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114―01
三校生对口招生考试是指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可以参加三校生的单考单招考试,考取高职院校。近年来,中职生参加“三校生暨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的比例逐渐加大,但是这些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本文针对高考中政治课内容的侧重点、深浅程度、教学质量的改进、应用性等方面,现就以哲学与人生教材为例谈谈“三校生”在对口招生考试中德育课的复习策略。
一、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让学生学会整理笔记
高考班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属于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但由于之前的学习没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哲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很肤浅。所以在首轮复习中,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讲述课本内容,同时在讲课中对哲学原理进行归纳整理,要求学生记好笔记,课后布置背诵任务,并将重点知识以简答题形式让学生背会,还要定期对学生的背诵进行检查,督促他们完成。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原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对知识的理解存在欠缺,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学习”,因此,对知识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要扭转这种局势,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对于哲学知识,教师要把抽象的哲学原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边讲哲学原理,一边列举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将枯燥的哲学知识与鲜活的生活事例紧密结合。
例如,在讲到“联系的普遍性”时,可举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例;在讲到“内外因相结合”时,可举例“孟母三迁”的故事,等等。在这些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分析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
三、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让学生学会就同一事例中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哲学原理
没有系统,就难有头绪,各知识间就会彼此孤立,所以在第一轮复习完后,教师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间和方法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在讲课过程中,要理清每一单元的主旨思想,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让学生学会就同一事例中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哲学原理。例如,在讲到“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时,教师既可以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也可以从辩证法角度分析,还可以从价值观角度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了梳理归纳知识,当学生遇到材料分析题时,在头脑中就能清晰地呈现整本书的知识框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引导学生以课本的知识点为基础,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专项训练
许多学生认为在冲刺阶段要做大量的偏、难、怪的题目才能应对高考中的“压轴题”。其实,历年的“三校生”高考试题中,偏题、怪题、难题不是没有,但份额很少,少到完全可以忽略的地步。因此,教师可建议学生以课本的知识点为基础,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同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提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有效的;而且要多做基础题,特别要注意规范的表述。
五、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活学活用
近几年,高考政治中的大部分命题都是以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生活题材为情景材料命题,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特别是高考政治的分析说明题、论述题都是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国内外事件命题。因此,必须关注一年来国内和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和“热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年度间党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等,要全面搜集,系统整理,从中把握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容和意义。
其次,要深刻分析总结重点、热点问题的核心内容。例如,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原因、意义、战略措施.三鹿奶粉事件与政治、经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例如,三鹿奶粉事件与国家的政治职能、市场调节的特点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在全面准备、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全面准确的掌握重点、热点问题的有关内容,并在解题过程中加以运用。
二、系统、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
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必须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1.丢掉课本,盲目做题,这样做最终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要回归课本,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以考纲和课本为依据,对照考试说明,精雕细刻,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异同和应用,注重知识的细节末梢。
2.要注意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考察的知识点不仅要做到全方位的复习,更要注意角度的变化;不仅要了解每一个知识点,更要了解这一概念原理与其他概念原理的相互联系。把每一个基本概念、观点、原理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准确理解和把握,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准确把握主干知识。要引导学生注意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串成线,以线构成面,层层递进,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全面、系统、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必要时对知识点进行跨框题、跨章节、跨部分、跨学科的复习,以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网络。
3.对基本观点的记忆和表述要进行准确、熟练、规范地训练。可采取专题训练、定时练习等方法,加强和巩固学生记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再将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选准重大热点专题,按专题对材料和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整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基础知识准确回答问题。
三、向定时练习要能力,要质量
定时练习是高三政治最后阶段复习训练的主要形式,每星期一般进行两次的定时练习。围绕定时练习,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创造考场氛围,提高学生应考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平时像高考一样紧张,高考才能像平时一样轻松。定时练习要模拟高考,要求学生在120分钟内集中精力完成一套练习题,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审题能力;知识的快速联想和提取能力;熟练、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
高中政治的复习的确需要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甚至是搭建立体化知识架构,但是这些系统化、理论化的整个模块知识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和掌握。简而言之,即任何的知识网络结构的搭建都需要有着对基础知识全面、细致的把握作为支撑和保障。高中政治学科中,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哲学等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而且其中更不乏有些艰涩、难懂、少见的知识点或概念,需要学生去透彻地理解,作为高考解题的依据。而在总复习阶段,学生要能够在每个知识点上花足够的时间用以琢磨、研究,为第二轮总复习阶段知识网络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高中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单元复习中,有关于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多种投资方式的概念理解。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真正和投资理财打交道的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生僻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就深挖知识点,将其加以对比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点、理解障碍,为后续的知识模块划分奠定基础。
二、提纲挈领,整理归纳
在将思想政治高考大纲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逐一细化讲解之后,一方面要求学生不可松懈,抓紧时间对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选取一种最为全面、细致的知识网络架构模式进行知识点的填充和联系。在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环节,我将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进行逐一的细致研究,然后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划分方式制作知识体系完备、知识讲解透彻的知识框架图,并在复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充实、完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尝试构建自我独特的知识结构,然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完善,推进高考总复习的进程。如在高中政治中,必修二模块是对经济生活知识的讲授,我就抓住政治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网络关系链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将整本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归纳,然后再寻找其与经济生活四环节的联系节点,然后以此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行知识记忆和理解,提高高中政治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精讲强化,巩固练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顾名思义,考核选拔的目标就是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都是以能力立意的,无论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还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些考核目标的精神实质都在“能力”二字上,这一点需要大家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知识网络体系统领高考政治课复习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在第一轮复习时,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应依据课本结合考纲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夯实知识能力基础。
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我们要依据课本。尽管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任何能力测试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正所谓“花在墙外,根在墙内”。高考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就是教材知识。所以我们必须以本为本,根据教材概括、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我们要重视老师的指导。老师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一般来说,老师带领我们进行第一轮复习,都是系统地、完整地、详细地、准确地讲解教材,基本上不遗漏知识点。这时,我们要学会听,听出新意来。所谓听出新意,就是再一次体会、进一步理解已有的知识点,提高理解知识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这样复习,可以提高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我们要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重要依据,因为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里有权威的考试内容,列出了当年考查的知识。因此,我们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一定要对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保证不漏掉一个考试内容,不留下一个知识死角。
这一阶段知识网络体系构建的好坏,评判标准就是是否详细、准确、系统,越详细、越准确、越系统越好。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应力争使课节知识关键词(句)化、要点化。我们可以把每一课或者每一节的知识先概括成一个关键词(句),然后把这个关键词(句)分解成另外几个关键词(句),最后把关键词(句)变成几个知识要点。例如我们可以把政治常识第一课概括为一个关键词――国家或国家制度,再将这个关键词分为国体、国家职能、政体、国家结构等四个关键词,之后把这四个关键词和对应的知识要点联系起来。这个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过程就是概括、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
2.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提炼、浓缩知识网络体系,迅速提升能力。
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第一轮复习时打下牢固的基础,有利于轻松地进行第二轮复习。把第一轮复习时构建的知识体系拿出来,放在一块,我们就容易找到教材的主线、主干知识以及节与节、课与课、书于书之间的联系。例如对于“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首先,要弄清它自身的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掌握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其次,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再次,要进一步联系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最后,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
3.在第三轮复习时,我们应以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为载体,再次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根本谈不上能力可言。因而,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而能力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也是知识的升华和融通。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这就要求同学们通过读取教材,对教材章节有一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课。每课有几节,每节有几框,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易错点,都要通过读取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各章节零碎的知识形成网络化、提纲化、系统化,即打破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界限,使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知识线,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
二、突出重点,联系实际
第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就是高考政治全面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基础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比如说物质概念就是哲学大厦的基础,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对整个哲学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和高考政治命题的一大特色。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社会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强劲趋势。
第三,《高考考试说明》中必考点和新增加的考点是政治总复习的又一个重点。对于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进行复习;对于选考点特别是当年新增加的考点必须倍加重视,并且要与当年时政热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作为政治总复习的重中之重。
三、明确方向,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