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对策

前言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较多,可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比较困难,所以应该做好充分的防火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如果发生火灾,要制定科学的应急策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要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策略,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火势蔓延迅速

因为高层建筑具有独特性,在垂直方向的距离较长,所以如果电梯间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在防火方面的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将会迅速蔓延,形成烟囱效应。在没有任何遮挡措施的条件下,如果外界的风速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火势的蔓延速度会非常快。

1.2 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在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群较多,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会为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竖向距离较长,在达到地面的时间就会较长,在救援速度上非常不利。因为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人员疏散时,由于数量较多,在狭窄的空间内容易出现拥挤和踩踏等现象。此外,火灾中的烟气会向上蔓延,如果窜入楼梯间,将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1.3 高层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消防救援车的水管喷射有一定的距离,当超出喷射距离时,就无法展开救援。而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中,层高逐渐增加,因为水车的喷射距离有限,为了实现快速救援,就需要利用建筑内部的防火设施展开救援。但是由于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会受到供水的限制,为火灾扑救带来了困难。

1.4 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内部,电器设备的使用较多,并且居住人口多,内部可燃物多,所以发生火灾的几率较大。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防火设施得不到及时检修和更换,将会提高火灾的发生几率。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2.1 建筑消防设计先天不足

《高规》的出台,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规范保证,但之前一批老式的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设计上已经存在先天缺陷。受建筑性质和建筑结构的限制,业主在适应经营活动变化需要而进行改建、扩建或内部装修时,某些消防设计、设施始终达不到新规范的要求。目前“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核)大量存在,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边设计边施工,审核未通过,工程已建了一半,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导致许多单位投入使用多年但至今尚未通过消防验收。

2.2 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

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缺乏消防法规意识,忽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尤其是多产权和多单位共同使用的高层建筑物,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消防管理无人牵头,产权和使用单位不能履行自己消防职责,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根本发挥不了火灾预警、预报、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及时疏散的作用。

2.3 消防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绝大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相对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国家高层建筑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不够、掌握不深、理解不透等现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美观、功能和经济效益,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二是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三是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恶意压价竞争,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四是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3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

3.1 把好设计源头关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是把好消防安全的关键环节,所以在设计环节就应该做好防火工作,对设计单位要严格管理,制定完善的防火制度,能够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做好防火设计,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性。在设计阶段的防火工作,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设计方案完成后,能够进行自审,并且对设计方案负责,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将防火设计落到实际。

3.2 严把审核关

在防火设计方案完成后,需要经过严密的审查论证,只有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且与建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之后,才可以在实际中应用。在施工时,必须有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接,说明施工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并且加强监督管理。在经过领导确认审核后,在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确保高层建筑防火达到规范标准。

3.3 严抓施工管理

3.3.1 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在防火设施施工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施工人员必须具有施工资质,持证上岗,严格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将职责落到实处,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3.3.2 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

3.3.3 加强建筑施工检查。一方面要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另一方面要严抓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严格各项防火规章制度。

3.4 严抓后期管理

3.4.1 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要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必须确定专门管理部门专人管理,因此消防部门应及时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同时根据高层建筑的有关规定签订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合同,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

3.4.2 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因而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3.4.3 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社会要发展,经济要繁荣,消防工作也要同步发展。现代建筑防火安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企事业管理单位和公安消防机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它将对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做好防火措施。因为高层建筑具有人口密度大、竖向距离长、内部结构复杂、电器等易燃品多等特点,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将会迅速蔓延,为火灾救援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在高层建筑中,要对火灾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前制定出防范措施,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海婴,周贺东,鲁萌.浅议现代高层建筑防火难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8).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中;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及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定义的高层建筑通常是指:高度达到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者总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火灾隐患较多,同时,逃生困难与施救困难,使得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二、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少建筑施工现场都雇的是农民工,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就进入施工现场。他们缺乏专业的技能,更没有较高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得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同时,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或者项目部基层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较为缺乏,最终导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低下,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

2.2、建筑施工现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时高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然而,有不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消防安全上的盲点。例如,一些施工单位受工期影响不断赶工程进度,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忽视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如用火违章,电气电线线路违规接拉,没有及时开展防火防灾监督工作等。

2.3、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护、检查制度不落实

现代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公共建筑,其内部都会设置多种消防安全设施,一般都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联动系统或者防火卷帘操作系统等。若要确保这些设备时刻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则需要定期维护,做到预防为主,并建立与健全相关检查制度。然而,许多高层建筑的安全消防管理并没有设有固定的检查维护人员,消防工作主要由产权单位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根本没有去定期维护、检查、操作上述各种消防设施,不符合当今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高层建筑施工必须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

痛定思痛,为防患类似事故重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及其消防安全措施的特殊性,提出如下三点处理办法及建议:

3.1 改进传统施工工艺,使用阻燃型保温材料、阻燃型安全网

淘汰易燃材料,开发新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及施工安全防护网;改进传统施工工艺,推广施工新技术。这是一项从源头上消除高层建筑防火隐患的最有效途径。确保建筑工地消防安全,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使用阻燃型保温材料、阻燃型安全网(聚乙烯密目网),同时改进传统施工工艺。

3.2 做好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是世界性难题,至今无任何有效的办法,重点还是要做好消防安全防范措施。结合我国目前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我认为主要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改善现场不良作业环境两个方面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把防火工作做在平时,采取防控措施,消除现场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结构功能和使用安全。

3.2.1 建立有效的防火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防火管理制度,例如火险报警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在施工区限制吸烟及火源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运输、使用管理制度等,规定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设置专库,隔离存放,专人管理等。

3.2.2 按规定动火作业,做好防火应对措施

动火作业按规定办理,电焊作业人员持证操作,现场配置有效消防设施和防火应对措施,并派专人监护。作业前要检查现场环境,下班时要检查焊割现场是否残留火种隐患。发现隐患并加以及时处理解决,严防违规冒险作业。

3.2.3 施工现场防火设施设备齐全

施工现场应按施工总平面图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现场消防器材充足,消防设施完善,建筑材料及杂物有序堆放,消防通道畅通,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方便。

3.2.4 消防给水正常

高层建筑施工期内,消防水源及管路、出水嘴设置必须到达顶部施工楼层工作面,并确保加压水泵扬程达到有效高度,现场设置储水池及抽水自动调节控制开关装置。

3.2.5 用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符合规范

施工机械及照明使用的各种临时用电装置与电气线路和配电箱(柜)必须符合《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禁止使用不合格或破损电气设备材料,胶质线、花线不得用于临时用电场所。各种电气线路不准私拉乱接,不得拖地或与金属物、易燃易爆物接触,应按规定采取保护措施,电气故障应及时检修排除,确保绝缘或接地良好,防止漏电、短路起火。

3.2.6 提高警惕,多方合力抓消防安全

作为施工单位应改进经营管理,编制含有火灾事故内容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向员工交底、教育并定期组织演练;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花大力气落实整改,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依法治理,并出台一些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新举措,支持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2.7 其他防范措施

在建建筑物内及仓库间严禁住人、做饭,严禁吸烟、生火采暖;高层建筑必须设置消防应急通道;强制推广使用阻燃材料及阻燃型安全防护网;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建筑施工单位经常举办消防知识培训,提升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公众安全避险和自救逃生能力是防范火灾事故和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原则。

四、结语

消防安全防范工作作为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时刻防范,强化消防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及检修,施工人员时刻自律,依法施工,有效的将危险因素控制在最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消防隐患关系着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一旦发生火灾其经济损失及人员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切实在施工工程中,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马伟明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及预防[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8)

[2]王涛 浅析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J]-山西建筑2011(22)

[3]张清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防火管理[J]-安防科技2011(07)

建筑防火安全技术规范范文第3篇

耗氧原理测试方法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物理事实,即要产生热释放量,就得消耗一定量的氧气。对于燃烧产物为CO2、H2O、HF、HCl、Br2、SO2和N2的有机液体和气体燃料,学者研究认为由于燃烧过程中能量的产生主要是断裂C-C键或者C-H键造成的,这些键具有相似的键能,因此尽管对于这类燃料,摩尔燃烧热存在很大的变化,但消耗的每克氧气的燃烧热平均值均为12.72kJg,误差在±3%以内。对于天然燃料,如建筑中常用的木材、纸张、棉花等材料,消耗单位质量氧气产生的热释放平均值为13.21kJg,误差在±5.3%以内;对不完全燃烧,也存在相同结论。对于大多数天然有机材料及塑料、橡胶等材料燃烧时消耗1m3(标准状态下)氧气约放出1.7MJ的热量,或者说每消耗1kg氧气约放出13.1×103kJ的热量,其测量精度在5%以内。因此,通过精确测量某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流量及组分浓度,便可以求出其热释放速率,这种方法被称为耗氧原理量热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火灾测试中。我国新分级标准的主要实验SBI单体燃烧试验(即EN13823SBI)是以该耗氧原理为基础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方法,主要遵循以下简化假设:①完全燃烧时每消耗单位质量氧气释放的热量为常数,E=13.1MJkg;②所有气体都是理想气体;③流入系统的空气包括O2、CO2、H2O和N2,流出系统的气体包括O2、CO2、CO、H2O和N2,其中N2在此实验条件下不参与燃烧反应,其他所有不参加燃烧反应的惰性气体都被当作N2;④O2、CO2、CO都在干性基础上测量[1]。

2试验评价方法

新标准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对建筑材料的评级要求,包含的材料燃烧特性参数更全、试验的燃烧模型与火灾更接近、试验中材料安装状态和工程应用实际更符合。目前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按照GB8624-2006进行,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所使用各种建筑材料。依据该标准规定,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和F(铺地材料Alf1、A2f1、Bf1、Cf1、Df1、Ef1和Ff1)七个级别。A1、A2(Alf1、A2f1)级属于不燃材料,B、C(Bf1、Cf1)级属于难燃材料,D、E(Df1、Ef1)级属于可燃材料,F(Ff1)级属于易燃材料。该标准涉及到的试验主要有单体燃烧试验、不燃性试验、可燃性试验以及氧弹量热仪,评价指标主要有燃烧增长速率指数、总热释放量、蔓延长度等,燃烧增长速率指数是基于“耗氧原理”计算所得,也是燃烧分级的最重要评价参数。最新分级标准(GB8624-200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也即将执行。

3试验结果及讨论

3.1板材及墙面材料试验选取了多组有代表性的难燃胶合板、石膏板、墙纸、吸音板等装饰材料进行分级试验,具体结果见表1。可见,难燃胶合板、石膏板、墙纸、吸音板等材料的燃烧性能主要分布在B、C级,属于难燃材料类,按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要求,可以应用在公共、民用建筑及工业厂房的墙面、屋面等部位。

3.2地毯及地面装饰试验选取了多组有代表性的地毯及地面装饰材料进行试验,试验材料包括多种高分子地毯、复合地毯及木地毯,具体结果见表2。可见,地毯及地面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主要分布在Bfl~Dfl,属于难燃材料、可燃材料范畴。按照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要求,绝大部分建筑强调地面材料用B1级及以上材料,因此建议地毯及地面装饰类材料应采用难燃等级的材料,尽量避免用可燃材料。

3.3空调管道用保温材料公共场所以及部分民用住宅楼的空调管道需要进行保温,一般可采用的保温材料有较多可选择的种类,主要有岩棉、玻璃棉、橡塑保温棉及酚醛复合板等;其中岩棉、玻璃棉造价高、容易定型,但具有不燃性等优点;橡塑保温棉及酚醛复合板属于有机材料,保温效果好,目前使用较多,其中橡塑保温材料具有柔软、耐屈绕、耐寒、耐热、导热系数低等优点[3],但其燃烧性能较差,因此本试验选取多组有代表性的橡塑保温棉及钢面型酚醛复合板进行试验。橡塑保温棉板的燃烧性能一般为B、C、D级,属于难燃材料、可燃材料范畴;钢面型酚醛复合风管板为A2、B级,属于不燃材料、难燃材料范畴。从技术角度而言,橡塑保温棉及酚醛复合风管属于难燃材料、不燃材料范畴,若有点火源,此类材料不会引起火灾的蔓延,但酚醛复合风管的阻燃性能较好,建议多采用酚醛复合风管。

3.4临时建筑用夹芯板临时建筑用夹芯板材,2012年市面上较多采用彩钢夹芯聚苯乙烯复合板,即双面为彩钢板,中间为聚苯乙烯保温板,其中聚苯乙烯保温板分阻燃和未阻燃型;经“三打两建”后,今年市面上逐渐出现玻璃棉夹芯板材为临时建筑用板材。此次该组调查针对本市的多个工程现场的临时建筑用夹芯板材进行抽检,具体结果见表4,可见该批试验中多组夹芯板材中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为非阻燃板材,导致夹芯板材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坍塌,燃烧增长速率指数非常大,达到1000Ws以上,烟气释放量大,燃烧滴落物滴落后仍然继续燃烧,属于E级,为极其易燃的材料;实验中若采用双面彩钢玻璃棉复合板,燃烧增长速率相比聚苯板夹芯板材有较大的下降,但是部分仍未达到A2级(不燃材料)的要求。依据GB50720-201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中4.2.1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设计的要求,即临时建筑应符合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A级的要求;当采用金属芯材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即不燃级别。因此依据该规范要求,建筑宿舍、办公用临时活动板房应用A级材料,而此次抽检结果表明若用聚苯夹芯的金属板材基本为易燃材料,若用玻璃棉作为夹芯的板材板部分未达到A级要求(不燃材料),因此建议应采用能达到A级材料的保温材料做临时建筑用夹芯板材,并应从管理上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抽检力度,从而保证临时建筑防火安全。

4结论

4.1燃烧增长指数是评价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基于“耗氧原理”计算所得。

4.2试验选取多组有代表性的难燃胶合板、石膏板、墙纸、吸音板等装饰材料进行燃烧性能检测,其燃烧增长指数较低,综合其他参数数值,发现其为B、C级,属于难燃材料范畴,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应用在公共、民用建筑及工业厂房的墙面、屋面等部位。

4.3试验选取多组有代表性的高分子地毯、复合地毯及木地毯等材料进行燃烧性能检测,其热辐射通量高,属于难燃材料、可燃材料范畴。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使用可燃性地毯进行铺贴,建议选用难燃材料类的材料进行铺贴。

4.4试验选取多组空调保温用橡塑保温棉及酚醛复合板,发现橡塑保温棉板的燃烧性能一般为B、C、D级,属于难燃材料、可燃材料范畴;钢面型酚醛复合风管板为A2、B级,属于不燃材料、难燃材料范畴。