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 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困惑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71-02

农村音乐教育的落后作为有失教育公平的一个问题,正逐渐成为相关学者、领导、家长、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针对内蒙古包头农村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师教学、学校音乐课的开设情况,通过相关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包头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急需相关领导和教员们谋求切实可行的出路。

一、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困惑

剖析包头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现状,探究根源并抓住主要矛盾,是加快摆脱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人口、经济发展不均衡带给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困惑。

具2005年统计,包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各市、县、旗所有土地和人口、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

(注: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7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止2004年底。)[1]

内蒙古包头市各区、县、旗所有土地和人口极不均衡。昆都仑区、东河区、青山区的人口较为集中,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快。这些因素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城市化”,如青山区的赵家营村、张家营村和曹家营村以逐步成为“城中之村”。人口集中带给这部分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三个重要优势:一是便于管理、便于交流、便于改革;二是教育经费保障及时;三是信息传达及时。如青山区教育局“针对该区新接收的四所农村小学,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保障农村小学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办法,从校领导班子建设、师资培训、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经费投入等方面全面进行规划,确保各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提升。[2]”因此,这三区的周边及市内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较好,音乐教育的发展也较为乐观。

而另外六个区、旗、县(九原区、白云鄂博矿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典型的“牧区”中的农业,“地广人稀”成为这六个区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各区中的各农村小学具有离城镇远、分布零散、农村学校大于城镇学校比例的特点。例如,固阳县农村乡镇中心小学15所,村中小学18所,而城镇小学只有7所[3]。这项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比例远大于青山区城乡小学之间的比例。这六个区的乡村教育无论从学校硬件、投入资金等各个方面都和临近的城乡教育相比相去甚远。因此这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面临着管理不便、交流不便、信息传达闭塞等困难。尽管近年来我区、市级财政加大了对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但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和生活设施条件依然十分艰苦,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证。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坚持留下来的教师也面临着教师老龄化和教学方法老龄化的现实问题。2004年,教育部便下发了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但是在笔者2009年的调查得知,这六个区的农村音乐教师很少有人对此深入进行学习,10%的老师学习过,时至今日再没有接受过深入学习课改的培训;72%的老师知道新课程标准,而18%的老师根本不知道新课程标准是什么。这项调查中突出体现了合格的农村音乐师资严重缺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的严峻问题。在此现状下,音乐教育很难讲求质量,甚至在人口稀少的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开设音乐课。

因此,人口、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根源。它带给农村一线教师“显现”的困难大致可以总结为:音乐教学设备简陋、教学经费缺乏、教师评价及鼓励机制不适用、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教育观念滞后等。

(二)音乐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带给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困惑。

关于中小学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素质现状,笔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从以上两项结果看:非常喜欢音乐的要比非常喜欢音乐课的高48%;喜欢音乐的要比喜欢音乐课的低3%;不喜欢音乐的要比不喜欢音乐课的低出22%;无所谓喜欢音乐的要比无所谓喜欢音乐课的低23%。内蒙古包头农村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矛盾突出。通过笔者访谈得出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除了由于教师本身能力有限,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外,最为主要的是农村学生对现行音乐课程设计、教材内容非常不感兴趣。包头农村中小学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初步统计有近五家出版社的教材在使用,而相关部门对课改后的教材使用培训极少,缺乏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材统一筹划管理与培训。

据相关部门统计得知: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有近五成以上的学生返乡务农,有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八成。而在校学习的音乐课程内容与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笔者的调查显示:包头农村中小学生通过音乐课学习歌曲的只占7%;通过社会实践、媒体广播、网络等学习音乐达到93%。农村学生在校学习音乐的教学资源贫乏,缺乏乡土音乐课程设计及乡土音乐教材,这些都迫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在校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因此,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现行音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村实际相脱节是包头农村学生课堂音乐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障碍。

二、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出路

根据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前所有关注此问题人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应该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切实建立城乡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助困”工程和“两免一补”政策,为包头农村在校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音乐教科书提供保障。兴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农村中小学中心校,以此改善农村学校音乐教学条件。对无法实现九年一贯寄宿制的中小学应全面改善其音乐教学设施,定期筹拔专项资金,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农村各个中小学建立相应层次、相对专业的音乐教室,购买相应的乐器和音响设备。教育信息化让包头市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最有效的方式。

(二)加强包头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编写及相关课程的培训力度。

包头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是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并存,因此,定购或自行翻译编写多民族语言或体现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诸如内蒙的长调、短调,蒙汉调,二人台音乐等都可编入农村乡土音乐教材中。购置各种民族乐器和具有地方特色音乐的乐器,开设相应的音乐课程。聘请和培养符合包头农村音乐发展的专业音乐教师,例如可聘请符合条件的部分乌兰牧骑的演员或民间艺人。同时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福利待遇,适当降低农村教师评职称的“门槛”,调动农村音乐教师的积极性,解决农村音乐教师资源不足和因为不安心农村工作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的问题。把城市超编的音乐教师鼓励到农村去工作,给新毕业的大学生更多走向农村教书育人的工作机会。

(三)搭建包头农村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平台。

首先,包头教育厅(局)要将农村中小学音乐活动纳入年度教育工作规划,定期举行中小学生歌咏、器乐等比赛,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选拔其中优秀者到专业地方学习或选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其次,市、县(旗)、乡(镇)要根据地方特色,在包头农村中小学也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学音乐团体,比如合唱团、管乐团、童心演出队等。利用“五一”、“六一”、“十一”或地方风俗节日庆典活动、文娱晚会,让这些团体参与其中。第三,加强城乡音乐活动交流。每年,由教育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农村中小学学生或音乐团体到城市学校来,让城市学生到农村中去,以一帮一、手牵手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城乡学生至少在音乐方面的互补和共识。

(四)依托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包头农村中小音乐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依托包头师范学院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事业长期“服务”,形成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的新特色。第一,利用包头师范院校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较多的优势,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同时开展农村音乐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并培训包头农村音乐现代远程教学点管理人员和维护设备人员 。第二,利用包头师范学院的科学研究优势,开展有效的农村地方音乐课程实施和教材编写等科研。为包头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进而从根本上帮助农村中小学改进音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利用包头师范学院的图书资源丰富、信息来源广范、科研成果密集、教学设备较好的优势,可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建立音乐教育调查和音乐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包头师范学院的教师可与农村基础音乐教师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音乐教学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推广适合当地师资、设备条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并根据当地对基础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

总之,解决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存问题将是一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积极呼吁相关领导大力重视,积极促成改革之外,作为从事少数民族农村基初音乐教育的教师们更需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不畏艰难的积极的寻求改变自我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 引自:2009年1月12日 包头日报 《青山区教育局关注农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女》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范音乐专业 钢琴教学

师范音乐专业教学承担着为农村中小学输送音乐教师的任务,钢琴课是音乐教学的必修课,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课,其用途极为广泛。因此,钢琴学习非常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对钢琴学习兴趣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音乐基础差,有些学校因受升学率的压力,几乎没上过音乐课。

第二,进入师范读书的学生年龄都在1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骨骼发育已基本定型,学习钢琴的黄金时间已过,他们很难具有学习钢琴所需的柔软性和灵活性。

第三,这些学生进入师范读书的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文化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比较差。

针对师范音乐专业学生钢琴教学的现状,本人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重塑信心,激发兴趣

进入师范音乐专业读书的学生,他们在钢琴这门课程上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程度和基础没有太大优劣之分。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重拾自我,重塑自我,让他们愿学、想学且有兴趣学。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学会角色转换,即“课堂上是师生,课堂外是朋友”;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与风趣幽默相结合,尽量做到“寓教于乐”;了解每个同学的个性差异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予以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鼓励和夸奖,对培养学生学好钢琴的信心非常有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道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2001届学生王彩霞,来自峡江农村中学,入学时钢琴都没见过,性格内向,上钢琴课时很不自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的乐感很好,于是我经常表扬她,鼓励她,她练琴逐渐变得勤奋了,课后还主动要求加作业,一年后,她的成绩远远高于其他同学,特别是听音,几乎成了标准音的代名词。后来,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读作曲方向研究生,后来去了澳大利亚读博士。可见,鼓励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有多么重要。鼓励让学生信心倍增,潜力无限。

作为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多了解学生外,课后也应多和学生交流,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探讨音乐、探讨生活、探讨人生与未来,帮助他们走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很快建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同学对老师的信任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快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注意适时示范演奏一些他们耳熟能详的名曲,让他们有目标、有方向。

二、找准方法,夯实基础

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音乐基础较差。因此,练好钢琴的基本功是非常必要的。开始要以几堂集体课的形式来规范学生弹奏的基础技巧。例如:坐姿、手形、状态及断奏练习的方法和基础触键的方法等,同时还要及时将乐理中五线谱的识别方法、音高、节奏、表情符号渗透到钢琴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尽量让钢琴音响效果与情感情绪对号入座,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乐感,提升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另外,因为钢琴学习的特殊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乐感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钢琴教学进度也千差万别,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千万别急于赶进度,尽量做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扎实进行,并要及时疏导他们学琴的心理,别让他们有畏难情绪。

三、切合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钢琴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不同作曲家不同类型的钢琴作品及风格,提高艺术修养和音乐表达能力,以适应以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除了这些基础教程,如:拜厄、哈农、车尔尼599、849、高师教材1 2、常见大小调音阶、琶音等必弹(可节选)外,后阶段应着重在歌曲的伴奏和弹唱上下功夫。伴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介绍弹奏即兴伴奏的基本步骤。

2.从儿歌入手。

3.分类介绍各种不同乐曲的伴奏音型。

4.将歌曲按体裁分类加以介绍。

5.结合伴奏手法提高钢琴弹奏的技巧。

6.培养自弹自唱的能力。

另外,适当传授些简单可行的钢琴教学法,起传、帮、带的作用。对于准备升学的学生,教师应该特别重视钢琴基本技巧的规范标准,合理有序地要求他们进行训练,在作品的选择上围绕升学要求选择一些风格迥异、难易得当、技巧突出的钢琴名曲。乐曲选择得当可大大增强学生弹琴的欲望和热情。

四、围绕教育目的,注重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方法,掌握一定的弹奏技巧,提高歌曲的即兴伴奏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首先,由于这些学生练琴时间有限,音乐素养各不同,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会有不到位的地方。因此,教师应该具体详细地给学生分析作品,并适时示范演奏,结合音乐欣赏课来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情感。一首乐曲的完整演绎不仅是音准和节奏正确,还有恰到好处的演奏姿势和肢体语言,最终要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准确示范,同时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要养成多听、多看和勤学、勤问的习惯。

五、把准方向,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学过钢琴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琴房里弹琴,无论是乐曲的流畅性、肢体语言的表达,还是情感的流露等都做得很到位,但到了人多的地方或在教师面前弹琴时发挥总是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忘谱、错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每位同学的琴艺展示在公众面前,以培养他的心理素质。

2.多上舞台汇报演出,给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3.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乐曲,让思维沉浸到音乐中去,少想观众的反应。

4.注重经验交流。使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做到扬长避短。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这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去爱学习、爱创造、爱生活,总之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的迎接每一个“挑战”。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让每一位孩子都去“主动”接受,众生难调,但我有我的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个孩子,上课的时候就是喜欢自顾自的玩起来,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我来说,只能步步为营的尝试着。起初,我采取的是“不理不睬”战术,并把他的作为安排在最后一排,为的是不要打搅到别的同学上课,我想没有人理他,应该就会自己唱起来吧。几节课后,发现这样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接着,我采用提唱方式,我会事先和他说,课上我会提你起来唱歌,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玩的动作还是时时出现;然后,我又用了谈话的方法,每节课下课我都会请他留下来,让他自己总结上课的表现,希望在下节课予以改正,并与他交心、细心地开导他,发现其实他还是懂些道理的,聊了几次下来,情况有些许好转,毕竟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改起来是要有个过程的;后来,我把他调到了第一排离我最近,也离黑板最近的位置,这样我不仅能随时提醒他,而且能使他更好的听课,这个方法虽然不是很高明,但我发现他开始认真的去唱每一首学唱的歌曲了,眼睛也会盯到歌谱上,并且时不时的打着节拍;最近,我又用了激励教育的方法,记得前两周的一次音乐课,他十分努力的去坐好、认真学习,这使我非常感动,于是我便在下课的时候当着全班的面,送了一个小小的礼物给他,给他以鼓励,并以此来激励其他的孩子也认真上课!

2.音乐故事来帮忙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故事,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故事的同时陶冶了情操,也使得孩子们乐于去学习所教授的音乐课程。

二年级有一课叫做《大白象》,在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出示歌词,而先是引导孩子欣赏乐曲中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分段欣赏,每段结束后,便让孩子来阐述所听到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孩子的学唱兴趣,也使他们很快的就记住了歌曲中长长的三段歌词。

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时,在欣赏歌曲前先播放美国好莱坞音乐剧《音乐故事之声》的一个片段,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而且让学生更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学生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歌曲是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时所唱,从而也更理解了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

3.随乐而舞

结合律动进行聆听,因为音乐律动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

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选曲,乐曲采用小行板,曲调平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当乐曲想起时,很快就能让人融入那波光粼粼的,富有韵律的水中世界,于是我便带着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挥动双手,动作非常简单易学,孩子看见这样的律动,会“主动”的学习起来,不用言语,只用肢体,就能让孩子们体会音乐的神奇。

音乐的欣赏不应该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春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变成了“主动”学习,并且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4.游戏音乐更有趣

据我了解将歌、舞、乐三者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会使孩子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表现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还能使孩子们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不但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音乐素质及非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孩子在自由、轻松、愉快、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初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甚至去主动表现音乐。

乐曲《打掌掌》是一首江西鄱阳儿歌,旋律欢快跳跃,歌曲根据儿童游戏打掌掌描绘了花儿朵朵的优美意境。通过歌曲名,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用拍手游戏的方式去教学,从而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主动”的来学习这首歌曲。我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根据孩子和班级的特点,设计了一些更适合他们的拍手游戏,通过自己拍、两人拍、多人拍等方式让拍手游戏更丰富多彩,这样大大减少了孩子学习音乐的“被动”性,让歌曲学习不枯燥、乏味。甚至让孩子们自己去创编新的拍手游戏,并从旁指导,给孩子们以正确的引导。

5.儿歌是个好帮手

五线谱的起初学习,如果只是枯燥的告诉孩子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无趣,进而就记得不多,学的不牢,也就不会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啦。所以,我就采用了有趣的儿歌:

下加一线敲敲门do do do(哆哆哆)

下加一间打招呼re re re(来来来)

第一线上小猫叫mi mi mi(咪)

第一间里放沙发fa fa fa(发发发)

第二线上把话说sol sol sol(说说说)

第二间里把手拉la la la(拉拉拉)

第三线呀笑嘻嘻si si si(嘻嘻嘻)

第三间里歌儿多do do do(哆哆哆)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音乐欣赏;中学生;信息技术;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信息时代不仅对教育的产品(即人的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更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但学生知识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

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相当重大的作用。可是很多教师对欣赏的教授仅停留在“听”这一层面上,所以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经常出现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的现象,欣赏课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奈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反复尝试,就利用信息技术提中学学音乐欣赏课效率,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把多媒体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兴趣对音乐欣赏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音乐产生好奇,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达到视听结合的教学效果,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借助于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运用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大为小、化静为动的特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通过课件学习时大脑中不断产生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中学学生,思想前卫,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和新信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还要多。在他们看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信仰,还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音乐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仅仅围绕课本来学习,确实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时他们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而作为音乐老师又不应该拒绝回答的问题。比方说,教材第十三单元要求我们欣赏爵士乐经典作品《南部之子》和《不知为何》,学习这样的内容,课堂气氛是很好的。可是一些学生在听完这些作品以后往往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诸如美国的乡村音乐是怎样产生的?摇滚乐发展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内容当作另外一种形式的“拓展与探究”,如果学生掌握了它,无疑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话又说回头,很多乡村音乐和摇滚乐方面的知识我们做老师的也不一定都了解,怎样回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利用多媒体则是非常好的选择。借助它,我不仅让上学生了解了二十世纪美国乡村音乐和摇滚产生的背景和历史,了解Catter家庭,了解BillHaley、ElvesPresley等人为摇滚乐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可以借以了解美国相关的历史。如果下载一些诸如《Sayyou,Sayme》这样的歌曲让学生听,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乡村音乐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煤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我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的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煤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能很容易地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学生在完整的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侯,可以结合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景致去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力度变化、乐器的音色,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三、引导律动表演,提高审美素质。

活泼的律动和歌表演是最能表达他们的欢快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视觉训练的结合,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律动表演,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发展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个性。

例如,在欣赏了手风琴独奏《我为祖国守大桥》后,我出示了电脑图片,图片上只有一个起伏连绵,上下摆动的动作。我问学生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来表示这个动作,学生说是个“飞”字,我马上放手让学生自由去飞。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和音乐启发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别的不作任何限制。孩子们有的像小鸟飞,有的像蝴蝶飞,有的像老鹰在天空中翱翔,有的像小白鸽上下舞动。当音乐一停,要求每个孩子摆一个造型,让老师猜猜“鸟儿们”在干什么?表演结果,孩子们为了互不碰撞,能自觉注意保持空间距离,由于动作不受限制,每个人发挥了主动创造性。有个男孩勾起了一只脚“金鸡独立”,我问他,这只鸟儿在干什么呢,他说,鸟儿站在电线上,为祖国守卫大桥。

再如欣赏《森吉德玛》时,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多媒体图画进行模仿表演。当听到欢快的旋律时,学生就跟着学蒙古少年做骑马的动作;当听到悠美抒情的旋律时,则模仿蒙古小姑娘做应肩、耸肩,挤奶的动作。通过模仿表演,学生很快便掌握了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我也是巧妙运用多媒体音乐和图片,设计了骑马、瞄准、行军礼等动作,学生都注视着图片,倾听着音乐,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小骑兵了,以舞代词,学生边唱边演,一切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着,乐感、美感,得到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也增强了。

运用多媒体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律动,在实践中,他们不只是学会了“飞”的技能,骑马的动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个性和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听的习惯。

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应注意培养,而且要创造一个安静的听音乐的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耐心的工作,才能逐渐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在教学中,当学生不能安静下来时,教师应马上关掉录音机,再重新提出要求:“我们能不能安静一分钟,听美妙的音乐?”这个习惯养成的问题值得一次又一次的去反复,而这一观点不仅是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在教学法中的体现,也是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很多老师一直在坚持努力尝试的。曹理老师在讲座时,也重点的提到了这个习惯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当教师开始放音乐,学生马上就能静下来进行欣赏,若发现学生不安静了,应马上停下,直到学生安静为止,这一动作哪怕是做千百次都值得。”大多音乐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音乐课中的音乐开始播放时,学生的“会议”也开始了,于是音乐与学生的“讨论”一起进行着,当老师再也容忍不住时,就会将音乐的音量开大,想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哪知学生的“讨论”音量并不因为音乐的音量大了而减弱,恰恰相反,他们开始与音响进行较量,也跟着音乐放大了音量,老师突然“啪”中断了音乐,此时教室里的“会议”声却渐弱,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由此可见,学生“听”的习惯是需要老师耐心,逐渐的培养的,当教师发现学生的不安静时,就应注意培养这个习惯养成的问题了,否则,学生的听的习惯就会出现恶性循环,也就没有所谓的“欣赏”音乐了。而使学生能认真听,热爱和理解音乐的根本条件之一,是使他们熟悉音乐,学会掌握音乐的分句结构和旋律,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欣赏时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分辨音乐的分句,并且逐渐理解每个作品都是一系列分句组成。有的是重复出现的句子,有的是新的乐句,有的是变化的句子,用这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逐渐形成对音乐曲式的直接感觉,来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力。

总之,音乐是一门感性色彩很浓的学科,它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推理和思索,要的是悟性和灵气,作为音乐教师,不应该把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大大地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容量,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多媒体音乐教学能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音形兼备,有效地促进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丰富,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只要注意使用适时,恰到好处,定能获得音乐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既热爱音乐课,又能在音乐课中实现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拥有一颗充满感情善良的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声键.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小学音乐线上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策略探究 音乐素养 幼儿教育

幼儿活波、思维敏捷,对新生事物感兴趣,要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善于去观察,去感悟,去获取新知识,就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去激发起幼儿浓厚的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活动中,愉快学习。笔者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对自己教学行为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认识到通过音乐创设平台,让幼儿心灵得到有效感悟,较好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提高幼儿情感体验的能力,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某人、某事感兴趣,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去关注事物发展变化。因此,教师要把幼儿兴趣的激发放在首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去获知。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活波、好动,天真可爱,但是幼儿持久性较短,对兴趣维持时间不长,对事物变化的规律,挖掘、认识、理解的程度较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巧妙运用动、静相结合起来,将幼儿带入具体的情景中,让幼儿感觉到自己非常快乐地学习。因此,对幼儿在听、说、看、动、唱等实践活动中,通过音乐的方式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最终幼儿能够鉴赏音乐。

2.适宜选择音乐,提升幼儿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时,幼儿教材中所编排的都是立足于幼儿欣赏的角度,较好激发起幼儿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全班幼儿学生具体情况,弄清楚幼儿爱好、兴趣,在音乐方面幼儿具备了何种基础知识,以及能力状况,去选择音乐素材。在选择音乐时,力争做到幼儿的“接受性、接纳性,感受性”,通过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吸引住幼儿,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节拍,音乐给人们所带来的快乐,激发起幼儿能够自己在音乐方面表现的欲望。

二、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思维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得到强化,就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维,自己的双手、脚去跳跃,较好让幼儿的情感的到交融。因此,幼儿教师要创设好幼儿激发兴趣的情景,给幼儿一个较浓厚的氛围,让幼儿能够主动去展示自己,大胆想象,大胆创作,较好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好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主体性。笔者认为,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欣赏综合能力,才能较好地发展幼儿的现象能力,较好地丰富幼儿的知识,较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识记知识的能力。

三、结合教育原则,培养幼儿素养

教师要在活动中,体现出幼儿活动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在音乐欣赏方面能够表达幼儿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让幼儿说出心中想说的,引导学生善于倾听,思维得到发展。

1.个体差异原则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立足幼儿个性特征,用教师的爱心去唤起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注意,对幼儿学生要一视同仁,防止教师只喜欢聪明伶俐的幼儿,这不是爱心的真实体现,不管个别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发展非常缓慢,有着较多的不好的习惯,作为教师要耐心去引导,让这些幼儿能够享受到其他幼儿同等的权利,切忌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班幼儿,而是需要幼儿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速度等,多元化的成功在幼儿发展方面是应该提倡的。

2.发展的整体性

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学的整体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宗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能只注重幼儿某一个方面的教育,杜绝教师和家长一味追求幼儿某一个方面的发展;同时,教师及其幼儿家长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不能同等去对待。对那些朝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认识,追求单科强化性训练,严重制约着幼儿个性的发展,不应该提倡,而且建议禁止。

3.特点选择方法

根据幼儿特征,对知识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让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比如游戏、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中,去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整个历程,充分发挥游戏式活动的价值。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游戏是最直接的方式,是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去学习,在玩耍中获取知识,教师在尊重幼儿现代教育观的前提下,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帮助幼儿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把握语言节奏,得感受与体验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组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手段之一,教师的语言要掌握好节奏,语调高低,立足激发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清楚明白教师的话语,是具有生命性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韵律与节奏,节拍、速度,乃至音乐的力度。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儿歌的同时,借助拍拍小手,连接脚的动作,让幼儿在节拍中感受与体念。

1.多种方式对幼儿语感训练

幼儿音乐的节奏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制约的,语言本身就蕴含着生动的节奏,内容丰富的含义,通过节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音乐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作为幼儿处在年龄最低阶段,接触语言,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对语言的节奏感吸引力较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从多层次的语言角度去朗读,一些借助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

2.借助体态,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由于幼儿敏感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将音乐与动作巧妙结合起来,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体态、动作与音乐配合起来,加深对音乐的体验,通过幼儿的身体所带来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有效训练幼儿运动神经感受的反应和身体动作的协调。

总之,在提升幼儿音乐素养,需要幼儿教师在具体的幼儿音乐活动中,有效激发起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大胆创新教法与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幼儿亲自参与到具体的活动,有效提升幼儿音乐欣赏与鉴赏,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得到真正实现,在开发正常智力与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特殊功效,全面提高幼儿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