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第1篇

一、牛鞭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增加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销售的混乱。所谓的牛鞭效应,就是随着从供应链的下游往上游延伸,商品订单量的波动越来越大,如同抖动的鞭子,波幅越来越大一样。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参与人之间战略相互影响的产物,而这些参与人是理性假设的、最优化决策的。也就是说,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各自效用最大化决策的博弈结果。

从委托理论来看,供应链内部每一对买卖双方(上下游之间)、中间商(零售商)之间互为一种双向的、长期的委托关系。任何一个参与人(企业)都具有独立的利益目标,并做出自己的最优化决策。同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目标利益和最优化决策都相互制约和影响。

二、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后,电力工业在发、输、配等各个环节出现的不同的利益实体,由于其各自不同的市场地位和不同的利益取向的影响,使得其信息的共享受到限制,为电力工业牛鞭效应形成提供了条件。具体来看,电力市场环境下,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厂网分离后电网和电厂不同的市场地位以及利益取向

电力工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由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电力企业长期以来承担了比较多的公益义务。在厂网分开后,在发电侧初步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为主体的竞争性的市场,电网则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在各自电网覆盖区域内垄断经营。出于对稳定的需求,这种市场地位不对等的局面比较有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继续下去。从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来看,垄断经营电网企业有利用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引导电力市场向有利其获得超额利润的方向发展。从电网企业角度而言,其会希望在电源侧出现相对富裕的生产能力,因为这会使得电源侧的竞争程度得到加剧,市场力得到削弱,从而使得其购电成本减低,从而进一步加强电网企业在整个电力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厂网分离后,电网公司更大程度上的传承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电力企业形成的那种公用行业的定位,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电网企业具有一般供应链中更为接近市场侧的企业所常有的动机,即适当放大需求信息以保证未来供给的充分性。因为,如果电源侧的生产能力不足的话,无论电网企业如何努力,其承当的保障供电、系统安全的公用责任是无法完成的。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电网企业和电厂在目前阶段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以及利益驱动,电网企业由于更接近终端用户,以及存在着一定的公益责任,因此,具有利用有利的市场地位,对于需求信息进行放大,从而引导上游的发电企业形成相对富余产能的动机。这就为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开

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源侧投资准入放开,民营资本投资电源经营得到许可和鼓励,以有利于出现系统发电成本降低,市场竞争程度提高的局面。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对于电力产业的投资行为也会对电力工业的平稳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加剧市场化改革后的电力工业发展中的牛鞭效应。民间资本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这种心理预期一定程度上会相互传递,从而出现投资心理波动引致的牛鞭效应。

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互相影响是通过其日常的交流、行为以及各种宣传媒体的传播来进行的。这一群体效应常常在经济发展过热或者某一行业突然出现高额利润的时期表现的最为明显。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投资者与企业的投入达到高峰,其中投机活动盛行,这一过度的投资行为将产生过剩的产能,并伴随一定的“泡沫”经济。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或者是投资高峰过后,一旦发生重大事件事的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将使其对未来散失信心,带来悲观预期,从而导致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迅速萎缩或者是集体抛售某行业股票的“多米诺骨牌”现象。

回顾2003年“电荒”后引发的电力投资热潮,我们不难发现电力市场改革后,投资者心理预期对于电力工业牛鞭效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放大作用。2004年,国家发改委审批的电源建设投资在3000亿人民币作用,而实际发生的投资行为在9000亿左右,其中30-40%来自民间资本的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如湖南、四川、陕西等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温州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商人组团竞买河流流域水电开发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的投资热情可见一斑。在后来的两年里,失控的电源投资行为使得我国的电力工业在2008年前后将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3、预测方法的局限

需求的预测直接影响定货量。对于电力中长期需求预测,通常来说我们利用平滑预测技术来预测平均需求和需求的方差,或者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反映在长期就是对生产能力的需求。由于安全生产能力和最高生产能力水平取决于这些估计值,因此,需求预测值和实际水平差别过大就会导致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或不足。从而引致牛鞭效应。

三、电力工业牛鞭效应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现代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工业,同时它也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应该保持协调和同步,电力工业滞后或者过度超前国民经济发展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电力工业滞后国民经济发展时,国民经济将会受到电力供应的限制,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都有可能受到能源瓶颈的限制;当电力工业过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增长时,必将产生大量的产能闲置,形成这些超额产能的资源带来的机会成本将难以估量,并且维持这些闲置产能带来的维护成本也将非常的高昂。

在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后,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的出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将使得电力系统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从而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对于电力工业的平稳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冲击,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存在着非常突出的不利影响。

四、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的抑制措施建议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以求抑制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建立有利于均衡市场风险的电力金融市场

逐步建立电力金融市场,引入如差价合同、电力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产品,在电网、电厂等不同市场地位的市场主体间合理的分当市场风险。为市场风险的均衡分配提供一套有效的机制。

2、加大监管力度,进行合理的价格监管

价格是市场供需形势的反映,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价格信号对于电力投资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加大对电力价格的合理监管,建立有利于科学引导投资行为的价格监管机制,规避和防止投资者投资心理传递产生的对于电力牛鞭效应的放大作用。

3、改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效果

加强对于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的研究,各种预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单一的方法总是难以求全,应该加大对中长期负荷组合预测的研究,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从源头上减少信息失真的程度。加强对历史数据的维护,建立完备的电力需求数据库,为预测效果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基础。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通信 资源管理系统 研究分析 应用实践

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这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必须认清利害,做出正确的判断。建立起完备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存在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在研究其设计与实现过程中,要兼顾两方,保证效益的最大化。

1、传统电力通信中存在的问题

1.1 数据资源复杂分散,网络运行困难

传统的电力通信网包括传输网、业务网和支撑网,通信设备各种各样,网络结构纷繁复杂,各种业务都有所承载,没有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乱成一团。不同的厂家采用不同的设备,网管不同,致使网络数据资源杂乱、分散,难以进行快速的网络运行,而网络维护更是难上加难。

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的管理,目前基本上仍是以人工管理为主,电子网络的利用程度并不高,这样,对设备和系统的动态变化反应便很迟缓,也无法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更新。没有合理有序的信息系统,用户对资源进行查询和统计时便充满了障碍,很难快读有效的对网络资源进行规划和调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够准确把握整个网络资源的状况,很容易造成网络资源的闲置及不必要的浪费。

1.2 各家网管独立,转换配置容易出错

经济的发展使得对通信业务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快”已经成为各个企业信奉的目标,只有够快,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住脚跟,才能够促进本企业的发展。随着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通信传输便多了起来,但是,由于各家独立,其设备虽多,却不是合理有序,通信业务的传输仍需要跨越好几条通信电路,这样,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是造成了资源浪费,不利于通信业务的发展。各自独立的设备网管,使得业务的运行需要在每一条线路上都进行配置,十分的复杂,也十分容易出现错误。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通信业务的发展,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只有实现了合理有序的路由管理,通信业务才能够真正的快速发展起来。

1.3 人工操作仍占主要地位,不利于通信业务的效率发展

传统的通信设备是由人工管理的,仅仅是将各种通信线路记录在图纸上,传统的测绘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历史数据,对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并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而且修改起来也很麻烦,还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在图纸上进行改动的时候势必会引起误差,如果不够精确,误差加大,效率便会直线降低,这是很不利于通信业务的。如果通信运行人员有所变动,个人手中的数据资料没有及时上交,这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料的流失,甚至丢失重要数据。而对于新来人员,由于没有完备的资料和简易的显示,要熟悉整个系统流程便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又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2、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

2.1 整理纷繁复杂的数据、网管,加快网络运行速度

建立起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将重复的通信线路合并,属性进行整理,各家的网管相互交融,实现各家的资源共享,以减少通信资源的浪费和通信速度的加快。在各家独立的情况下,数据和网管错综复杂,资源重叠,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建立起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便可以打破这种格局,实现整理有序的通信线路和网管,保证网络资源共享,以加快信息的传播,从而适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降低人工操作机率,提高网络通信效率

人工操作是复杂而且低效率的,对电力通信的快速发展很是不利,要想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就必须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已离不开它,要想加快行业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建立起可以提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失误,真正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是对电力通信行业的一种总结,将电力行业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集中起来,实现通信线路完整有序,快速进行网络的转换配置,减少对通信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加快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附和并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电力行业的各种成本,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加快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更可以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只有加快本行业的发展速度,才能够赶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到不拖后腿。同时,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大有影响的,加快电力行业发展,可以降低用电价格,将实惠表现在人民身上,间接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整理出快速有效的通信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这样,不仅能够使电力行业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可以坚守国家基础行业的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3.1 计算机硬件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必然要大量的进行电脑操作,因此,计算机及其必要的硬件是建立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支出成本。

3.2 应用软件

在计算机上,必须装上可以进行电力通信网络操作的应用软件,这需要高科技的开发人才进行软件开发,这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是电力行业提升其经济发展的必备系统。

4、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介绍

4.1 菜单介绍

打开计算机登陆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便可以直接进入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主界面,上面有一个电子版的全幅地图。菜单上的操作主要包括查看、编辑、查询、统计、工具等功能。

4.2 线路管理

线路管理是建立在局部网管之间的,而局部网管是通信管理的基本要素,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电子地图上可以明确的找到各个局部网的分配与线路。局部网管的承电量是不同的,如有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等,不同的局部网管,有不同的图标,这些在电子地图上都已标注出来,可以很快找到,并可以通过点击控制其显示和关闭。线路管理包括光缆、电缆、交接箱和分线箱等通信线路,可以很快的了解这些线路的性能、型号及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

4.3 机房管理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所有线路基本上都在机房管理里面,是整个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的网络机房里,和真实的网络机房一样可以看到各种线路和网管的连接,每一个线路都有所标注,使操作人员可以对整个操作流程一目了然,很快的完成操作,避免时间浪费。

4.4 设备管理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设备中的资料管理包括交换机、光端机等,这些设备相互连接,各自之间排列有序,方便管理,可以进行简单操作。

4.5 查询与统计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就是为了可以储存大量的资料和进行方便的查询,本系统拥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操作人员可以将需要查询的内容输入搜索栏,便可以找到理想的内容,这样既加快了速度,又节省了时间。庞大的查询和统计系统是建立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最重要的意义。

5、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数据的存储问题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储存量是相当庞大的,但是,操作人员不可以盲目的只管数据输入,要对电力资源信息进行筛选,留下关键的信息,同时避免信息的重复输入,造成条理紊乱。在更新数据的时候,要将过期的数据删除掉,减少空间的占用和查询的麻烦。存储电力信息数据时,要把握操作的流程及保存的方法,以免造成重要的数据流失。

5.2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维护

一旦建立起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就代表着人工操作时代的结束,所有的信息就都存到了电脑里,如果对资源管理系统的维护做的不到位,就可能会造成系统的崩溃或是瘫痪,这样,对电力通信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运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方便操作的同时,要注意对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维护,保证本系统不被病毒感染、崩溃或者瘫痪。为彻底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设置备份,以保证资源管理系统中所储存资料的安全性。

6、结语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力行业的的发展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建立起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电力通信的网络自动化操作,提高效率,减小误差,已成为当前电力通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系统一经建起,投入实施,则必可以大大提高电力通信部门的管理水平及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可以快速的应对通信过程发生的各种状况,方面工作人员进行网络调节和应用,并且真正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林.通信资源管理子系统技术白皮书.大连比特软件公司.

[2]李琦.张刚.基于GIS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当今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有关城市电力的发展问题不断被提出。关于电力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却很少,专门研究城市电力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的并不多。本文在分析城市地方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电力消费增长的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城市电力发展和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 电力 经济 城市 发展 需求

一、我国城市电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电力系统的载体,城市的经济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部分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电力需求。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电力发展之间的长期相关性,一直处于探讨和研究过程中。研究电力行业的需求又必须充分考虑其研究的时效性,因此本文选择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图1 我国经济-能源-电力发展关系图

二、深圳的电力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1.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城市电力需求发展现状和城市宏观经济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城市电力发展和城市宏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联系,并对城市电力需求和城市宏观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在前面有关城市电力需求发展和城市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市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规律,电力工业需要超前性发展才能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注: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GDP、规模较大工业增加值、深圳用电量自2008年一季度以来各期的累计增长情况。)

图2 GDP、规模较大工业增加值、深圳用电量累计增长情况关系图

2.电力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关系着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5%。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局面。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27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44%,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电力资源,其消费量增长速度更是高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电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自2000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速度已连续6年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能源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保证电力的供需平衡是一个亚待解决的问题。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下确保电力的供需平衡,保证供电安全性需要对电力与经济的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我国中长期能源规划中提出,在2002―2020年,我国GDP增长4倍,能源增长2倍的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能源节约目标远未完成,2020年的远景规划目标还任重道远。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能源节约路径,制定合适的能源节约政策是我国必须要分析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表1 2008年至2012年深圳地区经济增长与用电量的关系

3.城市电力的需求与供给

在电力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究竟需要多少电力,能够生产多少电力。电力的需求和供给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必须对电力需求量与电力供给量进行科学预测。进行合理的电力预测是研究电力消费规律的有效途径,也是制定电力发展规划的一个基础条件。

三、城市电力需求弹性

关于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研究远少于短期电力预测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社会经济结构本身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准确预测快速增长经济中的中长期电力需求对宏观规划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电力弹性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电力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值。如果确定了计划期的电力弹性系数,根据同期规划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和基准年的电力消费(需求)即可预测计划期某年末的需发电量。弹性系数法具有其直观性,但是弹性系数的确定存在过大的人为影响因素。目前在理论上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多大的弹性系数是合理的,且没有合理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检验。

1.城市电力消费对经济总量的弹性

从电力消费对经济总量弹性的角度而言,两阶段模型中电力消费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分别为0.642和0.949。说明就样本空间而言,对于1977―1999年阶段,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时,电力消费增加0.642%;对于1985―2006年阶段,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时,电力消费将增加0.949%。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电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增加。这也与之际情况相符,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加快,GDP持续的高速增长对电力产生里巨大的需求,因而电力消费增长速度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快。

2.城市电力消费对效率的弹性

从电力消费对效率的弹性角度分析,两个阶段的模型中电力消费对效率的弹性分别是0.337和0.787。1977―1999年阶段,效率提高1%,电力消费就减少33.7%;1985―2006年阶段,效率提高1%,电力消费减少78.7%。这表明,由于我国高度重视技术进步,不断引导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的改进,使得我国的企业在高效利用能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国还关闭了一些能耗高的小电厂,建设并改建了节能的大机组,发电的技术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据统计,1990―200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以平均每年5.6%的速度下降,这一持续的下降也反映到了电能的节约上。电能利用效率的提高,对节约电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四、我国城市电力消费比重

尽管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还是低于国际水平。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高2.5倍、4.9倍、8.7倍和43%。能源利用效率和国外相比差距明显表明,我国节能潜力巨大。不断提高技术效率是我国节约电能的重要措施。

在1985―2006年模型中,重工业比重是影响电力消费的一个显著因素。在这个阶段,电力消费对重工业比重的弹性达到了0.463。证实了,在从工业高度轻型化发展时期到工业偏重型化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中的重工业突然增加对电力消费的巨大影响。中国的工业电力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2006年的74.89%,而重工业消费了大部分的电力。以2006年为例,重工业电力消费占全部电力消费的60.26%,占整个工业电力消费的79.71。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降低中工业比重,是降低我国电力消费的重要措施。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基本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以此为起点,我国开始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新阶段。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全新格局。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需要依靠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五、结束语

宏观经济政策为我国经济指引了发展方向,同时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相应的电力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经济的波动,电力供需总是在不平衡中求得新的平衡,有时供大于求,有时求大于供,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电力的短缺与过剩都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相对而言电力短缺危害更大。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及电力建设的滞后性,使电力建设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节奏。

参考文献:

[1]李秉仁.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源动力.城市发展研究.2000(02):46-47.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技术;电力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电力系统规划主要是由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及电网规划组成,电网规划是建立在电源规划和负荷规划基础之上的,要求在保证输电能力的前提下,将输电费用降至最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在根据原始资料和系统资料,对负荷和电量平衡作出分析,利用规划方法,结合优化规划的原则,从拟定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技术可行,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以此确定最优的规划设计方案。

1、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程序是电力系统中进行负荷预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通过计算程序自动采集、分析历史数据,通过精密计算得到预测数据和曲线,能够使负荷预测准确度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程序中提供了多种预测方法中,选取最准确、最恰当的方法是提高

负荷预测准确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对负荷实际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做细致的分析。

1.1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定量预测方法,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变量的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对规划期内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来推算未来的负荷。优点:预测精度较高,适用于在中、短期预测使用。缺点:

(1)规划水平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很难详细统计;(2)回归分析法只能测算出综合用电负荷的发展水平,无法测算出各供电区的负荷发展水平,也就无法进行具体的电网建设规划。

1.2 单耗法

单耗法是预测有单耗指标的工业和部分农业用电量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优点:方法简单,对短期负荷预测效果较好。缺点:需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近期预测效果较佳。

1.3 灰色系统法

灰色预测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灰色预测技术,可在数据不多的情况下找出某个时期内起作用的规律,建立负荷预测的模型。灰色模型法适用于短期负荷预测。优点:要求负荷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不考虑变化趋

势、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易于检验。缺点:(1)当数据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灰度越大,预测精度越差;(2)不太适合于后推若干年的预测。

1.4趋势分析法

常用的趋势模型有线性趋势模型、多项式趋势模型、对数趋势模型、幂函数趋势模型、指数趋势模型等,这种方法本身是一种确定的外推,在处理历史资料、拟合曲线,得到模拟曲线的过程,都不考虑随机误差。使用的关键是根据地区发展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

1.5负荷密度

负荷密度一般以kW/km2表示。一般并不直接预测整个城市的负荷密度,而是按城市区域或功能分区。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区域,负荷密度是不同的。

2、电力系统的电源规划

电源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在规划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对电力负载增长的预测,确定在何时、何地,建设什么类型、多大容量的一批发电厂,以期既能满足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负荷增长需求,同时又最为经济合理。

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的基本情况是,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深入,电厂与电网已经彻底分离,分别形成了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虽然二者都处于垄断地位,且以服务国民生产和生活为第一目标,但是作为相互独立的经济实体,二者同时也都要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

主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协调的问题。电源规划属于发电企业的工作,而输配电线网络的规划则是电网企业的工作,作为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端,二者的相互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即,电源规划要以输配电线路的规划为基础,电源负荷不能超出输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而输配电线路的规划则要充分考虑中长期的电源规划以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能出现电源供应中心输配电线路负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海南岛,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首先,跨海输电可靠性差,且不经济,海南电网需要在岛内建设相对独立的电源系统,但因其本身的经济结构,电力消费较少,电力系统规模不大,自身可靠性较差,所以需要有连接外部电网的备用线路。同时电力系统本身的规模也限制了大容量电机的使用,经济性不够最优。

3、电网规划

电网规划是根据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结果,研究未来合理的电网建设方案。

3.1 规划目标

构建安全、稳定、合理的电力保障体系,保证各项电力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地进行,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城市建设发展,满足辖区内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确保电网在国民经济发展功能的发挥。结合地方现存电网特点,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指导,

满足地方供电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成供电可靠性、收益平稳的,完全满足全社会用电需要,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电力网。

3.2规划目标

(1)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地方电网应满足西部新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辖区内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2)统一规划、协调发展、远近结合、适度超前

电网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电网建设与负荷发展协调,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度超前于城市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

地方电网以满足国家规定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标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能为宗旨,把建立布局合理、结构坚强、运行安全放在第一位。

3.3 规划类型

按照时间划分,电网规划可分为远景规划、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远景电网规划:一般相对于一个较长的水平年,通过对未来各种发展情形的分析,研究电网骨干网架的远景结构,如电压等级、输电方式等。

短期电网规划:研究制度1 ~ 5 年内电网的扩展决策,确定详细的网络方案。

长期电网规划: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电网的长期发展或演变。一方面通过长期电网规划对远景规划进行修正;同时又指导短电网规划,使短期电网规划同长期电网发展一致。

4、电力系统的优化规划

电力系统的优化规划基本任务是要研究和提出规划期内的负荷水平(负荷预测):规划期每年最大负荷Pmax,年电量需求Qmax,负荷特性曲线以及负荷分布;研究能源资源和运输条件,确定能源布点、水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研究和提出大型电站的合理供电范围;研究和提出电源合理布局及发展规模,确定电源规划方案;研究电网发展方案,包括输电和配电主干网络布局及电压等级选择、变电所布局及容量选择等等。

结束语:

电力规划设计要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选择较为优先的设计方案,通过深入分析,从网络电能损耗、最大电压损耗、线路和变电站的投资及每年电力网的运行费用等方面,作出详细的分析,并确定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喜来,董建尧,段松涛.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设计关键技术与试验研究[ 期刊论文]《特种结构》ISTIC-2012 年4 期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范文第5篇

1、电力市场营销概述

一是目前电力市场的发供电潜力巨大,且其产品特性导致其无法进行大量存储和延期使用,因此电力营销的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电力的需求挖掘;二是电力产品的特殊性,使得用户对于供电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这主要体现在用电设备要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供电企业必须给予保障,否则将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和事故;三是从世界范围看,电力的增长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相关性。即电力弹性系数,说明电力消费量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的供应量也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一定增长。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实践和推进。但是由于电力市场营销的起步较晚,因此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为一是电力企业内部市场营销管理观念薄弱,部门机制设置不完善。这主要是遗留与原有电力垄断阶段,产品供不应求,员工已经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管理依靠行政手段。部门设置也延续原有架构,没有建立专业的电力营销部门,没有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的配套建立;二是电力的销售渠道受阻,供电服务滞后于市场需求。现阶段,电力企业缺少对于用户的研究,没有完整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体系,使得用户有需求但因为各种制约,供电企业无法满足,造成市场丢失;三是电价形成机制不科学,抑制了用户的需求。

2、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重点就在于价格的差异性。对于同网同质的情况,企业应该实行统一价格,这样是为了电力市场开拓的长远战略。再者,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根据客户的用电性质、用电量、用电时间进行差别定价,比如工业企业,其用电量大,弹性强,可以采取阶梯型的差别电价。另外,对于一般性生活用电,可以实现时段定价,尽量均衡用电高峰,推动居民用电量的增长。在营销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加强品牌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宣传电能所具有的安全、便捷、环保等特点,引导消费者理念转变;另一方面,企业要塑造自身的优势,树立优质的品牌形象,从品牌的知名度出发,逐步完成向品牌美誉度转变。这样才能占据客户心理位置,最终牢牢抓住市场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代,服务是突显企业个性的一个因素。在服务营销层面,首先要完善对于社会基础服务的保障,之后对于用电客户进行评级,根据级别和客户特性进行服务的区别对待。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输电网络的改造,做到为用户输送最优质、最稳定的电能。最后,电力企业要完善服务体系,做到对客户的充分沟通、了解,形成企业服务系统的PDCA工作闭环,循序渐进的推进企业服务营销工作。

3、电力优质服务在营销中的作用

电网分离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竞争加剧,如果不开展优质服务就很难再市场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取得市场份额。另外,优质服务的开展也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电力用户的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电力企业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必须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升级电力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心产品。最后,开展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客观要求,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承担着社会重任,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其社会重任。

4、电力营销中的优质服务如何开展

电网是电力输送的根本设施,要做到在运行、输送、维护等过程中,杜绝违章操作的发生,确保正常稳定运行;第二,要转变企业从上到下的思想观念,灌输优质服务意识。其优质服务要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工作落实中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始终把客户放在首位。要提高包括营销人员在内全体人员的素质,保证优质服务的顺利开展;第三,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自身服务水平,要匹配相应的考核制度,将优质服务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范畴。同时要建立营销技术管理系统,依靠先进的技术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