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代表了学习理论的发展方向,对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强调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的独特解读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主体性、情境性、活动性、体验性的内在要求,启迪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了“教”和“育”、感知和体验、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焦点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成绩斐然,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需要有先进理论的引导。时至今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理论需求与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的扩张,促使我们思考与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剖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埘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迪与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
回顾学理论的发展历史,2()世纪前半叶比较活跃的是行为主义、格式塔理论;20世纪50年代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信息加工理论代表了学习理沦的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登了学习理论的舞台,影响日益扩大,代表了学习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行为主义到信息加工理论基本上都以客观主义为基础,认为事物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完全由事物本身决定,对事物的学习与认知就是从外部事物到心理的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由事物单方面决定的,还要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足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地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的,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生与课堂以外的同伴、专家、实践工作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的互动,高度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生存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知识、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一系列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与解读。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不是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转移或灌输,并不是学习者原封不动地接受、占有知识,而是学习者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通过激发和挑战其原有的知识经验,提供有效的引导、支持和环境,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要求与内在规律,心理继康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这一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1.主体性
如果说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存在着双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的话,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无法靠外部强制实现,无法在被动中完成,也无法通过客观知识的掌握生成。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主观性、能动性、自觉性。所谓主观性,意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改变客观的存在,而是改变对客观存在的感知、体验以至态度与行为,这与其他学科教学中以客观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截然不同。能动性意味着,没有主体的积极感知、体验和活动,仅凭外界的教导与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外界仅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宜环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自觉参与和积极改变。自觉性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依赖于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清晰理解与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强烈要求,在适宜环境的影响下能主动地确立目标,改进认知,丰富体验。
2.情景依赖性
其他学科教学所重视的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环境内完成的,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课堂练习就可以掌握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知和体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是一些抽象性、概括性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都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具体情景中才能呈现出来,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在具体情景中才能实现;其他学科所解决的问题可以是形式化的、理论性的、假设性的或者经过简单化处理的,从纷繁复杂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问题的基本轮廓供学生去练习、应用,而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在发展中真实遇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无法与具体的情景剥离,在不同的情境中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有所不同。
3.活动体验性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特定性决定了其过程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题活动、情感体验、个体问互动。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学生在独处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与同伴团体相互比较、相互参照,在实际活动中切身感悟才能提高;其他学科知识掌握的标准是固定的、统一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是量化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是多元的,知识的掌握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冲突、情感体验、思想改变、境界提升比单纯的知识掌握对心理健康来说更具价值,心理健康体现在知、情、意、行多个方面,是知、情、意、行的完整统一。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情景性内在地适应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与情景依赖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的阐释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系列启迪,为顺利解决长期困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难题如“教”和“育”、认知与体验、个体学习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等提供了新思路。
1.“教”和“育”的关系
“教育”蕴涵了“教”和“育”两种过程,两者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教”重在传授、指导、给予,体现了信息与知识由外及内的传递,在“教”的过程中体现了知识传授者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对知识接受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不足。“育”重点强调环境条件的创设,犹如园丁培育花草,园丁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花草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基本条件,而成长则是花草自己的事情,花草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条件,吸收养分,茁壮成长。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对事实的积极建构,高度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前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强调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在“育”的实践中找到了契合点。在“外部输入——内部生成”这一维度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学习者内部的生成作用,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预示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说教者、教导者,而是共同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协调者、监督者。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培育,重点不在“教”而在“育”,外部的强制灌输让位于个体的切身体悟、积极内化、主动建构和自觉完善。
2.认知与体验的关系
认知与情感是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然而受传统学习理论影响,在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中,学习的目标被界定为知识的掌握,认知就成为学习的主要心理过程,冷冰冰的客观知识可以被个体毫无情感地占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人格特征的人,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建构主义的这一观点启迪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认知过程的同时,更要重视情感体验,在真实环境中的真情实感更能激起个体内心的强烈体验与震撼,更有利于激起认知的冲突与情感的升华,推动个体修正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丰富认知结构,促进行为习惯的改变。在个体心理品质优化、心理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成为枢纽与核心,连接了认知与行为。积极环境营造积极体验,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它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3.个体学习与群体活动的关系
传统学习理论在论述个体学习过程和机制时,不约而同地假定学习是发生在个体头脑中的事情,与社会环境无关,学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领悟与掌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外界的强化对学习者个体的影响;认知结构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变化;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用计算机类比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存贮和提取的流程来分析个体学习的认知过程;人本主义虽然强调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者依然是指个体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是社会建构主义颠覆了这一传统,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商。每个学习者拥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同一事物会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会促进置身于其中的学习者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合作学习、互动学习、学习者共同体等观念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强调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有益启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形式不是课堂讲授,而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每次的主题活动中,教育者需要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启迪、开放的氛围与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习者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协商,实现心灵的交汇和观点的碰撞,彼此加强沟通,倾力合作,启迪智慧。也只有在彼此互动之中,学习者才能够更深刻地体察他人,拓宽思路,以人为镜,躬身自省,全方位认识自己。
4.情境性与抽象性的关系
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化”的特点,将概括化的知识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知识可以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来,学生可以脱离具体物理情景和社会实践情景进行学习,所习得的概括性知识可以迁移到各种具体情景中。建构主义倡导学习的情境性,主张知识与智慧与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知识无法抽象地独立于具体的活动与情景,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理解,“在实践情境中所生成的实践性知识是现实世界中最强有力的智慧”。
情境性学习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此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抽象性理论与概括性方法,但更需要重视以下因素:1)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超越学校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更多地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活动内容应该与对应的现实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不能过于简单而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2)情境化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应该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的,不存在超越具体情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方法。3)社会性互动合作。现实问题解决总是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进行的,学习者也应该在学习共同体之中进行合作互动,持续地进行交流和协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自2002年教育部首次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2012年教育部再次颁布了《纲要》的修订版,并于2014年3月进一步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至此,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从十五年前的初创期、十年前的发展规范期走到了如今的完善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迎来了创新性、特色化发展的新机遇。
如何更好地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如何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是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全新挑战与任铡
一、学科规划之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围绕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与调试的实际需要,落实学校教育理念和内涵发展要求,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怀个体过去、当下、未来全程”的人性化体验式心育模式。
具体的工作目标应锁定为,创建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全新工作机制,壮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全程人性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策略,引领并服务于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科规划之本: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策略
(一)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网络式”工作机制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当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面临的困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从本质上讲是缺乏“全员参与、关注个体”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仅靠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单打独斗”造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师绝不能止步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者的角色,更应成为学校大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者、学校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领者、推进者,进而通过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网络式”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破解因人力资源匮乏造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上新台阶的问题。
首先,要树立“全员参与、关注个体”的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促发展,更要关注个体解疑难。而和学生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学科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也更具备及时解决问题的条件,因此全体教师都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结合实际工作切实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而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应在提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与技能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其次,要创新“网络式”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建立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德育主任、德育学科教研室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网络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最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有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切新型工作机制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实施办法、检查评估办法和绩效奖励方案,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完善硬件、软件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定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分专题落实,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为核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引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指向学生身心全程、全面发展。
其次,营造“尊重”文化引领下的“关照心灵”的校园心理文化。创设符合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求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物化”关照心灵的心理文化,通过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心理网站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大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
再次,充分发挥学科渗透过程中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全员参与的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引领各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心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适时征集学科(或常规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进而引领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基础性作用。与学校家长委员会积极配合,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创新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策略。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体系必然会对课程实施策略提出全新的要求。“三位一体全程化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一套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体悟的实施策略与之配合。全新的体悟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创设基于真实情景的活动体验课堂,通过让学生全情参与到富有启发和拓展意义的活动中来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通过体验、感受、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规划之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校本保障措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证明,完备的组织结构、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到实处,需要充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需要依靠学校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和课程观,只有在时间、空间、师资等方面提供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是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明晰责任与任务,加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与管理过程,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机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全员”包括两方面含义:①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员。即不仅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面向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也要重视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②心理健康教育要全员参与。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他们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要求一致、管理严密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管理体系和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的教育群体,使全体师生员工、校外一切教育者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凝聚校内教育力量,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①学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全面负责,以专职队伍为主,专兼职队伍结合,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部门为主,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齐抓共管,人人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②广大教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所有教师在工作中都要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要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挖掘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做法。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管教的对象和接受器,而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学校要抓好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建设,还要通过心理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在班级、宿舍设立心理联络员等形式,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联合校外教育力量,协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①实行家校联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学生从小就受着家庭的影响。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残缺不全等因素,会使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承受不了家庭的压力,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为此,搞好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的家庭建立密切联系,互通学生在学校、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案与策略。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努力营造一种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系统和大氛围,利用媒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外,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实施资源共享,同时,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接受治疗。
二、立足学生成长发展,全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把握全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内进行,通盘设计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每月、每周、甚至是每天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使各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层次清楚,重点分明,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不断深入。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新生入学时要进行心理适应教育,毕业生就业前要重视就业心理指导等。
2.建立教育、筛查、干预、跟踪、控制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普及教育。筛查,是指以心理测验为工具,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并根据有关标准筛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干预,是请专业心理咨询员对筛查出来的学生进行主动咨询和进一步诊断。跟踪,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和进一步地咨询。控制,是将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转介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接受心理治疗或由其家长进行监护,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三、坚持系统工程原理,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五个结合。①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③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④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⑤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四大途径。①设置专门课程。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为内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②学科渗透。所有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都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③寓于活动中。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④心理咨询。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来访者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淑芳.创新管理机制,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2007,(2):28-30.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
该课程的独特性决定其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及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目前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二)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
杨子萱在2013年的研究中指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能力欠佳造成心理不适;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焦虑;人际交往困难造成个体心灵闭锁。以及情感的困惑和危机;求职与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等。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理工院校性别比例特殊性、现阶段男女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都说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三)教育者的责任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认识受教育群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关系,认识并反思高校教育的责任,即应该给社会提供何种适用人才。其次,以批判思考的角度,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最后,主动开展行动取向的实地研究,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群体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备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般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导致理工类高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引进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为兼职教师,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迫在眉睫。另外,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及精神病学相关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掌握了解医学及精神病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以便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及时辨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旧是课堂教学,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心理实践与心理体验融入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每一个专题适当安排心理活动、心理视频、心理测验、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必要时还要布置课外心理和行为作业等。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结合具体的心理活动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领悟得更加深刻,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讲授
案例讲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把具体的心理问题再次在学生面前呈现,进行现场演示分析和处理。案例讲授在具体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的现场剖析,让学生看清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把具体案例交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生会通过分析与讨论,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中去。最后,教师再作以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分析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可以挑选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典型个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教育。这样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活动教学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新《纲要》所指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同时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教育公平需要努力的方向,所以全纳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全纳,而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全方位的展开,应“以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2]。所以全纳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对于教育具体实施者的教师要进行全纳,同时以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即对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全纳,而上述这些均需要对起反馈、导向和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的全纳。
一、学生的全纳
学生的全纳在心理健康教育全纳模式中起着决定作用,对于学生的全纳应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也不同,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每一个学生都有他发展的着力点。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常模参照”的,主要是依据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而确定,其出发点在于寻找共性。然而完全按照“常模参照”来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大多数中国人使用右手写字,少数人写字是用左手,这少部分人就是不正常的吗?[3]所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参照共性的心理健康标准,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注意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这是此全纳模式的基础。
2.学生的心理成长是发展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大多数人都处在从不健康到健康这个过程的中间状态,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现在健康的学生不一定将来永远健康,一些所谓的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有可能是情绪控制不当、不会应对的表现,不一定就是特质性的人格障碍。所以,心理健康问题程度重的学生需要关注,而程度轻的学生也不能被完全忽略。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纳。
二、教师的全纳
应该没有人会否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很多学校把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推给心理辅导教师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造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难度加大,一个人去面对所有学生,去帮助所有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因此也容易使工作陷入僵局,更难以有所成效。
对于教师的全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注重全员教师的心理学知识的再培训。虽然接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在大学里学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
2.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如若只有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或课外的心理辅导中教给学生如何健康发展,而在占绝大多数份额的其他学科教育中,由于科任教师缺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知识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做减法,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所以,注重教师的全纳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再结合专业的心理教师对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咨询,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做加法的心育氛围。
3.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教师存在着较多的角色冲突。作为直接面对弱势的未成年学生的教师,其心理健康和学生同样重要,甚至更需要关注!
三、教育形式的全纳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心理健康课、讲座、活动宣传、学生心理社团、心理辅导(个体、团体)、科研等等。把这些形式从功能上进行归纳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普及性的,以“治未病”为理念。如:心理健康课课、讲座、活动宣传(手抄报、漫画、心理作文、心理剧、网络宣传等)、学生心理社团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及关注自身及同伴的心理健状况。
2.治疗性的,通过专业的心理诊断、咨询与治疗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如: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
3.提高性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即课题,在问题研究中探究、反思、提高,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除了上述形式,还有一种非常重要,那就是对家长进行指导。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问题和家长的人格及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还需要结合对家长的咨询一起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校的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背景,但毕竟是一对多,资源和精力都很受限,而家庭却有着个性化的教育优势,所以对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不可忽视。
四、评价体系的全纳
1.评价标准需要是多元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建立起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适合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民主的促进性评价体系。
2.评价方式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从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即要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
3.注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新纲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教育部将适时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这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