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教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1-02
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是档案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档案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强调了档案学教育改革对于档案学适应新背景、新形势的必要性,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档案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从2004年至今,全国三十多所档案高等教育院校相继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以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本科教学为例,对其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寻档案专业本科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自1984年成立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改革变化着。笔者对2007年以来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揭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现状。
2007级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17门,具体包括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学概论、中国档案事业史、办公自动化、管理学原理、信息学概论、外国档案管理、档案微机管理、档案法规、信息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缩微复制技术、实验课程实习(专业);专业选修课22门,具体包括古代汉语、科技信息检索、中国政治制度史(古、近、现代)、社科文献检索、人力资源管理、东北地方史、管理心理学、专业外语、人事档案管理、档案应用软件介绍、特种档案管理、科技情报工作、秘书学、档案行政管理、书法、社会学概论、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历史文献学、方志学、文物鉴赏、档案价值研究、CAD文件管理。2008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信息管理和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秘书学、VB程序设计;专业选修课25门,删掉了东北地方史等一些史类课程,增加了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网站建设等信息技术类课程。2009级专业必修课17门,将办公自动化改为选修课,增加了科技信息检索,专业选修课25门,稍作调整。2010年以后沿用2009版教学计划。
通过分析,可将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的建设现状概括为几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稳定性较强
2007年以来虽然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稍有调整,但是专业必修课的门数始终保持在17门,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由2007级的22门增加到2008级的25门,并一直延续至2012级。这说明,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这种稳定性对档案人才的培养是有益的。
(二)实验课程、实习(专业)有特色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其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使其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实验课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以来每一届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实验课程和专业实习。实验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相匹配开设的,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且各大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为学生们实习的基地。专业实习成为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为出众的一个环节。
二、档案学本科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教学课程改革是完善课程体系的必经过程。只有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档案专业人才。课程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是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的总体原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档案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并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确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高素质档案人才的目的。
(一)厚基础
“厚基础”即指档案学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档案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门类齐全,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档案学专业,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宽口径
“宽口径”就是要以档案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多个方向发展为辅。1998年,我国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与合并时,将原隶属于历史学的档案学专业划归到管理学名下,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并列[1]。档案学隶属于管理学,而且又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的情况出现后,档案学势必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产生融合。与此同时,随着图情档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档案学的发展需要相关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促进传统档案学理论向更广阔的方面扩展,而且也充实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是促使档案学教育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演进和发展,从而为培养“宽口径”人才提供了可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档案对历史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学专业曾经隶属于历史学,从这两点来看,不能因为档案学专业如今学科属性的改变而放弃与历史学的密切联系。因此,课程体系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类课程需要保留下来。
(三)强能力
实践性强是档案学这门学科的重要属性。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因此,实践教学应担负起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中流砥柱的重任[2]。所以说,档案学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调动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作用。
三、档案学本科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物就是变化。改革正是实现变化的有效途径。目前,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问题。而问题的出现,恰恰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预测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趋势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和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一)基础理论课程改革
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调整,即档案学专业,成为管理学门类下“图书档案类”二级类下的专业。这次专业调整顺应了国际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档案事业建设对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3]。既然档案学已划入管理学门下,那么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势必要增加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而且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丰富档案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未来的档案工作者,这恰恰成为改变传统档案观的基础[4]。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学专业课程中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未能满足培养学生管理思维、管理能力的需要,建议增设此类课程。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资源的作用,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政府将成为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实现场所,电子政务是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今后档案学发展的方向,亦是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的背景,对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以及计算机编程、网络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应逐步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此外,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发挥与相关学科融合渗透的优势,在选修课方面增加一些例如档案行政管理学、档案社会学, 档案目录学、档案经济学、档案统计学、档案心理学、档案美学等分支学科的课程,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贮备。
(二)实践课程改革
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管理型实践型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从黑龙江大学目前档案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实验课程和实习的课时如果能更多一些,从学校课堂、实验室、社会三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更容易实现。
(三)打造专业特色
黑龙江省档案馆因大量清朝满文档案而闻名全国,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的专业特色可以依托于此。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可与黑龙江满语研究所合作,设置偏重满文历史文献开发方向,增设例如清史、档案文献编纂学、历史文献学等课程以辅助满文档案的整理与开发;也可与黑龙江省档案馆建立合作关系,翻译整理满文档案。这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打造,有利于传承满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更有利于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斌.对档案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4,(2).
[2]陈辉,于元元.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研究――以档案学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关键词:教育评价 教师评价 价值取向 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范围已扩大到教育的全部领域。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一直作为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其鉴定、选拔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强化,其价值取向主要强调社会服务功能,而对教师个体的发展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迟滞现象更加暴露了这种价值取向的弊端。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反思既往,展望未来,创建新的教师评价体系,使之向着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教育评价的影响因素
关于教育评价,我国教育界的理解是:“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而教师评价就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依据评价主体的需要和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后所作出的选择。影响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因此,占统治地位的教育评价总是统治阶级的教育评价。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对其辖属的各类学校均具有行政指挥权和权威性。教育永远在政治之中。
2.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观决定着教育价值的取向。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性,对教育评价的目的,标准和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等都起着导向的作用。目前,教育对市场的过分依赖和迎合,使教育偏离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尺度,它直接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在新世纪里,中国教育应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既偏重于人们的科学精神,又不偏废人文精神,使二者和谐统一。
3.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正确把握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首要问题,也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依据。教育方针所概括的内容,一般有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方面。其中以教育目的即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最为重要。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方向、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质量等起着指导作用。所以,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因为如此,教育目的也是教育评价活动的根本依据,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必须以此为根据。
4.教育评价主体
在教育评价工作中,评价主体的价值观一方面影响着评价对象的选择,另一方面又影响对评价对象的价值确定。
教育评价与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有所不同,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是以客体为认识对象,认识是客体属性在主体意识中的反映;教育评价则是以客体属性对主体自身需要满足与否的关系为认识对象,主体的意志、情感、态度不仅参与评价过程,主体已有的思想观念还引导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同样受到以上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状况。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育观念、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定性评价模式,二是部分量化模式,三是整体量化模式。其中第二种模式由于兼顾到教师工作的特点而被普遍接受。但是,传统的教师评价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及评价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其价值常常取决于社会的需要(事实上是政府的需要),而忽略了教师个体的发展需要以及这种发展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中项,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自身未得到更新和发展,势必会使教育滞后于现实,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必然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现实情境中教师评价的误区
现实教育情境中的教师评价有如下误区:
1.对评价目的的认识不清
教师评价仅仅作为学校的一种管理手段。学校通过教师评价加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控制,这种评价具有统一性、强制性,因而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发挥,教师成了教学的机器,教师的个性、人格得不到尊重,教师的权利受到压制,只有教学工作量的增加,而无个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对这种评价普遍表现出担心、惧怕和反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工作流于应付敷衍。
2.评价系统结构不合理
学校内部的教师评价系统常常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性的评价,即校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这种评价主体的一元化既不能全面准确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又不能使评价对象主动参与以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甚至会导致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间关系紧张。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它随着主体本身不同而不同。只有评价主体多元化,才能形成对评价对象立体的、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达到教师评价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结果。
3.评价系统的功能未充分发挥
现行的教师评价系统知识部分发挥了评价的坚定、选拔、奖惩功能,而主导功能即导向、激励、调控等没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忽视了对评价对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校正导向功能。任何一种评价系统都应面向评价对象的未来,关注评价对象的发展。只有评价对象发展了,评价的目的才真正达到了,评价对象所承担的工作才能得以持续提高。
三、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评价不能仅仅具备一种甄别功能,而应对教师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任何一种职业如果要得到发展,其成员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健康的身体。教师职业是艰辛的,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能保证工作时的积极投入,并为继续工作提供可能性和物质保障。
二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是关键。只有当作为教育者、示范者的教师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时,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职业是个形象职业,既要外塑身体,又要内塑人格。
三是热情和兴趣。教育是“教”的艺术,更是爱的艺术。只有当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热爱时,教育才真正开始。教师职业是琐碎而辛劳的,保持对它的热情和兴趣才能使教师个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能。
四是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及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素养是成为教师的根本和必要条件,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保证。
五是人文素养。不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就应该具备一些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会产生陶冶作用、渗透作用,使教育工作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当这人文素养内化到教师的性格中时,就会促进教师的教育艺术发展。
六是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走向“终身化”是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能力,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习惯。
七是迅速改变的能力。一个教育者应具备迅速改变的能力。一方面是要迅速地适应,另一方面是要敏锐地批判。迅速地适应是为了与时俱进,敏锐地批判是不盲从,迅速决断。
八是创新精神。“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创新就是不墨守成规,就是突破束缚,追求更好。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学校就是人才的摇篮,教师就是人才的培养者。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会有大量创新型的人才。创新精神也会使教师常教常新,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教师评价指向未来,关注教师个体,只有当教师发展了,教育才会发展,学生才会发展。我们的教师评价就是力图使教师成为“自动升级软件”,与时俱进,迅速适应新形势。那么,如何使教师评价向着有利于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发展呢?作为评价主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到如下几点:
1.评价体系中要体现对教师生存状况的关注
教师是一种职业身份,但教师本身是人。人的生存状况会影响到其精神状态,也会影响到其工作状态。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不仅有“经济人”的需求,还有“社会人”的渴求,更有“自我实现人”的期待。因之,教师评价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层面,而应深入到教师这个“人”的方方面面。
2.评价结果要具有导向性和指导性
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对教师今后的行为方向具有导向性,对其行为方式具有指导性。教师应从评价结果中得到激励而不是打击,并能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方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获得个人素质发展。
3.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教师评价不能游离于日常工作之外,而应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对过程实行监控,并使教师在过程中得到及时调整和校正,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较强的自我纠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梁红梅. 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2(09).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卢春霞.教育评价观的发展变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5).
4.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常兴.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河南农业,2012(1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足球这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世界第一运动,在国内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也逐年提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和目前国内高中足球选修课发展的现状,对高中足球选修课的教学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足球选修课 教学方法 发展趋势
一、高中足球选修课教学方法探讨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中已经开设了足球选修课,但因我国足球普及程度和足球发展水平的限制,足球选修课在教学创新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从以下五点提出对高中足球选修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分组教学法。选修足球的高中生,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自身的足球水平的不同,对足球技术的掌握和足球战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高中足球选修班正式开课之前,可以进行学生足球基础的调查和简单的测试,来判断学生的足球基础水平和学生在比赛场上适合的位置。首先尊重学生意愿进行友伴分组,然后结合学生足球技术水平和场上位置情况,对友伴分组进行平衡微调,初步确定足球选修课中的不同分组,随着教学的开展以教学分组为基础建立学生球队。
(二)教学比赛法。高中足球选修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对足球技术的教学,但枯燥、乏味的足球技术练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和足球选修课相关研究,提出教学比赛始终贯穿整个足球选修课程的理念。并且任课教师要参与进来,在教学比赛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运球、突破、摆脱等技术与射门脚法来直观的向学生传输足球战术。任课教师可根据比赛场上的情况随时中断比赛进行现场技术讲解,在中场休息和赛后总结比赛过程中技战术运用问题,并讲解正确的技战术。这样,在学生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技战术讲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足球技战术的理解和掌握。
(三)电教多媒体教学法。现代科技的发展给目前的足球选修课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利用多媒体可以直观展示足球技战术内容,让学生清晰的理解技战术要点。如足球任意球技术的教学展示中“香蕉球”、“电梯球”、“穿越人墙”,即使专业的足球教练能踢出这样好球的几率也非常低,对中学体育教师来说就更显难得。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比赛中踢出的这种球的脚法、力度、触球部位、出球时机、出球角度等进行慢动作和局部动作放大展示,并可以多次重复向学生展示,这将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些技术。
(四)球队建设法。大多数高中生选择足球选修课的原因都是对足球比赛充满兴趣,在足球选修课上对比赛的渴望就更加强烈了。目前国内高中足球选修课教学比赛中基本都是让学生临时组队,而足球比赛对团队合作要求非常高,笔者提出在高中足球选修课教学中进行球队建设,固定每支球队人员,这样将有利于增强配合的默契程度,对学生足球技战术的学习掌握和在比赛中的运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裁判知识学习法。高中生在选择足球选修课前一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足球裁判知识培训,而足球裁判规则是保证足球运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应在足球选修课教学中增加相关内容。如足球比赛中的越位判罚就是其中比较复杂的一块内容,足球比赛中出现最多的争议判罚也是关于越位的判罚。只有进行系统的越位规则学习,在足球比赛中才能合理的利用规则进行反越位,获得良好的进攻破门机会。
二、高中足球选修课发展趋势探讨
通过对国内高中足球选修课发展情况的研究,并通过与韩日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进行对比,发现国内高中足球选修课依然仅仅停留在以学校教学安排为出发点的层面上,对高中校园足球氛围的形成、国内高中足球联赛的发展、国人足球兴趣培养和增加青少年足球参与人数的思考较少。本文从以下三点提出引入商业化发展高中校园足球的观点:
(一)高中校园学生球队的建设。各地高中可以借助开设足球选修课的机会成立本校学生足球队。我国目前高中生足球队屈指可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足球水平的进步,高中生是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主力军,在开设足球选修课的同时成立多支学生球队,通过引进当地知名企业赞助的方式支持高中生足球队的发展,在完成足球选修课教学目标的同时为我国足球的未来慢慢的奠定基础。
(二)企业冠名学生球队提供发展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化运作模式走进校园,帮助校园足球发展已经没有原则性的阻碍,商业赞助高中生足球队发展成为今后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条件的省属重点高中、市县级重点高中、百强县域内的重点高中都可以寻找合适的当地企业洽谈企业赞助校园足球队发展的事宜。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有商业宣传的需求,在校园中对未来的社会主人进行品牌灌输和品牌宣传是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
(三)同地域各高中间开展足球联赛。本地各高中均成立了校园足球队后就可以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办下,在当地知名企业赞助下顺利开展高中足球联赛。这将为我国足球运动带来空前的关注度,必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足球人口数量,还可以从中层层选拔优秀球员进入专业足球学校接受专业训练,经过这样系统化培养出的足球运动员必将为国家队提供许多的优秀人才,国家队的成绩也就真正的值得国人期待了。
本文从高中足球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笔者在校园足球发展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各位同仁能够在阅读本文后得到启发,如果能对高中足球发展起到一点点作用,笔者将倍感荣幸。
参考文献:
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高等学校教师。科研工作是一所大学活力的源泉,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1]。作者从2007年开始从事学生管理及教学工作,经过近七年的管理及教学科研实践,深深体会到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领域知识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兴趣和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是高校教学质量的推进器。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作为素质教师和专业教师,作者一直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思考如何将科研工作中研究开发项目设计成人才培养的实践体验和成长过程,从本专业方向教师团队的创新能力构建、教学科研项目引导的学生主动创新教育、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引导的科研项目与学生实践实习项目转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果。
2 专业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构建(Construct innovative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厚,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教育人常说的一句话,叫做“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则要有一桶水”。创新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复杂的劳动,需要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做支撑,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的知识深度和广度[2]。我校软件测试专业方向现有教师四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一人,硕士学位三人,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依托我校“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稳定的研究梯队,承担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为提高团队教师的创新能力,团队教师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及科研方法的学习与研讨,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做支撑开展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 教学研究成果
2009年我校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创新性的TOPCARES-CDIO(简称T-C)工程教育模式。在全校开展T-C改革的大潮中,软件测试专业团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针对本专业方向的特点,制定了全新的T-C教育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包括了 T-C教育模式中的8个一级能力指标、32个二级能力指标和112个三级能力指标,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主动创新能力。团队根据T-C模型,结合新的培养方案,提出了“T-C引导的测试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并组织建设了本专业方向的各级实践教学项目,编写并出版了相关的专业课教材,发表了一系列教学研究论文,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工具支持。
随着学校T-C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本团队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改进,教育理论深度不断提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团队教师在T-C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并结合学校的总体战略,依托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同时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2011年5月,学校第一届文思创新实训班顺利开课,班上五十多名同学通过长达三个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文思创新各地的工作岗位实习并实现就业。通过与企业合作,积极发挥企业的信息、技术、环境等优势,构建具有行业应用背景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在校、企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有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内容、以专业共建为目的、基于TOPCARES- CDIO的校企合作模式,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2.2 科学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工作是教师知识的深层次体现,是教师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知识深度得以提升,研发能力得以加强,创新能力得以体现,从而促进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五年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六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近二十篇。2008年,以团队老师为负责人的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图像研究小组成立,依托于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小组内部研究工作持续开展,有力的带动了全系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各研究小组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的交流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积极性。
近年来,软件测试专业团队的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探索,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教研科研项目引导的学生主动创新教育(Research projects motivated students’ active innovative education)
自2008年以来,软件测试专业团队的教师积极开展各级各类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争取到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两项、科学研究项目八项,有力的促进了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各教师在从事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充分发挥教学科研项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本专业团队的教学实际,我们积极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引导的学生主动创新教育工作,利用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项目的实施工作中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近年来,申请的各级各类项目如表1所示。
3.1 教研项目引导主动创新教育
本专业团队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涉及T-C教育理念的深化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内容,在这一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各级教育软件大赛、“挑战杯”等平台为依托,吸引在多媒体处理、社会实践等方面有较强兴趣的学生教学资源开发、媒体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度和社会责任感,先后参加了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计算机系自学课件大赛、“华信杯”全国职业教育课件大赛,并获得了类奖项近十项。部分作品列表如表2所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一直思考如何将T-C教育理念下的创新性思维教育渗透到课堂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组织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研讨,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授课、学习方法,注重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减少考试所带来的压力。这些措施不仅使得教学效果得到较好的提升,大大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更激发了学生主动创新的热情,为未来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五年来,软件测试方向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出国(境)留学学生数量稳定提升。
3.2 科研项目引导的主动创新教育
科学研究项目重在探索性基础研究和项目研发,软件测试专业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依托我校的“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部分领域的研发工作。为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在学生主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本团队专业教师根据各自承担的项目特点,吸引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工作,由指导教师制定专业知识培训计划,组织编写相关的培训材料,购买专业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对参与该项目的同学进行培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专业领域知识,能够尽快进入研发状态。目前,本专业团队已经吸引了部分大二、大三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培养了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开发技能。教师也受益于学生的参与,使得项目研发周期大大缩短,部分项目提前顺利结题。近年来,部分学生参与的系统研发平台如表3 所示。
在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发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北斗杯、省级(国家级)程序设计竞赛等各类大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引导的科研项目与学生实践项目转化(Modern educational idea guided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project to students’practical project)
在近几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中,团队教师比较注重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了及时的了解和深入的把握,这样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广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展的科研工作与所教授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直接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科研很好地推动了教学[3]。
IT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以及实践项目的支持,根据TOPCARES-CDIO教育模式为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软件测试专业方向逐渐形成了包括技能、基础、综合、创新四个层次的实践项目体系。技能和基础实践项目主要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对编程规范的理解,基本的测试技能等;综合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安排与开展专业实践的综合能力,更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创新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理解科学研究的真谛。在设计实践项目时,我结合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将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化为各级实践项目。比如《软件测试》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将研发平台《视觉目标跟踪平台》作为完整的三级项目之一交给学生进行测试。在首堂导引课上,抛出该项目,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后续讲解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时,将相关文档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平台进行测试[4]。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我自身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进行,使得我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开发,在指导过程中,我将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文献资料提供给学生参考,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思考,进行系统研发。部分学生在撰写作毕业论文时,参考阅读了我已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
软件测试方向的团队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基本理论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紧紧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兴趣,给出适量的毕业论文选题,供学生选用;由于选题与教师从事的科研紧密相关,因而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得心应手,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应用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初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5 结论(Conclusion)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教育、示范等熏陶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以科研的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发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在科研项目的带动之下,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及本科教学实践中,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前沿动态,并将科研的思维方法及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也锻炼了创新性的思维,得到了学生较高的评价。科研工作的开展开阔了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革新了教学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层次,对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继强,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2] 彭绪娟,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1):196-198.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概况
1.1以学校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这类课程以学校实施为主,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强调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该类课程产生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刚刚兴起,很多国家将中等职业学校升级成高等职业院校,也有的国家直接设立全新的高等职业院校。如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英国的技术大学、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和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等。其中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都是5年学制, 前3年学习高中课程, 后两年学习高等专门教育课程。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在第一学年先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 第二学年才开始按照不同专业方向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1.2以企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由企业设立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培训在职人员为主,是对传统学徒制的改良。在课程内容上,以技术、经验、默会知识等实践知识为主,所学的知识与经济、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如日本的各种“工学院”、大学校就提供此类课程。德、日、英、美等一些国家的很多企业也采取了这种以企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1.3产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最早出现在19 世纪末期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等职业教育在德国大力推广,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渐渐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中,80 年代,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也被美国、英国采纳。大量事实证明,以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方式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合理、高效的。一方面, 企业积极参与课程的编制,并对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另一方面, 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学以致用,符合企业的要求,有利于就业。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课程也是一种产学合作课程,其课程实施主要有三种形式: 工读轮换制,即把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季分成两半,学生一半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半时间在企业里进行实践知识的学习;半工半读制,即学生每天都有一部分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另外一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实践知识;实习制,即每学年至少有一次在生产现场学习实践课程。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采用“工读交替制”来实现产学结合。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是多科技术学院,通常采用“三明治”课程模式。也就是学生在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第一年,直接进入企业学习实践课程,然后在余下的两三年中又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到了最后一个学年又到企业去学习实践课程;或者是第一学年和第二、四学年学习理论课程,而在中间的学年里学习实践课程。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2.1实践课程越来越得到加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所以实践课程越来越得到加强,这也是德国“双元制”、英国“工读交替制”和美国“合作教育”得以推广和延续的原因。从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安排上来看, 实践课程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理论课程要为实践课程服务,并且体现出“必需、够用”的原则。
2.2以能力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