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对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审美教育首要关心的应该是艺术的审美作用,这对音乐教育尤其如此。在笔者的观察中,现行的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一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非音乐教育,讲得沉重一点就是反音乐教育。反音乐教育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过于强调音乐的德育、智育功能而忽略了音乐教育本身的艺术审美作用,从而使音乐教育沦为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的某种工具,自然而然地就失去了音乐作为一种学科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应有的地位。音乐教育绝不是德育和智育的“殖民地”,而应该是德育和智育的伙伴,是携手共赢的全面合作的伙伴。据笔者了解,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上大部分情形还是语言替代型和单一欣赏型,这样的教学实践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现代高校普通音乐教育在教学上首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和保持兴趣,要注重学生参与的量,也要注意学生参与的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主,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训练应放在从属地位,专业性的追求不是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任务。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具备审美结构的音乐课只是知识课而不是艺术课。音乐的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伸展,把社会生活引入音乐课堂,使音乐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生动活力,尽量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交集和切合点,在进行音乐教学训练的时候也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对于改善音乐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而言,现代音乐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所有教育必定通过生活才最有效,音乐教育也肯定是生活的。
二、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音乐
笔者曾对上音乐类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喜爱音乐,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普通高等院校进行音乐教育有其必要性。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在3%左右,能够识五线谱的仅有1%左右,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仅有1%,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根据笔者教学十多年来所做的情况调查可知,在选修音乐类课程的学生当中,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或不能识谱,但是没有说不喜欢流行音乐的,而同时喜欢严肃音乐的只有30%左右(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下降)。笔者认为,这种现状是学生们与严肃音乐之间的距离造成的。20世纪以来,人们在不断强化的各种压力下,尽力寻求解脱和发泄,产生了某种反传统的叛逆性格,渐渐地发展出了一类极具娱乐性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强调人格的独立,凸显对时代和社会的感受,重视不妥协的精神,勇敢地去反映现实,反抗传统束缚,反抗强权政治,反抗文化专制。流行音乐就这样产生了。如今的流行音乐有六大特点:
1.娱乐性。流行音乐绝大多数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其中的大多数又以表现爱情题材为主,其内容通俗易懂。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决定了其一诞生就拥有大众的基础,接受和消费的主体就是普通大众。因此,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消遣性,使人们能够便捷地参与其中,并且从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乐趣和享受。
2.新奇性。新奇性也就是流行性、时尚性,这是流行音乐的根基。流行音乐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而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大众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音乐,新奇性是必须的和必然的。
3.参与性。流行音乐的题材基本上以日常生活内容为主,强调、突出个人的心理、情感,十分强调自我,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些让流行音乐的参与性无可比拟。
4.快速更替性。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消费品,绝对具有商业性,肯定存在大批量生产的特性。产品必定快速地推陈出新,那样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快速更新的消费需求。大众需求的快速变化使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显得短而又短,快速更替那是不可避免的。
5.传播手段的科技性。科技日新月异让流行音乐的传播手段在不断地产生巨大的变化,从最初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广播、磁带、唱片、CD,直到声像并茂的电视、卡拉OK、VCD、DVD、MTV,再到便携式的mp3、mp4、mp5、艾派、笔记本、多媒体手机等高科技成果,科技产品的不断丰富,极大地满足和适应了流行音乐广泛“流行”的传播要求,而MIDI、多轨录音、电子音响合成等技术则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流行音乐制作的效果以及音响表现的丰富性。
6.商品性。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音像制品为主的,流行音乐的商品性是不可避免的。流行音乐不拘泥于形式,也不会墨守成规,相对而言,有比较朴素的美感,清新、富于想象力的音色,民间的气质和温暖的人性,通过这些浸染,流行音乐让人感觉很容易接近,不会拒人千里,也不用高深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就可以欣赏和参与。在人类步入新千年时,现代科技让流行音乐无处不达,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自出生时起,人们身边就环绕着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耳朵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流行音乐音响,这使得人们和流行音乐之间几乎是零距离。学生们熟悉流行音乐,没有陌生感,所以,学生们几乎100%都喜欢流行音乐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严肃音乐”一般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各种音乐。严肃音乐的确是人类文化的珍宝,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严肃音乐,学生们一直缺乏有效的途径去了解,没有合适的环境和氛围去欣赏。除了少数有条件接触严肃音乐的学生之外,严肃音乐对于学生们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学生们怎么可能去喜欢。那么,同时喜欢严肃音乐的学生只有30%左右这种状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其实,学生们在对音乐的取向(笔者简称:乐取向)方面是需要引导的,乐取向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乐取向也是当今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上述形势下,高校普通音乐教学应该海纳百川,充分融汇流行音乐,最大程度地去改善教学环节和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地提升教学质量。这样,高校普通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并不是媚俗,但是,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要做到不媚俗却并不容易。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可以成为学生们和严肃音乐之间的桥梁,找到流行音乐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在理论类课程的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可以是最直接的,也是最便捷的。在音乐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大可不必拘泥于原有教材中的谱例或案例,可以适时引入恰当的流行音乐案例来配合理论内容的讲解。
关键词:开放教育环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一、前言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有着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其他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构成的一个以统筹兼顾、分级管理教学为办学理念的现代化、开放化、远程化的教育系统的发展和深入推广,电大系统的学生团队逐渐壮大开来,通过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初步创建满足教育要求与规范且有着电大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校园文化。通过营造和谐团结、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氛围,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电大系统的教育事业保证社会中的每一位都能够享受到终身教育,这对贯彻我国具有独特魅力的大众化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理解性偏差
1、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不够
由于电大系统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没有时间来计划和筹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而且大部分学生是正在任职期间就读,年龄跨度大,同样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任何大学一旦没有其健全的、系统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其办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统一,人才的培养,向心力的增强,校园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等有着消极影响。
2、电大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展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部分人看来,电大学生大多数是在职就读,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在职业与年龄方面跨度大,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学校里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展开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学生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校园文化对自身素养的陶冶。解决该问题关键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3、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职责存在错误理解
在许多人看来,单纯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成是学生会或者团委的工作任务,与其他部门没有太大的联系。随着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的颁布,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逐渐深入学校各项工作环节,在开放教育环境下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发展目标。
4、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在许多人看来,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质是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实践,这种看法存在着片面性。校园文化不单纯是展开人文活动,也是在物质环境支持和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领会展现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
三、特色校园文化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建设方法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相关责任部门,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要创建具有针对性的开放教育管理部门,在建立特定的工作机构的前提下,保证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部分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把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入相关责任部门的职责领域。加强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制度建设尤为关键。制度不仅表现了人的价值观念,还能对校园文化的有效、顺利建设起着保障作用。健全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不但对学生与教师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起着凝聚作用,还对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完善管理制度的意义关键在于拟定一系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制度,确保电大系统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所以,健全完善校园的管理制度,营造科学、良好、有效的校园管理文化,也是特色校园文化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
2、注重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开放教育环境的背景下,达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效果,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造理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比如在网络多媒体资源与学生自主学校相结合的前提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平台,实行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进行指导、辅助、促进教学为辅的人性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3、重视师生人文教育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重视老师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确保教师的开放教育工作得到科学的指导,保证学生的行为得到科学的约束和规范,彻底贯彻治学严谨、学风良好的办学理念。
4、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
开放教育环境不仅给电大学生带来了开放的交流学习平台,还为电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交流的机会,电大系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开放较多的学习通道。创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适宜性的学习,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立具有专业、班级特色的网站,官方微博或者微信订阅号,创建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网络文化,同时对特色网站、微信订阅号进行一定的评比,不断增强专业班级对校园特色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还要设置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根据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和开放教育环境下学生自学的要求,推动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消除开放教育带来的距离感,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电大特色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5、重视开放教育校园特色文化平台的建设
电大系统的学生对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期待与渴望,有滋有味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但满足了电大学生多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防止电大学生对自身形象的单一化塑造的现象发生,还促使有特长的电大学生找到能够发挥自身特色和才能的平台,并在该平台上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对激发电大学生的自尊心、自立性以及自豪感,树立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将具有相同爱好、志趣、专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感情和心理方面的沟通交流,使得双方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感,也使得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着适宜的沟通交流把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成各种社团,让他们可以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理的沟通,这对学生认识别人的同时还能够深入的了解自己,培养较强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受教育者在融入社团活动时,不仅能够确保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还能够增长受教育者的见识,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在兴趣爱好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而且,电大还要通过电大系统自身特点和现代化、远程化教育的优点来创建多样化校园文化建设舞台,传承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提高电大系统老师与学生的归属感、团结力。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现代化、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其不仅有大学校园特有的规范性、教育性、创新性、传承性等基本特性,还对受教育对象有着导向、塑造、凝聚、调节等作用。电大系统将远程开放教育、其特有的校园特点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进行适宜的修正、调整与创新,从而确保其满足电大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换而言之,在明确自身特色、确定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才能建设电大系统校园文化,不能单纯将工作重心放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要在建设物质文化的基础上重点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样,电大系统在学生管理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不能单纯依赖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现有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要在切实贯彻开放教育的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同时还要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电大系统教育的发展规划上,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参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持续探寻和不断尝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式与发展路线。在提倡文化强国的建设理念的今天,为了促进电大教育系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要加大电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增强电大系统在办学方面的综合实力,提升电大文化形象,增强电大系统在社会的号召力、影响力。
作者:杨在英 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姚艳.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成人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探索———以台州电大开放教育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虽然信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柄“双刃剑”,这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是回避不了。如何利用校园网来配合校园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认识不足。学校中不少师生员工缺乏对校园文化理论知识的必要学习,往往凭直觉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传授的科学文化,而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业余时间多搞一些其他的文娱活动。还有人认为这些活动开展得多少,都影响不了学校的发展大局。在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则认为只要校园网能正常运作、各种规章制度能够及时传递就万事大吉。这种认识,很可能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利用信息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便可有可无的境地。(2)目标不明。由于认识上把校园文化看成是虚构的产物,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无足轻重,因此往往是建设目标不明,既没有校园文化建设的纲要,更谈不上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这样一来,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而开展的活动,既没有系统性,又缺乏连贯性,都是漫无方向地进行,或干脆放任自流。因此,导致学校所制定的内部各项政策、规章制度,也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毫无关联。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校园网的建设,特别是在校园网的规划时,只考虑如何为学校的管理提供方便和快捷,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让校园网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服务。(3)方法简单。在校园网建设上,对于师生提出的一些关于学校的发展、日常管理方面的问题,学校方面或是给个很简单的回复,或是干脆置之不理,使得再好的建议都会石沉大海。而对于在校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社会上流传的思潮,学校方面则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如果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一些评论或是指责的言论,很可能会被学校方面加以删除或者禁言。于是在校园网上,除了一些规章制度、机构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校园新闻以外,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少得可怜,甚至没有任何链接可以进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页面。结果是校园网往往成为学校方面的管理工具,而忽略了校园网的其他功能和作用,至少是没有把校园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的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校园网的建设一般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这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特点。因此,校园网的建设可以与校园文化建设统筹规划、共同促进。而且,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校园文化,往往可以帮助学校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改善服务、增强透明度、促进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目标。校园网的规划和发展,从表面上看是为了优化管理流程,促进信息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提升学校应对环境迅速变化的能力。从更深层次来说,校园网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创新管理观念,树立先进理念,推动管理变革,塑造符合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校园文化。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提高科技信息含量,充分利用校园网成为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辅佐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又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2学校信息化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引进和运用一些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方法,这就需要有个学习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过程。要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思维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需要校园中所有的师生员工不断地自我学习、不断地分析研究,才能总结提高,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不断地提供支持和帮助,除了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获取相关的理论外,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一定的空间,作为全体师生员工讨论、学习、交流的园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没有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其在信息传递、理论学习、知识共享中不断发挥它的影响力。因此,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能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交流提供方便,而且还能在校园中逐步形成不断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校园风气,同时也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人心,技术平台的功能日益强大。所以,把信息化的建设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能使信息技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催化剂。
2.3利用信息技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信息技术,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这个技术平台及时地了解外部世界的动态,学校也能利用这个技术平成各项管理任务。此外,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3.1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传播正确的人生观如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早已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由于校园并不是真空地带,必然会受到社会上一些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上还有不少垃圾信息、不良信息,这些都会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校园网这个技术平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社会上、校园内的某些现象和观点,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充分地辩论,相信“邪不压正”,同时要通过校园网技术平台,不断宣传校园内外发生的先进事例,大力宏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教育,使学生做到明是非、知荣辱、守信誉,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摆脱网络的束缚,积极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中,让身心得到熏陶和锻炼,为将来在工作中挑大梁做好准备。
2.3.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校园网不仅能完成学校教学管理的任务,它的互动性还可以成为新的教学手段和途径。虽然不少学校都开展了网络教育,但效果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校方面可以鼓励师生充分利用校园网,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补充和完善。由于网上交流氛围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所以教师完全可以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提问,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网上经常性的交流,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比较多地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案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就某些知识点或观点与老师作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对师生双方都会带来收益。
2.3.3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各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邀请相关学术界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来学校作学术报告或讲座,使广大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此,学校的相关部门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将报告或讲座的内容全程记录下来,供那些错过了报告或讲座的师生自我学习,让他们及时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而且所记录下来的都是很珍贵的学术音像资料,可以长久保存。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一种机制,不仅在网络上开辟一个空间作为交流讨论互动的平台,而且可以把相关学术的研究内容,以数据元的形式记录在学校相关领域的数据库中。建立互动的交流平台,可以方便研究人员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为形成良好学术团队创造条件。所建立的数据库,可以极大方便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总体来说,最终在校园内创建一个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
2.3.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师生员工沟通的桥梁信息技术能快速传递信息的特点,可以成为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及时把握师生员工的心理状况,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化解校园内的一些矛盾。在校园网上,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架设学校与广大师生沟通的新桥梁,占领校园文化建设微博的新阵地。通过官方微博,学校方面可以就一些政策,尤其是与师生利益相关的政策,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做到既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也要对师生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特别是对师生员工的各项诉求,通过校园网等平台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让校园网真正成为学校各级人员信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总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项特点,来构建一个文明和谐、轻松愉快的校园环境,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校园文化。
3结束语
关键词: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27-02
高校分校区现象已成为中国高校的普遍现象,分校区满足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然而这个新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比如分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使原来的集中办学的校园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亦是一个挑战。因此探讨高校分校区建设问题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分校区形成的背景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及其快速发展,分校区成为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产物。成因之一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的提出,将几所距离较近,学科、资源互补的大学合并,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其次是因为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发展战略,高校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675万人)。学生数量剧增导致原校区资源不足,原有狭小分散的老校区严重影响办学效益与水平等原因,为扩大教育资源而新建分校区。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受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后座力。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观念、行为等各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它包括了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1]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其中物质文化是大学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但是真正影响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还是精神文化。
三、高校分校区办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
(一)高校分校区办学给各个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分校区办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学生、资源设备不够集中,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只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而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整个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中,久而久之,校园人文精神显得散乱而缺乏生命力,甚至形存实亡。或者仅仅强调各个校区某一方面的文化建设,而忽略了全面的人文氛围建设对校园文化健康平衡发展的重要作用。
分校区文化氛围往往会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1)分校区之间因为距离障碍造成沟通交流不便。信息无法及时准确的传达造成了校园文化交流的困难。(2)分校区校园内往往无法获得高密度信息,往往会错过很多时机和条件。(3)设施设备的无法集中利用也给文化建设带来了阻碍。
但分校区也聚集各自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专业特色更为鲜明的条件,可以更明确方向,更有利于创建属于分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在原有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既定的人文环境中创新,人们必定受到传统的局限和影响。但在一片崭新的地域,人们的思维往往表现得更活跃。
(二)校园文化在分校区办学中的作用
1.激励作用。在校园文化的激励下,激发校区师生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其自我约束、自我促进,发挥其内在积极性、创造性。校区与校区之间形成的特点和内涵又能影响其他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其他校区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2]
2.凝聚作用。通过举办各项学术、文体、娱乐活动,加强各校区之间的学术、情感交流,让校区之间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使师生时刻感受到整个学校大集体的存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3.协调作用。各校区之间的发展总会存在各个方面的不平衡。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差异,各种资源利益的合理分配都需要一种超脱于物质的东西去平衡。只有校园文化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其难以想象的功效,从而使校区之间各个方面的平衡与协调获得更大地空间。
四、高校分校区办学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加强各校区之间的联系。利用各层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级党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整合资源。如发挥共青团团委、学生会的力量,积极开展活动等。最重要的是各级领导必须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多校区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舍得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多校区大学发展的总体规划。例如团委全面负责学校各家社团工作,专门机构负责学校各家学生组织的工作。[3]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加强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设信息平台,有专人维护,专门团队管理。利用校内网、学校论坛等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为学习、生活、娱乐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既加强了各个校区学生之间的联系,为同学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上提供帮助,又在无形当中孕育并传播了各个校区的特色文化。组织校区之间的集体活动,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成果校区巡演,组织各校区之间的体育、文艺比赛等等。
2.结合校区自身特色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每学期都可以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各校区游览参观。另外专业特色方面可以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不同的校区,尤其是在专业确定以后。每个校区要有之间的专业特色,开设一定程度的面向别的专业(别的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别的校区的)课程,要求程度当然相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要低一些。还可根据每个校区各具特色的地理优势,定期邀请别的校区的老师、学生参观。
3.继承和发展原有学校的校区校园文化。要善于在原有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上,超越发展。[4]对原各校区好的观念、传统、风俗应该予以保留,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提升新的组织文化水准,在办学理念中予以积极体现并有所扬弃。
参考文献:
[1]易钢.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J].思想教育探索,2003,(3).
[2]杨瑾.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与建设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
[3]杨练武,苏跃飞.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
阿坝师专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核心聚居区,境内藏羌文化底蕴深厚,遗存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形成了“传承、创新、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创新的有力支撑平台,培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沃土,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抗震救灾、异地复课及灾后重建的艰苦卓绝的办学条件下,阿坝师专始终紧密结合地处民族地区的实际,利用师生来源多样、民族广泛的优势,扎根藏羌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紧紧围绕以创新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构建民族大团结、大和谐为基本点,以传承创新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主线,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开展独具阿师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铸就了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上级的高度肯定。2010年度学校获得省教育厅、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三等奖。
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支撑平台
震后灾后重建,学校从选址、规划设计到建筑施工,均考虑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学校灾后重建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现已拥有了省内领先的教学实训场所———水墨桃源大剧院,建有音乐厅2个及配套的公用舞厅、练功房数个,建有锅庄广场,配备一流的音响灯光设备。学校与汶川等县开展县校合作,积极参与“四川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乡村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充分利用水磨镇及周边城镇的旅游资源及配套娱乐设施,为民族文化艺术深入研究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硬件平台。为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研究底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学校搭建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大平台。一是学校依托藏羌民族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以及自身雄厚的民族文化研究实力,产学研有机结合,坚持传播、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组建九寨神韵艺术团、熊猫合唱团、健美操队、啦啦操队、旅游工艺品设计团队等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传承创新活动,为师生施展才能条件,提供平台;三是邀请校内、校外专家传经送宝,切磋交流,为师生的教与学搭建了足够的展示、提升平台;四是学校民研所和四个科研团队主动与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共建学术研究机构,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平台,加强与各学术研究团体的战略合作,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地域性、民族性、唯一性的特色科研成果和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为学校授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发展中心。
着力推出特色精品成果
学校始终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将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推出了大型藏族音乐剧“格萨尔王”和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等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其中,“云朵•萨朗姐”是学校倾力打造的一道民族文化艺术大餐,已于2012年6月在水墨桃园大剧院公演,目前已对外演出数十场。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行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该节目以羌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瓦尔俄足”,即羌族民间“妇女节”为创作背景,以羌族的母亲文化即萨朗文化为主线,赋以诗画乐舞的演绎形式,再现古羌文化之神韵。“云朵•萨朗姐”等文化艺术精品的推出,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及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提高了学生评判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确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使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引者。
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学校开展了民族歌舞大赛、民族原生态歌舞展示、民族服装秀、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健美操大赛、演讲比赛、技能大比拼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些活动是校园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最高级别展示。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大团结、大和谐的集中体现。学校为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融合、交流和谐发展,把民族艺术文化如:国画、民族歌舞、藏族祥巴(版画)、羌族萨朗(歌舞)、羌绣、藏族唐卡等作为学生创作和展示的题材,形成了“人人创作、人人展示,天天展示、周周更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各民族师生间的交流、融合,使得广大学生了解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消除认识的偏差,促进了多元民族文化在校内的共生共存、繁荣发展,构筑了和谐、团结的校园。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寓教于乐,产生了自豪感,提高了审美情趣和能力,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牛津、剑桥的学生说:“他们在学校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陶出来的。”这个“熏”字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深入其中的学生们深刻受到大学精神的熏陶和洗礼,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对其理想人格的塑造。笔者认为,一个学生在学校花费许多时间学到知识不可能全部运用或者渐渐被遗忘,而真正有效和持续的运用于一个人的,正是在学校体验到的那些“艺术和习惯”,这些“艺术和习惯”正是校园文化。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上下工夫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把文化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深度结合,鼓励和倡导各民族师生在人文、风俗、礼仪、思想中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和传承,使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传承创新了优秀民族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涌现出艺术精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得荣誉。十一五以来,学校学生已在国际比赛中获得1项金奖和1项第2名,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01项(其中14项一等奖),在省级比赛中获奖296项(其中59项一等奖)。学校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成功申报了6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其中《羌族释比经典》荣获国家政府奖提名奖图书奖。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从历史沿袭风气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p#分页标题#e#
拓宽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生锻炼的舞台,老师创作的平台,学校展示的窗口”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展示技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拓展提供了舞台。如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的创作过程中,舞美、灯光、音乐均是由音乐舞蹈系师生设计,台词、编剧由民研所和中文系师生编写,演员由各系的学生组成。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民族文化和才艺方面更有一技之长,为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始终坚持将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服务社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校园文化精品走出校门,到旅游景区、到革命老区、到羌山藏寨、到田间地头;到沿海城市,甚至多次到北京巡回演出。既扎根民族地区、立足校园,又不断向社会送去精神文化食粮。学校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走出校门,使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服务社会,惠及人民群众。如,实习的学生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藏羌民族文化带到实习学校,丰富了课余文娱活动,深受师生欢迎。毕业后的阿师学子将在学校习得的藏羌锅庄、民族舞蹈、等传统文化等带到工作单位,带到家乡,带到祖国大江南北,成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使者,丰富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文化发展繁荣,成为了民族大团结、大和谐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文化示范和引导作用。
积极开展走出去工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十一五以来,学校已经与美国北密歇根大学、鲍尔州立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等数所美国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已经在国外开展了近10次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已经在校内开展了10余次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学校传承创新的文化艺术精品,如藏族祥巴(版画)、羌族纳啵艺术品、羌族萨朗(歌舞)、羌绣、藏族唐卡等带出国门,展示给世界。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