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 包装设计 垃圾分类 环保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41―02

一 研究背景和现状

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垃圾几乎充斥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污染环境、影响观瞻,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环保”成为日益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眼前,垃圾分类则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世界各国都在为做好“环保”找出路,都在为“垃圾分类”找对策。据相关资料显示,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努力已经在垃圾分类前进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如今我们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堆肥、资源返还等。“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这句标语成为近几年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司空见惯的流行语,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免费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截止2014年,在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显实效,垃圾依然被随意堆放或无处堆放。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成份不利回收处理、尚未实现全面产业化等现实问题。据上海师范学生进行的网络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90%的市民认可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有88%的市民不明确垃圾究竟该如何分类,或者即便知道也并不执行。市民的这种意识与行为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二 研究意义和创新

2008年6月1日为了控制白色污染,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六年过去了,超市里的劣质塑料袋确实得到了完全的控制,然而花3毛或者5毛买个好一点的塑料袋对大部分市民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并且理所当然,而市场上的劣质塑料袋依然满天飞,可见当初的“限塑”愿望似乎并没有实现。通过对“限塑”的研究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依靠全民自觉性来抵制垃圾的愿望似乎有些奢侈。

我国自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以来,努力的方向基本上都集中在政府重视程度的加大,管理制度的完善,媒体宣传力度的加强,垃圾处理费用投入的增加,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设备的完善等方面。为了引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2014年6月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新闻会了《广州市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宣传发动“万人行”工作方案》,并从6月10日起至7月4日组织发动11000余人参观垃圾终处理场。由此可见,举国上下对垃圾分类目标实施的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收效却不理想。

垃圾分类难,难于上青天,不动手对垃圾分类一方面是生活习惯所致,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确实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设计能够引导生活,设计能够改变生活。基于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本课题采取逆向思维,避免走“先乱而后治”的老路子,试图将垃圾泛滥的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减少垃圾产量或者根本不产生垃圾才是走生态环保之路的王道策略。本文将从产品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对生活垃圾产量较大的产品包装的设计献计献策,重点对以下类别的产品包装进行改良设计:其中日常用品类设计的重点在于使其包装能够重复利用,反复利用,实现“打酱油”的消费模式;食品药品类的产品包装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色彩引导实现垃圾分类的“零时间”判断,使垃圾投放实现快、准、狠;玩具礼品类产品包装设计的重点将体现在“少就是多”的经典理念之中,倡导越少越好的经济环保的流通意识,尽可能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垃圾,或者只有少量垃圾,那么垃圾分类问题是不是就不成问题了呢?

三 产品的包装设计策略

1 日用品类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在所有生活垃圾成分当中,塑料算是占垃圾成分比例较高的一种。由于其分类回收成本较高、利润极低的特点,很多人都不愿意对废旧塑料进行买卖交换,因此塑料通常都会被直接丢弃。首先,在城市、街道、河流等处散落的废弃塑料瓶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破坏市容、景观:其次,废弃塑料瓶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包装的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果将包装的功能延伸至有利于实现垃圾分类的目标和方向,这对包装设计来将是―次新的尝试和挑战。日常用品类产品普及面广,消耗量大,同时产生的废弃塑料瓶也多,如牙膏牙刷,沐浴液洗发液,油盐酱醋等。这类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的重点在于使包装能够重复利用,反复利用,采用“打酱油式”的消费模式。企业可以在商场或者超市、专营店等地点设置“加油站”,供用户持特定的装置“加油”,加什么品牌,加多少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模式是通过一种类似饮水机的装置设计,加上一种能够持久利用的包装设计,引导用户摈弃用完即扔的习惯。这一设计策略满足经济环保的要求,从结构、造型、材料、工艺、成本、视觉效果、生态等方面实现多方位的利益优化,最重要的是减少可回收类产品包装垃圾的产量,减轻可回收类垃圾在回收过程中的负担,降低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损耗,降低垃圾回收成本,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包装成本,从根本上做到节能环保,利国利民。

2 食品药品类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食品药品都是入口的产品,常言道“病从口入”,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卫生条件的要求是绝对严格的,因此其包装也不容马虎。既然需要有,且必须有,那其包装设计策略就要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结构的设计、包装变成垃圾之后垃圾分类的易识别性等角度入手考虑。

就目前来讲,全国各个市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相比之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居民长期以来养成的垃圾一满灌得扔的习惯岂能是说改就改?即便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在行动上一旦出现需要动脑思考“手里的垃圾到底该进哪个桶”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随机”,垃圾分类的星星之火便瞬间灰飞烟灭。食品药品类产品的包装设计策略是在终究要变成垃圾的产品上做明确的记号,让这个记号跟垃圾分类的收集容器色彩统一化,整体化,让市民一目了然,分类不再犯难。

垃圾分类的主要公共设施垃圾桶的颜色是鲜明的,蓝色是可回收物收集容器,绿色是厨余垃圾收集容器,红色是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橙色是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那么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可以规定,无论企业在品牌宣传过程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创新,产品外观或者外包装必须有一个颜色带要与垃圾分类的收集容器相吻合。这一环保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色彩引导实现垃圾分类的“零时间”判断,使垃圾投放实现快、准、狠。

3 玩具礼品类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与食品药品类产品相比,玩具礼品类产品的包装在卫生程度和安全性的要求上就没有那么严格。事实上,玩具和礼品却被包装的更加的严实,几乎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尤其是礼品。而这些包装外壳几乎无一例外的被遗弃,不管是塑料、纸盒,还是木盒。当然,关于“体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并且在很多人看来,产品包装的高大上就是“体面”。这种意识显然不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一观念需要改变。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对于玩具礼品类产品的包装设计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简化外形,在不影响运输和使用的前提下,将包装尽可能的简化,采用“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能用线形材料的就不用面材,能用点形包装的就不用线形,能少就少,节约用料。其次,在不能节约包装材料的情况下,就尽可能使包装设计具备一定的功能性,事物一旦有了功用,也就不会那么轻易的被丢弃。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范文第2篇

1.制订早期的包装计划

在设计之前就应注重、观察和体验不同包装的所需内容。在包装设计目标确立以后,制订包装计划,如包装的使用对象、包装日期、包装的技术与工艺、相关法律文件及审批等。

2.进行包装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包装设计前,应对其相应的购物场所、竞争对手、成本和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调研市场的竞争信息;收集商品和同类商品的有关资料;了解设计相关产品的特性;了解市场、总体消费环境和消费特点以及目标消费群的购买动机和购买力等信息。

3.产品名称策划

包装前对品名及其他进行定位。根据包装设计的目标,以及前阶段的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调查等制定符合目标的产品品名定位,使品名达到与产品设计相符合。

4.制定包装说明文字

包装说明文字指的是在包装中用文字介绍说明出来的内容,它与广告文案有关,但又不十分相同。在确定说明文字之前,经常要进行一系列的有关市场营销计划的活动,以决定内容的可行性,包装说明文字应尽可能做到概念清楚、通俗、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记住。

5.确定包装造型整合包装所需的各种条件,找到适合的造型进行设计。造型应突出产品企业自身特点和企业固有形象,更要使生产者、销售者便于生产和销售,使消费者易于接纳和使用。设计要有所创新,不可刻意模仿、抄袭。

6.装饰设计

包装的装饰设计包括对包装上文字、图案、基本色等要素的设计,它能展现出包装设计的最终视觉效果,对产品的市场推广起重要作用。

7.设计测试及修改

运用一定的测试方法可以检测出包装设计的缺陷,进而进行修改。可通过对产品的造型、装饰、说明等进行对比测试,与之前同公司生产的畅销商品或同时期竞争对手生产的类似产品包装进行对比。检测出缺陷可及时补救不影响推入市场。

8.适销测试

市场,最能直观的体现产品包装设计的好坏。包装能否进行批量化生产,市场适销测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包装设计出产品进行初期市场适销,可以有效避免因调查统计等工作的误差而造成的风险。

二、包装策略形式产品的包装是厂商的一种重要促销媒介

不同的产品应采用适合自己的包装策略。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包装策略形式。

1.组合包装或系列化包装策略

组合包装根据消费者需要不同,按照数量划分不同包装,组合包装在一定范围内即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又可达到增加销量的作用。系列化包装是根据产品的大小、规格、颜色、口味等进行组合包装。系列内的商标、字体、内容基本相同,形成个体间的统一,而个别大小、规格、颜色、口味的不同,又使其具有独立特征。这种系列化组合使包装形式更多样,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同时增强了同行间的竞争力。

2.配套包装策略

将有联系或相关的产品进行配套式的包装在一起,例如文具盒内配套铅笔橡皮等;工具箱内配有一系列的工具;这种包装形式即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方便,又能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

3.再利用包装策略

现代绿色包装的流行趋势,使得包装越来越精简,同时可循环利用才成为一种主流。食用后的饼干盒,可以当做储物罐,这种包装策略同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4.礼品包装策略

礼品化包装产品多用于过年过节时赠送亲朋好友,它多以精美的外观和高档的品位为主,利用这种品位性的包装传达出一种节日氛围,更能吸引购买。

5.传统包装策略

该策略是借助原始的包装材料、包装形式等营造出一种传统的质感,又不缺乏现代技术,这种策略的包装主要面向传统工艺品、祖传加工食品等。这种包装大多使用纯天然的材料、传统纹样或代表传统的色彩做装饰,给人一种实在、耐用的感觉。

三、包装设计策划的市场切入

在产品包装设计结束之后,它的市场导入时机同样显得十分关键。如果产品的竞争对手也在此期间开发了类似的产品,策划者便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切入方式进入市场。

1.率先进入

比产品竞争对手提前进入市场,在市场上占有主要位置,拥浅谈包装设计中的设计策划崔嘉惠(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海口570000)•美术与设计•有优先的渠道资源和广泛的最终消费者。

2.同时进入

与产品竞争对手同时推出新产品的好处在于,可以和对手共同承担类似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费用。减轻自己公司负担,减少亏损度。

3.推迟进入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包装艺术 包装设计 生态化发展

1 包装设计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物质欲望极度膨胀,对于产品的包装设计,无论是市场还是设计行业都存在着追求过度包装和浪费的情况。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包装设计的需求方过分追求包装设计的奢华效果,希望以此来传达和肯定产品价值,这种对虚荣畸形奢华包装的过度追求,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在社会资源紧缺的今天,人类对资源的无度索取已经使生态环境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产品包装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倡环保、节能、绿色、生态化的设计,可以有效节约部分社会资源。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于我国艺术设计行业起步较晚,包装设计的设计现状大多数还存在于对西方包装艺术设计的模仿。由此,包装艺术设计产业与文化创意设计的发展同样重要,我国包装设计需要从模仿西方模式转向发展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艺术风格。

2 包装艺术设计生态发展的设计思想

说:“事物的现代性特征离不开传统,一切现代性都可以在传统中去找到根源”。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设计大多合理地运用了原生态和多元性艺术特性,是生态化包装设计方法、设计思想、设计原则可以借鉴的土壤。

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质的设计专业,它需要各种学科知识来横向构架,包装艺术设计方法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创意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设计过程中,商业包装设计的特点决定它需要对设计技术、设计营销、设计管理、造型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当代包装艺术设计的生态发展,即是包装艺术设计目标与设计结果之间关系的和谐调整。在包装艺术设计理念上、设计内容上、设计方式上均要生态化。

在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环境下,包装设计生态化发展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首先需要注重本民族的原始民间工艺传统的生态传承,保持本民族产品包装设计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价值。现代包装设计的生态化设计的关键是对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和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传统工艺技术、造型艺术手法和装饰艺术元素的继承,传承过程强调对传统精髓的发展和创新,使传统包装艺术的艺术生命力能够在现代包装中最大化地延续。

3 包装艺术设计生态化发展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3.1 设计方法

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来说,对传统创作元素和传统民俗元素以及传统美术元素的借鉴和传承应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既不忽视鲜明民族文化特色,也不滥用民间工艺包装元素。如对传统中国元素中石雕、陶俑、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剪纸、刺绣、印染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元素的应用,不仅能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还表达出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它们支撑了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原创性。

然而,这种对传统元素的直接拿来或者抽象变形的运用,仅仅是一种浅表的传承和对传统资源的滥用,完全忽略了当今设计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融入问题。

简言之,包装艺术设计对文化传承问题不应孤立来看。现代包装设计要强调与传统元素的“多元共生”“同构”“协调”“共赢”“和谐”等生态性美学特征。

3.2 设计原则

生态包装的生态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对原材料选用应满足其成分及含量不对人体造成危害。有害物质严格控制在限量范围内,材料的选择以不破坏生态的、可回收可再生的原材料为主。如取代木材的植物纤维材料,使用再生材料。

其次,强调减量化设计,运用简而美的设计原则,严禁进行过度包装。生态包装应该简化结构,同时要提倡以能多次循环使用的结构来取代一次性使用的结构。除了简化结构外,装潢设计也应提倡简化,避免过分装潢,并且提倡采用环保性的油墨和粘合剂。

第三,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中,从原材料获取到生产制造、包装运输、使用消费以及回收利用的任何一个阶段,均要考虑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语

产品包装设计的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化设计模式已经是今后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为设计从业人员,应当主动去适应这一要求,采取生态设计的实施措施,未雨绸缪,为实行包装生态设计创造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朱其.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J].读书,2008(4).

[3]郑贵华.商品包装与可持续发展[J].求索,2004(4).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障碍设计;安全风险;儿童药品包装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39-03

The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about Security Risk Categories Based on Barriers Designed, Taken the Children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Design for Example

HUANG Mi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 China)

Abstract :The packaging design bears safety, advocacy of contents, and on this basis it also bea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day the product is very rich , their colorful packaging is good but too fine, the built-in products is easy to remove , these factors have led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takes the children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design for example, analyses the strategies that barriers designed integrates into the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about security risk categories.

Key words :barrier design; security risk; the children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Internet :.cn

一、障碍设计概述

障碍设计是一种逆向性思维的产物,是从安全性的角度入手,在设计中融入必要的“障碍”,从而在牺牲便利性的基础上提升安全性,增强设计的社会责任属性,这种看似增加麻烦的设计是为了以牺牲便利的方式,达到安全的目的,从而使人在心里、生理活动中更具合理性。包装设计中的障碍设计一般是在包装的功能、材质、色彩、结构上等设置一些必要的障碍,特别是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包装,提高包装开启等的复杂性,给人的操作造成一定的障碍,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障碍设计体现出的人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机对话,一种辩证的设计理念。障碍设计看似与无障碍设计对立,其实不然,增加障碍只是为了设计自身的更加无障碍,而且障碍设计是一种情感、安全等弱势群体需求考量的无障碍,看似繁琐,实则为了满足更多人心理、生理的需求。

二、包装障碍设计与儿童安全

儿童心智不成熟,无法准确识别潜在危险,特别是当今设计五花八门,儿童的辨识力差,很容易误食、误用,这也不仅限于儿童产品,同时也包含一些非儿童专用的成人类产品,因儿童好奇心很强,很多东西都想去看看、摸摸、尝尝,因此有必要在一些包装设计中考虑到儿童安全因素。儿童安全包装由美国在1970年通过《有安全包装条例》(PPPA)给予定义:“一种用于儿童安全的包装,其设计结构使 5 岁以下儿童在合理时间内难以开启或取出一定数量的有毒或有害物质,而对正常成人来说却不难开启,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包装使所有儿童在合理时间内不能打开或获取一定数量有毒或有害物质。”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儿童安全包装设计的发展缓慢,迄今为止还没有出台过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内也无明确儿童安全包装规范,但是儿童误食药品的中毒事件却屡见不鲜。因此,要保护儿童的安全,除了在立法上规范药品外,还需要对药品在设计上融入一些安全因素考量,杜绝与减少儿童接触包装内装药物的机会,同时在一些非儿童的药品的设计中,也需要充分考量,阻止儿童产生兴趣,同时在开启方式上设置一定的障碍,转移儿童的兴趣点,减少儿童误食现象。

三、儿童安全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适当设计

包装设计要适度,并不是一味的提高其便利性,包装设计的需求考量需要在保证内装物安全性,用户便利性的基础上,融入适度原则,不可过度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群体的心理。生理需求。其一,结构考量。包装设计中的结构不仅需要考虑实用性,不尽需要考虑直接使用者的便利性,同时需要在结构上考量到其他接触群体的安全性,比如儿童吸食果冻窒息事件正是因为其包装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而当今的吸嘴式结构设计则安全的多。当然,结构设计不可为了安全而过于复杂,需要把握适度原则。其二,功能考量。包装设计是一种功能化的设计,是搭配内装产品的设计,这种功能性体现在对内装产品的保护与对内装产品的介绍两个方面,适度设计需要在考虑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去除或者改善一些无效、繁杂的功能,比如在儿童食品包装中不宜附带小玩具,而药品包装中不宜采用食品图样作为装饰等。

(二)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是以安全考量为基础的设计,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一些必要的安全,开发适合特殊群体的包装设计,安全设计需要设计师在包装的各方面综合分析,不仅需要注意包装的直接接触群体,更应当注意潜在接触群体。儿童心智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他们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想象去使用包装,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安全设计原则必不可少。在所有存在安全风险的,儿童可能会接触到的产品包装中,都有必要融入安全性考量,本着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比如食品与药品的包装要采用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药品的包装不可过于花哨,改变常规的开启方式,采用按压旋转的方式等等。

四、基于儿童安全的药品包装设计策略

综上所述,障碍设计主要围绕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采用被动方式,让他们远离安全风险,这种设计犹如马路上的护栏,约束横穿马路的行为正是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障碍包装设计以儿童安全障碍居多,而儿童安全障碍设计又以药品包装设计更甚,因此笔者接下来将以,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为例,分析基于障碍设计的安全风险类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一)采用感官障碍法

儿童的理性思维很弱,他们认识事物主要依靠个人感官,在处理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事物的时候,他们会对独特的造型、优美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或者动听的声音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他们会不加考虑的去摸索、去品尝。另外,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会在不自觉中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吃药的动作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药品的儿童安全包装设计应该从有意设置一些感官障碍入手,反其道而行之,在药品包装设计中尽量抑制儿童的兴奋点,阻止他们不必要的包装关注欲望。

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规避理由是厌恶,他们当对一种事物产生厌恶,自然会远离。基于这一规律,一些药品的包装中不可采用过于艳丽的颜色,而多采用一些朴素的颜色,甚至选择一些儿童不喜欢的颜色与图案。一般来说,儿童对医生、医院或者护士的一些元素会望而生畏,在一些成人药品的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相关因素,采用“恐吓法”设计。图1的药品包装中加入了医院红十字的标志,这个标志会让儿童望而生畏,从而阻止他们探索的勇气与行为。当然,如果是关于儿童常用药的包装设计,则不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并不能因此设计一些趣味性图案来吸引儿童,毕竟药品并不是儿童自助服用,需要家长指导,对于儿童常用药的包装设计中可以采用其他感官融合的方式,比如在包装材料中加入儿童厌烦的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或者在包装上加上提示装置,转移儿童注意力的同时引起家长的警觉。(图1)

(二)采用技能障碍法

儿童虽然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是他们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因此在设计中可以有效运用这种暂时性的技能缺陷,在药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一些技能化的开启方式,从儿童技能的盲区入手。比如儿童的力气很小,那么可以将瓶盖设计为按压旋转瓶盖结构,当家长盖严瓶盖,依靠儿童的智商,根本无法做到按压的同时把瓶盖旋开,即使让儿童不小心拿到药瓶,他们几次尝试后也会主动放弃。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儿童对文字、图案的理解欠缺的方式,引导家长采用不宜发现的暗码开启,只有通过暗码提示才能实现瓶盖的开启,这种技能化的开启是一个儿童无法做到的。

当今药品中泡罩包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在一些成人药品中,但是传统的泡罩包装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因为儿童只要取出药板,很容易把药物取出,而且这种取出方式对儿童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加上现在的糖衣片及胶囊的甜味刺激,其安全风险是不可小觑的。图2为一种儿童安全药品包装盒的设计(杨光设计并申报专利),这个是采用了典型的技能障碍方法,“在纸盒上沿切撕线 2 撕开并在折叠线 4位置折叠后形成内凹式卡口及拉片 3,卡口嵌入内含泡罩板 5 边缘的缺口 6,形成限位装置。需要取出药品时,用力拉出纸盒上卡口边缘的拉片可将卡口复位,取出泡罩板,而且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这个设计的操作方法是一个儿童根本无法完成的,即使他们刻意去模仿家长行为,也因为双手配合不到位而取不出药品。(图2)

(三) 采用行为障碍法

儿童的行为能力较弱,一些成年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有些儿童却无法完成,比如拿起一个很重的东西,开启一个很紧的瓶盖等,而这种行为的障碍恰恰能成为障碍设计的突破点,比如一些瓶盖设计的很紧,儿童开启便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也给妇女和老人造成了不便,因此单纯依靠蛮力设计并不可取,而设计中应该采用增加其开启方式的复杂上的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多的、更行之有效的思路。图3为一种复合式的挤旋盖药瓶,这种瓶盖分为内外两层,内外两层瓶盖是通过外壳上的按钮3相互连接的,只有在旋转的时候按住按钮,瓶盖的内壳与外科才会一起旋转,否则只有外科空转,无法打开瓶盖,而儿童因行为的障碍无法领会按压的动作,因此当他们将外壳旋转多次,并且无法开启瓶盖后会将这个药瓶丢弃一旁,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图3)

五、结语

包装障碍设计在设计领域发展时间并不久,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且是一种辩证的方法学,是本着合理、适度的原则提出的“复杂化”包装,当然障碍包装同样追求障碍功能实现基础上的最优化。本文以药品包装设计为例,以儿童为定位群体,分析障碍包装设计的原则,并且提出了感官障碍法、技能障碍法、行为障碍法等设计方法,因笔者个人能力有限,有些观点可能有失偏颇,还请批评指正。儿童包装障碍设计在外国运用已经极为普遍,但是在国内考虑到成本问题,很少企业采用,同时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去约束这一行为,即便是关于障碍设计的一些经典设计或者专利已经很多,但是应用到实际的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多方面积极努力,不仅需要在设计上提出更多的切实可行的方式,同时也应当在立法层面上加以约束,提升药业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文雯.“200000000 儿童药盒安全谁来管”[N].健康时报,2014.7.14,第 2 版.

[2] 蔡玉硕.“解决儿童产品包装安全问题的途径”[J].包装工程,2014.1.

[3] 马洪娟.“美国儿童安全包装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上)”[J].中国包装工业,2003.6.

[4] 璎珊.“ISO 颁布新的包装标准保护儿童安全”[J].上海质量,2013.1.

[5]张瑞直.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安全性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6]熊兴福,舒余安,黄婉春.产品设计中心理学问题探讨[J].包装工程,2003,(3).

[7]王向阳,李燕.基于消费者心理的药品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7.(2).

[8]何钮,熊兴福.儿童药品包装安全性新探[J].包装工程,2006.6.

[9]戴雪红.视觉认知在儿童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0,02.

[10]成建刚.产品障碍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产品包装设计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包装设计文化特征

文化已经逐步渗透于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正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消费现象,使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消费市场变得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文化消费圈正在不断扩大,文化消费正在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消费时尚。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正在潜意识中被改变,其消费已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购买意义上,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消费。要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商品包装的文化设计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以“人”为本,文化消费毕竟需要具有文化品位的设计来支撑。

一、“文化”移入与“文化”消费

所谓“文化”,可以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文化理解是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字、知识、教育、信仰、艺术、道德、思想、法律等。广义而言,其内涵更为广泛,既包括精神财富又包括物质财富,即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中繁衍出来的文明,其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产品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播的一种形成,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也在消费文化。当今人们崇尚名牌,追求时尚,认老字号等消费行为,就是人们对文化的心理需求的反映。

马斯洛研究的“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趋势大致为:实质利益的需求——实质利益为主、心理利益为辅的需求——心理利益为主、实质利益为辅的需求——心理利益的需求。

心理利益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消费。设计师只有了解并把握消费者需求上的发展变化,才能切实做到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以人为本”。文化消费圈的不断扩大,文化消费的时尚流行已经说明文化消费时代正在来临。包装设计要想适应文化消费时代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二、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文化当然离不开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不是单纯地设计某一形式,而是设计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新的文化。因此包装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的形式,更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文化因素。就包装的文化因素而言,一般包括商品文化风格、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生活文化习俗以及使用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情缘等。

健全的包装设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包装设计文化的这种民族性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不同区域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既有稳定性、保守性的一面,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更新、发展着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绝不能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之中,走上民族本位化的道路;否则,必将绝于自身的弹丸之地。

要建立本国的设计文化特征,必须把设计融入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融入目标市场的文化之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美学价值,文化的视点表现在“设计什么”和“为什么设计”上,所以要“全球行动”“本地思考”。

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要建立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还必须把握其时代性时尚特征。设计是紧随时代重在观念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后,便走上了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上,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包装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包装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时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时代的现实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其时尚性。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对于历史的设计文化的评判必须认识到本身就是历史的,每一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状态,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每一个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形成一个设计文化系统,每一个民族的一定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而不同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里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前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普遍性,后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又都有其人类性的部分。包装设计的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是辩证统一的包装设计文化观。

民族性的形成和发展,大都以时尚为依托,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意味着时代的选择,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传承是本原,超越应是其走向。设计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趋势,同时看到设计同各门学科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地更新和扩大我们的知识,挣脱传统观念的桎梏,促进包装设计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我国的包装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形式等许多方面,都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我国包装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结语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真正合理的、科学的设计,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同时必须是人文化的设计。所谓“人性化”,就是注重人的本性,回归人的本体;所谓“人文化”,就是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现代设计的核心是人,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和值的统一。”因此,包装设计不但要在外在艺术形式以及内在功能效用上进行极尽自由精神的探索,而且必须体现人文社会价值观念的制约与引导。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的角色。设计的明天将是“文化”驱动。

参考文献:

[1]丁邦清,程宇宁.广告创意策略[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