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平面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67-0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中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像是中国传统的剪纸、京剧、红灯笼等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它的内涵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它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是不会变的。
(二)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利用文字、图片等元素的编排来表现一定的思想的艺术设计,它的各个文字和图片传达出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组合也是为整个设计的中心思想服务。通过平面设计进行活动和产品的宣传推广。从平面设计的内涵来看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平面设计的概念是从美国传入的,发展到中国成了一项专门的学科,这足以看出当代中国对平面设计的重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一)平面设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平面设计中有着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越来越体现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平面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他的设计灵感来自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又处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平面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就要接受生活的检验,这时传统文化的元素能够拉近和人们性灵的距离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平面设计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
由于平面设计源于生活,它的设计思想吸收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平面设计是为产品、活动的宣传进行的,那么在产品活动的宣传时必然会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所以借助平面设计这一载体,传统文化也会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平面设计越来越受重视,它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三、平面设计应用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平面设计对传统文化图形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的元素中图形是最具有表现力的,具体到对传统文化图形的应用就更加的丰富多彩。如奥运火炬上的祥云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表达中国人民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中国传统文化图案数不胜数,其中最具独特性的是中国文字。中国文字有许多种类型,从最早的甲骨文到现在依然使用的各种象形文字,中国文字音、形、意上都非常具有表现力。中国汉字最常用的“福”就有上百种写法,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汉字形象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不仅能让热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还增加设计的趣味,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二)平面设计对传统文化色彩的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也是很具有表现力的一种元素,而且设计中色彩的搭配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第一印象。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的应用也是很讲究的,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的是奥运会主馆的主题色――中国红。在中国传统的概念里,红色是吉祥红火的代表。当然除了红色,其他的色彩应用的也十分的广泛,如素雅、洁净的白色,象征和平、希望的绿色,象征智慧、冷静的蓝色等等。不同的色彩表达的含义不同,而且不同的色彩搭配也会有不同的宣传效果。平面设计应该从传统色彩的应用中推陈出新,既能包含一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又不落俗,而且紧跟时尚潮流,这样的设计更能深入人心宣传效果会更好。
(三)平面设计对传统文化整体布局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布局是非常的讲究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的对称布局。这种对称的布局随处可见,如整个北京城的建筑,从那些街道地名可以明显的看出如:东单、西单,东直门、西直门,东长安街、西长安街。故宫正好坐落在对称的中轴线上,这些安排设计都是有一定的哲学思想内涵的。现代的平面设计有打破这种对称布局的趋势但是整体上也是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的。
四、结语
现代平面设计,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深重,但绝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它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再加上现代时尚元素,使传统文化的元素表现的更到位,达到良好宣传效果的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09-02
近年来,随着对通识教育和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以下三个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是如何在庞大的文化宝库中精选教学内容;二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话,三是如何将课堂教学效果持续化。目前,在课时不可变动的情况下,准确定位教学思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任务。
一、抓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文化自信力,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和丰富内涵,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学会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运用文化视角审视当下生活、解释社会现象。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首先从本质上是一个以价值为本位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其次,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学习应当是一个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再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需要文化大环境的熏陶。针对这三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二)坚持历史继承与现实扬弃相结合。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涵为主线,同时,立足现实,以多维视角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动力;
(三)坚持正规教学与文化活动紧密配合,通过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树立积极的价值导向,保证学生的外在感受与形成有效的内在转化。
二、精心选择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世界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鲜明地体现出丰富性、深刻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分解成以下四个层面。
(一)外在现象――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众多底蕴深厚的文化门类,每种文化门类在不同发展演变时期呈现出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文化形式,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经典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中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种种成就,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特点等等。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外层、最直观的存在实体,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是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内在精神――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所指的内在精神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内在精神,而是具体指向每种文化现象发展的驱动力或者每种文化现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性的深刻的内在品质。如“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古代宫殿、园林的发展和各历史时期的特点之外,在内在精神层面,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礼制文化等。
(三)当下意义――延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仅向我们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历史面貌”,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遗传性、现实性和变异性。它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当下的中国和每一位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这也是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巨大生命力、可以传承千年而绵绵不绝的重要原因。
(四)中西对比――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需要放置在世界文化坐标系中得以体现,所以,进行简要的中西方文化对比也很必要。如介绍中国古代艺术重神略形的写意之美,可以与西方早期的写实主义进行对比,并说明中西方差异的原因。
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感性体验和理性反思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理性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三、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现状,注重“学为主体”和“信息主导”两个方面的探讨。
(一)综合运用自修与研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条途径入手。一是把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现象层面――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每次课前给不同的学生(或者由学生自主报名)布置好下节课的部分内容,如《孙子兵法》简介、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等,由学生课下自己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下次上课时由学生讲解自己的成果。
对于稍难一些的问题,可以尝试运用“研讨法”来解决。“研”,就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学术研究。具体做法就是教师把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研究的“原点”开始,阅读原始材料,让他们在材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讨”即学生讨论,教师进行点拔和总结。要想让学生真正讨论起来,一是话题要贴进学生生活,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二是要创设合理的认知冲突,在学生中间产生二元对立,激发学生辩论。
(二)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习渠道
利用网络平台,如贴吧、电子邮箱,在预习和思考练习环节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空间,有利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心得和个性化意见。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进入超星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了解、查阅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汉语言;继承与发展
一、引言
汉语言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渗透其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包容、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文化的精髓。汉语言主要以人们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的形式存在,即口语与书面语,前者灵活性强,不具有具体的形式。后者包括小说、散文、史记、传记等形式,以及独有的格律诗、词、曲、赋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存在,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本文将会以现代汉语言文学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汉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来探讨现代汉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汉语言的发展历程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经过多次历史演变发展至今,成为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其发展历程如下表:
三、汲取文化精髓,传承文化经典
随着社会的发展的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现代汉语言发展至今,也吸收和改良了本民族以外的文化,尤其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上体现比较明显。但是更多的创作者还是选择取传统文化之精华继续传承了下来,成就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现代汉语言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1、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往往渗透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中。例如,现代汉语言文学就深受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积极革新,在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新诗、杂文等形式上又建立了现代小说、话剧、文学报告等文学体裁。2、文化民俗我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产物。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对民俗文化的描述,作者将民俗文化融入作品,可以借用具体民俗来表现地域特点或特定的时代背景,也可以将某一地域的人文素养呈现给读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语言特点汉语丰富、灵活,具体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表现问文学句式、句型的多样,包括长句和断句,整句和散句等,现代汉语言文学中虽然有所改良,但是依然有很多作品采用传统句式与现代句式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四、创新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
改革开放的实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现代汉语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创新,出现了外来语言的增多、新词的大量出现、网络用语的传播等现象。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形式现代汉语言文学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历史产物,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言文学在文学形式上进行了革新,除了传统的诗、词、赋、曲、史记、传记等还建立了现代小说、话剧、报告文学的形式。2、文学语言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语言更加丰富,它既包括日常语言也包括艺术语言,既包括常规语言也包括变异语言,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新词热词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方言也成为地域特色被应用于其中。此外,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也对抒情方式、叙述方式、议论方式等进行了自我创新。可以说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文学语言更加丰富。3、文学作品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创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在语言风格上都独具特色,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句式的变化可以大体判断作者是谁,或者是哪一流派,例如鲁迅的文学作品语言使用都极其质朴,鲜有新颖的词语。五、结束语汉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载体。其发展至今,依然富有生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文学热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颖慧.现代汉语对《诗经》重言的继承与发展[J].人文研究,2010(0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民族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遗憾的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在被人们一点一点地遗忘。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零散、单一、传统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方式,为其自身的传播与传承带来困难。那么“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为理论基础的知识可视化理念与知识可视化设计,则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传播、传承。
一、知识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设计
知识可视化是指可以用来构建、传播和表示复杂知识的图形图像手段,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知识可视化的目标还在于传输人类知识,并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知识可视化是在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它应用视觉表征的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知识可视化设计将围绕知识可视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图解”开展。就是将视觉与逻辑、心理等多方面的感知联系在一起,利用图形图像手段将那些复杂的知识和难以显性化的信息,转变成人们容易接受和认知的可视化的信息图表(图解),以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传播和创新。怎样让知识信息通过视觉图像更易懂、更人性化地呈现,是知识可视化设计的目标。怎样运用准确的视觉图像构建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是知识可视化设计的重点。知识可视化设计的难点在于“图解”,也就是视觉信息呈现的结果。
二、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应用
生活中知识可视化的运用比比皆是,有信息知识的地方就有知识可视化设计的一席之地。例如:元素周期表,根据化学元素的原子序从小到大排列,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这个表格从一开始仅以黑白字符表示,演变到现在将各元素的特质用合理的视觉符号表现在相应的表格中,使元素信息表现既直观又易于理解,基于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元素周期表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记忆。
知识可视化设计将遵循知识可视化的“双重编码理论”、视觉呈现方式、工具的逻辑合理性,进行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的设计,使信息知识更好更快的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达到信息知识传播的最大化、普及化。
三、知识可视化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信息知识种类繁杂,然而承载如此恢弘庞大信息知识的大多是长篇大论的文字,面对当今信息爆炸的“读图”时代而言,这样的视觉呈现方式显得较为死板和单一,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相比之下,国外对知识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比中国早,运用也更为灵活。基于此,我们可以应用知识可视化设计,在传统文化的信息呈现中引入一定的视觉效果,利用图形图像手段将那些复杂的知识和难以显性化的信息变成人们容易接受和认知的可视化设计。运用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多样性、广传性、易记性、人性化等特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可视化设计相结合
“族谱”,是中国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的表谱形式。我们可以将表谱的呈现与图像、影像、声音相结合进行知识可视化设计。如在一些人物的画像旁配文字,增加一些记录生活精彩瞬间的照片、影像、声音,抑或是写一段个人留给子孙的箴言、祝福等。这种图文并茂、声画结合、非线互的视觉呈现方式,能够使“族谱”的信息架构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传承。又如2014年中央强调在中学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各大城市正着手编写“中小学国学教材”。为迎合媒体传播方式的普及和年轻人对媒介终端的依赖,我们可以将国学教材中的相关信息用视频、图画、动态、交互等可视化形式设计并呈现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广泛应用,信息知识的传播方式与视觉呈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多维的,可以是符号化的也可以是图样化的,可以是单机的也可以是交互的。
结语
“信息就像一场连绵细雨,轻轻地落在每个人身上,人们却毫无察觉”。这是物理学家冯・拜耶尔(Hans Chrisitian von Baeyer)的著作《信息:科学新语言》(Information : The New Language of Sicence,2005)的开篇语。这段话形象地比喻了当今信息知识纷繁复杂的真实状态。随着信息知识的膨胀,可视化设计将成为引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总之,知识可视化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一种可以帮助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手段,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传播、传承下去,对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国梦”亦具有积极作用。
(注:本文为刘微主持的2014年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传统文化要素的可视化及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成果之一;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关于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13DB085)
参考文献:
[1]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9(3).
[2]赵国庆,黄荣怀,陈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 [J].开放教育研究,2005(2).
[3]Manuel Lima.视觉繁美:信息可视化方法与案例解析[M].杜明翰,陈楚君,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作者吴甜甜系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化自觉”是先生学术反思的结晶,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即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价值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是人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的自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作为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授教过程,也是作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内化过程。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在目前多元文化的态势下,以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正确认识和评价本民族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提升对信仰的认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也正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血脉,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历史的坐标中,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被诋毁和贬低的,轻率地否认传统文化,实则意味着莽撞地割裂自身文化血脉,以及文化“无根”现象的产生。当社会出现文化“无根”现象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文化自信的不足、文化凝聚力的消解,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合理继承、勇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二)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积极回应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需要以文化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文化产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创新。当前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态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表面化和浅显化地临时解决问题,即使运用传统文化为依托,也停留在“机械融合”或“单纯说教”式的传输层面,没有深入考察传统文化的实质内涵、时代背景、阶级立场等因素,使得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渗透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淡化了学生民族情感与原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要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佳机制。
(三)有助于正确把握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
能够在中国传播,就是因为它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能够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根,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磨合、结合直到整合、融合。可以说,一部中国化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实现理论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国化的就是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在当代中国,正确地认识作为指导思想的和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两者实现融合互动发展的最佳机制,也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核心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要深入理解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将系统的理论教育根植于大学生内在的传统文化精神基因中,把握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
(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厚的资源支撑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固然需要以为指导,但是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传递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修身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克服学生道德观念薄弱、道德实践不足等道德行为问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若干重点和热点问题,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宝库中找到价值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一)目标的类同性
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个人与家族、国家、社会的良好组织关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人,即“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两者的指向都是人,两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功能的互补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重于说教和灌输,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德育功能特别是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含有人文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其意识形态性,使得其人文精神受到遮蔽。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道德内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去理解自然、社会、思维具有一种清晰的逻辑架构,这种架构具有逻辑层次上的说服力,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一旦将这种逻辑架构运用于课堂,易于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其效果明显不同于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说教。
(三)思想情感上的亲缘性
“传统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需要大家有共同的根。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民族共识的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能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完成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任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理性审视
过去的十余年,一些高校在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两者结合的程度处于低级的初级阶段,二者之间融合运行的效率较低,运行水平较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滞后影响。要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深入探究两者结合的关键点,考量影响二者契合的主要因素,建立两者融合的最佳视野模式。
(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困境和认同危机,这也与我国高校教育整体缺乏人文气息有关。人文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上缺少应有的规模和成就,这也是阻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一方面,在把握精髓的前提下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熟记古诗美文的层面,而是将传统文化放在新时代新语境下重新阐释,需要把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集中整理,加以分类,以新颖的、更为简洁的内容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资源和理论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在基本理论教育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同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社会理想目标上都有贯通之处,可以成为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最后,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破解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仅仅持有“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借用或移植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智慧剖析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走出伦理师范、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现实困境,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
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基于传承。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本质,面对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随从,而是要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对国外文化“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选择,并且进行文化创新,而这个过程正是文化自觉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传承文化。必须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其次是创新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仍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实现转型获得新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再者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外文化创新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中西方融合的视域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发展。
(三)坚持先进文化引领,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价值就在于弘扬和维护主流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和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关系。既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演变成传统文化的普及,也不能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简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或注脚,而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使命的有机统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也是我们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文化。只有用先进文化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和价值所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它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定和目标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就在于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精神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和尊重多元文化,正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把认同升华为信仰,把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际行动。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方式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学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就要求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练出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的一系列教育主题,主题的选取既要兼顾学生的心理、交往、发展等人格升华,又应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考量。其次,教育者不应仅仅充当知识传输的“中介”,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平等交流,善于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这也要求教育者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才能更好地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再次,要积极创新两者融合的方式。适当的方式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链接教育主客体的纽带和桥梁。除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外,还要善于运用选修课、社团活动、名师讲座、学术沙龙、网络德育等新方式新载体,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五)回归实践,锻造学生文化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