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实验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利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特点
所谓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
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教学与实验相结合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
(二)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往往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二、充分发挥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功能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提出“四动”,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开展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
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知领域)、能力(动作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直接参与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实验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并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可见,通过长期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训练,学生将会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实施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内容。
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内容。
1、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内容。
2、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实验,可以改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3、将课本上的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二)认真准备好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的仪器。
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具学具的活动,不仅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教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为物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而且学生通过自制教具和学具,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认真上好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作用探究
一、演示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的初中物理课堂上会通过具体的教师实验操作或者多媒体影像资料来进行一些实验的演示,这些实验能够很大程度上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说,一些小实验,“瓶吞鸡蛋”、“纸片能够托起一杯水”、“喷泉实验”等。这些奇妙的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积极去探索造成这些奇妙的实验现象的原因,从而对他们的实验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效果。正是这种演示实验教学的运用,使得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显得趣味盎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提升实验教学的灵活性。
由于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还属于物理实验中比较初级的操作,因此所需要的道具也就没有那么复杂,这也就提升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灵活性。比如说,一些废旧的塑料瓶,一些废旧的干电池等都能够成为实验的道具。学生通过对课堂上演示实验的了解,在课后能够很好地利用身边的相关材料进行实验,这样就使得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场合得到了很好的放大,表现得极为便捷和灵活。另外,一些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案也不同,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可以积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方法去进行相同的实验,这也是演示实验灵活性的又一个体现。
(三)加大实验教学的直观性。
演示实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加大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步骤的演示,学生在下面看着,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个实验现象,学生都能够清晰地了解,这样的操作就给学生带来一些鲜明直观的映像。然后在教师针对实验的有关讲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就对整个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演示实验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了解,达到了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
二、保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教学作用的具体方案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好奇、爱问的年龄阶段,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室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想学生展示一些演示实验的材料,来加大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说,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试管、烧瓶、磁铁等之类的实验材料,学生就会对这些器材感到新奇,希望了解他们的特点和使用用途,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对演示实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些自然现象,比如说,夏天狗喜欢张开嘴哈着舌头、酒精擦拭身体以后会感觉到冰凉,学生就会询问相关的原因。教师正好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向学生讲述蒸发吸热的原理,学生就自然对这种物理现象形成了深刻的了解。
(二)教师积极创新演示模式,改进演示实验。
由于演示实验的条件限制性较强,教师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观察到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应该积极创新演示模式,不断改进物理实验的演示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进行演示实验的方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对演示实验进行观察,并且在观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每一个步骤和现象的仔细讲解,这样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声音的利用这一章节时候,教师可以将一些舰艇上的超声波雷达的声音传播途径通过Flash形式演示出来,学生通过观看这些Flash既能够很好地了解声音传播的形式以及它在现代科技中的运用。
(三)摆脱演示实验教学误区,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保障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教师应该摆脱实验教学的误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第一,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注重实验的原理和物理知识的概念,不要过分关注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让学生明白实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的演示,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形成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验知识的讲解和问题的引导,而不是仅仅注重实验步骤的讲解。演示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实验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该积极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每一个实验现象的发生原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物理实验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上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当前演示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现状,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更好地保障演示实验的教学作用,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能够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1 符合物理学科发展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科学家们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大多是从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开始,先提出假设,再进行猜想,而后设计试验进行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自然规律.即使有时某些规律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仍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正确.因此离开了实验,物理学就如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物理学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
1.2 符合初中生学龄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成型和发展期,好动、好奇仿佛就是他们的专利!一旦兴趣被激起就好像他们喜欢踢足球一样,虽然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仍然乐不思蜀,永不言怕!而物理实验操作相对简单、现象丰富多彩,正好迎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因此,合理设计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1.3 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知.“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从物理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道理充分说明了学生实验的举足轻重.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动作记忆的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的效率要高出多倍.空洞的理论说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惧怕,时而久之,一门本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学科让学生的收获只是枯燥无味,学好物理便成了一句空话.相反,如果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腾出必要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体验、去领悟,他们就会深深融入实验过程之中,流连忘返于科学探索之门,还需担心学生学不好物理吗?因此,我们要在心目中坚定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踏实搞好实验教学.
2 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2.1 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教师适当指导操作
任何实验都要通过一定的实验而获得一定的实验结论。同理,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如果没有目的,实验过程也就变得盲目起来。传统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是由教师主控,不少学生只是看看、听听完成的,至于实验中要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生都较为模糊,故而实验效果不高。
明确实验目的,首先要从知识和技能角度考虑。在实验进行中,教师要依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认真、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在学生操作的时候,教师要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对实验有兴趣,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正确操作,进而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2 组织好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包括:猜想、设计实验、小组合作、讨论总结等。
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科学分组如优生差生组合,男女生的比例,学生的生活阅历;
2.2.2立下规矩,定下制度。往往教师一提去实验室上物理实验课,学生就热情高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一进入实验室,受好奇心的驱使,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较好效果。所以物理科代表、班委干部要与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学生分组实验的规章制度,由于制度来源于全班学生,就有执行的基础,违反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才口服、心服。有了制度,课堂纪律才有保证,教师的演示、启发、引导才能有序进行。
2.2.3学生在实验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序的分组实验,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3 重视课外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外实验和小制作,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巩固新知识、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学生实际操作,如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作为学生实验的内容。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选择的器材也很广泛。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对教师的考核、评估相对滞后,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名次。为了能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应尽快建立与新课程理念一致、切合新教材实际的考核评估制度。应将课改过程、进修培训及其成果纳入考核,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物理教师承担新课改任务,把课改教学及其效果列入考试成果考核。
物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验,而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验,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实验计划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存在的问题等等,我们这里就不再一一探讨。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引导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如何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也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实施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实验教学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时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实验教学效率不高,有的为了追求高分而少开甚至不开实验课,或用多媒体演示替代实验操作。实验教学的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实施方法
1.教师要提升实验教学素养
教师是最大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组织时,教师在实验准备过程中要发现和挖掘教材中遇不到的现象和问题,通过分析、反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针对物理实验的复杂性,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同时,教师要提高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的能力,开发利用身边的实验资源服务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以“问题”作为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主线
实验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在动手动脑,实验作为学生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方式,以问题作为实验教学的主线,可以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物理实验的特点,教师要有效地利用问题来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操作中的观察分析,探索实验中遇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一步实验尝试,通过思索形成新思想、新思路,在探寻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同时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的问题意识。
3.以“改进”作为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必要措施
优化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改进教学方法是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着充分的自由度,将观察到的各种现象逐一分析检验,加以归纳,加上教师的点拨,让他们充分发现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把课本现成的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交流这种方式下内化知识,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创新能力,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把限制性实验改为开放性实验。许多实验课本往往给出了相关器材和步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根据不同的实验原理进行同一个实验的探索,也可以给学生多种器材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的步骤和过程来完成这一实验。
将物理知识以实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探究获得有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有意义建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刺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而面对直观、生动的感性环境,学生就会有主动投入解决问题的动机。
围绕实验展开教学是提高农村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而高效的课堂则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配合,共同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物理老师应充分创造条件,在浓烈的实验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利用好实验进行创造性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效率
物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何将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积极探索物理学科中的奥秘,并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教师要认真准备实验课程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上好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上“好”课并不容易。上实验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像上理论课一样备好教案,预做实验,熟悉操作步骤和流程,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好性等,把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且,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不断练习实验操作,注意自身实验技能的培养等。如果物理教师备课不充分,发生例如丢失实验工具、工具损坏老化不能使用、实验材料不全等意外状况,不但对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也会使降低实验的效果,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
二、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的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且学生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实验为基础,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操作实验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教师也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加大力度,创新实验教学,达到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实验教学的最终要求。而为了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就应让学生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其一,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其二,正确安装、调试实验装置;其三,规范实验操作;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三、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动手实验的联系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思考仍然依靠形象思维,因此初中生在学习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和认知新事物,不太善于从理性的角度进行推理与分析。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多给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和让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笔者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注重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工具,对以上类型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了科学、正确的结论,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因而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加高昂。待学生学习了“浮力”这一部分的内容后,笔者提出了贴近生活的实验性问题,比如,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哪些方面运用了浮力?五公斤的水能够浮起十公斤的木板吗?再如让学生思考“曹冲称象”是把船中的石头扔下去,增加船身浮起的高度,那么石头扔下去后河面会上升吗?如果把这些石头扔在一个水池里,池子的水面会上升吗?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探索研究和动手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了物理知识,又使他们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运用多媒体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其示范演绎的功能,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而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的成功率。首先,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对于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投影的方式来解决,比如电流表的连接和如何读数等,这样可以节省讲解时间,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其次,教师可以提先录制一些物理实验的视频,要在录像片中重点突出每个实验的装置特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而且要对操作的重难点进行特写和慢放,这样学生就能够注意到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而且实验录像还可以重复播放,有助于学生反复观察。所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物理实验,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对物理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加强实验教学体现了初中物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而且要善于通过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金光. 浅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J]. 考试周刊. 2011(22).
[2]倪加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J].新课程,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