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学的定义

地质学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学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质学的定义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第一积分中值定理 推广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92-01

一 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及其推广

定理:若f(x)在[a,b]上连续有界,g(x)在[a,

b]上可积且不变号,则存在一点 ∈[a,b],使得 f(x)

g(x)dx=f( ) (x)dx。

推论:若f(x)在[a,b]上连续,则存在一点 ∈[a,

b],使得 dx=f( )(b-a)。

推广:若f(x)在[a,b]上可积且有原函数,g(x)在[a,b]上可积且不变号,则存在一点 ∈[a,b],使

得 (x)g(x)dx=f( ) (x)dx。

二 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的应用

1.弦振动方程的推导

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弦段(x1,x2)的动量沿u轴的支量在t=t2-t1的时间段内的变化等

于 (ut(x,t2)-ut(x,t1))ρ(x)dx,使这动量的变化等

于作用力的冲量,这作用力是在点x1及点x2的张力T0ux与所有外力的总和,假定这些外力是连续分布的,其密度按单位长度上的载荷计算,记为f(x,t)。因此就得到弦振动方程的

积分形式: ρ

- ,为了得到微分方程,假

设u(x,t)的二阶偏导数存在而且连续,于是对上式分别应用积分中值定理和微分中值定理就得到下面的形式: xt xt,其中x*,x**,x***∈(x1,x2),t*,t**,t***∈(t1,t2),两边消去xt,并求出当x2x1,t2t1时的极限,就得到了弦振动方程的微分方程:Tuxx=ρuu-f(x,t)。

2.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在适当的假设下,由福利莱定律知,在一段时间(t1,t2)

内杆的一段(x1,x2)吸收的热量为

。要使(x1,x2)段在(t1,t2)温度变化为

u=u(x,t2)-u(x,t1),必须供给它的热量为

,然而杆的内部也可能产生或消耗热量,设在点x处及t的热源密度为F(x,t),那么在(x1,x2)

段上的热源在(t1,t2)内作用生出的热量为 t)

dxdt。那么热传导方程可由计算某段(x1,x2)在某段时间

(t1,t2)内的热衡消而得到,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写出

热传导方程的积分形式:

(x,t)dxdt= 。

为了得到微分形式的热传导方程,假设u(x,t)有连续的导函数和偏导数,利用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就可以得到:

t+F(x4,t4)x

t= x。

再由微分中值定理得: xt+F

(x4,t4)xt= xt。其中t3,t4,t5

∈(t1,t2),x3,x4,x5∈(x1,x2),这样两边消去xt并

且取x1,x2x,t1,t2t时的极限,就可以得到方程 +

,即热传导方程的微分形式。

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在微分学中还有许多应用,如在第一类曲线积分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化第一类曲面积分为二重积分的推导,以及格林公式的推导中都有积分中值定理的应用。另外,第一积分中值定理在后续课程中也有不少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043

为了进一步探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本院对46例患者(出血量为15~40 ml)实施了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自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为15~40 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给予所有患者实施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其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71岁, 最小38岁, 平均年龄(55.24±6.24)岁;存在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以及肾功能衰竭病史患者例数分别为22、16、1例;发病至手术时间最长24 h, 最短4 h, 平均时间(9.5±5.5)h。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实施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常规备头皮, 头皮贴标志点(marker)4枚(标志点不能在同一平面上), 行头颅CT(薄层扫描2.0 mm), 打开立体定向辅助系统手术软件, 将头颅CT数据导入软件, 依次标定标志点, 勾画出血灶轮廓, 建立出血灶的三维模型, 选取靶点, 规划既避开重要功能区又距离靶点较近的最佳手术路径。推患者进手术室, 头部置于塑形枕上并固定, 操控智能机械臂按手术软件标定顺序依序进行头皮标志点标定, 建立手术系统与患者三维空间上的映像关系, 调整智能机械臂至实际穿刺轨迹与规划路径相符合后, 锁定机械臂。常规消毒头皮, 铺无菌洞巾, 头皮穿刺点行局部麻醉, 常规切开头皮, 按机械臂指示穿刺点钻骨孔, 切开硬脑膜, 取前端存在多个侧孔并带不锈钢内芯的14号硅胶引流管, 按定向系统导向将头端缓慢置入至靶点, 深度为手术路径规划指示长度, 拔除不锈钢内芯, 此时多半会出现陈旧性血流出或者滴出现象, 若未发现上述现象, 则利用20 ml注射器缓慢抽吸出陈旧血使其外流, 并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血肿腔实施缓慢冲洗, 待冲洗液变淡后, 将引流管固定于切口处, 止血后缝合头皮, 无菌敷料包扎, 引流管接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若患者出现颅内压急骤升高的情况时可同时给予患者脑室外引流术。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对症治疗, 次日复查头颅CT, 依据引流管位置及残余血肿量, 予尿激酶3~5万U自引流管注入血肿腔, 夹闭2~3 h后开放引流, 1~2次/d, 待残留血肿基本消失且脑室形态恢复正常后可将引流管拔除[1]。

1. 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手术成功、存活、术后死亡情况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随访6~12个月, 利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法[2]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 Ⅰ级为可独立活动;Ⅱ级为可活动, 需要帮助、指导;Ⅲ级为需要具体帮助才可完成活动;Ⅳ级为无活动能力, 需他人搬动或代劳;Ⅴ级为值物状态;Ⅵ级为死亡。观察存活患者中, 治疗1、3、5、7 d后血肿基本消失情况。

2 结果

2. 1 4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出现术中死亡情况, 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为(1.5±1.0)h。

2. 2 经过6~12个月随访后, 46例患者日常生活情况:Ⅰ级患者4例, Ⅱ级患者14例, Ⅲ级患者15例, Ⅳ级患者5例, Ⅴ级患者4例, Ⅵ患者4例。术后5~10 d内出现死亡患者4例, 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脑干继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 术后存活率为91.30%(42/46)。

2. 3 存活的42例患者中, 治疗1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7例, 治疗3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24例, 治疗5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6例, 治疗7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5例。住院时间为(14.5±3.7)d。

3 讨论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发病率较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3]。由于基底节区处于脑深部, 导致临床上在治疗该疾病时一般主张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并获得了确切疗效[4]。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实施小骨窗开颅以及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均得到良好疗效, 血肿清除效果更加彻底且具有止血可靠等优势[5, 6]。利用CT可以将血肿部位进行定位并利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吸出, 但是利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难以有效吸出深部血肿, 因此, 目前本院主要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控制患者的疾病进展,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7-10]。据相关文献报道, 将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应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以下临床优势[11-16]:①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尤其对患者深部脑血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②可以对患者脑深部进行准确定位并有效避开重要功能区和大血管的损伤, 实施最短手术路径来准确到达靶点, 避免因开颅手术造成患者脑组织损伤以及术后脑水肿发生, 进而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手术适用人群较为广泛, 适合所有年龄段患者, 尤其是在全身综合情况较差的患者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最为频繁;④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比较少, 在术后实施血肿腔内尿激酶灌注, 72 h内血肿的消除率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4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出现术中死亡情况, 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为(1.5±1.0)h。经过6~12个月随访后, 46例患者日常生活情况:Ⅰ级患者4例, Ⅱ级患者14例, Ⅲ级患者15例, Ⅳ级患者5例, Ⅴ级患者4例, Ⅵ患者4例。术后5~10 d内出现死亡患者4例, 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脑干继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 术后存活率为91.30%(42/46)。存活42例患者中, 治疗1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7例, 治疗3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24例, 治疗5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6例, 治疗7 d后血肿基本消失患者5例;住院时间为(14.5±3.7)d。

综上所述, 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以及安全性高的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亚飞, 周志武.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联合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医药前沿, 2015, 5(9):184-185.

[2] 张俊, 蔡云鹏, 孔德斌, 等.立体定向手术在老年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现代养生B, 2015(8):148.

[3] 庞永斌.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30例.陕西医学杂志, 2015(5):559-560.

[4] 邓雍, 周志武, 巨涛, 等.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5, 20(3):123-124.

[5] 顿志平.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在功能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山东大学, 2013.

[6] 马献昆, 李建华, 田增民, 等.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183例报告). 医学杂志, 2009, 34(8):1002-1004.

[7] 张友三, 程岗, 范磊, 等.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研究. 医学杂志, 2016, 41(8):673-676.

[8] 李建华, 马献昆, 吴超, 等. 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脑出血临床分析. 新疆医学, 2005, 35(5):152-154.

[9] 高武云, 马万明, 周维黎, 等. 无框立体定向与YL-1型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较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9(5):301-302.

[10] 王志强, 秦志勇, 王和功, 等. 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西部医学, 2007, 19(6):1096-1097.

[11] 黄红伟, 孙小红, 虞炳庆. 无框立体定向抽吸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扩张型脑出血. 江苏医药, 2016, 42(5):593-594.

[12] 周建忠, 吴坚, 盛世英, 等. 无框立体定向抽吸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附28例临床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2, 34(6):93-95.

[13] 李建, 邱铭.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神疾病杂志, 2013, 16(20):38-40.

[14] 王连友, 冯宝伶, 张克利. 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 10(10):1161-1162.

[15] 毛群, 张建宁. 立体定向手术抽吸与内科综合治疗脑出血后血肿周边水肿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18(2):100-102.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

1.工程地质学科的争议

教科书对工程地质学的三种定义:①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②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③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

从以上三种定义的实质中均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强调的工程和地质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学被异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界有此呼声,学术界有此呼应,一些大专院校也纷纷效仿,甚至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在高校也被取消了。一时间,似乎工程地质已经成了守旧传统,岩土工程才是先进时髦的,才是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近年来分歧最大的争议。

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化,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增加了岩土工程的业务是完全必要的,但将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救世主,则值得商榷了。

根据笔者的理解,岩土工程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是针对地质体的工程缺陷实施的工程措施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称。岩土工程的任务是“处理”地质体的工程缺陷,使之满足工程建筑物对地基的工程要求,因此又有“岩土工程处理技术”的别名,说明岩土工程的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技术。确立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也仅仅是本世纪初的事,并不象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著名学科那样历史悠久,然而,之所以将工程地质定义在“学科”这样的高度上,是因为她具备学科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这就是地质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换句话说,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地质学(当然更包括数学、力学、化学等等),因此,又将工程地质学界定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应用学科,这是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学的最新定义也是较为全面的: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显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天地之别。如果将岩土工程界定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好象还说得过去;而反过来用岩土工程来代替工程地质,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1997年6月20-27日,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在希腊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决定将本学会名称改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与环境学会。我国组团15人参加,王思敬任团长。随后国内也有人提出工程地质学会改名,以便与国际接轨,但一直未获通过。在近几年的

③规程规范存在的问题;

④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局限性;

⑤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轻视;

⑥长官意志,某些决策者对工程地质专业的无知或轻视;

⑦世人对工程地质专业的不了解与不理解。

4. 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教训

由于地质问题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实例太多,教训太深刻,顺手拈来几个实例:

①云南漫湾水电站左坝肩顺层滑坡和建材问题;

②贵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址、隧洞等问题;

③贵州东风水电站右坝肩和帷幕线上的岩溶问题;

④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前期工作重复问题;

⑤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溶地下水问题;

⑥软弱夹层的遗漏对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葛州坝、西津溢洪道等。

5.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任何地质条件下都可以建工程,对吗?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工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①陕西东庄水库灰岩坝址渗漏严重不能建坝;

②小浪底滑坡性质界定对设计的影响;

③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移民区是否滑坡对移民安置的影响;

④堤防工程中的堤基垂直防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时可能是决定性的;

⑤地质边界条件和地质参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6.相关学科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①系统工程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②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③遥感、物探、gps等;

④水工设计施工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清晰的工程概念是地质师所必需的。潘家铮院士对地质师的要求:应该有系统地学习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地基缺陷的影响,各种处理的措施,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最好补一些数学、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岩石试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课。五十年代初,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人才奇缺,一批设计师改行从事工程地质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后来大都成为工程地质专业的优秀专家。实践证明,地质师的工程概念清晰,地质工作会得心应手;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7.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汪恕诚部长最近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修改一个设计,似乎节省了某一个工程量,而索赔量比这个还大,大量修改设计怎么得了?汪部长的这段讲话似乎在批评设计,实则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新的契机。

如何理解汪部长的这段话?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修改设计,水利工程因为地质问题而修改设计的可以举出若干例子来。

修改设计往往赖地质,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前期地质工作投入不够,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地质基础资料不准确,工程地质分析出力不够或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到家,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或界定有错误,学术技术问题得不到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工程地质问题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很明显,要想不修改设计,地质工作必须做到家,基本的地质工作量必须保证。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工程地质专业的形象靠地质师们去树立,去维护;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只有靠地质师们自己去争取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地质学专业 测量学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41

1 前言

独立学院的培养是介于普通本科与大专技校之间的新生教育。培养人才要求既有基本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基础与应用并重。前几年本科教育的课时都在压缩,独立学院同样也受到了波及,又因为测量学对非测绘专业来说,是非主流专业课[1],因此,在学分制背景下,为加设其它课程,有一些开设学院会对测量学课程学时进行压缩[2]。

2 课程设置

2.1 理论课设置

地质学专业对测量知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地形图的应用以及地形图成图的基本理论,因此结合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在24个学时的理论教学中,就要分清主次,近而合理分配学时。教材选用本科规划教材,第一章是测量学概述,主要介绍测量学的定义、内容、任务、分类等。该章包括了高斯投影和投影带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地质学学生今后要使用到的,故该章安排4个学时。第二三四章是测量学中的三个基本内容:高差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这是测量学最基本的测量内容,要讲清楚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述水准测量和测回法水平角观测以及观测误差的来源,省略仪器的检验与校正。三章共安排6个学时。第五章是误差的基本知识,是测量学知识的重点部分,但对于地质学专业来说,要求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性、中误差的求取的两种方式以及误差传播定律,故要安排4个学时。第六章是小地区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础,是重点内容。对于地质学专业要求掌握控制测量的原则及分类、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三角高程的观测和计算等。因此,该章要安排4个学时。第七章是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地质学专业学生以后所使用的地形图都是标准图幅,因此本章主要讲述地形图的基本的内容,重点要讲述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以及地形符号的识读,本章安排2个学时。第八章是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和第九章是地形图的应用,而地质学专业对于地形图重在应用而不是绘制,因此,第八章简单讲述,安排1个学时。第九章要重点讲述地形图的应用的方向和使用方法,安排2个学时。第十章是施工放样,安排1个学时,介绍一下极坐标放样的方法和过程。在理论课讲述过程中要突出测量学的应用型强的特点,结合地质学知识,进而突出基础课的重要性。

2.2 实践课设置

测量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独立学院更加重视测量学的实践教学。在有限的8个学时内,既要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还要满足地质学生以后工作的需要,故安排了4个实验,每个实验2个学时。分别为:第一,等外水准路线的观测,该实验要求认识水准仪并掌握水准仪的使用,能够完成等外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和内业计算。第二,水平角的观测,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该实验要求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水平角进行两个测回的观测。第三,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小地区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故掌握导线测量的观测和内业计算是非常必要的。该实验建议使用全站仪进行,这样既能在2个学时内完成实验,同时也掌握的全站仪的基本操作。第四,极坐标法点位的放样,在地质工作中经常会根据点位的坐标找到其具体的实际位置,进行地质勘探,故掌握一种放样的方法,对地质专业的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极坐标法放样比较简单、方便,学时容易掌握。这4次实验内容偏大的,要在2个学时完成每个实验,这就要求理论课的质量,实践课是理论课的验证,实验课能否完成或质量如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理论课的讲述的好坏。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注意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板书讲授、多媒体讲授、示范教学等不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传统板书讲授,主要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涉及较多计算和理论推导等内容,包括坐标正算、坐标反算、导线计算、水准路线计算、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等,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实例等,循序渐进。多媒体讲授,主要是针对仪器构造与使用、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等内容,为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信息量,应用PPT为主制作教学课件,形式灵活,使用方便。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将多媒体讲授与板书讲授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有关知识的融合与最佳传授。示范教学,主要是针对仪器介绍和仪器使用方面,通过课堂实物介绍、实习前的操作示范等,使学生能够较快地了解仪器操作与使用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考核方案

考核作为衡量是否达到测量学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大学,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为目的的独立学院,不能仅仅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来反映学生应试情况。而是要客观综合地去考核学生,使最后的分数更加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对测量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我们在考核学生的时候,除了必要的期末考试以外,还要结合实习课成绩和平时表现成绩,最终成绩以期末考试的60%,实验成绩的30%和平时成绩的10%比例的方法计算,这样才合理才最能反映学生对测量学掌握的情况。

5 结束语

测量学作为众多专业的基础课,又因为不同专业对测量知识的要求各异,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测量学的课程设置的探讨就更不可少。尽管独立学院还比较年轻,许多地方需要建设与提高,但是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重中之重。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努力地投入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帅菲,邹莉.高校规模化发展中的测量学改革[J].北京测绘,2007,(2):59-61.

[2]张俊,张鹏飞,李屹旭.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地矿测绘,2011,27(1):44-46.

作者简介:朱增锋(1985-),男,河南周口人,助教,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测量学教学方面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第5篇

地质工程学是在岩体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地质工程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但都强调地质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体及其改造结果的评估。从工程实践看,地质工程问题可抽象地概括为自然系统和工程系统两个方面。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一个工程系统与诸多自然系统如何实现最佳耦合的一门学科,是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改造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工程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2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2.1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地质工程项目从启动到实施过程中,直至项目竣工后的工程运行阶段,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充满了风险,工程的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具有三维结构特征。每一阶段都要对项目目标、约束条件以及项目内容进行实时跟踪、对比分析、调整控制和预测。可见,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大小,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要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因此可将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定义为:项目管理者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选择相应的手段,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安全效果的动态过程。

2.2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①项目参与方比较多,如业主、设计方、项目承包方(总承包方、专业分包方、劳务承包方等)、材料供应商等,他们需面对因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工程风险和因管理方法和手段引发的各种管理风险,认真分析承担风险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②风险是有时限的。不同的风险可能存在于项目的某一阶段,其风险具有潜伏期和活动期两大基本特征,风险的承担者也只在这特定的时间内才承担这些风险。③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对地质体的改造过程中不断地预测将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其项目风险管理不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用来追查和推卸责任的,而是在出现地质条件突变并有可能影响到区域地质环境时,积极与项目参与各方共同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将工程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的水平。④项目风险管理是有代价的。项目风险的计划编制、识别、分析、监控和处置都需要分配项目的资源,由于项目风险管理是用来减轻或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其真正价值在未来才能体现出来的。⑤项目风险将随项目进展而变化。一旦项目目标、时间和费用计划确定,该项目的风险计划也应当随之完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项目的时间、费用等约束有重大变化时,相对于这些约束的风险也要重新进行评估。

3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①风险分析。②风险辨识。③风险估计。④风险评价。⑤风险评估。⑥风险控制。

4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项目损失的发生,进行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经济性原则。②满意性与环境协调性原则。③战略上蔑视而战术上重视的原则。④社会责任感。

5我国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5.1目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①现有工程保险制度下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a.在我国,工程保险作为一项新制度,工程界、金融界以及有关部门,仍对其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对风险存在有侥幸心理,或是认为实行工程保险将加大工程成本而得不偿失。b.当前,我国推行的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目前的保险制度下保险人并没有参与到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只仅关注事后理赔,是一种消极的态度。②现有的监理委托关系的弊端如下:a.缺乏公正、独立性。b.先天不足,无法弥补。c.安全管理缺乏资金保障,安全条例无法落实。③现有检测机构委托关系的弊端如下:a.由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的工作缺乏公正独立性,为施工单位的利益擅自改动检测数据,出假报告,对工程质量的损害非常巨大。b.检测工作仅对来样负责,降低了检测机构的责任,提高了建设工程的风险。c.监理单位对材料见证取样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有效的对材料进行监督控制,失去了第三方检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