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但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下文将对新时期初中笛Ъ负谓萄У挠行Х椒进行详细的探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新时期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现状
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初中数学几何教学部分的平行线、三角形、相交线、四边形等等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基本图形,并在线与线、角与角之间的转化中联系密切.因此,几何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几何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几何图形的抽象性,教师施教过程中很难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此外,学生也反映几何知识最难学,每每考试都是几何题失分率最高.可见,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探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的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新时期数学几何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传统
几何教学讲求思维创新,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填鸭式”教学.比如,在几何题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一般都直奔主题,讲解题型以及解题的关键,往往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误区与盲点,也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更影响了几何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手段落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最为抽象,因此,一直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多媒体教学逐步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教学模式.尤其是对几何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几何图形具体化,以动态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现.但是,我国依然有很多学校没有引进多媒体教学,而且有的教师在几何教学中忽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不利于几何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延伸,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目前,几何教学中都是灌输式教学,教师口授,学生听.而且课后作业也是一起布置和讲解,这样不利于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此外,教学中缺乏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模型大赛、室外房屋绘图等等.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新时期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几何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务必增加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实践环节.比如,在讲授七年级“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时候,通过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圆形、四边形建筑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寻找几何图形,比如,带领学生到电视塔面前寻找图形:电视塔有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几何教学的有效性.
(二)举办模型制作大赛
学校应该积极举办模型制作大赛,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图形有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在新教材中有关几何知识的部分应该进一步强调实物、模型对几何教学的重要性.比如,教材中的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等内容应该作为教学任务认真完成.或者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家制作四边形模型,使学生对四边形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举办模型制作大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图形性质的进一步了解.
(三)积极完善教学设备
我国应该积极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推广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在几何教学中,进一步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具体化.比如,关于求角度问题,可以通过动态图组并用不同颜色为学生展示,不仅一目了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感、空间感.或者通过PPT幻灯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图形,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学有所用,使教学真正实现其价值,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丰富几何教学方式
几何教学是抽象的,而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等.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针对学生知识的盲点有针对性地布置,比如,求角度、求面积、三角函数等等,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同时,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教学方法也做了一系列的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等还有待改进.为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地发展完善,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教学模式.此外,还应该不断地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改善学校的教学设备,为新时期教学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洪武.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24.
[2]陈礼坤.对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4):93.
当代中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中小学数学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核心。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是创新的、开放的。其中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启发式作为教学法“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它的特点,我们至少可归结为以下五个之最:
一是年岁最长。它的产生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被证明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是资格最老。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它经受了长期的考验,积累了丰厚的、宝贵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经久不衰。
三是使用效果最好。和其它教学方法相比,实行启发式教学可获得最佳效果。特别是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方面尤为明显。
四是活动空间最广。它不仅在中国的教坛,在亚洲各国和地区,而且在欧美的一些学校,都广泛地被利用。它的足迹遍天下。
五是适应性最强。它不仅适合于数学教育和教学,对于学校的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也都能派上用场。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当然,也应当看到,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而且还是一个发展的命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启发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根据笔者的认识和实践,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启发式的要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启发式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
2.素质教育是一种公民的养成教育。它不仅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学制、课程、教材等方面的设置和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
3.在实施启发式教育中,教师是关键。设计和实施数学启发式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到实处。
20多年来,在数学教育改革中,我们一直用启发式教学论思想作为宏观导向,以“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出发,采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教育实验方法,围绕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体系。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思想
在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材构建、教法组织等若干子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教育、教学思想属于宏观范畴,起导向作用。
进行启发式教育,提高人的素质,要求改变与现代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点。主要是变应试教育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为首要任务的养成教育;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变单纯英才教育为面向全体,使包括后进学生在内的学生都能得到共同进步;变苦学、厌学、死学、不会学为乐学、好学、活学、会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积极性与自觉性;变视启发式为单一教法为以启发作为调控宏观、搞活微观的教学思想。
二、教材体系
我们的实验教材明确指出以保证两基、适当提高、启迪思维、培养智能为主旨,提高素质为核心。
为了使教材能更好地与启发式教学相适应,有利于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教材要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家长辅导。教材采用“三因素融合体教材结构”,即融数学知识、儿童认知规律、教法学法基本原理为一体的教材结构体系。并遵循保证两基,培养智能;教法学法寓于教材之中;例题习题系列化、有层次;统一要求,适当提高,具有弹性;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可内外结合,相互促进;综合功能,一本多用等六条原则编写教材
《实验数学》,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教法体系
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根据实验的主旨、设想和实践,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
1.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实验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综合功能的效应。
2.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课内外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课内外相互促进。
3.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启发式教学论作为宏观手段,微观搞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改革。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启发式教学 积极思维 学习兴趣
一、启发式教育的内涵和优势
启发式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从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个体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核心和目标,这种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平等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启发式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它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任务,反映和尊重教学的客观规律。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在正确调和师生关系的同时,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乐于学习,能让学生高效的理解和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式教学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拥有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认识到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优势,将它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作用,建设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
二、如何正确有效率的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要让启发式教育方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工具,让其发挥最大功效,教师就要正确利用这种方式,让它在课堂中的运用变得有效率和恰当,充分调动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启发式思维进行教学。
1.正确认识和接受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师应紧跟新课标的步伐,接受新型教学方式,转变固有错误教学理念,结合启发式教育理念,创建一个教师为课堂引导者,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发散思维。
2.营造适合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环境。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情景对话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的对话情景,让学生体会对话任务的心理活动和环境特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还可以缩短学生和对话的距离感,还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话内容和含义,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对话和文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变得积极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和对话的理解和记忆。
3.正视文化差异进行启发式教学。英语和汉语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来自于语言、文字和语法的差异,最主要来自于两国的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历史和教育环境导致文化差异,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先正视文化差异,并尊重别个国家的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比如“rice”从字面上是米饭的意思,但在英语文化中,“rice”还是一个姓氏。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感受到西方文化的不同,并尊重西方文化。
4.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习惯进行启发式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受母语的影响,对英语学习或多或少的有排斥心理,教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英语和汉语一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表达自己,理解他人意愿的一种工具。就像中国有春节,西方国家有圣诞节一样,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让学生不必太惧怕英语学习,英语知识一门语言,并不是一种科学。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两个英语学习重点,一是在掌握中西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学习英语,只有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更佳的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只是一门语言,用一颗平常心去学习英语,不必太过紧张和惧怕。只要学生认识到了这两点,教师才能高效率的运用引导性教学。
由此可知,引导式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引导式教学方式的前提下运用它,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建立一个师生平等,课堂气氛和谐,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兴趣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下面从充分备课、巧妙设疑、适时引导、加强互动四个方面,探讨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充分备课,寻找启发点
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备课,吃透课本,只有在准确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列出课本上所要求的知识点、制定学案之外,教师还应深入分析如何去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的转换.要想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启”的愿望,认识“启”的作用,了解“启”的对象,掌握“启”的时机.这也正是教师充分备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教师备课需要从教材中寻找启发点,为启发式教学作准备.教师可以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细胞膜中的知识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相结合,建立联系,比较分析“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吐与胞吞”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这些都可以作为启发点.
二、巧妙设疑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增加课堂提问,巧妙设疑.在提问和设疑时,教师要注意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启迪性,是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应当适中,若过于简单则起不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若难度过大,则往往会让学生无从下手,丧失学习信心.
例如,在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可以合理设疑: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适时引导
传统教学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曲解了学习的本质,变成了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则强调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启发式教学并不等同于“放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掌握引导的“度”.引导过多,则变成了“填鸭式”教学,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过少,则变成了“放鸭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导思路、导方向、导应用.
例如,在讲“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时,教师讲解光合作用,可以逐步引导:初中时我们都学习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什么是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绿色植物的什么地方进行的?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都发生了转化.追根溯源,能量的最终源头是来自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用什么捕获光能?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知识点.
又如,在讲“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细胞呼吸分为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两个步骤去理解记忆,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不同点,糖酵解的反应物是什么,产物是什么,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物是什么,产物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去总结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是怎样的过程,做到引导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四、加强互动
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高效率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时,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1]。对教师来讲,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内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有积极性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确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教育理论家曾明确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而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质就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师满堂讲为教师启发,师生共同讨论。
2 高等代数课程的特点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综观《高等代数》课程,其课程特点可以用“三点一线”加以概括。何谓“三点”,即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代数系统的合理性;而“一线”即是矩阵表示是一条主线,利用矩阵理论把前后知识串起来[2]。高等代数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数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众所周知,高等代数有的抽像性和逻辑性,学生常常觉得课堂内容单调,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上课的时候容极易走小差,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所以在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探索和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克服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设置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程在实行启发式教学时都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就高等代数而言,教师在启发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应用来进行,摆脱以往老套、按部就班的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科学性、可探究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下面笔者将以高等代教中的一小节为例予以说明。
3 如何设置问题情景――以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为例
这一节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及求法。
3.1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定义:设A是数域P上线性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对于数域P中一数存在一个非零向量, 使得A(*)
那么称为A的一个特征值,而称为A的属于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4]。
这里主要是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而理解这些的本质是首先要真正理解(*)式的内涵,笔者设计如下问题:
(1)A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对于特征值,特征向量是唯一的吗?
(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关系是什么?
(4)该如何求一个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呢?
通过对前3个问题的解决,大家能一步步地理解A的内涵,更好地掌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关系。带着第四个问题,大家共同来探求一下此节的第二个教学内容。
3.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为了更好地启发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设A在基下的矩阵为A,在该基下的坐标为, 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问题(1):考虑在(*)式两边的坐标,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等式?
问题(2):特征向量对这个等式来说意味着什么?
问题(3):这个等式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题(4):怎么求特征值,求出来特征值之后又怎么样去寻找该特征值的全部特征向量呢?
问题(5):特征值的所有的特征向量放入一个集合,这个集合能构成一个子空间吗?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启发大家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再把上述过程归纳整理就是今天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及求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前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启发为核心,整堂课围绕着预先设定好的启发方法和内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意愿;二是转变角色,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让学生真正有兴趣地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探索中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能实现的。
4 结语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善于提出问题。并非把要讲授的内容都变成“问题”向学生提出来就是启发式教学。
这里首要的是教师先通过反复探索,找出内容中主要“因果”关系的衔接点,然后一针见血地提出实质性问题,能把学生推到创立该理论或发明的时代背景上,促使他们设身处地地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