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发生在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轻视相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还有的学生认为跨文化交流只涉及使用非中文的情景,其实上即使是使用中文与国外友人交流,仍旧需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能力。

2、应试教育下的语言能力的缺失

在实际目的语习得过程中,很多高校仍然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解。以英语为例,很多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结果导致大学生很难用得体的英语与来自他国文化的人士直接交流或深入沟通。

3、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轻视

翻开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除英语、语言学和新闻传媒等专业有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课程外,其他专业的课程都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设置,几乎看不到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除了网络资源外,大学生全面、深刻认识世界文化的机会较少。

三、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

1、浸泡式英语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语言能力

外语教学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中。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实行“浸泡式”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全英文授课、英文课件、英文教材、外籍教师等优势条件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用英文学习、思考的习惯以及真正的英语思维。浸泡式英语学习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获得目标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接受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的同时,也获得产生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s)。学院通过全方位的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都柏林学院不仅能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还在课余期间组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浸泡式英语学习氛围中,充分享受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乐趣。

2、重视跨文化交流实践环境与平台的构建

为塑造学生积极、开放、包容的文化价值观,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一流人才,北工大都柏林学院注重通过系列文化讲堂、企业参观实习、与留学生互动等渠道为学生营造中西方文化交融环境。学院每年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优秀学生假期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进行短期访学,加深对西方文化习俗、都柏林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认识。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大量文化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参加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的开放日,出席都柏林大学中国校友会成立仪式、爱尔兰驻华大使馆社交媒体见面会等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扩宽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异同,学院在新生头年教育计划中开设以文化、习俗、节日、法律为主题的西方文化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学院还开设通识教育系列公开课,以超市自选形式,让学生择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真正做知识的主人。

3、提高教师队伍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保障

北工大都柏林学院努力实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与融合,在日常知识传授中渗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要求外语教师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鼓励非外语类教师加强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招聘外教或具有海归经历、良好英语能力的教师从事学生工作,确保辅导员队伍、学业辅导团队、学术生涯导师团队、课堂助教答疑团队、心理咨询服务团队等,在课堂外仍旧坚持使用英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发展,在知识传授和生活引导中渗透文化,培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峰,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学后继续教育中的培养,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林莉,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发展适应能力的提高,武汉科技学,第19卷第5期,2006年5月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交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1--03

引言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大众旅游蓬勃兴起,旅游业亦已成为全球性产业。人们的旅游动机已不再仅仅是为观光休闲或商务交流,而更多的是渴望能与客源地的人们交往互动,去感受异质文化体验异地风俗民情。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基于此,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由于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常会产生文化交流障碍,导致交流失败。因此,在旅游提供服务的众多工作中,导游员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他(她)不仅仅是一名服务者,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引导者和传递者。因此,在大众旅游兴起的今天,研究导游员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推动作用、培养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策略极具意义。

本文在对旅游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导游员的跨文化交际职能及行为。并针对做好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跨文化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具体的交流实践有所帮助,尤其希望对涉外旅游工作者能有大的帮助。

一、跨文化交际与旅游

“跨文化交际(Intere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Yos8一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生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研究中,我们将文化传统的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仅包含民族文化,同时也具备着个属群体的亚文化。语言学家胡文仲曾提出了一个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顺序:主流文化―亚文化一地区文化一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在本文中我们将主流文化以外的亚文化、群体文化等都视作亚文化。每个人由于所属的群体不同都有着各种亚文化或者说群体文化的痕迹,但在旅游文化交流中,我们主要分析其中所共有的主流文化部分,即首先考虑全民族或国家的整体文化。因为虽然每一个小群体之间也有着各种分歧,但总体说来,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人的感知和选择具有更多的决定性。客源地的旅游主体与目的地东道主两者文化存在之间的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信仰、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其它经历的不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广义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行为都属于跨文化交流的范畴,因为没有两个人所属的社会文化群体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交流者具有完全一致的知识。

旅游正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和交际。尤其是和跨文化交际的密不可分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一旅游的交流性决定的。首先,从主观需求上看,许多旅游者外出的目的就包含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成分。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的旅游动机有四种:身体方面、文化方面、人际(社会交往)方面、地位和声望方面。其中除身体外的动机均明显带有交流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其次,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差异性就是吸引游客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的求异心理促使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文化相异的环境旅游。在自然、历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人类文化的相互分化,产生差异,根据一定原则划分了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层次的文化区域。

二、导游在旅游中的跨文化表现

(一)导游员的工作

旅游活动中由于旅游者对于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游览指导和生活服务活动等客观需要,必然存在着交流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为旅游者更好的旅游提供了条件,从被动地接受旅游者的请求转为主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就增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导游员的工作则是旅游交流活动当中的灵魂人物。

导游员(guide-interpreter/tour guide/tourist guide)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海外旅游团(者)或国内旅游团(员)参观、游览等事物的工作人员。”具体来讲,导游的工作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以指导旅游欣赏,沟通思想为基本方式,以安排旅游这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以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从行业要求来看,导游人员在导游实践中除了要与旅游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外,还承担着沟通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人员的任务,而导游员、游客和旅游接待者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所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等不同,所以他们都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这种独特性便构成了一地的文化,这正如人们常说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导游员带领游客游览旅游目的地、与当地人们进行交流、给游客介绍当地的风景文化习俗社会发展等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于这种交流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或者是国内不同的省份或城市,或者是中国与外国,因此这一过程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员、游客和其他旅游接待者之间的交流便形成了旅游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

(二)导游的跨文化作为

一名优秀的导游,是集导游讲解、营销、管理三位一体的人才。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扮演着为语言不通的旅游者和被访者之间交流交际的翻译角色。而一个只懂得对方语言,不知道对方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差异的解说者。是不可能让双方进行顺畅交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在接待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时是不能回避的,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必须首先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充分了解主客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而尽可能主动地去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主客方的文化交流,从而让主客方文化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共存。具体做起来,我们在具体带团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去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1.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导游员在交流前应充分了解客源国或客源地的文化背景,有效地运用各种技巧更好地与游客交流。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游客,要充分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如一日本旅游团在结束苏州的行程I临别时,导游员给每一位团员赠送一块绣有荷花图案的丝质手帕,这些日本客人不仅没表示谢意,反而一脸的惆怅与不高兴。原来。日本人视荷花图案为祭奠,视手帕为生死离别。所以作为东道主的导游员,要充分了解客源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以免游客因文化差异而对其某种友好行为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招怨。

2.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保持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一般来讲,文化表层的差异很容易被交流者所注意,如中国人喜欢喝茶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喝咖啡,美国人用刀、叉吃饭,而中国人则用筷子吃饭等。但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就很难看出来,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差异的敏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外语导游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理解他们说话的意图,做出判断,再确定该说什么的问题。如果有一英国游客在旅游巴士车上说,“It is getting really hot now,”如果导游跟着只是应和着回答“Yes,it is really,”那么其交流的结果应是失败的。如果这句话是在跟客人散步时作闲聊的寒暄语,这样回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如果是在一辆闷热的旅游车上说出来,则游客说的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施事功能,即实际上他是想让司机或导游员把空调打开。在弄清他的说话意图后,导游应这样回答,“Yes,it is,Would you like to tum on theair-conditioner?1 will d0 it 8t'lglee”。从这个例子我们还要指出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其思维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是说英语的英国人在提建议或要求对方做某事时一般要比美国人含蓄委婉的多,所以同样一句话在同一场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说出来,我们在意会时一定要多多考虑。

3.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宽容”的态度。导游在介绍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他民族的传统习惯,各国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误解往往带来比语言失误更为严重的后果,使旅游失去应有的效果。面对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对于他们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如穆斯林有不吃猪肉的饮食习惯,作为涉外导游员,不但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且还要尽量地为他们提供方便。作为导游员,应特别注意不要把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强加于游客。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应,不但要承认文化差异,而且还要做兼容并蓄。

4.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调整游客的心态,让他们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俗话说,“入乡随俗(Do as Romans do)”,追求异质文化是旅游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涉外导游员有义务在第一次沿途导游中就应该把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禁忌等讲述给他们,让游客们心理有所准备,促使他们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因此,中国的导游用英语接待来自美国的游客,不能只坚持美国的御用规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交际适当性,不应触犯中国的社会文化规范。

5.在遇到文化“休克”时,应多角度的对比交流,帮助游客换位思考。文化休克是指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体验。涉外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要使信息的编码尽可能符合译码者的文化背景,使信息更有效地传播。如可以用游客熟知的事物来对比陌生的文化,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文学中也有“罗密欧与茱莉叶”特级导游顾晓祖就以故宫和凡尔赛宫对比为例专门探讨过对法国游客如何讲解故宫。总之,涉外导游员应该充分选择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特点,灵活把握本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特征,有创造性的对解说对象进行对比解读,使游客在文化换位中真正感受到人类相互交融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活动,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采取灵活的方式去应对文化冲突,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高素质的跨文化意识和技能的导游员,将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员,有利于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积极交流,同时形成文化互补交融的良好氛围,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达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和谐共处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

[4]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3号)[Z].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4篇

1.文化价值体系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也被称为种族优越感。特别是来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造成了一种对发展中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认可、不赞同甚至是鄙视的行为,而这种种族、文化上的优越感也是造成跨文化沟通和交流障碍于沟渠产生的极大原因之一。

2.企业管理方式的单一性。日资企业的管理存在着单一化、变通性差的特点,其大部分管理体系和规定的制定主要是基于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的对日本人的管理方式方法,一方面可以说是规矩死、工作强度大;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与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欧美相对轻松灵活的工作氛围来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日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常常会感觉压抑与不安,这种互相的不理解和文化上的差异,也是造成日企员工与日本人经营管理者沟通过程中产生矛盾和抵触感以及不和谐的上下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冲突应对措施

最后,本项目研究认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冲突应对措施如下:

1.强化外企工作人员的语言基础,减少由于对语言本身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语言语用失误。这就需要双方企业在员工的语言培训上舍得一定的时间和金钱的支出,其实企业既然要依靠员工来为自身创造利润,自然要对企业员工的成长教育有相对的付出,才能构筑起有人文情怀的企业文化,并得到员工的认可,也才能使企业员工对自身的成长、价值的实现得到满足感,而更愿意将自身的力量发挥其中。

2.注重对于跨国文化交流经验的归纳总结,减少社交语用失误的产生。对于涉及到跨国文化交流的企业来讲,在进行商务往来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对待工作业务的态度,行为模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展跨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总结和归纳,对于其特色的行为方式,交易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更加顺畅地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3.注重构建多元化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对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理念的公司员工来说,构建多元化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要想在工作中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要尊重彼此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规避跨文化沟通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文化冲突和隔阂。遇到问题时,多以对方的立场和观点来思考问题,以整个公司和集团的利益为重,集体主义观点至上,才能很好地进行业务的开展和推进。而这种沟通的顺利进行,则并不能单单依靠双方企业员工的自觉或是对员工的简单教育来实行,必须以多元化的人事资源管理体系为保障,才能在跨文化沟通的矛盾和冲突发生时,找到可靠合理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结论与不足之处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文章从跨文化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和旅游消费行为比较、求异文化的旅游动机和跨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的不平街性以及跨文化旅游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和融合的趋势等四方面对跨文化旅游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及发展的趋势。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美国“新文化地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邓肯((James Duncan)把文化景观与书写文本、口头文本并列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旅游者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承载着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装、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元素持续不断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对目的地的文化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旅游目的地使旅游者在欣赏不同种类风格的建筑、文物古迹、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神话传说中,能充分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以满足他们的文化心理需求。在整个旅游交流活动过程中,导游作为跨文化旅游活动的媒介,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者之间的交流形成了旅游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学界对“跨文化旅游”的定义是指荷载着至少一种文化的旅游者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99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主题是“旅游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增进各国人民了解的途径”,2001年的主题是“旅游业—为和平与文明之间的对话而服务”。以上旅游主题反映出,旅游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跨文化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

现代跨文化旅游有多种表现形式,大致可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跨文化旅游。这是一种己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的跨文化国际性旅游,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内部。17,18世纪是这种形式的早期表现,至20世纪50,60年代时己发展得极为成熟,目前仍是世界上跨文化国际性旅游的主体。二是发达国家旅游者到发展中国家旅游。这也是跨文化旅游的一种传统方式,延续了几百年,但过去多是事务性的旅行和考察,因而人数较少;现代则是大众性的、大规模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大比例。三是新兴发展国家旅游者出国旅游。近二十年来,在东亚、东南亚,在南美洲,出现了一批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较快的国家,旅游以及出国旅游逐渐形成热潮。四是国家内部各文化区域之间的跨文化旅游,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到‘经济欠发达而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休闲。如近来青藏铁路的开通,北京、上海、香港深圳以及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都纷纷到西藏去观光旅游。

跨文化旅游的主要传播特点表现为: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方式和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与大众传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比较,两者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通过媒介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输出来影响接收这些外来媒介产品的受众,这种影响仍然属于通过媒介产品而发生的影响;而旅游业中的跨文化传播则是一种直接接触“真实世界”而非“媒介世界”的传播方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的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因此,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人际交往中,有三类与之发生人际交往的行为主体:一是旅游服务人员,是旅游者最直接和频繁接触的人;二是当地居民,是旅游者在旅游地接触到的人员中,除旅游从业人员以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其他旅游者,是来自不同客源地的旅游者彼此之间也可能的发生人际交往,进而发生的旅游者与旅游者或者说是客源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郭庆光教授认为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以下传播优势: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传播双方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的非制度化传播特点。

跨文化传播还具有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在一次旅游的历程中,旅游活动是有声有形的,而伴之发生的跨文化传播却是悄无声息的。具体地说,旅游活动由出游、游览及人际交往等具体活动组合而成,这些活动都是可见、可闻、可感觉的活动;而其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是在上述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两种文化在碰撞时发生相互传播,即语言的沟通、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等。这种旅游的跨文化传播具有无声、无形的特点,它以旅游为载体,使旅游地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游客挟来的文化(包括游客自身母文化,也包括虚假的次文化),而游客本身也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旅游目的地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熏陶。

二、跨文化旅游中,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和旅游消费行为比较

中国人跨文化旅游讲究“游必有道”,“游有所得”。中国强调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崇伦理关系,把旅游和道德规范相联系。人们更倾向于在平静的环境中“相安无事”,“知足常乐”,所以中国人在旅游行为中提倡适度旅游,反对过于张扬和冒险,古有“孝子不登高”,“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另外,中国人对于故土有一种执著的认同感,不易融人异乡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人缺乏冒险的旅游猎奇需求心理,对旅游活动中复杂性、多样性的追求有一定的限度,对极具冒险性质的旅游活动甚至予以拒绝。

而西方人在旅游观念上提倡冒险、勇进,表现出一种创新、征服的欲望,在旅游行为上,西方人崇尚对外探索,喜欢探险旅游,性格外向,喜欢表现自我,所以西方人在旅游中不断地求新求异,且多具主动、热情,不畏艰难的特点,这使得西方人较中国人更愿意出游,更愿意探求和认知外面的世界。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中国思维模式具有归纳性、模糊性、直觉性、意向性、整体性等特点;西方思维则具有演绎性、精确性、逻辑性、实证性、分析性等特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在表达时起着重要作用,于是在旅游跨文化交际时,旅游者对于旅游资源的布局、风格和异质性等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求异质文化的旅游动机和跨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

求异质文化动机是旅游的基本动机之一,旅游者在选择景观时,专爱挑自己文化里所不具有的文化内涵的景观、目的地,旅游者以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内在参照系去选择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追求异质文化是旅游者重要动机之一。

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相互接受过程的不平衡性。在理想的条件下,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对等的、互动的,其结果是文化、人与环境的和谐,及文化生态的某种意义的平衡;然而由于文化的发展水平各异,出现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两种类型,因此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常会出现强势文化更多地将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施加于弱势文化,使弱者屈从。从文化的影响和接受模式来看,文化交流又分为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许多旅游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提高旅游业的收益,往往屈从于游客的态度和观念,从而导致旅游跨文化传播中垂直接受现象的发生。旅游者受其常住地域强势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对强势文化上的地域认同感,从而决定了其在目的地的言语和行为,这对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行为及语言等产生深刻地影响。

四、跨文化旅游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和融合的趋势

跨文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文化摩擦和冲突是跨文化旅游活动中的必然现象。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相交遇、相碰撞,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语言、食品、舞蹈外,还包括双方之间的非语言行为、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心理因素、行为规范、社会地位、角色关系、交际场合等。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演变成摩擦甚至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心理压力、恐惧感,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如,在跨文化旅游中,旅游者一般都会体验到一种“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所谓“文化休克”,可以看成是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一种体验。这是人们无力应对一种新的文化环境而造成的。由于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与旅游地文化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在与旅游地各种服务人员相遇时可能会是很紧张。他们不知道该对东道主作怎样的期盼,甚至还觉得旅游地人们的行为方式稀奇古怪。处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旅游者表现了一种极度的不适应,不知道怎样与别人寒暄,也不知道谈论什么样的话题,甚至也不知道该怎样给服务人员小费,面对新的文化情境感到十分困惑,使得旅游变得十分困难。再如,由于各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背景特征的旅游者的到来,旅游目的地正处在不同文化交会与撞击的区域—“文化边际域”culturalmarginal region)中,在这个区域中,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与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形成文化差异。文化边际域的存在是旅游目的地经营国际旅游业必须面对与重视的现实,它是国际旅游业中文化差异与文化距离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