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与康复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28-0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的严重关节疼痛、不稳、畸形等,可以有效矫正畸形,缓解疼痛,使患者重获自由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则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这对我们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对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施行5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我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58例,男性24例,女性34例,年龄66~85岁,平均74.5岁,骨性关节炎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合并糖尿病16例,高血压病19例,冠心病8例,双膝同时置换2例。
2.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老年人,长期病痛折磨,情绪消沉,意志力弱,一方面对手术期望值很高,但又怕手术效果不理想,担心手术安全,甚至有焦虑恐惧心理,在类风湿病人中尤为明显。因此与病人沟通时要态度和蔼,注意结合患者病情、职业、文化层次、经济状况等特点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方法,侧重向其介绍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同时也要向病人适度表明术后功能锻炼的艰苦性,使其有充分心理准备,以积极配合手术及术后功能锻炼[1]。另外,还要和病人家属充分沟通,以获得他们的有力帮助。
2.2 术前训练 患者入院后即开始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便盆,以防术后不习惯卧床引起便秘、尿潴留等;指导患者进行双上肢肌力训练,扩胸运动,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运动,练习扶拐行走等;对无禁忌证患者均施行超前镇痛,术前即开始服用塞来昔布,200毫克每日两次,以提高痛域。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去枕平卧位六小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积极进行扩胸活动。患肢下方垫软垫,抬高患肢20°~30°,应避免腘窝和腓肠肌处单独垫枕。膝部以冰袋外敷,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和疼痛。冰敷时需用干毛巾隔离,严禁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应定时更换冰袋,观察切口敷料渗出情况。引流袋应低于膝关节10~20厘米,避免受压或折叠;定时挤压引流管,以防堵塞,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状,记录引流量。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及皮肤温度,注意弹力绷带松紧度。
2.3.2饮食护理 术后注意营养摄入,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瘦肉、蛋黄、胡萝卜、新鲜蔬菜及水果等易消化食物,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糖尿病患者,加强饮食指导,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定时监测血糖。
2.3.3 疼痛护理 患者往往对疼痛敏感,畏惧。因此对患者常规实施超前镇痛,提高疼痛耐受力。术后均使用镇痛泵。我们根据NRS评分结合笑脸评分方法评估疼痛程度,给予患者精神安慰与心理疏导,耐心讲解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仔细检查患者,排除不当、固定过紧等因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药物,及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疼痛降低到最小化,使患者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提高了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
3.功能康复
①.被动活动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麻醉未消失前,即予辅助下缓慢被动屈膝活动超过90°两次。 ②.踝泵训练 麻醉消失后即应进行,病人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及小腿肌肉至少6秒,之后完全放松,应重复进行数次。③.压腿练习 术后第2天病人可起坐,练习按压膝关节,将腿伸直放在床上,将双手放在膝盖上,轻轻下压,使腿尽量伸直,每次锻炼5分钟。④.屈膝练习 术后第2天开始,由患者家属协助进行,缓慢屈膝尽量超过90°,每天2~3次。可采用坐位屈膝训练,也可采用卧位屈膝训练。⑤.术后第2天站立,第3天拔除引流管后,扶双拐下地活动,进行短距离步行。术后一周左右练习上下楼梯。上述训练有助于重获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平衡协调性。由于病人体质、病情、心理素质、主观需求、手术过程等不尽相同,术后康复因人而异,功能锻炼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勿操之过急,避免发生不应有的损伤。
4.出院指导
出院后患者应继续加强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尤其要加强膝关节伸直训练。但应避免跳跃等剧烈运动及突然旋转、急停等动作,减少关节磨损,延长假体使用寿命。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四周可沐浴。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诊一次,若有关节疼痛不适,应随时就诊。
【关键词】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 术后护理; 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9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48
肩袖主要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等肌腱组成,组织内部结构较为复杂[1]。肩袖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肩部损伤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本文选取84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功能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现将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并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患者84例,按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30~72岁,平均(51.32±3.76)岁,UCLA评分为10~19分,平均(15.89±2.33)分。观察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1~75岁,平均(50.87±4.02)岁,UCLA评分为10~21分,平均(16.42±1.21)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手术结束后指导患者对症用药,提供适宜治疗的住院环境,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活动能力、神经感觉及神经末梢的充盈度等进行密切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处理及实施针对处理。指导患者佩带腕颈带,在肘部与胸部之间放置软垫,将肩关节轻度外展,指导患者舒适。
观察组给予术后功能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术后6周内康复护理:术后当天麻醉消除后,患者卧床时将枕头垫在患者一侧手臂下,活动其腕关节和手指,保持手臂前屈,缓解疼痛感。术后1 d指导患者缓慢张开手臂,保持2 s,握拳2 s,根据患者的疼痛反应可反复训练。术后3 d做摆动练习,稍微加大训练范围,指导并协助患者前屈至上身,并与地面保持相平行,利用三角巾保护来做手臂摆动训练。术后1周行肘关节康复训练,缓慢、全范围内屈伸肘关节,2组/d,20~30次/组。术后2~3周展开无肌力锻炼,屈肘90°,手臂抬高至无疼痛角度,最高位置保持2 min。术后3~6周,肩外展45°并进行外旋和内旋练习。(2)术后7~12周康复护理:这个期间患者已基本恢复,可以进行一些强化的训练,可指导患者手臂前屈170°~180°,肩外展90°后进行内旋和外旋练习,并根据患者具体的恢复情况,进行强化肌力练习,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重点进行绝对力量练习。(3)术后13~21周康复护理:持续力量练习,检查患者肌力,决定是否恢复体力劳动。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术后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肩关节肿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锚钉松动)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2)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病房环境和综合素质五项来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评价的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3)以肩关节UCLA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优、良、差三个标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优良率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优28例,良13例,差1例,优良率为97.62%,对照组优14例,良17例,差11例,优良率为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包括肩关节肿胀1例、锚钉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而对照组术后有8例发生并发症,包括肩关节肿胀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锚钉松动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4.51±4.32)分,对照组为(75.68±4.98)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肩关节镜修复手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首选方案,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预后效果更好[4]。文献[5-8]研究显示,对肩关节镜修复手术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肩部功能。分阶段训练是术后康复训练的关键,术后第一阶段练习的重点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术后第二阶段的练习目的是改善患侧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避免肩关节功能受损[9]。术后第三阶段逐渐加大了治疗难度,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基本劳动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10-12]。
本研究选用84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后康复训练护理后,观察组康复优良率较高,护理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功能康复护理,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琦,卢耀甲,熊传芝,等.肩关节镜肩袖修复的术后护理与功能康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57-159.
[2]付佳,高凡,李鸿艳.36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17):43-45.
[3] Ebaugh D D,Mcclure P W,Karduna A R.Scapulothoracic and glenohumeral kinematics following an external rotation fatigue protocol[J].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06,36(8):557-571.
[4]庞剑剑,真启云.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4,29(11):78-80.
[5]杨莉,田怡.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及康复[J].新疆中医药,2013,31(2):56-58.
[6]高扬,杨晓娟,于宝华,等.侧卧位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配合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122-123.
[7]鲁建丽,姜香云,陈中.肩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7):602-604.
[8]傅红平.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23-24.
[9]付佳,高凡.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302-1304.
[10] Boileau,Chuinard,Christopher,et al.The Tension-band Suture Technique for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J].Techniques i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2007,8(1):47-52.
[11]杨叶香,陈碧英,李晓玲.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肩峰撞击征的康复护理[J].护理杂志,2007,24(10):52-53.
【关键词】护理干预; 儿童支气管肺炎; CT检查; 症状改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44-02
儿童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1],因其病原体相对明确,临床上一般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而疏于护理干预。我们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之江医院)随机选择50例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发病时间≤3天48例,4~7天47例,≥7天5例),按住院时交替入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的方式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6M~8Y,均值3.6Y;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6M~8Y,均值3.7Y。两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体征及胸部CT改变相似,具有可比性。因为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较重,且常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及中毒性肠麻痹等症状,治疗过程中有较多辅助治疗手段,影响疗效判定,因此在本试验中,我们剔除了重症支气管肺炎病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2]。具体肺炎标准:有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听诊有肺部湿罗音,胸部CT提示支气管肺炎改变;重症肺炎标准:有肺炎表现,合并以下任意一种,严重呼吸三凹症、心功能不全等循环系统症状、中毒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症状、中毒性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症状。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阿奇霉素针〈因培康,0.125g/支,江苏金丝利药业〉(10mg/kg.次,Qd)、头孢呋辛针〈西力欣,0.75g/支,葛兰素史克〉(50mg/kg.次,Bid)静滴抗炎治疗;盐酸氨溴索针〈沐舒坦,15mg/支,西班牙勃林格〉(7.5mg/次,Bid)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同时做呼吸道病毒免疫检测、肺炎支原体免疫检测、痰培养等,5天后依据实验室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10天后复查胸部CT,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仅实行常规临床护理工作,包括:保持病房通风、控制病房适当温湿度、每日空气消毒、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雾化时干预、翻身及引流、健康教育、吸痰以及医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雾化时干预:住院患者均采用盐酸氨溴索针氧气雾化,液体量为5ml,氧流量为8L/min,持续时间为15min[3]。实验组患儿在氧雾时均将其床头垫高30°,取侧卧位姿势,达到改善气体交换量、呼吸深度的效果,促进雾化能够顺利滴入终末支气管。
翻身、引流:实验组对患儿进行翻身[4]以及引流[5],可以实现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引流至大支气管,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患儿要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定时的翻身处理,每3小时左右翻身1次为宜。为了实现支气管排痰通畅效果,对于左侧存在较多分泌物的患者,行右侧卧位姿势,而右侧分泌物多的患者则行左侧卧位姿势。
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讲解、知识手册发放、影像资料播放等健康教育形式[6],对患儿家属进行支气管肺炎知识(病因、病情变化、治疗方法、药物指导、康复形式等)宣教。
医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我院采用珠海黑马G2000型振动排痰机,以25-30Hz,≤5mm+0.6mm振动幅度进行振动排痰,2-3次/天、10分钟/次。使用振动排痰机能有效的清除气道分泌物,对需要治疗的肺组织部位进行准确的扣击和有效的振动肺叶,不但可以刺激患者的咳嗽机制,又利于气道纤毛的运动,既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又降低了治疗费用[7]。
吸痰:在清理患者口鼻内分泌物的基础上,将吸痰管插入至患儿预定部位,要稍退1cm左右。为了避免导管游离过程中造成的气道粘膜损伤情况,要从深部轻旋,并向上提拉。将吸痰的压力、时间分别控制在100mmHg、15s/次为宜。同时要严格控制好吸痰时的无菌操作,并保证吸痰动作的轻巧,避免粘膜损伤[8]。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部CT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以P
2 结果
[关键词] 康复护理;护士;角色
康复医学是对患者在身体功能、精神和职业上实施康复的学科。服务对象包括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和以及疾病恢复期患者等。其目的在于使患者减轻痛苦,尽量减少继发障碍,使残余的功能和能力得到维持和强化,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由于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治疗目标和工作方式不同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所以康复护理和临床护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康复护士以特殊治疗手段和优质服务赚得病人的信誉,充分施展了角色的作用.“角色”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专门术语,是在社会结构或社会轨制中一个特定的位置,每一种角色只是一个人的一个方面。在康复护理中,护士的角色呈现出了多元化,以下本文予以详细阐述:
1 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角色
1.1教练的角色
康复护理的对象是主要是残疾者和慢性病患者,因此恢复患者的残余性能和能力,减轻残疾和因残疾带来的对社会交际、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其才智和功能,以使他们能重新回到社会是康复护士的任务.康复护士结合护理工作,把握康复时机,在障碍还未泛起时,制定康复护理计划,采用理疗法,以自动运动为基础的,包括理疗,磁疗,以增强肌肉的锻炼、传统医学治疗、心理治疗、功课治疗等方法,特别是对残存性能强化练习、糊口流动能力练习。如一房距离缺损修补术后第一天因脑拴塞引起肢体瘫痪的病人,在天天作cPT(胸腔物理疗法),针灸,穴位磁疗,穴位推拿的同时,应加强病人的患侧功能练习、辅导器具使用联系,此外,“根据不同性质、程度和种别的患者,教会不同的处理和转移,把握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如预防发生褥疮,呼吸道感染,关节挛缩,畸形和肌萎缩,关节流动能力练习和呼吸功能练习,冠心病预防措施和运动治疗方法等。”
1.2知心朋友的角色
护士应首先接受病人的残疾或疾病,并评估病人对其残障疾病的反应.以真诚、同情和关心的立场,鼓励他们,让病人知道他是全然被接受的个体。籍此病人可获得勇气,以承信自己与凡人的差异之处,而不感觉到羞耻或悲伤.护患关系属于介入一匡助型,两者之间应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激励的合作关系.匡助他人不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应毫无前提地真诚对待,精心护理,热情接待,互相沟通,用真诚的心去感化那已破碎的心,使病人鼓起勇气,面临现实,进步糊口的决心信念。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通过观察病人的言行,准确理解病人的感情和需要,同时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和对病人的匡助取得他们的信赖,才能施展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我们制定的康复护理计划,唯有此才能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3辅导员的角色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影响健康和导致疾病的因家除生物因素外.还有环境、糊口方式、卫生服务和生物遗传因素。此外,还认为心理状态与躯体性能状态有紧密亲密关系,心理状态影响着健康,心理因素能导致疾病.因此,要把康复对象当整体来考虑,使健康服务不限于解决躯体方面的题目,还要全面考虑精神的、社会的、教育的和职业的需要.在护理过程中,要了解病人心理、糊口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其致病因素,健康状态决定因家和不良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结合病人的文化涵养,受教育程度及致病危险因素的熟悉,制定适应各个病人的康复教育计划,如:防止疾病发展的教育,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使病人知道更多有关健康和疾病的信息,不是被动接受康复护理,而是熟悉到介入护理的价值,并主动介入;病因预防辅导,我们对冠心病和手术患者利用讲课,个别交谈,图书、宣传册幻灯、录像等进行出院指导.“并定时举办各种不同类型学习班,目的是减少或消除致病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临床预防教育,主要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减轻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性康复和心理康复.”
2 康复护理中对护士角色的素质要求
2.1崇高的职业道德
作为康复护理的护士应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三心,爱心、同情心和耐心,能够充分体谅和理解患者的遭遇和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面对身心残疾的服务对象,面对生活护理上需要作出巨大努力,语言沟通上需要不厌其烦的患者,面对福利待遇不如综合医院的现状,护士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2.2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产业与科技的发达,意外事件和交通事故增多,致使残障者人数愈来愈多.在整个疾病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贯串康复的思惟与实践,从早期开始的康复护理对于保护功能,加快恢复和预防残疾起到非常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康复护士的责任是了解病人所面临环境变化.匡助他改正不恰当的适应行为,增强适应能力,并充分利用个人的能力或潜能来达到最大程度的健康(功能)水平。因此,康复护士留意增强康复护理意识,并有健康体魄和情绪,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充沛的潜力、饱满的精神,丰硕的知识,如懂得一些物理治疗,功课治疗,心理治疗,语言治疗,运动治疗,体裁治疗和中国传统治疗等知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流动。由此可见,康复护理有自己的特殊性,康复护士在思惟素质,知识结构,技术及技巧方面也需要更高境界的追求。
2.3敏锐的观察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
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了解病人,运用各种感观获取病人的直观资料。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同时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新发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宣教方法要得体,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对于住院后产生恐惧、孤独、焦虑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关心与安慰,用温暖、平近的话语与他们进行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感受,帮助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各项制度,建立遵医行为。
2..4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首先,护士要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健康的恬静治疗环境,包括糊口上的恬静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护士要知足病人的生理基本需要,如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营养丰硕的饮食,排泄体内废料等,还需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糊口习惯,多方面知足病人需要,并用康复护理程序解决碰到的护理题目。对病人要热情,真诚。护士的热情,应与非语言的沟通结合起来,表达感情,沟通思惟。非语言的沟通是以人们的步履和立场进行的,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音量,步态,手势,抚摩和眼神等。常常留意观察病人的真实感情,如病人向护士叙述自己的病情或询问治疗时.护士表现出不耐烦或问非所答.使病人感到护士不尊重他,不愿意匡助他减轻优虑,影响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俞晓萍,陈燕梅.《浅议康复科护士的角色》,载《中国临床康复》.1999年第8期,第34页。
关键词:整体护理医患关系医学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7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22-01
在整体护理模式中的护患关系,和其他形式的医患关系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的。在笔者看来,这种不同之处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体护理中的护患关系其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其也呈现出所有护患关系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满足对疾病的治疗,来促进患者的康复。目前整体护理模式中的护患关系还呈现出许多问题。
1护患关系在整体护理中的意义分析
互换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人际关系,这是在特殊的医疗情境中一种被具体化的人际关系形式。护患关系同时还是一种工作性质的关系,构建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同时,护患关系还是一种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就是说护理者不仅需要尊重患者,患者也需要对护理者加以尊重,彼此之间的信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最后,护患关系是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护理者与患者两个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医护:护患关系在整体护理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出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在一段整体护理中,一旦护患关系不和谐的话,例如说护士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个人情绪和心理因素等带入到了工作中,就会影响到医护关系,也必然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升,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治疗。在整体护理中,进行护理工作的必然前提,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工作者的真诚态度,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在治疗以及康复的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例如陌生的环境以及来自疾病本身的压力等,那么来自护理者的良好态度和真挚情感可以让患者在更加轻松的心理环境中度过自己的疗养阶段。患者心情放松了,必然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这就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紧张的护患关系会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变大,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发生恶化,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度。
笔者认为,在整体护理模式下,患者和护理者之间必须要构建出和谐的护患关系,这种构建的主要因素需要由护理者来承担,护理者需要主动的,积极的配合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护理,让其可以在更加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实现身体的康复。
2如何推动整体护理模式中护患关系的进步
护患关系是一个牵扯到多个人物、多个维度的复杂关系,但是最终的主导权还是把握在护士手中的。下面笔者就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如何在工作中构建出和谐的护患关系。
2.1意识层面――更新护理认识。目前我国医学界在对护患关系的认识上一直存在更新和进步,尤其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伴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了护患关系。那么护理者也需要随时根据变化来更新自己的认识。现代化的护理学,对护患关系的认识是患者和疾病之间呈现出整体性,而患者与医院、社会都呈现出整体的连带性,所以护理者需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来思考如何更好的解决患者的疾病,然后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从而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在整体化的护理模式中,护患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护理者需要将患者看成是一个社会学上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患者,或者是自己的客户。护理者需要尊重患者的尊严,同时也需要听取他们的意见。从患者入住医院之后,护理者需要全方位的参与到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护理者需要始终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和认真敬业的态度,从而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真诚。
2.2交流层面――重视沟通。对患者的护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心理的护理。而很多患者因各种问题在护理期间表现出各种的不配合,对此护理者需要更加重视沟通的使用。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历来谈及如何更好的利用沟通来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曾遇到一位患者,该患者因为自身疾病和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所以在入住之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心理紧张状态,笔者多次试图进行沟通都没有取得进展。于是笔者试图转换方式,在下班之后,身着便装来到患者面前,以朋友的身份去关系这位患者的身体状态,就患者所面临的巨大经济压力进行了交流,并且为患者提供了诸多建议。在此之后,笔者与这位患者的医患关系取得了质的进步,根据观察记录可以明显看出,患者在此之后的身体状况恢复速度明显加快。这次实践经历,让笔者更加重视到与患者的人际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也带给笔者许多思考。在传统工作形式中,我们与患者的沟通始终都是以护士的身份来进行的,这样与患者之间始终都是工作关系。
2.3根本层面――提升工作质量。前文所提及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实际上辅助层面的工作内容,最根本来看,提升护患关系是要从工作质量入手的。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疾病的治疗开始使用更多新的手段和方式,这需要护士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可以根据全新的医疗技术来设计更适宜疾病治疗的护理方案,不然可能会导致护理方案与医生的治疗方案之间存在脱节,甚至是矛盾之处,这样会大大阻碍患者的康复进度。除此之外,护士还需要具备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这样才可以完成更换的护理工作。
3结语
护士的性格与行为习惯会对护患关系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而患者的个人性格也会影响到护士如何设计护理方案,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为了可以构建出更和谐的护患关系,笔者认为护士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做到了尊重患者。在具体工作中,需要更加有耐心来进行沟通,用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史顺玲.对护患关系的认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1)
[2]董华飞.护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初探及防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