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1篇

文化就像一条河,源头是汩汩清泉,一路上汇聚雪水、雨水和小溪,悄然壮大,泛着浪花奔向前方,永不停止。它孕育了两岸的生命,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希望。若要说出河的两岸哪边更为美丽,实在是难以让人决断。时而是这边草原的郁郁,时而是那边峭壁的威严,时而流连于这边的秋色斑斓,时而沉醉于那边的白雪皑皑,若论欣赏风景,你又如何说得出哪边更美?

季羡林老先生近年长期考虑义理之学,写出了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核心是主张文化起源的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分析的思维方式之弊端。其影响最大的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

阅读本书,有如泛舟河上,顺水行舟,把两岸的美景一一赏玩。本书收编了季羡林老先生关于东西方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述,从东方文化的起源、演变、核心思想等多个方面阐述了东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和历程,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翔实的论证了东方文化将要复兴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观点。书中阐释角度全面,主要包括对东方文化深入浅出的介绍、对东方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分析、从书院制度到对于现代教育体制的借鉴意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分析和展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丰富而绚丽。

季羡林老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在语言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这在本书有着很好的体现。书中文章均是古朴大方之作,用词精确到位,文字清新自然。虽为语言大师,用字却非常朴实,大有返璞归真之感。书中对于许多文学概念和文字的含义,均有深入的讲解,每每引经据典,跨越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老先生的睿智、博学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那种东方文化的神韵由书中喷薄而出,蔓延开来,笔者不知不觉便在这文化河中徜徉了。对于语言,老先生不仅仅限于中文,对于英文也相当精通,书中多次提及和讲解一些英文词汇的形成、衍变和特点,不由得让人佩服。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2篇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不同是产生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思维方式不同会导致语言使用习惯、语法结构等不同。英语的句法结构中,更加注重主、谓、宾的地位,而汉语中更加注重动词的地位以及句子的结构。这就像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不同一样,西方人追求自由,个性独立,而中国人则追求中庸,不做“出头鸟”;西方提倡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认为个人在历史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寻求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中国认为个人在历史中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推动历史发展的是人民。英美文学翻译者要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才能翻译得更加恰当。

2.的差异

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在东西方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如影随形,方面的词汇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东西方在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道教,西方人则多信奉基督教与天主教,这在东西方国家所使用的语言词汇上有明显的体现,比如汉语中会出现“方丈”“和尚”等词语,而英语中则会出现“牧师”“修女”等词语。由此可见,英美文学翻译者应该充分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准确恰当地翻译。

3.东西方生活环境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拥有多样的动植物种类。西方国家地理环境与我国地理环境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二者都有着独特的地理地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环境,能够对人类语言产生重要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语言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类语言的产生有赖于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创造了不同的人类语言。我国是文明古国,以发达的农业闻名,时至今日,我国仍然是享誉全球的农业大国。我国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又是内陆国家,人民生活在陆地上,因此对土地十分热爱。而英国四面环海,所以英国人热爱大海,对大海有深厚的情感,拥有十分发达的海洋文化。

4.人文风俗的差异

东西方地理环境、发展途径、饮食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人文风俗的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上。我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思想保守,行为守旧,重视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而西方国家受启蒙教育与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表达方式直接,行为方式开放,社交礼仪也较为开放。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社交礼仪的表达通常是口语化表达,较容易理解。英美文学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忽略人文风俗的差异,只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才能令翻译作品更加完整。

二、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影响的策略

1.了解西方《圣经》文化

众所周知,西方世界里希腊神话与《圣经》非常著名,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普遍涉及,希腊神话与《圣经》对西方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影响深远,对文学作品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英美文学翻译者要深入了解希腊神话与《圣经》,熟知其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准确理解原作,翻译出文字背后的隐含意义以及原著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创作意图。

2.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翻译行业也不断快速更新。很多英美文学翻译者并不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体现,这样做是错误的。翻译工作的追求是使翻译文字无限接近原著文字,能否表达出原著作者的意思是评价翻译者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在翻译过程中,巨大的文化差异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对于不了解另一国文化的读者,很难通过译者的直译文本理解某些内容。因此,英美文学翻译者要重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带来的影响,平时要注重丰富自己对英美文学的知识储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体会,提升自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素养与感知能力,在英美文学翻译过程中,迅速处理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提高翻译质量。

3.了解英语谚语、俚语的背景文化

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不仅仅有常规的语言运用,还有诸如谚语、俚语、成语等经过长时间积累,在生活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英语作为世界性通用语言之一,应用更为广泛。我国与英语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日益频繁,对英语的使用也更加普遍。因此,英美文学翻译者要掌握英语谚语与俚语的使用,比如“MilkyWay”,直译为“牛奶路”,但是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英语俚语的惯有用法,应该翻译为“银河”,这属于固定用法。再比如中国的成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翻译文字,直译也让西方人费解。因此,在翻译英语谚语、俚语与我国成语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时,要结合语言的文化背景,将谚语、俚语和成语的真实内涵翻译出来,而非仅仅翻译肤浅的字面意思,以免误导读者。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多元 统一 渲染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16-02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宗教和哲学在精神文化中占有关键位置。文化的传播是不是深入要看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文化间的文化传播有没有宗教和哲学意义上的交流与融汇。传播文化的一方为了使文化传播得更好,会依据受传播一方的具体情况对宗教哲学、思想作出形式与内容上的改变,那么接受传播的一方就会依照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创造、完善外来的文化,这种一来一往的传播与接受行为就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基础。

我国已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在中国学术研究中关注最多的文化交流就是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因为随着中国转型期的到来,中国文化也正在处于重建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加上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西方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这些都使得我们要通过对19世纪以来中西方的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来为目前的世界体系理论重新给予审视和判定的目光。所以,人们要将目光重新放回明末清初的那个世界近代的起点,在那里,探究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互动的所有秘密。

例如,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就很重视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在他看来,在1600年前后发生的极为有趣的事就是明末时期的中西文化间的交流,这是两个完全不同且各自发展的伟大文明的第一次真正接触。然而他的研究重点并非在此,而是在于西学东渐以后在中国引起的文化冲突。早期,他有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明末时期的欧洲和中国的思想、文化完全不同,即使有相吻合的地方也只是表面现象,它们之间的分歧才是最根本存在的。而到了1985年,他在《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一书中更将这一观点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他也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他认为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思维模式、世界观等都是完全不同的,两者间的这种差异加上当时中国的社会组织和政治体系,为基督教化设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不管怎样,在学者看来,明末清初的文化传播是从西方向东方的单向传播。而在这场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西方人占积极主动的位置上,甚至可以说是有侵略的野心,而中国人完全与之相反,不仅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根本没有什么自主性。而从传播的结果上看,西方文化在这场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扩大了势力,而中国文化却在此过程中遭到了冲击,所以这场文化交流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是"全盘西化"思潮的"始作俑者"。"全盘西化"之所以引来如此多争论和批判,是因为国人普遍认为只有百分之百的西化才是全盘西化,连百分之九十九也不能算入全盘西化内。最后,为了避免文字上的争议,连自己也提议说:"与其说‘全盘西化’不如说‘充分世界化’。"所以说,大多数人对"全盘西化"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全盘西化包涵一种中国再次被侵略的意义。全盘西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如今的中国要面对的问题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如何面对经济科技远远超过中国的西方。回顾过去,在唐朝那个外国来朝的时代,即使西方世界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向往,也没有国家实现全盘东化。而他们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一样远远超过了中国。相反的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全盘西化呢?盲目的追随只会乱了中国自己发展的步伐。中国文化从起源开始,就推崇德性。无论、女娲、尧、舜这些被我们称为文化文明始祖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品德高尚、克己让人、公而忘私、博怀、以天下为己任。而在西方,《大英百科全书》中阐述人们普遍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对塑造西方文化观念标准有精确的看法。从神话传说开始就崇尚暴力英雄、"野蛮"的英雄。 中国在很早就把"野蛮"和"文明"区分开来,在西方还远远没有认识到的时候。在当今社会,西方国家成了"文明 "的代表,而这些中国自古就推崇的品质却没有被中国人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已经整整1500年没有自己独立创造的发明,而西方以及世界各国的文明进步都已经赶上了中国,甚至有的都超过了中国。

在文化传播学中,有这样一种规律,强势的文化就像是一条河的上游的河水,而弱势的文化就像是一条河的下游的河水,正如高处的河水必将向低处流去一样,强势的文化一定会向弱势的文化流动,会将弱势文化淹没,甚至会将弱势文化取代。在很多学者看来,由于所有文化间存在的差异和文化传播的这种趋势,使得各类的文化交流都不可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而他们认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间的冲突的发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文化间的融合。而随着张西平研究结果的出现,使得我们对文化传播交流的这种规律有了一个重新的思考和判断。因为张西平的研究成果为"文化交流有平等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打破了传统认为的"金科玉律"――水往低处流,打破了"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的文化传播通则,认为在历史上存在过平等的文化交流,并且在将来的文化交流中也有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当把思考的起点重新放回到平等对话当中,继续思考和探究中西文化怎样融合。

其实,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时候,很多学者已经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看作是文化传播中的有利益冲突的不能相容的两股势力。加上西方文化自明末清初以来一直拥有的某些优势,使得人们在讨论中西方文化的时候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的扩展上,而完全忽视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这也就强化了学者在进行研究时的民族情感。

实际上,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对方文化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己文化传统不断重新审视和定义的过程。两种文化间的差异越大,扩展的新的文化世界也就越来越大。因此,两种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并不意味着将两种文化合并为一种文化,而是通过各自的不断扩展来实现所有文化间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所以说,中国必须重建自己的文化,中国人必须重塑自己的习惯和品质,传承中国部分丢失的优良品质。中国曾经长期作为世界的中心,但在发展中放慢了脚步被西方国家赶上。 所以中国不是一张白纸,盲从并不能进步,几千年的文明要求中国必须从自身做起,一切的改革和重建必须基于中国的情况。此外,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可能会不可避免地要继承一些全球化的东西,和世界各国共同进步,但部分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跟上全球的步伐,更完善中国,目的是找回原来的中国,可以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

参考文献

[1]Gernet,ChinaandtheChristianImpact:AConflictofCultures,Cambridge,1982.

[2]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06页

[3]叶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义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4]Davis, Linell著.《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4篇

十以来,中国和印度两个东方大国密切交流,中印两国首脑实瑚互访。在主席关于中印携手共创“亚洲世纪”的倡导下,中印关系进入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强调,中方视中印关系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致力于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值此中印合作、共创未来之际,我不禁忆及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对中印关系的战略思考。季羡林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连续发表了《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天人合一新解》、《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在跨越世纪以前》、《漫谈东西文化》等论文,从而得出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西指西方文化,东指东方文化),21世纪是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时代的结论。季先生这一论断,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乃至形成了两派不同观点的争论,这种争论甚至延宕至今。

笔者在2001年11月下旬,曾专程为此问题采访过季羡林先生,他明确指出:“21世纪,东方文化之所以将全面复兴,关键是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融。”这是季先生具有历史学家的洞察力、哲学家的深邃眼光的经典论断。

“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

季先生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乃是基于人类文明的交融、东西文化走向的比较、中印文化的交流等三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离不开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季先生指出“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全面复兴”,是有根据和学理基础的,因为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表面上看是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其背后实质是个文化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的前进。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特别要注意文化的起源和交流问题。他认为文化、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不能说世界上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的,也不能说由一个地方产生的。否定文化一元论,并不是否定文化体系的存在。所谓文化体系是指具备“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这3个基本条件的文化。从这一前提出发,世界文化共分为4大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希腊文化体系。希伯莱文化很难成体系,它不是作为伊斯兰文化的先驱归入伊斯兰文化体系,就是和希腊文化体系合在一起,所以不是独立的文化体系。这4大文化圈内各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大的文化,同时各文化圈内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又都是互相学习的,各大文化圈之间也有一个互相学习的关系。承认文化的产生是多元的和承认有文化体系是不矛盾的。

其二,在21世纪,东方文化正在走向复兴,西方文化则走向衰落。季先生认为,人类跨入新世纪后,需要清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特别要反思曾经有过的一些不确切的概念。我们曾陶醉于“中国中心论”,明清以来,诸多帝王自诩“天朝第一”,结果却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后来又有人提出 “全盘西化”,其实这是“西方中心论”,也是要不得的。我们再来看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希腊文化延续发展为西方文化,欧美都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而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构成了东方文化。“东方”在这里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政治概念,即所谓第三世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大文化体系之间也是相互学习的,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有一方占主导地位。就目前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文化。但从历史上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二者的关系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为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个诞生、成长、兴盛、衰微和消逝的过程。东方文化到了衰微的阶段,代之而起的是西方文化;等西方文化濒临衰微的阶段,代之而起的必是东方文化。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既不应以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主旨,亦不应提哪方超越哪方,而应追求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乃至共同奔向人类大同境界。

其三,中国和印度文化的交流、融合,既有历史因缘,亦有时代的需要,中印是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中坚力量。季先生推论这一观点时,也是从中印两国的思维模式切入的,他认为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印度的“梵我一体”的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思想。而这两种思维方式是伴随着中印两国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方面,“印度河和恒河孕育出来了印度文化,影响了南亚、东南亚以及这一带的广大地区。黄河和长江孕育出来的华夏文化,影响了东亚、东南亚以及这以外的地区。两个文化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对人类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两大文化圈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交光互影,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从中印两国交流的特点来说,季羡林认为是时间长、涉及面广。两国文化交流有文字记载的至少有两千年,在这之前也有交流,近年来已得到考古发现的证明。涉及面广是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交流,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语言和日常生活,中间则有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等,在很多方面,无不打上了交流的烙印。

其中最典型的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相互交流。季先生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后汉三国时期开始。回顾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的交流活动,从最早的撞击与吸收阶段,经过了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改造与融合阶段,到了宋元进入同化阶段,延续有千余年,真是完成了一个大的发展过程。到了宋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印度佛教在印度面临灭绝。此时,它已经失去活力,不可能再有新发展,无源之水,已不可能再影响中国佛教的发展了。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佛教思想才能自由自在地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会受到来自印度的任何的撞击与干扰。”不过,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在兴旺后又反过来去影响印度。这种同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中国的禅宗和宋明理学,而印度佛教也逐渐得到复苏。推而广之,中印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使两国的思维模式更趋一致,从而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也势必影响到东方文化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

以“和而不同”照亮中印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如前所述,按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类文明史是由文化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前进的观点,我们来审视当下中印两国的发展势头,不能不敬佩季先生的先见之明。

由于中印两国均属四大文明古国,是东方文明的主要源头,因而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亚洲崛起的问题,还是东方腾飞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两国的飞速发展,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2003年10月,美国高盛公司在其《迈向2050年》的报告中提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金砖四国”(BRIC)到2050年将进入全球经济前六强的行列。同年,哈佛大学的塔伦._凯纳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上发表《印度能否超过中国》一文.在学界引发新一轮“龙象之争”的探讨热潮。2005年,高盛公司的新报告又做出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超过美国,而印度将在2033年超过日本。发生在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中的经济增长,更成为2006年初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心议题。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 “印度和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可能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并列成为过去一千年三大重要经济事件。”近几十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正越来越受到全球各方的关注。

美国企业界和学界的上述预测,固然有所谓的“中国”、抑或“印度”在作祟,但上世纪末期以来,中印两国相继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从而使本国经济迅速增长,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本文不予展开,下面仅简略述评印度经济发展的概况。

印度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其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也与中国一样,充满了艰难曲折。且不说印度在古代社会战争频繁,单就其进入近代以来,亦与中国被西方的洋枪洋炮轰出中世纪那样,被迫融人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横向比较东方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印度的工业化是在西方经济渗透时间长、强度大,殖民化程度深,以及因种性、宗教与政治分裂而缺乏凝聚力的独特历史条件下,艰难起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取代了之前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而成为控制和影响整个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便成为广大后发国家纷纷借鉴和参照的发展模式。而苏联以其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的强权干预——斯大林模式,更成为不少发展中大国效法的榜样。独立后的印度,因其长期遭受英国的侵略,故十分自然地在外交上与苏联走得更近,从而使自己的工业化道路也打上了苏联模式的烙印。

然而,印度工业化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对苏联模式的直接照搬和简单重复,它是在结合了本国具体实际的情况下,力图兼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合理要素,旨在通过关键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建立新型国营经济,利用国家的经济杠杆调节国民经济,建立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计划和市场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以推进和实现迅速的工业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951年,尼赫鲁在制定印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将其“描绘成是计划经济与西方民主的独一无二的结合物”。这一指导思想一直影响到今日的印度政府。因此,印度的工业化道路既有别于欧美模式,又不完全等同于苏联模式,它的出发点在于:既强调自力更生,又不放弃吸引外资;既大力发展公营企业使其占领工业的 “制高点”,又一定程度地扶植私营企业发展;既搞计划经济,又有市场竞争,兼顾协调,平衡渐进。

正因为印度选择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所以近年来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已使得国际社会对今后印度经济的发展寄予厚望。据印度媒体报道,到2003年底,印度经济对世界GDP总量的贡献率排在了世界前5位。2002年印度在按照实际购买力计算的GDP总量排在世界第4位,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美国、中国和日本。事实上,自1982年以来,印度的这个位次变化最大,当时仅排在第10位,那时,排在印度之前的除美国、中国和日本外,还有俄罗斯、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这说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印度对世界GDP总量贡献的比重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另据世界银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2013年度的GDP为1.88万亿美元,上升势头很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到2020年世界经济力量排名中,中国将跃居第一,其次是美国、日本和印度。

2015年将是印度几十年来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中国的一年。据世界银行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2015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增速将加快至7.4%,明年达7.8%,2017年至8.0%。“印度将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未来两年,印度较中国增速的领先优势将扩大”,世界银行的报告进一步表示。类似的结论得到了国际基金组织( IMF)的证实。2015年初,IMF预测,印度经济增速将在5年内从2014年的7.2%攀升至7.5%。

季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还提醒我们重视印度的人口红利,这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正如美国报刊指出:“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在大约20年内也将很快面临老龄化问题。但目前,在印度近10亿的人口中,有一半人年龄在25岁以下,而且印度也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因此,从长远看,21世纪很可能变成印度的世纪。”此话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从中国在人口问题上已然显现的危机考虑,中国未来与印度的竞争无疑将受到人口红利消失的困扰。

诚然,在中印两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产生竞争,但在竞争中亦可取长补短。印度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借鉴:一是印度具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二是具有技术创新方面的人才实力;三是具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四是具有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五是具有金融体制和微观经济方面的竞争力;六是具有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优势;七是具有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八是具有整个社会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致印度的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早已超过中国;九是具有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浮躁、讲操守的士大夫风气;十是具有广大民众消费得起的文化生活以及弥漫于社会的文化气息,等等。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第5篇

一、结合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汇的关联意义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词的字面意义即理性意义,而忽视了附加在词汇后面的内涵、情感和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既注重词汇的理性意义,又要引导学生注重词汇的关联意义。

二、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汇意义

要想掌握某国语言,就需要对该国的历史、制度、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中国与西方文化因其地理、历史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自然而然地要反映到文化交流的媒介——语言中来。在东西方文化中,对动物所赋予的意义有很大的不同。如英语“It rains cats and dogs.”翻译为“下倾盆大雨,”但在东方文化中,汉语却不用“猫、狗”两词来形容雨之大。“She is a cat.”不能翻译成“她是一只猫”,应翻译为“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把“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联系在一起不是汉文化的产物。所以,词汇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根敏感的指针。词汇的理解有时是离不开文化这一大背景的,如:“individualism”译成汉语是“个人主义”,在汉语中它与“集体主义”相对立,因此,“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在各自的语言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对文化背景的阐释,学生即使了解该词在字典上的意义,但实际还是没有掌握其真正含义。所以,语言的表达永远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存在。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常介绍一些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常识,告诫学生不要望文生义,还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多了解一些各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只有了解了东西文化的差异,才能避免产生误解,以达到真正理解语言材料的目的。

三、从词源学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从共时的解读涉及拼写、发音、词类、释义、搭配、惯用法、相关复合词和派生词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由于词的产生和消失是常见的事实,并且词汇的意义随着客观外界和使用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词汇和词汇意义都有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痕迹。任何共时的词汇研究都不能彻底割断同词汇的历史的联系。因此,寻觅具体词的来龙去脉的词源教学,不仅与共时的词汇教学不相抵触,而且能拓宽词汇教学的思路,增进学生的词汇知识,加深他们对词义的理解。

四、从语义角度,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语义词汇

从语义角度分析,英语词汇又可分为主观义和客观义。英语词汇的主观义是指人们所持有的看法,具有“表态”语义特征,多修饰人(也可修饰物),译为汉语的“表现出……”;客观义具有“使人感受到”的语义特征,多修饰物,译为汉语的“令人……”、“可……”、“使人……”。有些词既有主观义又有客观义,如pitiful(主观义:有同情心;客观义:令人可怜的)。

五、通过英语词汇的形态结构,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

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语构词法的教学对扩大学生词汇量十分必要。词根是词汇的基本含义,前缀常常改变词汇的意义。在形容词前加前缀un-、in-、im、ir-、non-、dis-、a(an)-、de-等构成反义词,如:important—unimportant。在名词前加前缀uni-、mono-、di-、bi-、tri-、po-、ly-、multi-、semi-、hemi-、milli-表示数字的变化。如unicycle、bicycle。在名词前加pre-、post-、fore-表示时间的变化,如prehistory、postdate、foretell。后缀既改变词汇的词义,也改变词汇的词类。形容词加-ness、-ity构成名词,如carelessness。在动词加-ness、-ity构成名词,如carelessness。在动词后面加后缀-ment、-ation、-ion、-tion构成名词,如excitement、action。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构成特点后,即使遇上不认识的词,也能根据前缀和后缀准确地把握其词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