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差距

一、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风险投资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开始萌发。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这最近10年的时间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进展,风险投资业逐步壮大起来。风投市场在募资、投资、退出都连创新高。中国企业取得的风险投资在2014年最后一季达到68亿美元,是2013年同期14亿美元的5倍。第四季度实现的交易提高了79%,从上一年同期的136笔提到243笔。体现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迅猛发展态势。然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在运作领域还存在一些急待改进的地方:

(一)风投资金的来源有限,使用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财政拨款及银行贷款在我国当前风险资金中占比过高,但这两类资金对规避风险的需求无法和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相适应,不能有效发挥风险投资的运营效率。民间资本也由于不具备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所以不能在风险投资范畴激发它的活力;

(二)风险投资业及地区开展的不同步性。我国风险投资的开展状态在当前表现为地域较集中。由于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产业两者的互相激励作用,使得一些地区吸引风险投资的特点一旦出现,就会不断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进而发生循环积聚效应,拉大其地域间风险投资与之开展的距离;

(三)退出机制有很多不足。风险投资的连续性和报酬率由退出机制是否完善所确定。由于这些年来证券市场及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不断改进,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间隔多渠道、多层次的退出机制尚有距离。

二、中美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比较

(一)中美风险投资融资制度的比较

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广泛而且特点突出。从风险资本的组成看,企业、个人、养老金、捐赠、保险公司、国外构成了美国主要的资金来源。其中养老金排第一,40%;私人占第二,13%;公司排第三,约占17%;捐赠资金约占12%;保险公司和国外资金大概各占了10%左右。与美国不同,我国的投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政府资金、企业、外资、金融机构。各项来源中外资约占34%;企业占31%左右;政府资金约占21%;金融机构占10%。

通过上述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还是有较大的不同。这根源于于美国的法律保障体制完善,保证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让投资者安心投资。因此更多的民间资本被吸引加入到风险投资行列。此外,基于养老金的性质特殊,像资金规模,回报期限都更能达到风险投资行业的标准。而在我国,外资和政府出资比重较高。但由于受到政策限制,导致金融机构不能放开手脚向风险投资行业投资。

其次,由于中国风险资本来源不够宽广,巨额养老金还没被允许可用来进行直接投资,资金总体投入还不大,所以中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大大落后于美国。

此外,我国大量的民营及社会资本因为缺乏较好的引导,导致游离于风险投资的。美国的SBA通过有限合伙原理设计了特别的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以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风险投资业,不仅扩大了民间资本的总量,连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结构也被一并优化了。其流程如下:政府资本金开始来自债券市场,上限为三分之二,刺激另外三分之一的资本金被私人拿去,来造小企业投资公司,这公司将被达标的职业经理人拿去风险投资。这个模型的好处就是:私人依靠仅仅三分之一的资本,就能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投资公司。投资报酬是这样处理的:政府在小企业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得到报酬下,尽管拿了三分之二的资金,不过最后政府只能得到利润的百分之十,但私人凭三分之一的资金就能得到百分之九十的收益。此种模型能很好的鼓励和刺激私人参加风险投资。经过加大私人资金投入及投资报酬分配模型的配套,利用它们的合力,使社会很多私人资本投向风险投资业。在我国,由于引导民间资本加入风险投资的机制尚不完备,导致风险投资一般被认为是国有资本的游戏,大量的民营资本及社会资本因为没有政府的机制引导,处于游离状态。

(二)中美风险投资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

美国风险投资业主要有四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即有限合伙制形式的私人公司、在证交所上市的大型公众公司、银行成立的相关公司和集团公司所属风险投资分公司。其中以有限合伙制最为突出。操持合伙事务且对合伙债权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和退出合伙事务的管理。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规定,当投资企业的提供资金者大于14人时,经理人不能承受根据业绩的报答激励和期权收益,这样可以避免经理人为得到高额业绩回报而顶着风险投机。但有限合伙制企业的投资者一般都不到?14?人,所以有限合伙人能够向一般合伙人给以与业绩挂钩的报酬激励,最终使很多有大量经验的职业金融者被吸引过去。据统计,美国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在1980年时投入额20亿美元左右,比重为当年风险投资总额的42.5%,到1995年时,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总额已达到约1432亿美元,比重达到81.2%。这些数据说明,美国风险投资机构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制度安排就是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制可以被很多风险投资企业大批运用,是有对其税收优惠的思考,即美国税法规定合伙关系投资报酬不用上交公司税,单交个人所得税即可。但其胜出的最主要原因是治理结构和制度创新。风险投资机构是在这种制度下设立的,有限合伙人为投资人,靠他的出资量担负有限责任,不主动进行基金管理;一般合伙人为风险投资家,主要承担无限责任,主要对风险投资机构进行管理。在美国,现在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被80%以上的风险企业在风险投资中所应用。其次为信托基金制,比重为19%;最后是公司制,比重只有1%。因为单干的风险投资企业运营的效益较好,所以银行及大公司从属的投资企业也逐步转换为具备相对独立性的风险投资企业。通过美国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有限合伙制将是风险投资的最适合的组织形式。

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公司大部分是利用公司制方式,由于公司制的设立程序复杂、门槛较高,所以民间资金难以涉足,市场优势难以发挥。另外税负成本高也是公司制最大的弊端。我国一家风司管理的资金平均在1亿元以内,但人员在20人以上,全年费用开销就达到资金总量的4%,和外国投资基金2.5%的管理费相比大得多。经理人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及监督机制,大量道德风险高度集中,激励约束机制不灵,职业经理人依靠固定收益,其经营业绩不可以与报酬挂钩,降低了极力力度。

(三)中美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的比较

现在,风险投资一般包括下面4种退出方式:第一种是首次公开募股(IPO)。第二种是股份回购。第三种是兼并和回购。第四种是破产清算。美国目前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已经很完善,投资资金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效益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现在,公开上市普遍被认为是最优先考虑的退出方式,如美国很出名的纳斯达克市场,能给予风险投资合理的退出方式,最终让风险投资达到它最高的贡献度。中国目前没有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国风险投资业运作离预期的效果还差很多。其最大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使风险投资不能有效循环。 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针对成熟性、高成长的企业,其基本的资本市场是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上市以后,并未真正对中小企业起到帮助作用,由于它的运作方式和制度设计等还是根据主板市场来制定,以主板市场为标杆,只是形式上将企业介入门槛降低,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

三、主要结论及经验启示

通过对中美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对比,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经验教训并适当借鉴,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以便更好的推动风险投资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渠道。一是应该积极加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相应扩大风险基金的规模,对于想要进入风险投资的企业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政府应积极参加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扩大风险资本规模;二是要提高风险投资准入门槛,进入的企业要有雄厚资本实力,同时也要能够承担风险;政府也要多方位地去引导那些参与风险投资的企业,使其对风险投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三是在融资方面,政府应该放宽各个中介机构对于风险投资间接融资的限制,充分发挥闲散资金的作用,同时也要主动将国外的风险资本引进中国,使我国风投资金来源渠道变宽, 从而建立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制度。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controlled to the fabrication cost of the project, since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 should carry on the project to make strictly the price is controll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rai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social benefi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ork; investment decision stage; fabrication cost; control and manage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造价体系改革,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已经成为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为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对其形成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控制,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果。本文从工程决策阶段,提出如何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1投资决策阶段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1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做出了科学的决断,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失误,主要体现在不该建设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地点的错误选择,或者投资方案的确定不合理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失误,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将毫无意义。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是事先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1.2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工作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但投资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分析与判断,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技术工艺的评选、生产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达到70 %~80 %。因此,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投资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1.3工程造价的高低也影响项目的最终决策

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即投资估算结果的高低,是投资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决定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的参考依据。所以建设工程项目,工程在建的高低对项目决策产生影响。

1.4项目投资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依次分为若干工作阶段,不同阶段接触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不同。如投资机会及项目建议书阶段,是初步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30 %左右,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最终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在±10 %以内。

另外,由于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即决策阶段、初步决策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标投标及承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于控制,相应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造价。这些造价形式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按照前者控制后者是制约关系,意味着投资估算对其后面的各种形式的造价起着制约作用,是限额目标。由此可见,只有加强项目投资决策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进行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使投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建设地点、项目生产工艺和设备方案等四个方面。

2.1项目的建设规模

要使建设工程项目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实现项目的投资目的,就必须考察其合理的生产规模,并力求取得规模经济的收效。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是指生产要素与产品在一个经济实体中的集中程度。通俗的说,也是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往往以该建设工程项目的年生产能力来表示。而规模经济则是指伴随生产规模扩大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而带来的经济效益。规模经济亦称规模效益,当项目单位产品的报酬为一定时,项目的经济效益与项目的生产规模成正比,也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和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的客观存在对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有重大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2项目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是指包括项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和指标。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定得是否合理。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中等使用为好,对于少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以及高新技术项目,标准可适当提高。

2.3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选择包括建设地区和具体厂址的选择。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一种递进关系。建设地点的选择是指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相宜建设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厂址的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这些因素也制约着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2.4项目生产工艺和设备方案

选用设备时要选用满足工艺要求和性能好的设备。尽可能选用标准化设备,以便配套和更新零部件。

3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投资,分析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财务分析,考察建设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等。具体内容如下:

3.1分析确定影响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3.1.1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有多种渠道,一般从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两大渠道来筹集。国内资金来源一般包括国内贷款、国内证券市场筹集、国内外汇资金和其他投资等。国外资金来源一般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国外贷款、融资性贸易、国外证券市场筹集等。不同的资金来源其筹集资金的成本也不同,应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选择恰当的资金来源。

3.1.2选择资料筹集的方法

从社会来看,筹集方法主要有利用财政预算投资、利用自筹资金安排投资、利用银行贷款安排投资、利用外资、利用债券和股票等资金筹集方法。各种筹集方法的筹集成本不尽相同,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均有影响,应选择适当的几种筹集方法进行组合,使得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不仅可行,而且经济。

3.1.3 合理处理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在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应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和厂址,科学地选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并适当地选择项目生产工艺和设备,这些都直接地影响到项目的工程造价和全寿命成本。

3.2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它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投资的成败十分重要。编制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及国家有关规定和估算指标等,以估算编制时的价格进行编制,并应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地预测估算编制后至竣工期间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打足建设投资,确保投资估算的编制质量。

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认真收集整理各种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的实际造价资料,不能生搬硬套工程造价数据,要结合时间、物价及现场条件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做出充分的调查研究;提高造价专业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合理估算工程预备费,对引进设备和技术项目要考虑每年的价格浮动和外汇折算变化等。

3.3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经济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目的经济分析是指以建设工程项目和技术方案为对象的经济方面的研究。它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工程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进行项目经济评价就是在项目决策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价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内投入产出等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作出全面的经济评价,提出投资决策的经济依据,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4结论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审计单位等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共同努力、恪守职责,尤其是加强前期阶段的主动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4:23~24

2 成 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1~32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IFDI 进出口贸易数量和结构 协整检验

文献回顾

自1992年起,流入中国的国家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持续增长态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于2012年的《全球投资趋势预测》指出,中国继2003年之后再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inflow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的目的地。与此同时,中国国际贸易也有迅速发展,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和相关性,这引起学者们对两者关系的探索。本文拟以“长期”作为时间跨度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和IFDI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检验,研究国际贸易和IFDI在长期内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如果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一体化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

关于IFDI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IFDI与国际投资之间具有替代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互补性,第三种观点认为两者之间相互融合。蒙代尔(Mundell,1957)最早提出贸易与投资存在相互替代的理论,运用简单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标准国际贸易模型,假设存在国际贸易壁垒,厂商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即所谓的Rybczynski线)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得出的结论是: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在相对最佳的效率或最低生产要素转换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商品贸易的完全替代,而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相接近时,这种替代效应会尤为明显。关于IFDI与国际贸易关系之间存在互补性的理论,最有影响力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1987)针对蒙代尔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提出的I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小岛清认为IFDI与国际贸易存在互补性,IFDI可以在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出新的贸易机会,从而会使两个国家间的贸易规模变大,扩大国际贸易的规模总量。国内方面,邱斌(2006)对外资企业和全国整体状况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国际贸易与I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互促进关系;钟晓君(2009)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我国FDI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认为I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IFDI与国际贸易具有相互融合关系,最早见于Patrie(1994)的研究,他根据激发直接投资的动机不同,将直接投资划分为三类: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其中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可能可以替代贸易,而其他两类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激发直接投资的动机不同,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也不同。

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IFDI与国际贸易的不同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现有研究实际上大多存在四点不足:

第一,只是对国际贸易和IFDI短期关系进行考察,未能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置于“长期”内进行探索,国际贸易和IFDI能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构成“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关系不得而知;第二,关于I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大多采用了当年的流量数据,忽略了前期(t)IFDI对以后各期 ( t + 1,t + 2,…)国际贸易的持续影响,从而由此而产生的IFDI的存量数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未能反映在模型之中;第三,现有文献中,对新息冲击所导致的内生变量的目前值和未来值影响未做预测;第四,贸易投资的“一体化”不仅仅体现在国际贸易的数量和IFDI的数量关系上,而且还体现在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和IFDI的产业结构关系上,但现有的研究均未对此做深入的分析。基于以上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文章拟将IFDI与国际贸易置于一个系统中,研究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以协整理论为基础进行建模,选取中国西部地区1992-2011年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进出口贸易额作为相关数据,予以实证检验。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为了研究国际贸易与IFDI之间的长期关系,本文以协整理论为基础进行建模,采取传统计量经济学方法,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动态测算。实证分析方法以协整检验为基础,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之后,IFDI的单位变化如何通过其内在联系引起对整个系统的扰动,以及各变量对这些扰动的综合反应,建立VAR模型对LnIFDI、LnEX、LnIM之间的关系作脉冲响应分析,并最终确定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文章选取1992-2011为样本数据,以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及该地区进出口贸易额作为实证检验对象,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令PIFDI、SIFDI、EX、IM、(IM+EX)P、L(IM+EX)S分别代表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第一产业的FDI、第二产业的FDI、第一产业进出口、第二产业进出口、全国出口贸易和全国进口贸易额,为尽可能消除时间序列对模型的影响,对变量取对数值,取对数值后的变量为LnPIFDI、LnSIFDI、Ln(IM+EX)P、Ln(IM+EX)S 。

实证分析结果

文章在进行全国总进口、总出口、IFDI三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分析前,借助于计量软件Eviews6.0对数据进行分析,单位根检验得出LnIFDI、LnIM、LnEX、LnPIFDI、LnSIFDI、Ln(IM+EX)P、Ln(IM+EX)S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并且取得一阶单整,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通过检验发现IFDI和出口是相关影响的,二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国际贸易是引起第二产业IFDI的原因。

(一)全国总进口、总出口、IFDI三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分析

已知进口、出口、IFDI均是(1)序列,符合协整检验前提,可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确定最大滞后阶数,建立三者的VAR模型,对序列进行VAR模型估计,选择最大滞后阶数为3,得到滞后阶数判断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有4个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为2阶,只有一个准则选出来的滞后阶数是1阶,因此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应定义为2阶。

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模型的滞后阶数选择原则,得到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阶。

(二) Johansen协整检验

考虑LTIFDI、LTIM、LTEX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三个原假设被拒绝,Johansen协整检验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只有三个协整关系。

考虑到实际意义,本文选择第一个协整关系进行分析,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扰动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并且从第一期开始就是正效应,并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0.271610,之后逐期递减,正效应减弱。LnIM对LnIFDI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在第一期为0,在第四期负向影响最大,为-0.111505,之后负向影响逐渐减弱,并在第十期出现了正向效应,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开始阶段是负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转为正向影响。LnEX对LnIFDI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正向效应趋势,且正向效果明显,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有正向推动作用。

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在前人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经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建议。

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可知,IFDI对中国的进口贸易为负效应,但负效应呈逐期递减趋势。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不利于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原因可归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出口的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使一些原本需要进口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在可以由国内企业进行生产,因此产生了替代作用即进口减少;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国内企业规模效应的影响,引进外资之前由于缺少资本导致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成本较高,一些本国可以生产的产品由于成本而采取进口,而外资进入以后企业资本充足可以大规模生产,从而导致这些原本需要进口的产品由国内企业生产,进口减少。

从脉冲响应函数轨迹可以看到,IFDI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着长期平稳的正向效应,即外资的流入促进了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原因可归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相比国内企业,外资企业更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加之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营销手段,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且质量更高的产品,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增大了在华外资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量和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当地企业在外资企业的冲击下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并且通过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和知识转移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国际知名度的上升,从而扩大了出口。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为外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利用IFDI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Mudell.R.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7,1957

2.[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A.Patrie.The Regional Clustering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J].TransnationalCooperation,DEC,1994

4.邱斌,唐保庆,孙少勤.对中国国际贸易与FDI相互关系的重新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06(4)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范文第4篇

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及龙门吊设备资源紧缺时的堆场空间资源分配问题,利用整数规划方法建立集装箱堆场空间分配两阶段优化模型.第一阶段模型(M1)对同一箱区内的航线进行组合配对,目标是最大化堆场共享箱区的数量;第二阶段模型(M2)对M1中生成的航线组合进行堆场空间位置分配,目标是周期内总运输成本最小.结合港口实际数据设计数值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通过对堆场空间的分配,出口箱区和中转箱区的利用率平均可增加18%,能较好地解决堆场资源紧张问题.

关键词:

堆场空间分配; 资源限制; 整数规划; 共享箱区

中图分类号: U691.31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 20151027

修回日期: 2015122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9157,7160211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3121110001);上海市晨光计划(14CG48);上海市计划(14YF14112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YZ080,14YZ112);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2015ycx063);上海海事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2015bxlp006)

作者简介:

檀财茂(1989―),男,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港航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Email) ;

黄有方(1959―),男,浙江新昌人,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Email)

A twostag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container yard space allocation

with space and equipment resource constraints

TAN Caimaoa, HUANG Youfanga, YAN Weib, YU Hangc

(a. Institute of Logistics Science & Engineering; b. Logistics Engineering College; c.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yard space allocation issue with the resource constraints of yard space and cranes in container terminals, a twostage optimization model is formulated for container yard space allocation using integer programming method. The first stage model (M1) aims at maximizing the number of sharing blocks by pairing routes in the same yard block. The second stage model (M2) is for the yard block allocation for the pairs of routes created by M1 and its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transportation cost in a cycle.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with the actual port data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ce utilization of the blocks for outbound and transit containers can increase about 18% through the yard space alloc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plan is good at solving the yard resource shortage problem.

Key words:

yard space allocation; resource constraint; integer programming; sharing space

0引言

近几年随着桥吊作业工艺及设备本身性能的不断提高,港口作业瓶颈已经由海侧逐渐向堆场发生转移.[1]很多集装箱码头经常出现海侧岸桥空闲,而其作业任务序列中的集装箱仍堵在堆场中的现象.如何在场地和龙门吊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解决码头作业的瓶颈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现有的港口相关文献中不乏对港口码头各种作业设备的作业调度问题的研究(有单独一种设备的作业调度[24]或者整合几种设备的联合调度[57]),而将堆场空间分配作为解决码头作业问题的重点的研究则相对有限.文献[811]将码头的集装箱堆场作为研究的重点对码头堆场的空间进行分配,通过为堆场的各箱区划分子箱区的方式,将各航线分配到对应的子箱区.研究的目标一般为最小龙门吊分配数量[9]、最小运输成本[10]和最小时段内箱区集卡数量[11].文献[12]和[13]对堆场出口箱区的集装箱分配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基础的堆场出口箱空间分配问题.文献[1416]提出在箱区航线分配时使用“共享箱区”这一理念,通过利用不同航线的进箱规律,增加堆场箱区的利用率.文献[14]提出两阶段分配模型,但其主要目标不是最大化共享箱区的量.文献[15]利用共享箱区来解决码头航线箱量的波动问题.文献[16]联合考虑码头泊位分配与堆场空间分配,建立了泊位和堆场分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算法求解.

相对于欧洲一些港口,亚洲很多港口的岸线资源紧缺,堆场资源非常紧张.随着吞吐量的逐年增加,很多码头的实际吞吐量已经超过设计吞吐量的两倍,码头堆场区域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很多学者在研究了在堆场堆放的航线的出口箱进箱规律后,针对进口箱区提出了“共享箱区”这一概念,较好地缓解了堆场空间不足的问题.“共享箱区”是可供不同航线的集装箱共用堆存的箱区,共用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情形设置.“共享箱区”利用不同航线船期的不同,根据航线各自的集装箱进箱规律,实现箱区的共享.

1堆场空间分配模型

1.1问题描述

本文将堆场空间分配问题分解成两个连续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模型为航线组合配对,即确定箱区的航线配对组合情况,目标是最大化箱区的空间利用率(此时箱区只有一个大小概念并无堆场空间地理位置信息);第二个问题模型为箱区航线指派,即将第一阶段已经配对好的航线组合指派到堆场中的具体箱区.

1.2第一阶段模型M1

1.2.1集合、参数与变量

1.2.2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进行航线配对组合时,主要目标是实现箱区共享,尽量增加共享箱区数量,提高堆场的空间利用率.因此,模型的目标函数是最大化所有实际箱区共享箱区的数量.式(2)和(3)为子箱区配对航线唯一性约束.对每个子箱区有且只能分配1条固定的航线,不能分配多条航线.同时,虚拟子箱区只能分配虚拟航线.式(4)为航线子箱区数量约束.给每条航线分配的子箱区数量不能小于航线所需的最小子箱区的数量,以满足其堆存需要.式(5)为箱区龙门吊作业限制.依照相邻的龙门吊作业时的安全作业距离限制,同时结合码头作业经验,箱区对同时作业的龙门吊数量有限制.式(6)为相邻箱区作业限制.同一箱区内的相邻子箱区如果同时进行装船作业,很可能会造成龙门吊冲突和集卡拥堵情况的发生.式(7)和(8)为航线发箱点数量约束.对航线进行子箱区分配遵循“分散且集中”的原则.式(9)~(12)为变量逻辑关系约束.建立各种变量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为Sri,Sli,bqm,xim之间的数学关系.式(13)~(15)为决策变量范围约束及其他逻辑关系.

1.2.3模型线性化

1.3第二阶段模型M2

1.3.1集合、参数与变量

1.3.2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航线组合分配模型目标是周期内将航线组合分配到堆场各个箱区的总运输费用最小,假设运输费率一定,即实现总运输距离最小.式(22)为箱区分配唯一性约束.对于堆场中的每个箱区,其分配的航线组合有且只能有1个,不能有多个航线组合.式(23)为航线组合分配唯一性约束.对于每个配对的航线组合,其必须分配且只能分配至堆场的某一个箱,不能分配至多个箱区.式(24)和(25)为龙门吊资源约束.由于不能在每个箱区放置固定的龙门吊,一般为每一道安排一定数量的龙门吊.式(26)~(28)为作业量均衡约束.在进行箱区分配时必须考虑堆场每个道的作业量均衡,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资源过度使用而导致故障发生率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龙门吊司机的作业量,减少员工工资差额.式(29)和(30)为变量范围约束.

2数值实验

2.1基础信息

本文结合某港口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数值实验设计,用以测试和评价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对某集装箱码头的进口箱区、出口箱区以及中转箱区的龙门吊进行分配.堆场出口箱和中转箱分开堆存,且不同公司集装箱在箱区内也不混合堆放.进口箱区则按货主、箱主混合堆放,不区分公司和航线.实验中所使用的信息见表1,码头堆场部分箱区数量、位置等基本信息见图1.

因为码头服务的主要对象为集装箱班轮,其航线周期为一个星期,因此本文选取正常时期内某一周的航班数据进行计算.实验计算中每个子箱区可与相邻箱区共享的最大空间为20 TEU,单位共享箱区量为10 TEU,每天各道最小工作量与平均工作量之差与最大工作量之比控制在0.25以内,实验中的其他主要参数见表2.

2.2模型求解

使用IBM ILOG CPLEX优化软件对模型进行编程,调用相关数据计算,在处理器为Intel Xeron,RAM 32G的服务器上进行计算,计算约5 min可得计算结果,具体分配方案(方案A)见图2.

直观地看,方案A有如下几个特点:(1)MSK航线的箱区集中在堆场左侧,而CMA航线的箱区集中在堆场右侧;(2)中转箱区集中在堆场的离岸线较近的优势位置,出口箱区相对靠后;(3)不同于传统操作方案(方案B)在某几道集中堆放进口箱,方案A中进口箱区分配在堆场的每一道.

2.3结果分析

2.3.1箱区利用率分析

2.3.2作业均衡分析

因码头龙门吊资源紧缺,码头不能在每个箱区都安排至少1台龙门吊,只能在每一道安排一定数量的龙门吊.因此,各时段堆场每道作业点总数小于安排的龙门吊数量,尽量减少龙门吊的“跨场”次数.方案A各时段每道的作业点数见图4.

在满足各道作业点数约束的基础上,堆场管理还需要均衡各道龙门吊每天的作业量,一方面可以减轻某些道的作业冲突,另一方面也可以均衡龙门吊司机的工资收入.方案A中堆场每道每天作业量见图5.

方案A将进口箱区拆分在不同的作业道中,这与传统方案(方案B)将进口箱在某几道整道集中堆放不同.这是因为进口箱区在周期内的作业量相对于出口箱区和中转箱区而言小,且作业时段分布相对平均,所以在各个时段内的作业量“小而均”.如将进口箱整道集中堆放,则堆场各道的作业量均衡性相对较差,各道的作业点数差别也会相对明显.方案A与方案B相关结果对比见表3.

2.3.3运输成本分析

通过限制各道的龙门吊数量同时尽量使各道的作业量均衡,码头方面虽然可以减少龙门吊的频繁“跨场”以及实现龙门吊司机工资待遇的相对均衡,但可能会引起总运输作业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堆场每道龙门吊数量和作业量均衡要求与堆场总运输成本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两种因素对码头堆场作业总成本的影响分别见表4和5.

从表4和5可知,每道固定配置的龙门吊数量减少会引起周期内运输成本的增加,而且随着每道固定安排的龙门吊数量的减少,总成本呈显著上升趋势,边际成本迅速增加.堆场各道之间作业量均衡的要求越高虽然也会使总成本越高,但是其影响相对于龙门吊数量的影响较弱.因此,对于码头管理者而言,当码头龙门吊资源紧缺时,需综合考虑新增龙门吊的成本与现有资源条件下调配总成本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的决策.

3结论

本文分别通过两个阶段优化来解决码头资源紧缺问题:第一阶段箱区航线配对利用“共享箱区”理念,解决堆场空间不足问题,增加堆场的箱区利用率;第二阶段通过对堆场所有箱区的空间位置布局,应对龙门吊资源限制问题,同时还考虑了不同类型集装箱中转周期问题和各道作业量均衡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能否将两个阶段融合并建立一个互相反馈的机制用以解决堆场空间分配问题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ANG Daofang, JIANG Zuhua, YAN Wei, et al. Integrating berth allocation and quay crane assignment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0, 46(6): 975990.

[2]KIM K H, PARK Y M. A crane scheduling method for port container termin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 156(3): 752768.

[3]KIM K H, KIM K Y. An optimal routing algorithm for a transfer crane in port terminals[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1999, 33(1): 1733.

[4]NISHIMURA E, IMAI A, PAPADIMITRIOU S. Yard trailer routing at a maritime container terminal[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5, 41(1): 5376.

[5]IMAI A, NISHIMURA E, PAPADIMITRIOU S. Berthing ships at a multiuser container terminal with a limited quay capacit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8, 44(1):136151.

[6]HE Junliang, HUANG Youfang, YAN Wei. Yard crane scheduling in a container terminal for the tradeoff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J].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15, 29(1):5975.

[7]HE Junliang, HUANG Youfang, YAN Wei, et al. Integrated internal truck, yard crane and quay crane scheduling in a container terminal considering energy consumption[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5, 42(5): 24642487.

[8]KIM K H, PARK Y M, RYU K R. Deriving decision rules to locate export containers in container yard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0, 124(1):89101.

[9]LEE L H, CHEW E P, TAN K C, et al.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storage yard management in transshipment hubs[J]. OR Spectrum, 2006, 28(4): 539561.

[10]JIN J G, LEE D H, HU H. Tactical berth and yard template design at container transshipment terminals: a column generation based approa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5, 73: 168184.

[11]HAN Y, LEE L H, CHEW E P, et al. A yard storage strategy for minimizing traffic congestion in a marine container transshipment hub[J]. OR Spectrum, 2008, 30(4): 697720.

[12]严伟, 谢尘, 苌道方. 基于并行遗传算法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分配策略[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9, 30(2): 1419.

[13]顾天意, 梁承姬. 基于矩阵式遗传算法的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分配优化策略[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2): 4046.

[14]JIANG X, LEE L H, CHEW E P, et al. A container yard storage strategy for improving land utilization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in a transshipment hub port[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2, 221(1): 6473.

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额现金持有量;投资行为;投资效率

一、引言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影响企业投资的因素中现金持有量具有重要的地位。高速发展的经济使我国企业面临大量投资机会,为抓住这些投资机会企业会大量持有现金,因此高额现金持有量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值得深入研究。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高额持有现金容易抓住投资机会,减少投资不足,从而提升企业业绩。Kim等实证发现,投资机会越多企业越倾向于持有大量现金以便抓住有利投资机会,避免投资不足。孟双武研究发现,公司将持有的现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并且投资行为合理有效。纵观国内外文献,对投资行为的研究多拘泥于固定资产投资,忽略了其他形式的投资行为,考虑到不同现金持有量会造成投资行为介入企业的程度不同,本文从投资是否直接参与企业经营角度出发,将投资行为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这样就涵盖了多种形式的投资行为,对全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量与投资行为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信息不对称使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较高,若企业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却因为财务上的限制而不得不放弃,这就会造成投资不足。为了避免丧失投资机会,企业将内源融资作为首选,会储存大量现金以备在投资机会出现时能够抓住投资机会。据此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如果现金储备不足,不能够满足盈利性投资项目的需要,则会被迫放弃有利的投资机会,造成投资不足。相反,企业持有大量现金则有利于抓住投资机会提高企业业绩。

从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高速发展的经济,国家宏观政策和国内外市场环境均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严重却制约了投资行为。为了抓住投资机会,提高业绩,企业更倾向于高额持有现金。根据上述理论预期,本文提出如下假设:高额现金持有量企业对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都十分注重,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投资行为使业绩上升。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9-2011年间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剔除了金融保险类公司;ST、SST、PT、*ST公司;同时发行B股H股的公司;资料不齐全的公司。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二)模型与变量的定义

1.高额现金持有量计量模型。根据Opler等(1999)的方法,构建如下现金持有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Ln(Cash/A)=β0+β1Ln(A)+β2(CF/A)+β3(Nwc/A)+β4(TQ)+β5(Cap/A)+β6LEV+β7DIV+lndDum+YearDum+ε①

根据模型①回归估计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再计算出预期现金持有量,以实际现金持有量与预期量的残差作为公司现金持有量高低的判定依据。残差大于0的企业为高额持有现金公司,反之则为现金持有不足的公司。

2.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在高额现金持有量确定以后,按照投资活动是否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将投资行为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会形成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其目的在于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来提高企业收益。间接投资的对象主要是有价证券,其目的是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取得其资本的收益或保值。并采用托宾Q投资模型来分析高额现金持有量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模型如下:

DI=β0+β1TQ+β2CF/A+β3Cash1+ε ②

inDI=β0+β1TQ+β2CF/A+β3Cash1+ε ③

其中Cash1为高额现金持有量。

对模型②和③进行回归,考察高额现金持有量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是否存在相关性。如果Cash1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现金持有量越多,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支出越多。模型中各变量定义与计量如表1所示。

3. 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企业投资行为的有效性。以企业业绩总资产收益率ROA为因变量,自变量引入高额现金持有量与直接投资交互变量和间接投资的交互变量建立模型④。若交互变量系数为正,说明在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企业投资行为提升了企业价值,其行为理性。反之则说明投资低效,存在过度投资。再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因变量对以上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

ROA=α0+α1Cash1+α2DI+α4inDI+α5Cash1*DI+α6Cash1*inDI+ε④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以高额现金持有量企业为样本,对其现金持有量进行分位数分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以现金持有量高低为标准,将样本公司分为三组,对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均值作了描述性统计。其中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都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增加有所增加,这说明现金持有量多少对投资行为有影响。

(二)现金持有的回归结果

表3是现金持有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成长性、资本支出、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营运资本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现金流、是否支付股利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

(三)投资行为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高额现金持有量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高额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有影响,现金持有量越高,企业对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倾向性越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能力也越强。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企业对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都很注重。

(四)投资行为有效性回归结果

由表5可知Cash1、DI和inDI在5%水平上与ROA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高额现金持有量、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均对企业业绩有贡献。Cash1*DI和Cash1*inDI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高额现金持有量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交互影响变量对企业业绩有影响,在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企业的投资行为提升了企业价值,投资行为是理性有效的。又以ROE替代ROA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相同的结论。如表5所示。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从现金持有量角度出发,以沪深两市非金融类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高额现金持有量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高额现金持有量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显著正相关。说明高额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有影响,现金持有量越多,企业越倾向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能力也越强;高额现金持有量与直接投资或和接投资的交互变量均与企业业绩均显著正相关,说明高额现金持有量影响下企业的投资行为提高了企业业绩,是有效的投资行为。

参考文献:

1.Kim,Mauer,Sherman.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liquidity: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8(33).

2.孟双武.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对投资行为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贱,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