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风险投资解读。风险投资是将资本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未上市的中小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追求高回报的权益投资行为。风险投资译自英文Venture Capital。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西欧,当时西欧国家的一些商人投资于远洋运输和探险,从而出现了“Venture Capital”这一词语。19世纪美国一些富人投资于油田开发和军工企业技术的转化等项目,“Venture Capital”一词在美国广泛流传。1946年美国国会参议员、波士顿储备银行行长弗兰德斯成立了“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从此,风险投资开始专业化和制度化。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是为了适应新兴的中小企业的需求,到70年代,高新技术创业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而80年代以后,风险投资又广泛涉足到企业之间的并购中。在我国,“风险投资”并不是一个十分精确的概念,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险投资”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风险投资是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而不论资金的来源、资金的分配方式和资金使用如何;狭义的风险投资则是特指以高科技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这种投资的显著特点是高风险与高潜在收益并存,故称为风险投资。一般地说,如果没有特殊限定,人们总是在狭义上理解和使用“风险投资”一词。
1.2风险投资的三大基本特征。高投入:一项科研成果从最初的构想到形成产业化,一般要经过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前3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约为1:10:100,需求的资金量是递增放大的。其中,风险投资的重点是在创立期和扩展期两个阶段投入股权性资金,而且投入的资金是不断加大的,直到第4个阶段即成熟期,风险投资公司股权转让才能撤出投资;高风险:由于风险投资选择的投资对象是处于发展早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因此会面临较多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往往同时投资于若干个高新技术企业。但据统计,这些企业中20%-30%完全失败,60%受挫,只有10%-20%获得成功;高收益: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风险投资的长期平均年回报率高达20%,而股票的长期平均年回报率仅为9%-15%,国债则为5%-6%。由此可见,从投资效益来看,成功的风险投资可以获得几10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完全可以弥补在其他项目上的投资损失。
2、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2.1风险资本的来源比较单一。在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绝大部分资金是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社会上的非金融机构资金十分有限。在一个风险投资业比较成熟的国家里,例如英国、美国,以及欧洲,风险资本来自于抚恤金、保险公司、银行、企业和私人的比例很大,相反,来自政府的资金所占比例很小。单一的风险资本来源并不能满足高新技术对大量资金的需求。1990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约需要1 257.3亿元,而实际投入只有188.49亿元,二者差距很大。
2.2风险资本的撤出和循环问题。由于风险资本来源渠道狭窄,又没有较多的退出渠道,所以,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只有一次性的投资而没有后续投资。并且退出机制不完善,公开上市审批手续复杂,成本较高,延长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时间。加之兼并收购、股权回购和破产清算在法律上有些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了风险资本的再投资能力。风险投资资金应该在资本市场上越做越大,但现实情况则是,由于很难按计划退出,致使资金循环出现问题。
2.3风险投资业的组织结构比较单一。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一种公司制的组织结构,而且投资管理人员的报酬和其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投资管理人的回报应该与其所管理基金的收益有关,随着基金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否则将会降低投资管理人的积极性和引发道德风险,即投资管理人的努力程度将会朝着增加其隐性收入的方向发展。在美国,有2/3以上的风险投资机构采用有限合伙制形式。英国的风险投资组织结构多样,包括有限合伙公司、英国公司、英国投资信托公司、风险资本信托、英国未授权豁免基金单位信托、平行投资、在英国的外国公司、外国单位信托和外国合伙公司等。
2.4产权问题。在具体风险投资过程中,知识产权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明晰的产权无法保障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利益。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一定的保护客体不全面、救济措施不完善、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同时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这种状况会令投资方将淘汰某些项目。
2.5风险投资人员的能力不足。从事风险投资者需要对市场具有敏感性,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简便易行的市场调查方法。投资的成功与否,决定因素是人。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从业者的素质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结果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即使完成了初期投资,但由于风险投资家自身素质和管理经验的欠缺,对投资项目的后期跟踪和辅导跟不上,从而导致投资效率低下。
3、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
3.1扩大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分担投资风险,实现风险分散,以减少每个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从而增强单个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投资是市场的经济行为,应当建立政府与民间风险资本的合理分工,实现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并存。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大中型企业和集团,分别或联合成立具有规模经济、股份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允许将少部分的养老保险基金和其他保险基金及居民储蓄投入风险投资公司,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发行债券,允许外资进入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领域,进一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补充作用。
3.2完善风险投资的撤出机制。在各种风险资本的撤出方式中,风险企业公开上市是最理想的选择。而二板市场是国际上流行的、最基本的风险资本的撤出“出口”,大部门的风险资本通过这一市场完成撤出,实现增值。为保证风险投资的健康良性发展,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多层次风险资本市场,尤其是一个低成本、低上市标准的二板市场格外重要。
3.3增强风险投资的立法建设。在我国目前法律尚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基本立法 缺乏的情况下,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微观风险投资行为不规范的前提下,适当通过修改法规或订立新法规的方式,逐步消除现有法律中存在的障碍。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组织结构,在《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中需要补充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公司的设立。在《公司法》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应当适当地放宽限制,降低设立门槛。同时,为确保让真正上规模、有实力的投资从事风险投资活动,《公司法》或《合伙企业法》中应当对设立风险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做出特别的规定;出资者的股份转让。在《公司法》中,关于发起人和股东股份转让的内容,应当排除风险投资公司;公司权力结构安排。对于风险投资公司而言,为了充分发挥经理班子的“专家管理”优势,在公司权力结构的设置上,有必要做出一些有异于《公司法》的特别规定。
3.4鼓励政策。国外对于发展风险投资的鼓励措施主要体现在税收的优惠上,而且优惠的力度相对较大。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在税收方面对风险投资业的优惠政策有限,力度不够,很多地方存在着双重征税的现象。因此,应当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一系列风险基金的出资人和管理人的约束和激励措施,并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3.5培养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风险投资和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而精巧的学问,管理人才必须是综合性的全才,要具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的能力。在国外,多数风险投资家认为,风险企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具体的项目。因此,在我国应积极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优惠的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培养风险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技术创新家,保证风险投资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铮,费方域.风险投资合同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2(10):8-10.
[2]张立华,穆瑞田,王兴国.新型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统计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51-53.
关键词:政府投资审计;风险;表现形式;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一、现阶段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随着《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得到了规范和提高,审计绩效大有凸显。但是与社会需求、公众期望及审计机关要求相比还没有达到完美的效果。特别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事项认识的偏差以及业务和技术水平、工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投资审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做出的审计结果与事实有了偏差,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主要表现在:
从政府投资工程的资料审计层面来看,一些审计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对于被审查单位所提供的图纸、文件以及合同等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合理性不够了解,所以在审计的过程中也不能做到全面和细致,进而容易产生降低审计工作质量、影响政府投资审计绩效。
从政府投资立项审计层面来看,立项审计的开展是为了保证政府投资工程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但是一些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与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合作和沟通,存在独立性,进而容易由于自己意见的不全面或者失误和错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后期运行造成威胁。
从项目资金流转情况审计来看,资金是政府投资项目运行的关键和基础,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重点。由于利益的诱惑或者其他主客观因素容易造成预算不合理、工程随意变更、施工现场签证手续不完整、资金筹集与计划进度出现大量资金闲置或资金不到位造成停工停料等风险的存在,不利于项目的正常运行。
现场侦查也是政府投资审计的重要审计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现场管理、质量监督、进度实施等内容,但是审计人员受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限制,以及综合素质的不够高或者相关制度规范的不严谨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上述工作不能高效的运行,也容易给项目工程的运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工程效益审计主要是为了控制政府投资工程的造价、验收工程质量、使得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工程建设程序的合法性,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并没有做好上述工作,进而不仅不能使得绩效审计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不能为上级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不利于工程的高效运行。
二、防范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对现阶段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来看,在投资工程的资料审计、立项审计、财务审计、现场侦查审计以及工程效益审计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不仅降低了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绩效,而且不利于政府投资项目的高效运行和发展,而加强防范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力度不仅能够使得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而且还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对于投资工程的高效运行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根据我国的宏观环境和相关的制度规范及时的发现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三、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坚持量力而行原则
国家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这些建设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地方都要求审计机关全过程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此,审计机关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开展政府投资审计,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错位;要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者地位,不参与项目决策与管理,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
2.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离不开专业素质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强的审计人员,所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这就要求首先要鼓励审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仅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避免知识不够,而在图纸审计、质量审计以及现场审计等方面造成失误和风险;其次,可以引进具有较多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参与审计工作,加大与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力度,实现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进而使得审计风险得以规避。
3.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对于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防范也是十分有效的,这就要求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要求,要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作为审计的基础;其次,审计工作中要确保实事求是,站在现实的角度以实际出发,对于突发实现,要采取公正客观的应对措施;此外,要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不受外部环境的诱惑、不屈从外界的压力,廉洁自律,在确保审计价值实现的同时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加强审计工作监管的力度
加强审计工作的监管力度,是保证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就需要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关,当审计工作组提供的数据资料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不一致时要及时的核对和调查,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构建专门的监管部门,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防范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的风险,使得审计质量得到稳步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对于政府资金的保值增值,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风险和压力,所以及时的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也是一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文愿意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方式 现实选择
风险投资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构和方式向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风险资本,然后将其投入到具有高风险和高潜在收益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所投资风险企业的管理,期望通过实现项目的高成长率并最终通过出售股权等方式获取高额预期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在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中,风险投资的退出具有重要意义。风险资本能够顺畅地退出,是风险资本得以循环流动的关键,也是风险资本实现收益的保证。
一、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风险资本的来源不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同,因而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也不相同。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
1.首次公开上市退出(IPO)
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是指通过风险企业挂牌上市使风险资本退出。首次公开上市可以分为主板上市和二板上市。采用首次公开上市这种退出方式,对于风险企业而言,不仅可以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而且还可以获得在证券市场上持续融资的渠道。而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则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投资回报。例如,2003年12月9日在美国NASDAQ上市的携程网,上市当日的收盘价比18美元的发行价高出了89%,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三年来首日表现最好的首次公开上市的股票。携程网最大的机构投资者CARL YLEGROUP获得了922万美元的收益,最早对携程网进行投资的IDG风险投资基金和软银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其他投资者也都获益巨大。根据美国的调查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的风险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公开上市退出,最高投资回报率达700%左右。因此,首次公开上市退出被认为是最佳的退出方式。
2.并购退出
并购退出是指通过其他企业兼并或收购风险企业从而使风险资本退出。
由于股票上市及股票升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风险企业难以达到首次公开上市的标准,许多风险资本家就会采用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投资。虽然并购的收益不及首次公开上市,但是风险资金能够很快从所投资的风险企业中退出,进入下一轮投资。因此并购也是风险资本退出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与国际新一轮兼并相对应,采用并购方式退出的风险资本正在逐年增加。从事风险企业并购的主体有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的公司,另一类是其他风险投资公司。
3.回购退出
回购退出是指通过风险企业家或风险企业的管理层购回风险资本家手中的股份,使风险资本退出。就其实质来说,回购退出方式也属于并购的一种,只不过收购的行为人是风险企业的内部人员。回购的最大优点是风险企业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了,风险企业家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因此回购对风险企业更为有利。
4.清算退出
清算退出是针对投资失败项目的一种退出方式。风险投资是一种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失败率相当高。据统计,美国由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大约有20%~30%完全失败,60%左右受到挫折,只有5%~10%的风险企业可以获得成功。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一旦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经营失败,就不得不采用此种方式退出。尽管采用清算退出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的64%),但是毕竟还能收回一部分投资,以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因此,清算退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却是避免深陷泥潭的最佳选择。清算有三种方式:解散清算、自然清算和破产清算。
二、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
风险投资是一个复杂的金融过程,它的规范运作牵涉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风险投资难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以风险投资为对象的法律,风险投资尚处于一种法律保护相对薄弱的境地。现有的《公司法》、《证券法》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的条款。如《公司法》第三十六条关于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规定,第一百四十二条关于发起人持有的股份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的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关于公司不得回购本公司股票的规定,等等。这些条款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都形成障碍。另外,目前企业破产清算的有关法律法规也制约了风险资本的退出。其中的《企业破产法》只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破产,而其他企业的破产则必须遵循《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限制了风险投资的运作和发展,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及时退出。
2.资本市场不完善
尽管目前我国有沪深两个主板交易市场,但尚未推出适应风险投资特点的二板市场,导致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困难。首先,目前主板市场要求的门槛较高:净资产5000万人民币和连续三年盈利。这样的高标准是那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其次,目前的主板市场主要服务于国企改革,而那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民营性质,因此很难进入主板市场。再次,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主板市场上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而我国目前风险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多属于法人股性质,因此,即使在主板上市其投资也不能通过变现退出。
3.中介服务不成熟
中介机构按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类:一般中介机构和特殊中介机构。
一般中介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例如在资产评估方面,由于风险企业尚未形成一种明确的盈利模式,对其评估主要依据的是对未来前景的预期,这和我国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式不同。因此在评估中容易产生较大偏差,而资产评估不准确的直接后果是在风险投资退出中给投资人造成损失。(2)职业道德极需规范。例如某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业务,违规为企业提供虚假文件和财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这样一种中介服务环境,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实践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特殊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等。特殊中介机构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政府色彩,其主要问题是数量少、专业人才缺乏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中介机构的发展成熟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实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适合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并购
鉴于我国目前特殊的法律政策环境,风险投资通过企业并购退出应该是较为现实的选择。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上市公司对风险企业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不论从其内在需求、融资渠道和资金能力等方面来看,都更有并购风险企业的动力和能力,风险企业也更愿意被上市公司所收购。上市公司通过收购高科技风险企业的股权,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股价也随之上涨。而被收购的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投资者,则通过出售公司的股份而获得了较为可观投资回报。例如,2004年3月,雅虎(香港)公司以1.5亿美元收购了内地首家提供互联网中文关键词搜索服务的3721公司。作为3721公司第二大股东的集富亚洲在卖出其所持有的股份后,便完全退出3721的业务,实现了风险资本的退出。因此,上市公司对风险企业的并购是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方式。
2.买壳或借壳上市
尽管上市发行股票退出是风险投资最佳的退出方式,但由于我国目前主板市场上市标准过高,而二板市场尚未建立,采用直接上市退出困难重重。因而采用买壳或者借壳方式间接上市也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风险企业可以从已上市的公司中寻找合适的对象,将自己的资产和项目注入壳中,或者购买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对其控股,以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3.境外二板上市
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二板市场,如美国的DASDAQ、英国的EASDAQ、法国的NOUVEAU、荷兰的PARALIEL、德国的NEUER、新加坡的SESDAQ、日本的OTC和我国香港的创业板市场等等。由于二板市场上市标准相对较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风险投资都利用它实现退出。如以色列和一些欧洲国家的风险投资,一直利用美国NASDAQ市场退出。尽管目前在我国的风险企业中,达到美国NASDAQ市场上市标准的企业不多,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创业板市场,如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
参考文献:
[1]吴文建:风险投资退出研究综述.重庆社会科学,2005(6)
[2]张军徐小钦: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路径选择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04(3)
[3]冉云: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关键词]对外投资 风险类型 风险防范 方法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让很多企业都会走出去寻找新的投资机遇,在对外投资活动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可是在全球经济互相依赖而经济不稳定性随时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对外投资的风险也变得愈加宽泛,所以企业在战略投资的确立上一定要经过合理研究分析,寻求最佳的投资领域与投资方式,确保经济收益实现最大化。
一、对外投资的风险类型
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可以概括为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几个方面。政治风险中包括有政策变动、国有化、政府违约、资金转移乃至战争等;外汇风险中包括有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外汇经营风险等;而经营风险里面则分别包括了库存、资金、生产、销售、财务管理、法律服务、跨文化产业等各个环节的风险。对外投资风险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深度与广度,其中很多在业界还没有定论。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主要是经营风险中一部分内容。
二、对外投资的风险举例
对于一个企业的投资项目而言,其能否取得成功,先期的调查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地寻找投资发展机会,得到投资项目真实有效的资源信息,全面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成本、收入、股东结构、注册资金、营业范围等内容,再结合实地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可是即使如此,投资风险仍然难以避免。
(1)注册类风险。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实现融资效果,便会刻意地夸张企业规模,虚构注册资金,或者是故意编造企业章程、验资报告等。当顺利得到营业执照之后,再抽出注册时的资金,使企业本身变成皮包公司,不能在实际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资金流动。这样的公司,其实就是骗子公司,并不具备目标框架下的生产运作能力,因此也就没有对其实际的投资意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考察环节里,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获取准确信息,不断增加自身判断的水平,尽量选择那些实体生产水平真、产品发展潜力大、效益增长平稳的企业实施投资。
(2)财务类风险。一些外部企业,本身注册时间很短,可是财务报表却出乎意料的好,各项财务指标也近于完美,几乎没有缺点和漏洞,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公司明显就是在作秀。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几乎没有公司能够真正做到完美,刚刚成立的企业更是如此。公司在起步初起,通常资产支出会很多、企业经济效益不尽理想是正常的现象。通过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我们就可以认识道,查看相关企业财务报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规避财务风险,正确认识,合理判断。
(3)合同类风险。为了取得更好的融资效果,有些企业刻意地编造出虚假的加工、销售或者是建造合同,从表面看来,这些合同中的数据都非常清晰,而实际上,企业本身并没有相应的生产经营水平。投资者在进行合同审阅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
(1)检查被投资企业的各类证件。在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第一就要注意检查该企业每项证件,如公司章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验资报告、机构代码、经营范围等。需要查看每种证件是否有效真实,是否经过了及时的年度检查,保证该公司不是“骗子”。
(2)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及经营情况。要通过该企业的财务报表,翔实了解其每一项财务指标的真实性,看其做没做到同财务规定相符合的基本要求。在特别情况下,还应当进一步查看其在银行发生的对账单,准确了解公司的资金运营流动情况。此外,还应当用核实完税凭证的手段对于企业的基本纳税情况做出了解;用核实销售合同、加工合同及加工协议的办法具体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经营情况。
(3)不能忽略财产抵押的过程。当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妥当以后,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时,就要把此公司或者是与之关联的第三方财产引入抵押物范围内。抵押物指的是债务人对某项义务做出担保,主动移交给债权人的担保物。抵押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为有形资产,也可以为经过登记的无形财产,比如保险、公共债券、土地使用权等。
(4)不能忽略财产担保的过程。当做出向被投资企业投资的时候,可要求其以企业财产或是第三方财产当作抵押,也可以由被投资企业要求第三方或是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担保指的是法律为了保障债权人可以顺利实现债权,用债务人自身或是第三人信用,督促债务人对债务如约发行的制度。担保可以分成一般性担保及连带担保两种。当企业与被投资相关方签订担保合同的时候,通常都要求签约方与债务方一起承担保证责任。当债务期满,被投资方没能履行基本义务时,作为债权人的投资方,可以要求被投资方履约,也可以要求一同签订担保协议的第三方履约。
总结:
经过上面的分析与论述,可以基本认定,对外投资对于企业来说,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收益明显的。虽然对外投资的风险很大,而且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可是只要企业采取相应的回避策略或者是积极措施,就一定可以防止风险变为现实危机,使企业能够在没有风险或者说是风险很小的情况下稳步经营与大跨度发展。
一、项目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
1.项目风险。项目的一次性特征使其不确定性比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大,因而项目风险的可预测性也就差得多。重复性的生产和业务活动若产生问题,常常可以在以后找到机会补偿,而项目一旦出了问题,则很难补救。项目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风险大多数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壮大,最大的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早期,早期阶段做出的决策对以后阶段项目目标的实现影响最大。为减少损失而在早期阶段主动付出必要的代价要比拖到后期阶段才迫不得已采取措施好得多。
2.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就是项目风险班子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鲜明的总目标。
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要求项目管理班子采取主动行动,而不应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被动地应付。项目管理人员在认识和处理错综复杂、性质各异的多种风险时,要统观全局,抓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因势利导,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将威胁转化为机会。
在国际上,风险管理已日渐成为投资项目评估和风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尤其是加入WTO后,项目风险日益增多,至今我国还没有引入风险管理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风险估计与评价,这是造成我国许多工程项目投资膨胀和工期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推广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理论的研究与风险管理的应用,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二、投资项目风险有效管理的方法
1.目标管理:就是根据投资项目的目的和任务的总要求,明确划分各阶段的分目标及其岗位责任制,并且给出评价分作为目标实现效果的标准,激励项目参与者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具体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以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
2.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科学的全面质量、全过程和全员的管理。它不仅要对项目产品质量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管理;不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不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管理,而且要对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它要求把项目的总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做到每个工作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使职责分明,在项目的各个时点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这样,投资项目就能顺利地完成各项目标,达到预期的投资目的。
3.激励机制的设计管理:投资项目的运行过程是所有项目参与人之间由利益冲突而引发的一个连续的动态博奕过程。对于某个已定的投资项目,由于每个项目参与者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即自利行为。他们的自利行为不仅取决于他们各自的个人偏好,而且取决于资源的配置规则,不同的配置规则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行为。如项目参与者在控制权大而剩余索取权小时,就会出现败德行为;在控制权小而剩余索取权大时,就会出现怠工行为等。对于特定的投资项目来说,项目参与者的个人自利行为准则是一定的。那么如何设计一套激励机制,使项目参与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观行为造成的客观结果正好达到投资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激励机制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
以上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必将大大降低投资项目风险,顺利地达到投资项目预定的目标,从而实现投资项目在一定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一定的收益下风险最小化。项目管理论坛
三、规避投资项目风险的策略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投资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不利后果也比较严重,而且又无其它策略可采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来规避风险。如果通过风险测度发现项目或项目目标的实施将会给项目带来重大的损失,项目管理者又不能通过其他有效的办法来控制风险,这时就应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以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如基本建设项目中新技术的采用和新产品的开发等。风险回避在消除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由风险带来的收益,而且失去了其他各种投资机会。因此,在采取回避策略之前,必须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
2.风险控制。即在项目投资中采取多种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经济损失的程度。它是建立在对所有可能风险给予明确分析和测定后实施的对抗措施。风险控制主要是针对已知风险和可预测的风险而言。在实施风险控制策略时,最好将项目每一具体风险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单个风险减轻了,整体风险就会相应降低,项目失败的概率就会减少,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不可预测的风险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为了能够直接控制,可以把这些风险从将来移到现在。如为了减少生产期维护方面的风险,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来保证建设质量,以减少生产期维护方面的风险。此外,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应重点突出,主要控制威胁最大的几个风险,因为有时高风险是由于风险的耦合作用引起的,一个风险减轻了,其他一系列风险也随之减轻。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又称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是通过若干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其他人承担。实施这种策略转移风险的同时,也转移了部分可能由风险带来的利益。转移风险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出售。就是通过买卖契约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筹集资金,在让度给股东和债权人一定收益权的同时,也由他们分担了一部分风险。②发包。就是通过从项目执行组织外部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而把风险转移出去。如在项目建设期,将工程以一定的价格完全承包给承包单位,这样可以降低风险。③保险与担保。保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只要该项目公司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在事故发生时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从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担保则是指其他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项目风险负间接责任的一种承诺。通过这种承诺,项目所有者就把由于承包商行为方面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转嫁给担保者。项目 经理博客
4.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指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投资者根本或局部利益的前提下,将风险自愿承担下来。它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手段,是项目公司为承担风险损失而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努力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风险自留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是最经济的。当采用其它风险规避策略的费用超过成本时,可采用风险自留。
四、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同时也被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例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规模宏大的长江航道工程、广州地铁项目、上海磁悬浮列车等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制定了风险管理方案,并成功地运用了风险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