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学基本概念汇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7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笔者现就高三文综政治一轮复习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抓教材,紧扣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政治学科三个模块(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复习的时候指导学生细看教材,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的监督也很重要,在每节课前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一节所复习内容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列提纲,构建知识框架
高三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已有了解,但由于知识点的孤立记忆及遗忘,学生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既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框架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每复习完一节一课后,及时让学生对本节本课知识进行归纳,列出提纲,以主干知识为基础,把书本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做到内容简略、线条清楚,这就是把书读“薄”,然后根据提纲再把知识补充完整,也就是把书再读“厚”。这样就会提起一条线,放开一大片,有利于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其次,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教材知识进行组合。高中政治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一般说来,是先普遍后特殊、先具体后概括、先国内后国际。这些排列方法,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归类,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经济常识,它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讲起,第一课讲了商品经济的一般知识,第二课讲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两课都讲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第二课开始,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到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般”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不足,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特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教材余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的。通过知识框架的建立,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又要联系所学学科知识,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多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这几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如2008年的高考政治题中就涉及有民族问题,雪灾和地震等一系列社会热点。同时,单纯的复习教材知识学生会认为很枯燥,而在复习过程中适时地结合热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经济常识复习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让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结合十七三中全会有关内容,分析当前我国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包括及时热点和长期热点,对于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长期热点,可在复习时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即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材料及时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联系实际,以不断提高适应高考的能力。
四、做练习,巩固复习效果
论文摘要:“整体主义”是一个词义宽泛、含混,容易引起歧义,并正被混乱使用的术语。教学实践中,这一不当术语易使讲者难着边际,听者一头雾水,有碍于人文传统的阐释。文章通过递进设问而三作质疑,并建议实事求是地采用“中国古代集体主义”来表述相应的传统伦理。
笔者因工作调动,新近接受“两课”教学任务,备课中,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罗国杰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全国高校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以下简称《修养》)中的有关优良道德传统部分的“整体精神”或“整体主义”概念,多存疑虑。此一问题不仅涉及整个传统美德内容编排,还进一步关乎如何弘扬传统,以充实当代大学生人文底蕴的“成人”大计。教义所在,教职所在,故不敢自揣其私。兹条缕三问,既供《修养》编撰者于修订中斟酌、参考,亦祈方家、同道者关注、赐解。
一、术语怎么约定
第一个问题,基于文字的困惑,“整体主义”术语如何约定俗成?
广义上,任何语词都有一约定俗成的过程,只要能基本反映或表达相关事物内容,不致引起歧义,便可因其语义的客观性、针对性而获得广泛的认同和使用,并在习惯上成为既定语义的“成语”。
就《修养》涉及的道德传统语境而言,整体主义是否足以成其为一约定术语,值得怀疑。首先,其关键词“整体”的含义过于宽泛,包括一应物理、数理、心理及所有社会领域的具象和抽象事物的完型在内,故后缀“主义”,便难以贴切表述《修养》所谓“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之传统美德内涵。其次,该术语未经习惯上的共同约定。就笔者所能查阅到的各类中文工具书中,除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下称《辞典》在2001年修订版里新增有“整体主义”辞条外,余皆不见获载。如果说,此例还仅仅是说明约定不充分,那么,该词在现实使用中的混乱语义,则足以反映约定不成功、不成型。仅举著名的网络搜索引擎Google为证:键入中文“整体主义”一词,可获得1470余项结果,但其语义语码之纷乱,运用领域之广泛,当令《修养》编撰者们大跌眼镜。对该词不仅褒贬迥异,或视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或勾连专制集权、法西斯主义,甚至从方法论到信仰体系,从古至今,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各个领域,均能掺和其中,自话自说。尽管不能要求《修养》对“整体主义”的肆意泛滥承担责任,但同时却必须承认,该术语确确实实未获得共同约定。其三,整体主义术语还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使其语词大多具有望文生义的模糊功能。即便学术术语,也不一定需要准确界定和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经圈内学者共识并默契采纳,亦可约定成学术惯例。但遗憾的是,这似乎也难为整体主义作辩护。
以笔者长期关注传统文化的视线所及,尚未发现上世纪9O年代前有关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伦理学史和文化史专著中,出现过整体主义术语;而且,从严复、章大炎、王国维、梁启超以来,无论以新学思维治旧学的国学大师,还是第三期儒学和当代新儒家代表,以及大陆的文化史专家和西方汉学家中的著名人物,似都不曾使用整体主义之语。即使不言垂垂老者,治中华文化史且仍活跃的权威人士,如汤一介、刘泽华、方克立、冯天瑜、金耀基等,亦未对整体主义提法作出呼应。
概言之,缺乏充分约定的语义基础和必要的学术积累,整体主义术语,未免显得突兀。尤其是考虑到该术语在当今社会歧杂、紊乱使用的时弊,《修养》新版的修订工作,当谨慎鉴之为是。
二、概念怎样形成
第二个问题,基于逻辑的困惑:整体主义概念如何形成?缺乏充分约定,并不根本妨碍概念在逻辑上的成立,只要给出确当的定义,揭示出反映事物本质的内涵,概念即可得以设定。
迄今为止,《修养》第三版仍未对整体主义作出定义,这又不免使学术概念失却了形式逻辑的基础。前述《辞典》,或可视为《修养》之奥援,罕见地收录了整体主义一词,且定义为“历史上统治阶级提倡的关于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一种道德原则与伦理学观点。不过,该定义却不够严谨:其一,以“整体利益”定义“整体主义”,有重复之嫌;其二,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不相称,“原则”和“观点”的外延明显小于“主义”(包括原则、观点在内的学说、理论体系);其三,最重要的是,该定义并未一语中的、揭示出概念的实质内涵——“整体”的利益取向所在。这就使得定义看上去更像是一种不够严谨的解释。词文撰写者或有所感,接下来又作了限制性解释:“抽象地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乃至为之作出牺牲。,,L妇亡羊补牢之下,虽勉强达意,但“整体”仍有待进一步说明。
以《辞典》庞大的编撰群体,外加冯契先生之功力,尚在界说时如此捉襟见肘,这足以表明“整体”词义过于宽泛,至使其“主义”不能被相称、确切地定义。或者说,由于使用了不当之术语,才难以抽象出与概念相符的本质属性。
当然,概念的形式,不必局限于设定或创新之独方,还可通过引进“外援”之别途,从异域输入。英语中即有现成概念:holism和wholism。
1979年版《辞海》将holism意译为“整体论”,指英国在前南非联邦统治者史末资(J.C.Smuts)所创立的一种殖民主义统治学说j,这显然与《修养》的整体主义意趣大相径庭。1999年新版《辞海》虽剔出其殖民色彩,但从时间关系看,似亦对《修养》不存在影响作用。
史末资于1926年首倡整体论时,已从哲学上提出了整体高于或大于部分的思想,但却没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持,故与holism词源一样,其学说还带有明显的“神启”痕迹。整体论在西方大行其道,乃系统论兴起之后的晚近之事。换言之,holism在现代西方,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基于自然科学的一种方法论;二是基于方法论之上的一种哲学观:整体大于部分单纯相加之和。《美国传统辞典(双解)》即作如是解。另外,整体论方法应用于医学,又派生出医学上的整体主义,不过,这一派生术语,通常多以wholism来表述。后者系单词whole(全部、整体)加后缀而成,既直观、准确地表达了整体主义,又免除了holism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用之于西医学,最是贴切、自然。由于wholism的准确性,也常用作holism的同义语,以表述整体主义哲学或整体论方法。
既然西方的整体论或整体主义并不具有伦理学含义,就无从直接导入来指代中国古代思想史现象,因之,也不能成为《修养》伦理传统语境下“整体主义”概念成立的外来语借用理由。如果能进一步假设,《修养》是借鉴西方整体论方法来间接阐述相应的古代道德原则,那也仍然需要对“中国式”的整体主义作出定义。毕竟,没有任何根据可以保证东西方这两种“整体主义”具有概念上的等值性。但这样一来,中国式的整体主义概念,又将重新面临定义困难或难以相称、确切界说的逻辑困境,终不免使人产生概念何以形成的疑问。
《修养》与《辞典》中所谓整体主义术语欲表达的思想,虽不存在于holism或wholism中,并不等于西方缺乏相应的术语。英文collectivism即集体主义概念,实已包括了此一涵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集体主义的定义是:“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如国家、民族、种族或阶级)的社会组织(或学说——引者所加)”。对具有如此权威、精确定义的Colleetivism,《修养》竟然视若无睹,不认真加以借鉴,其中必有深意在。
三、逻辑怎样与历史一致
第三个问题,基于历史的困惑:整体主义之名,如何与思想史之实相符?
有三个直接证据可以表明,《修养》中的所谓整体主义,意在表述一种集体主义。其一,相关标题是揭橥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恰恰是集体主义(无论古代或近现代)的应有之义。其二,题下内容所列举的“以公灭私”或“公而忘私”,“义以为上”或“先义后利”,正是古代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其三,以超出该题三分之一的篇幅费尽苦心地将整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详加比较,特地分析强调二者在社会制度和阶级属性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实质上又无异于已把整体主义归类为集体主义。值得一提的是,《辞典》对整体主义的处理,也凑同工之趣:其所分别援引的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的相应观点,即个人利益服从于城邦利益、公共福利、国家至上原则,都正是形形的集体主义共同阐扬的主张。并且,辞文作者也同样将整体主义与的集体主义,进行了同类异质的比较,耐人寻味的是,其辞目的英文对照,并非holism或wholism,而是collectivism!明明欲表述一种集体主义,却偏偏要迂回开去,甘冒约定难、定义也难之风险,采用生涩、含混的整体主义术语。虽仅一字之差,但已远离历史之实。兹就《修养》相关内容之偏离史实,略陈二三。
第一,缺乏定位,偏离了思想史重心。尽管《修养》把整体主义放在诸传统美德的首位,却既没点明其所处思想史位置,亦未陈述它与其后“仁爱原则”“人伦价值”“精神境界”“道德践履”的有机联系,从而也就使人难以通过清晰的坐标与参照,来准确把握其思想地位。缺乏定位,实因宽泛而又空洞的整体主义概念不便于定位。若明确以古代集体主义概念以代之,则可准确地定位为传统伦理的核心。甚至于,如能考虑到中华古文化形态的伦理——政治实质,还可进一步定位成整个中国古代民族精神或国家哲学的思想轴心。因为,集体主义不仅渗透于古代各社会阶层的道德观念之中,成为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社会、民族、国家向心力和聚合力的“道”“理”依据所在。受过历史唯物主义训练的人,至少应明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那个时代的主导思想。而在古代集权社会里,集体主义正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第二,“主义”单薄,偏离了传统的丰满实态,既称“主义”而非“主张”,那就是一种思想体系,就宜列出体系所应有的一些思想范畴或基本概念、思想原则或基本命题、思想表现或各类主张。但《修养》对整体主义的概括,仅限于“公私”观、“义利”观和爱国主义三项内容,未免离“主义”的丰富性甚远。并且,古代的公私观与义利观,实具二而一的内涵:公即义,私即利。将二者区别而论,越加衬托出“主义”之单薄。如果不是“整体”过于含混、难着边际,“主义”并不至于失去原有的丰满与充实。其实,公私(义利)观仅是古代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他还有本末观、忠孝观、忠恕观等;爱国主义也仅为古代集体主义的思想表现之一,其余还有经济上的平均主义,政治上的民本主义,社会理想上的大同、小康主张,道德上的人性论、仁爱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华夏中心论和天下亲和论等等。总之,只要不以整体主义来放逐古代集体主义之“正身”,上述原本属于“主义”的丰满思想血肉,便不至于一并遭受放逐或忽略。
第三,一字之差,偏离了古代集体主义实践轨迹。整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一字之差,意在区别二者的社会、阶级属性,凸现出《修养》用整体主义来特别黏附剥削制度下统治阶级利益的苦心孤诣。但是,人为的标签,不仅不能区别概念的本质属性,却倒适得其反,导致生硬的整体主义概念,被生动的古代集体主义实践区别开来。因为,正是基于社会、阶级的属性——富国强兵、长治久安的君国大计,治理广土众民的统治阶级,才会以安定团结为前提,掂量“舟水”利害,倡导“民本主义”,凭借集权方式来“为民作主”,从而整合统治阶级利益与民众利益。事实上,中国古代既流布有最完备的集体主义理念,更演绎出古代最富成效的集体主义实践。只要我们不囿于片面的阶级分析,愿意回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历史问题,就不难从古代的文治模式中,发现许多基于集体主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如颇具统治理性的三省六部制,整肃吏制、扼制腐败的监察制,反映民情民意的上书制和申诉冤制;均田置产、劝课农桑,遏兼并、抑豪强,倡清廉、重身教,以及灾时的平籴、赈济,战后的土地分配、轻徭薄赋等。离开这些集体主义的行政管理实践,断难想像中华古文明竞能绵延不绝,屡创农业化高峰的世界奇迹。然而,在片面执著于社会、阶级属性的整体主义概念框架内,这些整合着统治者与民众利益的集体实践及其果实的鲜活历史,居然就被舍弃,而远离了我们。整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仅一字之差,彼此涵盖的历史,何必相隔千里。
四、结束献语:请还“整体”给“集体”
关键词:政府审计;经济安全;预警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45-02
0 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诸如大规模发行货币来刺激消费来达到经济复苏的目的,这使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千亿的外汇储备财富随美元的贬值灰飞烟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引发的国际经济战争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军事安全以外的经济安全问题。而我国在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由于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在深化经济改革和完善法律法规时导致过多依赖国际金融服务机构的指导,结果都或多或少渗透着国外经济团体的决策诱导,这导致我国经济不断遭受隐形侵害。而在不良影响显现出来之前却不被关注,直到经济受到侵蚀的相关案例越来越多才引起我们重视。2009年力拓间谍案就充分暴露了我国对经济安全战略性防御的薄弱。
1 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基本概念
1.1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经济在发展中不受破坏、侵蚀和震荡的健康运行状态,主要是指一国经济在整体上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不致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或)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1.2经济安全审计经济安全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构主导,民间审计组织协同,审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共同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目的,对特定的、潜在地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行为为审计对象,通过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查找危害国家安全的经济风险,把审计结果报送相关使用部门来达到防范、预警经济风险的作用。
1.3经济安全审计对象在微观上有外资或国外组织参与的国内经济事项或在国外的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在宏观上要关注国家经济体制变化和经济危机的风险积聚因素。
1.4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国家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是为了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审计,警示宏观经济运行和具体经济事件中的不良影响来达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目的而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包括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审计方法设计、网络运行建设,理论研究等相配套的软硬件构成总体运行系统。
2 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架构设计
2.1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的组织架构设计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作为国家监控经济运行的机构,在体制上应隶属国家审计署,在其下设独立的审计监察部门。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2.2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运行的制度设计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审计机关进行经济安全审计的权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维护经济安全的权力。以法律政策支持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有效运转,各个部门在法律框架内分工协作:①宏观经济检测部门实时监控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因素来防范经济风险,并定期向主管部门上报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专项报告来警示宏观经济风险来达到防患于未燃;②经济安全分析部门有权利对具体的重大经济行为进行实时审计监控、对国际贸易或者某行业发展不均衡进行专项审计调研,评估其发展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排除损害国家经济安全因素,从而保障国家经济利益不受损害;③审计结果报告部门对审计评估结果以定期报告或专项报告的形式汇报给后续使用部门的同时,还需要对具体经济行为的后续跟踪审计,实时监控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④数据信息处理中心技术支持部门负责从国家其他部门或组织采集数据,作为数据储备以供监管分析使用。
2.3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设计
2.3.1完善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的软硬件设施预警系统管理模式按照审计执行和审计科研两大机构脉络,在审计执行层面由政府审计工作人员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国家经济安全审计,拓宽审计范围、制定审计方案,在宏观经济领域和具体经济事项的审计监控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审计科研层面不断开发创新审计理论、审计方法来提高审计技术,一方面,可通过成立学术委员会,鼓励和支持业务和技术人员深化事前审计理论体系研究,丰富预警研究方法,实现保证审计评估经济安全预警的工作物质基础和智力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专业审计机构、民间科研团体及高校审计研究部门机构的合作,以科研课题、项目创新等形式共同开发审计资源。让审计预警平台参与各方在具备审计执行力的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以及审计技术的创新完善来保证审计操作理论的不断更新,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联动效应,加深双方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领域和方法的理解。并吸收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工作中来。
2.3_2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汇总子系统构建的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对国家运行的经济数据进行采集和汇总分析。所以建设完善、强大的数据库是先决条件。首先,由国家审计署对目前各省地方审计机构已经构建的网络审计平台进行功能拓宽改造,进行数据互联共享等审计资源整合,形成包含系统管理、数据采集转换、数据管理、审计查询、审计分析等多项基本功能的审计网络平台,并利用资源共享、数据互通的优势,完成各类宏观数据库建设。其次,数据信息处理中心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数据传输接口,运用网络平台对国家经济运行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对财政局、统计局、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的数据接口进行对接,丰富数据来源,并对采集得到的数据形成数据储备库来满足多角度审计评估的需要。第三,在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上要能保证数据库软硬件的安全性、保密性、稳定性和开放性,数据库的设计原理要方便数据分类查找并实现智能查询功能。
2.3.3建立和完善采集汇总数据检测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是基于硬件资源的有效整合而平稳运行的子系统,数据检测子系统是基于数据检验而运行的子系统。为要保证审计机关取得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持续性、可验证性要经得起考验,按以下程序对数据进行检测:①对采集汇总数据进行初步审计,对有疑点的数据要根据数据来源进行审计核实,检测异常数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程度。②对取得的数据应按照一般数据和专项数据的机密程度设置查询权限,对专项数据进行在政府审计机构监测预警的同时,可采用例如对相应的不涉机密的通用数据采取对外开放接受社会各界的检查,用全员审计来监督各个部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来改变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被全社会普遍质疑的现状,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工作与整体国民互通,满足社会各界维护国家利益的诉求,发动全民监控来达到共同治理国家的愿望。审计机构自己的数据采集部门
可以通过此类相应措施达到审计数据真实准确,从而完善判断国家经济安全基础经济数据的采集工作。
2.4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运行的主要功能设计国家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工作的重点,是对采集的经济数据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技术、经济系统建模技术和政策模拟技术的多门类科学的综合运用,对包括宏观经济动态、重点行业经济安全及具体经济行为审计等多角度监控经济运行来维护经济安全。其工作主要分三个层次:
2.4.1监测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工作重点是对目前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是否受到侵害审查、经济是否受到威胁和经济危机是否已经开始产生,政府政策是否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等。①监测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是否发生变化。对经济深化改革创新中的发展变化实时监控评估,保证其发展没有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主要监控指标领域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总量占社会经济比重、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所占比重和决策影响力的大小等指标。②监测国家经济安全是否受到侵害。对内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权、经济活动的管辖权、重要资源和战略产业的控制权等,对外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平等制定权、国际市场的自由利用权等。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安全,如果一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不安全,就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评估经济是否收到威胁的主要指标为经济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率、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投票权重、重要海峡无危险通过率、重要资源的外资勘探率和开采率、战略产业中的外资比重、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等指标。③监测经济危机是否开始显现。主要监控指标有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财政赤字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金融资产缩水率、贸易收支赤字率、资本收支赤字率、外汇资产安全率、外债偿付安全率等指标。国家经济出现不稳定并不等于经济出现危机。由于经济危机的风险小不等于经济没有遭到损害,又使我们不再认为经济迅速发展或者经济基本稳定就是经济安全。
2.4.2监控重点行业发展态势
①确定待监控的重点行业。要根据国内经济不同发展时的发展侧重,确定特定时期的重点行业。且前根据“十二五”战略部署:国有经济要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即国有资本要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并且国有资本要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九大行业保持“较强控制力”。这一部署表明上述行业是中国目前控制的重点行业,是关系我国经济安全的部门和行业。所以在经济安全审计中,就要对上述行业进行重点风险监测。
国家金融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着重对国家金融行业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监控。重点监控如何防止外资银行通过向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将直接介入中国的货币发行领域:如何防范外资银行透过部分准备金制度,大举推进中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债务的货币化进程;如何防范外资银行增发的“信贷人民币”,将通过银行支票、银行票据、信用卡、房地产按揭贷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金融衍生产品等多种方式进入中国的经济体内。经济安全审计预警机构要与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提高监管力度和知识储备,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效防范潜在的金融攻击,增强金融体系的坚实防御能力,抵御国家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游离于正常金融秩序视线之外的政治热钱的博弈。
②对重点行业定期监控的内容。经济安全分析部门对重点行业定期监控主要采用指标分析法来确定其运行是否存在风险。经济安全分析部门要对财政金融风险、产业风险、能源风险、市场风险、收入分配风险、投资风险、域外风险等方面的进行审计,其风险评估要根据特定行业选取特定指标进行评估,指标的选择更复杂,方法需要更多组合。譬如对国家金融安全指标选取包括:国际储备指标、外债指标、流出、流入资本的构成和期限结构指标、利率和汇率指标、价格变化指标、期限指标、资本充足指标、资产质量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流动风险指标、质量管理指标等等。
在国家金融系统安全方面,需要对金融机构建立的对内金融防火墙和对外金融防洪墙两条防御体系进行监控。经济安全分析部门通过指标检测的方式监控国家金融安全。选择的指标主要有:银行股权比例、银行股东的性质及持股比例、金融衍生品市场比重、信贷发行规模的控制比例等。
2.4.3实时监察具体涉外经济行为重点是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国际间购并行为进行审计评估、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监管审查、不良经济事件产生的后果进行审计后评价。例如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引入外资的投资目的审计、国有资产在购并中的保值增值审计等等。在政府审计工作上,对具体经济事项的审计工作最为频繁,也是运用常规审计方法最为显著的。其审计行为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审计工作就实时跟进,监控整个事件的发展进度,以维护国家安全的标准来衡量具体经济事项中是否存在危害经济安全的迹象发生。在审计程序上:①了解该经济行为涉及行业、国家或地区、哪些民间组织,参与各方的背景及企业性质,该经济行为的潜在影响、最终目的;②掌握对该事项的审批情况,各上级部门的审批意见,检查审批漏洞:③跟踪监控事项的发展是否按照初始计划进行,有无改动的操作,改动部分有无偏离既定方针:④对整个事件操作记录在册,形成工作底稿备查,并总结经验规律,不断提高审计效率,提高审计技巧,有助于丰富理论研究成果。
2.5经济安全审计预警报告子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负责将审计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执行子系统,其功主要包括:①监督被审项目按预期整改。对审计项目纠正调整是否达到预期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控,与被审单位主管部门协作,负责审计后项目整改后评价工作。②复核审计结果。经济安全审计涉及的利益方和相关部门较多,并且审计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较为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结果可能不同,由报告子系统负责对审计结果进行复核,完善审计后整改制度。③推进审计问责制度建设。由于目前我国法律赋予审计机关处理处罚权,但没有赋予其对责任人的处理权,因而审计机关不宜直接去进行审计问责。这将是今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审计报告子系统功能的拓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 结论
要构建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平台,其制度保证是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健全完备;其工作重点是有效地将审计范围覆盖到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实现实时监控:其运行前提是完善经济安全审计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和通力协作;其难点在于探索创新出适合评价经济安全的技术方法。
综合利用预警指标是国家经济安全预警的常用技术方法,所以在对经济风险分析上,如何通过设计经济指标对经济行为进行准确的审计评价,重点是对采集数据质量进行复核和对审计预警评价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不断测试改进,经济安全审计预警系统各个环节在运行中要不断完善和升级,使其作为开放性、学习型的系统不断丰富其内核。
参考文献:
[1]雷家啸.关于基于经济安全的信息安全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6-42
[2]王素梅,李兆东,陈艳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2009,(1):95-99
关键词:工程文化;工程训练;教学设计;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6-0088-05
工业革命以来,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能源紧张、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生存危机。从表面上看,危机的产生是人类工业化带来的“副产品”;从深层次来说,它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及其思维方式的危机。危机的产生,激发人类形成了“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诉求,开始认真反思并有意识规范自身的工程行为,进而推动了现代工程文化的发展及其价值观的形成。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工程文化是一种“微观权力”[1],它强调的是工程组织这种特殊组织的文化统一性和对工程组织成员的约束性、引导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前的工程文化是无意识的自组织状态,即每个个体的文化素质在相互“碰撞、交融和碎片化”[2]的状态下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工程文化,并开始对工程行为及工程本身产生影响。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曼哈顿计划”、“嫦娥工程”和“香港机场核心计划”等大型工程的出现,同一个工程内出现的技术门类和实施主体日益增多,工程的管理与协调愈加复杂,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工程文化的“微观权力”作用日益凸显。管理层逐渐重视工程文化对工程的影响,有意识地推行他们想要传达的工程文化,以引导工程成员的行为,确保工程目标的按时高质量达成。[3]
一、 现代工程文化及其价值观解析
工程文化是指在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等,其核心内容为价值观[4]。工程文化价值观是影响工程人员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用以判断工程实践中大是大非的最根本原则,它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不易改变。工程人员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工程文化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也是价值观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手段。
从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诉求进行主动呼应的角度来说,现代工程文化的价值观的内涵体系应包括“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守法合规、尽职尽责、求精求新”等五个方面内容,它们之间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呈金字塔型结构(见图1),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1现代工程文化价值观的内容结构
以人为本。一是工程实践应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对安全、发展、舒适、便捷及审美等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人类合理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工程实践只有依靠人的力量才能完成,管理者要树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潜力与首创精神。
和谐共生。工程与自然、社会三者间以及工程实践群体内部都要和谐相处,实现彼此共同发展。工程的建造与运行要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合理改造自然,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注重不损害周边居民的合法权益。在工程实践群体内部,所有人要真诚沟通、团结协作,并积极为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创造条件、提携互助。
守法合规。规范化管理是工程得以安全、高效、高质量完成的保障。工程中的一切活动应在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工程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框架下进行。所有人要有按章办事、令行禁止的意识,尤其是管理层要加强自律、带头垂范,重视内控规章制订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加强对员工的有效教育与检查督促,使规章得以落实、行为得以规范。
尽职尽责。具备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的职业准则。诚信做人,忠于团队,将团队合情合法的利益置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之上。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把尽职尽责作为维护自己声誉的底线,将严谨务实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工作态度。
求精求新。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将自己负责的每项工作都做成精品。养成、固化勇于创新的品格与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将掌握的最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二、 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的
工程训练教学设计 现代工程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内涵体系丰富,内容抽象且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一般来说,意识形态领域内知识传授的终极目标是要将内容固化、内化为被教育者的自我品质,进而能自觉地指导其行为。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培育”应该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普遍关注并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但从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来看,要想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紧密联系实践的知识经验传授比仅凭空洞的理论说教更为有效。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工程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将大学生从科学理论的殿堂引入工程实际的桥梁,其功能定位是面向全校学生构建一个最逼真的现代生产实际实训环境,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提升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工程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工程训练中心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建设投入,实训环境、设备升级及内涵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教学规律、功能定位还是现实发展情况来看,工程训练中心都是目前高校内最适合于集中开展工程文化教育的平台。
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在总体上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建构逻辑开展,具体遵循“提出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亲身体验知识升华获得能力内化素质”的流程,合理安排案例分析、图片或实物展览、专题讲座、研讨课和项目实践等多种课程环节,培养大学生的人本、系统、责任、合作、创新、环保、安全等意识及相关能力,让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现代工程文化价值观的真谛。这种“领悟”是最深刻、持久,也是最能使学生自觉发扬工程文化的源动力。
1. “工程文化”引论课
“工程文化”引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工程文化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其认识到努力提高工程文化素养对自身能顺利成长为“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性。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工程发展的简述,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工程的本质及特征,从而进一步对在工程活动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工程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探讨。以引导学生对工程文化本质内涵进行探究为主线,通过剖析苏通大桥建设[5]和魁北克大桥坍塌[6]等大量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引出工程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对工程本身的影响作用,进而对工程文化的特征、内容及功能进行梳理性阐述。布置学生撰写课后总结论文――在完成所有环节的学习后,凭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凝炼总结出工程文化的内涵及对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主动思考并自发形成工程文化的知识体系。
2. “技术演进史”图片展
从知识支撑的角度来说,工程是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体,是由核心技术加上配套的技术所重构的集成性知识体系。技术的革新与演进,推动着现代工程愈发向着复杂集成化与巨大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这使得人类在追逐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如何对待合理利用技术的问题――给技术加上“道德与人文关怀”的约束。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演进历史,引导其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技术进步对工程的发展及人类生存条件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使学生明白:追求美好生活是驱动技术创新和工程发展的源动力,但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和透支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为代价。
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熏陶往往可以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式的学习感悟,起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学习效果。设计制作出包含典型技术主题的“技术演进史”展板,图文并茂,遍布于工程训练实训区域内,使学生在了解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接受到工程文化氛围熏陶。通过让学生写观后感,引导其思考三个问题:①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如何看待技术的传承与发展?②如何定义创新、技术、工程及三者间的关系?③技术的运用是否不受节制?从对人类社会及大自然负责任的角度来看,如何将技术正确地运用于工程?
3. “工程伦理”研讨课
工程伦理指在工程中获得辩护的道德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发展至今已比较成熟和规范,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伦理章程与稳定的学术建制,促进了工程的良性发展[7]。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内容体系中虽有思想道德教育的部分,但主要是从宏观的维度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较少从技术与工程等实用角度来切入。尤其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未能获得在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中正确处理“道德困境”的能力及妥善平衡雇主利益与公众福祉两者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介绍并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工程案例中的伦理困境及应对行为,从“工程师与伦理的关系”、“工程师的责任”和“工程师的角色冲突”等三个方面阐述工程伦理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从伦理角度对工程活动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积极面对、妥善处理工程伦理困境的意识。面向生活与工程实际精心设计伦理困境,让学生撰写分析与对策报告、辩论与共享他们的观点,确立其“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8]的职业准则和“努力实现工程、自然及社会三者和谐共生”的决心,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自主性和工程伦理“解困”能力。
4. “大工程观与全球视野下的工程师能力标准”介绍课
“大工程观”的概念是由时任MIT工学院院长的Joel Moses于1993年首先提出的,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9]。“大工程观”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指导解决工程系统问题的思想及方法,它要求我们不但要从整体关联的角度来掌握、运用现代工程技术,也要把非技术因素作为工程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来加以统筹考虑,如此才能正确地处理好工程问题。据此,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新的工程师能力认证标准,指明了新形势下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通过详细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工程师的培养与质量控制过程”、“工程教育或从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性协议”和“美国、欧洲、中国的工程师认证”等三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全球视野下工程师能力要求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通过更好地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5. “工业设计”训练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是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在产品、使用者和环境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10],其目的是同时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
从设计的起源出发,以大量生动的设计案例,从设计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沟通交流、关注情感共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阐述设计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指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塑造时代文化。通过介绍产品的开发设计程序、现代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并以典型产品的设计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建构“以人为本、创新和谐”的价值观。工业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而创意是创新的重要“源思维”。介绍主流的创意思维方法,将学生引入创新的大门;指导学生亲手完成创意小制作,使其体验“创意”过程及实现的。
6. 企业工程师讲坛
长期在企业履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是面向真实工程一线的专家,他们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深刻的工程文化感悟。
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程师,请其就“工程中的非技术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工程师的责任”和“工程规范与工程安全”等有关工程文化的感悟现身说法,这样比“象牙塔”内的教师授课更具说服力。组织好互动环节,学生可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工程师们进行交流探讨。亦可将“讲坛”办在企业现场,让学生直观感受工程氛围,并与工程师们进行“零距离”接触。
7. 产品工程项目实践
“做中学”与“做中悟”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在学生完成了基础工程技能训练的前提下,以设计制作可以实现一定功能且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样机为驱动任务,指导学生按照跨学科(专业)原则和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组成项目小组,分配角色并明确任务,完成“需求调研构思创意结构及外观设计工程分析工艺制订加工制作成本分析环境影响评估运行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最后形成总结报告,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观、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意识,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
8. “工程文化”总结课
“工程文化”总结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点进行脉络化梳理,引导其最终形成正确、稳固的“工程文化”知识体系,强化其工程行为自觉接受工程文化素养导向的习惯性。
布置每位学生针对“工程文化”相关知识领域提出自感困惑的问题,所有学生随机抽取他人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来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团队对“问题”和“答案”给出点评意见,并将其公布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供所有师生借鉴参考。通过之前所有学习环节后,每位学生应该对“工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涵(定义)、特征及功能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总结性论文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予以固化。所有学生的论文将列入资料库,以资后来之学习者。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至此全部结束。
三、 教学设计取得实效的保障措施
教学设计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备的执行机制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为确保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的培育效果,在实施教学设计的同时,需要重视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与规范,活用多种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受益。
1. 建设跨学科教学团队
工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项,属于人文范畴,但又紧紧啮合在融合了众多技术门类的“工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工程训练中心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工程教育平台的横跨优势,发挥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联合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及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等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卓越计划”高校可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邀请)共同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定期举行课程建设研讨会和集中学习、备课,保持与工程实际的密切联系,持续挖掘工程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时,以教学能力提升为主线,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使团队建设与课程发展走上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
2. 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与规范
工程文化的内涵体系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有机整体性。应努力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文化知识体系,避免因简单堆砌而造成彼此间的离散化和杂乱无章。另外,对于跨学科教师团队来说,由于成员的学科背景不同、教学风格迥异,有必要在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规范上做好协调工作,包括在开课前集中研讨、制订教学大纲,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准备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正式开课前进行试讲等等。
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是确保工程文化内容能对大学生“入脑”、“入心”的关键。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研究性教学法(包括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等)、体验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团队应就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专题研讨、经常交流心得,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4. 执行教学质量反馈完善机制
及时响应、认真处理教学的过程反馈与结果反馈。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行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制,实时掌握师生对授课情况的反馈,查找不足的原因并马上修正,及时总结经验并做好记录。在全部教学环节结束后,对学生就课程实施的整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反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教学团队对所有反馈进行汇总、集中研讨,形成质量完善方案,分享成功经验,并在今后的教学实施中执行。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卉佳.基于系统理论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文化的构建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48.
[2]朱振涛.工程文化的系统复杂性及其演化机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55.
[3]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101.
[4]洪巍,洪峰. 从“过程主义”的工程本质观看工程文化[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7-90.
[5]俞春生,姚蓓,王茜. 苏通大桥工程文化建设实践与经验[J]. 中国工程科学,2009(3):92-96.
[6]肖峰. 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看工程文化的价值[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5):12-17.
[7]张恒力,胡新和.福祉与责任――美国工程伦理学述评[J].哲学动态,2007(8):58-62.
[8]迈克・W・马丁,罗兰・辛津格. 工程伦理学[M]. 李世新,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