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田地质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进取向上,严于律己。作为无党派人士,关心时事,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深刻领会党的xxxx和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教学水平精湛,教书育人精心
老师长期担任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承担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大量教学任务,年教学工作量大大超过额定工作量。先后主讲了《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古生物地史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其中《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相关专业学生的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多年来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针对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图册、音像、录影等基础上编制的《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生动精辟,为配合学生课外学习,开发的课程在线测试等都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她教过的学生都肯定地说,听了陈老师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作为老教师,老师注重对年轻教师在教学上的传帮带,从备课教案分析、试卷难宜程度的把握,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授课技巧都能给予新进教师精心细致的传授。除课堂教学外,注重课余时间指导本科学生拓宽学习领域,增强学习兴趣,精心指导低年级学生从感兴趣的地质问题出发,开展科研活动,其中09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的《淮南寒武系遗迹化石的发现》获得学校挑战杯赛二等奖,这对在校本科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罕见的。老师注意将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数十人,培养研究生近二十人。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
关键词:煤地质学;课程融合;知识体系;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71-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进展,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地质工作的发展急需培养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型综合地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2]。当代社会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生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3],众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了多学科一体化的教学思想,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9]。“煤地质学”课程作为我校地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对本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内容组织等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煤地质学”课程为例,探讨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煤是由古代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后期成岩及变质作用后演化而来,这一过程有古植物、古气候、古构造与古地理等因素共同参与而成。因此《煤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见图1):(1)成煤作用过程,主要研究由植物转变成煤的这一复杂的作用过程,以及不同成煤阶段的特征、条件、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理解煤的形成演变原因,这是煤地质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2)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学特征,采用岩石学和化学研究方法及手段研究煤的宏微观属性,为煤炭资源的工业利用提供基础。(3)成煤沉积体系的划分,分析成煤盆地水动力机制及不同成煤沉积体系演化对煤的物质组成、煤层、煤系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是煤炭资源预测的理论依据。(4)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中起主导作用大地构造因素是重点探讨的内容,包括聚煤盆地的特征及类型与大地构造之间的关系,通过盆地构造演化的分析预测煤层的赋存变化。(5)煤的聚积与分布规律,此部分内容需要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煤盆地分析方法和原理,研究煤在特定地壳中的聚积和分布规律,为煤田地质勘探提供理论指导[10]。
从《煤地质学》五大块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讲解与其他多门地质课程紧密相关,讲解过程中需要有先修《古生物地史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内容。
三、先修基础课程与后继扩展课程之间的关系
1.《煤地质学》先修基础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前,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要先修《岩石学》课程,《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煤地质学》课程才能顺利开展。《煤地质学》课程是地质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门先修的课程的学习都是《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讲解的基础。
例如先修的《岩石学》课程要求掌握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煤岩特征分析一章就借用了岩石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显微镜分析技术,识别煤的微观显微组分特征,进而可以判断成煤的原始物质来源。此时先修的《古生物地史学》已经学习过各地史时期,古生物的种属分类及繁盛程度,特别是古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演化等知识为本课程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提供帮助。在岩石学中沉积岩石学的内容对《煤地质学》课程中的成煤过程的讲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煤层顶底板均为沉积岩层,煤层就是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演化发展的。因此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同样经受过各种各样的沉积作用。但煤层作为有机物质来源又与顶底板的无机物质在沉积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煤的变质作用就是鲜明的例子。含煤岩系在经受相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煤经受变质作用转变成变质程度不同的煤级,而其他无机岩组并没有经过变质作用过程而转变成变质岩,这也表现出煤的特殊性。
先修的《构造地质学》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构造类型及在地质体中的表现形式,在本课程的聚煤盆地一章就需要利用构造地质理论知识讲解盆地在形成之前、演化过程中发生的构造活动对聚煤过程的控制作用,这类构造称为同沉积构造[10],对煤层形态及厚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断层两侧煤岩层难以对接,因此断层属性的正确判断对分析煤层的赋存环境及后期的正确开采具有重要意;而聚煤作用之后的构造形迹会严重改造煤层的赋存状态,对煤层的后期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构造带的查明有助于解释煤层现今分布规律,可指导矿井实际生产问题。因此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煤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先修的《岩相古地理学》是研究古地理面貌的学科,通过沉积物及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沉积体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变迁。而成煤作用过程中从泥炭沼泽的发育到聚煤盆地的演化,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沉积环境的控制,因此《岩相古地理学》教学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泥炭沼泽的演化与发展、泥炭的堆积理论以及含煤沉积环境类型及沉积体系等内容,是解释煤层富集规律的理论基础。
2.《煤地质学》后继扩展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后,有兴趣和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继专业课程,如《石油地质学》、《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等。
后继开设的《石油地质学》是学习石油资源的成因、成藏与分布等相关理论知识,其中成因问题分析石油的原始质料以低等生物为主,而煤以高等植物为主,但二者的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通过《煤地质学》课程中学到的煤的成因演化阶段,可以帮助理解石油资源的成因问题。
后继开设的《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学习均需要有一定的《煤地质学》基础知识,其中学习的煤化作用讲述了煤化跃变各阶段均有大量气体释放出来,这正解释了煤成气的来源,其中有一部分气体保存在煤层里面,也是就煤层气,有一部分运移出煤层就构成了天然气的组成部分。而《煤地质学》课程介绍的煤中元素及煤的工艺性质内容也构成了《煤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煤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为《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课程开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另外《煤田地质勘探方法》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探测煤矿床,正确评价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要想准确地得出评价结果需要了解勘探区煤层的富集规律,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聚煤盆地演化特征及煤层富集规律等知识点在煤田地质勘探内容中得到了应用。
四、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因此在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煤地质学》作为地质专业高年级的基础课,采取以《煤地质学》为核心的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前提条件。该体系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见图2)。
1.多门课程基础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煤地质学》为核心,先修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同时将先修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入到《煤地质学》课的讲解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2.多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煤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矿产,与普通沉积岩有共性特征;煤作为有机能源之一,与其他有机能源具有相似成因方式,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与《沉积岩石学》、《煤层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交叉课程可以很好地进行结合。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地质相关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因此本课程是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贯穿多门地质学课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完成任务。
五、结语
“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本课程开设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质基础知识,本课程讲述的煤田地质理论和方法在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可以得出实践的检验,因此本文围绕“煤地质学”课程主要内容阐述了与先修基础课程,如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内容的有机融合,同时关联与“煤地质学”相关的扩展课程,如煤化学、煤成气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煤田勘探方法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兴趣,实践了本课程的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13.
[2]倪师军,邓斌,李明路,等.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0,(4):17-22.
[3]李佳敏.学科交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转型[J].江海学刊,2012,(6):228-233.
[4]吕大炜,王东东,李增学,等.“多学科一体化”地质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岩相古地理”教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4):112-117.
[5]李增学,刘海燕,刘莹,等.“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9,69(1):114-117.
[6]左琼华,朱婉明,杨加庆,等.实施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以“岩石肉眼鉴定”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2):76-78.
[7]徐艳.多学科融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62-64.
[8]刘海燕,李增学,吕大炜.探讨“煤地质学”课程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1,(1):141-142.
【关键词】煤田地质;钻探工程;孔内事故预防和处理
前言
对于钻探工程孔内事故,目前尚未见到确切定义的相关资料。通常把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中断钻孔内正常钻进的各种故障统称为孔内事故。它分为埋钻、卡钻、烧钻、断钻、落物、套管事故等几种类型。
在煤田地质钻探过程中,孔内事故是制约效率和效益的主要因素,提前预防、准确判断、少走弯路、合理处理孔内事故,是提高钻探效益的重要保障。孔内事故的发生多数都是可以预防的,发生孔内事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事故加事故,由简单的事故变成复杂的事故。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解决措施是处理孔内事故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本人在长期的钻探工作中的经验,对怎样预防、判断、处理孔内事故,谈谈自己的见解。
1 孔内事故的起因
1.1 地质条件复杂,设备和管材质量不符合要求等,例如:岩石裂隙发育,有流沙,涌水,活石等。泥岩、土等塑性岩石而遇水膨胀而使钻孔缩径;遇到严重漏水、钻孔内液面突然下降,易引起井壁坍塌。管材质量有问题亦易发生孔内事故。
1.2 没有选择合理的钻进参数,如钻压,钻速,送水量。如卵砾石地层是地质钻探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其基本特征是结构松散、无胶结,呈大小不等的颗粒状。当地层一旦被钻开,很容易破坏原来的相对稳定或平衡状态,使孔壁失去约束而产生不稳定。主要表现在钻进时易发生塌孔,冲洗液漏失严重,易发生卡、埋钻等孔内事故。在这种地层中钻进的关键是选择合理的钻进方法,采用先进的钻进技术,重点预防钻进时的冲洗液漏失及孔壁坍塌,提高进尺速度及岩石采取率。
1.3 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技术措施不当及违章作业等,例如在修理机器,进行长时间冲孔时,没有将钻具提离孔底并经常活动钻具,易造成埋钻、夹钻和泥皮粘附卡钻事故。在钻进破碎及复杂地层,若不使用优质泥浆护壁或提钻不灌孔,就会加剧钻孔坍塌,掉块而造成埋钻、卡钻事故。不根据岩石性质、钻头类型规格、钻孔深度、钻具组合等情况,盲目采取不合理的钻进参数就易造成钻具脱、烧钻事故等。
1.4 没有根据情况选用较先进的钻进技术,如深孔及复杂地层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反循环钻进技术,绳索打捞全面钻进技术,螺旋跟管无循环钻进成孔技术及潜孔锤同心跟管钻进技术等。
2 孔内事故的预防
孔内事故的预防应从分析事故发生的机理(原因)入手,通常有人为和自然两大因素。自然因素是指特殊的地层地质条件,一般人力难以改变。所以,主要应预防人为事故。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案例,绝大多数也都是人为因素所致。应针对这些因素,从管理、技术、教育等方面采取预防的措施。近几年来,我局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引用危险辨析技术等方法预防事故,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有下面几点。
1.1 首先把孔内事故列为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并将目标逐级分解。主要控制损失大、后果严重的孔内事故,避免事故发生。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及安全网络的每一个人员身上。
1.2 强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原煤炭、地矿等部门颁发的规程,在没有新的版本颁发以前,仍要执行。这些规程里的大多条款是针对孔内事故的,是经验和教训的结晶。同时,根据开辟的新项目,总结研究新问题,辨析危险源,采取针对措施,创立内部规程。
1.3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井队、班组分别按月、旬、日进行检查。把安全规程、制度、措施等内容编制成检查表,逐项对照检查,发现隐患与问题及时整改。
1.4 推广引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方法,提高本质安全。安全难题最终要靠技术进步来彻底解决。
1.5 结合推行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抓好孔内安全,把孔内安全的具体内容渗入到这两个体系当中,推行全面安全管理。同时,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我局每年组织职工开展的安全培训,都把孔内安全知识与技术作为主要内容,大大提高了职工掌握孔内安全的技能,事故率显著下降。
3 孔内事故的判断
3.1 孔内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有预感,正常钻进时突然不进尺,钻具回转突然变轻,提拉时无劲或拉力称重不够重量,这是断脱钻具现象。
3.2 钻进时回转阻力突然增大,水泵压力逐渐增大,泵量逐渐减小或水敏性地层缩径,容易造成埋钻,烧钻事故。
3.3 提引系统检查不严,或各工种配合不好,下钻具时发生跑钻事故,小口径里钻具会弯曲,大口径里除弯曲外可能会发生多断头事故。
4 孔内事故的处理
对于孔内事故处理,首先要详细了解情况,如断头的深度、断头为何物、断头处的地层、断头的外径、内径尺寸等,再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在处理过程中要把握好锥、提、吊、打、扩、反顶、破等关键环节。
4.1 锥:对于断头事故。用锥子下钻时,要慢平稳,特别是快到断处,杜绝冲击事故头。碰头后感觉锥子锥入(一般碰头后锥子会多下5cm~10cm)。先人力用工具拧紧,然后给钻具400kg~500kg压力,用钻机转动,手不离离合手把,逐渐加力后可试提,提力较大可继续转动几圈,撑握离合器不要突然关闭,以免回力太大倒开钻具,也不要扭力过大锥断公锥。
4.2 提:对于一般事故,锥子锥上后都可提起,在提时拉力表、称重与钻具重量吻合可取钻。对于一般的埋钻、烧钻事故强力提拨可取上。离开孔底的埋钻,尽量活动,可边冲孔边钻动(前提是先打好优质的泥浆),一般孔内沉渣、岩粉较多的孔都能取上。对严重的埋、烧钻事故,在动用反丝前可强力提、快速放,反复连续多次,以利于钻具下部倒开。
4.3 吊打:在钻具受卡或一般的埋、烧钻事故中,利用吊锤能起到比原钻具提升大得多的力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检查好所有连接吊锤的部件,如连接环连接钢丝绳,提引装置的固定等。在人力打吊锤时,一定要统一指挥,齐心协力。
4.4 顶:对严重的挤、卡、埋、烧事故,可用千斤顶起拨,但在起拨过程中,一定要垫稳顶座,用小钢丝绳保险,逐渐加力,顶力较大时每顶10cm可停一停再顶,时刻观察压力表(钻杆的极限在40t左右、钻铤的极限在75t左右)。
4.5 反:反钻具时,一定要控制拉力中和点在钻具底部以利多反钻具,在每回次的反钻具过程中要稳而慢地开动转盘,并准确判断钻具的下行和上行距离(一般锥下行5cm左右,反开后上行5cm左右),反钻具时要详细纪录,下钻具时所有接头要大力拧紧,稳而慢地下钻,取钻时垫垫叉要稳,避免碰撞,造成有可能锥得不死的钻具脱落。
4.6 破:对于反不上的孔底粗径钻具,可打小眼穿透岩芯管后,再试捞,不成后可利用专用扫铁钻头扫掉岩芯管再打捞钻头,在扫岩芯管过程中要轻压慢钻、中泵量。
5 结束语
在处理孔内事故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钻塔螺丝、天轮螺丝棚绳与所有提引部件要认真检查,要详细研究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最佳方案,抓紧时间处理。平时对处理事故的打捞工具要准备好,保管好,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张永勤等.复杂地层钻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探矿工程,2001(增刊).
[2]兰海波等.地质钻探工作中钻进因素的合理选择[J].金属矿山,2007.
[3]何杨等.浅谈钻探施工技术在复杂地层的应用[J].吉林地质,2008,4.
关键词 三维地震;断层;模型
中图分类号K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87-02
0 前言
自1993年煤炭采取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矿应用以来,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在煤矿采区设计和巷道掘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维地震勘探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煤矿至成果的精度。三十年的成果表明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可以达到的精度:实践证明煤炭采区二维地震勘探的成果精度可以达到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时间剖面上发现落差大于5m 的断层,可以查明落差大于10m的断层;应用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基本可以查明落差在5m以上的断层,二落差在5m以下断层的查出的程度不高,景观采用多属性技术可以发现一些落差较小的断层,但是由于处理剖面精度不高,往往造成落差小于5m 的微小断层正确率不高。本文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提出了查出落差小于5m的微小断层的解释方法,并分析了它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
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是地质解释人员识别断层的依据,落差较大的断层往往表现为同相轴的明显错断,二落差小于四分之一波长的断层往往只能由动力学特征来判断。而对于小断层的识别主要是根据地震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来识别的,就是用通常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来识别小断层,识别我们不能简单的利用同相轴错断断层老姐杀跌断层,这就是我们解释落差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断层的方法,如落差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断层的的解释可以利用水平切片和剖面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解释主要是识别煤层反射波同相轴是否产生挠曲、振幅减弱、频率变化或波形变化等,利用水平属性的放大作用识别断层,达到解释和识别小断层的目的。利用地震解释软件就是利用计算机将人们的这些思想实现提高解释效率,提高解释精度,发现利用常规方法不能发现的小断层。
在地震时间剖面上解释断层是指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解释特征,二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表现特征与断层的落差、频率、煤层、断层性质及地层年代、解释工具的解释能力相关。
利用地震资料查出落差2~5m的断层要求具有较高分辨率和较高信噪比的高密度地震资料作保障,同时解释结果的准确性是否经得起后期钻井的检验和证明。
有效应用于砂、泥岩地层研究的地震属性技术,对煤层研究是否会同样有效?哪些属性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到该领域的研究之中?它反映T5(13-3煤)、T4(11-2煤)均为强反射层,且为低阻抗层;同时在这两套煤层的上下还可能存在若干套类似的低阻抗煤层,但是由于厚度较薄,横向厚度变化大或围岩的差异,在地震剖面上没能得到像T5和T4层那样强的反射同相轴。
如何在地震剖面上解释落差在2~5m断距,本文利用煤炭地质资料建立了地震地质模型,首先对小断层模型进行模型正演,模拟小断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断层地震响应总结小断层的识别方法。
1模型参数
2 数学模型研究
根据煤矿开采的要求,我们承担地质任务要求查明落差5m以上的断层,同时要求尽可能的解释出落差小于5m大于2m的断层,为此,我们应用了正演模型技术,利用煤矿地质数据模拟落差2m断层的的地震响应,分析不同频带区间地震反射相应对落差2m断层的分辨能力,以指导实际地震资料解释中对细小断层的识别和解释。煤层厚度大于1m是时可以产生被我们是别的煤层波。
理论计算和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落差3m的断层,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双程旅行时间上下盘的时间差小于2ms;对于落差3m的断层,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双程旅行时间上下盘的时间差小于4ms。
综上所述,要在地震剖面上识别2m~5m落差的断层,首先需要提高地震时间剖面的频带宽度按或者提高地震时间剖面的主频,使得地震时间剖面具有较高的分别率。实践表明,在淮南矿区只要是在激发、接收、资料处理等方面采区合适的措施就可以实现,主要主要可采煤层波即T5、T4及T3等煤层反射层的优势频率达到90Hz左右(图3),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文数学模拟结论,这种资料就可以识别出落差大于3m 断层。
本文的模拟结果是数学模型,实际资料解释利用该文的结果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一般情况下要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大于7,才能在地震资料上识别出落差大于3m的断层。提供给狂放的地震解释成果还要经过综合研究,利用多属性解释技术结合井下实见成果,进行综合研究,降低解释的多解性提高解释成果的精度和准确率。
关键词: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133-01
引言:导致煤矿水害的原因非常复杂,除自然条件外,还有与管理水平比较低、生产技术和防治能力比较差有密切关系。因此,防治水害,减轻灾害损失的基本方法是整顿矿业秩序,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防治措施。
一、防治水害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煤炭生产结构,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规划,逐步压减安全保障性较差地区和灾害多发矿山的生产规模,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以“灾害少、效益高”为目标的新型矿井建设,实现集约化生产。
(二)加大力度,整顿矿业秩序,规范矿业市场。近年来,国家大力整顿矿业秩序,收到比较明显成效。但煤矿生产仍比较混乱,特别是应该取缔的小煤矿,或者尚未关闭,或者屡灭屡生,违规生产或无证开采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因此,需进一步加大煤矿整治力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整顿矿业秩序,规范矿业市场,从根本上为防治煤矿突水事故提供宏观保障。
(三)实施煤矿安全战略,强化煤炭行业管理。完善煤矿安全准入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提高办矿准入门槛以及安全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
(四)加强基础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完善煤矿安全科技体系。特别是针对煤矿生产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国家应加大研究投入组织联合攻关,取得突破,深入研究灾害发生机理、发生条件,完善防治技术方法,为有效防治灾害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五)完善煤矿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清理已有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标准,总结评价已有标准的适用性,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完善各项技术标准,尽快形成标准体系。
(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煤矿安全体系和应急系统。政府和煤矿企业,把安全作为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在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不仅明显减少事故发生,而且一旦发生事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防治水害的技术措施
井下防治水措施井下防治水大致可分为井下防水和疏于排水两大类,当煤层与水体或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存在时,适合采用防水措施;当煤层离含水层很近或直接接触时,应采取积极的疏排措施。这类措施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要比防水措施更为有效,但疏排费用较高。因此,在考虑防治方法冰应权衡利弊,洽当选择。
(一)合理进行开拓与开采。在矿井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划分井田,选择合适的开拓、开采方法。在进行矿井布局时,应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安排条件简单、水量小、易于开采的矿井上马,以便摸索和积累防治水经验,为开采水文条件复杂的煤层打下基础。
(二)留设防水隔离煤柱。防水隔离煤柱是矿井用来防水的重要设施,各大煤炭集团对各矿井的防水隔离煤柱应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本矿或小煤矿开采或复采矿井留设的防水隔离煤柱,也不准在风化带防水隔离煤柱内开掘硐室或巷道。
在煤层与含水层或含水带的接触地段,预留一定宽度的煤层不采,使工作面与地下水源保持一定距离,这种预留不采的煤层,称为防水隔离煤柱,井下留设防水隔离煤柱,可以阻止地下水涌入矿井,同时还可以防止瓦斯与火灾事故漫延。防水隔离煤柱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1、井田边界和风化带防水隔离煤柱。相邻两个矿井或井田之间是不能沟通的,否则一旦有一个矿并发生突水淹井事故,邻近矿井就会受到影响。井田防水隔离煤柱大都是人为留设的,此时,以煤柱中心线为矿井的边界;有些是以断层为界留没的,这种情况,断层两侧需各留一定宽度的煤柱,作为各自开采的边界;煤层露头风化带也必须留设防水隔离煤柱,在此煤柱不准开掘硐室或巷道。2、与被淹井巷间的防水隔离煤柱。井下有时有局部积水或被淹井巷,当积水很多不易排于时,也要留设防水隔离煤柱,使生产区与被淹区隔开。3、冲积层或风化带防水隔离煤柱。井下采掘工作面有时离冲积层或地表很近,而冲积层内又往往有水和流砂。在这种情况下,采掘工作面必须与冲积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为此,要留设―定的煤柱。4、断层防水隔离煤柱.多数断层是导水的,断层破碎带本身,也常常含有大量的水。有的大断层沟通过多个含水层,或与地表水沟通,形成复杂的水力联系。采掘工程碰到这样的断层是很危险的。因此,断层两端有时也要留有一定的煤柱。5、其他防水隔离煤柱,在来掘过程中,如接近水量较大的钻孔。含水或导水陷落柱等,也要田设防水隔离煤柱。
结束语:综上所述,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断层的突水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矿井水害的发生,另外,煤矿防治水要从煤矿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来降低水灾对矿井的威胁,从而使煤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隋鹏程.中国矿山灾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武强,李周尧.矿井水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3]杨起,韩德馨.中国煤田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