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煤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80-0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祖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新经济形势下的挑战,在当前的煤炭行业的管理体制中,职工继续教育的问题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工作有待于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煤炭行业职工的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一、煤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的优势
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领导对职工的继续教育都非常重视,很多企业都成立了集团公司级和矿级两级培训机构,集团级的培训机构主要负责集团公司干部和职工的培训工作,生产矿井的职工学校是矿井自己的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企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目标明确,管理制度健全,由于行业对技术工人设立了通过培训才准进入的门槛,对校企合作学校教育的学生实行招工政策,所有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经费有严格的规定,按照年工资总额一定的比例来进行计算的,而且是专款专用,经费应用的范围制定很详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来自企业管理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操作能力较强,继续教育项目从实际出发,学习和工作相结合,学员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到位,当今整个煤炭行业都在开展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很多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都是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示范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是煤炭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企业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形成积极上进的企业氛围。
二、煤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现状
1.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断层严重,企业人才引进及继续教育面临较大的压力,继续教育资源分配不够合理,过于倾向管理人员的培训,职工继续教育经费虽然国家有规定标准,但多数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都没有按照标准执行,企业预算的继续教育经费没有任何税收的优惠政策,预算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企业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及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理念等知识还存在不少差距,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在实习、实际操作等环节的管理有待完善; 煤炭企业的继续教育项目多是为了获得资格证书的培训,因此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煤炭企业职工的工作时间特殊性,学员的学习和工作矛盾比较突出,煤炭企业专业技术方面藏书很欠缺,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与行业的兴衰联系密切,煤炭行业景气,企业才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职工继续教育经费才能得到保障。
2.由于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煤炭企业的继续教育,影响了全社会范围内继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经费只有靠企业自己拿出,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资金的投入,而且继续教育成本又在不断增加,企业负担沉重。煤炭企业继续教育又受到多方面的管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监控,强制性、重复性的继续教育项目太多,继续教育市场不够规范,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涌现,许多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机构多以赢利为目的,培训内容重复、管理混乱、质量没有保证,致使有些继续教育的项目名存实亡。
3.国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出台了很多新的管理举措,煤炭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目标更是具体化,随着煤矿企业转型的崛起,煤炭的深加工,节能减排及煤炭物流等都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骨干人才,这给煤炭行业职工的继续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煤炭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靠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补充难解燃眉之急,煤炭高等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为煤炭行业输送人才更为突出,所以煤炭企业纷纷和高校合作,采取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为煤炭企业量身定做合格人才,这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的继续教育以为行业服务、为行业培养人才为主的办学方向。
三、加强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没有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加快继续教育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明确继续教育的目标、实现的手段、地位和作用等,让教育工作者,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社会各教育机构在执行自己的继续教育行为时有法可依。
2.立足实际,眼光长远,计划周密
企业要依据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中长期教育规划,结合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的继续教育规划,规划的制定既要考虑煤炭产品纵向发展,人才缺口的补充,又要研究企业所需要的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学历继续教育的规划,又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项目,不但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在规划中体现,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继续教育项目也要在规划中体现,通过企业人才培养的合理布局,做好企业所需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缓解企业因转型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
3.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全方位培养人才
煤炭企业和高校之间是协作共赢、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煤炭企业和高校必须开展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合作,以合作促进煤炭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 以合作促进高校多层次、多渠道为煤炭行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企业应该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特色的高校,将企业急需培养的相关专业人才分期分批送往相关高校进行充电提高,企业应为职工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形成企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使企业中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培养、自我使用,缓解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的压力。
4.发挥高校教师资源,加强煤炭职工培训
煤炭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始终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不能满足煤炭企业继续教育的需求。来自企业本身的师资力量做好企业职工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游刃有余,但面对当今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新的开采技术、与时俱进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理念的继续教育工作,有不少师资的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确保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质量,企业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与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共享平台,使企业的教师和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起来,通过相互的交流研讨,使企业的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企业在进行内部继续教育培训时,引进高校相关教师或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进行主讲,可以使企业职工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热点问题,相同工种不同企业的工作方法 煤炭企业安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煤炭企业继续教育新的动向等,拓宽企业职工的知识视野,达到职工继续教育的目的,提高企业继续教育的质量。
5.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培训煤炭企业职工
煤炭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作和学习时间安排的问题 煤炭企业职工的工作时间是不固定的,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如此,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对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进行分类继续教育,我们还可以采用,全日制学历继续教育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煤炭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的方式,实时或录播相关课程的内容,不断积累各种教育资源软件,并通过企业局域网不断播放,甚至可以将一些安全培训的课程内容在煤矿工人上下班必经的巷道口反复播放,一些课程内容可以让职工下载后利用自己空余的时间学习,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工作和学习矛盾突出问题。
四、结语
总之,煤炭企业职工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思想与时俱进,知识面不断开阔,技术逐渐精湛,煤炭企业才会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所以煤炭企业职工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意义深远,它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人事部.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J].继续教育.
[2]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课题组.教育部重大课题: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之煤炭行业子课题――煤炭行业继续教育调研报告[R].2009.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图1是典型的创新实验设计过程。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
__年我市国税总收入完成__万元,同比下降5%,减收__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5%。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市政府研究室对__年我市国税减收的原因和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1我市__年国税收入基本情况
全市国税总收入完成__万元,其中:
从税种来看: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均完成年度目标,累计同比增收22836万元。增值税仅完成年度目标的71%。
从征收单位来看:6个征收单位中有4个没有完成任务,尤其是税收占全市的75.75%的盘县和钟山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0.33%和77.75%,两局减收总额达38643万元。
从行业来看:我市主要支柱产业的增值税都大幅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同比下降9.15%,减收约2.9亿元;钢材同比下降41.42%,减收0.8亿元;电力同比下降29.46%,减收1.9亿元;炼焦同比下降31.35%,减收0.6亿元。
从企业来看:纳入监控的80户重点企业中,税收同比下降的有48户,共完成税收约34亿元,同比下降16.72%,减收6.8亿元。
2我市__年减收主要原因
2.1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__年,美国、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市场信心下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受国际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影响,面对煤炭价格大幅下降、融资环境恶化、外部市场需求下降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市企业税收下降。
2.2我市主要产业的增值税严重减收
我市以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炼焦业、钢材行业及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要支柱的四大行业入库增值税占增值税的比重近85%,__年,这四大行业增值税同比减收达6.74亿元,对增值税减收的贡献达110.5%。从20__年开始,占税收的比重超八成的增值税就持续下降,致使全市税收增长乏力。
一是煤炭行业量价齐跌。地方原煤销量1762万吨,同比减少了181万吨,而价格由1月份的602元/吨下跌到12月份的416元/吨,影响税收约3.5亿元;洗精煤销量为__万吨,同比减少161万吨,价格由年初的最高1380元/吨下跌到年末的__元/吨,影响税收约5亿元。
二是炼焦行业成本上升。炼焦行业全年完成14769万元,同比减收6851万元,连续三年同比均减收。全年炼焦行业销量为179万吨,同比减少91万吨,均价也由年初1674元/吨下滑到1224元/吨,下跌450元/吨。“量价齐跌”致使该行业销项税同比减少1.7亿元,而量的下降仅使进项税同比减少0.9亿元,销项税同比减收额远大于进项税同比减收额。
三是火电抵扣增大。火电行业同比减收__万元,上网电量275亿度,同比减少9.9亿度,虽然上网电价调高,但是进项税增加33833万元,销项税为12587万元,导致火电行业减收。
四是钢材市场低迷。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税收__85万元,同比减收8120万元,下降41.42%。产、销量同比分别增加104.9万吨、__万吨,价格方面却同比下跌了641.5元/吨,另一方面该公司进项税同比增加4.01亿元。“增产不增值”。
2.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实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38917万元,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24839万元,同比增加14102万元。全年共减免税11192万元,其中:增值税__万元(支持残疾人就业减免126万元),企业所得税3,865万元,车辆购置税816万元。
3我市__年国税收入预测及增加国税收入的建议
3.1我市__年国税收入预测
__年,宏观经济形势将趋好,煤炭、钢材等产品市场价格有望上升,我市GDP增长目标为18%以上,如依据__年完成的工业指标及相关部门提供的__年各项产品产量数据预测,以__年宏观税负测算,在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情况下预计全年国税收入将在60亿元以上。
结合前面__年国税收入减收原因分析及__年国税收入预测,可以知道我市国税收入增长乏力的矛盾是目前我市仍处于产业经济结构单一,国税收入主要依靠涉煤生产,但煤炭价格受市场影响巨大,目前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和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在持续,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虽然不断有着一批批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但由于受国家增值税转型政策因素影响,即抵扣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在项目投产三年后才能显现税收效益,因此我市虽然有很多大项目投产了,但短时间我们的税收依然增长乏力。
3.2增加国税收入的几点建议
一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税源增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要增加地方税收,我们就要做到:向产业结构优化要税源,向规模经济要税源,向企业经济效益要税源。__要增加税收,就要立足长远,走多轮驱动、多业并举的路子,即根据市情实际,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更多新的支柱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立足工业强市,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重点抓好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建材、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特色轻工等“十大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切实加快发展,加快转型,走绿色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了,税源税收就后继有力,如我们的大矿产品深加工文章做好了,“产业链”延长了、形成了“产业群”,减少了粗原矿或半成品不经深加工就进入市场销往外地,那就使矿产品最大限度得在市内增值留住了税收;我们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发展深加工和高精尖核心产品,使我们的工业产品走精品、高端、特色化和差异化道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增强了抗国际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的风险能力,就不会因经济滑坡造成对税收收入的巨大冲击。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征管质量。围绕“质量、效率、落实、服务、平安”的工作主线,塑造一支业务熟练、思想过硬、作风精良的干部队伍。坚持依法治税和服务经济相结合、组织收入与培植税源相结合、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观念,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杠杆调节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加强与公、检、法、司、银行、 工商、地税、国土、计量、环保、物价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强信息沟通,拓展征管的外延触角,使各期发生的税款都能及时入库。
三是深化税收分析,提高分析质量。进一步深化税收经济分析、税收预测预警分析和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及时、全面、细致、准确地掌握收入动态,特别是随时跟踪分析掌握我市重点税源、行业、企业以及新建项目、新增产能的税源税收状况,努力提升税收分析工作质量,真正做到“底数清、税源明、说得清、道得明、管得住、管得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
今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及早研究部署,分解落实任务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更加高度重视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市政府第七次全会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生产作出部署,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煤矿企业调研检查、亲自参加重大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作出明确指示和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于1月7日召开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月9日下发《*市煤炭工业局2009年工作意见》(昭煤发〔2009〕1号),对2009年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产煤县区,与各产煤县区煤炭主管部门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
二、扎实开展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两会”期间安全工作
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年初下发文件,对全市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两会”期间安全工作作出部署。并于2月27日召开全市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工作座谈会,听取各县区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市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两会”期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二是加强统计调度。建立了煤矿节后复工复产情况日报制度和“两会”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收集掌握煤矿复工复产安全工作情况,切实加强了应急值守工作。三是强化督查检查,促进工作落实。组成3个督查组,从2月23日至3月5日,对各县区开展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两会”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检查。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煤矿节后复工复产和“两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五个从严”要求(从严制定验收标准、从严落实人员责任、从严审查相关证照、从严监管特员、从严监管工人培训)”,严把复工复产验收关口,有力促进了节后复工复产和“两会”期间的煤矿安全生产。
三、克难攻坚,继续组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工作的意见》,把瓦斯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推进煤矿瓦斯治理。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与市发改委、能源局、煤监*分局联合制定了《*市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开展全市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提高瓦斯防治水平,保障安全生产。二是加大力度推进煤矿瓦斯远程监控联网工作。目前,全市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应装尽装,镇雄县、威信县共有48个煤矿实现了矿、县、市三级联网,市级煤矿瓦斯远程监控平台与省实现了瓦斯实时监控数据联网传输。其他县区正在积极推进县、矿联网工作。三是深入开展高瓦斯、煤与瓦斯诊断治理工作,督促高、突矿井开展瓦斯治理专项设计,制定治理方案。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12对矿井,全面启动瓦斯治理“双百”工程示范矿井建设。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五是邀请重庆煤科院瓦斯治理专家,开展了全市煤炭主管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和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瓦斯治理技术专题讲座。针对*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瓦斯事故多发的实际,于6月5日与重庆煤科院就开展瓦斯治理及煤炭开发技术合作进行座谈,拟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强力推进全市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六是全力推进煤矿技术管理。启动了全市煤炭行业专家人才库和煤矿技术档案建设工作。开展了规范煤矿采区设计和图纸交换工作专项培训,共培训了4期、406人。
四、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在20*年各县区煤炭资源整合方案通过省级审批的基础上,把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来抓,切实加大了督促和指导力度。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分别于4月、6月开展了2次专项督查。每次组织工作组到县区检查工作,都把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作为重要检查内容来落实。局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重点县区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专题调研和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根据省、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公告了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制定了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实施意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整合协议签订、企业名称变更、采矿权变更、矿井改扩建设计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3个煤矿变更了企业名称、41个煤矿变更了采矿许可证、104个煤矿签订了整合协议、9个整合主体煤矿与政府签订了整合工作协议、133个煤矿启动了地质勘查工作(其中48个煤矿已完成)、79个煤矿启动了矿井初步设计(其中5个煤矿已完成)。
五、深入开展杜绝煤矿较大以上事故专项整治活动
根据3月23日全市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部署,制定了《杜绝较大以上煤矿事故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昭煤发〔2009〕13号),以“铁腕整治安全隐患,创建平安和谐煤矿”为主题,以“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从4月10日至7月底在全市开展为期100天的杜绝较大以上煤矿事故专项整治活动。各县区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成立活动领导组,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了专项整治行动相关工作。为推进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局牵头,与煤监*分局、国土局、公安局、安监局共同组成7个工作组,从4月7日至17日深入7个重点产煤县区开展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对相关县区贯彻3月23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精神、开展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复工复产、“一通三防”、瓦斯治理、双回路建设等11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检查,共检查煤矿矿井40对,下达执法文书38份,查出隐患284条(其中:“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132条、顶板管理88条、机电运输37条、其他27条),对查出的煤矿隐患和问题督促相关县区落实责任人,切实加强了整改。
六、深刻吸取镇雄县茶山煤矿“5·15”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训,采取紧急措施推进煤矿安全生产
镇雄县茶山煤矿“5·15”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我们认真贯彻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和批示、5月16日镇雄五德会议、5月18日全市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昭政电〔2009〕11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昭政办发〔2009〕70号)精神,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一是与煤监*分局联合组成4个工作组,对各县区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共检查矿井29对,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266条,下达执法文书34份,对2个煤矿实施了经济处罚,有力推进了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二是于5月25日将省联合调查组关于镇雄县茶山煤矿“5·15”重大瓦斯事故防范措施转发各县区,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整改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确保安全生产。三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年”和“三项行动”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全市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年和“三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再掀整治风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全面深化煤矿安全整治,立足于查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矿井“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措施落实、整合关闭矿井和“三超”矿井监管为重点,严查安全隐患、严处违法行为,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矿井坚决停产整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坚决停产整顿。四是开展清理打击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清理整治煤矿通风安全隐患、清理打击煤矿“三超”“三违”行为等“三项清理”。
有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五是建立“两项制度”,推动“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推进管理到位。下发了《*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建立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工作制度的通知》(昭煤发〔2009〕31号),对各级监管部门开展煤矿“一通三防”督查检查的内容、时间安排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下发《*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的通知》(昭煤发〔2009〕39号),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双承诺、双保证”制度,即:煤矿企业每年初向政府承诺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不发生煤矿事故。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下事故,每死亡1人,向政府交纳10万元违约金;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事故,每死亡1人,向政府交纳20万元违约金,并对事故煤矿实施关闭(停);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除向政府按每死亡1人交纳20万元的违约金外,关闭事故矿井。煤矿企业的年度度生产承诺书和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按昭政办发〔2009〕70号文件规定的时限内上报相关部门。政府同时向煤矿企业作出承诺,保证为煤矿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办矿环境。六是切实加强了汛期煤矿安全工作,严防发生水害事故。七是督促各县区抓紧制定应整合关闭矿井的关闭计划,对今年应整合关闭矿井严格按程序、按标准、按时限实施关闭。切实加强对应整合关闭矿井的严密监控,严防其突击生产引发事故。对因监管不力,导致应整合关闭煤矿发生死亡事故的,从严、从重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八是开展安全监管业务培训。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于6月18日至7月2日组织各县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分管领导、执法人员、乡镇煤管所长、高突矿井及20*年以来发生过瓦斯事故煤矿的驻矿安监员共167人进行了以煤矿“一通三防”隐患识别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业务培训。
七、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相关工作
一是坚定信心,抓实措施,全力巩固和推进采煤方法改革、支护改革、装备建设、骨干煤矿建设等工作,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二是加大力度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依托市县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共开展培训97期、9307人次。其中:特员培训9期、994人;煤炭专业函授大专班3期、319人;瓦斯监控系统操作员培训6期、617人;指导帮助各县区培训新工人岗前培训79期、7377人次。三是开展煤矿转让承包清理整顿工作。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煤矿转让承包审查程序实施意见》,对清理规范煤矿转让承包行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组成4个工作组,于5月6日至5月11日对各县区开展清理规范工作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目前全市共有119个煤矿存在转让行为、1个煤矿有承包行为,其中:入股38个、收购49个、联合4个、重组28个;已办理相关转让手续的1*个、未办理相关转让手续的11个。对未按规定办理转让手续的,各县区正督促煤矿抓紧办理。四是开展2009年度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配套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与市财政局、市经委联合发文,及时组织各县区申报2009年度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配套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共汇总上报了37个项目,申请补助资金3155万元。五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对镇雄县煤炭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镇雄县煤炭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推进镇雄县煤炭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六是继续为重点煤电、煤化工项目建设(筹建)提供行业管理服务,推进项目建设(筹建)工作进度。
八、认真落实“今日*效率提升年”要求,全面推进机关建设
——__煤业集团__煤矿人才资源管理调研报告
[摘 要]加强人才工作是集团公司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和人才强企战略强力推进的新要求,是我矿搞好“三个创建”工程的新任务。当前,我矿人才工作存在着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配置不科学、作用发挥有限、管理工作滞后等问题。通过加大创建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创新人才意识,引领创新发展;健全相关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才规划,加强科技投入;优化激励机制,搭建创业平台;以吸引、培养、使用为主要环节,使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等措施加强人才工作。
[关键词]煤炭企业 人才资源管理 调研报告
今年,我矿确立了创建“五优矿井、省级文明单位、百万吨矿井”的总体奋斗目标。为加强我矿的人才工作,充分发挥现有人才在我矿“三个创建”中的突出作用,我们对我矿的人才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形成此份报告。
一、加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性
一是集团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强力推进给我矿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集团公司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调整完善企业发展战略,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和谐友好科学发展,两大跨越又好又快,大型集团行业聚集,外向拓展相关多元,煤化基础结构升级,运转高效现代制度,企业增效职工富裕,本质安全平安义煤”的企业总体战略,“20__年实现强势起步,20__年实现强势跨越,20__年实现强势腾飞”的企业强势崛起“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15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着力打造“永续长寿,百年义煤”。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攻坚战,从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入手,建立有利于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的“双通道”管理模式,提高井下工程技术人员待遇,将技术大拿、高级技师、技师等纳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__年举办三次大型人才招聘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207人;加强人才培训,公司级领导参加清华大学ceo高级管理培训班、矿处级干部参加省工商管理培训班和五职矿长培训等,充分发挥了人才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紧跟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调整的新动向,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行动上严格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养、吸引企业紧缺人才,特别要用好现有人才。
二是我矿“三个创建”工程的全面启动给我们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任务。今年,我矿确立了创建“五优矿井、省级文明单位、百万吨矿井”的总体奋斗目标。“五优矿井”创建,将使我矿在安全无事故、特级标准化、工效上十吨、科技有创新、矿区文明化等方面跃上新台阶;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将使矿区的文明程度和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得到新提高;百万吨矿井创建,将为打造“永续__”,促进我矿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启新征程。前景无比美好,事业催人奋进。实现“三个创建”奋斗目标,管理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加强人才管理,发挥人才作用,使人才在“三个创建”中经受锻炼,快速成长,建功立业。
二、__煤矿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人才资源概况
根据20__年度__煤矿人事统计年报,截至20__年12月31日,我矿共有管理(技术)人员324人。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14名,大专101名,中专77名,高中及以下131名。
经营管理人才187人。矿处级领导9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3人,大专4人,中专1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4人,助理1人,无职称1人。中层干部178人,其中,本科5人,大专56人,中专27人,高中及以下90人;中级37人,助理25人,员级17人,技师1人,无职称98人。
专业技术人才14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58人,初级87人;工程系列49人,经济系列32人,政工系列30人,卫生系列31人,教育系列6人。
(二)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矿的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群工作者为主体的我矿人才队伍,为我矿的强势发展和质量、效益、安全、稳定等中心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矿领导为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层,从__实际出发,提出了“调整布局、蓄势强力、和谐文明、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以中层干部为主体的经营管理执行层,结合单位实际,团结职工群众,严格贯彻落实矿领导决策,实现了原煤产量从60万吨到90万吨的跨越发展。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才,克服我矿条件差、装备差、煤质差、安全基础薄弱、技术力量薄弱等众多困难,积极推广各项先进适用技术,近年来共取得集团公司级科技成果30多项,保证了各项安全、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特别是自去年以来,我矿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提高井下工程技术人员待遇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建设__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政工人员为主体的党群工作者
,保安全、保稳定,利用丰富的党务和群众工作经验,积极投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和谐矿区建设,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__煤矿近几年的强势发展,离不开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尽心竭力、不懈奋斗的敬业精神,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合作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追求效率的科学精神。(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人才工作,更好地发挥现有人才在“三个创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从人才资源的数量、结构、素质和现有人才的配置、使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目前,我矿在册职工2872人,在管理(技术)岗位工作,拥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196人,仅占全矿职工人数的6.8%;拥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148人,仅占全矿职工人数的5.1%。
2.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煤矿所需的采矿、机电、通风、安全、矿建、地质、测量等7大专业人才严重紧缺,我矿按井下从业人员的4%应配备工程技术人员55人,现有工程技术人员49人,直接服务于一线区队煤炭生产的7人,仅占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断层现象严重,我矿49名工程技术人员中,35岁及以下的14人,36至45岁的33人,46岁以上的2人;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素质结构不理想,我矿专业技术人才中,中级职称人员58人,占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9%,对人才资源构成和矿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级职称人员3人,仅占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
3.人才资源素质不高。全矿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116人,每百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约4人。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9人;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86人。在对我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层干部人才群体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1人,仅占我矿中层干部的34%;无职称人员高达98人,占我矿中层干部的55%。
4.人才资源配置不科学,作用发挥有限。人才相对集中于机关科室和地面单位,辅助单位和一线区队人才少。在全矿人才资源中,324名管理(技术)人员,机关科室和地面单位189人,占58%,辅助单位和一线区队135人,占42%;148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机关科室和地面单位123人,占83%,辅助单位和一线区队25人,占17%;49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在一线区队直接服务煤炭生产的7人,仅占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他们的作用发挥有限,大量从__安全、生产实际出发的适用技术由于缺乏总结提炼,形成的技术成果较少、级别较低,直接影响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不能满足企业“三个创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滞后。人才管理以经验式、行政式的权力型人事管理为特征,更多地停留在考勤、绩效考评、人员调配、薪资福利等行政性、事务性的作业性工作层面;管理过程往往强调事忽视人,人员的调进调出和职位安排被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人才管理部门作用不明显、创新力度不大,没有明确的人才资源规划,缺乏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人才开发培训工作滞后,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投入不足;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这些问题既有煤炭行业大环境制约的共性原因,也有企业本身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个性原因。
三、__煤矿人才资源管理建议
从我矿人才资源的现状出发,服从和服务于“三个创建”的中心工作,提出以下加强人才工作的建议。
1.加大创建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三个创建”将把我矿建设成本质安全型矿井和高产高效矿井,实现我矿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矿区环境花园化,彻底改变我矿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落后形象。要加大“三个创建”工作力度,大力宣传“三个创建”成果,为人才工作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同时,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创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倡导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信任人才的企业文化,抓好人才软环境建设。
2.创新人才意识,引领创新发展。
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尊重人才的人格、个性、选择、需要、劳动和创造,使各类人才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有贡献企业的成就感,有得到企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要关心人才,带着感情来关心人才。要正确对待人才的正当利益和合理需要,关心人才的事业和利益,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帮人才之所困,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从政治上、思想上关心人才,保障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人才管理新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加大选人用人力度,鼓励人人都为“三个创建”作贡献,人人都能在“三个创建”中成才。
3.健全相关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整合人才工作管理职能部门的资源,建立由矿领导亲自挂帅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设立专门领导小组,强化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贯彻上级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切实加强对我矿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领导。
4.建立人才规划,加大科技投入。
根据我矿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人才“第一资源”与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尽快建立我矿的人才工作规划,主要应明确人才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吸引机制、人才评价和选拔使用机制、分配激励机制、人才工作的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并保障实施,为我矿的人才工作指明发展的方向。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提升矿井的科技化水平,尽快建立我矿的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按照省局关于“五优矿井”创建标准的要求,把好“立项—预算—评价—审计”四个环节,建立健全科技投入及其保障机制,尽快使我矿的科技投入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加大先进科技成果的利用和对矿井持续创新发展的贡献率。
5.优化激励机制,搭建创业平台。
当前,要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的意见》、《提高井下工程技术人员待遇的暂行办法》、《提高井下工程技术人员待遇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提高地面工程技术人员待遇的暂行办法》,使集团公司的“人才强企”战略的各项政策惠及到人,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同步到位,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要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标准》进行评价,彻底扭转我矿工程技术人员在“能”和“绩”两项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我矿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成果的产出率,杜绝享受待遇不出成果的现象,真正使各项政策结出硕果。
在此基础上,召开年度科技大会,对人才工作和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工程技术、管理创新、思想文化类的成果进行重奖,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各种考评机制,使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合理的制度和规范的机制引导人才在矿内的合理流动和科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