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干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结合诗教传统实施音乐干预
(一)吟诵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孩子良好吟诵习惯的培养。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整合,其中的吟咏是拥有曲调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引领的方式,带领学生利用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方式来学习文本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其课堂注意力,让其在反复读、听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含义的理解,也能够使其对文本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充分领悟文中主人公的神态,积极的与其对话,进行自省。也在吟咏过程中不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个性品质。吟诵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对吐纳气息的方法进行准确掌握,由浅入深,逐渐地改变和完善人的心率、心机耗氧量,以及胃肠功能。最重要的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情感效应,可以对人的大脑右半球的边缘系统产生刺激,其系统是人情绪、情感与感觉中枢,以此来对人的情绪活动做出调节,并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引发人的情绪反应。此外,吟诵还具有振动效应。音乐声波的机械振动会对机体内脏器官节律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有时加强、减弱,有时也可能会保持同步的节律活动。这种振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突然的情绪波动,也能够对烦躁情绪产生一定的抵制效果。
(二)表演乡土音乐剧法
这种方法重要是运用家乡戏的唱腔、曲调来对教科书中的故事进行改编,通过表演课本音乐剧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完成音乐教育目标,并充分发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吟诵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在表演过程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个性特点,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而吟诵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课本音乐剧的编排。课本音乐剧具有一定的身心效应,通过表演音乐剧,不论是观赏者还是表演者,其心理情绪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之间的变化也是互相影响、联系的。因此,音乐课本剧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适当调节,来缓解交感、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也可以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有效调节,使其逐步恢复正常。另外,课本剧还具有一定的联想效应。人们在倾听从前唱过、听过,或者是喜爱程度较高的乐曲时,作为一种刺激物,音乐信息会引起倾听者的联想,联想起从前在唱、听这首乐曲时的情景与感受。比如,愉快、轻松的联系能够使其产生温馨、快乐的情绪,并引发其生理产生一定反应,从而产生良性的身心循环,在促进儿童形成良好性格、品质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注重音乐干预方式的多样性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音乐干预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感受式、参与式两种干预方式。前者属于一种比较被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导其儿童倾听、欣赏一些乐曲内容来使儿童逐渐放松身心,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联想力;而后者则是比较主动,该方式主要是通过鼓励儿童参加演唱、演奏等音乐形式来有效地调节儿童的身心状态,在实际干预过程中,具体应该采取那种方式,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与需要来选择,但若能够将两种方式进行有机整合,则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
三、择优选择音乐库
某音乐治疗专家曾提出,非语言内涵是音乐最重要的力量与价值,音乐的不同其语言也会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选择不同类型、节奏的音乐,不仅能够引导留守儿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充分发泄出来,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情绪的效果。而留守儿童通过演绎不同类型的音乐,能够将自己积存依旧的压力和情绪都释放出来,也能够在减少不恰当行为的基础上,促进其自制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对于音乐内容与类型的选择,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心理发展状态来进行择优选择,以确保能够获得理想的音乐干预效果。
四、加强音乐干预的个性化
(一)一般资料
实验中,本研究一共要选取180名留守儿童,分别在两个社区各自选取90名留守儿童,在一个社区实施干预,另一个社区不实施任何干预,即确定干预对象和对照对象的来源。在180名留守儿童中,男孩、女孩各占50%,年龄在6~11岁之间,6岁儿童30名,7岁、8岁儿童各20名,9岁儿童36名,10岁儿童34名,11岁儿童40名。
(二)干预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干预方案,其内容以学校的参与型活动为基础,再深入社区开展相关活动,营造社会关注和爱护留守儿童的气氛和环境。活动前,教师要与校方充分沟通,明确本研究与教学的关系,这样可以保证干预活动顺利进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学校分年级开展参与型活动,包括图画、游戏、角色扮演、讲故事、讨论、心理训练等众多干预方式。干预方案包括:学校干预活动,按年级分组,由各科教师协作完成,将干预方法与活动应用到其日常教学中,并开展相关的干预活动。社区干预活动以静宁县的社火队为主要力量,借助社火队每当逢年过节举办的社火活动,开展倡导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宣传活动。同时,广泛召集社区居民举行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讨论会,探讨迫切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以便提高社区居民对留守儿童及其心理问题的重视与认识,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研究坚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开展相关干预活动,教师制作具体的干预活动方案,以便学校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协作者的身份,主持和引导讨论会的举办,社区居民是讨论会真正的主人和参与者,他们在会上的发言和讨论是会议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干预活动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评估方法
运用检验法,对比干预前后两个小组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析干预方案与措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何种作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对留守儿童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周步成教授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以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个社区儿童进行考察,问卷回收率100%。具体内容参见结果部分。
二、干预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在实施干预措施前,两组的检出率,除总焦虑倾向外,其余8个分量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前两组心理问题比例大体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表2所示,在实施干预措施后,除总焦虑倾向外,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MHT的8个分量表检出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干预措施对干预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三、结论
以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学校为中心,以社区为辅助的干预模式,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成效显著。本次干预方法中充分结合本地人文特色,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制作针对性的方案。当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干预是一项长期工作,政府、学校、监护人和社区都应发挥自己相应的作用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作者:陈世闻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威戎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期; 心理行为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60
儿童学龄前期,特别是4~6岁是形成良好的性格行为的特殊时期。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学龄前期的儿童心理行为特点,减少儿童心理行为偏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笔者于2011年9-10月对4024名学龄前期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沙井街道32所幼儿园大、中班幼儿及家长,其中集体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29所,问卷的幼儿年龄分布为4~6岁,共4024名儿童,分两个年龄组,4~5岁组2504人(男童1168人,女童1336人),6岁组1520人(男童856人,女童664人)。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评估法,调查表采用目前国内有常模可信度高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及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量表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儿童社交能力、行为问题(113条为重点)等。CBCL中国标准化版中任一行为因子分儿童常模或(和)总分4~5岁组男童>42分、女童>45分;6岁组男童>42分、女童>41分即判断有行为问题[1]。由专业儿童保健医师在幼儿园家长联系会上向老师和家长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家长填写调查表,一周后老师回收,专业保健医师将结果录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用上海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试系统软件录入评价,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对影响儿童行为的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P
2 结果
2.1 调查表调查情况 发放调查表43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4份,有效率93.58%(4024/4300)。来自主干家庭2304份,核心家庭1656份,单亲家庭36份,其它28份。独生子女3234份,占80.37%(3234/4024)。男童2024人,平均年龄(5.23±0.45)岁,女童2000人,平均年龄(5.18±0.42)岁。4024名儿童中有行为问题者有504人,检出率12.52%(504/4024)。其中男童296人,女童208人,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4.62%(296/2024)、10.40%(208/2000),男童和女童问题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17,P
2.2 男、女童不同年龄组各因子得分情况比较 各年龄组男女童行为问题在前三位的因子依次如下:4~5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抑郁,女童为攻击、分裂、体诉;6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女童为攻击、体诉、社交退缩,见表2。
2.3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 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幼儿园心理干预、医院心理咨询等,见表3。
3 讨论
3.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沙井街道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52%,且男女童在性别、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家庭模式以主干家庭为主,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家长过度保护男童,使得男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低于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女童高。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女童情感的易变性和冲动性在学龄前的后期,可部分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稳定性有所增强,开始发展社会性情感,行为问题明显减少,而男童却随着年龄增大,受特殊地方的保护,缺乏自律能力,滋生自私、激惹等心理行为问题,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3.2 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序列不同,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密切相关。男女童在学龄前期性格有所分化,从社会行为发展看,在4岁左右,男童已发展了其进取性的50%,女童发展了其依赖性的50%[2]。男童主要表现为外向性性格,女童主要表现为内向性性格,故男童在攻击、多动、违纪等到方面高于女童,而女童在分裂、体诉、退缩等方面高于男童,这与国内报告基本一致[3]。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需求不同,逻辑思维活动增强,自律性逐渐改进,儿童行为偏离也将不一致。
3.3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提示了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4-6]。父母责任感强,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子女教育,与孩子平等沟通,以身作则,及时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儿童行为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沙井街道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父母工作不稳定,经济、文化层次低,住房拥挤,父母关系不融洽,父母及祖辈教育方式不统一都会导致儿童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重,行为偏离,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学校或医院的有效干预,接触到不良的社会习气,更增加行为问题的危险性。
3.4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早期干预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将影响其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有些症状可能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妨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健全[7]。这就要求幼儿园重视儿童心理保健,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专案管理,家长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正确教育引导,给儿童创造适应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过分严厉或放任自流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医院、社区相互协助,开展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给予心理疏导、感统训练及个性化行为矫治等措施,纠正儿童行为偏离,根据儿童个性特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2] Martin M.Solve your child’ school-related problems[J].Harper Perennial,2001,16(1):142-144.
[3] 潘清文,黄柏青,郑艺霞.3-7岁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201-202.
[4] 曲红明,李芹,刘静,等.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165-167.
[5] 付本燕,高寒,尚云峰,等.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4):301-303.
[6] 郭贞美,陈青,潘清文,等.情绪管理治疗对儿童攻击的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98-99,105.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4.2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致感 同伴依恋 心理健康 中介效应
分类号:B842
1、问题提出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儿童更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Jiang Qin和BjornAlbin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和社会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王锋生等人对SCL-90测试结果进行元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多样化且不容乐观。
对青少年而言,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恋关系的存在与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情绪能力及社会行为均有一定的关系,对自尊和社会适应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发展的一些转折期尤为突出。留守儿童因与父母的“情感剥夺”,其人际关系从以父母为中心转向以同伴为中心,同伴关系逐渐成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人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可以归因于对某一对象情感依恋的受阻。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同伴依恋不仅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同时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更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目前,心理健康领域普遍采取一种于健康有益的研究方向,即健康促进模型,探讨个体的积极品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心理-致感”是美籍心理学家Aaron Antonovsky提出的健康模型里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指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它综合体现了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表达了个体拥有的一种普遍、持久、动态的信心感。心理一致感包括三个内容:(1)来自个体生命历程中内外部的压力是结构化的、可预测的、可解释的(可理解感);(2)个体能够取得资源来应对这些压力(可控制感);(3)这些压力是有挑战性的、值得为之投入的(意义感)。三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往往体验到较低水平的焦虑、抑郁、生活压力,更可能灵活地采纳适宜的策略,以适应特定环境的需求,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高于低心理一致感的个体。李滢、刘俊升2010年的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调节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华裔留美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同伴依恋和抑郁水平间起着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
作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内部保护性因素心理一致感及同伴依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证据。
2、方法
2.1 被试
选取重庆市一所城市学校、一所农村学校,整群抽取370名留守学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分别为141、140,46人。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74名。被试的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11±1.01岁。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88.4%。
2.2研究工具
2.2.1 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ense of Coherence-13,SOC-13)
由Antonovskv在1987年编制,包蕾萍、刘俊升修订。心理一致感量表由可控制感分量表、可理解感分量表和意义感分量表组成。量表采用7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修订结果显示,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校标关联效度理想。
2.2.2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版(The Inventory of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
由Armsden和Greenberg在1987年编制的自陈量表,包括父亲、母亲、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25个题目。从和依恋对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质量、愤怒和疏远程度来全面评估青少年的依恋关系。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1代表绝大部分不符合或很不符合,5代表绝大部分符合或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依恋水平越高。本研究采用IPPA中文修订版,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IPPA问卷中同伴、父母依恋三个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92、0.94、0.93。
2.2.3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由王极盛在2005年编制,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十个因子,共60个题目。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研究结果表明,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相。
2.3 研究过程
施测前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测试时间、指导语等注意事项。施测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施测程序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施测时间约为40分钟。
2.4 数据分析
将原始数据汇总,通过TXT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
3.1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624,p
3.2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总分及三个维度、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中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相应的问题或症状越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由表2可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同伴疏远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促进同伴依恋,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对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3.3 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得分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同伴信任、同伴疏远和心理一致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方程F(3,323)=18.006,p
3.4 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考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三者的具体关系,使用温忠麟、张雷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间接路径“同伴依恋-心理-致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检验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以同伴依恋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得分为因变量做回归,得到同伴依恋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效应,路径c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β=-0.310,p
4、讨论
4.1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特点
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多数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在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时,受到传统社会文化对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与男生相比,女生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其认同感更多源于亲密关系。她们会接受来自同伴较多的关怀和接纳,表现出更高的同伴依恋。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显著高于男生。我们认为,心理一致感受到个体年龄、成熟度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发育早,思想成熟,因此能够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事物的可控制感较强。同时,女生拥有更多的同伴依恋等社会支持资源,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部分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相比于男生,女生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自身情感细腻、敏感脆弱;另一方面,女生又比男生身心成熟,拥有更好的人际支持资源。因此,面对留守现状的男、女生,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其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了相对一致性。
4.2 留守儿童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同伴依恋、同伴沟通、同伴信任显著负相关,与同伴疏远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心理一致感显著负相关。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个体在早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mal working models)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如同伴)的不断出现,而不断的修整和完善,同伴的社会化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据此,我们认为同伴依恋与同伴信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增强个体的同伴信任和依恋程度,可以改善留守儿童对生活意义的感知,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其三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相关,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离对其存在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来自同伴的情感关怀和社会支持,使得留守儿童体会到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促使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的总体认知更加积极,进而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及行为方式,最终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改善同伴信任和心理一致感入手,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心理一致感作为留守儿童的一种积极的内在品质,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同伴依恋为留守儿童提供积极情感和社会支持,促进心理一致感的发展和成熟。反之,心理一致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建立和发展同伴依恋。同伴依恋和心理一致感两者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更多地受到同伴依恋的直接影响,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心理一致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而是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是心理一致感形成的重要条件。留守儿童属于青春期的弱势群体,心理一致感水平可能较低,从而影响其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程度。
5、教育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其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儿童自身的积极品质。从心理一致感角度出发,通过培养留守儿童对生活事件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增强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使其成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内部保护因子和远离心理问题的免疫因子。已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能够在留守情况下较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从同伴依恋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对同伴的信任和沟通,产生勇敢的交往行为,使其注重发展家庭以外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依恋,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团体辅导和人际互动活动,引导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增强其同伴依恋的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此外,鉴于留守儿童的性别差异,教育措施应充分结合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因材施教。最后,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因此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干预和引导,以真正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时期尚处于发展阶段,远没有达到稳定和成熟,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三者的关系随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将出现何种变化,还有待于未来纵向研究的验证和充实。
6、结论
(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