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运筹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92-02

运筹学是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很强,掌握其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均有很大帮助,且运筹学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讨运筹学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国内工科院校运筹学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工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为践行“有理论基础,更强调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笔者结合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水平,制定了以为专业服务为核心的《运筹学》课程标准,探索适合工科院校学生的运筹学教学模式。

本次教学改革以交通运输专业为试点,研究《运筹学》课程标准制定,探索适合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运筹学教学模式,目的是使运筹学教学展示出它应有的魅力,体现运筹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应用特色,真正让学生能够用运筹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寓学科知识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一、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反映本门课程不好学,与学生专业结合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方面,由于学习运筹学需要先修的数学课程较多,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基础知识缺乏,容易知难而退。另一方面,运筹学作为一门公共课,授课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没有密切联系,学生很难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应付考试,普遍学习兴趣不高。

(二)学生难以掌握学习方法

运筹学中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与传统学科大不相同,如分支定界法,割平面法,动态规划以及图论和网络流等方面内容的学习,不同于数学,更不同于一般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思路,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不能迅速转过来。

(三)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通常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

过分强调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形式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困生难以融入课堂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学习习惯不良、成绩落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运筹学的课堂上,数学底子薄、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很容易脱离课堂教学节奏,最后放弃学习,沦为学困生。

(五)学习效果评价手段单一

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采用传统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其中尤以期终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导致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难以将其“活学活用”。

二、本次改革的手段、创新点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改革分专业进行,目的是寓各学科知识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因此,运筹学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改革以“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引导学生在理解运筹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在传承经典运筹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掉了优化理论推导证明以及纯粹作为计算手段的算法,引入Lingo软件作为求解模型的工具,并深入研究交通运输专业各课程的需求,增加了与交通运输专业联系密切的运筹学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学生实际生活、专业密切相关的案例

案例教学可以适当减轻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交通运输专业常见管理问题的案例。例如:司机的排班问题,地铁车站的人员排班问题,运输问题,站点、设备厂房等的选址问题,最优路径选择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运筹学很多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介绍基础知识、例题之后,引导他们探索书本之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探索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最大流问题的课堂上,完成基本问题和算法的学习之后,询问学生是否碰到过可以用最大流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踊跃发言,用身边的问题、专业的实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抽象的最大流变得可以理解与接受。

(四)讲课过程注重师生互动,逼着学困生融入课堂,给绩优生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

1.课堂上经常随机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目的。通过随机提问,可以带给学生压力,逼着每个同学都认真听课。

2.课前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回答问题,及时发现并表扬答题过程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体验。

(五)通过分组讨论,提交小组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应该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运筹学从全局出发,研究的是系统最优化问题,所涉及问题的领域是多学科的,所用方法是交叉的,综合的。运筹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运筹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上提出稍有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归纳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可以用运筹学方法解决的专业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后大作业布置,让学生每3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调查研究、建立模型、编程求解、撰写论文,最终提交小组研究报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团结合作的精神。

(六)改变考核方式

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应试学习向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采用小组课程报告、课堂表现、作业与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综合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与应用知识的能力。提交小组课程报告的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应用运筹学基本理论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反映了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20%;根据课堂听课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分组讨论时的表现等评分,可以激励学生认真上好每节课,避免期末突击学习应付考试,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0%。以后会逐渐增大这两部分考核内容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

三、取得的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听讲态度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出勤率明显提高

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得到改善,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一些原来不太听讲的学生也开始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学生在解决问题、分工协作过程中培养了互助精神,增强了团队意识

(三)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有些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竞赛,并在这一过程中主动使用工具书、教科书,充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独立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各种必要的知识信息。有些学生会主动找老师讨论实际生活中、专业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试图用运筹学的方法解决。

四、存在的不足

教学改革是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本阶段改革仍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平时成绩在总评中所占比重还偏低,以后会继续探索对学生学习有更大激励性的考核机制,继续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例,增加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继续完善案例库,增加更多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案例。

参考文献:

[1]李苏北,姜英姿,张红雷.运筹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研究[J].大学数学,2005,21(5):15-17.

[2]王芳华,冯春生.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l,27(5):185-188.

[3]祝荣欣,李萍.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ll,6(10):164-165.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运筹学;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立足于当前经济,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某种职业岗位能力(或综合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运筹学的教学,应根据为专业服务的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构建教学内容。那么,在高职教育中,《运筹学》课程到底如何教学才能达到“必需”、“够用”和“为专业服务”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编选

合适的高职《运筹学》教材

在《运筹学》使用的教材以及授课内容上应精心选择。《运筹学》的分支很多,各个分支自成体系,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个分支解决的问题,建立的模型,解题的方法截然不同。面对这么多的内容,凭有限的课时是无法讲完的,应有所侧重地选取授课内容。现在的《运筹学》教材内容多而杂,且多为适应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很难找到专门适应高职生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突出重点,精选内容和例题。若条件许可,可自编教材。

针对高职生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等。线性规划是在任务已定的情况下,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完成任务;目标规划是在人力和物力资源条件已定的情况下合理筹划,调整生产计划,创造最高的利润;网络计划的理论基础是图论,其中“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应用比较广泛,网络计划能够直接反映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一项计划构成一个整体,从而为实现计划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和思想,可以用来解决最优路径、资源分配、生产调度、库存安排、生产排序、设备更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等,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

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

《运筹学》课程理论多,方法多,在建立模型和求解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一些数学方法和技巧。高职教育虽属高等教育,但不等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应用性和实效性。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而且对学科性课程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也较弱,因此,高职《运筹学》的教学不在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多高,对公式、定理的论证有多么完美,而在于使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会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淡化理论的推导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对不必要的、费时较多的定理推导、公式证明可自行删减。在某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也无需搞得清清楚楚,应把用于证明定理、推导公式的时间用来让学生利用这些概念、公式反复做更多的练习,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运筹学》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多学科的综合以及应用模型技术。其中在应用模型的技术中,制定决策是《运筹学》应用的核心,而建立模型则是运筹方法的精髓。因此,《运筹学》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提高对《运筹学》数学模型的表达、运算和分析的能力。因此,高职《运筹学》的教学要抓核心,学精髓,掌握技巧。

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CAI课件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在《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减少教学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运筹学》课程的讲授应当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拥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信息量大、便捷等明显优势,但是学生对于高强度、长时间集中精力有一定困难,事实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板书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段休息、思考准备的时间,学生可以将前一阶段的知识做一简略的回顾、总结,调整思维进入下一个知识概念的范畴,所以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摄取的知识量未必同步增长,因此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之间并无矛盾,在教学实践中应使两种教学方式各得其所,相辅相成,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媒体要素的优势,在编制课件时有意识地插入片头片尾音乐,在课间适当地放一些轻音乐,或者进行运筹学家的事迹介绍,从而调节学生麻木的视觉和大脑。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推导性论证以及概念上的差别等利用黑板教学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运筹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必须制作《运筹学》课程CAI课件。由于运筹学方法多,所以在CAI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方法的讲解需要配以大量的动画效果,目的在于掌握方法的步骤和技巧,这就需要使用制作工具,并能够使《运筹学》课程中方法的讲解变得简单易懂,符合一定交互性。交互性是CAI课件区别于其他教学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交互设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交互方式,如按钮交互、菜单交互、点按触摸区交互、拖拉交互、文本交互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适应现代运筹学发展趋势,增加利用辅助软件进行计算的内容

由于运筹学涉及大量的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学生在做《运筹学》课程的作业题尤其是线性规划部分的作业题时,由于决策变量的个数不只两个,所以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就不能统统利用图解法来求解,而要利用单纯形法求解,这必然造成表格多,计算量大。学生做作业题时,往往方法、计算步骤和原理都掌握了,但仅仅由于表格中的某一个数字计算错误造成计算结果错误,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运筹学》课程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计算能力产生了怀疑。另外,当决策变量的个数比较多时,数学模型的结构比较复杂,求解过程就变得特别长,更容易出错。如线性规划问题:

maxZ=5x1+3x2+2x3+4x4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最优化问题 EXCEL 最小费用流

一、引言

近几年,网上购物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中迅速成长的新兴产业。配送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业中最有前景和潜能的发展领域。如何合理安排和选择最优的配送线路,使得运输成本最低,成为物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Excel作为我们日常办公软件Office的套件之一,除了常用的报表处理功能外,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管理决策和优化决策的应用。EXCEL对于处理最优化问题,可以说是简单理解、方便操作的强大工具,也避免了非专业人员使用专业处理软件不熟悉等棘手问题。

本文以某物流配送网络作为最小费用流的研究对象,应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和求解,达到对解决其他最小费用流问题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最优化问题

获得最佳处理结果的问题在数学中被称为最优化问题,这类问题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所有的可能的方案中,选出最合理的,达到事先规定的最优目标的方案,这个方案是最优方案。针对最优化方案,寻找最优方案的方法称为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是近几十年形成的,目的在于针对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发挥和提高系统的效能及效益,最终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最优化方法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三、最小费用流

最小费用流是最优化问题中的一种,同时也是线性规划问题的特殊类型。我们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

3.1 例子

假设有一物流配送网络,图1中标有LA的节点表示该公司的工厂,工厂共生产100个产品,要送往两个经销商,分别是图中标有LB和LC的节点,其中LB经销商需要60个产品,LC经销商需要40个产品。从LA工厂运送货物到LB和LC,中途会经过几个配送中转的仓库,在图中分别标为D、E、F、G节点,节点之间的弧代表运输路线。

在最小费用流问题中,管理者最希望得到的结果是每条路线运送多少产品,使得运输成本的总和达到最小。根据最优化方法,最小的运输成本总和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则是要遵循的相关规则,解决方法是利用EXCEL线性规划求解。

图2是一个由7个节点,13条弧构成的有向图,图中任意一个箭头上方的数字表示这条运输线路的运输单价,箭头下方带有方括号的数字表示该条线路最大运输的容量。我们可以看到路线有很多条,并且每条路线的运输容量和成本都不同。

其中供给需求表示该节点上流出量减去流入量的值。

图3是根据该网络规划问题为基础得到的电子表格。

其中B列和C列列出了所有的弧,D列的运输数量表示要求的最优解,F列表示了每一条弧所对应的最大容量,G列是运输单价(价格/容量),D18单元格表示目标函数,在EXCEL中通过函数D18=SUMPRODUCT(运输数量,价格/容量)计算。J列列出了所有的节点,K定了每个节点所产生的净流量,在K3:K9中输入的等式用了两个SUMIF函数的差来表示净流量,第一个SUMIF计算该节点的流出值,第二个SUMIF计算该节点的流入值,两者之差就是净流量。

在线性求解参数对话框中,我们将“设置目标”为目标函数单元格,选择求解最小值,可变单元格为(D3:D15)。

之前我们列出的约束条件在这里表示为,第一组:D3:D15≤F3:F15,保证弧的流量不会超过该弧的最大容量;第二组表示为:净流量K3:K9=供给需求M3:M9。为了保证得到的最优解,即最优的运输量为正整数,要勾选“使无约束变量为非负数”。

另外在选择求解方法中选择单纯线性规划。通过求解,就得到了图6中的答案,最小的运输总成本为68000元,最优解就是D3:D15。

图6为得到最优解后,该物流配送网络的路线选择图,任意一个箭头上方的数字表示这条运输线路的运输单价,箭头下方的数字表示该条线路运输的数量。

四、总结

本文介绍了EXCEL线性规划在求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应用,既可以对单变量求解,也可以对多变量求解。通过对最小费用流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介绍,使用者还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最优化问题中的最短路径和最大流等问题。EXCEL对于管理者来说,不需要了解复杂的求解过程,只需把数据、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在电子表格中设置好,即可以直接求得所需结果,符合管理者的实用价值,也使得EXCEL软件的使用价值大大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通.最优化模型与实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 顾运筠.Excel规划求解的两类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1):137-139.

[3]陈士成,李桥兴,何丽红.运筹学网络优化模型的Excel求解的减化方法[J].兰州: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79-182.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范文第4篇

当前关于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探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兴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刘小芬、邹丹[1-2]等归纳出以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等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二是就特定行业如何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进行研究。李穗豫[3]论述了实现农产品电子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第三方物流为保障的农产品电子物流体系。叶小龙,魏国辰[4]通过对烟草企业物流配送网络特点及运作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层次化的网络优化物流体系。三是就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李青,陈丕积[5]认为传统的物流体系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应从服务、设备和技术三个层次上再造物流配送体系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良性成长。房延生等[6]建议企业应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条件,加速物流组织结构的转变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来推动物流体系的创新。综合相关文献可知,已有文献往往只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产业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进行研究,缺乏对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优化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将对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内涵进行概述,并构建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评价体系和优化模型,从而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2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等电子信息手段进行的所有商务活动的总称,是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商务活动。现阶段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有企业对企业(BTOB)以及企业对客户(BTOC)两种。物流是指综合现代化的信息、仓储、运输等服务流程,将物品从供应者向接收者传递的服务模式。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配送同传统物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子商务物流除了具备传统物流的基本服务功能外,还要求物流企业具有更加高效的组织结构以及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能力。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是集信息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为一体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利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及现代化的硬软件设备、系统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定时和定点的满足客户对商品的各种需求。以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型为例,由图1可知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是电子商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流企业作为电子商务体系下连接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主体之一,也是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核心,物流企业借助高度信息化和机械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来满足生产企业和客户的无缝对接,在最小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缩短配送周期,完成物品从生产企业向消费者的物理移动。

3电子商务物流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建立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适应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必须首先建立物流配送合理化的标准评价体系。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评价指标体系将作为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成为判断物流配送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尺度,从而为电子商务物流的优化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通过对以往文献的认识和总结,大多学者在研究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时主要从成本、效益、服务三个角度确定综合指标体系。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电子商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的要求出发,通过专家咨询重新构建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4电子商务物流的优化模型

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配送网络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确定配送中心的数量、位置和容量,即配送中心的选址(Location)决策;(2)确定配送中心与需求点、供应点的对应关系,即物流业务的分派(Allocation)决策;(3)构建配送中心至其服务区域内供应点、需求点的运输网络,即路径安排(Routing)决策[7]。基于前文电子商务物流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结合电子商务优化策略,对现有物流体系优化改进,从而构建电子商务物流的优化模型,进而针对具体物流环节如何改进优化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4.1物流配送方式的优化

(1)规模经济的物流运输。运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网络上运输总产出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由于现行的运输成本-费率结构运输体系当中隐含大量规模经济,在物流运作中将较小批量合并转化成大运输批量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使用类似物流配送中心这样的枢纽设施作为货物运输的中转站,配送中心作为物流节点能够将零散的配送订单合并成大批量、低频次的运输从而形成规模经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2)物流产品多样化分拨。物流企业通常有多个种类的产品,由于不同产品的客户服务要求、产品特征和销售水平各异,因此可以采取类似价格歧视原理的多样化分拨策略从而实现对不同产品和客户的多种分拨策略。一方面根据订单集中度和网络流量区分城市间的消费密集度差异,对于网上购物集中、电子商务普及的大中城市可以参考有形店铺销售的方法送货,不仅可以提升物流企业形象,而且能够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对于订单集中度低的地区采用则参考规模经济运输策略适当延长配送周期,待货物达到一定配送规模再进行配送。另一方面将由仓库供货的产品按照存储地点进行分组,按照产品的销售周期由快到慢依次存放在一线基层仓库、地区性仓库、中心存储点。

4.2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

配送中心的选址首先要尽可能位于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以使物流配送中心网络适应运输枢纽网络,同时要结合考虑配送中心的经济性,包括地价、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其次服务水平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能否保证配送准时是配送中心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配送中心选址时应靠近客户最集中的区域。最后配送中心选址可以依据线性规划运输法(CFLP),首先确定各配送中心的市场占有率,其次求出配送分组地区的重心,最后用混合整数规划法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位置。以n个目的地、m个配送中心建设候补地、k个建设配送中心的问题为例,其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表示。

4.3配送路径的优化

合理的配送路径能够缩短物流配送周期从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节省物流配送成本,因此配送路径的优化是建立配送模型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配送路径的安排包括配送时的配送路线以及多个配送中心下不同配送中心的选择。可以运用运筹学的有关知识来确定配送途径,通过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在确定最优的配送路径方面:可采用多种运筹学方法如最短路径问题的Dijkstra算法、运输问题的原始算法、背包问题的近似算法、网络上最大流问题的Ford—Fulkerson的标号法等[7]。

4.4物流配送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有价值的知识,使物流企业全面准确地把握各方面的信息,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8]。世界上优秀的制造和销售企业所普遍采用的库存控制技术也就是根据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挖掘,通过一定的模型进行分析来预测企业未来的潜在需求。物流企业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譬如现今比较前沿的有基于SOA组建模型获取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对数据进行导入计算和导出计算分析,并通过数据挖掘服务来实现对物流需求预测,物流重点区分等物流配送问题的智能分析,从而找到合理高效的配送运输路线。

5结语

运筹学最大流问题范文第5篇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库存管理在国外的研究现况 1

第二节 库存管理的国内的发展现况 2

一、我国物流和库存管理研究缺乏综合性 3

二、企业缺乏先进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的理念 3

三、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3

四、企业物流配送流程和措施存在缺陷 3

第二章   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4

第一节 库存的概念 4

一、库存按照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地位的分类 4

二、库存按照功能划分 4

第二节 库存管理 4

一、狭义的库存管理 4

二、广义的库存管理 5

三、库存管理的内容 6

第三节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8

一、不同的生产和供应情况采用不同的库存模型 8

二、库存管理模型按供需情况分类可分为确定型和概率型两类 9

三、按库存管理的目的分类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安全型两类 9

第四节 库存管理的注意事项 9

第五节 库存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10

一、库存管理的作用 10

二、库存的合理控制的作用 10

第三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的公司库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第一节 公司库存现状 11

一、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11

二、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 11

三、库存的浪费较大 12

第二节 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第四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公司库存解决方案 14

第一节 对库存物品实施ABC库存控制 14

第二节 对仓库布局的再设计 16

第三节 分别对不同的物资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 17

第四节 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 18

第五节 重视库存成本的降低途径 18

一、在途库存 18

二、预留库存 19

第六节  仓库管理作业注意的方面 19

第五章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库存管理在国外的研究现况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可能是生产管理中一个最古老的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因此受到管理界或学术界的冷落;与此相反,随着管理科学学派的产生,计算机应用的推广,尤其是MRP、OPT、JIT零库存等系统或概念的出现,近几十年来这一古老的领域一直是生产管理的探索前沿,很多新系统、新概念的出现都产生对库存这一基本概念的深入研究与反思之中。

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或军事活动,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资源。工厂为了能够连续生产,需要储存一定量的原材料或半成品、零售商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要有适量的库存,银行为了进行正常的营业,需要一定的货币来周转,一些社会团体和非营利单位也存在这一问题。在农业、制造业、批发业、零售商、医院、大学、各级政府部门中等都有库存,对库存的研究在制造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第二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才致力于库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研究,和理论上的库存问题是一个获得完善发展的领域。

物料的库存现象由来已久,但是把寻出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但是进入存储问题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还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早在1915年哈里斯(Harris)就提出了“经济批量”问题,研究如何从经济的角度确定最佳的库存数量。“经济批量”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库存问题的传统认识,是对库存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说,是现在库存理论的奠基石。1934年,威尔逊(Ailson R.H.)重新得出了哈里斯的公式,即现在人们熟知的经济订购批量公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或成为诶威尔逊公式。这就是早期对库存问题的研究。但库存理论真正作为一门理论发展起来,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的广泛应用,特别是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库存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库存理论,亦称“存储论”。1953年,怀延(Whitin T.M.)撰写了题为《库存管理的理论》(THE THEORY OF INVENTORY MANAGEMENT),接着阿罗(Arrow K.J.)等在1958年撰写的《库存和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STUDIES IN THE MATHMATICAL THEORY OF INVENTORY AND PRODUCTION)中提炼了生产库存问题中的数学理论。莫兰(Moran P.A.P.)在1959年撰写了《仓储理论》(THE THEORY OF STORAGE)。伺候,库存理论变成了运筹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并陆续对随机或非平稳需求的库存模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瓦格纳(Wagner A.M.)等人的《经济批量模型的动志性》(dynamic Version of the Economic Lot Size Model)(1958),维莫特(Vemott A.F.)等人的《批量订货的最优库存策略》(The Optimal Inventory Policy for Batch Orderings)(1965)等。

库存理论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庞大理论体系。其研究内容从开始单一物品的、确定需求的订货批量确定,到多物品的随机需求的订货批量确定;从不允许缺货、无价格则扣的库存决策到运行延迟交货或缺货、有价格折扣的库存决策;从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库存问题到允许延期支付、考虑时间价值的库存问题研究;从普通物品的库存存储问题研究到易变质的物质库存问题,以及备件库存问题研究;从单一环节的库存模型研究到多级库存模型研究;从无契约的库存模型到有契约的库存模型讨论;从库存本身的优化到联合运输优化、联合采购优化以及供应链库存的优化;从前向物流到逆向物流讨论;从库存模型的研究到算法研究;优化目标从单一的成本到成本与服务水平、时间的权衡;等等研究成果。

第二节 库存管理的国内的发展现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处速发展的时期,库存投资额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的比重达到了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库存管理水平下,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很大,而实施正确的库存管理方法,通过降低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库存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库存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这其中的库存费用大约要占35%,而物流成本又会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0%~50%;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生产成本的1 0%,并且还在不断下降,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5%时间都用于储存和运输。由此看来,降低库存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在企业管

理的其它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降低库存成本已成为 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而传统库存管理方法确有与之相悖之处,传统的存货控制方法中,企业必须保存一定量库存来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这样就使得大部分流动资金被存货所占用。存货保存的数量与存货占用资金的投入数量成正比, 即企业存货保存数量越多则存货资金投入也就越多。其次,在传统的存货管理方式下,为了持续生产,企业不得不保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而储存存货必然会发生储存成本以及存货的保管费用。并且企业保存存货的多少和储存成本与保管费用成正比, 也就是存货的数量越多,发生存货的储存成本和保管费用就越高。最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风云变幻,市场的不确定陛日益增加。企业可能会由于产品销路不畅或产品改型,而使暂时保存的存货变为长期保存。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是流动性最差的资产,不像其它流动资产一样很容易变现。那么库存管理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到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一、我国物流和库存管理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 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二、企业缺乏先进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的理念

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内部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核心竞争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三、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很多企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注重管理与生产系统基础信息的收集,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仍然较低;而对于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许多系统只收集与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而对于外部信息别是互联网信息的有效搜索、整理、开发和利用的手段、方法和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四、企业物流配送流程和措施存在缺陷

我国物流配送是伴随连锁经营发展而发展的,从配送空间上,基本上没有形成跨区域配送;从配送能力上,配送中心建设规模不大,商品配送量小;从配送目标上,基本限于行业范围,社会化配送少;从配送的组织与管理上,网点布局不合理,配送服务现代商业(MODERNBUSINESS)程序不合理,管理成本控制不理想。总之,配送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严重制约了配送的自我发展。物流配送的功能要素包括: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达服务和配送加工。

第二章   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第一节 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Inventory)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资产的活动。

一、库存按照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地位的分类

(一)原料:用来制造成品中组件的布料、钢铁、粮食或者其他无聊。

(二)组件:准备投入产品总装的零件或子装配件。

1.在制品:工厂中正被加工或等待于作业之间的物料与组件。

2.成品:备货生产工厂中所持有的已完工物品或订货生产工厂里准备按某一订单发货给客户的完工货物。

二、库存按照功能划分

(一)波动(需求与供应)库存。

(二)预期库存。

(三)批量库存。

(四)运输库存。

(五)屏障(或投机性)库存。

除此之外,库存按价值划分,可分为贵重物品和普通物品;按库存物品的形成原因(或用处)划分,可分成安全库存、储备库存、在途库存和正常周转库存;按物品需求的相关性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独立需求库存是指某一物品的库存量和有些物品有关系,存在一定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加强库存管理有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 库存管理

一、狭义的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又称为库存控制(Inventory Control), 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谈到所谓“库存管理”的时候,很多人将其理解为“仓储管理”,这实际上是个很大的曲解。

传统的狭义观点认为,库存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通过执行防腐、温湿度控制等手段,达到使保管的实物库存保持最佳状态的目的。这只是库存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可以定义为实物库存管理。那么,如何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库存管理呢?库存管理应该是为了达到公司的财务运营目标,特别是现金流运作,通过优化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DSCM),合理设置ERP控制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工具,从而实现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报废、贬值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物库存管理仅仅是实现公司财务目标的一种手段,或者仅仅是整个库存管理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从组织功能的角度讲,实物库存管理主要是仓储管理部门的责任,而广义的库存管理应该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责任。

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库存管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实物库存管理呢?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一)、我们的企业不重视库存管理。特别是那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只要有钱赚,就很少有人去考虑库存周转的问题。库存管理被简单地理解为仓储管理,除非到了没钱花的时候,才可能有人去看库存问题,而看的结果也往往是很简单,采购买多了,或者是仓储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

(二)、ERP的误导,特别是一些国产所谓ERP的误导。一些简单的进销存软件被大言不惭地称之为ERP,企业上了他们的所谓ERP就可以降低多少库存,似乎库存管理就靠他们的小软件就可以搞定了。即使像SAP、BAAN这些世界ERP领域的老大们,也在他们的功能模块里面把简单的仓储管理功能定义为“库存控制”或者“库存管理”。这样就使得本来就不太明白什么叫库存管理的我们,更搞不清楚什么叫库存管理了。

二、广义的库存管理

(一)、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我们知道,所谓世界级制造的两个关键考核指标(KPI)就是,客户满意度以及库存周转率,而这个库存周转率实际上就是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库存管理的手段。库存周转率的提高,单单靠所谓的实物库存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它应该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这个大流程流程的输出,而这个大流程除了包括仓储管理这个环节之外,更重要的部分还包括:预测与订单处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料计划与采购控制,库存计划与预测本身,以及成品、原材料的配送与发货的策略,甚至包括海关管理流程。而伴随着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整个过程,则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管理。也就是说,库存本身是贯穿于整个需求与供应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要想达到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控制好各个环节上的库存,而不是仅仅管理好已经到手的实物库存。

(三)、库存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考核。既然库存管理是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输出,要实现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必须要有一个与这个流程相适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直到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只有一个采购部,采购部下面管仓库。这是远不能适应库存管理要求的。从需求与供应链的管理流程分析,我们知道,采购与仓储管理都是典型的执行部门,而库存的控制应该预防为主,执行部门是很难去“预防库存”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考核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供应(生产、客户)。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从而设置与之相应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多企业探讨的问题

图2-1 库存管理图析

三、库存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库存管理主要由仓库部门(或仓储部门)完成,其主要业务就是企业物料的收发以及管理工作,根据物料的物理与化学属性不同做好物料存储与防护工作,降低各种库存管理费用,分析并提供库存管理所需的各种数据报表等。

(一)物料的入库

物料入库包括采购订单的来料入库、生产完工入库、生产剩余物料入库以及销售退货入库。对各种入库方式都可以通过自定义来实现。完工的物品有半成品与成品。对采购订单的来料入库根据采购单接受物料(安排检验),办理入库手续,开收料入库单(收货单、入库单),分配材料库存货位,同时监督来料是否与订单相符;生产完工入库后进行生产成本的计算,数据转入财务子系统处理;销售退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扣减货款、换货等处理,相关数据都转入财务子系统。

(二)物料的出库

物料出库有生产领料、非生产领料与销售提货。生产计划的领料按车间订单(加工单、工票或组装计划,它们都来源于主生产计划)与分工序用料,并可以根据物料清单与工艺路线自动生成工序领料单;非生产领料有多种形式,系统都可以自由定义领料的类别;销售提货按销售订单或合同生成出货单据,并可自动生成销售订单与合同的出货单。上述过程都可以给财务子系统传递相关数据及生成财务记账凭证。

图2-2 库存管理的内容图析

第三节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根据供应和需求规律确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济合理的物资存储量的管理工作。库存管理应起缓冲作用,使物流均衡通畅,既保证正常生产和供应,又能合理压缩库存资金,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1915年,美国的F•W•哈里斯发表关于经济订货批量的模型,开创了现代库存理论的研究。在此之前,意大利的V•帕雷托在研究世界财富分配问题时曾提出帕雷托定律,用于库存管理方面的即为ABC分类法。随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库存管理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许多库存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显著的效果。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一、不同的生产和供应情况采用不同的库存模型

按订货方式分类,可分为5种订货模型。

(一)、定期定量模型:订货的数量和时间都固定不变。

(二)、定期不定量模型:订货时间固定不变,而订货的数量依实际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的差别而定。

(三)、定量不定期模型: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时就补充订货,订货量固定不变。

(四)、不定量不定期模型:订货数量和时间都不固定。

以上4种模型属于货源充足、随时都能按需求量补充订货的情况。

(五)、有限进货率定期定量模型:货源有限制,需要陆续进货。

二、库存管理模型按供需情况分类可分为确定型和概率型两类

确定型模型的主要参数都已确切知道;概率型模型的主要参数有些是随机的。

图2-3 经济批量模型

三、按库存管理的目的分类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安全型两类

经济型模型(3-3)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安全型模型的主要目的则是保障正常的供应,不惜加大安全库存量和安全储备期,使缺货的可能性降到最小限度。库存管理的模型虽然很多,但综合考虑各个相互矛盾的因素求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则是库存管理的共同原则。

第四节 库存管理的注意事项

库存管理应该特别考虑下述两个问题:

一、根据销售计划,按计划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存放多少。

二、从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来确定库存量以及如何保证补充的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与库存在物流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一般来说,库存功能有:(1)防止断档。缩短从接受定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5)展示功能。(6)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关于仓库(库存)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数量和地点。如果是配送中心,则应尽可能根据顾客 需要,设置在适当的地方;如果是存储中心则以尽可能减少向配送中心补充为原则,地点则没有一定的要求。当库存据点确定之后,则要考虑在各据点里都储存什么样的商品了。

第五节 库存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一、库存管理的作用

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库存的合理控制的作用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 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小所产生的问题: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第三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的公司库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公司库存现状

义乌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座落在“华夏第一市”之誉的国际小商品集散地 — 中国义乌,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经工商局和外经贸局批准的具有独立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主要产品有仿真花、太阳眼镜、挂毯、毛绒玩具等等,主要出口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英国,阿联酋迪拜,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印度,马其顿等等,可以说产品遍布全球各地。公司专业从事手工艺品出口业务,拥有独立仓库1500M2,年营业额200万美元。公司的经营模式为产品第三方外包加工,独立接单,原材料采购,自组订单,自营出口。

库存管理的问题其实质是库存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只要有库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库存管理问题。这是因为库存本身存在以下的缺陷:库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库存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而相关库存设备、管理人员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利、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及市场销售不力。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一、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现在的企业生产中所用到的物料种类越来越多,对于义乌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来说,目前对物品都采用统一的库存管理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稳定性。而现实当中这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需求。有些物品的需求可预测性大,有的物品的可预测性小。比如说,同为仿真花,可能会因为购买者喜好的转变改变我们的库存。库存控制策略应能够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

二、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有:第一,需求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因素影响下,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如突发的热销造成的需求突增等会使控制受到制约。第二,订货周期。由于通讯、差旅或其他自然的、生理的因素.订货周期不确定,会制约库存控制。第三,运输。运输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制约库存控制。第四,资金制约。资金的暂缺,资本运动不灵等会使预想的控制方法落空。因而也是一个制约因素。第五,管理水平的制约。管理水平达不到控制的要求,则必然使控制无法实现。第六,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等。种种的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得原材料及产品的库存因此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产品的交期甚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三、库存的浪费较大

主要表现在:

1、库存持有成本的占有量大;

2、订货或者生产准备成本;

3、缺货成本的增加;

4、在途库存成本的浪费。

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的是手工艺品出口,这类零件的特点就是占库存成本大,储存管理费用较高。由于计划不当,库存量不合适,一来增加了库存成本,二来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

第二节 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库存表现的缺陷,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库存制度,库存系统的科学性,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的效能与执行的力度等等。然而针对库存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一旦一个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专门的适合自己情况的库存系统,没有对库存物品进行科学详尽的分类,库存控制策略往往会流于简单化,大同化。比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目前就是缺乏这样一套完整的系统,没有对库存物品的类型进行科学的分类,对各种库存物品只是作笼统的同样的处理,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保证能够快速的取拿所需物品。虽然目前公司所用到的物品种类还不是非常多,但是存放位置没有一个明确的通用的规范,仓管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到所需的物品,另外,如果一旦公司换人了,新进员工熟悉这一过程也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缺货报警机制,控制前的信息搜集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不能维持生产的稳定。

二、库存管理信息不流通。在供应的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况、生产计划等都是库存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相关环节之间,要做到快速有效的保证生产,必须使其实时传递。在外部环节,不少供应商是不固定的,没有掌握他们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以及交货的准时性等。这样一来在库存环节往往得不到及时准确地信息。而我公司在内部各个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信息的流通,每个部门只关心前后环节的物流等的状况,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就影响库存策略制定的精确性,造成库存成本的上升。

三、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系统运行不稳定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所致,控制失效是组织管理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根源。要消除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提高系统可靠性。只有系统是可控的,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才能降到最低。我公司对不少合作的企业或者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交货的及时性还不是很了解。对市场的预估也还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其实这也是信息处理不当的结果。

第四章   义乌纵横进出口公司库存解决方案

第一节 对库存物品实施ABC库存控制

义乌市纵横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自主经营,具有独立进出口权,产品开发,自主接单,自组订单,加工第三方外包。公司目前经营的产品数量高达1200多种,产品原材料有2000多种。其中以公司的主要产品仿真花为例,成品有600多种,原材料有1200多种。其中仿真花的仓库面积是1200M2。以下是对仿真花分为ABC三类,如表4-1。

表4-1 ABC分类

类别 占库存资金 占库存品种

A类畅销品 大约80% 300种

B类易销品 大约15% 180种

C类难销品 大约5% 120种

A类物品属重点库存控制对象,要求库存记录准确,严格按照物品的盘点周期进行盘点,检查其数量与质量状况,并要制定不定期检查制度,密切监控该类物品的使用与保管情况。它属于非常重要资源,增加或减少一件对库存物资总金额影响较大,采取出多少进多少,加大A类物品的周转效率的策略对其进行管理。另外,A类物品还应尽量降低 库存量,采取合理的订货周期量。

在此之前公司都是待A类产品销售完前5-7天组织购买原材料生产,由于生产环节是外包,生产周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人力资源不稳定,设备制造能力有限,天气原因等),一般外包的公司的生产周期是3-10天,这样就公司就可能会出现A类产品的脱销现象。因此我针对这一现象,对A类产品采取定量库存控制。A类产品的销售周期是30天,每次的采购成本是300元。产品的平均单价5元。该类产品年需求量是120000枝。仓库年租金为50000元,人工57600元,其他费用10000元。因此单位库存的平均年库存保管费用为0.98元。

订货批量Q采用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lty,简称EOQ)法确定,其基本原理是要求年总成本(年库存成本+年产品成本+年采购成本)最小。由于库存成本随着库存量的增加而增加,采购成本却随着采购批量的加大而减少,并且当采购批量加大(采购成本减少)时,库存也就增加(库存成本增大)。如图4-1

 图 4-1 用EOQ法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原理图

库存物品的年度总费用(TC)=产品成本+年采购成本+年库存成本,即:TC= DC+DS/Q+QH/2 (1)式中:

D:某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枝/年);D为常量;

C:单位采购成本(元/件),不考虑折扣,C也是常量;

S:单位订货成本(元/次);

Q:每次订货批量(枝);

H:单位库存平均年库存保管费用(元/枝年);

若使TC最小,将(1)式对Q求导后令其等于零得到经济订购批量EDQ的计算公式:

得:

 

因此公司A类产品最佳订货量:EOQ=square(2*300*120000/0.98)=8572件

每年总库存成本TC=120000*5+0.98*8572=608400.56元

每年的订货次数N=120000/8572=14次

平均订货间隔周期=365/14=26天

B类产品为易销品,该类产品资金占有量是总资金的15%,由于该类产品独特的产品属性,比如太阳眼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该类产品的年销售量是100000副。根据以往的经验,综合公司的销售能力,公司在旺季到来前4个月开始组织生产,眼镜的生产周期是1个月,装货到达客户所在国家正好是销售旺季。因此公司在B类产品上不会有库存。

C类产品是难销产品,占用公司资金为5%,是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库存。造成该类产品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战争、天气、人为等,是库存积压,难以销售。对于该类产品应该本着以回笼资金的原则,保本销售,甚至可以亏本销售。

第二节 对仓库布局的再设计

公司仓库站占地1500M2,仓库有5个出口,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但是在产品的布局上没有明确的规定,ABC三类产品随处摆放,总体感觉凌乱,不规则。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也没有达到最大化,存在很大的空间浪费。详见图4-2:

 

图 4-2 仓库改进前

改善后将仓库的两部分整合到一起,且将仓库5个出口编号,其中1号2号3号为货物主要进出口,其中1号2号为A类产品准备,3号出口为B类产品准备。详见如图4-3

 

图 4-3 仓库改进后

改善后的仓库在ABC三类产品的布局上做了明确的规定,且在货架与货架之间布置合理的空间,方便仓库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B类产品的销售季节性,在销售后B类产品原来所在的空间可用于出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在1号出口设置登记站,建立完善的库存数据,使库存管理信息化、系统化。

在货架的选择上,根据公司产品的自身属性,主要选择轻型货架,每层货架的载重量在150kg以下。

第三节 分别对不同的物资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

一、对耗用量稳定、订货批量相同的物品我们采用定量库存控制,控制库存物品的数量。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公司中的耗用量稳定,采购周期较长的物品。当库存数量下降到某个库存值时,立即采取补充库存的方法来保证库存的供应。这种控制方法必须连续不断地检查库存物品的库存量。

二、对稳定性消耗及非重要性的独立需求物品我们采用定期库存控制。定期库存控制模型按一定的周期T检查库存,并随时进行库存补充,补充到一定的规定库存S。这种库存控制方法不存在固定的订货点,但有固定的订货周期。每次订货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订货数量,而是根据当前库存量I与规定库存量S比较,补充的量为Q=S-I。但由于订货存在前提期,所以还必须加上订货提前期的消耗量。这种库存控制方法也要设立安全库存量。

定期库存控制方法可以简化库存控制工作量,但由于库存消耗的不稳定性,有缺货风险存在,因此一般只能用于稳定性消耗及非重要性的独立需求物品的库存控制。

第四节 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

从各种角度对库存物料信息做分析,例如日常的物料进、出、存的业务数据分析,物料占用资金分析,物料的来源和去向分析,物料的分类构成分析等,并可以分析各种库存管理指标,对企业库存与其他管理工作有监督和促进作用。

库存管理系统通过对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管理库存物品,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杜绝物料积压与短缺现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库存管理子系统从级别、类别、货位、批次、单件、ABC分类等不同角度来管理库存物品的数量、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情况,以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和控制库存业务等各个方面的准确数据。对库存管理子系统与采购、生产、销售、成本及总账等子系统之间密切的数据传递进行管理。

第五节 重视库存成本的降低途径

虽然很多时候库存是必须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库存都能随时发挥其作用来满足生产或交货的需要,或者说这些库存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能用的,降低库存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这些不可用库存的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途库存、淤滞(滞销)库存、预留库存(可交货的订单因其它方面的原因而不能交货)、在制品或者是待检品都是不可用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可用库存占库存总量的比例。通常通过以下的途径来降低:

一、在途库存

缩短交货运输时间:从供应商到企业的这段距离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的缩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价格、体积重量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这段时间的管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在途库存量。一般来说,价格高而且体积重量较小的产品会优先选择空运,反之则海运为常用的运输方式。但是合适的运输方式是要通过仔细比较运输时间的缩短对库存乃至库存成本的影响以及运输费用的影响而做出选择的 ,否则将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从货物离开供应商的工厂,到实际抵达企业的仓库,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不同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所有权越晚交于企业,付款的期限越长,则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和费用也就越小。选择正确的厂址:企业离开供应商或者客户的距离会影响其库存的水平,距离越短,交货时间越短,库存量相应也可以降低。这也是为什么通用汽车的供应商会随着通用公司在上海设厂而纷纷将其工厂移至上海,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供应时间,降低库存。

二、预留库存

控制订单的整批交货,整批交货的订单对客户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其库存的水平,但是对供货方来说却是不小的压力,所以企业对此类订单必须要严格控制,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向客户提供整批交货的服务。定期检查预留库存的情况,加强与销售部、财务部及客户之间的沟通,尽快消除因付款、客户项目延期等原因造成。例如:我公司接到单大批量交货订单,交货期长,对客户来说,无疑我公司成了对方无费用仓库。而我公司的相应成本要增加。库存积压增加,购原料成本增加,资金的周转降低。

第六节  仓库管理作业注意的方面

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

第五章 总结

通过对公司库存管理的优化,零库存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 , 规范车间现场和库房物资管理,盘活资产,提高场地和物资利用率 , 对物资供应管理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模拟通用材料库,加强专用材料管理,建立日常维护用料统一领用制度,建立退库制度,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制度。随时掌握库存材料的库存额 , 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加强库存管理,维持生产的正常稳定有序进行,从最大的程度上节约库存成本。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 图书馆目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3-57

[2]李玉良 邵新宇 等.CPFR——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的新趋势.图书馆目录[M].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M],2001,30(3):1-3.

[3]潘玮 董平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研究.图书馆目录[M].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61-65.

[4]刘永胜.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图书馆目录[M].经济问题,2003,(3):21-23.

[5]符光辉,赵启兰,王耀球.零库存— —制造业的思考,中国储运. 图书馆目录[M]2005,4:31-32.

[6]朱树人 李伟琴.EEP体系结构研究. 图书馆目录[M].系统工程[M],2005,(3):40-45.

[7]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图书馆目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09-286.

[8]谢如鹤,罗荣武,张得志.物流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 图书馆目录[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9]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目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方庆琯. 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16.

[11] 阮中慈.仓库材料的选择[J]材料工程,2008,(25):19-21

[12]陈荣秋等.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

[13]Meyers,Fred E. Plant Layout and Material Handling. New Jersey: Regents/Prentice Hall,1993.

[14]Francis,R. L. and White,J. A.. Facility layout and location: An analytical approach. New York: Prentice Hall,1974.

[15]Tompkims,James A etal. Facilities Planning. 3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3.

致  谢

感谢廖莉老师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对本人启发和指导,使本人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的对数据库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对自己所学知识又一次得到了巩固,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除了从廖莉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外,还学到很多处事道理,比如做事情认真、负责、积极、乐观等,这些对本人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好处。还要感谢大学四年里的各门功课的老师给本人物流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师恩如山,永生难忘。

同时感谢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中给了本人提供的无私的帮助.是他们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让本人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团队的一分子,同窗手足,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