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的科学实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范文第1篇

实验内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物营养成分的种类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而安排的一个探究实验。经过一个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要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课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交流以及小组之间的比较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笔者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课堂组织:

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

用课前准备好的热馒头,让一至两个学生分别品尝大小一样的两小块馒头,第一块不要细嚼,放到嘴里很快咽下(注意馒头的大小要以不仔细嚼也能咽下为宜),第二块馒头则通过慢慢嚼碎后再咽下,然后让他们向全班同学说出这两块馒头的不同味道。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两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的有甜味,不细咀嚼的就没有甜味呢?”老师:“同学们都知道,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是一种没有甜味的糖类。人的口腔中有牙齿、舌头、唾液等,我们吃食物时都要经过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混合。那么细细咀嚼的馒头为什么能让人感觉到有甜味呢?这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由此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并设计方案和实验来验证。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与变化有关的因素?这样,很自然引入下一个过程。

二、提供相关资料,组织设计方案

面对所提出的相对复杂的探究课题,让学生直接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提出一些细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实验设计方案逐步完善:

1.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的提示设计实验。

2.强调对照实验的设计与变量的控制。

3.参与一个小组设计指导。

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鼓励创新。

三、分析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

选派1-2个小组为代表在全班展示其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小组间进行互评。由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了许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时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引导,各小组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完后,教师在全班总结,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怎样保证一个变量?

2.馒头的大小质量是否应该相同?

3.怎样才能尽快地获得较多的纯净的唾液?

4.实验装置在37℃的水温中保持多长的时间最适宜?

四、实施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的现象

各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等待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每组的实验现象,设计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如下表格:

五、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各小组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表格中。联系实验假设,讨论后得出实验结论:

如果有的小组得出的现象和结论不一样,可引导其分析原因,并改进。

六、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通过本节探究,学生知道了口腔是食物消化的起始部位,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充分混合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然后让学生试着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经常吃饭泡汤有什么不好?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演示实验;实验设计;实验效果;创新;迁移

初中科学新课程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科学规律的发现和科学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实验是科学的灵魂”,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实验教学,优化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能力。

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变通意识

我们要抓住教育的每一个契机,激发学生的变通意识。在初中科学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操作成功,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改进,不仅能大大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变通意识。例如,传统的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要用抽气机或抽气筒将马德堡半球中的空气抽去,而实验室的抽气机往往十分笨重,抽气筒的活塞又很容易损坏,令教师头疼。因此,我在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演示过程中做了一些改进:实验时先打开马德堡半球的阀门,点燃脱脂棉花放入半球,然后缓缓合上半球,过十秒左右关闭阀门。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将点燃的脱脂棉花放入马德堡半球,球内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讨论,学生就会领悟到,要减小球内的气压,原来可以不用抽气机。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当遇到难以操作的实验时,如果教师经常能渗透实验改进的思想,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变通意识,完成一个实验或做一件事,要尽量选择合适的方案或方法,这种无形的意识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二、深化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素质的基本因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新课程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1.开展探索实验,激发创新欲望

“科学事物,必须不断探索,认真实验。”探索性实验是指在未知结果的情境下,在教师引导和配合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形式。探索实验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它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中,并在该过程中享受创新的乐趣。如在探索多种物质的导电性时,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通过自主探索,根据物质是否导电,把桌上的铜片、铝片、塑料直尺、玻璃棒、铅笔芯、硬币、粉笔等材料分成两类,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整个探索过程师生共同积极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和交流,学生的创新欲望也得到了激发。

陶行知先生说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由此可见,探索性实验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初中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探索性实验,教师要引起重视,也可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提供机会。

2.设计开放实验,激发创新思维

科学实验的设计过程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通过实验设计,特别是围绕一个命题展开的开放性实验设计,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设计用不同方法鉴别某一黑色粉末是氧化铜还是炭粉。通过自主设计、讨论分析,学生会设计出以下多种方案:将黑色粉末与稀硫酸混合,黑色粉末能溶解并生成蓝色溶液就是氧化铜,黑色粉末不溶解就是炭粉;灼烧黑色粉末,能燃烧的就是炭粉,不能燃烧的就是氧化铜粉末;将黑色粉末装入试管,通入氢气并加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则是氧化铜,黑色粉末没变化就是炭粉。学生通过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放手学生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出于安全、规范、教学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学生实验”一般是根据实验活动册设计好的方案,由教师提供实验必需品,让学生规规矩矩动手操作和填写实验报告单。这样的学生实验,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认为在进行某一学生实验之前,除了按活动册准备好必需的药品和仪器,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额外的药品和仪器。这些添加的药品和仪器要与本实验有关,学生在做完本实验后,可结合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对其进行挑选和组合,再做其他相关联的实验。如学生实验“氧气的制取”,活动册利用的是加热法制取氧气,因而实验前给学生准备了必需的药品和仪器:氯酸钾、高锰酸钾、酒精灯、试管、导管等。但是,为利于学生实验的开放,学生思维的创新,还可给学生添加不用加热法制氧气的药品和仪器,如过氧化氢溶液、分液漏斗、烧瓶、二氧化锰等。实验时,学生做完了加热法制氧气,可再用过氧化氢分解法制氧气。这种开放式的学生实验,既满足了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又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激发了多数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三、重视实验迁移,提升教学效果

科学教材中很多从实验中归纳出来的概念、原理、规律都比较抽象枯燥,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教育学生把书本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实验回归到现实生活,将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开展课外实验,提高科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实验起到了联系书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的作用,它能改变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错误认识,增强学生与科学的亲和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夏天吹电风扇感到凉快,很多学生认为是电风扇吹出的风使环境温度降低让我们凉快。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温度计(2支)、酒精、扇子、棉花、皮筋等做课外对比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将改变以往的错误认识,明白电风扇吹出的风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因为蒸发要吸热才使我们感到凉快。科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课外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一些认知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扩展书本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仅满足于做好书本实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实验的潜在因素。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做完某个实验后“意犹未尽”,想搞点新的“名堂”,但受教学计划和时间的限制,难以增做实验,使学生失去再实践、再认识和再发展的机会。为此,可以试行课外“主题扩展实验”。具体做法是:某一实验做完后,围绕该实验主题,结合书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一些可行性扩展实验。例如:“氢氧化钙”是农村家庭常用的物质,在学完“氢氧化钙”能和某些盐(如碳酸钠)起反应的知识后,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让果农购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和学生一起配制波尔多液,并将其喷洒在本地盛产的杨梅树上,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这种课外“主题扩展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灵活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变通意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和创造品质的重要过程。作为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创造条件优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索、学习、创新和创造。

参考文献: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就是指动手能力。它包括正确使用解剖器材、显微镜、玻璃器皿和药品等,并能对实验的材料进行剖析、制作标本、鉴定等过程所具备的技巧和技能。在实验课堂中,让学生尽快掌握实验操作能力,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1.教师演示,完成动作示范

初中生对实验具有极强的新鲜感和急于动手操作的欲望,然而学生又不知该如何下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的演示操作,然后进行模仿,当然教师应该具有准确且熟练的操作。同时,教师应该耐心严谨地示范,就算是擦载玻片这样的小事。而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连贯性较强的操作就应该进行分步骤来完成,例如,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可以分解为取镜、安放、对光、夹片、调焦、观察、还原来进行。对有些步骤还可以再分解为更小的几步,如显微镜的对光,可以分为三步:调光圈(选用适当光圈对准通光孔)、调物镜(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反光镜(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

2.规范操作,避免出现意外

教师在讲解实验操作时就该预先指出其危害,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警觉,让学生注意自主克服,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例如,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盲目地使镜筒下降,造成玻片、镜头的损坏;有的学生使用单眼看显微镜,既不利于绘图,又易引起视觉疲劳。再例如,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教师应该重点强调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一定要放在装清水的大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若直接给小烧杯加热量易引起酒精自燃而产生危险;给酒精灯点火时,不能采用“碰头”的点火方式,这样容易造成失火等。

3.人人动手,学会独立操作

实验技能的掌握是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和提高,如果只看他人操作,而不亲自动手是无法获得的。

例如,用镊子夹取盖玻片,这本是极简单的动作,但是刚开始时却总有学生会出状况,不是夹碎了盖玻片就是夹掉了,要经过多次训练才会得心应手。在“观察洋葱的内表皮”实验中,学生在对洋葱内表皮进行染色的时候,总是控制不好所滴的稀碘液的量,导致洋葱的内表皮颜色不是被染的太深就是太浅,从而影响了实验的观察效果。因此,教师在实验中应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动手机会。

学生在实验课中进行操作的时间是有限的,然而操作技能从学习到熟练到掌握就必须有个过程。有时学会的动作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又变生疏了或者又不规范了。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强化和训练,若发现学生动作不规范应立即改正,使学生养成正确、自然的操作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生物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生物学是从观察起家的,并且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学好生物学的基础,是生物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运用眼、耳、鼻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观察目的,引导学生探究

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实验中其注意力往往会被一些无关的事物所分散。学生在观察上带有表面性和盲目性,所以,观察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拟定观察的提纲,让学生在实验课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提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利用边观察边谈话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观察鱼的呼吸”一课,教师可以将鱼缸放在实验桌上,问学生“鱼离开水会怎样?”学生答:“它将死亡。”“知道原因吗?”“鱼儿不能呼吸。”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来验证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进行探究。教师可提问“鱼的鳃和口如何运动?”学生观察以后就可以得出口和鳃是交替闭合运动的。教师又问:“运动的结果是如何?”学生答:“水由口流进,由鳃盖流出。”让学生设计方案加以验证,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观察对象上,减少感知的随意性,提高教学效果。

2.了解观察对象,学会科学观察

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材料,分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例如,观察根尖的结构,让学生看清整条幼根,找到根毛的部位,然后取下根尖,由根冠观察到成熟区,也可以由外到内进行观察;如了解茎的结构,由表皮一直观察到髓。有时对整体进行观察以后,为了生物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还必须对生物某一方面或局部进行细致的观察。例如,在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时,先采用由表及里的观察,认清各层次。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显微镜下找到导管和筛管并认识它们的构造。接着,教师还可以将双子叶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在对比中掌握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征。

3.做好演示实验,带动学生观察

初中生物课程中安排了较多的演示实验,它作为一种直观教学高级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演示中进行提问、设疑,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针对生物的生理现象、演示实验更显示它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种子的成分时,教师将装干燥的小麦种子的试管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让学生注意观察。当停止加热后同学生对话:“大家看到试管中出现什么现象?”“有水珠。”“水珠是来自哪里?”“来自种子。”从而说明种子中含有水。经过观察和思考得到的结论,是很有说服力的。演示实验不仅要让全体学生都看到,更应该让学生看清楚所要观察的部分或全部,并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用脑对感性认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客观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它的发展直接影响智力发展。生物实验课对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在讲解实验时,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指出这样的操作对整个实验具有怎样的意义。让学生将观察、操作和思考紧密结合,促使其思维能力发展。例如,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可分为: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叶片退色、夹碘显色等步骤。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想一想,每个步骤的处理会导致叶片怎样的变化?如果改变实验的操作顺序,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哪些影响?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思维热情。

例如,“观察洋葱内表皮结构”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当学生找到清晰物像之后,让学生试着移动装片,看看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是否一致?为什么?接着让学生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之后,看看物像大小以及视野明暗的变化。为何有这些变化呢?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总结规律。生物实验课堂上的观察与思考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

2.拓展科学探究实验,促使学生学会分析推理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在初中生物会考中,探究实验是必考的内容,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探究实验的讲解,并强调其重要性。通过对探究实验的学习和训练,也有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例如,“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中”,在一个锥形瓶里装一定量清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将一枝带有较多叶片的枝条插入锥形瓶中,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以后,对枝条的茎作横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针对此实验,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1)在显微镜下观察枝条茎的横切片被染红的是什么部位?

(2)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滴入几滴红墨水的作用是什么?

(3)枝条的叶脉是否变红?

(4)实验装置中枝条尽可能多带些叶片,其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茎的横切片,可以发现枝条茎中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茎中的导管。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知道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从而就可以想到在锥形瓶中滴入红墨水是用来进行标记,以便于观察。同时也自然得出枝条的叶脉一定会变红。由于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分以及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动力,同时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植物的叶片。学生通过推理、分析就自然明白枝条多带些叶片是为了增强枝条的蒸腾作用,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通过科学探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并能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在实验中有时会出现实验现象与课本并不完全一致。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动脑筋去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有些学生取材天竺葵下部的老叶,有些学生取材其顶部较嫩的小叶子,进行同样处理后,显色不明显的是老叶子,而小叶子颜色非常鲜明,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花盆中的植株,就会发现老叶子虽然大,可是颜色有些黄,而植株上部的嫩叶虽小,但颜色是鲜绿的,这说明老叶子与嫩叶中叶绿素的含量是有差别的,当然也就影响到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了。通过对比,分析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和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让我们明白了为何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要修剪去植物下部的老弱枝叶,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在生物实验中,让学生认真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实验中的一些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生物实验课充满热情。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总之,生物教学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实验课,不仅要求教师做好课前的充足准备,还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保证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树舜.生物实验与实用技术[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学案导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初中的学生,尤其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好奇心强,兴趣浓,若能利用这一特点,在初中的学习阶段,通过实验教学,就能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培养专业的生物素养,逐步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另外,由于初中生刚接触生物实验,做实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具上,不注意听讲,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有效操作,使实验课堂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有什么办法既能提高实验课堂的有效性,又能关注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案导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学案导学”是以“不待教师教,学生自己能学习”为宗旨,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第二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例,谈谈“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一、优化学案设计

实验学案的一般组成应包括学习目标、实验过程、学习检测三部分。首先学习目标要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落实。这一部分还包含有学习重点、难点,主要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即学习准备。实验过程可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这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学习检测是为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进行的练习,选题要力求典型,有梯度,力争全部学生均能完成基础题,优秀学生能完成拓展题,使各类学生均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布鲁纳说:“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这种内在的动力,需要一份让学生感兴趣的学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学案的设计应在上述基础上有所创新:

1.情境激趣

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本实验的教学,教师以“水蚤国王离奇暴毙”为诱导,结合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古灵精探”,创造出浓厚的情境氛围,学生很快就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做实验的兴趣浓厚。

2.联系生活设计问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循循善诱,层层深入。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酒精会影响水蚤的心率?”继而提问“白酒和啤酒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一样吗?”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实验。

二、加强课堂引导

导学的目的,就是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出学生潜藏的且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联系和能力,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来说,导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少教、“不教”,让学生针对问题多思考、多交流。导学是让学生能在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交流、主动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推进实施多维引导能有效提高实验的效率。

1.导学质疑阶段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以后,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思考。本课的教学,教师在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思考引发“水蚤国王”死亡的原因,从而联想酒精对水蚤心脏的影响,继而查找喝酒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资料,通过比较后,作出问题的假设。

2.讨论释疑阶段

在学生确定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然后巡班指导,并在这个时候进行个别的辅导,提醒学生做好学案的记录。学生的分组要提前做出干预,确保组员的层次性,提高分组讨论的效率。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解答学案中提出的主要问题。比如,“为什么可以用水蚤来做实验?”“水蚤心跳很快,如何数水蚤的心率?”等。

3.互助答疑阶段

如果小组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集思广益,在全班的讨论中提出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通过“互问互答”的环节,让已经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巡堂时的准备,快速确定要讲的内容,抓住问题要点,层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互问互答”环节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既能加强小组间的合理竞争,又能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归纳分析阶段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实验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通过梳理概括,总结在学案上,使知识系统化。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以创新为本的价值理念,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5.迁移应用阶段

教师要善于在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通过习题训练迁移获得新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本课例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如果您是一个医生,如何劝告人们避免水蚤国王暴毙的悲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活跃,纷纷在学案上写上了“给广大群众的健康建议”等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内容。这个阶段是学生是否理解实验目的的检验,更是一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导时注意要创设民主的氛围,倡导自由讨论;而在“互问互答”环节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允许其他学生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为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可以要求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发表他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明理由。同时,教师要充分备课且对课堂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自由讨论的课堂不同的意见较多,对教师的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互问与互答、主题与个性化问题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各抒己见,又不能干扰课堂正常进行,更不能偏离主题,要做到课堂秩序活而不乱,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

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但实验课和一般的授课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最明显的不同是学生必须动手做。传统的实验课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做,教师先讲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全过程,然后让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实验,这种教法一成不变,学生的思维难以发散。

1.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现出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主动接手。本实验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探究实验,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归纳和总结实验要点。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质疑也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解疑释难的方式,可以把“假设与结论不一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或错误的操作等。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案导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条件,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这需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在本实验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学生针对探究的问题充分发散思维,通过学案的提示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并能从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上应用“学案导学”,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结合学生实验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也能有效地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世卿,邱烈.“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514-516.

初中生的科学实验范文第5篇

    1验证式实验----先教课后实验

    验证式实验是以验证为目的,先讲新课后的实验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的程序是:复习知识教师示范或讲解操作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知识。这类实验一般编排在有关课文之后,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多,观察操作要求较高,实验的内容比较复杂。例如:教师用两课时讲授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利用两课时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细胞并做实验。此外,像“观察根尖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等实验也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在验证实验课中,实验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知的,实验课的程序和知识脉络比较容易,通过实验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知识的作用。但是,从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来看,它的不足之处是结论和程序都是学生已知的,只是“重新体验其过程”而已,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同步式实验----边教课边实验

    这类实验把讲授新课和实验结合起来,讲课与实验操作同步或交替进行,即讲授内容与实验内容是同步的。它一般编排在有关课文之中或之后,所需的基础知识较多,并且实验的内容与讲述的理论知识关系相当密切,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能将观察结果上升为理性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叶芽的构造”、“观察花的结构”、“观察水螅”、“观察蚯蚓”、“观察常见软体动物”、“解剖青蛙”和“解剖鲫鱼”等,均可采用同步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在同步式实验中,教师要把教授新内容的任务和实验课的任务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其基本技能和能力。因此,此类实验课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尤为重要,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本节课的教程,做到手段多样而不繁琐,内容丰富而不杂乱,即:将实验的观察、操作等环节穿插于讲述、理解、思考与总结之中,并力求两者衔接自然而合理,做到教学思路清晰,知识脉络一目了然,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以“观察水螅”一节课为例:本节课的知识点有5个,即:①外部形态;②内部结构;③捕食和消化生理;④神经结构与应激性;⑤生殖生理。围绕知识点,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达标程序:

    教师设问:水螅有什么样的外形与体色?学生观察实物并

    回答教师展图并板书总结:水螅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设问:水螅体壁有几层细胞?体内有什么结构?学生

    用显微镜观察纵切片学生回答教师展图、解释、补充板书总结:双胚层与消化腔。

    教师设问:水螅如何捕食和消化食物?学生亲手释放活水

    蚤喂水螅,并观察其捕食行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捕食消化。

    教师设问:用探刺活水螅不同部位,它有何反应?学生操

    作并观察学生回答教师解释总结:神经网及其特点。

    教师设问:水螅用什么方式生殖?学生观察水螅的芽体

    教师归纳:出芽生殖。

    在以上整个达标过程中,教师的讲述与学生实验的组织条理清楚,学生眼、手、脑和耳并用,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方式。

    3探索式实验----先实验后讲课

    探索式实验能充分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实践论在教学中的实际体现,它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实验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操作、观察、思考和得出结论。其教学程序是: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获得结论。

    这类实验一般编排于相关课文之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不多,实验材料易找,实验操作程序简单,实验方法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就能掌握。如:“探究种子的成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脊蛙反射实验”等均适合用这种方式教学。

    这类实验课,把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三者统一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使学生直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开拓思维、求实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