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 边际产业
关于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动机, 国际学术界已提出多种理论, 其中邓宁和哈佛大学刘易斯教授的理论最具代表性。邓宁认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四种:(1) 寻求资源; (2) 寻求市场; (3) 提高效率; (4) 全球战略。前两种是企业海外投资活动初期的主要动因,后两种多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公司的投资动机。刘易斯则总结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与经营的六个动机: (1) 保护出口市场; (2) 突破配额限制; (3) 谋求低成本; (4) 利用种族纽带; (5) 分散资产; (6) 其它动机。不同的投资动机所选择的海外投资产业是不同的。
根据广东二十多年省内及对外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环境现状来看,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四种基本模式,即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自然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战略型对外直接投资。不同模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
本文选取广东新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归纳提炼广东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样本企业基本情况见表。
资料来源:广东省企业“走出去”经验材料汇编[M].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2007.
说明:“企业规模”是指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是指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金额。
一、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指,由于技术已经成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面向其他国家寻求生产基地与市场进行的投资。广州中烟工业公司对柬埔寨的投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对巴西的投资、美的集团对越南的投资、TCL集团有限公司对越南的投资和中国广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孟加拉、加纳的投资都是比较典型的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
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有三。一是基于市场方面的动因,包括回避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突破进口国的贸易壁垒和抢占新兴市场机会;二是基于收益方面的动因,主要是指利用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东道国运营成本较国内低廉的优势,实现成熟技术及设备边际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三是基于政策方面的动因,国家和广东省对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直接投资实行鼓励支持政策,企业从事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得到许多优惠,从而可以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运营成本。
二、自然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这类投资主要是指通过在东道国投资原材料、自然资源的开采,然后再出口到母国。这类投资的东道国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还包括发达国家。比如广东农垦对于越南和泰国的投资、广远渔业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菲律宾的投资就是典型的自然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这类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扩大经营地域和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获取低成本的产品来源,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从宏观的角度看,广东省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稳定的自然资源供给渠道,这对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显然广东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寻求资源”的动机突破了字面含义,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1]张海梅:广东企业海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分析[J].南方经济,2004(11)5~8
[2]毛蕴诗袁静周燕:中国企业海外R&D活动研究――以广东企业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2005.2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现状;投资动因;关联性
一、我国对外投资产业结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也正在不断扩大,己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石油化工能源等资源开发,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等多个行业。截止至2011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在1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六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约3780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8.99%。
二、基于动因角度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1.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
发生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为规避国际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在贸易国本地进行投资生产可以减少贸易保护带来的成本,制造业领域尤为明显。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针对白色家电产品的各种贸易壁垒a也越多起来,对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以争夺市场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国内的市场份额变得十分有限。此时,企业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从而实现扩大海外市场的目的。同样以家电制造业为例,在国内市场几乎饱和的情况下,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施耐得,进而打开了欧盟这个庞大的国际市场,提高了在欧盟市场上的占有率。
3.以获取技术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在不断增长,2011年较2010年的投资净额增长了53.41%。在国内市场中,该行业不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备竞争力,通过跨国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可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为节约的成本投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从而实现企业技术层面的进步。
4.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矿产资源类的对外投资规模,与其他行业相比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此类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过多年的开采和使用,我国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要大量获取此类资源将会越来越困难。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对资源的需求。
三、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1.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对国内产业的要素进行补充
(1)自然资源补充
我国自然资源的储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再加上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影响到密集使用相关自然资源的产业的发展。为了获取自然资源,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采矿业近年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开展一系列的资源开发项目,获取必要的自然资源从而保证了国内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2)技术补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在逐步提高,但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技术密集型产业一直是国内产业结构中的一块短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方式,实现技术水平上的互补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弥补我国技术水平较低的不足。这对于我国国内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缩短的研究时间,降低了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有选择的获取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3)劳动力补充
虽然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种丰富更多的是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大不足,在许多急需人才的岗位或者行业上缺乏人才。在人才级别上,中端人才居多,高端人才相对短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利用海外高端劳动力资源和一些国内缺乏、不重视的劳动力资源,改善劳动力结构上的缺陷。可以间接学到这些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易于培养造就一大批跨国经营人才。
2.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受到国内产业发展程度的制约
(1)资金制约
要实现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本身应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这一直是制约我国国内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国内产业中,只有资源开发等少数几类产业具备这种垄断优势,因此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也仅仅局限于国内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产业。
(2)技术制约
拥有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这一优势能够使之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垄断地位,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在国内产业中,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十分有限,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我国制造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为了维持其技术优势,而是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国际市场而进行的,因此投资的规模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3)管理经验制约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高效运营,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而这正是国内许多企业无法企及的。管理经验的缺失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使之无法承受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和投资规模都必然会受到限制。
3.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1)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国内劣势产业的淘汰
通过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寻求海外市场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内已经或即将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的低廉的原材料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提升该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既能促进该类过剩产业的发展,也能规避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壁垒及贸易摩擦,从而寻求更大的市场。对于母国来说,由于将过剩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从而将国内的优质资源及生产要素用于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 对外直接投资为国内优势企业提供了转移渠道
随着产品生命的自然过渡,区位转移也成为必然趋势。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在产品进入到标准化阶段后,该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能够更好的利用东道国的优势条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海外市场,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
(3)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成长中的企业多数未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成长到了制约。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激发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力,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地更新技术,加快技术转变成经济效益的速度。同时又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创新示范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企业通过主动地走出去,更直接地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跟踪世界动态,从而向国内进行传输和扩散。发挥技术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推进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曹洪军.中国对外投资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董绲.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业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法制与经济,2008(1):
106-107.
关键词:中国;印度 ; 直接投资;动因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2-0073-04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之和占全球人口的1/3,而且两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而印度的服务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从两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上来看,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空间很大。中国在经过多年的大量引进外资发展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已经开始提速,而与此相比,印度仍处于大力吸引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因此,中国已具备了对印度直接投资的现实条件和可行性。而对于中印双方来说,目前要明确的是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具有哪些动因,以利于中印双方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一、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型动因分析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稳定和拓展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战略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1]据UNCTAD(2006)调查显示,有51%的受调查公司将寻求扩展海外市场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动因。在中国企业中,有85%的企业认为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极为重要的。[2]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市场寻求型动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而印度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要与跨国公司一争高下,这就迫使中国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企业想占有更大的份额,必须建立国际销售网络,在国外直接投资并按当地市场需求提供生产和服务。目前,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饱和。例如,国内的纺织业,生产能力为世界第一,但国内需求仅占其生产的1/3到1/2。但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发挥其优势,建立新的市场,并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从而可以为国内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而印度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2006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 10.46亿,并且其 GDP已超过9万亿美元。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印度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例如,在家电领域,印度每年的彩电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5%,空调需求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0%―30%;在通讯领域,2005年,印度的千人电话线路仅为45.45条,虽然用户数量增长迅速,但与中国的千人电话线路268.63条相比,印度通讯市场待挖掘的空间仍很大;从钢铁业来看,印度在2011―2012年的钢材消费量将达到6 000万吨,中国的钢铁企业如能成功投资于印度钢铁业,将更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3]
2.对印度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
印度国民喜欢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所以相对于单纯的出口贸易,在印度本土投资建厂,其产品更受印度消费者欢迎。而且在印度研发和生产的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当地需求,提高产品本土化程度。例如:国内的彩电声音输出功率一般为100W到200W,而印度消费者普遍认为彩电音量越大质量就越好,中国投资印度的彩电企业根据印度消费者这一需求特点将彩电声音输出功率提高,就会有效地带动在印度市场的彩电销量。因此,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企业对印度市场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首先,此举能够贴近印度的客户,加快反应速度,更好地满足印度消费者的差异化、本地化需求;其次,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应对市场变化的时间,提高服务水平;最后,通过本地化生产及本地化采购,可以大幅加快物流周期,减少销售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型动因分析
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获得补充性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为战略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类投资的母国大多是资源缺乏的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他们通过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投资资源开采业,然后再出口到母国以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是获取印度较丰富的能矿资源。
中国属于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则相对缺乏的国家。以森林为例,目前中国林木蓄积量有105.7亿立方米,但人均只有9立方米多一点,考虑到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就不能对现有的森林进行大规模采伐。再如,中国的金属矿产富矿少,贫矿多。中国的铁矿石含铁量仅在30%左右,可以直接入炉的只占铁矿石总量的24%。而国外的一些铁矿,含铁量高达50%,直接入炉的矿石总量占矿藏总量的90%左右。再从石油资源上来看,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较高,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超过50%,这将使中国的石油供应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面对国内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将眼光投向国外,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开发与合作,以改善国内资源紧缺的状况。
而印度是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尤其是铁矿石储量较大。印度已探明的铁矿石主要分布于中央邦、奥利萨邦、卡纳塔克邦和比哈尔邦。中国通过对印度的铁矿石资源进行直接投资,可以提高对印度铁矿石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权,改变铁矿石以进口贸易为主的供应方式,从而可以稳定铁矿石的供应来源和价格。而且,由于印度钢铁工业整体水平不及中国,技术设备陈旧,中国可以采取合资方式在印度建立钢厂,由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印度提供铁矿资源,产品销往中国或其他国家,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例如,2005年7月,中国中钢集团在印度成立了中钢印度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投资印度的矿山和基础设施,这提高了该企业开发资源和输出资源的能力,从而增加了收益。
三、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技术寻求型动因分析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个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得正常投资收益的同时,获得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技术。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尤其是IT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是获取印度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这种动因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1.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有限
中国企业在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如电子制造业,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但因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中国企业自有品牌的培育及其国际化过程屡屡受阻。如在家电企业中,除了海尔等少数几个企业能够以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之外,多数企业都只能以贴牌生产的方式赚取微薄的代工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对研发的重视不够及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虽然中国是手机生产大国,但中国手机行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只有国外同类企业的1/5。因此,中国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只能占据利润较低的中低端产品市场,而利润较高的高端产品市场为国外企业控制。激烈的竞争和微薄的利润又导致企业没有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形成研发低投入、低能力的恶性循环。虽然通过“引进来”政策,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投资以及相应的高端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紧紧握在国外跨国企业的手中,其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很大,使得中国企业无法有效地进行技术获取和学习。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若要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拘泥于国内被动地等待外资的技术溢出,远不如走出国门,通过在技术相对先进国家或地区建立研发机构,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技术来得有效。
2.印度在软件开发等产业技术领先,中国对其投资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印度虽然经济发展落后,却在过去的10年中形成了印度的“代工”产业――软件委外及研发。印度人是发明数学的民族,再加上印度曾长期为英国殖民地,使得印度人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这都是软件开发所必须的能力。随着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印度已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研发和软件委外的首选地。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印度的技术领先产业进行投资,将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制造业而言,印度对中国企业的诱惑并不在于成本优势,因为印度的研发成本与中国国内相差无几,恰恰是印度本地的软件人才资源和软件开发管理上的优势更具吸引力。例如,中国华为集团就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设立了研究所,并同摩托罗拉、微软等成立联合实验室。截至2007年底,华为集团已申请的国际专利达到了1 365项,位居世界第四,这在发展中国家企业中是最多的。但在华为集团对印度投资的最初阶段,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管理经验。虽然全球软件开发水平最高的是美国,但鉴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壁垒,中国企业在印度比在美国更能学到先进技术。在对印度软件开发的技术与管理模式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华为集团在印度的投资从学习阶段向研发阶段转型。2005年,华为在印度投资的研发中心开始进入产出阶段,在班加罗尔研发制作的软件,会以内部销售形式返还华为集团总部,再销往世界各地。[4]因此,对印度的技术寻求型投资,不但可以使中国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可以绕开众多发达国家为中国设置的技术壁垒,从而为中国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规避贸易壁垒型动因分析
随着在对外贸易上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再加上中国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外贸顺差额较大,因此,中国出口近些年遭受到的反倾销、反规避、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有增无减。而规避贸易壁垒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向目标出口国或不受贸易壁垒影响的第三国进行直接投资,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达到避开目标出口国的贸易壁垒的目的。中国许多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就是规避印度或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1.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可以规避印度的贸易壁垒
随着中印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双边贸易摩擦程度有所加深,印度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也在逐年增加。为保护面临激烈竞争的国内产业,印度已开始频繁地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近年来,印度不断地调整其高关税政策,但关税总体水平仍较高。例如,印度的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至27%,但目前较高的关税仍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导致市场走私猖獗。另外,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较多。以印度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为例,除个别商品在10%以下外,大部分征收幅度都在百分之几十到百分之几百不等。例如,2004年,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窄织布做出的反倾销初裁的倾销幅度就高达355%,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裁量要高得多。面对高额反倾销税,中国的相关出口企业无法承受,最后不得不退出印度市场。加之对印度反倾销法律制度缺乏了解,中国企业应诉率普遍较低,导致绝大多数案件以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结案。中国企业在印度反倾销调查中胜诉的比率很低,中国的纺织业和轻工业产品近两年逐渐遭受到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多。特别是在2005年取消纺织配额后,印度担心被美国和欧盟特保拦截的中国纺织品及服装转而涌向印度,因而在2005年连续对中国三项纺织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已成为美国之后最大的对华反倾销国。对于这些情况,中国企业必须加以重视,必须寻找能够替代贸易投资形式。因此,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正通过发展对印度直接投资,在印度设厂生产产品和组织销售,以规避印度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
2.对印度直接投资是中国规避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而增加。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纷纷通过修改反倾销法提案,提高贸易壁垒等措施限制进口,针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加强。1995―2005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据商务部统计,当前世界每7起反倾销案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的。其中,美国是对中国展开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95―2006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立案共61起,占同期遭受国外反倾销立案总量的12.2%。而且,美国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不断出现新形势。以反补贴为例,美国以前是不对中国实施反补贴的,理由是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补贴数量难以确定。但2005年7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旨在对中国实施反补贴措施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为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实施反补贴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各国通过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工标准等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限制也越加明显。随着贸易壁垒近几年的不断升温,中国出口的许多种类产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中国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大,所以越来越多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环保法规影响,难以跨越绿色贸易壁垒。面对这样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在那些与发达国家贸易关系相对宽松的市场建厂生产,然后从第三国市场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印度和中国相邻,市场前景广阔,劳动力价格低,资源又相对丰富,但真正能够吸引许多中国企业对印度进行直接投资的,是发达国家对印度设置的贸易壁垒要远远少于中国。因此,中国有必要把印度作为第三国,在印度设厂生产产品,然后利用其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相对宽松的贸易关系,降低出口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从而间接地达到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目的。总之,尽管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外资企业仍存在种种干预,但不能否认的是,印度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场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之一。中国企业应该也必须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满足中国寻求市场、寻求资源、寻求技术和规避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魏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J].东岳论丛,2005,(9).
[2]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刘琳.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思考[J].资本市场,2006,(1).
[4] 吴建国.华为的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5] 潘素昆.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5).
[6] 陈洁.印度能否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乐土[J].WTO经济导刊,2004,(9).
[7] 陈小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1).
[8] 戴维•史密斯.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9] 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崛起的四大国――30亿人的世界经济新机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0] 李艳燕.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6).
[11] 李东阳.国际投资学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 王丽.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潜力探讨[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13] 赵永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障碍与对策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
[14] 尹丽文.印度矿产资源开发[J].国土资源,2006,(1).
[15] 俞进.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可行性探讨[J].世界经济文汇,1998,(2).
[16] 于晓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探究[J].理论探索,2006,(6).
一、对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与评述
(一)西方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回顾
一般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流派:一是从微观角度,通过对产业组织和厂商行为的分析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流派以海默为代表。二是从宏观角度,基于国际贸易和产业区位变化、以比较优势和市场周期分析来诠释国际投资的理论学派,可以称为动态优势理论流派或周期发展理论流派,主要有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三是用自然性市场不完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以巴克利、卡森和拉格曼为代表。四是融合各家之长,对国际投资进行综合分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代表人物是邓宁。
剖析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各种学说,可以看出各派理论学说均有其不足之处。垄断优势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开山之作,在理论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它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产物,虽然较好地说明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间互相投资的现象,但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不具备垄断优势情况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造业对西欧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但其理论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量国际投资现象从实践角度已经了该理论在区位选择上的结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从比较优势分析出发,对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宏观的、合理的解释,但该理论相对来说忽视了作为真正投资主体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时的复杂动机、企业的特定优势和竞争过程,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缺乏说服力。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化与市场的矛盾原理出发,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内在经营动机和内部决策过程的分析考量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能较好地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直接投资与贸易障碍的关系以及各类跨国投资的动因。具有较强的理论生命力,但这一理论只强调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而忽视了市场的积极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没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交易内部化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表现为跨国界的经营行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微观层次上的产业组织分析和宏观层次上的比较优势分析,构建了一般性的国际投资理论研究框架,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最有影响的国际投资理论,但实质上折衷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主线,基本上是对各种以前理论的简单归总,其较强的解释能力只是因为它包容了已有的各种投资理论。当然,虽然主流国际投资理论各有各的局限性,但也各具特色,且都形成了各自的研究路径和分析框架,并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因此这些理论大都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
(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并不具备发达国家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无论从规模、资本还是技术水平与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按照传统的理论分析这些企业没有进行对外投资所必需的优势和实力。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大、中、小企业已经先后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甚至不少企业还将对外投资的触角延伸到了发达国家,并且也取得了成功。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分散风险理论、提高公司形象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等学说来解释这些现象。这些理论大多注重强调某种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影响,并据此说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优势和对外投资的动因。总的来看这类理论学说分析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理论分析应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也就无法充分解释各式各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但它们却可以在某些方面弥补主流国际投资理论的不足,如: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对主流理论有关垄断优势绝对化观点的补充;技术地方化理论说明了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不断累积培育优势,由此可以引发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简析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与更新,出现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理论等一些新的投资理论和学术观点。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形成的。该理论从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方需求、双方所具有的条件这一新的综合角度探讨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及信息知识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内的直接诱发要素对投资所起的主要作用,同时强调了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投资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等间接诱发要素对投资所起的重要作用,做到了理论分析的全面性与综合性。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富有创意的模型和论点,可以在许多方面解释不同形式的一体化国际投资行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学派理论学说的典型代表,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该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企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如何寻求、发挥优势和企业如何进行国际投资选择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强调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该理论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其在东道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对国际投资的认识更加贴近现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研发全球化、跨国并购和建立跨国战略联盟等投资行为(逢增辉,2004)。不过以上这些新理论和观点对国际投资的研究显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发展框架,多数只是一些单一的观点和推论,但这些观点和认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是很有
帮助的。
总结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各种投资理论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投资领域的现象和特点,对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决定因素以及对各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认识可以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各国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当然,所有理论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类或几类投资现象,虽然很多学者致力于将自己的理论由特殊推向一般,或是将别人的几种理论综合为一般性理论,但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新现象层出不穷,投资行为呈现多元化发展,使得这些努力或成为徒劳,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国际直接投资研究成果和理论缺陷的综合分析
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作出前瞻探讨时,我们有必要清楚地认识现有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并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各种理论均存在着片面性,这是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前提和动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过分夸大单一理论所研究的经济因素在对外投资中起的决定性作用,有的甚至将这些因素看成是对外投资的全部动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国际投资的影响;二是将单一理论对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研究角度、某一方面所作研究得出的结论,不适当地加以推广用来解释各个国家的多种国际投资活动,视其为一般性的规律;三是大多数国际投资理论的优势思想,是静态的和利用型的,而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是在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投资来获得优势,优势实际上具有动态性和流动性;四是绝大多数投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的其他要素均不能跨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讨论的,而现在高级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已越来越普遍,理论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五是对跨国公司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缺乏全面把握,容易将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与国际贸易行为、国际间接投资行为、国际融资行为对立起来,孤立地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正是由于各种理论的片面性与不断涌现的国际投资新现象发生了不吻合或冲突,从而促使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各种理论的片面性,是实现理论综合的条件
单一理论对于某些经济因素的片面性研究和作出的理论结沦,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些因素在决定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是大有裨益的,也为今后理论研究向着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素材;而这些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特定研究对象或某一研究角度、某一方面的片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国际投资现象的多样性、多维度发展性和综合性,把握不同国家国际投资活动的时序变动,并从更大范围和更长周期探求全球投资发展变化的一般性规律、特征和趋势(朱廷瑁,2004)。如:对获得型优势和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能促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国际投资行为的动因;在人力资本要素可以流动的前提下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将使得投资理论的研究更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现实背景;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将投资行为纳入跨国公司的整体国际战略布局和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综合分析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为主体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为系统地理解投资行为的动因和影响。因此,只有全面考察不同时期、背景下,各国各类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影响,才能为人们最终获取系统的、科学的理论认识奠定基础。
按照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在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理论并存,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和层面上深化着人们对同一研究对象的认识。随着知识的积累、新方法的运用和认知范围的拓展,人们将逐步认清各个理论的缺陷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将趋于成熟,综合性理论开始出现,以前各个相互独立的理论演变成一个统一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可能会被打破,各类理论的科学内容会分裂、融合并重新组合,形成更高级、更全面、更新的理论体系(刘则渊、方玉梅,200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样的理论发展演化规律,而对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方式的全面研究和在要素都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对国际投资的研究,势必将打破已有的国际投资理论体系。最近几年有关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理论融合的研究方兴未艾,可能代表了新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
三、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特点的归纳总结
国际投资的大多数理论研究,都是在借鉴吸收其他相关的宏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投资现象的特性分析展开理论探讨,从而实现一种或多种基础理论成果与国际投资理论的有效综合。例如:垄断优势理论是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结合,内部化理论是科斯企业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结合等。相关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国际投资实践活动共同推动了投资理论研究的深化。总的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研究方法各具特色
国际投资研究主要有微观与宏观研究方法、静态与动态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等,目前来看,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微观、静态分析方法是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而动态研究方法的运用应是今后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分析工具上来看,边际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相关理论研究之中,而超边际分析法即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所倡导的非线性规划分析方法也被运用到国际投资研究中,成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问题的有效分析工具。
(二)研究涉及因素逐步增多
对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因素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从企业内资源到企业外环境,从硬的方面到软的方面,从看得见的因素到看不见的因素,不一而足,理论研究的要素和变量越来越多,各种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的因素都被纳入到研究范围,于是对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认识,也由单要素决定论扩展到多要素决定论,这在客观上使得统一理论模型构建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三)研究侧重点有所转移
由注重资金流动转向重点考察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流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界定也出现了模糊化倾向。由于国际融资多元化和非股权性质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大量出现,资金流动已不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的流动似乎更能代表投资行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四)理论研究由单一分析转向综合分析
从对单一投资现象的孤立分析,发展到将投资置入国际分工、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国际经营行为的综合分析之中,从而将投资与所在国家和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国际贸易等联系起来,便于更系统地论证和把握投资行为,研究结论也更深刻和全面。
(五)研究前提有所拓宽
传统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其他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要素不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理论探讨的,现在有的理论已经注意到要素的流动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例如:在对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研究中,Fahy John(2002)提出:资源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竞争的核心和基础,资源不仅包括企业资源,也包括国别资源。国别资源可以分为基本国别资源(包括天赋的资源如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固定的资源和可以随时间改变的资源如劳动力成本、资本、汇率、税赋水平等)和高级国别资源(包括那些需要长期持续投资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和高级生产要素如国家的教育体系、技术与组织能力、通讯和基础设施以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等)。高级国别资源基本不能流动且在国家间扩散缓慢,在跨国经营中它比基本国别资源更为重要,战略性国际投资决策应以获取高级国别资源和开发企业资源为目的;而有的基本国别资源因其流动性强,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为本国企业所利用。樊增强、尚涛(2006)提出:充裕的物质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先进的组织资本,不同于以往不可移动的比较优势(如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这三种资本是可以移动的,特别是组织资本往往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复制到发展中国家,并以跨国公司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为明显的比较优势。我们也认为:相对高级人力资本而言,低级人力资本要素因其流动性差,对于特定产业来说更易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诱因,例如:中国近几年加工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丰富低廉的初级劳动力以及初级劳动力的不可转移性。
(六)研究目的趋于多元化
国际投资研究的目的从试图构建投资通论,演变为更多地关注局部、特定形态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使得投资理论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综合归纳和局部研究。由于理论的综合需要长期的研究积淀,归纳的难度也较大,理论综合的发展是一个断续性的过程,因此现在大多数研究越来越注重对特定形态投资现象的探讨,当然构建科学统一的投资通论仍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之一。
(七)以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思想为研究发展的主线
不管是一般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是针对局部投资现象的投资理论,其对各类要素、资源、企业能力、自然或社会环境、各种禀赋的单一或综合分析,最终都归于内生的或外生的优势,有的优势是静态的和可以为投资所利用的,有的优势则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得,并依赖投资累积、培育优势,因此优势也是动态发展的,而跨国公司就是优势培育的主体和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载体。
四、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的前瞻分析
当今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呈现出跨国并购迭起、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不断变迁、跨国投资区域集中化与全球化并存、国际投资后发国奋起直追的发展格局。如何认清并准确反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投资的发展潮流与特点,如何把握决定和影响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力量,如何分析并全面解释日益增多的跨国战略联盟、日趋庞大的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化组织、日渐兴起的服务型和知识型跨国投资、日趋强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今后理论研究可以沿着以下的发展思路和趋势展开探讨。
(一)着眼于建立一个具有通论性质的综合分析的理论框架
我们认为:随着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认识从单一投资现象分析发展到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研究,以包括地区(国家)分工、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的各层次国际分工为基础,构建由分工带来的地区、产业、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为分析内核的理论框架,较为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贸易、投资与各层次国际分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
(二)搭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分析平台
在这方面我们比较看好跨国公司这一研究平台。我们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行为,如果仅从这一行为出发来分析投资现象,可能会因为难以把握行为主体的主观多样性而陷入理论的迷茫之中,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行为方式更大的多样性和更多的选择性。考虑到现在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主要施行者,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理应建立在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行为选择的基础之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应逐步融合于跨国公司的大的理论分析体系之中。
(三)探索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发展普遍规律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
传统的投资理论产生于全球经济的贸易导向型发展时期,这些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当今投资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所涌现的大规模、全方位国际投资现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建立包含能集中反映经济全球化中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诸多变量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尤其是既能反映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发展,又能反映发展中国家和中小跨国公司投资发展的综合理论模型,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所作的努力和所采取的方法,还是很值得在今后理论研究中加以借鉴的。
(四)追随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创建一个能反映各类人力资本要素的影响、作用和流动变化特点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人力资本要素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充分利用各国不同的人力资本,而各类人力资本不同的流动性和其对使用环境的不同要求,使得利用或获得人力资本成了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跨国公司越来越趋向于进入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知识产权得到严格保护的区域,进入拥有较多智力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区域,进入具有购买与使用知识产品消费偏好的区域;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又证明:发展中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国际投资流入的主要动因。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研发机构,而我国的海尔、联想等知名企业又在美国等发达地区组建研发和生产基地,这些都说明充分利用或获取各类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影响各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但如何选择投资方式和地点来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投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五)投资理论应该加强对后发性、获得型和内生优势的研究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启示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004-03
1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1.1 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并且在完全竞争下对外直接投资也并不会发生,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于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评述: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指出培养和提升各自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垄断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对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因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解释乏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解释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放弃出口和技术许可证的转让而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启示:企业的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也应该认识到,企业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垄断优势。
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主要观点: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1)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新产品的特异性而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收入弹性,企业能获得垄断优势,产品倾向在国内生产;(2)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日益增大、技术的扩散以及贸易壁垒的影响,创新国企业始到次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3)产品标准化阶段:当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这时企业倾向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将出现逆流现象。
评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启示:(1)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首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的性质、类型以及其扩散性和转移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产品本身进行swot分析,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最后,对产品的国内销售、国外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以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决策。(2)将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且靠近市场的地区。我国的家电、轻纺、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已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再加上国际上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只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口的策略,而选择将这些产业的生产设备和能力向合适的地区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
1.3 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
主要观点:由于外部市场失效,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价格难以确认而使交易成本过高,公司为了克服各种经营障碍、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就有动力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不仅使资源和产品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评述: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
启示:(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扩大内部市场。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内部市场也小,这样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兼并、垂直、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或政府的扶植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大企业的内部市场,增加其内部化优势;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做到产权明晰,管理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化市场的作用。(2)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增强内部市场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财务金融子公司,通过内部市场灵活调资,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3)注重培育企业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对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并重视度新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通过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将信息与技术等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为企业赢得利润。
1.4 比较优势理论(也叫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比较成本已经处于劣势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彼此替代关系,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2)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因为:①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容易成为“边际企业”;②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小,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
评述: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启示:(1)从转移边际产业开始,逐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轻纺、家电、电子等行业转移出去,在获得由于技术优势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的传递和市场的拓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实现产业递进,最终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2)中小企业由于其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找到立足点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我国应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和中国差距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保证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国际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而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
评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往跨国公司理论的精华,最为完整的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被誉为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通论”。它的形成,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是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并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3种因素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且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动态的分析。
启示:(1)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已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将其作为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研究并制订促进这些优势发展的鼓励政策,企业建立产品创新和更新管理的机制,不断形成新的所有权优势。(2)发挥我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潜力。我国部分企业在引进、生产产品并使之适应东道国市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使这类技术优势内部化的动机。企业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严格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期限和条件来确保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内部化,并利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确保外部贸易内部化。(3)重视区位优势。不仅要重视风俗、消费习惯、市场距离等区位因素较优越的亚太地区,还要对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域进行有选择的直接投资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大容量市场等。
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并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纪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制造技术正好为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需要服务;②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③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低价产品营销优势。(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国门的动因主要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寻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本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倡议和帮助;企业主为亲朋好友寻找职业,以及在海外培训人才等。
评述: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
启示: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低成本、适当规模和适应技术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2.2 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学者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主要观点:(1)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的再生过程。(2)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因素:①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②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其生产和产品与当地的供需紧密结合;③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④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启示:(1)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再生过程和自身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差异优势;(2)对投资国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当地的生产供需状况、市场特征和企业条件,开发不同的产品,培育我国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3)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民族产品的优势。加强我国部分产品(如中药、丝绸)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拓展生存空间。
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2)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向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转化;在地理分布上,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评述: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思路,并且为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积累的路径。但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上,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则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与组织能力来掌握与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启示:(1)在区位选择上,遵循渐进发展轨迹,首先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为先进、高级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2)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投资区位拓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描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辩证关系。
主要观点:邓宁用人均GN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流量的差额代表该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见表2)第一阶段(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第四阶段(4000美元以上)。评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但该理论只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而且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性,仅用人均GNP单一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启示:(1)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以及区位优势仍较微弱,所以,应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自身实力为基础,谨慎决策,而不应盲目的追风,一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性,我国个别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中国企业只要充分认清国际竞争特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就能取得成功。最后,祝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强,张泽文,张少杰,李燕.对外资金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2]齐晓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J].经济经纬,2004,(1).
[3]李洪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