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美术设计

数字美术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美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美术设计

数字美术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建筑美术设计;应用研究

数字媒体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了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各种形式信息中进行采集、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针对数字媒体对艺术的影响,1963年在美国,计算机技术第一次和图形艺术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从此之后数字技术开始影响基于二维和三维所有设计种类。

作为比较典型的三维设计――建筑美术设计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更是密不可分。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国内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和优秀作品,使得开始在国内起步发展。直至九十年末,数字媒体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已经普及,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其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及团体,包括现今在国内影响较大的以北京水晶石数字有限公司为首的数字艺术企业,这些公司涉及建筑效果图、建筑动画、游戏设计、影视包装等领域。

一、数字媒体艺术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说早期的以图形美学为主的艺术为所有视觉艺术家们去掌握,那么三维空间艺术美学则是出自建筑美术设计师之手。早在很早以前的艺术创作中,对于三维空间的认知已在众多二维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包括从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们对三维空间的表现。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无疑推动了三维空间艺术的发展,从建筑景观效果图到建筑景观动画,甚至到虚拟现实建筑景观表现,数字媒体已经成为设计师广泛表达自身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打破了数百年来建筑美术设计师徒手表现方案的局面.90年代初始,在建筑景观领域,以徒手表现草图依托,三维模型效果图实现为手法的方案表现广泛应用,这从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徒手绘制效果图在绘图的媒介和过程上有了本质的区别,它带来了很多徒手表现很难快速达到的优势,而今,虽然建筑景观效果图表现逐渐摆脱逼真的超写实表现,慢慢走向多元化更突出发挥设计师的艺术创作多种表现手段,不过不可厚非的是至今仍然作为一个普遍的设计使用手段被广泛应用。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未来应用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建筑美术设计的终端推广部分,在建筑美术设计制作上,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人们更直观的面对设计对象,这种交互式的人与环境空间的交流便是运用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对现场真实的环境进行仿真,能够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这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手段可以通过创建虚拟的物体和空间,让所要表达的信息的展示方式有更新的途径和形式,使得信息更加直观和高效的传递。

1.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建筑美术设计的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做到去审视或欣赏建筑美术设计的信息和布局特点,更全方位、更细化、更自由的去展示环境,这种展示特性,要比3D模型或者效果图要更加形象、完整。用户可以借助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通过使用各种特殊的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虚拟现实产生的一种表现环境,通过在这个环境中进行操作和控制,实现主体和环境的切身体会。

(1)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直观展现建筑美术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针对建筑美术设计方案最终成果的演示,通过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形成逼真的虚拟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信息,让消费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基于三维动画和三维效果图的表现形式就比较以点带面,具有较大局限性。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设计的建筑物和景观进行建模,一方面在设计初期帮助设计师对空间环境和形体进行推敲,扩展设计师的设计想象力,另一方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模型投射到虚拟的真实环境中去,让消费者能进入到这个虚拟环境中去感受。

(2)虚拟现实技术增强设计双方互动性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美术设计的方案汇报阶段会表现出特殊的优势,尤其是在设计表达与客户方面的沟通上,要比三维效果图和三维动画的表现方式更加具有沟通性,传统的表现方式仅仅会对客户的视觉感官进行冲击,缺乏联系性。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便可以使客户能够亲身进入虚拟的房间里,全方位的了解每个具体的设计部位的演示情况以及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包括对整个虚拟现实环境空间的设计功能分割及功能使用进行分析,使客户更为真实感受方案展示。这是传统的表现方式无法相比的,现在受到较多客户的欢迎。

(3)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配景设计展示

虚拟现实技术在空间环境中表现时,除了要表达场景主体外,配景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景观植物、小品等均是可以烘托气氛的设计元素。传统的三维动画不能够直接的操作漫游,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场景中的配景,不仅可以实现实时调换树种,还可以模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的绿化效果,创造出一个更为人性化的环境,使其更好的融入建筑美术设计的展示中。

(4)形成新的设计思维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建筑美术设计不同方面辅助设计的构思。建筑美术设计思维过程要有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虚拟现实技术对这两方面都有着影响,一方面可以使设计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可以辅助理性思维,帮助分析推理方面工作,使设计有规则可循。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减少设计中的很多限制,可以让设计师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对于建筑美术设计而言,虚拟现实技术所存在的优势可以让设计师摆脱原有的表达局限,对于三维空间形体的描述和修改更加轻松和快速,使得建筑景观形态符合设计师思维的表达。

数字美术设计范文第2篇

的确,单就数字媒体设计而言,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一些相应的设计软件的熟练程度,已经成为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技能。但是,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问题: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究竟是技工型的人才还是设计型的人才?譬如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极其重视的3D软件,笔者发现,如果是拿一个原本已有的模型让学生用3D软件复原,从建模到后期效果,他们会很轻易地实现。但是,如果你给学生一个命题,让他们运用3D软件去进行自己创造,他们就表现得非常吃力。所以很多同学会选择“百度一下”,通过网络、专业书籍、期刊等资料上的类似图形图案予以剽窃,拼凑。这是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专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老师们则经常以“学生利用现成图象进行拼装,也是一种学习的办法”为籍口予以默许。姑且不谈我们对于知识产权的淡薄,单就学生未来的工作而言,企事业单位更需要原创作品,更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导向,譬如在计算机3D设计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现3D建模,还应该让他们习惯在计算机建模之前,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构建出一个模型来。只有他自己的脑子里面有了,他才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来。怎样在大脑里面构建出模型呢?这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导向和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划来。我所任教的学校非常注意这些方面,也设置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也许这些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毕竟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始。

四川师范大学是中国较早开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这个专业成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环节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

第一,强调速写和手绘。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目前仍有一大批老师们坚持每天用手绘和电脑数位板进行创作训练。老师如此,学生亦如此。在我上半年所担任的一年级基础教学过程中,全班交给老师的速写、手绘训练习作多达3千多幅,每个同学一学期要画掉好多几个速写本。从学生的速写本上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最开始的一两本速写本里,绝大部分是临摹的作品。但是越往后面走,你就会发现他们自己创作的东西越来越多。是的,我们很清楚,数量是不能解决创造力的,但是,绘画首先也是一门技能,怎样才能提高?“唯手熟尔”!速写的过程,一方面是技法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生活进行观察、整理、收集的过程。我们可以断言,当这些学生将来需要再进行3D创作的时候,他们至少不需要那么直接地“百度一下”,而是首先翻开自己的速写本,看看能否从自己的东西里面找到感觉。

数字美术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教育

一、民间美术传承的现状

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瞬息万变,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的民间美术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表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时代人们的夙求与传统的农耕时代不同。传统吉祥文化中的许多美好愿望在今天已不再是社会生活的最高理想,或者对这种愿望需求的情感淡化,相应的寄托这种愿望的物质媒介就丧失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其次,一部分民间美术的工艺复杂,生产工序多,周期长,对从业者的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求较高,导致现在的年轻人远离这一行业,出现大量人才断层,许多优良的民间艺术种类出现“人亡艺绝”的困扰。诸多原因导致一些民间美术种类走到濒临灭绝的地步,对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成为当代美术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民间美术进入课堂的设计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民间文艺家冯骥才在“两会”的提案中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到一个古建筑、村落,小到一条胡同、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应该有人去传承这些宝贵的民间艺术,留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1而保护和传承其最有效的方式在于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有效的途径。民间美术美术进入课堂,还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

1、 赏析性民间美术教学

美术欣赏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堂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通过美术欣赏课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的美学观念,完善健全的人格品性。由此可见,美术欣赏是必要的教学方式,针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课又有它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杂,仅以材质用途分就可以分为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纸扎、编制等多个种类,每个种类又有多重不同的类型样式。这些民间美术形式,对学生来说并非都是熟悉的艺术形式。教学目的也并非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民间美术形式,而是对民间美术有最基本的认知。教师通过事物、图片、视频资料等多种辅助教学材料,解说民间美术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使学生建立民间美术的基本框架。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述重要的民间美术形式和工艺特征。

另一方面,民间美术长期存在于生产生活中,渗透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联系密切,如为民间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而创作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 、扎纸 、服装饰件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欣赏这一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就要知道与它相关的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这一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带领学生观览民风的过程。现在课堂中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故事感到惊奇,或者不理解其中一些做法,这都是正常的表现,但是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身心也得到熏陶,这就是这些作品的意义所在。

所以,带领学生认知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从材料、器形、风格方面了解民间美术,更重要的是体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品格,让优秀的美德在学生身上流传下去。

2、 体验性民间美术教学

当学生对民间美术构建起最基本的认识框架后,适时地引入一些体验性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就十分必要了。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民族民间美术以及人类文化非物质遗产、遗迹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遗迹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2体验性民间美术教学最优的方式是采取实地考察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寻找当地比较有地域特色、可行性、积极健康的民间美术为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民间美术作坊、工厂、商店。让学生对身边的民间美术有直观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展开专题访问,或者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述艺术品的特性和从业的故事,互动交流,生动的课堂形式加之有趣美术现象,必定将民间美术的在口传身授中传承和保护。

3、 创意性民间美术教学

有了民间美术的基本理论和直观感悟后,就要进入教学最关键的环节——创作过程。

针对学生的创作教学,我们不要求有民间艺人的水准,而且针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断代问题,我们对学生的创作活动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创作作品重要的是能够体会民间美术的真谛,有真性情的流露。而且,民间美术本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传承也不是泥古不变的,纵观历史的长河,每个时代的民间美术都有它的时代印迹。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机活力,能够良性发展。民间美术的创新应在继承民族风格、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赋予民间美术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需要的新内容,这些创新具体应该涉及到题材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使用功能的增加和改变,图案的重新组合和设计以及新材料的运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大胆活跃,有激情有个性,时刻闪现创意的火花,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励和引导学生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用作品传递心声。

身体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便捷途径,要求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就是身体传承的过程,只有真正动手创作,才能触碰到民间美术的灵魂。

总之,民间美术资源美术教育提供丰厚的养料,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最终通过传统中的审美理想与意象的美学结构形态,实现用通感联想与精神互渗等造型方式延续民间美术的精华。

参考文献

数字美术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紫砂艺术;质地;造型;装饰;泥色;审美;表现技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91-2

紫砂陶艺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一件紫砂壶艺术作品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体。迷人的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之美,通过质地美、造型美、装饰美等多个方面表达了独特的陶土语言。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元素,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设计师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丰富了当代工艺美学的内涵。紫砂壶的设计,始终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东方工艺美学的魅力。

一、由内而外的质地美

质地美是紫砂壶艺术形象的肌肤肉质,是壶艺设计形象的基础; 造型美是壶艺形象的灵魂; 装饰美是壶艺形象的英姿丽质; 技术美是壶艺形象创新的实现条件,它们在实用工艺美术品的功能约束下,相互融合,综合地展现了紫砂壶之美。

紫砂材质所呈现的一种肌理美,通过茶人壶友的观赏、触摸、使用,能够产生抚慰心灵的怡悦满足之感。紫砂壶的壶表外观是一种无釉彩的裸胎表层,呈现紫黑、深棕红、梨皮黄等多种色泽、亚光砂粒状粒子外观。细看壶体,泥质里有银砂闪闪的细微颗粒和胎表的大小泥料颗粒,进而现出略有凹凸的表层,具有“梨皮”状的特殊肌理效果。

从烧成后的泥色来看,真是五彩缤纷,宛若彩云。早在清代吴梅鼎的《阳羡茗壶赋》中就有:“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倏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沙,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匪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廷; 追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隋珠之与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

紫砂材质所呈现的色彩美,能使人产生对色彩感觉的特定心理,达到沉静之佳境。历代紫砂艺人的实践表明,通过运用紫砂三大天然泥料(紫泥紫红色,红泥朱砂色,本山绿泥米黄色),添加少量氧化金属着色剂和陶瓷色料,控制适宜的窑火温度,就能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紫砂壶的色彩。通过诸如绞泥技法的运用,使得多种紫砂泥料又呈现出富有想象力的纹理之美。

对紫砂壶的色彩要求是以紫砂本质的“质朴、雅致、内敛”色质基调为准则,能够体现出一种色彩的静态之美,尤其是与明式家具的环境相协和,融为一体,并与茶道精神之和一致,这是紫砂壶艺质地之美的魅力体现。在紫砂壶的肌理触觉美、视觉含蓄美、茶汤滋味美( 嗅觉和味觉体验) 的综合作用下,紫砂壶的使用者通过感官充分地体验了茶具的质地美,同时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了最大的审美体验。

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富有个性的紫砂壶艺,它体现了中国陶瓷所追求的“人工的完美”,尤其是追求“玉一般的效果”。在爱茶爱壶人的眼中,好壶难求,以茶汤养壶,品茶之余以手把玩茗壶如同“盘”玉,怡情雅趣,养壶即是养心。“紫玉金砂” 的赞誉,也正是人们把紫砂陶的质地美比德于玉的艺术精神的写照。把一块土坯转化成玉的艺术理想始终激励着制壶师去探索制壶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

二、方圆多相的造型美

好的工艺美术品,总是和它具体存在的美的“样子”分不开的,而这个样子,作为紫砂壶来说,应该集中表现在它的造型上。紫砂茗壶造型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历来就有“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 之誉,“方圆” 变化之奥妙,全在这一把茶壶之中了。综观古今紫砂茗壶之造型变化,基本器型为“方器” 与“圆器”,这与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方圆之道”甚是相合,以壶喻人,则需“外圆内方”,饮茶带给人以清明之思、以正气,得方壶之神气; 把玩摩挲圆形之器,又使人感悟圆融的处世之度,“方刚”“ 圆柔”,把握其度方得其道也。

一个紫砂壶的造型有它的特有气度,造型作品的气度,是作者个性、风格和气质的体现。纵观紫砂壶造型的“形、神、气、态”,给人以印象深刻的造型之美。

三、幻化万千的装饰美

对紫砂壶艺的装饰,要体现它的气质,适宜的装饰能使人对器物的欣赏意味无穷。这些装饰的内容包括花货类的浮雕、贴雕,光货类的线条,筋囊类的纹样,镶嵌作品的材质、位置,陶刻装饰的铭文内容、款识水平,文学内涵隽永,书法、金石、绘画艺术功力及谋篇布局以及镌刻用刀韵味的精到等等。不论紫砂壶艺制作者用何种装饰技法,他们在艺术创造的天地里总是借鉴中国传统书法、绘画、雕塑和其他工艺美术等相关姊妹艺术的有益的经验,以创造意蕴深藏的壶艺装饰美为最高目标。

在紫砂壶装饰艺术上多运用巧妙的变形夸张的表现技法,它在理性的支配下,按照美自身的内在规律,“夸而有节,饰而不诬”,目的是为了形象更加突出,主题表达更为鲜明,更加富于感染力和装饰性,以及增添趣味性与幽默感。它既尊重自然,又能摆脱某一自然形态的束缚,有时,那些被简化、省略的地方,正是留给观众去回味去补充的地方。夸张变形是主、客观的融合,是外在客观本质、真理在艺术家内在主观思维的浓缩,是“不似之似”的一种强化艺术形象、突出现象本质的重要手段。

紫砂壶的艺术设计之美通过它的质地、造型和装饰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配合,突出表现其意蕴之美。而紫砂壶意蕴的实现是设计之美的综合显现。“意蕴是艺术整体所呈现给读者的景真、情笃和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它所创造的形象是最富有启示性或暗示性,从而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审美再创造的心理空间。”

随着陶瓷工艺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练泥机代替了人工锤炼泥料,电脑芯片控制了窑炉烧造,使紫砂壶烧制效果易于控制,新型装饰辅料的添加、装饰等变得更加多样化。紫砂壶在当代的进步,凝聚了时代的科技含量和手工艺人的艺术思想。

综观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始终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东方的工艺美学魅力。使用紫砂壶品饮中国茶,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也成就了艺术化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韩霞辉.宜兴县志[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85.

[2]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

[3]高英姿注.紫砂名陶典籍[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7:253- 254.

数字美术设计范文第5篇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的词义是设想和计划。“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它导致了一场深刻的设计革命,其价值和意义表现在许多方面。大多数设计师运用各种绘图软件,将自己的设计创意都通过计算机表现出来,手绘的效果和以往手绘达不到的要求和画面效果都能轻松地表现出来。任何形象,整体的和局部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平面图和立体图的任意转换和并存,使复杂设计趋于简单。其次,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特性,并且整合两者、超越两者成为新的一极。马克·第亚尼认为,“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一项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所以说电子游戏美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内容之一。

2电子游戏美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电子游戏美术设计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游戏美术设计的基础知识。素描几何体写生、素描静物写生、素描石膏像写生、速写、游戏人物头像设计、游戏人物角色原画设计、游戏动物角色原画设计、卡通风格游戏原画设计。一部完整的游戏完成需要通过原画、分镜、勾线、填色、制成动画等步骤,因此游戏美术根据工种不同又分为原画设定、动画制作、特效制作、场景制作、角色制作等工作岗位。从类别上分,有游戏道具(即物品)设计、游戏角色设计(包含人物和动物)、游戏环境设计(包含植物、风景等)。主要课程内容有3DMAX软件基础、游戏材质基础、游戏道具制作、作品渲染、游戏场景制作技巧、场景材质制作、卡通角色制作、写实角色制作、卡通角色制作、写实角色制作、怪物制作。从绘画设计上分,有游戏造型设计、游戏色彩设计等。主要课程内容有透视基础、构图基础、结构素描、明暗素描、艺用人体解剖基础、人物速写、AdobePhotoshopCS3软件应用、PhotoshopCS3造型基础、游戏美术风格技法、色彩基础、游戏色彩练习、肖像绘制、质感表现。通过这些技能训练,使学员掌握美术基础、具备造型能力、具备美术基础、了解游戏前期制作、为3D游戏制作打基础。从工艺上分,有电子游戏各类模型等工艺品、电子游戏延伸设计出的各类工业产品等。

3电子游戏美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