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差异 翻译 体现

一、前言

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进行转换的过程。由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尽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境,这也就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于所翻译语言的文化了解不深入就无法真正的了解这门语言,会造成原文与译文的割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跨越文化的鸿沟,准确的表达出原作的含义。在中英文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历史、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就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翻译中的实例,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为翻译过程中“信达雅”基本原则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现:

(一)中西方地理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在地里环境方面有较大差异,这种地理差异导致语言上地理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我国处于北半球,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受海洋和陆地气压的影响,在我国春天的季风从东面或东南面来,而秋天的季风则是从西面或西南面来。因此,在我国文化中经常用东风比喻春天、温暖,而用西方比喻寒冷、秋季、萧飒。如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是将东风与春天、温暖联系在一起。而刘禹锡《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则很好地体现了西风在中国文化中的意境。但是,西方由于处于南半球,气候与我国不同,在西方国家,西风带来春天,而东风则带来寒冷。因此在翻译中若是简单的将古诗中的“东风”、“西风”进行直译就会为西方人带来困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这一点。如上文中的诗句,如果直接将东风翻译为“east wind”则无法体现出原文的含义,不如将其译为“spring breeze”或“vernal wind”较好。而且,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而西方国家是海洋性气候,因此在对山、水等词语的地理文化含义方面有较大不同。举例来说,在中文中挥金如土一词经常在英文中被翻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其中“water”与“土”这两词的应用就反应出地理文化差异在语言翻译中的不同。

(二)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在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方面,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经过长时间的封建统治后形成了独有的儒家文化和家天下思想。而且我国古代饱经战乱和朝代更迭,对于民族和历史有独特的身后认同感。而西方历史文化与我国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并不相同,封建政权在西方统治时间和统治程度都远不及我国,因此,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翻译中有所体现。在我国“千金一笑”、“烽火连天”、黔驴技穷”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如果简单翻译的话很难让西方人理解其中的含义,而西方一些短语如“Greek gift”若直接翻译成“希腊人的礼物”恐怕很多中国人都无法理解,但是若联系这个短语的历史背景,即希腊人利用特洛伊木马攻破了敌人的城池,则能够帮助理解这个短语。在历史背景差异下,很多中国历史成语或短语是无法直接翻译出来的,很多词语都是通过拼音和英文相结合进行翻译,这就需要对这些词语进行专门的解释以方便英文读者理解。

(三)中西方社会风俗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文化在社会风俗方面也由很大差异。举例来说,我国古代对于宗亲伦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在我国语言上也有很深地体现,而西方对于宗亲的区分较我国相比则比较简单。如“aunt”一词在西方可以代指姑姑、姨母、舅母、婶娘、伯母等多种中国宗亲伦理关系,而相对应的“uncle”一词也可以代指我国叔叔、伯父、姨夫、姑父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这种词语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能准确地将这些词语与我国的宗亲关系相对应进行翻译。而我国的“吃”文化也与西方有较大不同,如“吃瘪”、“吃亏”、“吃醋”、“吃鸭蛋”等等,这些词语在翻译时要考虑词语背后的含义,通常都是将词语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如“吃醋”就可以翻译成“be jealous”(嫉妒),这样翻译能够保持原有词语的基本含义,达到翻译的目的。

(四)中西方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也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儒释道相结合的独特,而英美等国人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因此宗教文化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也是翻译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中文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阿弥陀佛”则可以翻译为“god bless you”或“god bless my soul”等形式。在我国“龙”是一种民族图腾,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而西方则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代表奸邪和恐怖,因此在对“龙”进行翻译时就需要注意中西方这种不同理解下带来的语言差异。这些都是在翻译中的体现。

(五)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偏概况、使用和综合的,经常从整体和集体进行考虑,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个体或独立,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应在语言中就形成了词语使用的不同。如汉语中常赋予一个词多种含义和用法,如“说”,可以组成“说话”、“说三道四”、“说清”、“说情”等不同词语,而这些词语中“说”的含义都是在用话表达意思这个基本含义上发展而来的,而在英文中“说”可以分为“speak”、“tell”、“say”等多个词语,每一个词语都有不同的使用情景,这中语言表达就较为准确。此外,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还体现在对名字、地址等翻译上面。

三、结语

对于译者来说,理想的翻译是“信达雅”。通过对不同语言进行深入了解,在保留原文的含义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作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本土化翻译。而译作的本土化即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原作,也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和交流。译者也只有在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前提下,结合本文化实际,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作者单位: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肖琳.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哲学观 价值观 文化心理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活动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市场工具,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商品。而广告语则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其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一方面受社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蕴含并反映着社会文化。本文将从现代广告语出发,从多个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是由中国的大陆小农经济模式所决定的。它认为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因此,中国广告语言突出“天人感应”、“物我交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如: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早期的太阳神口服液);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生保险(保险公司);自然的饮料,自然的选择(绿得饮

料);花草有情人有爱(爱护绿地)。

西方传统哲学观天人二分是由西方的海洋工商型的经济模式决定的。他们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分离、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承认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同时,重视人对外物的征服和改造。因此,西方广告语言更多地突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如:横扫美国,再创高峰,万宝路销量第一(万宝路香烟);阳光属于你(取暖器);我们愚弄了太阳(灯具);奥林巴斯,没有限制(奥林巴斯相机)。

2.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制,造就了中国文化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中国文化以整体作为其价值基础,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国的广告语言倾向于体现“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乡土情结”。如: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冰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洗发水);喝了一口青岛啤酒,等于喝了一口家乡水(青岛啤酒)。

西方文化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个人的力量无限、个人奋斗的成功、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因而,西方广告语言突出“个人价值”、“个性自由”、“个人利益”,并为此不惜漠视权威、挑战权威,充分展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如:

服从你的渴望(雪碧);尽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没有艾特,就没有美国(艾特面包);骆驼世界,任我闯荡(骆驼香

烟)。

3.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强的权威崇拜观念,产品广告会运用权威效应,借助第三者的证词和权威人士对商品进行的评价,以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如赵本山讲:“泻立停,泻立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高露洁,12小时维护健康,中国及全球口腔护理专家一致推荐”;“香飘飘奶茶,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

西方人漠视权威,讲求实用性,相信自己的判断,重视事实的权威。西方的广告语中,会提供一些产品的可靠数据,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深信无疑。如:劳斯莱斯汽车的广告:At 60 miles an hour the loudest noise in this newRolls-Roy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劳斯莱斯以时速6O 英里行驶时 其最大的噪音是电子钟声)。

4.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如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提到的,中西方在语篇方面的差异“中文是螺旋式的最后切题;而西方文字是所谓的直线式,也就是直接切题”。

中国贤者的思维沿着政治伦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阴柔偏向,含有艺术家的素质,善于总结直观经验,以直觉体悟和整体综合把握事物,是思维具有模糊性。

5.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情趣。古今中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化会越来越强烈。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把白视作为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中国的护肤品广告特别注重突出产品的美白功效,而西方人追求的是棕褐色的健康之美,“白”在他们看来是不健康的表现。

三、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应从差异中找原因,从差异中找进步,取长补短,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点,有的放矢地改进跨文化交际的实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我们要了解中西方社会文化与广告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西方广告语的实际应用中,更好的搭建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性

世界具有多样性特点,这就遭际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使得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产生了兴趣和探究欲望。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的极大差异性,中西方国家在饮食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方文化。本文就从以下四个不同方面的中西饮食的差异来浅谈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对中西方饮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性

中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色、香、味、形”的饮食观念;而西方饮食文化强调的是“理性”饮食观念,更多注重的是营养,要保证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中国地大物博,这就使得其具有多种饮食习惯和特色,具有很丰富法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因而,在中国饮食中,“酸甜苦辣”口味一应俱全,即便是同一的食材也可以被制作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国家文化起源于大洋文化,人们深受形而上学哲学观的影响,他们对于饮食法要求过多的注重在了形式上,但是,在口味上基本上都差不多,这就是为何无论是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的原因。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饮食对于“营养”的关注度要大大超过中国饮食,虽然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但是,这些并不能抵过我“色、香、味、形”的首要要求,这就是使得很多在中国饮食中很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可以说,中西方国家在追求营养方面都各有其侧重和喜好,这直接反映出了中西方国家的不同人文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追求。

二、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文化注重标准性和规范性,而他们在饮食上也不例外,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食物的烹制时会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调料的添加量为例,他们也会精确到可、毫克等,再以烹调时间为例,他们可以精确到秒。西方的快餐通常都会按方配料,就连烹制的油温和炸制的时间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因而,所以,西方饮食中同样的一道菜在味道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只有几种配菜的简单变化,或者是摆盘上的些许差别。然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多样性和特色化,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地方或是不同人制作都会具有不同、甚至是巨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中国饮食呈现出相对较大的随意性,因为可以根据地区、厨师的习惯来调整或是改变食材或是调料的种类或是数量,即便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等作出不同的调整,只要最后的“色、香、味、形”达到“好”就行,这就为何在中国会有那么多的“私房菜”的原因。可见,中西方饮食在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三、用餐方式和餐具使用上的差异性

中国人注重“聚”和“合”的大家庭式用餐方式,因此,无论是何种宴席,大家都喜歡团团围坐,其乐融融,而美味佳肴都被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共同享用并边吃边聊,感情在吃中得以交流。吃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承担着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而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也少不了要互相敬酒和相关夹菜,表达出对对方的热情和睦之情。然而,西方国家由于其文化特点所决定,人们并不习惯或是并不喜欢“过度亲密或是热情”,他们使用的是分餐制原则,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是其个性原则的体现;即便是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通常都是各吃各的,并不进行劝酒或是夹菜,大家比较客气,并且吃饭就是吃饭,不会边吃边聊。在餐具使用上,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是大有不同的,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而西方人的主要餐具是刀叉,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可以说,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象征了不同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四、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

中西饮食上的差异性也体现在用餐礼仪上的不同。在中国,大家共同就餐时,不能自顾自吃饭,如果邀请他人来吃饭,主人一定要尽到职责——热情款待客人,尽地主之谊。在吃饭的时候切不可将多余的饭菜再放回锅里,要时不时给客人夹菜,不能让客人碗里空了;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而主人则需要跟着起身,不要客人动手劳动,请客人坐下休息。而在西方国家,主人在宴席上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切不可一味夹菜敬酒,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发出声响,即便是想要交谈,也只能是与邻座交谈,不能进行远距离交谈。可见,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也极大显示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性。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而饮食作为中西方国家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在相互发展中得到更多交流和融合。在中国,很多西方饮食风格的快餐店比比皆是,汉堡、薯条和可乐也日益成为了我们的饮食组成。在西方国家,很多中国餐馆也大量出现并日益兴旺,那些热爱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穿梭在唐人街、中国特色餐馆,对中国的美食具有了浓厚的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西餐之间的融合会越来愈多,很多中餐或是西餐在对方国家都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和改变,既体现了其原有的风格,也融合了所到国家的饮食习惯,成为大家可以共享的美食,这就是世界化的力量。总的来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饮食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我们应当尊重并理解文化的差异性,这样的世界才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参考文献: 

[1] 来骥.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J].开封大学学报,2014(2). 

[2] 万苗苗.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交际方式;产生影响

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背景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在传统的历史过程中,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人们崇尚自我贬抑,尊崇谦虚的交往方式,反对过分展现自我,其传统文化主要突出群体性的特点,其待人接物上以尊重整体性为原则,反对个人意志凌驾群体之上。西方价值观经过文艺复兴的等运动的改造下,主体呈现宣扬个人主义的特点,鼓励人们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西方崇尚英雄强者,大多认为社会是弱肉强食的,极大的体现了个人的体制特征,比如个人崇拜主义等等。这种个体特征是将个人凌驾于群体之上,与中方的文化存在实质性的差异,文化差异带来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引导人们进行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日常交际的寒暄和打招呼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套约定成俗的交际规则,同时还受人们日常社会活动方式的影响而形成固定的习惯。比如中国人在见面的过程中通常以 “你最近怎么样?”或者“你吃饭了吗?”作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并非实际对你最近生活以及是否吃饭表示关心。同时还会根据聊天人的工作背景以及年龄等进行相关的聊天话题,仅作寒暄使用。然而西方的价值观不同,他们极其注重个人的隐私保护,如果你进行这种询问式的问候,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私人生活被监视,会遭到西方人的方案,因此,在西方进行日常的打招呼时,需要避免提及与个人生活有关的事情。比如在见面过程中可以说:“Hello/How are you!”,还可以以天气为话题进行交流,避免因为价值观不同造成交际障碍。

(二)人们之间的相互称呼

在西方家庭中,对于长辈可以直呼其名,而且没有表现不尊重的意思。然而在中国,对于老人家必须用尊称,还有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需要带上一定的尊称,以此来体现中国人的礼貌性。还有中国在称呼他人姓名时常常带上“小”字,以表达对于人的亲切,然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不礼貌的交往行为,同时在西方国家,对于老人家可以统称老人家以及姓名后带上“老”字,表示其辈分高,然而,在西方,这种称呼是含有贬抑的倾向,无论男女老少他们一律直呼其名。

(三)表达与接受情感

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交往中持有谦虚的态度,通常不能够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在表达方式上过于含蓄委婉,以表现自己的教养素质。然而在西方国家,他们习惯于直接的赞美与表达,通过正面的表扬来表达自己的感,同时又能够坦然的接受他们的赞美。中国人在接受赞美时常常委婉谦虚,不肯直接承认。比如当夸奖一个中国美女很漂亮的时候,中国人会回答“No,no,Where?”,然而西方人会直接说“Thank you.”

(四)分别的方式

中国人的另一大传统是好客,因此在拜访结束后会表现依依不舍的态度,并且强烈的要求多做停留,在送别的时候会将客人送到楼下,主人会对客人表示留恋并嘱咐下次再来,其语言多样化无法翻译成英文,然而西方国家对于客人的拜访结束利用一个手势并且说“Goodbye”只要将客人送至家门口就可以表示主人的礼貌[2]。

三、分析其中西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原因

(一)价值观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长久积淀下来的人文特征出现较大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价值差异上,中国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体让位与群体,在群体利益下集中,忽视个体化的需求,然而西方主张个人主义的展现,强调人权以及自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会影响其待人处事的行为方式。

(二)世界观的差异

世界观的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关系着对于国际交际之间能否进行深刻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人们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崇尚将人与自然分立,主张人权的自由,不受束缚,所以其形成了求新求变的民族特性,而中国则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思维方式[3]。

(三)文化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上的不同是影响交际的一大因素,由于文化历史构成其语言的体系准则,语言上的差异还包括语音语义上的不同,其集中体现了社会习俗与生活价值观。语言是历史演变的最直接的体现。基于现代各种语言的翻译学习,语言障碍已经不那么明显,但是其中语言的历史底蕴还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比如汉语词典中的“龙”与英语单词存在不同的含义,在西方dragon是贬义的,象征凶神恶煞。然而在中文中,是图腾的象征。

结束语

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思维、价值观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文化传统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只有进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跨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刊,2010,03:111-112.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魔幻电影;文化差异;分析

21世纪以来,魔幻电影的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以《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等为代表的西方魔幻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而且赢得了中国观众和评论界的好评。然而,比起西方魔幻电影的叫好又叫座,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近十几年来,从《无极》《新蜀山剑侠》的惨败到近期《画皮》系列、《西游・降魔篇》的成功,中国魔幻电影在探索中艰难前进。因此,了解中西方魔幻电影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文化差异,有助于中国电影走上一条良性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文本差异

中西方魔幻电影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它们二者的文本基础上。纵观中国的魔幻电影史,其文本基础比较纯粹,多选自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神鬼志怪小说或民间传说。如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从20世纪20年代初次登上大银幕到2013年初的《西游・降魔篇》,历经近百年而不衰,仍然是电影人和观众津津乐道的热门题材。甚至在美版《功夫之王》中也借鉴了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与《西游记》这样的长篇神怪小说相比,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为编剧和导演们所喜爱。《倩女幽魂》系列和《画皮》系列的成功把中国魔幻电影带入了发展的小。此外,中国民间传说也是银幕上的常客。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就被多次搬上大银幕,由它改编的《青蛇》《白蛇传说》等影片也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西方魔幻电影的文本基础比起中国要复杂得多。好莱坞魔幻电影喜欢借鉴神话和宗教题材。然而美国短暂的历史使其缺乏本土神话,因此在西方魔幻电影中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玛雅神话等神话故事和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故事比比皆是。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20世纪出现的奇幻小说也成了好莱坞编剧们的大爱。作为西方魔幻电影代表作之一,《指环王》将原著中描绘的庞大的架空世界和穿梭在其中的诸多生物成功地搬上银幕,呈现在世界观众的眼前。同一时期推出的《哈利・波特》系列也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喜爱。

二、背景差异

中西方魔幻电影文本基础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故事背景上的差异。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志怪小说多有着现实的年代背景和地点,并时常穿插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因此,改编自神怪小说的中国魔幻电影也多建立于现世之上。如《西游记》发生在唐朝,而故事中的唐僧等也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传奇性人物;《聊斋志异》虽没有写明故事发生的朝代,但是在对人物出生地介绍上却极为详细,如《聂小倩》里的宁采臣是浙江人,《画皮》里的王生是山西人等;四大民间传说的年代背景更是非常明确,《孟姜女》发生于秦朝,《梁祝》出现于两晋,《牛郎织女》是南北朝的事,《白蛇传》则起源于宋朝。究其原因,中国神怪小说的主要作用是借机对世人进行讽喻,所以把时间、地点、故事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是十分必要的。

与中国魔幻电影多建立于现世之上不同,西方魔幻电影更喜欢架空世界。其一,奇幻小说大多发生在架空世界。奇幻世界从本质上讲是以魔法或其他超自然力量为基础构成的幻想世界,所以作者杜撰一个世界作为奇幻小说的故事舞台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如《指环王》的故事背景是中土世界,《纳尼亚传奇》的故事背景为纳尼亚大陆。除了架空的故事背景,作者还要为奇幻小说出现的非人智慧生物或种族创造他们的特长、社会、历史、文化及演化分支,比方说精灵、矮人及兽人等;同时为了避开影射现实中的宗教所带来的麻烦,作者甚至还需要一个捏造的神话和宗教体系。其二,取材自神话传说的西方魔幻电影,有时也无法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西方魔幻电影中涉及的神话传说来自多个国家和民族,有一些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口头文学,甚至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空白,很难与真实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因此,银幕上出现了希腊、北欧神话中的诸神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奇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西方魔幻电影在营造历史时的茫然。

三、主题差异

东西方魔幻电影除了文本和背景的差异,表现的主题也各有不同。当下的中国魔幻电影倾向爱情主题。在众多题材中,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本就是爱情故事,因此由它们改编而来的电影也毫无悬念地以爱情作为主题。如以《白蛇传》为原型改编的电影《青蛇》和《白蛇传说》。还有一些电影借用原著的外壳,弱化原有的讽喻意味,实际上则是完全颠覆原著情节,打造了全新的故事内容。如电影《画皮》系列将原著中王生、女鬼、陈氏非常简单的三角关系延伸出去,通过对人物的再创造,突出表现人与人之间,妖与妖之间,人与妖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纠葛;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则弱化了原著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为主题,是典型的披着魔幻外衣的爱情故事。

西方魔幻电影更加注重彰显救世主般的个人价值和小团体的英雄主义,多是描绘在战争、种族或宗教争端背景下,某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成长故事。在西方魔幻电影中,最吸引观众的就是英雄历险:影片的主人公大多一开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出众的小人物,在奇幻的世界里拥有了超自然的能力,然后经历重重危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寻找和自我救赎,最终回到现实世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波特和《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中的波西・杰克逊都是英雄成长主义主题的代表人物。

四、道具和武器

如果说文本和主题是中西方魔幻电影的内在差异的话,那么电影道具和武器就是其外在差异。魔幻电影吸引观众的除了奇幻境界和人物,还有绚烂的法术和精奇的武器。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因此在《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神话中对神兵利器的记录远超西方。除了神话传说中流传已久的神兵,东方魔幻电影在兵器创新上也不遗余力,如《蜀山传》中出现的日月宝轮等。中国魔幻电影中出现的武器有两大特点:第一,神兵利器多为持有人量身打造,往往具有灵性,会择主而栖,并且会随着主人一同成长,最终达到“人器合一”的境界。换句话说,神兵并不只是一件兵器,而更像一个朋友。这是因为中国古典美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是核心,“物”是有灵性的“人化”之“物”。 因此,中国魔幻电影中对武器和主人的“人器合一”再现了中国哲学中阴阳合一的终极境界。第二,中国魔幻电影中宝物的使用并不拘泥于宗教派别和种族,且普通人也可以发挥其巨大作用。如《倩女幽魂》中出身道教的燕赤霞可以使用佛教法宝,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宁采臣也可以靠法宝消灭黑山老妖。

与东方众多历史久远的神兵不同,西方魔幻电影中的武器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物品,而且持有者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如《哈利・波特》中出现的魔法书、魔法棒和飞行工具扫帚等。西方虽然也有神兵的传说,但基本上还是更看重人自身的力量。如《龙骑士》中的龙骑士伊拉贡,即便是普通的剑,只要他能在其上赋予龙的魔法,就能够克敌制胜。此外,西方魔幻电影也在魔法修习和武器使用上针对不同的种族作了限制。一般来说,矮人身体强壮擅长锻造,多使用斧头等重型武器;精灵体态轻盈行动迅速,多用弓箭;法师则多是精神力强大而身体瘦弱,物理攻击性差而魔法加持能力强的魔法杖、魔法棒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五、电影特技的运用

魔幻电影最吸引观众的就是导演和编剧们对场景、人物、法术和道具的创造和想象。然而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要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必须通过电影特技的巧妙运用。在这一点上,中国比不上西方。早期的中国魔幻电影从打斗方式和特技上多带有武侠片的特点。在对待特技的态度上,一部分电影过多彰显炫目的特技效果,却削弱了影片的故事性,如《新蜀山剑侠》;而另一些影片则把重点放在了故事情节上,对特技效果并不重视,如1987年版的《倩女幽魂》。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电影特技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如《画皮2》中狐妖和公主两度换皮的镜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人们也看到了国内与西方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加强技术革新和自主开发,另一方面借用好莱坞的技术力量也是不错的选择。

西方魔幻电影的发展与电脑数码特技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特技效果的运用最大限度逼真地呈现了影片想要表现的种种荒诞离奇的想象。如《哈利・波特》系列中魔法学院的学生骑在扫帚上进行的魁地奇球赛和瑰丽炫目的斗法场面都让观众目眩神迷。《指环王》系列运用了上千个特效镜头,充分展现了中土大陆上各种族的特点,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恢宏气势和斗法中的诡谲场面。尽管西方魔幻电影的特技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但它却没有停滞不前。每一部大片的制作都会伴随着很多新软件的开发。这些新软件被使用在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中,同时又会有新的、更好的软件被开发出来。也就是说,观众永远都无法确定哪部电影的特效最好,大家对电影特技的期待永远都在下一部影片中。这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国魔幻电影想要赶上西方所必需的。

六、结 语

总之,通过对电影文本、背景、主题、道具和特技技术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加深了对魔幻电影本质的理解,看到了中西方魔幻电影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从而对中国魔幻电影今后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最近几部较为成功的国产影片可以看出,想要做好中国的魔幻电影,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树立正确的“剧本意识”和“文化观”。即在挖掘电影商品性的同时,注重电影的文化性和叙事功能;重视观众的欣赏力和辨别力,防止出现电影视觉奇观化、故事空洞化。第二,树立良好的“市场观”,即找准电影的市场定位,确保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不断创新电影特技技术,在借用好莱坞的技术力量的同时,加强技术革新和自主开发。

[参考文献]

[1] 白莲.当代西方魔幻电影与欧洲文化语境[J].艺术百家,2007(05).

[2] 巩杰.美国魔幻片现象初探[J].电影文学,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