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声乐教学重点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题选材
二声部合唱《红蜻蜓》教学实施中,采用了在歌唱教学中渗透视唱教学、教师范唱、钢琴伴奏和教唱中点评的方式得以实现和完成。为了顺利完成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经历了半年多的识谱教学和二声部的合唱歌曲的教学实践,最终使同学们在识读乐谱、演唱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基础。选择《红蜻蜓》进行合唱课教学设计,主要考虑到处于变声期中期的学生生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合选择结构短小、意境深远、容易引发学生联想和共鸣的歌曲,加之这首歌曲的音区跨度大,增加了歌唱难度,适合在一节课内进行识谱、演唱和二声部的训练。经综合权衡,最终形成了日本童谣《红蜻蜓》二声部合唱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置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懂得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焕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五线谱视唱练习为依托,从音准、节奏、速度、力度、声音技巧、情感表达等训练入手,结合聆听、视唱、模仿等手段完成歌曲《红蜻蜓》的学唱。
3、知识与技能目标:(1)用首调唱名法识别升号调中dol的位置并完成《红蜻蜓》曲谱的视唱。(2)加强声音连贯、声区统一、咬字吐字、头声运用等训练,用圆润、优美、有感情的声音,自信、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3)二声部合唱的和谐、均衡、统一。
(二)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意境,加强歌唱的技巧训练,自信、深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
(三)教学难点
1.加强声音的连贯、声区的统一、咬字吐字、头声运用、情感表达等训练。
2.二声部合唱的和谐、均衡、统一。
三、教学过程组织和实施
(一)导入
1、复习:复声部歌曲《虫儿飞》。目的: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2、新知识教授:用首调唱名法识别升号调中do的位置。根据不同的调号(升号调)按照首调唱名法识别dol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3、视唱练习(素材为歌曲《红蜻蜓》曲谱):请学生根据调号判断dol的位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首调唱名法完成视唱练习。
(二)初学歌曲
1、教师自弹自唱:出示课题――三木露风作词、山田耕作作曲的日本童谣――《红蜻蜓》,教师范唱歌曲《红蜻蜓》。
2、歌曲内涵剖析:师生共同总结:借“红蜻蜓”回忆美好的童年。
3、学唱新歌(旋律声部):带歌词演唱整首歌曲,提醒同学们注意演唱中一个字对一个音和一个字对两个音的地方。
(三)情感升华
1、歌曲艺术处理:指导学生用圆润、优美、有感情的声音艺术地再现日本歌曲《红蜻蜓》。
2、聆听歌唱家的范唱:通过聆听进一步加深对歌曲艺术处理的理解。
3、低声部学唱,二声部合练:为了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学唱歌曲《红蜻蜓》的低声部并完成歌曲的二声部合练。合练中注意二声部的音准、和谐。
(四)课堂小结:变换演唱形式(齐唱-独唱-合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进行了首调唱名法的教学尝试,在学习识别降号调中dol的位置的基础上,解决了识别升号调中dol的位置,完成了《红蜻蜓》二声部曲谱的视唱,强化了音准、节奏、速度等训练。
(二)充分利用教师在声乐、钢琴专业功底,运用柯达依的教学方法,采用老师自弹自唱、师生互动的形式,以钢琴伴奏为指挥手段,使学生更深刻的体验歌曲的情感,更好地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
(三)采用专业的技法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连贯、声区的统一、咬字吐字、头声运用、情感表达等训练,提高了歌曲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
(四)进行了二声部的合唱训练,达到了合唱的和谐、均衡、统一,使学生能够自信、深情的进行《红蜻蜓》二声部合唱。
关键词: 微格教学 高校音乐 音乐专业技能课
音乐专业技能课包括声乐、钢琴、器乐课程。声乐课、钢琴课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而器乐课也是学生必备选修课。
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给传统的专业技能小课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声乐、钢琴、器乐课“1对X”教学模式,即一堂课3人,5人不等的教学模式己在多数院校中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缓冲由于师资缺乏而带来的一些问题,然而这种“小课时间缩短化”教学模式却带来一些问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对一”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而学生在“一对X”教学模式中不能直观性、及时地发现自己演唱、演奏上的问题,以及该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此,我就如何增强“1对X”专业技能课效果,构建了一套合理的微格教学模型及现代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步骤,提高音乐专业教学质量。
一、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是建立在教育理论、科学方法和现代视听技术基础上,利用录像反馈—定格分析,有控制地进行微型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具有“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特点。
二、微格教学在专业技能小课中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确定培训技能。
首先必须明确音乐专业技能有哪些,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微格教学主要是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所以在训练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训练何种音乐技能。
(1)钢琴演奏技能
钢琴演奏技能是指运用已有的关于钢琴和音乐的知识,以及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熟练的演奏技术和技巧,由一系列特定的动作所构成。熟练的演奏,不仅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运动,还需要演奏肌体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钢琴演奏技能能充分表现乐曲,完美、流畅地展现乐曲的内涵,塑造艺术形象,刻画典型意境。
(2)声乐演唱技能
声乐演唱必须自然流畅、富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唱技能,最好能够演唱一般的中外歌曲。声乐演唱技能包括呼吸技能、咬字吐字技能、音准技能、声区统一技能、情绪表达技能、节奏技能等。
(3)器乐演奏技能
由于每种乐器的构造、演奏特点、呼吸、口腔动作、指法与弓法等的不同,其演奏技能也不同。如弦乐器的运弓技能(分弓、连弓、断弓)、木管乐器的吐音技能(单吐、双吐、三吐、弹吐等)、铜管乐器(除吐音外还有起吹、颤音等)、打击乐器(单击、双击、滚击等),等等。
(4)自弹自唱
自弹自唱技能是指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弹琴与唱歌的协同行为。自弹自唱在课堂教学中很常用,无论是对作品的诠释,还是随时随地地对学生学习予以纠正,都起到重要和及时的作用,同时还会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对作品的认知更直接、更贴切。
第二步,提供示范辅导。
在正式训练之前,为了使学生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老师亲自或者利用多媒体系统编辑一些音乐课件及录像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讲解。
如:在训练声乐“呼吸技能”时,首先教师把有关方面的理论和呼吸系统生理结构图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地显示出来。其次,利用动画的形式将歌唱呼吸运动圈在屏幕上演示,再播放几例错误的和正确的歌唱呼吸演唱实例。最后,老师对歌唱呼吸原理和练习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或者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呼吸训练。这样,既可让学生迅速正确理解歌唱呼吸原理和呼吸系统的生理结构,又能让他们掌握正确科学的练习和教学方法。
第三步,技能练习。
音乐专业技能具有特殊性,当演唱、演奏者掌握了一种特定的动作方式并通过反复的练习,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行为活动方式,将音乐技能动作过程从“有意识”转化为“自动化”时,就形成了一种演奏、演唱技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一般安排6—15个小时的学生自我训练,使学生掌握歌(乐)曲的重点难点,做到动作熟练、准确、连贯、协调等。
第四步,微型训练操作。
组成3、5、8人不等的微型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学生针对一定教学内容实践所学音乐专业技能,并进行全过程的录像。使抽象、不确定、转瞬即逝的音乐直观、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有利于我们反思分析。
学生的回课(即弹奏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一般由于学生的进度、特点优势的不同,教师所选题目一般不一样,这就使得“一对X”小组课具有了“一对一”个别课的优势——针对学生不同的嗓音条件、声部、气息、共鸣、演奏程度、艺术表现等方面的问题,讲解示范技术难点,教授如何解决和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挖掘其艺术潜力,发挥其个性特点。解决了“一对X小组课”时学生的歌唱技能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达不到音乐专业课既定的要求水准的问题。
第五步,评价反馈。
当实践活动完成之后,为了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要回放学生的教学录像,大家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评价,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
如:学习者在声乐技能练习中,大脑与支配歌唱运动器官的肌肉之间存在着往返的双向联系,即存在一种神经冲动过程。从“传达命令”到“执行”再到“反馈”:神经系统的感觉器官起到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它们不停地把技能运动的结果告知大脑。只有当学习者不停地接收反馈并及时调整,练习才成为“有效练习”而继续下去。反馈有多种形式:外在的视觉反馈、自身的听觉反馈,以及根据自身肌肉运动的感觉做出调整的内在的运动觉反馈等。在技能学习初期,学习者对声音和动作正误的辨别能力不高,依赖教师对歌唱动作进行及时调整,反馈信息来源于外部的指导教师或同学。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我在老师那里可以找到正确的感觉,可是自己练习的时候,怎么都不对。因为自己练习时,依靠镜子用视觉监督外部器官的运动,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力与对动作的辨别力不高,一旦失去老师正确的反馈指导,练习方向模糊,自然就不如课堂上的状态好了。然而微格教学使学生在课后也能看到自己上课时错误的过程和教师、同学的反馈指导,当然课堂上的好状态随时都有,进步自然就快。
第六步,循环再训练。
学生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建议,加上训练后的体会,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并重新修改教案,进行第二、三次微格训练操作。
总之,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运用微格教学使传统师徒学艺的“口传身授”的经验型向有针对性职业训练的科学型转变。既有利于科学地传授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又具有教学手段先进,学生参与性强,研讨性教学突出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贯彻“直观教学原则”,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微格教学”改进了当今高校音乐专业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则不再以老师讲述为主,而是师生互相表演(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训练)、讲述、评论,教师以启发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评述优劣,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对学生单个或整体的训练与讲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研究、探讨专业课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改变了原来那种“老师讲,学生硬搬仿照”的呆板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钻研学习,这样学生不但练习了专业课的技能技巧、科学方法及作品的表现处理,还学习了专业课的教学法和辅导训练的基本方法。而在学生掌握了专业课中声乐的歌唱方法和钢琴、器乐的弹奏、演奏方法之后,声乐小组课可以结合重唱、组唱、小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组织排练声乐节目的能力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的能力;钢琴小组课(包括电子琴、手风琴)可以结合四手联弹、重奏、齐奏的训练,培养学生组织排练钢琴演奏节目和辅导训练的能力,以及结合声乐课增设自弹自唱的练习;器乐小组课也一样,通过器乐的重奏、齐奏训练,逐步抓学生的小乐队排练,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组织课外活动打好基础。微格教学在“1对X”音乐专业课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直观地展示了音乐教学,突出了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以及解决了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个人音乐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叶巧妍.微格教学在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2).
【关 键 词】 教唱课;传统教唱模式;音乐;有效性
大量的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已经讨厌音乐课了,现在对音乐课的要求提高了,要学习乐理知识,会唱谱,甚至演奏一些简单的器乐等,而且方法上还是简单沿用过去单调枯燥的训练,甚至把知识技能的训练看成是音乐教学的全部。但如此学习却成了他们的一种心理负担。再加上中学生的叛逆性格,学那么多枯燥的理论,还不如学唱流行音乐来得实在,如此一来,使得中学音乐歌唱教学困难重重。
怎样让农村音乐歌唱教学让学生容易接受、事半功倍呢?
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后发现,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音乐知识、基本乐理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被教育者们过分强调,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是:认识拍号、解释含义、说出“规律―节拍―节奏―音高―读词―模唱―配器―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基础,抽象枯燥的讲解和分析,音乐家模式的培养,显然不是培养一位欣赏者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说过:“你要想鉴赏艺术的话,就必须是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就音乐知识而言,它是人们在音乐创造、表演、欣赏等活动中,通过艺术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是指导各种音乐学习、音乐活动不可缺少的教材,有了它就可以正确而顺利地从事相关的音乐活动,有了它,才能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应该在学生熟悉一些音乐相关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以后,充分运用这些知识,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在音乐世界里翱翔。”重点是学生获得音乐的审美享受,而不是为了学习音乐技能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技能的练习。“在唱歌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快乐与满足”是唱歌教学应该追求的重要(首要)目标。电视上经常会报道某某农民、工人等平民歌手,由于喜欢某一首歌或某一位歌手,通过反复聆听和开口模仿,可以达到不一般的水平。这样的演唱使歌者在演唱过程中形成的旋律记忆,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比识谱学会的歌记得牢得多”,这恰是音乐最重要的特征――弥漫性与重复性在起作用的。
显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课堂《念故乡》,课内容旋律简单,容易接受,一音一字,难点是教唱对象为初三学生,此时的学生最为叛逆。但在课中,授课教师很快便博得学生的喜爱,连班中的几个问题学生也加入到了练习中来,不到5分钟时间,不但学会了视谱,而且还能按歌曲节奏在风琴上弹奏出基本主旋律,虽一遍又一遍,却不厌其烦。
可不可以改变我们在传统中的授课程序,让“听”先入为主,再讲知识、唱曲谱,其步骤是:感受―哼唱―填词―演唱―唱谱―自信的演唱并作发展。
一、学会倾听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许多歌曲都为口口相传,利用这个本能,学生可以多听,组织模仿秀比赛,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就少了“我不行”这种排斥的心理。在教学中,可以制造氛围,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的身体随着音乐进行律动。通过倾听对歌曲律动、情感有一个感性的了解。教师则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设计相应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音乐情趣当中,引发兴趣、体验情感、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知、理解音乐。如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的《渴望春天》,6/8的律动,加入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歌曲美好欢乐的情感。让学生离开固定的座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感受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作者莫扎特把创造欢乐作为生命价值的伟大之处。
二、轻声哼唱
多次的聆听,学生已对歌曲旋律有大致地了解,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其实这时已经初步完成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而轻声哼唱正是学生内心感受的外部表现。尤其是多次出错的重点难点的纠正,既能让学生视唱本节课的歌曲旋律做好铺垫又能培养其音乐节奏、音高听辨力。加深学生对旋律因素的识记,做到高效。
三、依曲填词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都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教师要尽可能把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内在情趣,用美好的声音表现出来,力求唱得准确、清晰、动听而富有情感,并且把歌曲中所表达的意思,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感染学生。
四、尝试唱谱
若没有唱谱这样的音乐技能训练,就缺失了音乐的专业性,只能在音乐的浅层徘徊,而那些只有感性的审美只不过是初级的审美。在音乐教学中,唱谱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改变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在音乐基础不甚理想的农村学校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潜意识的对旋律的惯性,唱谱不再变得那么枯燥和乏味,让学生觉得:其实唱谱自己也是可以完成的。学着让学生自己独立行走,让他们利用熟悉的旋律感轻松地对曲谱进行演唱。如八年级《大海啊,故乡》歌唱教学中,利用歌曲的熟悉,学生能轻松唱出歌谱,理解各符号的含义。分小节看节奏、唱音名,遇难点时教师指正引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再以口风琴等简单乐器主旋律演奏,动嘴又动手,多方式记忆,增添学习的乐趣。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
五、愉快而自信的歌唱
兴趣有了,歌曲乐理知识学习到了,并且还能理解、表现歌曲,课堂变得活泼,学生变得自信,难道这不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吗?
教学模式一定要灵活多变,让学生欣赏音乐获得愉悦的同时学到相应的音乐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音乐的快乐。作为音乐教师特别要注意,不能让活生生的音乐参与被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肢解得索然无味,使学生感觉不到音乐给人带来的酣畅淋漓;同时也要避免学生在经过音乐带来的情感流露过后,却不理解作者通过何种方式让几个跳动的音符变成了一种神奇的语言。在日常教学中,把视唱、听音、训练融于等教学游戏中,这样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使学生学音乐由“被动”变为“主动”,负担变成自信。教师若不能在这些方面关注学生的感受,分裂音乐技能、理论与音乐欣赏,学生自然就会拒绝音乐课。
其实用这种方法很多老师都在使用,而本人只是为自己汲取这次课堂教学失误的教训和许多老师为我的提出的解决方法的总结,学无止境,这是我的教学工作的起步,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困难需要解决,但我坚信,每一次困难的解决正是我进步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陆旭光.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三部曲[J]. 教师,2008(1).
关键词:幼师专业;钢琴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5—531 2(201 1)27—0237—02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资源日渐紧缺,幼师专业也迅速变得火爆起来,各大中专院校都陆续开办了这一专业。国家也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力度,幼师专业除了要学习文化课程外,还要掌握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如:钢琴、声乐、舞蹈、绘画、手工、书法等等。其中,钢琴技能是幼师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琴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师在今后工作中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的开展。所以,我们钢琴教师要在不断提升钢琴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方面做不懈的努力。本文在幼师专业钢琴课教学的方法探讨上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做了一些浅显的论述。
一
、让学生了解钢琴学习的重要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了解学习钢琴和学习音乐、舞蹈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位幼师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要掌握这一门技能。钢琴学习为学生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是一门很好的独奏乐器和伴奏乐器,我们除了可以用钢琴来诠释音乐外,还可以让它来为我们的歌唱和舞蹈伴奏。钢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在音乐方面表现为:读谱、视奏、独奏、齐奏、合奏能力;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在其他方面表现为:脑、眼、手、耳等多种器官的同步、协调能力;联想力、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力、模仿力、反应力和记忆力。学好钢琴能够为学习其它的专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每一位钢琴教师都应该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一门功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他们充分领略到学习钢琴和演奏钢琴时的欢乐和感受到美的享受,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彩的表演,视听等现代化手段,举办音乐会的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要提高钢琴学习的效率,就应该在课堂的教学中下功夫。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提倡师生换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师要从权威者,传授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笔者对这点有深刻的体会,每次上课时,都能以平等的地位,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拉近和她们的距离,与她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蕴含的内涵和情感,应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让她们自己去探索、体验、表现音乐。把握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自己找出了学习的重点难点,就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学习责任感。
另外,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她们自己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活动是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这种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的活动,会形成内发的持久不衰的学习动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钻研和思考,也更容易牢记和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只要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较好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也很快地提升了学习成绩。如:建议在班上实行“一帮一”,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种结对子的方法,既可以培养专业好的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实习就业做准备,同时又可以提高成绩稍差学生的演奏水平。这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个非常可行而且最有效的办法。
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音乐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现代视听技术、声像技术能为音乐教学扩大容量和空间,电脑和网络又能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这就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育的资源,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手段的种种限制,使时间、空间、地域构成一种立体的状态,也使古今中外、世间万象、风土人情一一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她们身临其境、乐趣无穷。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的学习是很辛苦而且枯燥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甚至抗拒练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直观教学辅助材料,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可以使抽象变具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内容更加直观化。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给学生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音乐碟,让她们体会钢琴旋律的美妙,听着那跳动的音符、声波,学生都想跃跃欲试,希望有一天也能弹出悠扬的琴声。那么,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遍,网络资源也丰富。
四、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拓展教学空间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学习弹奏钢琴教材中的一些指定曲目外,还可以学一些选修教程作为课堂教材的补充。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钢琴作品,我们教师也可以将其纳入学习范围中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弹一些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浪漫曲和一些现代流行歌曲小品等等,吸引她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她们更
加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甚至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儿歌,要求自己进行钢琴的配弹,拓展她们的学习范围,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在学习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上接第235页)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对学生创造力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有利于实现全面音乐教育的目标。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负责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增长。培训音乐老师和专家,保证所有的音乐老师具有最先进的教学技能。音乐推广:组织并赞助一些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让音乐走向大众化。总结教学经验,让音乐进一步普及。
三、音乐教育的人性化教学特点
1、音乐教育面向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无论初学者还是具有高度音乐水平的人,该体系适应所有学习音乐的人。
2、音乐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从幼JLN成人,结合每个人的理解力、年龄和个性,进行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音乐教育。
3、灵活地进行音乐教学。积极听取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意见,根据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4、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情负责的教师队伍。经过音乐院校的专门音乐学习之后,再经过音乐教学的专门训练,形成了具有良好教学方法、热爱音乐的专职音乐教师队伍。音乐既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音乐。音乐教育该有一种开放的态势,强调应用和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让音乐教学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溶入音乐教学,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带领学生238与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总是关在教室里上上课,练练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和展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笔者在教学中,就为学生搭建了很多课外学习的舞台,对她们的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为她们开展小擂台的活动,将她们进行分组,每组之间进行比赛和汇报演出,在比中学,在比中求进步,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的表演能力都有了提高,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外的演出和比赛,为她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在通过舞台实践的机会中,锻炼了胆量,刺激了其表现音乐的愿望。
钢琴教学是幼师专业的重要学科,是幼师专业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一项技能,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门功课的学习,我们教师也应该多花点心思,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多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以上论述的一些方法是笔者在钢琴教学中借鉴和摸索学习中获得的,而在笔者的钢琴课堂实践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些方法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有很多优越性,值得我们音乐教师借鉴和实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 构建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颁布和实施,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苏教版初中语文内容、结构都比较丰富和合理,必须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其相适应,才能体现教材的优势。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苏教版初中语文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一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其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和单一,初中生之间还存在着性格、能力等个体化差异,多元智力理论把这种情况归于每个人智力和能力的不同组合,例如,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的学生其声乐智能要高于其他学生。把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应用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体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堂构建设计
(一)课前设计
在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课前设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本节课中体现的智能,选出重点难点,与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教学相结合。例如,由于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信息传播内容,教师可在备课时把语言逻辑能力纳入到教材内容的讲解中。以本单元中《录音新闻》和《新闻两篇》两篇文章举例,这两篇文章都与新闻有关,主要锻炼学生对新闻语言的掌握能力,语文教师就可以把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作为这两节课的任务。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与选取智能方向的一致性,在对智能进行选取的时候,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智能作为一个选择条件,选择与其适应的教学方法。成功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好的教学形式设计和分析,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实践
在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智能的锻炼
语言智能的锻炼和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尽力做到这一要求,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进而完成课堂上的听说读写任务。
2.构建思维体系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苏教版教材在编写构建时就把语文归为了一个体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体系思维的渗透,使学生能独自完成对语文思维体系的构建,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智能基础。
3.锻炼应试能力
中考是对初中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大检测,是初中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是教学的一项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人类能力的划分,假设学生没有应试能力,那么他就无法进行考试,即使拥有其他智能也于事无补。
(三)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验证多元智能的选择是否正确,能使教师完善课前、课中的准备工作,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多元智能培养的接受能力,找到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与苏教版的结合点。
三、构建措施
(一)完善硬件设施
完备的课堂教学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学环境是实现语文课堂多元化智能综合性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对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给予充分利用,尽量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的讲授需要硬件设施的辅助才能顺利完成,课堂内容的规划设计通过硬件设施才能更好地展现。以《人与自然》一课为例,这节课的内容需要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开展一次有意义的视听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学硬件的投资力度。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生关系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大致分为三类:
1.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内部环境中,经常遇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课堂顺利进行,还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
2.提高教师素质
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构建多元智能综合性语文教学课堂的关键。因为多元智能综合性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所以,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就要多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断增添和更新自身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强化业务能力,从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校可以建立竞争机制,把教师的科研及教学能力作为竞争内容,对优异者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间接性地起到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
3.注意学生反馈
在实施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能否接受,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或者是组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接受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三)多方面评价学生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教师也只是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被忽略。根据新课改对语文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将单一的评价途径和评价目的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教材优势与多元智能综合性教学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军.苏教版初中语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构建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