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式教学的例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自主学习;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改革就是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加大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应该根据其教学的需要,选择和使用不同种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自主学习即以学生自身作学习的主体,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的实践、探索、质疑、实践以及问题分析的一系列的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的一项现代化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现代化教学,它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强烈学习动机以及厚重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方式,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本文认为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动机即学生一切学习的主要动力,它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使得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并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要注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想让学习变的有持久的动力,教师就得必须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的思想就是强调学生如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其实地理在生活中实用性是非常大,所以让学生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哪里都有地理,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地理,学习和实践都会觉得地理非常实用及有趣。如在学习“昼长变化”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依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图形,要求学生每天记录和观察每一个日出日落的方位和时间,这样使得学生充满了好奇心,这样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发现和研究,不仅能很快总结出日长变化和日出日落太阳的方位,还了解了太阳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书本以为有关影子的变化的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变得更加高涨,从而主动开始学习地理。

教学所追求的真谛其实就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被动接收变成主动获取,把他人的要求变为学生自身学习的要求,地理的书本教材比较重视地理的基础知识的解答,没有很生动形象、新鲜的内容,学生都觉得很乏味不够吸引他们去自主学习。

二、培养学生动手画图能力以及对思维的训练

地理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表示出有关地域因素和时空等一些复杂的事物,地理可以说是一门不能离开地图而单独存在的学科,地理学一个比较重要的工具就是地图。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地图所带来的主体性,使得学生懂得如何画图、填图、看图和用图,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使得地理课充满着浓厚的“地理味”。此外,让学生依据课本上的描述画出示意图,其实就是让学生先依据课文中的描述,在脑海中构思出图象,然后再把头脑中的图象用图画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用生动地语言描述出图象,而非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要求对这些学习的材料给予认真分析和总结,就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化的理解。

三、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如果能建立一个能让学生感觉到轻松的地理认知结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地理知识,为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建立学习地理认知结构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这是一个很难的地方,但这对学生思维的提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说,这种地理的认知结构的建立,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这种结构的建立能使学生地理能力表现出来,学生开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渠道之间的连接结构,以达到知识紧密相连、思考深入的目的。

四、克服虚假自主

自主学习是一个很艰巨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克服“虚假自主”,所谓的“虚假自主”就是假自主,教师的课堂教学所有的表现,应该让学生来评价。在没有足够的指导和创设情境的前提下,就让学生“你想读些什么”、“你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和谁沟通”,这样教师就起不到主导作用,这是一种“放羊式”的“虚假的自主”,同时,当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准确时,一些老师说学生“很聪明”、“真有本事”的错误判断,表面上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自主”,地理教师应采取警惕。教师应该虚心教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方法转变时没有太大的压力,在愉悦心情在学好地理,在老师的带领下,让每个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学会如何终身的自主学习。

结束语: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和组织以学生为主的活动的实施,通过一定的合理手段使学生能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发现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新时期的地理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为了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学生学会学习,完成自主学习,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掌握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理论力学;启发式;讨论式;应用

作者简介:谢华(1972-),女,贵州毕节人,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7-01

教学方法改革一直以来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1-5]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理论力学作为一门功课专业基础课,特点非常突出,就其基本知识而言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少,知识点并不太多,但教师教学效果并不好,课程有那么一两个难点似乎讲了多少年都讲不明白,学生老师都很苦恼,主要原因与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关。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具体课程中的运用不能停留在一句话上,要针对课程具体内容、教学学时等各方面有选择地进行,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针对理论力学课程[6,7]中的各部分内容,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内容分别阐述如下。

一、具体应用知识点

1.难点知识

理论力学课程有几个学生难以理解的基本知识点,如果老师反复讲,学生觉得烦,效果不一定好;如果先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最后老师再举例讲解效果更好。

静力学关于复杂铰的问题,在清楚阐明铰链约束的本质即用销钉连接构件,在垂直于销钉的平面内,各构件只与销钉有作用力,相互之间没有作用力,故销钉会受到所有连接构件的力。在此基础上给一道作业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要求每个力要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只要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不同,即不是同一个力,一定要加以标记区分。采用先讲原理让学生先自己分析,老师再讲解效果比单纯由老师讲例题更好

牵连速度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无外乎两种:[8,9]纯粹从定义出发讲牵连速度;在按传统定义讲的同时还试图讲清道理。实际上发现一方面道理似乎很难说清,另一方面纯粹按定义讲学生没有理解碰到题目还是乱来。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抓住与牵连速度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启发,要求学生自己思考,效果可能更好。与牵连速度有关的概念一个是参照系,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实际的东西比如粉笔相对讲台,相对桌子,相对日光灯,运动一样吗?答案肯定是一样的,让学生自己总结说明什么。很显然说明决定一个点的运动并不是具体某个物体,参照物的形状、大小对于点的运动没有丝毫影响,说明决定一个点的运动是固结在某个物体上的无穷大的参考系,其与物体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相同的运动,但是没有形状、大小。第二个与牵连速度相关的概念是重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学们一起去做过山车,坐在靠经盘中心的同学和坐在离盘中心远的同学,哪个同学感觉更刺激?很显然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一个点在一个动的刚体上不是受到整个刚体的牵连,而是受到刚体上与该点重合的那个点的牵连。讲明这两个问题举一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牵连速度,最后老师再讲例题总结。

2.解题技巧

理力课程许多题目需要解题技巧,在学时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应重点讲授基础知识,对于解题技巧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较少时间内完成。如静力学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这个知识点看似静力学重点章节,其实前面基础知识的铺垫真正是应该多花时间,即受力分析、平衡方程这两个基础知识,而刚体系统的平衡对于静定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解题技巧的问题。如果采用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一方面时间占用多,另一方面很难全面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这一章节的核心问题就是尽可能简单地求解问题,一方面尽量不要联立方程,另一方面少列方程还要少选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拿一两道典型例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最后再和学生一起总结要达到简单求解题目应该注意的问题,效果可能更好。

另一个例子利用基点法寻找加速度补充方程,这个问题用得比较多,因为参杂在动力学问题中,学生感觉比较困难。如果纯粹依靠教师讲授,会发现讲了多次学生还是不会。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平面运动刚体先列出动力学方程,告诉同学未知量个数超过了方程数,需要添加运动学补充方程,由此不难得出作为补充方程其目的是使原动力学方程中未知量个数和方程数相等。因此很显然如果只添加一个补充方程,则不能再出现新的未知量,而对平面运动刚体需用基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使用基点法寻找解题技巧。笔者发现学生有自己的办法,效果不错,而且学生印象特别深。

3.一题多解

理力运动学刚体的平面运动部分基点法、瞬心法、投影法随速度问题可以一题多解。在把三种方法分别讲清楚的前提下,举一道简单的例子,请三个同学到黑板要求分别用三种方法求解,最后讨论三种方法的关系。课程动力学部分一题多解是很普遍的,其实这部分主要也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首先应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动量和动量矩部分要花功夫让学生练习。在此基础上对于综合的问题,首先通过动能定理、动量(矩)定理的对比启发学生很直观地从公式看到各自适合求解的问题。具体题目不必过于强求必须用什么方法求解,举一两道典型例题采用讨论式教学,用两种方法分别求解,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两种方法的特点。

4.延伸知识

理力课程很多内容不断缩减,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延伸出来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点一下,一些感兴趣的学生会有提高。如对于在固定表面纯滚动的轮,一般强调其圆心的切向加速度可以用轮的角加速度乘以半径其到瞬心的距离(半径)来计算,但对其它点一般不能随便用角加速度乘以半径其到瞬心的距离(半径)来计算切向加速度。可以直接用求导证明,也可用基点法来证明。基点法证明后可以提问根据证明过程,提出除了圆心,还有哪些点是可以用这个公式的。纯滚动轮的两条直径上的点的加速度有何特点?对于动量矩定理,强调讲解关于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在证明过程中可以提示定点特点在哪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不是定点则结果如何?对于惯性力系的简化,主要讲授了向质心简化和向轴心简化,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力系等效原理推出向其他点简化的结果。

5.难题

对于综合性问题会出现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可以讲一下关键点启发一下学生,布置一两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下节课再行讲解。

二、启发式教学具体的方式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优点毋庸置疑,但开展起来有一定困难,注意原因是在学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事实上是比较耗费时间的,采用提问学生思考再回答的方法在课堂上完成有时不太现实,所以在启发式教学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应充分利用学生课后时间。通过精心安排授课计划,对于不同问题,可采取不同方法节省时间。

1.提示—作业—总结讲解

对于技巧问题、一题多解问题,由于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具备,可采用先不讲,提示完后布置作业。如刚体系统平衡,在提出刚体系统平衡的问题后,提示这部分解题技巧目的在于不联立方程、少列方程、少选研究对象,即可布置作业。注意不宜多,一两题即可,下一堂课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再加以讨论总结,并适当讲一两道题目即可。

2.课堂提问

对于难点问题可采用课堂提问等方法。给学生短暂思考时间,基本可以达到目的,比老师反复讲述强调效果更好。

3.撰写小论文

对于一些延伸知识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推导,并写出小论文予以加分,但强调是自己思考。对于课堂回答问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同学均应采用一定的鼓励方法,在平时成绩中适当加分,以达到更好的鼓励效果。

总之,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作为被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章节,采用合理方法,精心安排,才能得到较好的运用,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薇,侯作富,周思柱,等.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力学与实践,2009,31(5):75-77.

[2]罗迎.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榆林学院学报,2012,22(2):32-33.

[3]张宗领,陈良琼.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四川建材,2012,38(4):255-256.

[4]卞敬玲.利用有限学时,讲好理论力学[J].青海大学学报,1996,14(3):71-73.

[5]刘百来.少课时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81-83.

[6]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李俊峰.理论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境化理论 语境提示 交际教学法

1.引言

20世纪60至70 年代,社会语言学作为纠正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对语言的“真空式”研究,开始关注语言使用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社会背景因素。社会语言学奠基人甘柏兹(Gumperz)则把社会学中的概念“互动”引入社会语言学,强调互动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构建出“互动社会语言学”。甘柏兹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精华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会话策略》(1982)一书中,在此书中他提出了“语境化”理论和最具有建设性的概念 ―― “语境提示”。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他对语言的研究既着眼于宏观(整个社会背景),又把它放在微观(人际交流)活动中去实现它的交际功能,二者不可分割,共同构成“语境提示”。

就我国英语教学而言,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随着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这与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的核心相辅相成。因此本文将甘柏兹社会语言学理论与教学法理论结合起来,力求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新路向。

2.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

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主要来自于三点基本原理:(1)情景原理。(2)推断原理。(3)互动原理。综合以上观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语境提示、语境推理和语境规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1 语境提示(Contextualization cues)。

甘柏兹(1992)认为,在交际活动中语境提示对言语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节律/韵律:主要包括语调、音量、重音、元音长度及言语节奏的变化。

(2)副语言符号:主要包括用来加强语气的非言语行为,如面目表情、头部和眼部的运动、手势、姿势等。

(3)语码选择: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际时,有目的地选用一种语码,语码的选择通常视其本人及谈话对象的种族、背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而定。

(4)公式化语言/词汇短语的选择:公式化语言在记忆中是以单元的形式存储的单词序列,在使用时也以单元形式从记忆中提取,而不是单纯依赖于语法规则临时生成。

通过以上对甘柏兹语境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甘柏兹强调语境提示的“凸显性”,他强调语境提示带有预测和凸显语音和词汇线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2语境推理(contextualization inference)。

语境推理的发生依赖于会话准则的暗示意义和特定的语境。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语境推理过程中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阶段(perceptual level)

在这一阶段,会话者接收听觉和视觉的交际信号,并把它们逐一分类;这一阶段可以概括为“信息单元的建构阶段”或 “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语用分析阶段(pragmatic perspective level)

在这一阶段,听话者利用直接推理和间接或隐喻推理来推断并验证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和意图,这一阶段可以概括为“验证假设”阶段。

第三阶段:行动阶段(activity level)

在这一阶段,会话双方根据会话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信息和线索来解决可能存在的歧义和误解现象,从而达到双方的会话目的。

2.3语境规约(contextualization convention)。

语境规约是指语境的一种固化和稳定状态,通过我们前面讨论的甘柏兹的语境线索和语境推理理论,我们不难看出,特定语境下对语境提示的理解和推理总是依赖于语境规约。语境提示和语境推理都植根于语境,受到语境的限制和规范,然而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他对语言的研究既着眼于微观语境又把它放在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使得微观视角与宏观背景相结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构建语境化理论的完整性。

在我国,对于甘柏兹语境化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指导我国外语教学,而教学活动本身便是一个社会活动。就外语教学而言,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渗透,使学生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进而了解从中渗透进来的文化知识,这就使得规约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了。

3.语境化理论在我国外语交际教学法中的应用

交际法教学近几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得到贯彻和实施了,这些年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但这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贯彻交际性原则,实现英语课堂真正的交际化,下面以甘柏兹语境化理论为指导,我们来探讨教师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交际法教学。

3.1 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并在语境中充分利用体态语言。

由于外语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所注重的是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反映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培养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特定情景语境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创设语境呢?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语境一定要真实,教师应尽可能地围绕所学内容和知识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具或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营造出一种真实的语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非言语性提示。

3.2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

语境推理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交际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呢?在真实的课堂情景中,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设置疑问,不直接回答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而是通过不断地提供各种语境提示来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推理能力。

3.3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注意中外文化差异和社会规范。

甘柏兹在他的语境规约理论中提出,交际活动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它是语言形式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形态,而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一种文化形式,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在这样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我们必须在遵循总的社会规则的同时还必须根据特定的情景语境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外语语言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素,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熟练地调整语言形式,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地掌握和正确地运用了这种语言。

4.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社会语言学家甘伯兹的语境化理论并对其语境提示、语境推理和语境规约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语境化理论的实质,以及提示、推理和规约理论的核心内涵,并将其与教育学理论相结合,这对于我国当前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我国目前倡导的交际法教学是在英语教学提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Carlo Prevignano,& Aldo Di Luzio.A Discussion with John J.Gumperz.In: Eerdmans,Susan et al. editors. Lausanne,Beta Press,1997.

[2]Deborah Schiffrin.Approaches to Discourse.Cambridge,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4.

[3]Gumperz,John J.Contextualiz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Duranti, A. & C. Goodwin(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4]Gumperz,John J.Discourse Strateg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5]Levinson, Stephen C. Contextualizing‘contextualization cues’. In: Eerdmans,S.Prevignano,C.Thibault,P.J.(eds.),Language and interaction: discussions with John J.Gumperz.Amsterdam:Benjamins,2002:31-39.

[6]Linda W.L.Young.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范夏英.交际教学法和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2002.4.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范文第4篇

如何才能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很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进行了各种研究和实验。其中,随着近几年心理咨询在学校开始被重视和规范化,鉴于两者在目标、对象、内容和方法上的联系和交叉,许多人开始思考两者能否进行很好的结合,以使两者都能更好地实现其为人才服务的目标。这里面不乏理论研究甚至实践探讨[1],但基本上都是从心理咨询的具体技术和方法的角度进行考虑。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咨询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对“基础”课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教学效果的增强确实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心理咨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一种新方法(而目前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在深刻地影响思想教育和思政工作者,即如何去认识人、分析人、理解人、帮助人,其意义远甚于作为一种新方法的价值。”[2]这一点,我们深以为然。那么,从“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态度”的角度而言,心理咨询在哪些具体理念方面可以为“基础”课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呢?

一、由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看法得到启示:应进一步完善学生观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看法越来越积极正向,来访者不再被看作“受损的”或者“能力不足的”。比如近年来在中国广为流行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就认为:来访者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是最了解他们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只是“引发”来访者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而“引发”来访者的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3]。心理咨询对来访者的正向视角启示我们在“基础”课教学中重新完善学生观,不要总是从问题取向的角度看待教育对象,认为学生是存在问题的,是需要我们的劝导才能完善的,然后以一种天然具备优越性并且质疑的态度去“教诲”他们。当然,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但在教学中,不应当始终以这样的视角去与学生互动,而是要从发自内心的尊重、接纳、信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作为教师,我们深深相信一点――他们自身有意愿、有能力成为一个可以按照社会需要他们承担的角色行动的个体。这种自我效能感的增强类似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使他们在接受价值导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增强他们的参与性和责任感。

把我们的教育对象看成一个值得我们信任、尊重、有能力的个体,也是符合大学生期待独立、获得认同的心理需求的,这种满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基础”课的冷漠或抵触。

二、由心理咨询对关系的重视得到启示:应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尽管教育教学都非常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及师生关系的平等,但由于教师相对而言具备相关知识储备的强势地位,再加上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思想一时难以完全消除,因此,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及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但在心理咨询中,这一点却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最基本的无条件接纳、尊重、平等、理解、共情和同理心及由此逐渐而来的良好关系是咨询的前提;甚至有人认为,这不但是咨询的前提和得以发挥效用的保障,良好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咨询手段。这就是说,在心理咨询中,这种关系是自始至终被真正注重和要求的。否则,不但咨询不容易发生作用,反而有可能面临中断的危险。虽然“基础”课教学中我们面临的来自学生的问题可能远不如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更具隐私性,但两者无一例外的都是要促成工作对象的改变、成长和发展的;而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及由此而来的成长和发展,其所倚赖的心理基础和遵从的规律都是一致的。不仅如此,“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更多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比其他专业类和公共类课程更容易出现不同的观点,若教学中营造的氛围及建立的师生关系欠佳,就更容易出现不满和排斥。但由于学校规章制度形成的压力,当我们的学生并不认同我们的教学时,也许不会像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一样以中断咨询的方式处理,但他们会以神游太虚或自做自事或者逃课等方式消极对待。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的教学情绪会受到影响,而且要想发挥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根本是一种奢望。心理咨询一般来讲是一对一服务的,而“基础”课教学因为合班课的存在是一对很多,这使得在教学中很难建立如心理咨询一样深入的师生关系,但最起码,我们在“基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基本的尊重、理解、平等、民主和信任。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之下,学生才可能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态度暴露给教师。而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课的教学才能够有的放矢,也才能够谈得上教师的启迪和引导,谈得上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此外,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中强调“无条件接纳”,这与教学中“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基础”课教学中,如果我们碰到了一个思想观念比较积极进步的学生,当然要接受并促其更上一层楼;反之,如果我们碰到了思想观念相对偏颇甚至与提倡的价值观念体系有冲突的学生,岂不是更应当加以引导?但如果他感受到了来自于教育者的怀疑、轻视和强制,这样的教育和引导一定不可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改变和成长。

三、由心理咨询“助人自助”得到启示:应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助人自助”被看作心理咨询的本质。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并非是万能的救世主,而更多类似于来访者的一根“拐杖”:一切的改变和完善,皆来源于来访者自身。咨询应使来访者明白自己对自身的一切负有责任,并获得一种心理能量,使来访者丢掉咨询师这根“拐杖”,独立面对真实的生活情境。只有让来访者学会“自助”的咨询,才能被看作成功的咨询。如果咨询师纵容来访者的不负责任与依赖,那么甚至可以被看作对职业道德的违反。

在实际的“基础”课教学中,我们也很认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且很多的学校和一线教师都试图通过考核方式的改进、实践环节的加入等方法尽可能地提高课程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但不得不遗憾地说,由于多种原因,迄今为止,这些尝试更多地还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基础”课教学还是更多地在于呈现结论和观点,考核也偏向于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涉及学生社会生活和人生问题的方方面面,但面对万花筒一样多变的人生境遇和更加宽容、自由、充满碰撞及变革的转型期中国社会,如果没有独立的质疑、批判、分析、选择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而只是简单地“知道”和“掌握”一些理论,那么显然不足以使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生活时,如我们所期待地成为一个“具备现代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为了更好地体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宗旨,很多心理咨询流派都非常强调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来访者自己的“发现和领悟”,而特别不建议由咨询师直接“告诉”来访者:到底发生了什么及怎么样。只有这样,来访者才会真正认同咨询中的发现并有动力运用于真实情境的改善。当然,这种在咨询师协助下的“发现和领悟”过程,也让来访者学会了如何在其他困境中寻找到解决的资源和方法。一些心理咨询还会利用特殊技术(比如想象训练、角色扮演等)使来访者在咨询中的“习得”迁移到现实生活。当然,目前我国“基础”课教学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无法像心理咨询一样如此细致、有效地照顾每一个学生,但这方面的缺失,就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助人自助”、“授人以渔”的理念真正内化,在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考核的进行等过程中,尽力重视和体现对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把我们的目光放在课外,放在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课程教学的源头,在学生的课外,在学生的生活中;课程教学的结果,也应着落在学生的课外和学生的生活中。

四、由心理咨询对价值中立的看法得到启示:应变“显性”为“隐性”

就心理咨询而言,其来访者往往都是主动求助的,即改变动机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烈的。而“基础”课的教学对象则不然,他们并非主动寻求改变,并且他们也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已经具备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此时,如果其原有观念系统和我们试图传递的思想理念不一致甚而有冲突的话,改变起来就会更加困难。

心理咨询的实践已经发现,即便有主动求助动机和强烈改变意愿的来访者也会为自己辩驳,也不愿接受咨询师强加的干预。更何况是本就没有主动改变意愿并已有一套观念系统的普通大学生呢?此时,如果教学以一种“你是落后的、需要帮助的,而我才是先进的、正确的、权威的”面貌出现,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不满、反感和排斥。当然,即便如心理咨询这样旗帜鲜明宣扬价值中立的,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干预而进行,而只是尽可能地保持这种中立或者只是从对价值内容的干预转向对价值功能的干预而已。但“基础”课教学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等问题,重视按社会规范个人行为,侧重把个体放在社会关系上去考查和培养”[4],所以,其蕴涵的价值判断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任何的改变都必须以当事人从认知上接受、情感上认同开始,为了使教育对象减少反感和排斥,并且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以减少来访者阻抗,从心理咨询中看重价值的功能导向得到启示,在“基础”课教学中,把显性的价值倡导改为隐性的价值引导和启迪,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利益和价值追求,并使学生认清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学方法的丰富、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法,我们的“基础”课教学少一些咄咄逼人的命令感、无法挑战的权威感和不可协商的强制感,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使学生接受社会要求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当然,心理咨询与“基础”课教学如何从理念和具体措施上更好地进行互补,以使得双方能够汲取营养,共同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更多的来自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分析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春莲.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44-47.

[2]余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马建青.再论学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1997,11,(2):47-51.

启发式教学的例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学;学生主体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86-01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首创。他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名言成为“启发”一词的最早来源。

一、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作用的发挥,则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孔子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在《论语-述而》中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就是“启发”一词的最早来源,是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宋代朱熹进一步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就不要再教他更多的东西了。[1]

孔子的理论是这样,实践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启发说:“绘事后素”(这是说在作画时,要先有素白质底,然后再加上彩色才能完成好作品)。子夏就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但不确定,就再进一步问:“礼后乎?”(您的意思是说人要先有内在的仁德,然后才可以用礼来修饰和调节吗)?孔子听了子夏的回答后,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子夏经过思考,在没办法弄懂时主动问孔子的,而且稍加点拨后,就能由诗中对美女和绘画的描写联想到“礼”对人的修饰作用。这显然已经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了。也正是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积极性、主动性的表现。所以,孔子高兴地说:能够准确领会我的意思的就是你子夏啊,我可以和你讨论《诗经》的内容和道理了。(《论语・八佾》)[2]

总之,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要促进学生认知更新、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智慧的生长。教师在教育中只要发挥好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即“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则由学生完成,如果不厌其烦地把所有知识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发展。

二、启发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

重新认识启发式教学对我们现在课堂变革仍然是有启示作用的。这不仅因为好多学校仍被“升学率”的外在力量牵着鼻子走,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却依然采取“填鸭式”、“题海术”教学方法,学生课业负担比原来更重;还在于当前似乎又有注重教师能力体现的倾向。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在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困难重重,但如此的教学又怎么能培养高质量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材呢?

当然,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的是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但从教师来讲,重新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改变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练习和讨论、自己思考、探索和领悟知识,使得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支配自己学习时间、空间的权利,让儿童自己的大脑、眼睛、双手和嘴巴的作用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应该是必然和可行的选择。

三、贯彻启发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启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但在教学中却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我们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启发教学成功的前提。综观孔子的一生他是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与学生共同生活,接近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接受学生的种种提问而善于解答,同时也容许学生反辩,养成了师生之间好学的风气和深厚的感情。教学常常是自由讨论式的。他和学生平等讨论、相互切磋,最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现代教学中更应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愉快、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学习,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要通过有的放矢的提问,比如用设问、反问、追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者针对学生思维障碍和思考习惯,巧妙地设疑,灵活地变换提问方式,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寻找问题的解答,探究钻研,真正体验思考的乐趣。

3.激发动机诱导学生热爱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提出新任务,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比如孔子就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亲身体会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名言教育勉励学生,使他们“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总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改变被动的填鸭式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好比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必将使学生的思维之花,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